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考试复习重点简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9/ccd63f87-fcde-47ce-9350-f59ffcb4dc6b/ccd63f87-fcde-47ce-9350-f59ffcb4dc6b1.gif)
![临床药理考试复习重点简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9/ccd63f87-fcde-47ce-9350-f59ffcb4dc6b/ccd63f87-fcde-47ce-9350-f59ffcb4dc6b2.gif)
![临床药理考试复习重点简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9/ccd63f87-fcde-47ce-9350-f59ffcb4dc6b/ccd63f87-fcde-47ce-9350-f59ffcb4dc6b3.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心力衰竭 :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舒缩障碍,导致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需求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慢性或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是各种病因所引起的多种心脏疾病(冠心、高心、心肌病等)的终末 阶段,当静脉回流足够的情况下,心脏排出量绝对或相对减少,不能满足机体组织需求的一种临床或 病理综合征。 心衰病人运动耐量下降,寿命缩短。所有心脏病最后的转归都为充血性心衰。 抗心衰药物的发展和演变: 洋地黄时代(从民间的治疗水肿药物而来) ;利尿药(噻嗪类) ;非苷类强 心药(儿茶酚胺类,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 氨力农、米力农);扩血管药物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s、ARBs、受
2、体阻断剂;醛固酮受体阻断剂临床症状: 动脉缺血:乏力、气短、头晕。静脉淤血:颈静脉怒张、肝脾肿大、呼吸困难、 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代偿机制 : 交感活动增强;水钠潴留;心脏肥大;心室扩大。长时间代偿机制的激活 可加重心脏的负担。慢性心衰的药物治疗原则: 应减轻负荷,降低能耗,保护心脏。达到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运动耐量; 延长生命。而不是病马加鞭,只增强心肌收缩力药物分类: 强心苷(洋地黄、正性肌力) 、非甙类正性肌力药、利尿药(改善水钠潴留,降低体液容量, 减轻心脏负荷)、ACEI和 受体阻断药等。 长期使用 ACEI和 beta-blockers 能降低死亡率。 强心苷: 对与正性肌力药物,只用
3、于急性心衰,长期应用于慢性心衰会使病人的死亡率增加。 药理作用: 对心肌的正性肌力作用,在房颤时控制室率。作为 Na+,K+-ATPase 的抑制剂,作用于张力过高的压力感受器,降低交感张力。 增高迷走张力。不良反应: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如精神抑郁或错乱;视觉障碍( “黄视”);胃肠道反应,如厌食、 恶心、呕吐等。心脏毒性反应最为重要,如室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和窦性停搏。 对于合用利尿剂和 ACEI 药物的心衰病人,地高辛不能降低整体死亡率,但是可以降低住院率。CHF治疗理念进展: 改善 CHF患者的长期生存率靠减轻心室的容积、 和减小致命的心律失常的危险。 急性发作时的干
4、预改善血流动力学、 正性肌力作用长期治疗, 以达到延缓或阻止疾病的进展的 目的延缓心肌重构。高血压药物的临床用药高血压: 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的疾病或症状,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综合征。凡收缩压在 140 mmHg或 以上,和 ( 或 ) 舒张压在 90 mmHg 或以上者 , 定为高血压。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原发性高血压 也称高血压病: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 , 以动脉血压长期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约占 90以上。 2原发性高血压可分为两型,缓进型和急进型。 缓进型高血压或称良性高血压 (95%) ,起 病隐匿, 病程进展缓慢,达二三十年以上。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缓慢进行,不易觉察。
5、急进型 高血压或称恶性高血压 :病情严重,发展迅速,常于数月至 12 年内发生肾、脑、心并发症而死亡。 继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 1. 肾素-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 (使血压维持在高水平) 2.AngII 异常增高 3.血管内皮功 能紊乱 4.交感神经活动增加(使血压由低向高升高) 5.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压力或不良刺激可使 大脑调节失衡高血压的治疗目的: 1 平缓降低血压 , 目标:控制血压 140/90, 糖尿病130/80 老年人150 mmHg;2、阻止或延缓心 , 脑, 肾等靶器官的损害; 3 使病变的血管树和肥厚心肌重构和回归 抗高血压药的临床评价: 1持久平稳降压:波动小 ,
6、峰谷比50%;2 不良反应:对血糖、血脂、水盐代 谢、性功能无影响;不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影响开车,智力等) ,即不影响生活质量; 3 对心、脑的第 一次保护和第二次保护作用,防止和减轻心肌肥厚,血管硬化等。抗高血压药物分类 :1利尿药:噻嗪类、吲哚帕胺、醛固酮拮抗剂。2交感神经抑制药( 1)中枢性降压药:可乐定、莫索尼定。 ( 2)神经节阻滞药:美加明。 (3)交感 神经末梢抑制药:利血平、胍乙啶。 (4)1 受体阻滞剂:哌唑嗪、多沙唑嗪( 5)受体阻滞剂:普 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 (6)受体与 受体阻滞剂:拉贝洛尔、卡维地洛。3影响血管紧张素系统药: (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
7、托普利、依那普利、雷米普利; (2)血 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洛沙坦。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4钙拮抗剂:硝苯地平、尼群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5血管舒张药 ( 1)直接舒张血管药:肼屈嗪、硝普钠。 ( 2)钾通道开放剂:米诺地尔、吡那地尔。(3)其它血管舒张药:吲哚帕胺、乌拉地尔。目前 5 类药物为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 利尿药 duretics 、 受体阻滞剂 -blockers 、钙拮抗剂 CCBs、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s 及血管紧张素 AT1受体阻滞剂 ARBs。利尿药 各类利尿药均可降压,但以氢氯噻嗪等噻嗪类最常用。但要注意( 1)此类药物排钾。(2)长期 使用会使
8、肾血流量下降 ,激活 RAAS系统,使部分降压药效被抵消,常与 阻断剂合用 ,以增强药效。心绞痛治疗药物心绞痛: 由冠脉供血不足或心脏血氧量增加而引起的心肌急剧的、短暂性缺血和缺氧的临床综合症, 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最为多见的症状。分类: 通常将心绞痛分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变异型心绞痛三型,现根据WHO意见将心绞痛分为劳累性和自发性两类:稳定型心绞痛:为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病情稳定一个月以上,静息 时无症状,在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发病,病情稳定,有规律性。心电图改变主要有S-T段压低, T波低平倒置等。 自发性心绞痛:包括变异型心绞痛,较少见。主要由冠脉痉挛所致,在休息静止时发作。
9、 其特点为发作与心肌需氧量增加无明显关系,时间较长,程度较重,且不易为硝酸甘油缓解。心电图 主要表现为 S-T 段抬高。 不稳定型心绞痛:包括初发劳累性,恶化型,及自发性心绞痛,易发生心 肌梗死。缓解心绞痛药物1. 硝酸酯及亚硝酸酯,如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改善心内膜下心肌供血(此处常是缺血最严重的 部位),舒张冠脉痉挛,进而增加氧供,改善侧枝循环。2. Beta- 阻断剂,如普萘洛尔:阻断交感对心脏的兴奋作用,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降低氧耗量。3. 钙拮抗剂(一般用维拉帕米,二轻吡啶类,一般用于抗高血压) :舒张动静脉血管,减轻后负荷和前 负荷;舒张冠脉,增加氧供。硝酸甘油与 RB为何合
10、用?因二者能协同降低耗氧量, 相互拮抗不利方面: 硝酸甘油能对抗 RB的回心血量增多所致的耗氧量 增多; RB能对抗硝酸甘油的反射性心律加快所致的耗氧量增多。 但应注意, 两者都能是血管舒张 而使血压下降,联合应用时应调整剂量。治疗心律失常药物心律失常: 心脏冲动的起源部位、频率、节律及传导速度等得异常。心律失常分类: 快速型:房 / 室早、房/ 室速、房 /室颤。缓慢型: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窦性 心动过缓。(阿托品、拟肾上腺素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类:钠通道阻断剂;a 类代表药:主要有奎尼丁、普鲁卡因胺b 类代表药:主要有利多卡因、苯妥英钠、美西律c 类代表药:主要有心律平(普罗
11、帕酮) ,氟卡尼 (氟卡胺)类: beta- 受体阻断剂,如普萘洛尔类:钾通道阻断剂(动作电位时程延长药) ;如胺碘酮 类:钙通道阻断剂,如维拉帕米奎尼丁a 类代表药【应用】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对房性,室性,早搏、心动过速均有效。 【不良反应】较严重的为心律失常:多相性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性室速,torsade de points ) ,可演变成室颤。低血压扩张血管,抑制心肌。金鸡钠反应:头痛,头晕,耳鸣,视听力减退。利多卡因 b 类代表药【应用】主要用于室性心动过速。首过效应大,多 iv 给药。 【副作用】嗜睡,共济失调,惊厥等中枢神经反应,心脏毒性较低,过量也可导致心律失常,传导阻 滞立
12、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普萘洛尔 类:用于交感神经活动亢进所致的室性、 房性心律失常交感神经兴奋或儿茶酚胺释放增多 时,心肌自律性增高 ,传导速度增快 ,不应期缩短,易引起快速性心律失常。 普萘洛尔则能阻止这些反应。 -blockers 禁用于支气管痉挛等呼吸道疾病, 肺癌患者慎用, 可能发生胃肠道紊乱、 失眠、梦魇等不 良反应胺碘酮: 兼有 1-4 类的作用,以 3 类为主,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但不良反应多,且药动学复杂。本 药有显著抗心律失常作用,临床用于多种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显示可能降低心梗后的心律失 常致死率,是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半衰期长于50 天,可诱发尖端扭转性
13、室速。几乎所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或多或少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抗心律失常药应用原则 消除诱发和促发因素 选用合适药物:窦速: RB、维拉帕米。房颤降低室率:强心苷。房颤转 率维持:胺碘酮、奎尼丁。阵发性室上速:维拉帕米。室速:利多卡因、胺碘酮。 个体化用药 注 意用药禁忌和不良反应。治疗高脂血脂药及抗动脉粥样斑块药 动脉粥样硬化( AS,以下简称动粥) 是一种主要侵犯主动脉、冠状动脉及脑动脉等大中动脉的全身动 脉系统疾病,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发病机制:1 高胆固醇及高甘油三酯等高血脂症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2 血管内皮的损伤在 动粥发病过程中是一个必要因素。降血脂
14、药: HMGCo还A原酶抑制剂(他汀类) ,如洛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 作用机理:竟争性抑制 :HMGCo还A 原酶,使细胞内胆固醇下降, LDL受体增多,加速 LDL代谢。 降脂作用:减少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使血中胆固醇、 LDL和载脂蛋 apoB的浓度下降,最终达到抗动 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非降脂作用:主要通过增加 NO改善内皮功能,抗炎,抗血小板,抗凝,促纤 溶。不良反应:(1)耐受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主要为 腹胀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2)与吉非罗齐等氯贝丁 酯类合用可增加引起严重的横纹肌溶解症及肾衰的作用。药物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拜耳公司 “拜司停” 事件(西立伐他汀)。患者服用后轻者
15、对肝脏造成损害, 导致转氨酶超出正常值 3 倍,重者导致横纹肌溶解,肾功能衰竭而死。ACEI & ARB ACEI 、 ARB的作用机理ACEI直接的作用: 抑制 ACE,使血管紧张素不能转变为血管紧张素, 从而使血管紧张素的收 缩血管作用不能发生,降低 PR,降压; ACEI间接的作用,血管紧张素的生成减少,使醛固酮的生成减 少,减少醛固酮的水钠潴留作用,降低体液容量,排钠。ARB的作用:为 AT1受体的拮抗剂,使血管紧张素不能和其受体结合,阻断了Ang的作用,即Ang无法使血管收缩、 Ang无法促醛固酮的生成。 ACEI 有哪些 ADR?为何会导致干咳的 ADR? ARB有哪些 A
16、DR?ACEI的 ADR:干咳、血管神经性水肿(当心致命的喉头水肿) 。ACEI抑制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此酶有催化 Ang Ang的作用,也有降解缓激肽的作用,当此 酶被抑制时,气管、支气管上的缓激肽降解减慢,缓激肽堆积,刺激支气管、气管,使病人咳嗽,此 种咳嗽并不由呼吸道分泌物引起,故为“干咳” 。ARB的 ADR比 ACEI 少,发生率也小,但不是不发生。 孕妇禁用 ACEI ACEI 、 ARB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心机重构Beta 受体阻断剂药物在心脏疾病中的应用: 在心衰、心律失常、高血压、心绞痛中均有应用。( 1) 在心衰中的作用:心衰过程中心脏长期处于代偿状态,交感活力亢进,故此类药
17、物的主要作用 即为降低交感张力。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2)在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竞争性阻断心脏 beta 受体,抑制外源性及内源性儿茶酚胺对心脏的影响 而间接发挥心律失常作用。几乎没有致心律失常作用,特别是它可明确地减少心肌梗死后心律 失常事件、缺血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是目前确认的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存活者猝死率的抗 心律失常药之一。3)在高血压中的作用:竞争性阻断心脏 beta 受体,减弱心肌收缩,减少心输出量,并作用与肾脏 抑制肾素合成分泌,减弱 RASS活性,进而缓解高血压症状。4)在心绞痛中的作用:阻断交感对心脏的兴奋作用,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减少心肌耗氧量。 禁用于变异性
18、心绞痛,对稳定型心绞痛作用较好,与硝酸酯类联用时可以起协同作用。抗微生物药物1、抗感染药物: 用以治疗各种病原体 ( 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原 虫、蠕虫等 ) 所致感染的各种药物。抗菌药物: 具有杀灭或抑制细菌的药物。抗生素: 由微生物合成的能产生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的化学物质。抗菌药: 由人工合成的具有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的药物。2、细菌的耐药性,并举例:突变耐药性 (固有耐药 ) :染色体遗传基因介导的耐药性,是代代相传的天然耐药性,比较稳定,其产 生和消失与药物接触无关。质粒介导的耐药性 ( 获得耐药 ) :是细菌在接触抗生素后改变代谢途径而产生的抵抗抗菌药物不
19、被杀灭 的能力,所带的耐药基因通过转化、转导、接合及易位,在微生物间传播。几乎所有致病菌均可具有 耐药质粒,对临床更具有重要意义。常见固有耐药和获得耐药举例:药物固有耐药获得耐药青霉素 G肠道 G-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产内酰胺酶PBP亲和力下降氨苄青霉素铜绿假单胞杆菌耐药流感杆菌 产内酰胺酶3、耐药性产生机理( 1)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如 内酰胺酶:青霉素酶、头孢菌素酶 ( 可由质粒介导能快速传播 )(2)细菌改变细胞外膜的通透性:细菌细胞壁的屏障作用,阻止药物进入细菌抵达作用靶位,与外膜 porin 蛋白有关。(3)改变靶位蛋白:当靶位蛋白与抗菌药物的亲和力降低,或靶位蛋白数量发生改变,药物
20、不能与其 结合。 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靶位是青霉素结合蛋白( PBPs)( 4)改变代谢途径:对磺胺敏感的细菌可改变叶酸代谢途径:产生较多的对氨苯甲酸(PABA)或二氢叶酸合成酶;或直接利用外源性叶酸。4、合理使用(1)基本原则:病原学检查,严格掌握适应症:药敏试验;按照患者生理、病理、免疫等状态合 理用药;严格控制或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静脉应用的配伍。(2)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3)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药代动力学正确选用:根据抗菌谱、抗菌作用 及常见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菌选择4.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联合应用的结果 繁殖期杀菌剂 + 静止期杀菌剂:最佳组合,可产生协同
21、作用。前者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完整性,有利 于后者进入菌体内。 繁殖期杀菌剂 + 繁殖期抑菌剂:一般情况下二类药物联合,可能产生拮抗,只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 可以。 静止期杀菌剂 + 繁殖期抑菌剂:应先用繁殖期抑菌剂,再用静止期杀菌剂,可收到二药相加或协同 的疗效;否则只能起单一静止期杀菌剂作用。 繁殖期抑菌剂 + 静止期抑菌剂:可起到累加的效果。 繁殖期杀菌剂 + 静止期抑菌剂:给药顺序:先给繁殖期杀菌剂,再给静止期抑菌剂,则二者联合 用药为无关。顺序反之,则可明显降低繁殖期杀菌剂的疗效。 慢效抑菌剂 +繁殖期杀菌剂:联合使用可能出现无关作用,但在治疗流行性脑膜炎时,青霉素和磺 胺药合用可提高疗效
22、。联合疗法的协同机理 作用于同一机理的不同环节,如序贯阻断。细胞外膜渗透性改变,如细胞壁渗透性改变:青霉素细菌细胞壁合成受阻,氨基苷类易于进入 细胞 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舒巴坦等抑制 内酰胺酶,可使产酶耐药菌转而呈敏感。克拉维 酸+羟氨苄青霉素。抑制不同的耐药菌群:相互抑制或杀灭另一方耐药变异株,从而抑制耐药的产生或使其延迟出现。 联合疗法的适应症病因不明而又威胁生命的严重感染;单一用药不能控制的严重混合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 效控制的感染;较长期用药有产生耐药的可能者;降低毒副作用; (6) 一般药物不易渗入感染部位 注意事项与缺点 :联合应用时应尽可能分开使用,以免产生理化性配合
23、禁忌。缺点:增加毒性反应 的危险性。恶性肿瘤的治疗1、概念、基本特征: 肿瘤: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 常调控,导致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常以局部肿块表现。基本特征:组织块呈过度而不协调的生长;即便诱发刺激因素停止后,这种组织块仍不断生长。2、细胞增殖动力学细胞生长周期: G1期( DNA合成前期) S 期(DNA合成期) G2 期(DNA合成后期) M期(有丝分裂期) G0期:静止期。一部分细胞处于 G0期,对各类药物均不敏感。肿瘤复发的根源。3、药物的分类及其作用特点:根据增殖周期分类:( 1)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CCNSA):直接作用于 DN
24、A,或影响复制与功能 .(2) 细胞 周期特异性药物 (CCSA):只作用于某一期。作用特点 :.CCNSA:(1 )作用起效快,作用强,能迅速杀死癌细胞; ( 2)剂量反应曲线接近直线,杀伤 能力随剂量增加而成倍增加;在影响疗效的浓度( C)和时限( T)关系中, C是主要因素;(3)宜静脉 一次性大剂量给药(静脉推注) ;(4)对正常细胞毒性较大。CCSA:(1)作用起效较慢,作用较弱,需一定时间才能发挥杀伤作用; (2)剂量反应曲线呈渐近线, 小剂量时类似直线,达到一定剂量时呈平台;在影响疗效的浓度( C)和时限( T)关系中, T是主要因 素;( 3)宜缓慢滴注、肌注、口服。以维持一定
25、时间的有效血浓; (4)对正常细胞毒性较小。4、化疗药物与生物反应调节剂的作用特点: 化疗药物:化疗效果与肿瘤细胞的数量有关。化疗药物遵循一级动力学规律,一定剂量的有效药物杀 灭一定比例(而不是一定数量)的肿瘤细胞。生物反应调节剂(免疫疗法) :生物反应调节剂遵循零级动力学规律。一定的免疫活性细胞或中间物质 消灭一定数量的肿瘤细胞。现有的免疫治疗方法只能在残存肿瘤细胞数量很少条件下发挥作用,多作 为辅助手段。积极寻找能促进、加强机体免疫功能的方法,使治疗水平达到1078,提高治愈率。干扰素、白介素 2、集落刺激因子等。5、联合化疗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1)联合化疗中应包括两类以上作
26、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常用CCNSA和 CCSA配合。作用机制不同,可使药效相加。(2)联合化疗中各药毒副作用不同,毒副作用不加重,提高正常细胞的耐受性。(3)提高疗效的方法:序贯疗法:先给 CCNS,A 杀灭大量肿瘤细胞,残存非增殖细胞 (G0)进入细胞 增殖周期;再给 CCSA,大量杀灭进入增殖周期的肿瘤细胞。两者交替使用,可反复多次。(4)有效的具有“同步化”作用的药物,使细胞在某一时相暂时性蓄积,同步进入下一时相,可明显 增加疗效。(5)抗药性(化学抗拒 ) :单一使用抗肿瘤药,易产生癌细胞的抗药性或对该种抗癌药不敏感。联合用 药可克服。6、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抗药性: 对抗肿瘤药摄取减少 (
27、 氨甲喋呤,柔红霉素 ) ;组织中激活成活性药 物的酶减少(阿糖胞苷, 5-Fu) ;增加其它代谢途径 (抗代谢抗癌药 ) ;迅速修补药物引起的病损 (烷 化剂) ;减少受体数量 (激素类药物 ) :向下调节。7、微小转移灶: 在肿瘤生长早期 (3mm时) 或手术切除、放疗后原发肿瘤消失,此时未显示转移,无 淋巴结肿大,但微小转移灶已存在。 ( 1)细胞生长比例高,对化疗敏感;此时即使化疗对原发病灶无 效,仍可消灭微小转移灶而发挥作用; ( 2)小转移灶中,血流量相对大,有利于抗癌药接触癌细胞; 大块肿瘤中,中心部分往往发生缺血性坏死,药物接触癌细胞亦少; (3)此期病人身体情况往往较好, 对
28、抗癌药的剂量耐受较好,可接受大剂量,有利于全歼体内剩余癌细胞。8、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 一 ) 骨骼抑制及淋巴 - 网状内皮系统抑制( 1)抗肿瘤药常抑制骨髓,使淋巴细胞、粒细胞及血小板等减少。 (2)骨髓抑制是最主要的剂量限制 因素( 3)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持久( 二 ) 对受精影响及致突变作用(1)治疗期抑制男女性功能; (2)由于致突变作用,应避免怀孕; (3)停经:(4)精子数量剧减及畸 形(尤其是烷化剂 ) ,停药后几年甚至终身不育。( 三 ) 致癌作用:接受抗癌药治疗后,能引起第二种癌症发生。( 四 ) 严重呕吐( 五 ) 其它副作用( 1)肠粘膜、口腔粘膜:腹泻、口腔溃疡;
29、(2)毛囊:脱发;(3)伤口愈合迟缓:抑制蛋白质等的合 成;精神疾病的治疗1、精神疾病的治疗原则( 一 ) 综合治疗原则:生物学治疗措施 ( 如药物治疗或抽搐治疗 ) ;心理学治疗措施 (如精神治疗或行为治疗 ) ;社会学治疗措 施(如家庭治疗和环境治疗 ) 。符合现代的生物 -心理- 社会的医学模式。( 二 ) 持续治疗原则: 精神疾病多系慢性疾病,其治疗与康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应有长期治疗计划。包括急性或亚急 性精神障碍,在症状缓解后的巩固疗效和防止复发等,都需要持续的医疗帮助。( 三 ) 治疗个体化原则: 每个患者的生理情况、心理素质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各不相同,即使诊断相同,也要因人
30、而异。 为每一具体患者制订出具体的治疗方案,并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2、精神药物: 指能改善病态的精神活动,又不影响正常精神活动的药物。精神药物主要作用于边缘系 统、间脑和脑干,对觉醒的影响较少,能选择性地对抗各类精神症状。分为: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 抗躁狂药和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 是一组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它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的药物。通常的治疗剂量并不影响 患者的智力和意识,却能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精神运动兴奋、幻觉、妄想、敌对情绪、思维障碍和异常 行为等精神症状。抗抑郁药 :反映消除病理情绪低落、提高情绪。用以治疗抑郁症性疾病的精神药物。它不同于精神振 奋剂,只能消除病理性抑郁情
31、绪,并不提高正常人的情绪。帕金森氏病 (PD) :慢性进行性运动障碍, 属锥体外系疾病。 多老年人发病。 病变部位在黑质和纹状体,黑质纹状体中 DA含量显著降低。3、抗精神病药物的基本用药方法和主要不良反应:(1)用药方法:合作者以口服为主,采取递增法逐渐加大剂量至治疗量,持续治疗数周,待病情稳定 后再逐渐减少药量至维持治疗量 (相当于治疗剂量的 1/4 1/2) 。维持治疗时要长一些,一般为 2 年。 部分患者可能须终生服药。对于兴奋、冲动、敌对的患者,应尽快让患者安静下来。一般选用镇静作 用较强的药物,开始剂量要高一些。(2)不良反应:A 药物的抗胆碱能和抗肾上腺素能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有口
32、干、视力模糊、便秘、尿潴留、心率加快、 肥胖,月经紊乱及泌乳等。B 神经系统症状: 以锥体外系症状为突出。 短期服药即可出现急性肌张力不全、 静坐不能和类巴金森综 合征;长期服药可致迟发性运动障碍。C 皮肤症状:为过敏所致,一般表现为红色丘疹。D 肝损害E . 消化系统症状:引起平滑肌肌张力降低。可致麻痹性肠梗阻。F心血管系统症状:体位性低血压较常见。G造血系统的副作用较少见。H其它:恶性综合症是一种严重的副作用。4、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1)三环类抗抑郁药( TCA):主要适用于内因性抑郁症及其它疾病中出现的抑郁症状。副作用以外周 性抗胆碱能副作用为常见,如口干、便秘、视物模
33、糊、排尿困难和体位性低血压,老年患者中可导致 尿潴留,肠麻痹等。对血压的影响和对心脏的毒性较大,可引起心肌损害。( 2)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MAOI):主要通过抑郁制单胺氧化酶 (MAO),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内单胺类递质 的破坏,增加突触间隙内的浓度, 起到提高情绪的作用。 由于 MAOI的副作用较多, 抗抑郁效果不及 TCA。( 3)四环类抗抑郁药:疗效与 TCA相似,但具有奏效快、副作用少、抗抑郁作用谱广等优点。因其对 心脏毒性较小,病人对该药的耐受性较好,更适用老年或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抑郁症患者。(4)选择性 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药 (SSRIs) :对 5HT摄取的抑制有高度选择性,使脑内突
34、触部位 5 HT浓度增加,而对其他单胺无影响,避免了三环类的不良反应。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5、抗震颤麻痹药物的用药原则:( 1)最小剂量,最佳效果: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通常以增加至既无副作用出现而症状改善约80%左右,或在获得最佳疗效后将剂量减少 1520%为宜。长期以此剂量作为长期维持剂量。(2)早期若只有动作徐缓或轻度震颤、又不影响日常活动时,则暂延缓治疗。早期轻症病人一般以一 种药物治疗为宜;晚期重症患者也可 2 种或多种药物并用。(3)长期服药过程,虽然剂量不变,也会产生疗效减低或症状波动现象,故需根据症状改变程度及不 良反应等情况,适当调整剂量。(4)对药物反应和不良反应的个
35、体差异性较大,需因人而异。(5)长期服用药物,突然停药会导致症状急剧恶化加重;出现一般不良反应时,应逐渐减量或加服其 他抗帕金森病药。6、左旋多巴与卡比多巴联合用药的作用机理:( 1)左旋多巴 (L-dopa) :DA的前体药,本身无药理活性,在脑内转化为 DA,补充了纹状体中 DA的 不足,产生抗震颤麻痹的作用。左旋多巴对大多数 PD具有显著疗效。起病初期用药疗效更为显著,用 药后患者感觉良好,淡漠症状改善,思维清晰敏捷,听觉口语学习能力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不良反应多数由左旋多巴在外周转变为多巴胺所致,产生消化道症状、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等。 (2)卡比多巴: 是较强的 L-芳香
36、氨基酸脱羧酶抑制剂。 不能通过血脑屏障, 其作用是抑制外周 L-dopa 转化为多巴胺,减少 L-dopa 副作用和增强疗效。单独应用基本无药理作用。与左旋多巴合用,提高脑 内多巴胺的浓度,减少左旋多巴的用量。(3)联合用药主要优点: a 提高左旋多巴疗效(增效)b 减少外周副作用 c 减少左旋多巴用量(7080%) 糖尿病治疗药物1、糖尿病: 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 / 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导致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谢异常综合征。导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以及水和电解质代谢的紊乱。 胰岛素抵抗: 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的敏感性下降,即正常剂量的胰岛素产
37、生低于正常生物学效应的 一种状态。2、分型:(1)1 型糖尿病该型病情重、发病急、有酮症倾向;年龄主要是幼年及青少年,较瘦小。患者胰 岛 B 细胞破坏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2)2 型糖尿病此类患者病情较轻,起病缓慢,肥胖者较多。 主要原因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本型较少发生酮症酸中毒。有较强的遗传易感性。 对磺脲类口服降糖药有效。(3)特殊类型糖尿病( 4)妊娠期糖尿病( GDM)妊娠期间发现的糖尿病或糖耐量减退3、糖尿病成因:(1)1 型糖尿病:易感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诱发胰岛 B细胞自身免疫引起胰岛 B细胞损伤。在 环境因素中病毒感染是重要因素,病毒感染可直接损伤胰岛组织引起糖尿
38、病,也诱发自身免疫反应导 致糖尿病。(2)2型糖尿病: A遗传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比无家族史的发病率明显增高。B环境因素:肥胖、饮食、体力活动减少、应激状态(3)特殊类型糖尿病: B 细胞功能遗传缺陷;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等。4、药物治疗目的(1)原则:早期、长期、综合治疗和个体化原则(2)目的:纠正代谢紊乱,防止和延缓并发症。(3)综合性的治疗:饮食控制、运动、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和药物治疗。5、胰岛素的药理作用、适应症、不良反应等:A 药理作用:(1)对代谢的影响: 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的降血糖的激素, 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 脂肪、 蛋白质合成的激素。 (2)促细胞生长作用B适应症:(1
39、)1 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 (2)对合理的饮食治疗和口服降糖药治疗 后血糖仍然未达标的患者; (3)严重并发症或伴发症、围手术期及感染应激等; ( 4)对难以分型的消 瘦患者,均可使用胰岛素治疗C 使用原则:(1)个体化,从小剂量开始(皮下) ;(2)1 型糖尿病:替代治疗; ( 3) 2 型糖尿病:补 充治疗或替代治疗; ( 4)若口服降糖药物转为胰岛素替代治疗,初始剂量应减少; ( 5)联合胰岛素治 疗( NPH):初始剂量则更小。D 副作用:低血糖反应、皮下脂肪营养不良、胰岛素过敏、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抗药性、胰岛素水 肿、体重增加。6、常见口服降糖药的临床评价:A 磺
40、脲类降糖药( SUs):P378通过作用于胰岛 B 细胞膜受体,促使胰岛素释放,从而产生降糖效果。 临床使用已有数十年的历史, 种类较多,作为非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一线用药。 SUs的作用机制是与磺 酰脲类受体特异性结合,从而使 ATP依赖性的 K 离子通道关闭,引起膜电位除极化,使 Ca离子通道开 启,Ca 外流。而磺酰脲受体不仅存在于胰岛 beta 细胞上,也存在于心肌细胞上, 故在使用时也影响了 心血管系统。格列苯脲因为影响缺血性适应症现已下市,而格列美脲无此影响。B 双胍类药物:抑制过多的内源性肝葡萄糖生成是二甲双胍降低血糖的主要机制,是改善肝脏对胰岛 素的抵抗,抑制糖异生的结果。可
41、改善周围组织(骨骼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对葡 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减轻体重等。是 2 型糖尿病病人一线用药,肥胖者首选。对糖耐量异常的病人非 常有效,有预防作用。但由于一些双胍类药物(如苯乙双胍)可引起乳酸性酸中毒,故此药已停用, 而二甲双胍无此反应,是唯一被 UKPDS证实能控血糖,并改善大血管并发症的抗糖尿病药物。C 减少碳水化合物吸收的药物(糖苷酶抑制剂) :可逆性(竞争性)抑制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的 - 糖 苷酶,延缓其将淀粉、寡糖、双糖分解为葡萄糖,从而减慢葡萄糖的吸收速度,使餐后血糖高峰低平, 降低餐后血糖。对葡萄糖的吸收过程没有影响。对空腹血糖无直接作用,但可通过降低餐
42、后高血糖、 减轻葡萄糖的毒性作用,改善胰岛素抵抗而轻度降低空腹血糖。副作用 常见腹胀不适、腹泻、胃肠排气增多等胃肠道副反应。D 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 TZDs): 作用机制分为( 1 )降糖作用 :作用于肌肉、脂肪组织的核 受体-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PPAR)后,增加众多影响糖代谢的相关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质 的合成,最终增加胰岛素的作用。 (2)非降糖作用:对心血管疾病的各种危险因子均有一定的改善作 用,降低血压、增强心肌功能等。适用于肥胖 /超重的 T2D患者。副作用常见水肿、水潴留、贫血、体 重增加等。免疫系统药物1. 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排斥反应等概念 自身免疫性疾病:
43、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排斥反应: 包含两种反应,一种是受者对供者组织器官产生的排斥反应称为宿主抗移植物反应, 另一种是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即移植物中的免疫细胞对宿主的组织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并引起组织损伤。2. 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良反应及其机制1)胃肠道损害: 机制:主要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PG合成抑制又使血小板中血栓素 A2生成减少, 减少了血小板的聚集作用, 易引起粘膜受损出血; 白三烯与氧自由基可能参与 NSAIDs相关的粘膜毒性; NSAIDs一类弱酸性药物 , 在以非解离方式透入 上皮细胞后 ,解离成离子形成为氢离子障 ,加以内源性的酸、 酶
44、、胆盐等的参与 ,最终导致胃肠道粘膜损 伤、溃疡、出血等并发症。2)肾损害:PG有扩张肾血管维持肾血流的作用,故本类药物可不同程度地影响肾功能。3)肝损害: 对乙酰氨基酚肝脏毒性的机制:对乙酰氨基酚经肝脏内细胞色素 P450 混合功能氧化酶代谢,转变成 N 乙酰对苯醌亚胺,当其大量产生而超越肝细胞解毒功能时,它就与肝细胞内许多重要的生物大分 子结合,造成肝细胞功能紊乱。4)变态反应: 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5)其他不良反应: 抑制血小板聚集,使出血时间延长,但只有阿司匹林引起不可逆反应;粒细胞减少;头痛、头晕、耳 鸣、视神经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3. 选择性 COX-2抑制剂安全性的相关
45、研究通常认为 NSAIDs对 COX-1的抑制作用越强, 导致的不良反应就越大; 而对 COX-2的抑制作用越强, 其抗炎、镇痛效果就越显著。故临床越来越多的出现选择性 COX-2抑制剂。但选择性 COX-2抑制剂对胃肠道的安全性只是相对的, 如今发现 COX-2抑制剂能显著增加心血管事 件(血栓事件、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心肌梗死、严重的冠心病) 的发病率。20XX年 9 月 30 日,美国默沙东公司对外宣布将其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王牌药物“万络” (罗非昔 布)实施全球召回。人们对 COX-2特异性抑制剂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在 COX-1与 COX-2的关系上也有 争议;研究表明, COX-1也参与炎症反应, 而 COX-2对维持肾脏功能有重要意义; 还发挥着别的重要生 理作用,包括骨愈合、肌腱断裂的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生创业项目策划书和模板
- 大学生创业项目logo
- 小学四年级数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综合作业口算题大全附答案
- 职业规划与选择
- 大学生活导航
- 春分气象科普
- 餐饮业新动态
- 初中生改名申请书范文
- DB36T-桑芽茶加工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 数字贸易产教融合共同体运作模式与管理规范编制说明
- 2024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真题库及答案
- 部编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材解读)
- 称呼礼仪精品课件
- 标准太阳能光谱数据
- 小学校长新学期工作思路3篇
- 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四章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 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风险辨识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实例完整版(本)
- 桥梁桥台施工技术交底(三级)
- 《一起长大的玩具》原文全文阅读.docx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