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基本概念:(1)性状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或行为方式等各方面的特征。(2)相对性状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3)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隐性性状。 (4)显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5)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决定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非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6)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
2、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7)杂交: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 测交: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正确选用实验材料: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从简单到复杂) (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分析 (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假
3、说-演绎法演绎法人工异花授粉示意图人工异花授粉示意图1 1、去雄、去雄2 2、套袋、套袋3 3、授粉、授粉4 4、套袋、套袋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高茎高茎矮茎矮茎P(杂交杂交)高茎高茎F1(子一代子一代)(亲本亲本)为什么子一代中为什么子一代中只表现一个亲本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的性状(高茎高茎),),而不表现另一个而不表现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或亲本的性状或不不高不矮高不矮?高茎高茎F1(自交自交)高茎高茎矮茎矮茎F2(子二代子二代)3 1这种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性状分离性状分离F F2 2中的中的3 3:1 1是不是巧合呢?是不是巧合呢?孟德尔对一相对
4、性状遗传试验的解释孟德尔对一相对性状遗传试验的解释 杂合子杂合子:由不同: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如:的个体,如:DdDd纯合子纯合子: :由相同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育成的个体,如如DDDD,dddd 1 : 11、隐性纯合突破法隐性纯合突破法 例:猫的白色对黑色为显性,现有例:猫的白色对黑色为显性,现有两只白猫交配产下一小黑猫,此三只猫两只白猫交配产下一小黑猫,此三只猫的基因型。的基因型。 推断基因型的思路和方法推断基因型的思路和方法Bb X Bb bb2、依、依后代分离比后代分离比解题解题 高高 X
5、 矮矮 高高 高高 X 高高 高高 矮矮 3 1测交测交 高高 X 矮矮 高高 矮矮 1 11、由分离比直接推出、由分离比直接推出 2、用配子概率计算(配子、用配子概率计算(配子棋盘法棋盘法)3、乘法原则、乘法原则 4、加法原则、加法原则 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亲本性状亲本性状一对相对性状一对相对性状两对两对(或多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相对性状基因位置基因位置一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两对(或多对或多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或多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
6、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现代解现代解释释(实质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如图所示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如图所示: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
7、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如图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如图所示:所示:F1配子配子类型类型2种,比值相等种,比值相等4种或种或2n种,比值相等种,比值相等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2表现型种表现型种类类2种,显、隐之比为种,显、隐之比为314种或种或2n种,双显性种,双显性前显后隐前显后隐前前隐后显隐后显双隐性双隐性9331或性或性状分离比为状分离比为(31)n基因型种基因型种类类3种种9种或种或3n种种F1测测交子交子代代基因型种基因型种类类2种种22或或2n种种表现型种表现型种类类2种种22或或2n种种表现型比表现型比11(11)2或或(11
8、)n 1关于两大遗传定律的适用范围: 生物类别:真核生物,凡原核生物及病毒的遗传均不符合。 遗传方式:细胞核遗传,真核生物的细胞质遗传不符合(细胞质遗传具有母系遗传及后代不呈现一定分离比的特点) 在进行有丝分裂的过程中不遵循两大定律。 单基因遗传病(含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符合该定律,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遗传时不符合该定律。 2依据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现代观点,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减数分裂时自由组合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A中A与b,a与B,A与B,a与b),而不是所有的非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B中A与c,a与C,A与C,a与c)则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9、3两对性状的遗传在F2中出现的非常规表现型分离比归纳非常规表现型分离比非常规表现型分离比相当于孟德尔的表现型分离比相当于孟德尔的表现型分离比子代表现型种类子代表现型种类1231(93)313种种9619(33)193493(31)133(931)32种种979(331)正常比例正常比例93314种种 注:非常规表现型分离比的出现是由于基因间相互作用或环境条件对基因表达的影响所致,但其遗传实质不变,仍符合A_B_ A_bb aaB_ aabb9 3 3 1的分离比,只是表现型比例有所改变而已。 分离定律中的其他特殊分离比计算:纯合(aa、AA)致死、不完全显性(1:2:1)、子代除去aa个体自交
10、和自由交配。【例1】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 A1/8B3/8 C1/16 D3/16 解析:设控制小麦抗病和感病、无芒和有芒的基因分别为A、a和B、b。由题意知:F2植株中有9/16抗病无芒(A_B_)、3/16抗病有芒(A_bb)、3/16感病无芒(aaB_)和1/16感病有芒(aabb)四种表现型。因对F2
11、中的有芒植株在开花前进行了清除,并对剩余植株3/4抗病无芒(A_B_)、1/4感病无芒(aaB_)进行套袋自交。在抗病无芒中AAB_ AaB_1 2,故F3中感病植株比例为:3/42/31/41/43/8。 答案:B 3基因型、表现型问题 (1)已知双亲基因型,求双亲杂交后所产生子代的基因型种类数与表现型种类数 规律:两基因型已知的双亲杂交,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种类数等于将各性状分别拆开后,各自按分离定律求出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种类数的乘积。 如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基因型?多少种表现型? 先看每对基因的传递情况。 AaAa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 2Aa 1aa)
12、;2种表现型; BbBB后代有2种基因型(1BB 1Bb);1种表现型; CcCc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 2Cc 1cc);2种表现型。 因而AaBbCcAaBBCc后代中有32318种基因型;有2124种表现型。 (2)已知双亲基因型,求某一具体基因型或表现型子代所占比例 规律:某一具体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所占比例应等于按分离定律拆分,将各种性状及基因型所占比例分别求出后,再组合并乘积。 如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个体相交,求: 生一基因型为AabbCc个体的概率; 生一表现型为A_bbC_的概率。 4遗传病概率求解 当两种遗传病之间具有“自由组合”关系时,各种患病情况的概率如表
13、: 以上规律可用下图帮助理解:序号序号类型类型计算公式计算公式1患甲病的概率患甲病的概率m则不患甲病概率为则不患甲病概率为1m2患乙病的概率患乙病的概率n则不患乙病概率为则不患乙病概率为1n3只患甲病的概率只患甲病的概率m(1n)mmn4只患乙病的概率只患乙病的概率n(1m)nmn5同患两种病的概率同患两种病的概率mn6只患一种病的概率只患一种病的概率1mn(1m)(1n)或或m(1n)n(1m)7患病概率患病概率m(1n)n(1m)mn或或1(1m)(1n)8不患病概率不患病概率(1m)(1n)第 2、3 节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一、萨顿的假说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
14、是说,基因就在_上,因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_关系。染色体平行独立(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_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2)在_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在_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体细胞配子同源染色体(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_也是如此。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_,_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类比推理有没有通过实验加以证明?答案:没有。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实验分析图解控制白眼的基因 w 位于 X 染色体上XwYXw_Xw_XWX
15、W 红眼(雌)XWY 红眼(雄)2.实验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生物的基因都在染色体上吗?答案:不是,有些在线粒体、叶绿体、质粒等上。XWXw 红眼(雌)XwY 白眼(雄)类型XY 型ZW 型性别性染色体组成_配子中性色体组成_ _实例人、哺乳类、果蝇蛾类、鸟类ZZZ 或 W三、性别决定ZXXXYZWXX 或 Y)D关于人类性染色体的描述正确的是(A只存在于精子中B只存在于卵细胞中C只存在于性细胞中D同时存在于体细胞与生殖细胞中类型典例患者基因型特点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红绿色盲、血友病XbXb、XbY _遗传; _患者多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抗维生素 D佝偻病XDXD、XDXD、XDY世代相传
16、; _患者多伴 Y 染色体遗传外耳道多毛症只有 _患者四、伴性遗传隔代(交叉)男性女性男性(2011 年东阳二模)摩尔根将白眼果蝇与红跟果蝇杂交,F1 全部表现为红眼。再让 F1 红眼果蝇相互交配,F2 性状分离比为 1 1,红眼占 3/4,但所有雌果蝇全为红眼,白眼只限于雄性。你认为最合理的假设是()AA白眼基因存在于 X 染色体上B红眼基因位于 Y 染色体上C白眼基因表现出显性遗传D红眼性状为隐性性状解析:F1全部为红眼,则红眼为显性,白眼为隐性;由于本题与性别有关,则为伴 X 遗传。考点性别决定的判断1细胞内的染色体分类XY 型性别决定ZW 型性别决定雄性个体 两条异型性染色体 X、Y
17、两条同型性染色体 Z、Z雄配子两种,分别含 X 和 Y,比例为 1 1一种,含 Z雌性个体 两条同型性染色体 X、X 两条异型性染色体 Z、W雌配子一种,含 X两种,分别含 Z 和 W,比例为 1 1后代性别决定于父方决定于母方2生物性别决定的主要方式3.XY 型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规律(1)XY 型性别决定染色体组成:男 44XY、女 44XX。(2) 伴性遗传是由于异型性染色体之间存在“非同源区段”(如下图所示)在同源区段中,X 和 Y 染色体都有等位基因,在遗传上与基因的分离定律一样,X 与 Y 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分离。在非同源区段中,基因可能只存在于 X 或 Y 上。如只在Y 上,
18、则遗传为伴 Y 遗传;如只在 X 染色体上,则伴 X 遗传。(3)由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生物才有性染色体。X、Y 性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既存在于体细胞中,也存在于生殖细胞中。【典例 1】(2011 年惠州调研)人的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和非同源区(、),如下图所示,若统计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发现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则该病的致病基因最可能(A位于片段上,为隐性基因B位于片段上,为显性基因C位于片段上,为显性基因D位于片段上,为隐性基因解题思路I 片段是 X 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位于 I 片段上隐性基因的遗传病,男患者比女患者多;位于 I 片段上显性基
19、因的遗传病,女患者比男患者多;片段是 X、Y 上的同源区,位于片段上的基因,无论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其遗传上符合分离定律,男女患病几率一样;片段是 Y 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位于片段上隐性基因的遗传病,只在男性中遗传。答案B 考点对应练1(2011 年合肥二模)下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上还是片段1上,现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性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为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可推断、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 )A;B1;C1 或;D1;1解析:若位于,双亲基因型为 XaXa、XAYA 或 XAYa 或XaY
20、A,则后代两种情况都会出现;若位于1,双亲基因型为 XaXa、XAY,则后代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答案:C婚配方式子代表现型及基因型子代发病率 XBXB XbY 女性正常与男性色盲XBY XBXb 男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1 1无色盲 X X X Y女性色盲与男性正常XbY XBXb 男性色盲 女性携带者 1 1男性全为色盲女性无色盲考点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典型实例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1红绿色盲遗传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子代发病率婚配方式子代表现型及基因型子代发病率 XBXb XbY女性携带者与男性正常XbY XBY XBXb XBXB 男性色盲 男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 女性正常 1 1 1 1男性 1
21、/2 色盲女性无色盲 XBXb XbY女性携带者与男性色盲 XbY XBY XBXb XbXb男性色盲 男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 女性色盲 1 1 1 1男性 1/2 色盲女性 1/2 色盲续表2.遗传特点(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2)交叉遗传男性患者的隐性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递给外孙,使外孙患病。男性患者的双亲表现正常时,其致病基因由母亲(必然是携带者 XBXb)交叉遗传而来,其兄弟中可能还有患者;姨表兄弟也可能是患者。女性患者的父亲一定是患者,其兄弟可能正常、也可能是患者,其儿子也一定是患者。【典例 2】(双选)下列关于红绿色盲的说法正确的是()A红绿色盲患者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区分红色和绿色B
22、Y 染色体短小,因缺少与 X 染色体同源区段而缺乏红绿色盲基因C由于红绿色盲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所以不存在等位基因D男性患者将红绿色盲基因传给孙子的概率是 50%解题思路 红绿色盲患者表现为不能正常区别红色和绿色,但其他颜色的区分是正常的;人类的 Y 染色体比 X 染色体短小,色盲基因只存在于 X 染色体上;红绿色盲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其等位基因可以位于 X 染色体上,但 Y 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红绿色盲遗传是 X 染色体隐性遗传,不可能由男性向男性传递,则男性患者将红绿色盲基因传给孙子的概率是 0。答案AB 考点对应练2(2011 年汕尾调研)已知红绿色盲基因(b)及其等位基因(
23、B)均位于 X 染色体上,一个男孩及其妹妹都是红绿色盲患者,其)C弟弟正常,则该男孩双亲可能的基因型是(AXBXb、XBY解析:妹妹患病的两个色盲基因来自于双亲,而弟弟正常,其正常基因来自于母亲,则双亲基因型为 XBXb、XbY。BXBXB、XbYDXbXb、XBYCXBXb、XbY一、判断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的实验设计想推实验原理: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特点是后代的性状与性别无关;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特点是后代的性状与性别有关。实验思路:假说演绎法是常用的方法。得实验方法(1)若已知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则可用雌性隐性与雄性显性杂交进行判断。若后代雌性全为显性,雄性全为隐性,则为伴 X 染色体遗
24、传;若后代全为显性,与性别无关,则为常染色体遗传。(2)若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未知的,则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进行判断。若后代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后代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则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典例 1】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试验鉴别突变基因在 X 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 F1个体最好是()A突变型()突变型()B突变型()野生型()C野生型()野生型()D野生型()突变型()解题思路此题关键方法是逆推法:首先确定显隐性关系:由于该突
25、变型雌鼠是因为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突变导致的,所以野生型为隐性,突变型为显性。假设突变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伴 X 显性找雄性患病个体,伴 X 隐性找雌性患病个体),则突变型雄性个体的后代中,雌性全为突变型,雄性全为野生型;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后代无论雌雄都会出现 11的性状分离比。所以应找一个野生型雌性和突变型雄性杂交看其后代的表现型。答案D二、根据性状判断生物性别的实验设计想推实验原理:选择同型性染色体(XX 或 ZZ)隐性个体与异型性染色体(XY 或 ZW)显性个体杂交(XY 性别决定的生物就是“隐雌显雄”)。这样在子代中具有同型性染色体(XX 或 ZZ)的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
26、具有异型性染色体(XY 或 ZW)的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实验思路:设法将性别与性状联系起来,从后代的性状差异来判断其性别。得 实验方法(1)XY 型性别决定假设 X 染色体上的 A、a 这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则选用隐性纯合母本与显性父本杂交,其后代中的隐性个体必为雄性,显性个体必为雌性。(2)ZW 型性别决定(以鸡为例)鸡的性别决定属于 ZW 型,公鸡含有 ZZ 染色体,母鸡含有ZW 染色体。芦花鸡的羽毛有黑白条纹,由 B 基因决定,当 b 基因纯合时,表现为非芦花,这对基因位于 Z 染色体上。让 ZbZb(非芦花公鸡)与 ZBW(芦花母鸡)进行交配,其后代基因型和表现型为ZBZb(芦
27、花公鸡)、ZbW(非芦花母鸡),这样就能判断出鸡的雌、雄个体。【典例 2】芦花鸡的羽毛(成羽)是一种黑白相间的斑纹状,但在雏鸡阶段的绒羽为黑色且头顶上有一个黄色斑点。控制芦花的基因在 Z 染色体上,芦花对非芦花是显性。养鸡场为了多养产蛋母鸡,要大量淘汰公鸡,你建议如何配种来达到这个目的?()A芦花母鸡非芦花公鸡B芦花公鸡非芦花母鸡C芦花母鸡芦花公鸡D非芦花母鸡非芦花公鸡解题思路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让芦花母鸡ZAW 与非芦花公鸡ZaZa 交配,后代母鸡全是非芦花,公鸡全是芦花。答案A1(2010 年揭阳统考)下列科学研究采用了假说演绎法的是()BA萨顿提出基因在染
28、色体上B摩尔根将果蝇白眼基因定位在 X 染色体上C施莱登、施旺提出细胞学说D道尔顿发现人类的色盲症解析: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采用的是类比推理;摩尔根将果蝇白眼基因定位在 X 染色体上和孟德尔遗传实验都是采用假说演绎法。2(2011 年南海统考)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AA.基因、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的完整性、独立性B.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成熟生殖细胞中两者都是单一存在C.成对的基因、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D.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解析: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3(2011 汕头质评)正常情况下,男性的性染色体不可能来自其()DA外祖父C祖父B外祖母D祖母解析:祖母只传 X 给其父亲,其父亲只传 Y 给男性,所以男性的性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留守儿童感恩教育主题班会
- 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速递网点装修人工协议
- 银行装修环保验收报告
- 珠宝玉石运输保险协议
- 营销团队入职培训
- 美术兴趣课程课件
- 肠外营养配置规范
- 钢材采购合同模板范本
- 2024泰州市姜堰区江淮职业高级中学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5年北京市朝阳区区高三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 大规模住区的物业管理创新模式研究
- 2024年中国烟草总公司辽宁省公司人员招聘笔试真题
- 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废水处理回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2024年贵州贵州乌江煤层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智慧树知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哈尔滨工程大学)》2025章节测试附答案
- 教学课件-积极心理学(第2版)刘翔平
- 矿山应急管理培训
- 煤矿顶板管理培训
-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2024年河北省廊坊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摸底测试(1)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