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与理智养育孩子_第1页
用爱与理智养育孩子_第2页
用爱与理智养育孩子_第3页
用爱与理智养育孩子_第4页
用爱与理智养育孩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听听孩子怎么说:听听孩子怎么说:我爸、妈一直打击我。我不知道怎么跟他们说。 家长不理解,老师不谅解,恐惧学习。 成绩上不去,父母给我的压力太大,心里急啊。 家长总是以错误的想法强加于我。 最好叫家长来听,他们不懂得怎么爱孩子。很少有知心朋友。学习累,没有人说话。 常常下决心,却无法付诸行动,十分苦恼 有时候觉得麻木,无法坚持,失去学习动力,于是无所事事,结果又特有负罪感,变得焦急又低落。 是否人生总是像一场苦旅一样,弥漫着硝烟,难道没有一个轻松的尽头? 为什么我读不进去书?我的未来在哪里?一直找不到学习的动力,对于成绩,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成绩越来越差了。亲子沟通中孩子最大的亲子沟通中孩子最大的

2、渴望渴望渴求朋友、渴求朋友、 渴求平等、渴求平等、 渴求倾听、渴求倾听、 渴求尊重、渴求尊重、 渴求赏识渴求赏识 、 渴求保护渴求保护从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从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一、家庭教育问题的特点一、家庭教育问题的特点二、问题带给我们的思考二、问题带给我们的思考三、我们八大的策略三、我们八大的策略一、家庭教育问题的特点: 1 1、不出问题不着急、不出问题不着急 2 2、没有办法,抓不住根本、没有办法,抓不住根本 3 3、平时宠,突破、平时宠,突破就打骂就打骂 4 4、不会沟通、不会沟通二、问题带给我们的思考:问题带给我们的思考: 问题出在哪? 孩子心理有病,该给谁吃药? 孩子的主要任务是什

3、么? 为什么孩子没有好习惯? 孩子不懂得感恩,谁的责任? 如何能够让孩子快乐学习、享受学习? 如何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家长角色家长角色1、我们是怎样的家长? 只有深刻地认识自己, 才能清楚的了解孩子。2、父母是一本书亲子之间矛盾的焦点亲子之间矛盾的焦点 家长的委屈 矛盾焦点表面在学习上,其实质是父母不懂教育,不懂孩子的心理,不知道问题发生后先做什么。家长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家长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 父母角色的演变: 5岁:爸爸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什么都会干;10岁:老爸好象有些事也做不来;20岁:老家伙最无能了,什么都不会做;30岁:好象某些事情,他说的还有点道理;40岁

4、:我想可以去问问爸爸的意见;50岁 :要是爸爸还在就好了!读不懂孩子读不懂孩子 不了解孩子发展的规律,错过孩子不了解孩子发展的规律,错过孩子发展的最佳时期。发展的最佳时期。 初生的小猫初生的小猫 4岁半左右岁半左右:开始对知识学习产生直接兴趣的关键期。5岁左右:岁左右:学习与生活观念开始掌握的关键期;掌握数的概念, 进行抽象运算以及综合数学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5岁半左右岁半左右: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的关键期;掌握语法,理解抽象词汇以及综合语言能力开 始形成的关键期;悟性开始萌芽的关键期;学习心态、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成功开始产生的关键期6岁左右:岁左右:社会组织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观察能力开

5、始成熟的关键期;超常能力结构开始建构,并快速发展的关键期。7岁左右:岁左右:多路思维开始形成的关键期;操作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8岁左右:岁左右:自学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自我控制与坚持性开始成熟的关键期;阅读能力和综合知识学习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欣赏艺术和美感心态形成萌芽的关键期。9岁左右岁左右:初级哲学思维产生的关键期10岁以后进入青春期岁以后进入青春期常常和人家的孩子比较常常和人家的孩子比较一样的孩子,不一样的父母一样的孩子,不一样的父母生活在批评中的孩子,他便学会谴责生活在敌视中的孩子,他便学会好斗生活在恐惧 中的孩子,他便学会忧心冲冲生活在鼓励中的孩子,他便学会自信 受欢迎环境中的孩

6、子,他便学会钟爱别人 生活在安全中的孩子,他便学会信任别人生活在友谊中的孩子,他会 觉得世界美好 谁的责任谁的责任? 孩子教育,我的责任!孩子教育,我的责任! 孩子素质提高,我的责任!孩子素质提高,我的责任! 不做批评家,做建设者!不做批评家,做建设者!孩子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孩子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成长全面健康的成长! 成长包括:身体、心理、智力、人格、 个性形成、社会规范的掌握 、想治标还是治本?想治标还是治本?什么是治标? 各种文化补习班 家教什么是治本? 唤醒孩子想学习的愿望 养成好习惯 提高情商 明确目标三、我们的策略三、我们的策略 1、父母是善于学习的人、父母是善于学习的人2、父母清

7、醒!目标明确!、父母清醒!目标明确!策略一、从两方面培养孩子:1、人格2、创造力小学生每周做家务的时间: 美国1、2小时 泰国1、1小时 韩国0、7小时 英国0、6小时 日本0、4小时 中国0、2小时思考: 能干的父母培养出不能干的孩子 单纯抓学习适得其反 孩子思考思考的机会,谁给剥夺了? 孩子实践实践的机会,谁给剥夺了?建议:建议: 常常问自己: “我现在的行为是不是有利于孩子的好习惯培养?”这句话,对不对?这句话,对不对? 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家长是如何毁掉自己的孩子的(家长是如何毁掉自己的孩子的(1) 首先应该做的是摧毁孩子的自尊,将孩子贬到卑微的地位上.具体方法有这样几条:1

8、,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例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马虎,粗心,让家人为他受累总之,他没有行的地方.2,经常拿比他行的人刺激他.例如这种话要时常挂在嘴边:看人家,从不让父母操心!这类话最具打击力和摧毁力,是毁孩子的王牌语录.3,父母把自己塑造成为家庭牺牲者的形象,这样会使孩子产生罪恶感.而一个有罪恶感的人往往采用自暴自弃的方法度过一生.具体方法举例如下:经常告诉孩子,自从有了他,你连电影也没看过,你为他操碎了心,都累出病来了,最好再具体说出你身上的哪种病是由于他造成的.或者说,如果不是为了照顾他,自己早就在事业上有大发展了.家长是如何毁掉自己的孩子的(家长是如

9、何毁掉自己的孩子的(2) 4,和孩子说话时口气决不能和蔼,切不可使用商量的口吻,一定要使音量达到70分贝以上,一定要使用命令式的口吻.如果还能配合一些挖苦讽刺的汉语词组,则效果更佳.如你真蠢你混没见过你这么傻的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东西等等. 5,孩子的一切要由你来决定,切不可给他一点儿自由,他的行踪你要密切注视.他如果有日记,一定要设法查看;他如果有信件,一定要审查.这样做能在他心里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觉,造成他是一个受人操纵的木偶的感觉.一个怀疑自己不是人的人是绝不可能奋发上进的.6,要学会迁怒的本事.单位上遇到不顺心的事,回来后要想方设法找理由给孩子泼狗血.无论什么事都归功于孩子的过错然后教训他,

10、并制止他流眼泪.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增强孩子的自卑感,同样可以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觉.家长是如何毁掉自己的孩子的(家长是如何毁掉自己的孩子的(3) 7,当众出孩子的丑.前6条都是在家庭里的单练.真正要彻底毁掉他,这第7条才是杀手锏.你一定要当着外人(或同学或亲友或邻居)损他,贬他,让他无地自容.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样做能使一个人产生惧怕社会的心理,产生自惭形秽的念头.而一个惧怕社会和自惭形秽的人是很难立足於社会的.您掌握了以上7条,就基本上可以毁掉自己的孩子了.当然,还得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做到运用自如,这样才能将你的孩子彻底毁掉,使他终身一事无成.策略二:学会沟通策略二:学会沟通处

11、理问题的原则:处理问题的原则:1、先处理情绪,后处理问题。、先处理情绪,后处理问题。 2、表达尊重和关怀。、表达尊重和关怀。 -避免避免“沟通绊脚石沟通绊脚石”亲子沟通的黄金法则亲子沟通的黄金法则 少用法则少用法则(以下内容在你与孩子沟通是出现的越少,你的沟通效果越好) 一边跟孩子说话,一边做其他事情。 经常的教导孩子,但并不理会孩子是否接受。 经常一幅生气的表情,孩子无从适从。 所说的话与身体语言不相符。 恐吓孩子。 给孩子翻旧帐。 讥讽、嘲笑孩子。 经常打断孩子说话。 孩子有问题时,不能很好地作答。 抱怨孩子。 总是看到孩子的缺点。 自己犯错误时,不向孩子认错。 对孩子长篇大论。 用你的心

12、理去猜测孩子的想法。 不注意倾听孩子。 对孩子拔苗助长。 横向比较,一无是处。 事情左右了心情。 消极心态,沟而不通。 多用法则多用法则(以下内容在你与孩子沟通时,运用的越多,沟通效果就会越好) 跟孩子谈话,一定要专一,让孩子感受到很受重视。 跟孩子对话时请你蹲下来,用他眼睛的高度来看这个世界。 你和蔼的面部表情,孩子回报你的也将是微笑。 “言行”一致。 平和的语言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 记住中国有句俗话:“打人不打脸,说人不揭短”。 要善于明确,直接地对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思。 和风细雨往往更能滋润心田。 要满足孩子的表达欲。 实事求是,让孩子知道你能认真地对待他们的问题。 对着镜子看看自己。 其

13、实缺点是相对的,优点是绝对的,换一下角度好吗? 记住: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多用简短的句子,十五个字以下。 成人的世界无法读懂童心。 用心地去关注孩子。 注意小步前进。 纵向比较,找回自信。 先处理心情,后处理事情。 积极心态,沟而通之。 策略三:策略三:学心理学与家庭教育学心理学与家庭教育案例:4年级的小男生 孩子找到人生目标和学习方法策略四:意志力训练策略四:意志力训练策略五:责任与感恩的培养策略五:责任与感恩的培养 四负责:四负责: 自己自己 家庭家庭 班级班级 社会社会 四感恩:四感恩: 父母父母 老师老师 同学同学 自己自己感恩父母感恩父母策略六:积极的心理暗示策略六:积极的心理暗示

14、心理学家到学校去 为了孩子嘴下留情,消灭负为了孩子嘴下留情,消灭负标签。标签。四块糖果的启示:第一块糖,奖励尊重师长的好品质。第二块糖,奖励遵守时间的好习惯。第三块糖,奖励见义勇为的精神。第四块糖,奖励主动承认错误的良知。策略八:做学习型家长策略八:做学习型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投资治本的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投资治本的教育!孩子的竞争孩子的竞争= =家长的竞争!家长的竞争!孩子学习好的秘密?孩子学习好的秘密?要想让孩子好好学习,要想让孩子好好学习,家长必须天天向上!家长必须天天向上!了解变化,调整战略:1、青春期允许他有一个的成长过程2、尊重孩子的成人感3、抓大放小,坚持原则 抓大做人原则、法律、社会规范; 放小同学矛盾、奇装异服等4、父母态度一致,方法得当批评的艺术:1、注意时间和场合; 2、不要当别人的面; 3、要及时4、把孩子放在和自己面对面的位置 再富也要苦孩子1、让孩子体验现实生活中的坚艰辛2、放手让孩子去做3、要让孩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