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气体吸附(氮气吸附法)比表面积测定 比表面积分析测试方法有多种,其中气体吸附法因其测试原理的科学性,测试过程的可靠性,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在国内外各行各业中被广泛采用,并逐渐取代了其它比表面积测试方法,成为公认的最权威比表面积测试方法。许多国际标准组织都已将气体吸附法列为比表面积测试标准,如美国astm的d3037,国际iso标准组织的iso-9277 (determination of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solid by gas adsorption-bet method)。我国比表面积测试有许多行业标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国标gb/t 195
2、87-2004 气体吸附bet法测定固体物质比表面积。 气体吸附法测定比表面积原理,是依据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特性,在一定的压力下,被测样品颗粒(吸附剂)表面在超低温下对气体分子(吸附质)具有可逆物理吸附作用,并对应一定压力存在确定的平衡吸附量。通过测定出该平衡吸附量,利用理论模型来等效求出被测样品的比表面积。由于实际颗粒外表面的不规则性,严格来讲,该方法测定的是吸附质分子所能到达的颗粒外表面和内部通孔总表面积之和,如图所示意位置。 氮气因其易获得性和良好的可逆吸附特性,成为最常用的吸附质。通过这种方法测定的比表面积我们称之为“等效”比表面积,所谓“等效”的概念是指:样品的比表面积是通过其表面
3、密排包覆(吸附)的氮气分子数量和分子最大横截面积来表征。实际测定出氮气分子在样品表面平衡饱和吸附量(v), 通过不同理论模型计算出单层饱和吸附量(vm),进而得出分子个数,采用表面密排六方模型计算出氮气分子等效最大横截面积(am),即可求出被测样品的比表面积。计算公式如下:sg: 被测样品比表面积 (m2/g) vm: 标准状态下氮气分子单层饱和吸附量(ml) am: 氮分子等效最大横截面积(密排六方理论值am = 0.162 nm2) w:被测样品质量(g) n:阿佛加德罗常数 (6.02x1023) 代入上述数据,得到氮吸附法计算比表面积的基本公式:由上式可看出,准确测定样品表
4、面单层饱和吸附量vm是比表面积测定的关键。 测试方法分类 比表面积测试方法有两种分类标准。一是根据测定样品吸附气体量多少方法的不同,可分为:连续流动法、容量法及重量法,重量法现在基本上很少采用;再者是根据计算比表面积理论方法不同可分为:直接对比法比表面积分析测定、langmuir法比表面积分析测定和bet法比表面积分析测定等。同时这两种分类标准又有着一定的联系,直接对比法只能采用连续流动法来测定吸附气体量的多少,而bet法既可以采用连续流动法,也可以采用容量法来测定吸附气体量。其关系如图所示。连续流动法连续流动法是相对于静态法而言,整个测试过程是在常压下进行,吸附剂是在
5、处于连续流动的状态下被吸附。连续流动法是在气相色谱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藉由热导检测器来测定纳米样品吸附气体量的多少。连续动态氮气吸附法是以氮气为吸附气,以氦气或氢气为载气,两种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使氮气达到指定的相对压力,流经样品颗粒表面。当样品管置于液氮环境下时,粉体材料对混合气中的氮气发生物理吸附,而载气不会被吸附,造成混合气体成分比例变化,从而导致热导系数变化,这时就能从热导检测器中检测到信号电压,即出现吸附峰。吸附饱和后让样品重新回到室温,被吸附的氮气就会脱附出来,形成与吸附峰相反的脱附峰。吸附峰或脱附峰的面积大小正比于样品表面吸附的氮气量的多少,可通过定量气体来标定峰面积所代表的氮
6、气量。通过测定一系列氮气分压p/p0下样品吸附氮气量,可绘制出氮等温吸附或脱附曲线,进而求出比表面积。通常利用脱附峰来计算比表面积。 特点:连续流动法测试过程操作简单,消除系统误差能力强,同时具有可采用直接对比法和bet比表面积法进行比表面积理论计算。容量法容量法(静态容量法)中,测定样品吸附气体量多少是利用气态方程来计算。在预抽真空的密闭系统中导入一定量的吸附气体,通过测定出样品吸脱附导致的密闭系统中气体压力变化,利用气态方程p*v/t=nr换算出被吸附气体摩尔数变化。直接对比法直接对比法比表面积分析测试是利用连续流动法来测定吸附气体量,测定过程中需要选用标准样品(经严格标定比表面积的稳定物
7、质)。并联到与被测样品完全相同的测试气路中,通过与被测样品同时进行吸附,分别进行脱附,测定出各自的脱附峰。在相同的吸附和脱附条件下,被测样品和标准样品的比表面积正比于其峰面积大小。计算公式如下:sx:被测样品比表面积 s0:标准样品比表面积, ax:被测样品脱附峰面积 a0:标准样品脱附峰面积, wx:被测样品质量 w0:标准样品质量 。优点:无需实际标定吸附氮气量体积和进行复杂的理论计算即可求得比表面积;测试操作简单,测试速度快,效率高。缺点:当标样和被测样品的表面吸附特性相差很大时,如吸附层数不同,测试结果误差会较大。 直接对比法仅适用于与标准样品吸附特性相接近的样品测量,由于bet法具有
8、更可靠的理论依据,目前国内外更普遍认可bet法比表面积测定。bet比表面积测定法bet理论计算是建立在brunauer、emmett和teller三人从经典统计理论推导出的多分子层吸附公式基础上,即著名的bet方程:p: 吸附质分压 p0: 吸附剂饱和蒸汽压 v: 样品实际吸附量 vm: 单层饱和吸附量 c:与样品吸附能力相关的常数 由上式可以看出,bet方程建立了单层饱和吸附量vm与多层吸附量v之间的数量关系,为比表面积测定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bet方程是建立在多层吸附的理论基础之上,与许多物质的实际吸附过程更接近,因此测试结果可靠性更高。实际测试过程中,通常实测3-5组被测样品在不同气
9、体分压下多层吸附量v,以p/p0为x轴, 为y轴,由bet方程做图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直线的斜率和截距,从而求得vm值计算出被测样品比表面积。理论和实践表明,当p/p0取点在0.05-0.35范围内时,bet方程与实际吸附过程相吻合,图形线性也很好,因此实际测试过程中选点需在此范围内。由于选取了3-5组p/p0进行测定,通常我们称之为多点bet。当被测样品的吸附能力很强,即c值很大时,直线的截距接近于零,可近似认为直线通过原点,此时可只测定一组p/p0数据与原点相连求出比表面积,我们称之为单点bet。与多点bet相比,单点bet结果误差会大一些。 若采用流动法来进行bet测定,测量系统需具备能精
10、确调节气体分压p/p0的装置,以实现不同p/p0下吸附量测定。对于每一点p/p0下bet吸脱附过程与直接对比法相近似,不同的是bet法需标定样品实际吸附气体量的体积大小,而直接对比法则不需要。 特点:bet理论与物质实际吸附过程更接近,可测定样品范围广,测试结果准确性和可信度高,特别适合科研及生产单位使用。 孔径(孔隙度)分布测定气体吸附法孔径(孔隙度)分布测定利用的是毛细凝聚现象和体积等效代换的原理,即以被测孔中充满的液氮量等效为孔的体积。吸附理论假设孔的形状为圆柱形管状,从而建立毛细凝聚模型。由毛细凝聚理论可知,在不同的p/p0下,能够发生毛细凝聚的孔径范围是不一样的,随着p/p0值增大,能够发生凝聚的孔半径也随之增大。对应于一定的p/p0值,存在一临界孔半径rk,半径小于rk的所有孔皆发生毛细凝聚,液氮在其中填充,大于rk的孔皆不会发生毛细凝聚,液氮不会在其中填充。临界半径可由凯尔文方程给出了:rk称为凯尔文半径,它完全取决于相对压力p/p0。凯尔文公式也可以理解为对于已发生凝聚的孔,当压力低于一定的p/p0时,半径大于rk的孔中凝聚液将气化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贸易公司证件管理制度
- 食堂管理制度培训总结
- 公司文化及管理制度
- 血液相关安全管理制度
- 餐饮饭店分级管理制度
- 食堂管理制度改进方案
- 西安物业保安管理制度
- 集团物业后勤管理制度
- 车间师傅日常管理制度
- 防黄赌毒工作管理制度
- 2025念珠菌病诊断和管理全球指南解读课件
- 碘对比剂应用护理安全性
- 水电站安全生产培训
- 2025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特殊药品检查中心招聘6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矿井提升设备》课件2
- 被迫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电子邮件
- 工具表单-岗位价值评估表(海氏)
- DB33T 2515-2022 公共机构“零碳”管理与评价规范
- 2025年-安徽省安全员知识题库及答案
- 2024年中国酸奶乳品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外研版(2025新版)七年级下册英语Unit 3 学情调研测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