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税收原则_第1页
第三章税收原则_第2页
第三章税收原则_第3页
第三章税收原则_第4页
第三章税收原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原则税收原则【教学目的】【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同学们了解税收原则的重要性、税收原则理论的发展演变以及当今社会所普遍接受的税收三个最高原则即效率、公平及稳定原则的内涵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税收原则内涵及实施。【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税收效率、公平内涵及实施。【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及手段】课堂讲授与提问、自学与讨论相结合;多媒体【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一、税收原则概述 1.中国古代治税思想 2.西方税收原则理论发展(1)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2)瓦格纳的税收原则(3)现代税收原则理论 二、税收效率原则(1)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2)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含义(3)税

2、收的经济效率原则实施(4)税收行政效率原则含义 实施三、税收公平原则(1)税收公平原则含义(2)税收公平标准(3)税收公平原则实施四、税收稳定原则(1)税收稳定原则目标(2)税收稳定机制 对税收原则问题的探讨由来已久。 西方税收学最早产生于16世纪,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6-19世纪末,以税制原则问题为主; 19世纪末-20世纪60年代,以税收转嫁、归宿问题为主; 20世纪60年代末-,以最适课税理论和税收政策为主。第一节 税收原则概述 税收原则:又名税制原则、税收政策原则,是制定税收政策、设计税收制度的指导思想,也是评价税收政策好坏、鉴别税制优劣的准绳。 它在实践中产生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

3、展而发展。对它较深刻、系统的分析起源于17世纪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因为他们要按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要求改造中世纪遗留下来的税制。税收原则与治税思想(略) 两者既相联系又有区别。 治税思想:是在税收实践基础上,通过总结税收运行规律而形成的有关税收的观点和理论。 共同点:都来源于税收实践,都是对税收实践的概括和总结。 不同点: 1.治税思想是以比较具体、丰富的观点和理论来反应税收运行规律,而税收原则是以系统条理而又概括抽象的税收术语来表达治税思想。因此,税收原则是治税思想的条理化和高度概括; 2.治税思想作为总结税收运行规律的理论,反应了某些思想家的观点,可以作为指导税收实践的参考,但还没有转化为征

4、税当局一切活动所必须遵循的标准。税收原则虽来自治税思想,但是它已经转化为社会所普遍接受的并成为征税当局制定税收政策、设计税收制度、检验其执行效果所必须遵循的标准或准则。一、中国古代治税思想(略) 1.轻税富民 儒家、墨家一贯主张轻徭薄赋、舒养民力、发展经济、扩大财源,反对巧取豪夺、竭泽而渔。战国管仲:“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穷则难治也。”明代丘浚:“理财之道,以生财之道为本。” 2.适度征税 管仲:“取之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之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丘浚:税收“不能不取之于民,也不可过度取之于民,不取于民,则难乎其为国,过取于民,则难乎其为明。” 3.公平税负

5、夏禹曾提出“任土作贡”,管仲也提出“相地而衰征”,都是讲要按土地等级或地理条件的不同,区别征税,量能负担。 4.以法治税 宋代王安石提出“聚财在人,理财在法,守法在吏”。 5.重税思想 先秦韩非提出“欲利尔身,先利而君;欲富尔家,先富尔国”的利君富国思想。唐朝杨炎提出的“量出为入”思想。二、西方税收原则理论发展二、西方税收原则理论发展 税收原则是在具体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从税收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并随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虽然不同历史时期,由于客观条件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税收原则理论,但税收原则作为治税思想条理化的高度概括,具有比较明显的历史继承性和延续性,不同时期的税收原则也会具有一些相

6、同的内容。其中被社会普遍接受、影响深远的主要有如下一些理论。 (一)亚当(一)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斯密的税收原则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18世纪下半叶) 西方经济学认为,是亚当斯密第一次将税收原则提到理论的高度加以明确而系统地阐述。 (先驱者威廉.配第: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 攸士第:德国官房学派代表人物) 1.平等 公民由于受到国家保护而负有纳税义务,公民应按其在国家保护之下所获得的收入的一定比例分担税收。主张: (1)取消一切免税特权(贵族、僧侣与普通国民一样); (2)税收“中性”(不改变财富分配比例); (3)依负担能力比例课征(非固定人头税)。 2.确实 公民纳税义务、纳税方式

7、、纳税数额应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便于公民了解。主张: (1)课税应有法律根据,税法要有稳定性; (2)纳税期限、数额、方法应有具体规定,以便纳税人了解,杜绝税务官员的武断任意征税、恐吓、勒索行为。认为税收不确定比税收不公平对国民的危害更大。减少税务机关自由裁量权,双方谈判空间越大,行贿、索贿、合谋空间就越大。司法责任 经济责任 3.便利 各税征收皆要从纳税人角度考虑,在纳税人感到最便利的时间、以最便利的方式征收。时间上,收入丰裕时;方法上,手续简便、不烦琐;征收地点设在交通便利场所;征收形式尽量采用货币,以免征收实物而增加额外负担。 4.最少征收费 在征税过程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所征税

8、款尽量归入国库,使国库收入与人民交纳的差额最小,即征纳税的成本费用最小。 分析:上述四项原则可归纳为平等原则与税务行政原则两项。它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在税收上的需求,既为当时及以后的税收实践提供了原则指导,也成为当时各国财政法规典范。 背景:该原则形成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当时的经济思潮强调经济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预,倡导廉价政府,限制国家职能,减少政府支出。 亚当斯密处于资本主义上升阶段,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极力主张“自由放任、自由竞争”。1776年发表国富论,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如果不让其自由,就得不到发展。主张国家不要干预经济尤其不要干预生产自由,让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动调节人

9、们的活动。政府只承担“夜警”任务,充当守夜人角色,如抵御外来侵略、建立严密的执法机构、维持私人因无利可图不愿经营的公共工程与机构。此外, “看不见的手”比政府更有效。主张大市场、小政府。 就税收而言,财富增长是治税的出发点。税收唯一的任务是为国家提供经费,而国家的消费具有非生产性,应受限制。(二)瓦格纳的税收原则(二)瓦格纳的税收原则 阿道夫瓦格纳,德国社会政策学派代表 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发展很快,由自由竞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集中,分配不公,矛盾激化,社会主义思潮汹涌澎湃。瓦格纳既反对社会主义,又反对古典学派的自由主义,主张以改良来缓和阶级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强调政府的作用。 1.财政政

10、策原则(财政收入原则)财政政策原则(财政收入原则) 税收要以供给财政支出、满足国家经费需要为主要目的。 (1)收入充分 税收应能充分满足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资金需要,因为进步政府的职能呈扩大趋势。 (2)收入弹性 税收应能随着财政需要的增加通过增税或自然增收相应地增加财政收入。自然弹性、人为弹性 2.国民经济原则国民经济原则 国家征税不应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更不能危及税源。在可能范围内,应尽量有助于资本的形成,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1)慎选税源 应选择保护税本,不损害经济、收入充裕的税源作为主要税源,如所得。若以资本、财产为税源,则可能损害经济,伤害税本,导致税源枯竭,税收萎缩。 (2)慎选税种

11、 尽量选择税负难转嫁或转嫁方向明确的税种,因为它关系到国民收入的分配和税收负担的公平。 3.社会正义原则社会正义原则 要通过征税矫正社会财富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的弊端。 (1) 普遍 对公民普遍征税,排除税收上的特权和不应有的免税。 (2)平等 纳税人的税负应与负担能力相一致。主张累进税并对贫困者免税,而对财产所得、不劳而获所得加重课税。 4.税务行政原则(课税技术原则)税务行政原则(课税技术原则) 包括确实、便利、节省三项。分析: 瓦格纳明确提出了财政原则,并突出了国民经济原则,强调要减少征税对经济的不利影响。这被认为是现代效率原则的最早表述。 其社会正义原则,反映和体现了改良主义的经济思潮,

12、代表了过渡时期的治税思想。 瓦格纳的税收原则吸收了前人成果,西方经济学界视瓦格纳为前人纳税原则理论的集大成者。(三)我国社会主义税收原则理论 1.建国初期 : 国家税收政策应以保障革命战争供给、照顾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及国家建设的需要为原则,简化税制,合理负担。 2.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区别对待,合理负担(不同经济成分、相同经济成分)。 3.改造完成后、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下 :比较强调保证收入、简化税制。 4.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 :公平税负、鼓励竞争、促进效益、稳定经济发展。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财政、效率、公平、稳定。(四)现代税收原则理论 现代经济学家以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为基

13、础形成了现代税收原则理论。除了筹集资金、满足公共需要的财政原则以外,着重强调效率、公平、稳定三项原则。 分析:现代税制原则理论除了吸收继承传统税制原则理论、重视强调经济原则外,现代税制原则理论的经济原则也不同于瓦格纳的国民经济原则。它除了强调微观经济上的资源配置,更重视宏观经济上的经济稳定,强调发挥税收杠杆作用积极干预经济;此外,还强调收入分配原则。 背景:现代税制原则理论形成于现代国家资本主义时期。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特点表现在经济危机、失业和通货膨胀等问题日益严重,并且它们已不能仅靠市场力量自发解决,而需要国家来干预,政府职能有了很大拓展。基于此,税收原则理论也进一步发展,强调税收在促进资源配

14、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增长方面的作用。由此形成了现代社会普遍接受的现代税制原则体系。 (略) (1)效率原则 指征税所引起的资源在公私部门的转移要达到效率准则要求,包括资源配置效率、经济运行效率和税务行政效率。 最早提出该原则的是英国新古典学派奠基人阿尔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年)中提出了税收额外负担概念。 (2)公平原则 指政府征税要使每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包括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 (3)稳定原则 指征税所引起的经济影响要达到稳定目标要求,包括减少经济波动和经济平衡增长。第二节第二节 税收效率原则税收效率原则 税收效率有多方面的含

15、义: 从资源配置角度讲,税收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使社会从可用资源的利用中获得最大效益; 从经济机制角度讲,税收要有利于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不仅使微观经济效益提高,宏观经济也要稳定增长; 从税务行政的角度讲,税制要简便,征纳双方的费用要要节省,等等。 它可分为经济效率原则和税收本身效率原则两个方面。前者同公平相对应,后者同税收成本有关。一、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一、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 (一)经济效率含义一)经济效率含义 此处“效率”是从资源配置角度而言。 在经济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使资源得到最有效合理的安排,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经济学一直关心的问题。 1.资

16、源配置的两种方式(按配置主体分)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按配置主体分) 市场配置 与政府配置: 以企业、个人为资源配置主体,通过价格机制调节生产、消费,平衡供求,引导资金流量、流向; 以政府为资源配置主体,通过税收、政府支出、公债、货币等经济以及计划、行政、法律手段引导配置。 在市场体制下,以价格为核心的市场配置被认为是最有效、最基本的配置方式,所以, (1)如市场已使资源配置处于最优状态,税收应避免、减少干预,以避免、减少效率损失; (2)反之,如市场未使资源配置处于最优状态,有可能通过税收重新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资源配置的效率状态 一般是以帕累托效率来定义:如果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已经达

17、到这样一种状态,即资源的任何重新配置已不可能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又不使另一些人的境况变坏; 或者说,社会分配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任何分配的改变都不可能使一些人的福利有所增加而不使其他人的福利减少,那么这种资源配置已经使资源的社会效用达到最大,这种资源配置状态被称为资源最优配置状态,或帕累托最优。 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资源次优配置):如果资源在各部门的分配和使用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当资源重新配置时,不使任何人受损,却使一些人受益,那么,这种重新配置就是一种效率提高。或者即使重新配置使一些人受损,但却使另一些人受益,只要受益大于受损,那么,这种重新配置也可看着是一种效率的提高。 3. 3.经济效率

18、实现条件:经济效率实现条件: (1)完全竞争市场 指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经济。(2)无外部经济影响 包括外部成本影响和外部收益影响。(二)税收经济效率原则含义(要求)(二)税收经济效率原则含义(要求) 税收经济效率原则就是通过税收实现效率目标,国家征税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包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减少效率损失两个方面。 在经济处于资源最优配置时,征税引起的资源重新配置导致效率损失。即在经济处于完全竞争,并没有外部因素影响时,征税将导致效率损失。 然而,在经济没有处于资源最优配置时,征税引起的资源重新配置有可能改善配置效率,也就是当经济没有处于完全竞争,或存在外部因素影响

19、情况下,征税有可能改善配置效率。(三)税收经济效率选择(三)税收经济效率选择 税收征收一方面导致效率损失,另一方面又能起到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作用。 因此,从效率出发,税收的目标应是: 在市场对经济资源配置有效的情况下,保持税收中性,以减少效率损失; 在市场对经济资源配置低效或无效的情况下,强化税收杠杆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1.1.税种选择税种选择 在完全竞争市场,又没有外部因素影响情况下,对商品征税导致的效率损失大于所得税。2.2.税基(课税范围)选择税基(课税范围)选择 从资源配置效率角度分析,一般商品税的效率损失小于选择性商品税,因此,一般商品税优于选择性商品税。3.3.税率选择税率选择

20、对于一般商品税,有单一税率和差别税率两种。 一般商品税如果选择单一税率,即所有商品都按相同税率征收;如果选择差别税率征收,即对于不同商品按不同税率征收。 一般商品税如果选择差别税率,从资源配置的效率角度分析,对资源配置的影响相当于选择性商品税。 因为差别税率影响到不同商品的比价关系,从而影响到由市场决定的商品选择,在市场所决定的资源配置处于最优的情况下,将使资源偏离最优配置状态。4.4.价格弹性价格弹性 如果实行选择性商品税或差别税率的一般商品税,那么,依据反弹性法则选择商品征税或设计差别税率,才能够减少效率损失。 所谓反弹性法则也就是征税商品选择或税率高低差异应同价格弹性相反。 价格弹性=需

21、求的变化量/价格的变化量 价格弹性大,税率差异小;价格弹性小,税率差异大。(四)税收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四)税收改善资源配置效率 1.1.税收与外部性商品(纠正外部成本和收益)税收与外部性商品(纠正外部成本和收益) 税收与外部性商品,可分为税收与产生外部成本商品和税收与产生外部收益商品两种情况。(1 1)税收与外部成本商品)税收与外部成本商品 外部成本是相对于内在成本而言,也就是在私人成本中没有得到反映的成本,或者说是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额。如企业污染就属于比较典型的没有计入企业成本,不需由企业负担补偿,却给社会带来损害的外部成本。 对于对产生外部成本商品征税可以增进社会福利,提高资源配置

22、效率。(2 2)税收与外部收益商品)税收与外部收益商品 在存在外部收益的情况下,按企业内部收益计算的产出必然小于按社会收益计算的产出,按企业内部收益计算的商品价格也低于按社会收益计算的商品价格。 如果对产生外部收益的商品减税,或给予补贴,减税或补贴相当于外部收益,也可以使企业达到按社会收益计算的产出生产,增加社会福利。2.2.税收与社会有益税收与社会有益( (有害有害) )商品商品 对于有益商品(如劣值品)应受到社会鼓励,而有害商品(如优值品)应受到社会限制。从政府角度来讲,除了在法律上予以规范以外,也可以通过对有益商品给予减税或补贴,对于有害商品提高税率,以鼓励有益商品发展,限制有害商品发展

23、。3.3.税收与计划定价商品税收与计划定价商品以税收配合计划价格达到政府提高效率的意图。4.配合价格平衡供求5.以税代费调节级差收益二、税收行政效率原则二、税收行政效率原则 税收经济效率是从资源配置角度,分析税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而税收行政效率是从税收行政管理角度,分析税收投入(成本)和产出(收入)关系,分析税收成本效益 。 1. 1.税收成本含义税收成本含义 税收成本是衡量税务行政效率的主要指标和依据,因为在税收收入确定的情况下,主要通过降低税收成本费用来提高税务行政效率。 税收成本,即税收制度的运行成本,包括征税成本和纳税成本两方面的支出。 税收的征税成本是指政府、税务部门为行使征税职责

24、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包括税务部门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建设费用。如用于保存记录、检查帐目、印制有关票据、支付税务人员工资,为税务人员提供相关设备等支出均为征收成本。 税收的纳税成本包括直接纳税成本和间接纳税成本两部分。 直接纳税成本是指纳税人为履行纳税义务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如纳税人按照税法进行税务登记、核算、申报、缴纳税款、常务处理、发票管理、聘用税务师或律师代理涉税事宜等所发生的费用; 间接纳税成本是指纳税人在履行纳税义务过程中所承担的精神负担、心理压力、机会成本,以及纳税人为逃避税收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逃避税收被发现后所受到的处罚等。 相对而言,税收征收成本比较容易计算,而纳税

25、成本一般难以计算,特别是纳税人在时间、心理方面的代价等间接纳税成本,很难找到合适的客观衡量指标。 因此,在考察税收成本问题时,针对的往往是税收的征收成本,并用征税费用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数字为基本衡量指标。这是反映税收征收管理效率的主要依据。利用这一指标可以反映不同税种、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税收效率的发展变化情况。 各国行政效率如何?美、英、日、加等发达国家的管理成本均在2%以下或1%左右,有下降趋势;我国90年代初3%左右,2000年大5-6%。其因:增设机构、人员、开发征管软件、建设大量高档办公场所、购置现代化办公设备、制作新的表证单册等。 注意: 征税成本与纳税成本密切相关,征纳双方权利、

26、义务的变更,可能使征税成本向纳税成本转移,而过多的纳税成本容易导致偷逃税行为。2.2.影响税收成本的主要因素影响税收成本的主要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纳税意识强弱、会计信息真实全面与否、相关部门的协调互助与否、税务代理等中介服务市场健全与否,等等。 (2)税收制度 税制是否科学合理对税收成本的影响 税制结构类型对税收成本影响 流转税的税收成本低于所得税(所得税需要的信息量较大、健全的法律制度、完善的社会监督机制); 对企业征收的税收成本低于对个人征收的税收成本; 在城市征收的税收成本低于在农村征收的税收成本。(3 3)税务行政)税务行政机构设置对税收成本的影响;人员素质对税收

27、成本的影响;技术手段对税收成本的影响。3.3.提高税务行政效率的主要途径提高税务行政效率的主要途径 在保证税收收入和提高税收质量的前提下,简化税制、严密税法、减少税收漏洞,合理设置机构、提高人员素质,改进征管手段、加强征收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来达到降低税收成本,提高税收效益目的。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公平原则税收公平原则一、税收公平原则内涵一、税收公平原则内涵 税收公平原则指的是政府征税要使每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包括两方面: 横向公平: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缴纳相同的税收,也就是以同等的方式对待条件相同的人;(一视同仁) 纵向公平:纳税能力不同的

28、人应缴纳数额不同的税收,也就是以不同的方式对待条件不同的人。(区别对待)二、税收公平的标准二、税收公平的标准 至少从17世纪末起,人们就试图从理论上回答这一问题,并逐渐形成了两大标准: (一)受益标准 指的是应根据纳税人从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中获得效益的多少,判定其应纳多少税或其税负应为多大。 纳税行为以及纳税多少不再仅仅取决于君主的权力与偏好,而是要取决于个人从政府支出中享受到的利益的大小。 这是最为悠久的税收公平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同政府“守夜人”的角色定位遥相互应。 这一标准的优缺点? 优点:能较理想地分配税收负担以支付政府某些公共劳务的费用(如汽车驾驶、汽油消费、汽车轮胎等)。 缺点:难

29、以用于分配某些纯公共劳务的费用负担,也不能用来实现再分配的目的(如国防、教育、社会福利支出等)。(二)支付能力标准(二)支付能力标准 受益标准在19世纪中期受到致命打击,约翰穆勒所倡导的支付能力原则取而代之,成为税收公平思想的主流。 支付能力标准即纳税能力标准,指每个纳税者应按其纳税能力纳税,负担政府费用。这是迄今公认的比较合理也易于实行的标准。 能力大小如何判定? 纳税能力衡量指标: (1)以个人收入为衡量纳税能力指标 (2)以个人财富为衡量纳税能力指标 (3)以个人支出为衡量纳税能力指标 上述标准各有其优缺点。 现实中可行的办法只能是以一种标准为主,同时兼顾其他两种。 (即:一般以所得税为

30、主,消费税、财产税为辅,通过复合的税收体系贯彻公平原则要求。)三、税收对公平的影响三、税收对公平的影响(一)所得税的个人收入分配影响 1.税基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 2.税率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 3.征收类型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 4.负所得税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 (二)商品税的个人收入分配影响 1.一般商品税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 2.选择性商品税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三)社会保险税的收入分配影响 1.对个人征税的收入分配影响。 2.对企业征税的收入分配影响。(四)财产税的收入分配影响 1.财产收益税 2.财产占有税 3.财产转移税四、税收公平选择四、税收公平选择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数

31、 量 百 分 比 数 量 百 分 比 数 量 百 分 比 数 量 百 分 比 人 口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税 前 收 入 10 10 20 20 30 30 40 40 税 后 收 入 9 12.86 16 22.86 21 30 24 34.29 转 移 支 付 后 收 入 21 25 25 25 27 27 27 27 1.累进所得税与公平分配税率:10%、20%、30%、40%(税收总额30)如下表:税前收入比1:2:3:4 税后收入比1:1.78:2.33:2.67再考虑转移支付(税收返还):依次返还税收总额30的40、30、20、10%即12、9、6、3如

32、下表:转移支付后收入比1:1.19:1.29:1.292.2.选择性商品税与公平分配(税率:选择性商品税与公平分配(税率:20% 20% )个人收入 100 200 300 400 500 非必需品支出 10 40 90 160 250 应纳税收 2 8 18 32 50 税收 / 收入 2% 4% 6% 8% 10% 3.3.社会保险税与公平分配社会保险税与公平分配设设1 1:社会保险税额为工资收入的10%;(工资占总收入比重递减)设设2 2:从社会保险支出中获得的利益分别为税收95的30、25、20、15、10%即28.5、23.75、19、14.2、9.5个人总收入 100 200 30

33、0 400 500 个人工资收入 90 160 210 240 250 社会保险税 9 16 21 24 25 社会保险利益 28.5 23.75 19 14.2 9.5 社会保险净利益 19.5 7.75 -2 -9.8 -15.5 社会保险税/个人收入 9% 8% 7% 6% 5% 社会保险净利益/个人收入 19.5% 3.875% -0.67% -2.45% -3.1% 4.4.财产税与公平分配财产税与公平分配 财产税一般只由社会上最富有的少数人缴纳。自学:关于最优税收自学:关于最优税收 效率和公平是税收政策和制度设计的两个基本准则,即税收应同时符合效率和公平目标。 但效率和公平目标往往

34、是冲突的,提高效率往往以牺牲公平为代价,而实现公平也往往以牺牲效率为代价。因此,要同时实现税收的效率和公平目标必须在两者之间作出权衡,牺牲部分效率以换取公平目标的实现,或牺牲部分公平以换取效率目标的实现。 最优税收就是同时实现效率和公平目标的税收。1.1.最优商品税最优商品税 政府在制定商品税政策和设计商品税制度时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在收入即定的情况下使税收超额负担极小化,以实现税收的效率目标;同时,为兼顾税收的公平目标,如何在实现公平和牺牲效率之间权衡。由于从效率角度分析由于从效率角度分析 为使超额负担极小化,应依据反弹性法则征税: 一般商品税优于选择性商品税; 一般商品税应实行单一税率,如果

35、实行差别税率,应使弹性小的商品税率高于弹性大的商品税率; 在选择性商品税的情况下,应依据反弹性法则,选择弹性小的商品征税。从公平角度考虑从公平角度考虑 为实现公平分配目标,应依据弹性法则征税: 选择性商品税优于一般商品税; 在选择性商品税的情况下,应选择弹性大的商品征税; 在一般商品税的情况下,如果实行差别税率,应使弹性大的商品税率高于弹性小的商品。 因此,上述商品税的效率和公平目标税收政策措施相冲突,即依据反弹性法则征税同税收的公平目标相违背。最优商品税设计最优商品税设计 为了在实现税收效率目标时兼顾公平,需要对商品税的反弹性法则作出修正修正: 假定x和y两种商品中,x商品是必需品,而y商品

36、是奢侈品,低收入阶层更多消费x商品,而高收入阶层更多消费y商品。 假定在社会福利函数中,给予低收入者的效用以较大的权数,而给予高收入者的效用以较小的权数,这样即使x商品的需求弹性比y商品小,最优商品税也要求对x商品以较低的税率征税,而对y商品以较高的税率征税。 以较高税率对y征税虽然产生了相对较大的超额负担,但是利于公平收入分配。社会可能宁愿宁愿以较高的超额负担的代价以求得更公平的收入分配。即对必需品适用低税率或免税,对奢侈品适用高税率征税。 2. 2.最优所得税最优所得税 从公平角度分析从公平角度分析 从社会效用极大化的所得税的公平目标考虑,税收政策和制度的设计应使个人税后收入分配尽可能地均

37、等。 因为高收入者的边际效用要比低收入者小,在同样税收收入的情况下,对高收入者征税导对高收入者征税导致的社会效用损失小致的社会效用损失小于对低收入者征税。依据收入均等化为公平目标的所得税应实行高低税实行高低税率差异悬殊的累进税率差异悬殊的累进税。 从效率角度从效率角度 个人的效用不仅取决于收入,还取决于闲暇。这样,所得税会扭曲工作决策并产生超额负担。 这样累进所得税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两难困境:一方面公平目标要求所得税使税后收入分配均等;另一方面,由于所得税的超额负担,均等收入分配将导致社会实际收入总额下降。 为此,可考虑建立一个线性所得税模型,线性所得税的特点是将政府补贴和比例税率结合,使税收产

38、生累进效果。即个人收入越高,税收占个人收入比例也越高。3.3.最优所得税设计最优所得税设计 第一,根据实证分析,约为19的t值会使社会效用最大化。说明并不是边际税率越高越有利于公平收入分配,而是应找到有利于公平分配的最优税率。 第二,所得税税率应按反弹性法则设计。 第三,所得税税率设计还取决于给予低收入者与高收入者的效用以不同的社会权数时所产生的影响。 第四,如果考虑两个边际税率,可得出“倒 u型”最适所得税率结构。 第四节第四节 税收稳定原则税收稳定原则 税收稳定原则是就税收的宏观调控而言的,也就是税收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应依据稳定准则,实现稳定目标,促使经济稳定发展。 一、经济稳定一、经济

39、稳定 经济稳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包括: (一)价格稳定(一)价格稳定 价格稳定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 价格指数:计算期价格同基期价格的比率。 价格指数大于1说明价格总水平上升(一般又称为通货膨胀),小于1说明下降(一般又称为通货紧缩)。 价格不稳定主要表现为通货膨胀(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 (二)充分就业 即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就业与失业相对,并常以 失业率指标反映就业状况。失业率是非自愿失业人数与 劳动力人数的比率。 1.摩擦性失业 劳动力流动过程中(跳槽)的暂时性失业。 2.结构性失业 经济结构调整使新行业、职业不断形成,旧的淘汰,在劳动力供求总量平衡的前提下,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一部分工作无人做。 3.需求不足性失业 需求不足不能提供应有的工作机会。 .季节性失业 生产的季节性原因导致的临时性失业。 (三)经济适度增长 经济增长指一国经济实力水平的提高或增强,一般以国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