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考试焦虑案例报告_第1页
高中生考试焦虑案例报告_第2页
高中生考试焦虑案例报告_第3页
高中生考试焦虑案例报告_第4页
高中生考试焦虑案例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生考试焦虑案例报告 陕西教育学院心理咨询专业05级学生 李伊雯   摘要:本案例是运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对考试焦虑的女高中生进行心理咨询的案例报告。求助者在初中毕业进入高中的第一学期第一次段考中紧张焦虑,以致考试成绩和期望的相差甚远,面对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出现了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入睡困难、食欲下降症状。经过合理情绪疗法,改变了其非理性观念,求助者的焦虑情绪有所好转,睡眠得到改善,取得了比较好的咨询效果。本文详细报告了案例的基本情况和心理咨询过程。关键词:焦虑情绪 合理情绪疗法一、一般资料  张某某,女,汉族,18,高中一

2、年级学生二、个人成长史  足月顺产,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两系三代无精神疾病史。家住西安市里,父亲为某企业老总,母亲为某机关中层领导。家庭和睦,父母对她非常疼爱,很舍得在她身上投资,小学六年级钢琴过了八级,画画也很棒,专门拜名师学过,儿童时期在某电视剧中参与过某角色的演出。但同时家教也比较严格。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一直都很优异,是市三好学生获得者,一直担任班干部,是大家公认的“好学生”“好苗子”“学习标兵”,是父母的骄傲,是同学的榜样。做事按部就班,性格内向,追求完美。三、心理测验结果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65分,提示中等焦虑。四、主诉与个人陈诉主诉:一月前,入高

3、中后的第一次段考因紧张成绩不如人意,面对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两周前出现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入睡困难、食欲下降症状。个人陈诉:一月前升入高中后第一次段考,由于担心保不住初中在同学中的优势,不能给父母很好的交代,紧张、焦虑,难以集中精力做题,发挥失常,成绩不理想,当时难过了一阵也就过去了,之后班里进行了几次非正式考试,我都是最高分,小考我是不怕的,但是自从两周前班主任提醒我们不久要期中考试,要我们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后,就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紧张、焦虑、入睡困难、食欲下降的情况,妈妈带我到医院看医生,医生检查后说没有事,这些症状都是紧张引起的,要我放松,可是我能放松得了吗?不久就要期中考试了,这可是

4、正式的大型考试,这次要是再考不好,就完了,我真的很害怕父母不高兴,害怕失去老师同学的赞许青睐,可是越着急越力不从心,效率也越低,我想我大概是心理上出问题了。五、观察到的情况张某某,身材苗条,衣着整洁,五官俊秀,眼睛较大,皮肤白净,谈吐清晰条理,有礼貌,自知力完整,无幻觉、妄想,问答自如。躯体方面:求助者无重大生理疾病,身体无疼痛也无不适感,无家族精神病史及遗传病史。人格方面:个性稳定,生活习惯无异常变化社会功能正常:学习效率下降,与家人、同学朋友交往医学检查:曾到一般医院做常规医学检查,均未见异常六、评估与诊断2 / 171.评估:综合临床所收集的资料,该求助者智力正常,自知力完整,无感知觉异

5、常,无妄想,幻觉等精神病症状,个性稳定,无重大躯体疾病,无家族史及遗传病史。求助者主要问题是不良情绪反应和行为不适,主要表现为求助者目前面对考试失利,期中考试即将来临所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紧张、焦虑、入睡困难、食欲下降的情况,其症状表现与考试有关。其实质与求助者存在非理性信念密切相关,属心理咨询范畴。2.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属于焦虑情绪诊断依据(1)排除精神病。依据划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主客观统一,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个性稳定,并且没有表现出感知觉、情绪情感、思维及行为的异常,有自知力,主动就医,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求助者心理问题是由明显的现实原因引起的(考试失

6、利,期中考试即将到来),表现出焦虑、睡眠障碍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甚强烈,没有影响逻辑思维,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病程不足一个月。主要表现为:(1)焦虑、注意力不集中(2)入睡困难、食欲下降2.鉴别诊断(1)与精神病相鉴别:依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一般也不主动就医,常常表现出幻觉、妄想、逻辑思维紊乱及行为异常等。而该求助者的主客观统一、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求治,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已经

7、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只限于考试,没有出现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反应也与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持续时间长,大于3个月或半年。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能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和回避,而且持续时间只有半个月,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七、病因分析1.生物原因:16岁,无重大疾病史,家族精神病史,体格检查无异常。可见,无明显生物学原因。2.

8、社会原因:家庭经济状况优越,父母对其期望很高,不愿让父母失望。由于期中考试前的段考失利,压力大。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父母和同学与自己交流少。3.心理原因:求助者从小养成内向,追求完美的个性。求助者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一直优异,是父母老师的骄傲,同学们学习的榜样,求助者害怕失去老师同学的赞许青睐,情绪情感方面被担心、焦虑、紧张所困扰。在行为模式上缺乏面对压力的有效解决的策略、方法。认知方面存在错误认知,认为考试成绩不好父母就会对自己失望,就会失去老师同学的青睐。八、咨询目标的确定依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经与求助者在相互尊重,平等的气氛中进行共同协商,就咨询目标,咨询方法及原理、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9、咨询时间、咨询次数安排以及收费标准达成共识。求助者由于无法接受考试失利导致产生不良情绪反应及行为不适,因此改变求助者对现实生活的非理性信念使其适应现实生活将是咨询的关键所在。初步确定如下咨询目标:1.近期目标(具体目标)(1)改变其错误的认知观念:“考试不理想就完了”糟糕至极的观念。(2)改善焦虑情绪、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3)改善睡眠与进食。2.长远目标(终极目标)增强求助者的适应能力,提高求助者自我心理调控能力,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发展、人格完善。九、咨询方案1. 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合理情绪疗法。该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旨在通过纯理性的

10、分析和逻辑思维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观念来改变、控制其情绪和行为。本案例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表面上是由于段考失利,又要进行期中考试导致的焦虑情绪,实际上真正原因是来自求助者对事情的不合理认知和评价。求助者可能存在:“我以前学习成绩优秀,我应该永远学习成绩优秀”等绝对化要求的不合理信念;“这次成绩再考不好,说明我无能”等过分概括化的不合理信念;及“上次没考好,这次再考不好,就完了!”的糟糕至极的不合理信念,导致她的自我挫败感。因此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求助

11、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帮助求助者减少或消除情绪困扰,以此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从而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2.特定责任、权利、义务。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责任(1) 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2) 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权利(1) 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 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3) 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 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5) 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义务(1) 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2) 遵守和执行商

12、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3) 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不能按时咨询提前24小时通知咨询师。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责任(1) 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2) 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3) 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权利(1) 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2) 有权利选择合适匹配的求助者;(3) 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义务(1) 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2) 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3) 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4) 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不

13、能咨询应尽早提前通知求助者。十、咨询过程:1.咨询过程阶段划分:第一阶段: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与诊断阶段。(即第一次咨询)第二阶段:心理帮助和改变阶段。(即咨询阶段)具体分:领悟阶段(即第二次咨询) 修通阶段(即第三次咨询) 再教育阶段(即第四次咨询)第三阶段:巩固提高与结束阶段。(即第五次咨询)2.具体咨询过程:(1)第一次咨询 (2007.10.31) 第一阶段:建立良好咨询关系及诊断阶段 A.任务:了解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心理诊断,对求助者的问题形成初步印象,确定主要问题。调动求助者的求助积极性,明白双方的权利、责任、义务等,制定咨询目标、咨询方案等。向求助者解

14、说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使其接受此理论。B.方法:在咨询过程中运用倾听技术,对求助者的焦虑、烦躁、担忧等情绪表示理解。运用情感表达技术,向求助者说明因害怕考试失利而产生的焦虑情绪是常见的情绪反应。咨询师的通情达理是求助者感到温暖,使求助者的焦虑、烦躁、担忧等情绪得到一定宣泄。运用开放式提问技术,确定求助者的主要问题。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形成一种密切合作气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况。运用解释技术,向求助者说明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使求助者接受该理论及对自己问题的解释,使求助者认识到A、B、C的关系,并使他们结合自己的问题予以初步分析。C.过程: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

15、况,介绍咨询的有关事项和规则。通过平等、真诚的交流与求助者建立合作、平等的良好的咨询关系,获得求助者的信任,教全面、真实地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况。D.咨询谈话摘要求助者:“早上好,请问是李老师吗?”(焦急)咨询员:“是的,请问我在哪方面可以帮助你呢?”求助者:“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您,希望能帮忙解决。我最近吃不好,睡不好,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  皱着眉,求助心切)咨询员:“请放心,你在这里所说的问题我们都会保密的。”.咨询员:“根据你的情况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咨询,才能解决你的问题。如果你觉得没问题,我们就商定下一步的工作,好吗?”求助者:“能不能时间短一点,我的学习

16、很忙,不希望在这里花费太多时间。”咨询员:“这需要你在咨询过程中积极配合,我们一起努力吧,好吗?”求助者:“我会的。”.E.布置咨询作业强化求助者对ABC之间关系的理解。要求求助者,按照下列表格的模式,尝试把自己所有的问题都表示出来。诱发事件A:上次段考没考好,马上又要考试了不良情绪C:焦虑不合理信念B:这次再考不好,我就完了告诉求助者,家庭作业是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己的问题思考、检查越认真、全面,咨询的进步就会越快F.小结求助者的主要问题:近期情绪不稳定,难以理解段考失利,面临期中考试的压力,导致非理性信念,而出现焦虑、担心等不良情绪,影响到学习。求助者表示愿意接受配合心理咨询。2.第二

17、次咨询 (2007.11.7) 心理帮助的领悟阶段A.任务:通过会谈进一步解说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帮助求助者领悟到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适的根本原因不在事件本身,而在于自己的认识和信念与现实不协调,找出这些不合理信念,并结合求助者的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使其改变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而改善其不良情绪和行为模式。B.方法:会谈通过举例与求助者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就是让你说出你的观点,然后依据你的观点进一步推理,最后引出谬误,从而使你认识到先前思想中不合理的地方,并主动加以矫正。来动摇和改变其非理性的信念。C.过程:就其上次家庭作业进行会谈,进一步解说合理情绪的ABC理论。从具体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帮

18、助求助者认识自己的非理性信念在心理问题中的核心作用,如,考试不理想就完了。老师同学不再青睐我。父母会对我很失望。使求助者进一步领悟到自己的问题及与自身的不合理信念的关系。D.咨询谈话摘要:咨询员:“你觉得你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情绪状态中呢?”求助者:“焦虑、担心、注意力不集中.”咨询员:“你认为是什么原因让你处于目前的情绪状态中?”求助者:“考试不理想就完了,怕父母失望,怕老师同学不再青睐我.”咨询员:这些是你学习中发生的事情,我们称为“诱发事件”,但他们可能不是直接原因。求助者:“那是什么原因呢?”咨询员:“其实那是你对这些事情的看法造成的。人的情绪和行为的变化与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态度和看法有关

19、,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其引发的情绪和行为的变化也不同,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你目前粗在的各种症状,那么你就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求助者:“是这样吗?”咨询师:“我举个例子,假如你赶路的时候,不小心让人在后面撞了一下,使你差点摔了一跤,这时,你会觉得怎么样呢?”求助者:“我会很生气,他怎么能乱撞别人呢?”咨询师:“如果我告诉你他是个盲人,你又会觉得怎么样?”求助者:“哦,原来是个盲人,他是不小心撞到我的吧。”咨询师:“你还会觉得生气吗?”求助者:“不会了,反而有点同情他。”咨询师:“同样一件事,他撞了你一下,你前后的情绪反应完全截然不同。为什么这样呢?那是因为你对这件事的前后看法

20、不一样了。”求助者:“的确是这样。看来我的问题确实因为我的一些想法在作怪。”咨询员:“就你的问题来说,别人也可能遇到,在学习中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事后并不是每个人都像你这样,为什么会这样呢?”求助者:“难道别人的想法与我不一样?但是,我还不知道我的想法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咨询员:“这是我们下面要做的。”.E.布置咨询作业让求助者写出事件A和结果C,然后从表中列出十几种常见的不合理信念中找出符合自己情况的B,或写出其他不合理信念,要求求助者对B进行分析,并找出可以代替那些B的合理信念,填在相应的栏目中,最后一项,求助者要填写出他所得到的新的情绪和行为。F.小结本次咨询通过与其不合理信念的辩论,

21、使求助者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与自身不合理的信念密切相关,并愿意接受改变不合理的地方。3.第三次咨询 2007.11.14 心理帮助的修通阶段A.任务:就其家庭作业进行分析,通过解释和辩论的方法来动摇和改变求助者非理性的信念,使求助者不能为自己的非理性信念自圆其说,认识到其非理性信念是不合逻辑的、与现实是不协调的,使其放弃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建立起新的、合理的信念。从而进一步改善其不良情绪。B.方法:会谈通过辩论来启发求助者对其非理性信念和行为模式的认识,并代之以理性信念,建立起新的、合理的信念。C.过程:通过会谈,进一步帮助求助者分清什么是理性的信念,什么是非理性的信念,并用理性的信念取代非理性的信

22、念。从理性到感性,从一般到具体就其不合理思维进行分析,通过与其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让求助者进一步领悟到其不合理思维,并代之以合理的思维方式。对考试失利,不要过分责备自己,用“我希望自己是个好学生”去代替“我必须是个好学生”。使求助者学会理性的思维方式,学会与环境相适应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模式,帮助求助者彻底改善原先适应不良的焦虑、紧张、担心等不良情绪,促进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D.咨询谈话摘要咨询员:“谈谈你的学习吧?”求助者:“我学习一向都很努力认真.考试成绩一直优异”咨询员:“你说你是个考试成绩一直优异,考试就不应该失利吗?”求助者:“是的,我必须这样做。”咨询员:“是什

23、么原因使得你必须这样做呢?”求助者:“这.难道我做考试成绩优异有什么不对吗?”咨询员:这不是对不对的问题。你可以希望自己考试成绩一直优异,其实,很多人都希望这样,但你无法要求你必须考试成绩一直优异。因为这很难做到,事实证明了这点,你看,问题就出在这里,因为你有了种“必须”的要求,当学习出现失利时,你就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求助者:“.(沉默思考)是的,你的话有道理,若我没有这种“必须”的要求,可能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咨询员:“你回去以后好好分析一下类似的情况。”.E.布置咨询作业:收集周围同学、朋友对考试失利的看法,再与自己看法对比,通过对比可以检验之前的信念是否正确,从而加深巩固合理的信念,写下

24、咨询中学到的合理的思维,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做进一步分析。F.小结:本次咨询通过与求助者不合理信念的辩论,使求助者进一步认识到自己信念的不合理地方,同时开始慢慢接受新的、合理的信念。4.第四次咨询 2007.11.21 理性再教育阶段A.任务:巩固之前取得的效果,使求助者彻底摆脱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及思维方式,使求助者学会理性的思维方式,学会与环境相适应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模式,从根本上清除病因,并对新的信念进行及时的强化和巩固,使其以后仍能应用学到的理性信念应对生活中的问题,减少情绪困扰和不良行为倾向,更好的适应社会现实生活,从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健康和发展。B.方法:会谈通过辩论使求助者彻底摆脱其不合理

25、的信念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合理的信念和行为模式。C.过程:通过会谈,就其家庭作业进一步分析,教会求助者使用黄金规则去处理人际关系,帮助求助者进一步摆脱不合理信念,使其明白“每个人没有权利必须得到周围人士的青睐”,学会用希望、想要代替必须、应该等,从而使求助者在咨询结束之后能用到所学到的东西应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对出现新的、合理思维和行为方式进行阳性强化,让求助者体验到自己掌握命运的能力,提高自信心,减少她以后生活中出现情绪困扰和不良行为的倾向,使其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现实生活。D.咨询谈话摘要求助者:“但我觉得老师同学现在不再像从前那样对我.”咨询员:你觉得你应该得到老师同学的青睐,是这样吗

26、?求助者:“.(沉默思考)是的.咨询员:“嗯,你为什么一定要得到老师同学的青睐呢?任何人都不能要求别人赏识自我。”求助者:“.(沉默思考)是的,我不能要求他们什么。”咨询员:“有一个人际交往的黄金规则你听说过吗?就是“像你希望别人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你希望得到老师同学的赏识,你就要对他们赏识,多找找他们的优点。”求助者:“.(沉默思考)你说的很有道理。我想起来了,其实他们也有很多值得我去赏识的地方.”咨询员:“希望你以后遇到事情沉着理性分析客观情况再做决定。”.E.布置咨询作业:收集周围人对你的看法,找出不合理的地方,对不合理信念进行分析,找出新的合理的信念,写出自己获得新的情绪和行为,以及咨询的收获等,从而加深巩固合理的信念。F.小结:这次咨询通过与求助者的辩论,使求助者认识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教会求助者使用黄金规则去处理人际关系,在咨询过程中,经过一起的努力,求助者逐渐接受了新的、合理的信念。5.第五次咨询 2007.12.1 巩固提高和结束阶段A.任务:巩固求助者学到的理性信念和行为模式,使求助者学会融会变通,接受不确定性,懂得自我关怀、自我指导、自我接受,敢于尝试和参与,达到自我成长和人格完善,让求助者接受离别。B.方法:通过会谈对求助者建立起新的、合理的信念和行为模式进行及时的阳性强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