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来三标高边坡坍塌事故应急预案_第1页
恩来三标高边坡坍塌事故应急预案_第2页
恩来三标高边坡坍塌事故应急预案_第3页
恩来三标高边坡坍塌事故应急预案_第4页
恩来三标高边坡坍塌事故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恩来恩黔第三合同段高边坡坍塌事故应急预案恩来恩黔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高边坡坍塌事故应急预案湖北省路桥集团公司二一二年七月编 制: 审 核: 批 准: 实施日期: 目 录1、工程简介12、高边坡坍塌事故处突组织机构设置22.1项目部高边坡坍塌事故处突小组22.2高边坡坍塌事故处突领导小组职责22.3高边坡坍塌事故应急处突分队32.4应急处突办公室33、应急处突预案43.1预测和预警43.2预测预警系统43.3.预警和发布53.4应急处置53.5应急处突预案53.6.指挥与协调73.7应急结束73.8应急保障73.9队伍保障73.10经费保障83.11物资设备保障83.12医疗卫生保障93.13人

2、员防护93.14通信保障94、灾害事故清理上报95、地质灾害处突实施105.1应急待命和预案启动条件105.2应急处突预案启动105.3应急处突实施105.4应急抢险队伍撤离事故现场条件125.5恢复程序126、地质灾害处突保障措施127、监督管理与奖惩121、工程简介恩来恩黔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路线起讫点桩号K48+300K68+700,里程全长20.4KM。根据地貌成因、形态及组合特征,本标段分为两种地貌类型:构造剥蚀中低山峡谷地貌区和构造溶蚀侵蚀中低山峰丛地貌区。构造剥蚀中低山峡谷地貌区:大茅坡营田湾沟段(K48+500K54+730):地面高程6301200m,相对高差一般在250400

3、m,地形起伏较大,山脊多呈尖棱状,山体西南侧坡面宽缓,东北侧山体陡峻,多为陡崖,凹凸相间;沟谷深切狭窄,呈“VU”字型,两侧山坡较陡,覆盖层局部较厚,由于粉砂岩的搞物理风化能力较差,岩体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发育,表层岩体破碎极破碎,容易形成鳞片状、碎屑状坡积层,岩体剥蚀作用较强烈。该段地形易出现滑坡、塌方等灾害,较明显的不良地质段有:15#便道沿线;K52+716右27m、K52+935左14m滑坡段;K52+120、K52+950不稳定斜坡;K51+000右120m、K52+470崩塌,另有K50+000K52+500段为崩坡积松散堆积层,易沿基岩面产生滑移,为全线顺层滑塌多发地段。构造溶蚀侵

4、蚀中低山峰丛地貌区:毛西坪岩峰潭甘溪当阳坪隧道段(K54+730K68+200)处于该地貌区,路线沿高罗河河谷中延伸,地形起伏较大,标高5501060m之间,相对高差一般在50510m,为四级岩溶剥夷面;微地貌为“V”型峡谷,碳酸盐岩区河谷两岸峰丛、孤峰地貌,地下水以水平迳流为主,明流与暗流交替出现。该段地形由于溶蚀现象极发育,极易出现岩溶洼地、地下河、落水洞、漏斗、溶洞等岩溶不良地质现象,对桥梁基桩、隧道施工危害极大。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信息,恩施属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总的特点是:冬少严寒,夏无酷暑,雾多寡照,终年湿润,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年降雨量14001600毫米,7月份10月份为

5、大到暴雨的集中期,虽然沿线植被覆盖率高,但山高坡陡,多为土石覆盖层且岩石风化严重,极易在雨天及雨后发生边坡崩塌、掉落滚石、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危及施工、生活机械设备和人员安全。为确保工程安全度汛,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依据我部承担施工区域实际地形、地貌、地质情况,制定高边坡坍塌事故处突应急预案。2、高边坡坍塌事故处突组织机构设置2.1项目部高边坡坍塌事故处突小组:组 长:潘新平副组长:孙开武 凡孝均 查宏波成 员:王崇高 杨维国 樊中华 任文斌 李端 何丽 李开武 吴成勇 付世才 汪海生 粟凯 姚志远 李同彬2.2高边坡坍塌事故处突领导小组职责:(1)组长对高边坡坍塌事故处突工作全面负责

6、,组长不在位时由副组长负责,所有小组成员必须统一调度、统一指挥、积极负责。(2)天气预报及汛情、水情由项目部办公室、安全环保部负责联络、收集,并及时报告项目部高边坡坍塌事故处理小组及各施工分队,做好相应准备工作。(3)高边坡坍塌事故处突领导小组负责指挥、调度、协调解决地质灾害及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中的问题。并督促各抢险分队、各有关单位和部门按应急处理预案有效开展工作。2.3高边坡坍塌事故应急处突分队根据项目部的具体情况,成立7个地质灾害应急处突分队。(1)应急一分队:K48+300K50+380(大茅坡隧道),人员100名,值班皮卡车1台,分队负责人:李开武,电话(2)应

7、急二分队:K50+380K53+220,人员20名,值班皮卡车1台,分队负责人:吴成勇,电话(3)应急三分队:K50+220K54+178,人员20名,值班皮卡车1台,分队负责人:付世才,电话(4)应急四分队:K54+178K56+840(1#T梁预制场)。人员80名,值班皮卡车1台,分队负责人:粟凯,电话(5)应急五分队:K56+840K62+260(项目部、钢筋加工厂)。人员80名, 值班皮卡车1台,分队负责人:汪海生,电话(6)应急六分队:K62+260K66+300(2#T梁预制场、

8、高罗隧道)。人员100名,值班皮卡车1台,分队负责人:姚志远,电话(7)应急七分队:K66+300K68+700(当阳坪隧道)。人员100名,值班皮卡车1台,分队负责人:李同彬,电话应急处突分队职责:按照“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承担各相应部位的工作,在高边坡坍塌事故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快速反应,按制定的处理预案迅速处理突发险情,对灾害事故现场进行人力、物力支援。各应急处突分队要建立应对突发灾害事件的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2.4应急处突办公室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办公室设在项目部安全环保部,王崇

9、高兼任办公室主任,电话杨维国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电话值班电话0718-6566166(传真)保卫室)应急处突办公室职责: (1)负责高边坡坍塌事故处理领导小组指令的传达。(2)负责突发性地质灾害及安全事故上报,及时了解现场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已采取措施及灾害和事故影响范围、事态发展情况,及时将现场情况向上级单位报告。(3)负责高边坡坍塌事故调查处理期间的日常工作。(4)负责处突车辆的调配和通讯联络工作。(5)负责应急处突方案的制定与实施。(6)负责协助其他相关科室开展工作。(7)负责协

10、助作好善后处理、协调和事故调查工作。(8)负责高边坡坍塌事故处理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宜。(9)负责预警信息的收集、分析、发布及报告,及时解决灾害处理工作中的技术问题。3、应急处突预案3.1预测和预警应急处突办公室及应急处突分队必须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灾害事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3.2预测预警系统应急处突办公室要保证做到与水文、气象、监测、安全监督、供电、卫生等单位的信息畅通,做好对各类防洪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工作,整合监测信息资源,建立全时段、全方位的突发应急处突事件预测预警系统。3.3预警和发布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应急处突事件进行预警

11、。项目部应急处突办公室要及时、准确地报告高边坡坍塌事件的有关情况,预警信息的发布通过电话、警报器、宣传车或组织人员到各个点通知的方式进行。3.4应急处置3.4.1信息报告和通报地质灾害事件发生后,在组织抢险处突的同时,及时汇总相关信息并迅速报告。3.4.2先期处置地质灾害事件所在部位的所在部门负有进行先期处置的第一责任,要组织部门员工展开自救互救。3.5应急处突预案一旦发生先期处置仍不能控制的紧急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实施应急处置工作。明确责任单位及信息处理抢险求助、医疗救护、现场监控、人员疏散、安全防护、物资调用等工作程序。3.5.1边坡崩塌应急处突预案雨前将天气预报信息发送到各作业点,进

12、行预警。雨中、雨后视雨量情况分别处置。(1)不同雨量应急预案雨量及持续时间警戒级别应急预案处理原则小雨6小时内三级警戒注意观察边坡,提醒过往车、人注意有滚石可能小雨6小时以上三级警戒注意观察边坡,提醒过往车、人注意有滚石、崩塌可能 中雨6小时内二级警戒注意观察边坡,提醒过往车、人注意有滚石、崩塌滑坡、泥石流可能,高边坡位置加强警戒,人员、设备尽量不进入危险区中雨6小时以上一级警戒注意观察边坡,提醒车、人注意有滚石、崩塌滑坡、泥石流可能,高边坡位置设置警戒线,人员、设备不得进入危险区大到暴雨一级警戒注意观察边坡,提醒车、人注意有滚石、崩塌滑坡、泥石流可能,高边坡位置设置警戒线,立即封闭道路,禁止

13、行人、车辆通行。变压器附近发生地质灾害立即断电。(2)应急处突预案状态地质灾害级别预案处理原则值班状态(三级)滚石、掉块预案一警戒状态(二级)崩塌预案二处突状态(一级)滑坡、泥石流预案三预案一:责任单位注意边坡地质灾害发展情况。安全警戒人员随时向项目部高边坡坍塌事故处突领导小组汇报汛情。高边坡坍塌事故处突领导小组责令应急分队开始准备。危险段实行交通管制,禁止沿河、沿坡、沿线施工无关车辆、设备和人员进入施工区域。施工道路禁止停放设备和堆积施工材料。滚石、掉块停止后立即清理,恢复交通。预案二:边坡地质灾害发生区域附近施工工作面立即停止施工,清点人数和设备,立即撤离。应急抢险分队进入待命状态,并确保

14、抢险通道和安全地带已清理完毕,抢险车辆、物资设备集结完成。预案三:边坡地质灾害发生区域附近施工工作面立即停止施工,附近区域内所有人员、设备立即组织撤离。立即封闭道路,禁止行人、车辆通行。撤离要确保有序安全。从下达开始撤离指令下达30分钟后不能撤离的设备和材料视为无能为力而放弃,必须确保全部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各责任单位必须及时向高边坡坍塌事故处突领导小组汇报安全撤离情况,撤离过程中保卫、医疗保障要在开始撤离指令下达30分钟内到达集结地点,负责伤员转移和现场救护。若出现施工人员被埋等特殊危险情况,有抢救希望时要立即组织抢救,但要保证抢救人员、设备安全。要监测隧道洞口及边坡围岩情况,一旦发现洞口围

15、岩及边坡开裂并有扩大发展的趋势,立即撤离人员、设备并采取措施处理。对工地现场变压器加强保护和汛期观察,防止暴雨形成泥石流将变压器冲坏及滚石砸坏,一旦有危险情况,及时断电。3.6指挥与协调由项目部应急处突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各部门开展处置工作。主要包括: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负责人、应急分队参与应急处突;制定并组织实施抢险救灾方案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提供应急保障,调度各方应急资源等;部署做好维护现场秩序和稳定工作;及时向上级报告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研究处突其他重大事项。3.7应急结束应急处突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完毕,由负责决定、发布或执行机构宣布解除应急

16、状态,转入常态管理。3.8应急保障项目部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切实做好应对防洪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处突工作需要和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3.9队伍保障项目部高边坡坍塌事故应急处突小组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做好紧急应急抢险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联动协调机制提高装备水平,动员全项目部各种力量参与应急处突工作。3.10经费保障应急处突所需经费必须落实到位,严禁挪作它用。3.11物资设备保障围绕“明确一个机制,建立一个数据库”的目标,建立科学规划、统一建设、平时分开管理、用时统一调度的应急物资储备保障体系,及时与设备物质部进行应急物资储备保障体系

17、业务对接。各应急抢险分队物资、设备投入见下表。应急处突队机械设备名称数量应急一分队反铲1台装载机2台自卸车5台铁锹30把应急二分队反铲1台装载机1台自卸车3台应急三分队反铲1台装载机1台自卸车3台应急四分队反铲1台装载机1台自卸车5台铁锹20把应急五分队反铲2台装载机2台自卸车10台铁锹20把应急六分队反铲2台装载机3台自卸车10台铁锹20把应急七分队反铲2台装载机2台自卸车8台铁锹20把3.12医疗卫生保障由项目部应急处突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与高罗乡卫生院建立医疗卫生联合保障系统,根据需要及时开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等卫生应急工作。3.13人员防护应急处突办公室要指定或建立与人口密度、现场规模

18、相适应的应急避险场所,完善紧急疏散管理办法和程序,明确各级责任人,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的人员安全和有序的转移或疏散。要为涉险人员和应急抢险人员提供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装备,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应急处突工作,确保人员安全。3.14通信保障应急处突办公室负责建立健全应急通信保障工作体系,建立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应急通信系统,确保通信畅通。明确应急通信保障工作和各方职责,确保紧急情况下的协同动作。4、灾害事故清理上报灾害事故发生后,在第一时间口头向恩来三标应急处突领导小组报告灾情和事故情况。并于事件发生或得知情况2小时内以传真方式向应急处突办公室书面报告,必要时附拍摄录象和照片。同时进行妥当

19、的善后处理。在突发性灾害及安全事故处理结束后1日内按业主要求的内容作出专题书面报告。5、地质灾害处突实施5.1应急待命和预案启动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急处突领导小组立即进入应急待命状态。(1)当高边坡坍塌事故级别在一般事故以上(包括一般事故)的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失事故时;(2)当高边坡坍塌事故发生后,事故可能继续扩大,造成严重后果时。5.2应急处突预案启动应急处突办公室在接到事故险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按照事故等级标准及其危害程度确定是否立即进入应急待命状态。当领导小组下达立即进入应急待命状态后,高边坡坍塌事故处突办公室各成员应迅速到达相应岗位,并通知各相关人员到位,同时各应

20、急抢险分队立即进入应急待命状态,随时响应应急处突领导小组的命令,在接到命令后立即启动应急处突预案,实施处突活动。5.3应急处突实施5.3.1应急处突实施原则在应急处突中沉着冷静、科学指挥,把施救的各个环节合理联系组织起来,实施有效控制事态,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和尽快恢复生产这三个目标。5.3.2应急处突队伍到位当突发性地质灾害及安全事故后,各应急抢险分队立即达到指定地点集合组织施救。5.3.3应急处突实施措施(1)及时组织人员疏散指导和组织事故区域内的群众和施工人员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和互救工作,并迅速撤离危险区域。根据事故严重程度确定警戒和危险区域,迅速撤离警戒区域内无关人员至安全地带

21、。(2)全力抢救受害人员事故发生后,要及时、有序、有效清理事故现场,搜寻、急救与安全转移伤员,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3)紧急处置、控制事态监控潜在险情并及时消除。对事故周边环境进行安全分析后,在保障安全情况下应尽快对人员采取营救,控制事故继续扩大。及时切断事故现场电力和燃气,熄灭一切火种,在防护可靠的前提下,及时清理燃油、乙炔、氧气等易燃、易爆物品,防止引发火灾和爆炸的次生灾害事故的发生。(4)保护现场,收集证据事故发生后,要维护好现场秩序,妥善保管有关物证,做好证据收集工作。(5)在发生引起工程保险范围内的索赔事故时,应立即通知保险公司到现场收集有关实物证据,并按有关规定向保险公司办理索赔。(6)消除险情对事故区域的危险目标实施工程抢险时,必须按照专业处突方案并在有关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实施抢险救灾。抢险救灾工作未完成,事故险情未消除,不得恢复生产。(7)服从指挥,密切配合在事故应急处突实施中的所有人员必须服从高边坡坍塌事故处突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做到密切配合、互通信息,有条不紊地开展施救工作。5.4应急抢险队伍撤离事故现场条件应急抢险队伍及时向高边坡坍塌事故处突领导小组报告处突工作进展情况,在事故现场受害人员已全部救出,事故现场潜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