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的出台背景、物权体系及重要规则_第1页
物权法的出台背景、物权体系及重要规则_第2页
物权法的出台背景、物权体系及重要规则_第3页
物权法的出台背景、物权体系及重要规则_第4页
物权法的出台背景、物权体系及重要规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出台的出台背景、背景、物权体系及重要规则 (一)(一)物权法物权法之前的物权基本状况之前的物权基本状况 一、一、物权法物权法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第一,在1949年之后至民法通则公布实施之前,中国大陆在宪法以及其他法律中,对物权制度有所规定,但都是原则性的规定,内容并不完整,不系统。 第二,1986年4月12日通过、1987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通则在第五章第一节规定了“财产所有权以及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民法通则的这一部分规定实际上就是物权法的内容。 民法通则从第71条至第83条,共计13个条文一、一、物权法物权法出台的背景和

2、重要意义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规定了所有权的概念及其取得制度,规定了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公民的个人所有权,规定了继承权、共有权等所有权的内容,规定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采矿权等用益物权,并且规定了相邻关系。民法通则的这一部分的条文尽管较少,但是涉及了物权法的基本内容,因此,构成了中国大陆物权法的基本架构。它的缺点是过于简单,没有规定详细的物权规则。 (一)(一)物权法物权法之前的物权基本状况之前的物权基本状况 一、一、物权法物权法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第三,1995年6月30日通过、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担保法,规定了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三个担保物权,

3、是对担保物权的完整规定。 (一)(一)物权法物权法之前的物权基本状况之前的物权基本状况 (二)(二)物权法物权法出台前两次大的理论出台前两次大的理论争议争议 19992005,基本循序渐进,争议多在于制度安排,即立法者无法确定何种制度安排是可行的、立法究竟应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状还是主动为社会生活提供新的模式。 一、一、物权法物权法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一、一、物权法物权法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1. 1. 制定物权法还是制定财产法制定物权法还是制定财产法 关于应当制定财产法而不是物权法的主张。该主张 的理由主要有: 第一,法律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应当过问的

4、是人与人的关系,而不是人与物的关系。引进“物权”的概念,将陷入“见物不见人”的状况。 第二,物权的概念并不是大陆法系广泛采用的概念,民法典的始祖法国民法典并不采用“物权”。 (二)(二)物权法物权法出台前两次大的理论争议出台前两次大的理论争议 一、一、物权法物权法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第三,将财产权定义为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之上的总和的权利是错误的,它应是与债法并立的法律制度。 第四,物在财产中的比重已经很小,(物权法蒸汽机时代的产物)而“物”又是一个缺乏弹性和延伸性的概念。如果以“物权”为起点立法,就会造成调整社会财富关系的基本法律制度将社会财富的主要部分排除在外的

5、结果,而这种结果是完全不能被接受的。 (二)(二)物权法物权法出台前两次大的理论争议出台前两次大的理论争议 一、一、物权法物权法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关于应当制定物权法的主张。其理由是: 第一,任何社会的物权制度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反映,而物只能在它与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的人与人关系人与人关系相联系时,才能表现为权利客体相联系时,才能表现为权利客体。认为物权立法采纳了物权概念就将使物权关系变为人对物的关系是不妥当的。 第二,法国民法典未采用物权的概念,但并不意味着这一模式是唯一科学的。 (二)(二)物权法物权法出台前两次大的理论争议出台前两次大的理论争议 一、一、物权法

6、物权法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第三,认为“不制定财产法就是将知识产权等财产排除在基本法律制度之外,有失偏颇。不同形式的财产在其权属、权利变动、效力范围上有很大的区别,试图制定一部包罗所有财产形式的财产法是不切实际的。 第四,物权法的逻辑结构并非完全封闭的。 (二)(二)物权法物权法出台前两次大的理论争议出台前两次大的理论争议 一、一、物权法物权法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2 2物权法草案是否违宪物权法草案是否违宪 2005年8月,北大法学院巩献田在网上发表一封公开信一部违背宪法和背离 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物权法草案。认为物权法(草案)形式上、实质上违宪。提出观点

7、第一,物权法草案对“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一条文的废除违宪;第二,草案形式上平等保护物权,核心和重点却在保护极少数人的物权,是将富人的汽车、洋房和穷人的要饭棍平等保护;第三,背离社会主义原则;第四,将导致国有资产进一步流失。 (二)(二)物权法物权法出台前两次大的理论争议出台前两次大的理论争议 一、一、物权法物权法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分析:(特定的社会背景) (1)形式上不违宪。 (2)实质上也不违宪。 物权法是私人财产保护的宣言,在物权法颁布之前,很多规则已经存在,一定意义上的财产秩序已经建立起来。但这些分散的保护不周全。物权法通过制度审核,把分散的规则集合起

8、来予以协调、重构、补充、契合,形成对财产权完整的保护体系。为私法裁判提供充足的依据。一个国家民法 (二)(二)物权法物权法出台前两次大的理论争议出台前两次大的理论争议 一、一、物权法物权法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典标志这个国家民主法制达到的高度。民主不达到一定程度,国家就出现不了民法典,民法典体现的是私权神圣,人身自由。这是一个基本的理念。 经历了两次大的讨论之后,物权法草案更加成熟,因此,顺利地通过了立法审议,成为了正式法律。 (二)(二)物权法物权法出台前两次大的理论争议出台前两次大的理论争议 二、物权法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二、物权法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物权法严格遵循民

9、法体系的传统,将其分为五编,共有19章247条条文。 第一编为“总则”,规定的是物权的一般性问题,分三章分别规定了三个问题,即:基本原则,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以及物权的保护。从条文上说,是从第1条至第38条,共38个条文。二、物权法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二、物权法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第二编为“所有权”,对所有权的形式和规则作出全面的规定。分为六章,分别规定“一般规定”,“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私人所有权”,“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相邻关系”,“共有”,以及“所有权的取得的特别规定”。其中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第一次见诸于法律。本编从第39条至第116条,共78个条文。 第三编为“

10、用益物权”,共四章,分别规定了用益物权的“一般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以及“地役权”。其中前三个用益物权在其他法律中有过规定,地役权是法律第一次规定。本编共五章,从第117条至第169条,共53个条文。 二、物权法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二、物权法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第四编为“担保物权”,是在原来担保法规定担保物权的基础上作出的规定,除了规定了担保物权的一般规定外,规定了三种担保物权,即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本编共四章,从第170条至第240条,共71个条文。 第五编为“占有”,对占有的一般规则和保护作出了规定。这一编内容较少,只有一章,从第241条至第

11、245条,共5个条文。 最后是附则,两个条文。 (一)(一)物权法物权法规定了独具特色的物权类型规定了独具特色的物权类型 三、三、物权法物权法的鲜明特色的鲜明特色 1土地承包经营权 2建设用地使用权 3宅基地使用权 4特许物权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1)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本特点 农村土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 承包经营权人依法对其承包经营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有权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农业生产。 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

12、草地的承包期为3050年。林地的承包期为30年70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长。 (3)目前尚存的主要问题 (二)(二)物权法物权法规定了富有特色的物权规则规定了富有特色的物权规则 三、三、物权法物权法的鲜明特色的鲜明特色 物权法还创造了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一般规则和具体规则。关于一般规则,最具典型性的是“平等保护原则”。 关于具体规则仅举几例作为说明。 1关于善意取得物权法在“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一章中,不仅规定善意取得适用于动产,而且也适用于不动产。这样的规则来源于我国的司法实践。最高人民法院总结司法实践经验,在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89条三

13、、三、物权法物权法的鲜明特色的鲜明特色 规定:“共同共有人对于共有财产享有共同的权利,承担共同的义务。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一般认定无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偿取得该财产的,应当维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对其他共有人的损失,由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人赔偿。” 不动产交易适用善意取得,有两种形式:一是共同共有人之一处分共有不动产,未经其他共有人同意,受让人善意、无过失取得该不动产的;二是错误登记的不动产,登记权利人予以转让,受让人善意、无过失取得该不动产的。 (二)(二)物权法物权法规定了富有特色的物权规则规定了富有特色的物权规则 三、三、物权法物权法的鲜明特色的鲜明特色 2

14、关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第一,关于权利的名称,将其叫做“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第二,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成员权内容改变为共同管理权,将其主要内容规定为对区分所有的建筑物的管理,设立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管理组织机构,规定了业主在管理区分所有建筑物中的权利和义务。 (二)(二)物权法物权法规定了富有特色的物权规则规定了富有特色的物权规则 三、三、物权法物权法的鲜明特色的鲜明特色 3关于拾得遗失物 对于拾得物的规定,物权法用了5个条文进行规定,突出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至于在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等独具我国特色的物权中,所有的规则都具有我国的特色,都展现了我国物权法的独

15、创性。 (二)(二)物权法物权法规定了富有特色的物权规则规定了富有特色的物权规则 (三)中国物权法应当保持自己特色并且要不断进行完善 三、三、物权法物权法的鲜明特色的鲜明特色 由于一个特定的国家具有自己不同的发展历史和观念,物权法的发展具有更为浓厚的自己国家和民族的特色,体现与自己国家和民族发展相一致的物权制度,因而使物权法所规定的制度千差万别,各有自己的特点,而与他国不同。在现代世界上,各国的物权制度由于相互借鉴,在很多制度上采用了相同的或者相似的内容,但是与债权法和知识产权法等普遍法相比较,物权法的民族性和固有性还是具有其鲜明特点。 (一)不动产物权的统一登记制度 四、四、物权法物权法中具

16、有进步意中具有进步意义的制度及基本内容义的制度及基本内容 第一,建立统一的登记机构,实行不动产登记的属地原则,由不动产所在地的登记机构登记; 第二,统一登记范围,包括统一不动产物权的登记范围和不动产登记内容的范围; 第三,统一登记办法,建立统一的登记程序; 第四,统一登记效力,以登记生效主义为原则,以登记对抗主义为特例。 (二)动产交付形式 物权法第二章第二节对动产交付作了专门规定,其中第23条规定:“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物权法根据承认根据交付的不同形态的性质,将交付形态分为现实交付和观念交付的两种不同类型的民法理论,分别规定了现实交付和观念交付,

17、由此构成中国大陆动产物权变动的交付形态体系。(三)不动产征收补偿制度 四、四、物权法物权法中具有进步意中具有进步意义的制度及基本内容义的制度及基本内容 四、四、物权法物权法中具有进步意中具有进步意义的制度及基本内容义的制度及基本内容 物权法专门规定第42条,明确只有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才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用等,并且要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关于关于“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的界定的界定 (三)不动产征收

18、补偿制度 四、四、物权法物权法中具有进步意中具有进步意义的制度及基本内容义的制度及基本内容 (四)地役权的规定 在中国大陆,由于土地公有,因此在他人所有的土地上设立地役权,主要是在国家所有的或者集体所有的土地上设立;而更多的,是在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用益物权之上设立的地役权。四、四、物权法物权法中具有进步意中具有进步意义的制度及基本内容义的制度及基本内容 (四)地役权的规定 物权法规定地役权的特点是: 第一,依据合同约定取得。物权法第158条规定,地役权自地役权合同生效时设立,地役权人取得地役权。 第二,登记效力为登记对抗主义。物权法第158条后段规定,当事人要求登记的,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地役权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因此,地役权登记并非强制性登记,而是基于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