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等比数列前n项和》教案_第1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等比数列前n项和》教案_第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等比数列前n项和》教案_第3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等比数列前n项和》教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教案一、教学目的1、理解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 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问题2、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提高学生的建模意识及探究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公式探求过程中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渗透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及转化思想,优化思维品质3、通过经历对公式的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磨练思维品质,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思维的奇异美、结构的对称美、形式的简洁美、数学的严谨美二、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教学重点: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及其简单应用教学难点: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

2、教学关键:推导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的关键是通过情境的创设,发现错位相减求和法。应用公式的关键是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建立等比数列模型,运用公式解决问题。三、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大教学容量和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四、教学方法数学是一门培养和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 ,还要“知其所以然”,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和启发式教学原则,我进行这样的教学设计:在教师的引导下,创设情景,通过开放式问题的设置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在思考中体会数学概念形成过程中蕴涵的数学方法和思想,使之获得内心感受

3、。本节课将采用“多媒体优化组合激励发现”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该模式能够将教学过程中的各要素,如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等进行积极的整合,使其融为一体,创造最佳的教学氛围。主要包括启发式讲解、互动式讨论、研究式探索、反馈式评价。五、学法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让他们会学习,并善于用数学思维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受益终身。根据二期课改的精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本次课改的重要内容,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之一,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参与式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课堂结构

4、上我根据学生的认知层次,设计了创设情景观察归纳讨论研究即时训练总结反思任务延续,六个层次的学法,他们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的。自主探索、观察发现、类比猜想、合作交流。抓住学生情感和思维的兴奋点,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探索,及时地给以鼓励,使他们知难而进;同时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所需的知识特点入手,教师在学生主体下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抽象出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培养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思维品质。六、教学过程1、复习回顾,引旧导新( 1)等比数列 an 的定义及通项公式anq( n2) , an a1q n 1

5、。an 1( 2)等比中项:如果 a,b,c成等比,则 bac 。( 3)等比数列 an 的一些结论:anam q n mpqmn时,则 a p aqam an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古印度,有个名叫西萨的人,发明了国际象棋,当时的印度国王大为赞赏,对他说:我可以满足你的任何要求西萨说:请给我棋盘的64 个方格上,第一格放1 粒小麦,第二格放 2 粒,第三格放 4 粒,往后每一格都是前一格的两倍,直至第64 格国王令宫廷数学家计算,结果出来后,国王大吃一惊为什么呢?师:同学们,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本节课我们研究等比数列前n 项和,通过学习,我们就可以很容易解释这个问题了。(板书课题)2.5

6、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一般地,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用 sn 表示,即:sna1a2an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情境目的是在引入课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故事内容紧扣本节课的主题与重点。此时我再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西萨要的是多少粒小麦吗?引导学生写出麦粒总数1+ 2 + 22 + 23 +263 。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会动手算了起来,他们想到用计算器依次算出各项的值,然后再求和这时我对他们的这种思路给予肯定设计意图: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课堂时间限制,教师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做所谓的“无用功”,急急忙忙地抛出“错位相减法”,这样做有悖学生的认知规律:求和就想到相加,这是合乎逻辑顺理成

7、章的事,教师为什么不相加而马上相减呢?在整个教学关键处学生难以转过弯来,因而在教学中应舍得花时间营造知识形成过程的氛围,突破学生学习的障碍同时,形成繁难的情境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迫使学生急于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3、师生互动,探究问题在肯定他们的思路后, 我接着问: 1+ 2 + 22 + 23 +263是什么数列?有何特征?应归结为什么数学问题呢?探讨1:设1+ 2+22+ 23+263 ,记为( 1)式,注意观察每一项的特征,有何联系?(学生会发现,后一项都是前一项的2 倍)探讨2:如果我们把每一项都乘以2,就变成了它的后一项,(1)式两边同乘以2 则有2s64 =

8、2+ 22 + 23 + 263 + 264 ,记为( 2)式比较( 1)(2 )两式,你有什么发现?设计意图:留出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比较, 等比数列前 n 项和的公式推导关键是变 “加”为“减”,在教师看来这是“天经地义”的,但在学生看来却是“不可思议”的,因此教学中应着力在这儿做文章,从而抓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的良好契机。经过比较、研究,学生发现:(1)、( 2)两式有许多相同的项,把两式相减,相同的项就消去了,得到: s642641。老师指出:这就是错位相减法,并要求学生纵观教师推导全过程。师:为什么( 1)式两边要同乘以2 呢?生:乘以 2 后使得( 1)式与( 2)式出现相同的项,

9、从而可以实现两式相减,消去相同的项。设计意图:经过繁难的计算之苦后,突然发现上述解法,不禁惊呼:真是太简洁了!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4、类比联想,解决问题这时我再顺势引导学生将结论一般化,设等比数列 an ,首项为 a1 ,公比为 q ,如何求前 n 项和 sn 呢?在此让学生自主完成,并叫一名学生上黑板,然后对每个学生在自觉研究时遇到的难题进行指导点拔。设计意图: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已知到未知,步步深入,让学生自己探究公式,从而体验到学习的愉快和成就感。n在学生推导完成后,我再问:由(1- q)sn = a1

10、- a1qn 得sn = a1 - a1q ,对不对呢?这里 1 - q的 q 能不能等于 1?等比数列中的公比能不能为1? q=1 时是什么数列?此时sn?(这里引导学生对 q 进行分类讨论,得出公式,同时为后面的例题教学打下基础)a(1q n )1q1即: Sn1qna1q1再次追问:结合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ana1 qn 1 ,如何把 sn 用 a1 、an 、q 表示出来?(引导学生得出公式的另一形式)a1anq1q即: Sn1qna1q1设计意图:通过反问精讲,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完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使学生由简单地模仿和接受,变为对知识的主动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分析、类比

11、和综合的能力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尽管时间有时比较少,甚至仅仅几句话,然而却有画龙点睛之妙用。5、讨论交流,延伸拓展在此基础上,我提出:探究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还有其它方法吗?方法二:我们知道 ,sn = a1 +a 1q+a 1q2 +a 1qn-1 = a1 +q(a 1 +a 1q+a 1qn-2 ) 。那么我们能否利用这个关系而求出sn 呢?即:提取公比 q,有:S a a q a q2a qn 2a qn 1n11111a(qa a qa q n 2)1111a1q(Sna1qn 1)(1q)Sna1a1 q na1(1 qn )q1Sn1qna1q1aaaa方法三:根据等比数列的定

12、义又有2=3=4=n= q ,能否联想到等比定理从123n-1aaaa而求出 sn 呢?即:利用等比定理a2a3a4anqa1a2a3a n1a 2a3anqSna1a1a2an 1Snan(1q)Sna1anqa1an q1qSn1qna1q1设计意图:以疑导思,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营造一个让学生主动观察、思考、讨论的氛围 .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化归到sna1qsn 1 ,这其实就是关于 sn 的一个递推式,递推数列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是研究性学习和课外拓展的极佳资源,它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促进作用。6、例题讲解,形成技能例 1、口答下列各题:(1) 求等比数列 1, 1

13、, 1, 1, 的前 10 项的和;248(2) 已知等比数列 an 中, a1 2 , q 3,求 s3 ;(3) 请利用第 (2) 题的数据,自己编题,改求 a1 或求 q,并求解( 自己拟题能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知识)11 ( 1)10 1023生: ( 口答 ) ( 1) s1021151222(133 )(2) s32613(3) 生甲:已知: q=3, s326 求 a1 解:a1 (133 )a12 。s3326 ,1生乙:已知: a12 , s326。求 q。解:s3 2(1q3 )26 ,q2q 12 0q 3或q=-4 。1q例 2、已知 an 为等比数列,且 sna , s2

14、nb , (ab 0) ,求 s3n 。师:要求 s3n ,需知 a1 ,q,而已知条件为sn 和 s2n 能否进一步挖掘题目的条件,使已知和未知沟通起来?生甲: sna1 (1qn )a(1)1qs2 na1 (1q2 n )a1 (1qn )(1qn )b(2)1q1 q(1)式除以( 2)式得: 1qnb ,即 qnb1(3)aaa11( b1)a12将( 3)式代入( 1)式得: aa,则a,1 q1q2a bs3na1 (1 q3n )a21 ( b 1)3 1 q2aba以下再化简即可师:这位同学处理问题很巧妙他没有分别求得a1 与 q 的值,而改为求 qn 与 a1的1 q值,这

15、样使问题变得简单些,请问同学们,这样解这个题目是否有问题呢?生乙:我认为第( 1)式就有问题,他附加了条件q 1 ,而对 q 1 情况没有考虑师:对!使用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时, 要特别注意适用条件, 即 q 1时, sn na1 ;q 1时, sn a1 (1 qn ) a1an q 。1 q1q( 含字母已知数的等比数列求和题目,学生常忽略q=1 情况,要引起足够重视,以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 学生演算习题,教师投影出正确答案)解:设数列的公比为q 。若 q1 ( 此时数列为常数列 ) ,则 snna 1 a,s2n2na1b ,此时, 2ab ,则 s3 nsna1 (1 qn

16、)1qs2 na1 (1q2n )1q3na13a(或 s3n3 b) 。若 q 1 ,即 2a b ,则由已知2a(1)b(2)又因为 ab0 ,所以由( 2)式除以( 1)式得:1q2 nb ,即 1 qnb ,所以1qnaaqn b 1(3)a将(1)式式变形后代入( 3)式得: a1aa2,于是数列的前 3n 项的和1 q 1qn2ab为: s3na1(1 q3n )a2b3a2ab b2.1q1(1) xa2a ba师:( 小结 ) 这节课我们从已有的知识出发,用多种方法 ( 迭加法、运用等比性质、错位相减法 ) 推导出了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并在应用中加深了对公式的认识如已知

17、 a1,n,q,则选择a1 (1 qn )1qSn1qna1q1已知 a1,q,an,则选择a1an q1qSn1qna1q1对含字母的题目一般要分别考虑q=1 和 q1 两种情况,不能附加条件,统一按sna1an qa1 (1 qn ) 去解题。1q1 q小结: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ana1qn 1 和前 n 项和公式 sna1anqa1(1 qn ) 中,从1q1 qa1 , q, n, an , sn 这五个量中,只要知道任意三个量,均可求得其余两个量。7、加强练习,深化认识(1)求 11,21,31,41,51的前 n 项和2481632(2)求 1,2,3,4,5的前 n 项和2481

18、632( 3)求数列 1aa 2a3an 1(a 0) 的前 n 项和。( 4)画一个边长为2cm的正方形 ,再将这个正方形各边的中点相连得到第2 个正方形 ,依此类推 , 这样一共画了10 个正方形 ,求这 10 个正方形的面积的和。8、总结归纳,加深理解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引导学生回顾公式、推导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回答,然后老师再从知识点及数学思想方法方面总结:(1) 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2) 公式的推导方法错位相减法(3) 求和思路构造常数列或部分常数列。通过师生的共同小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也能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进一步完成认知目标和素质目标。设计意图:以此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9、故事结束,首尾呼应最后我们回到故事中的问题,我们可以计算出国王奖赏的小麦约为1.84 ×1019 粒,大约7000 亿吨,用这么多小麦能从地球到太阳铺设一条宽10 米、厚 8 米的大道,大约是全世界一年粮食产量的459 倍,显然国王兑现不了他的承诺。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