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陶瓷艺术_第1页
新古典陶瓷艺术_第2页
新古典陶瓷艺术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古典陶瓷艺术现代陶瓷艺术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其一 是作为现代雕塑的一个类型,在材料的特性得到充分 体现的基础上,以开放的艺术观念驶入了当代艺术的 语境,其二是在传统陶瓷艺术的文脉里面,在工艺, 形式以及基本的美学观念基础上,进行充分的扩展, 力求将传统陶瓷的魅力与现代艺术灵性融会一处。李伟的现代陶瓷艺术的创作方向,属于第二种。 我们在他目前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里,既能够看到一些 受现代陶艺影响的痕迹,也能够看到他在传统陶瓷艺 术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的建构性努力。像莲、刺、鬼脸蟹这类作品,是李伟进 入当代陶艺语境的初步尝试。陶瓷艺术多种元素的应 用,釉色与形象的配合乃至烧成技术的学习,皆凸显 了艺

2、术家诸多艺术旨趣。如刺这件作品,尖锐的 形象和温润的釉色,既是陶瓷造型的高难度体现,也 是艺术家取向雅致和温和的艺术风格的体现,与中国 早期现代陶艺有着旨趣上的一致,所谓写实雕塑一路 的取向:鬼脸蟹 之类也是如此, 配合着高温陶瓷烧 成的困难和恰当的釉色,其中诸多细节的惟妙惟肖, 似乎在其形象之外蕴含着寓意丰富的表现主义般的情 感取向,而像莲这样的作品,尤显作者在探索陶 瓷技艺过程中的优雅和准确的艺术造诣。对于李伟来说,其突破性的时间之窗发生在那件 被专家、藏家们高度评价的作品青瓷描金鼎器香云宝炉。2008 年,受“首届中国佛教陶瓷艺术展”筹备组的 委约,李伟用了数月时间进行设计,期间数易其稿

3、, 艰难成像。又赴龙泉陈善林先生工作室成型并烧制,在龙泉青瓷艺术大师的指导下,历经挫难,终于获得 完整胎器,携其转回景德镇,由景德镇工匠精心描金, 最终在展览开幕前完成。该器一经现世,就获得了观 者的大加称赞。中央电视台在转播该会时,即以此器 为背景,盛赞其代表了世界佛教徒历史性盛会的喜悦 气氛和堂堂皇皇之华夏精神。在“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 赴台北举行期间,该器又由大会主持者赠予了台湾地 区领导人,以为"国之大器,两岸一家"之象征。香云宝炉以青铜礼器“簋”为基型,配以云盖 及高纽,凸显其高广之势,又以浑圆之形蕴含其中, 由此而得庄重雍容之器:并施以著名的龙泉青釉,入 窑高温

4、成瓷,得天青颜色、温润玉质;又在景德镇以 纯金点染描绘,尤装点出华贵富丽之彩,与器型一并 表现出佛经所绘之华藏圣境的寓意。作品以“香云”为 题,寓旷世华会、法界祥云之意。这件作品在龙泉青 瓷里乃属难得的完美大器,再以景德镇的精美描金装 点之,更是少有可贵至极。以这件作品为契机,李伟的陶瓷艺术美学迈向了 一种可称之为"新古典陶瓷艺术"的艺术场域。在当今 艺术国际化趋势横行的背景中,新古典陶瓷艺术尤为 突出了一种融会古今、纵贯文野、舍蕴内敛、寓雅致 与雄浑为一体的中国文化意趣。在当今陶瓷艺术创作 领域,其代表艺术家非龙泉的青瓷艺术大师陈善林莫 属。李伟在陈先生工作室浸淫数年,再经由香云宝 炉的制作,其新古典陶瓷艺术的取向已然成形,并 且开创出自己的一种路径。我们已经看到其作品如祥 云盖罐、莲蓬盖罐和飘系列作品里所呈现出 来的未来可能的新古典陶瓷艺术的取向,其中文人化 观赏价值与日常化用品的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