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证[共38页]_第1页
痹证[共38页]_第2页
痹证[共38页]_第3页
痹证[共38页]_第4页
痹证[共38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概述(概念、历史沿革)一、概述(概念、历史沿革)二、病因病机二、病因病机三、诊断三、诊断四、辨证四、辨证五、护理五、护理1精品文档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1 1、掌握痹证的概念及其生活起居护理。、掌握痹证的概念及其生活起居护理。2 2、熟悉痹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方药。、熟悉痹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方药。3 3、了解痹证的诊断及历代沿革。、了解痹证的诊断及历代沿革。2精品文档 痹证是由于痹证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致,卫外不固,致风、风、寒、湿、热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行

2、不畅所导致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为主要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临床上具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临床表现的病证,临床上具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的特点。的特点。一、概一、概 念念3精品文档 1 1、按病因分类:、按病因分类: 风痹、寒痹、湿痹、热痹风痹、寒痹、湿痹、热痹 或风寒湿痹、风湿热痹。或风寒湿痹、风湿热痹。 2 2、按病理特点分类:、按病理特点分类: 行痹、痛痹、着痹、热痹。行痹、痛痹、着痹、热痹。 分分 类类4精品文档1 1、痹的病名,最早见于内经。、痹的病名,最早见于内经。“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

3、;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 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 “饮食居住,为其病本。饮食居住,为其病本。” 、金匮要略称本症为、金匮要略称本症为“历节历节”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巢元方强调体虚感邪是引起痹证的主因、巢元方强调体虚感邪是引起痹证的主因“由血气虚,则受风湿,而成此病。由血气虚,则受风湿,而成此病。”历史沿革历史沿革5精品文档范范 围围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骨性关节炎、痛风等。强直性脊椎炎、骨性关节

4、炎、痛风等。6精品文档二、病因病机二、病因病机病因:内因:正气不足病因:内因:正气不足 外因:风寒湿热之邪侵袭外因:风寒湿热之邪侵袭病机: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病机: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7精品文档 居处潮湿,涉水冒雨;居处潮湿,涉水冒雨; 气候剧变,冷热交错;气候剧变,冷热交错;风寒湿邪风寒湿邪乘虚乘虚侵入人体侵入人体注入经络,注入经络,留于关节留于关节气血痹阻气血痹阻痹证痹证 (一)风寒湿邪,侵袭人体(一)风寒湿邪,侵袭人体8精品文档1.1.以以风风为主者:风性善行而数变,故痹痛游为主者:风性善行而数变,故痹痛游走不定而称为走不定而称为行痹行痹。2.2.以以寒寒为主者:寒凝气滞,使气血运行

5、不畅,为主者:寒凝气滞,使气血运行不畅,故疼痛剧烈而为故疼痛剧烈而为痛痹痛痹。3.3.以以湿湿为主者:湿性粘滞重着,故肌肉、关为主者:湿性粘滞重着,故肌肉、关节麻木、重着、肿胀而成节麻木、重着、肿胀而成着痹着痹。9精品文档1 1、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蕴热或阴虚阳亢之体,、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蕴热或阴虚阳亢之体,感受风热之邪,与湿相并,而致风湿热合邪为患,感受风热之邪,与湿相并,而致风湿热合邪为患,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2 2、风寒湿痹日久不愈,邪留经络,郁而化热而、风寒湿痹日久不愈,邪留经络,郁而化热而致热痹。致热痹。(二)感受热邪,或郁久化热(二)感受热邪,

6、或郁久化热10精品文档 由于病久气血周流不畅,而致由于病久气血周流不畅,而致“血停血停为瘀,湿凝为痰为瘀,湿凝为痰”。痰瘀可以互结,也可。痰瘀可以互结,也可以和外邪相合,闭阻经络,深入骨节,而以和外邪相合,闭阻经络,深入骨节,而致根深难以遂除。痹证晚期所见到的关节致根深难以遂除。痹证晚期所见到的关节肿胀、畸形,多为痰瘀交阻于骨节之间所肿胀、畸形,多为痰瘀交阻于骨节之间所致。致。(三)停痰留瘀(三)停痰留瘀11精品文档12精品文档小结:小结: 痹证的发生,一般多以素体阳气痹证的发生,一般多以素体阳气阴精不足为内因,风寒湿热之邪为外阴精不足为内因,风寒湿热之邪为外因。一般初起以邪实为主,病位在肢因

7、。一般初起以邪实为主,病位在肢体皮肉经络;久则多属正虚邪恋,或体皮肉经络;久则多属正虚邪恋,或虚实夹杂,病位则深在筋骨或脏腑。虚实夹杂,病位则深在筋骨或脏腑。13精品文档风寒湿热风寒湿热 注于经络注于经络 侵袭人体侵袭人体 留于关节留于关节 气血凝滞气血凝滞 痹痹 脉络痹阻脉络痹阻 证证 久病不愈久病不愈 痰瘀交结痰瘀交结 失治误治失治误治 痹阻经络痹阻经络 脏腑痹脏腑痹日日 久久 不不 愈愈邪气内邪气内舍复感于邪复感于邪14精品文档1 1、主证:不同程度的疼痛伴随着活动障碍是、主证:不同程度的疼痛伴随着活动障碍是各型痹证的共同特点。各型痹证的共同特点。2 2、病史:、病史:环境、气候、体力劳

8、动环境、气候、体力劳动3 3、辅助检查辅助检查4 4、部分病人可有四肢环形红斑或结节性红斑,、部分病人可有四肢环形红斑或结节性红斑,常有心脏受累。常有心脏受累。三、诊三、诊 断断15精品文档痹证往往呈渐进性或不规则的发作痹证往往呈渐进性或不规则的发作 在反复发作期间,部分患者可见到在反复发作期间,部分患者可见到结节结节和和隐疹隐疹,前者多发生在关节隆突部位,大如,前者多发生在关节隆突部位,大如麻豆,坚硬,不易消散,但无触痛;后者多麻豆,坚硬,不易消散,但无触痛;后者多发于四肢内侧和躯干部,为淡红色不规则环发于四肢内侧和躯干部,为淡红色不规则环状圈,时隐时现。状圈,时隐时现。16精品文档1 1、

9、识病邪特点、识病邪特点 行痹(风邪)疼痛行痹(风邪)疼痛游走游走不定不定 痛痹(寒邪)痛有定处,痛痹(寒邪)痛有定处,疼痛剧烈疼痛剧烈 着痹(湿邪)肌肤不仁,肢体关节疼痛、着痹(湿邪)肌肤不仁,肢体关节疼痛、重着重着 热痹(热邪)关节热痹(热邪)关节红、肿、热红、肿、热、痛、痛 四、辨四、辨 证证(一)辨证要点(一)辨证要点17精品文档风性轻扬善行,故其疼痛呈游走性,时而在肩,时而在风性轻扬善行,故其疼痛呈游走性,时而在肩,时而在肘,无一固定部位,苔薄白,脉浮。肘,无一固定部位,苔薄白,脉浮。寒性凝滞,痛处固定,拘引,疼痛剧烈,往往如刀割针寒性凝滞,痛处固定,拘引,疼痛剧烈,往往如刀割针扎,因

10、寒而剧,得温则痛减,舌苔白,脉紧。扎,因寒而剧,得温则痛减,舌苔白,脉紧。湿性粘滞缠绵,酸痛重着麻木,湿留关节则濡肿,苔白腻,湿性粘滞缠绵,酸痛重着麻木,湿留关节则濡肿,苔白腻,脉濡。其发病多在下肢腰膝。脉濡。其发病多在下肢腰膝。热性急迫,易薰灼津液使之留聚成邪,同时因津液不行,热性急迫,易薰灼津液使之留聚成邪,同时因津液不行,筋脉失养拘挛,故证见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手不能触,筋脉失养拘挛,故证见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手不能触,患者多兼高热口渴等全身症状,舌红,苔黄干,脉滑数。患者多兼高热口渴等全身症状,舌红,苔黄干,脉滑数。18精品文档 热痹19精品文档3 3、辨患者体质:、辨患者体质:(

11、1 1)阳虚体质患者,多呈虚胖体型,)阳虚体质患者,多呈虚胖体型, 病之多为风寒湿痹。病之多为风寒湿痹。(2 2)阴血不足之体,多呈瘦削体型,)阴血不足之体,多呈瘦削体型, 病之多属风热湿痹。病之多属风热湿痹。2 2、分新久虚实:、分新久虚实:新病多实,久病多虚。新病多实,久病多虚。(一)辨证要点(一)辨证要点20精品文档 4 4、识痰瘀特征、识痰瘀特征(1 1)久病多痰瘀。)久病多痰瘀。(2 2)关节肿痛多为痰瘀交阻的病变。)关节肿痛多为痰瘀交阻的病变。 (3 3)瘀血证脉象细涩,舌有瘀斑;)瘀血证脉象细涩,舌有瘀斑; 痰浊证脉濡缓,苔白腻。痰浊证脉濡缓,苔白腻。(一)辨证要点(一)辨证要点

12、21精品文档关节畸形、疼痛剧烈关节畸形、疼痛剧烈 、曲伸不利、曲伸不利22精品文档(二)治疗(二)治疗2 2、治疗方法:、治疗方法: 风胜风胜散风散风 寒胜寒胜助阳散寒助阳散寒 湿胜湿胜健脾渗湿健脾渗湿 热胜热胜清热活血清热活血 痰瘀痰瘀涤痰化瘀涤痰化瘀、治疗原则:祛邪活络、治疗原则:祛邪活络, ,缓急止痛。缓急止痛。23精品文档 注意:注意:1 1、使用散风之品,不可久用,以防伤阴、使用散风之品,不可久用,以防伤阴、 燥血、耗气。燥血、耗气。2 2、治疗热痹,谨防过用苦寒致伤阳滞湿。、治疗热痹,谨防过用苦寒致伤阳滞湿。3 3、痹病后期应适当配伍补益肝肾气血之剂。、痹病后期应适当配伍补益肝肾气

13、血之剂。24精品文档 1 1、行痹(风痹)、行痹(风痹) 症状:症状:游走性关节疼痛表证游走性关节疼痛表证 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方药:蠲痹汤加防风或防风汤方药:蠲痹汤加防风或防风汤(三)辨证分型(三)辨证分型-风寒湿痹风寒湿痹25精品文档加减:加减:肩肘上肢肩肘上肢 桑枝、羌活、威灵仙、桑枝、羌活、威灵仙、 丝瓜络等。丝瓜络等。膝踝等下肢膝踝等下肢 白花蛇、萆薢、独活、牛膝等。白花蛇、萆薢、独活、牛膝等。腰背关节腰背关节 桑寄生、五加皮、桑寄生、五加皮、 杜仲、狗脊、杜仲、狗脊、 续断、淫羊藿等。续断、淫羊藿等。26精品文档 2 2、痛痹(寒痹)、痛痹(寒痹)

14、 症状:症状:关节疼痛,遇寒痛增寒证关节疼痛,遇寒痛增寒证 治法:散寒止痛,祛风除湿。治法:散寒止痛,祛风除湿。 方药:蠲痹汤加麻黄、川乌方药:蠲痹汤加麻黄、川乌 或乌头汤或乌头汤 (三)辨证分型(三)辨证分型-风寒湿痹风寒湿痹27精品文档 临床使用川乌应注意量、用法、反药、及中毒症状临床使用川乌应注意量、用法、反药、及中毒症状(1 1)剂量:)剂量:3-93-9克。克。(2 2)用法:孕妇忌用,不宜久服。)用法:孕妇忌用,不宜久服。 先煎先煎1-21-2小时(久煎)。小时(久煎)。(3 3)反药:半夏、瓜篓、白芨、贝母、白敛等。)反药:半夏、瓜篓、白芨、贝母、白敛等。 (4 4)中毒症状:口

15、舌、手足发麻,恶心呕吐,)中毒症状:口舌、手足发麻,恶心呕吐, 面白肤冷,胸闷心悸,面白肤冷,胸闷心悸,BPBP,RR 吞咽困难,呼吸中枢抑制,死亡。吞咽困难,呼吸中枢抑制,死亡。28精品文档 3 3、着痹(湿痹)、着痹(湿痹) 症状:症状:关节重着酸痛湿阻证关节重着酸痛湿阻证 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方药:蠲痹汤加苍术、薏苡方药:蠲痹汤加苍术、薏苡 或薏苡仁汤或薏苡仁汤(三)辨证分型(三)辨证分型-风寒湿痹风寒湿痹29精品文档4 4、(风湿)热痹、(风湿)热痹症状:症状:关节红肿热痛热证关节红肿热痛热证治法:清热通络,疏风胜湿。治法:清热通络,疏风胜湿。方药:白

16、虎加桂枝汤方药:白虎加桂枝汤(三)辨证分型(三)辨证分型- - (风湿)热痹(风湿)热痹30精品文档注意:注意: 临床治疗热痹时,应加用活血化瘀之品,临床治疗热痹时,应加用活血化瘀之品,因热邪炼血,血行瘀滞而瘀血内停。因热邪炼血,血行瘀滞而瘀血内停。31精品文档脏腑痹:脏腑痹:以心痹(风湿性心脏病)多见以心痹(风湿性心脏病)多见症状:心悸,气短,动则尤甚,面色少华,症状:心悸,气短,动则尤甚,面色少华, 舌淡,脉虚数或结代。舌淡,脉虚数或结代。治疗:益气养心,温阳复脉治疗:益气养心,温阳复脉方药:炙甘草汤加减方药:炙甘草汤加减32精品文档(一)病情观察(一)病情观察1 1、观察疼痛的部位和性质

17、以鉴别证型。、观察疼痛的部位和性质以鉴别证型。2 2、观察伴随症状。、观察伴随症状。(1 1)痹证初起,可兼有恶寒、发热等外感之表现;)痹证初起,可兼有恶寒、发热等外感之表现;(2 2)痹阻日久,可出现关节肿大、畸形、屈伸不利,)痹阻日久,可出现关节肿大、畸形、屈伸不利, 甚至僵直,不能行动,病情严重难治;甚至僵直,不能行动,病情严重难治;(3 3)如病邪深入脏腑,则出现脏腑证候,以心痹多见。)如病邪深入脏腑,则出现脏腑证候,以心痹多见。五、护五、护 理理33精品文档(二)生活起居护理(二)生活起居护理 1 1、病室环境及要求、病室环境及要求(1 1)要求:病室清洁干燥,阳光充足,)要求:病室

18、清洁干燥,阳光充足, 温度适宜,忌对流风。温度适宜,忌对流风。(2 2)根据证型和病情的轻重分配病室及床位。)根据证型和病情的轻重分配病室及床位。34精品文档1 1)关节肿胀明显、疼痛剧烈,兼有发热时,)关节肿胀明显、疼痛剧烈,兼有发热时, 卧床休息;卧床休息;2 2)疼痛缓解后,及时下床锻炼,恢复关节功能;)疼痛缓解后,及时下床锻炼,恢复关节功能;3 3)慢性病人长期卧床,常换卧位,)慢性病人长期卧床,常换卧位, 保持患肢功能位置;保持患肢功能位置;4 4)随气候变化及病情需要加减衣被。)随气候变化及病情需要加减衣被。 2、病人作息安排、病人作息安排35精品文档1 1、痹证急性期兼发热时饮食以清淡为主,、痹证急性期兼发热时饮食以清淡为主, 久病偏虚时适当滋补。久病偏虚时适当滋补。2 2、仅以关节局部症状为主,不发热,、仅以关节局部症状为主,不发热, 亦无脾胃症状者可随意饮食。亦无脾胃症状者可随意饮食。3 3、辨证饮食:、辨证饮食:4 4、药酒:药酒:五加皮酒、虎骨酒、蛇酒等。五加皮酒、虎骨酒、蛇酒等。(三)饮食护理(三)饮食护理36精品文档 1 1、中药汤剂服药温度、中药汤剂服药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