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陕科大附中高中部“255自主学习”教案课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唯物主义及其表现形式;唯心主义及其表现形式;正确认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从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的著作、论断来分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判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过程与方法: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分析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明确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教学重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教学难点】如何理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
2、义的斗争【教法学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授课课型】新课【授课课时】一课时【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温故预习: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_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_,意识是_的,先有_后有_,_决定_;唯心主义认为_是本原,物质依赖于_,不是_决定_,而是_决定_。2.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_、_、_。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是_和_。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我们除了看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外,还可以看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具有 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各
3、种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同唯心主义结合。5.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从基本派别来看,则只有 和 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二、新知教学:(一)导复习提问: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哲学的基本问题,还记不记得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对第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
4、准。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正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二)探课堂探究一:关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位学者和一位民工展开了以下这样一段对话:学者与民工的对话:某位学者问一位民工:“你是做什么的?家在哪里?追求什么?”民工回答:“打工,家在深山里,追求富裕。你追求什么?”学者说:“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现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你同意这位学者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理解吗?谈谈你的看法。不同意。因为我们学过,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什么啊?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或者说是物质与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而不能简简单单地把追求物质满足看
5、成是唯物主义,也不能以追求精神满足看成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者也会追求精神的满足,马克思、毛泽东都是唯物主义者,他们的精神追求也是很高尚的?唯心主义者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他们也是需要吃饭睡觉的,赚钱养家的。所以,我们要紧紧记住一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物质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意义上使用,也就是谁是本原的问题上使用。如果给它们加上别的意义,就会造成混乱。1.唯物主义(1)根本观点: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世界是在人类诞生之前以前就已经存在了,所以先有了物质,经过物质世界的长期发展,人类诞生以后,才有了人类的意识。所以我们说物质才是本
6、原,物质决定着意识,在本原问题唯物主义是正确的。(2)基本形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直在对立斗争着,但是斗争也促进了双方的发展,就好像两个相互竞争的人,他们在竞争的过程中是会不断进步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也是这样的。我们首先来讲唯物主义,它面对着唯心主义的挑战,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概括起来一共经历了三个基本形态。也就是从古代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到近代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再到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课堂探究二: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五行”原指“五材”,即水、火、木、金、土。 思考:简要辨析上述
7、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这三者都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在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还不是很多,很多自然现象,像雷电呀、风呀、雨呀,是怎么来的,他们都不知道,所以就认为这些都是天神创造出来的。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可以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否认了神创论,是非常可贵的。所以它的合理性在于它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它也有局限性的。第一,虽然它否认了神创论,但是他们并没有提出科学的证据来证明,只是一种猜测而已;第二,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像泰勒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水,赫拉克利特把本原归结为火,中国古代的“五行”,这样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
8、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物质形态,这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朴素唯物主义由于生产力落后,不能找到科学依据。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唯物主义也在发展,1803年,化学家道尔顿发表“原子说”,提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所以这个时候,就有了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现在同学们阅读书上12页,找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本原、进步性和局限性分别是什么。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原子也是客观存在着的,所以它跟朴素唯物主义一样,也承认了世界的客观性,坚持了唯物
9、主义的根本方向;而且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原子的发现是有科学依据的,不是像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那样靠猜的,所以也有了一定的科学实证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是它也是有局限性的:第一,它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机械性,也就是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观察事物,把一切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甚至把人看做是一个机器,这样就具有机械性了。第二,虽然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但是它在历史观上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在唯物主义这条路上,走得不够彻底,也就是不彻底性。举一个例子,你们说如果没有希特勒,第二次世界大战会不会爆发呢?如果希特勒还活着,然后来到我们班跟你们说,我们要去攻打全
10、世界,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那你们会不会跟着他去。如果每一个都爱好和平的话,靠希特勒一个人是没有办法发起二战的。但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就会认为,二战是由希特勒个人决定的,跟民众没有关系。历史是由个人的意志决定的。二战之所以爆发,是因为当时德国的民众都有着一种复仇心理。即使没有希特勒,也可能会有一个甲乙丙丁煽动民众的这种复仇情绪,二战一样会爆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有其局限性,那么有没有一种唯物主义是最科学的呢?答案是有的,那就是我们接下来所要学习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它的正确性在哪里?同学们一起来读一下
11、12页。刚才我们说过,形而上学是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而辩证法则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来看问题。所以辩证唯物主义也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而在历史观上,历史唯物主义则认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而不是个人意志决定的。所以,它在历史观上也是坚持了唯物主义,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至今为止最彻底的,最科学的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课堂探究三:唯心主义有几种形态?二者有何区别?2、唯心主义(1)根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
12、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2)基本形态唯心主义把意识当做世界的本原,他们对这个意识的理解是不同的,根据对意识的不同理解,唯心主义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意识理解为人的主观精神,认为人的主观精神,个人的情感,像人的目的、意志、经验、感觉、心灵等,就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的发展是依赖于人的主观精 (代表人物:王守仁、贝克莱) 举例说明: 让班上某位学生闭上眼睛,现在我的手上有一本书,问学生你看到这本书吗?你摸得到它,感觉到它的存在了没?那么这本书是不是存在的?若学生回答存在,则没有犯唯心主义的错误;若学生回答不存在,这就是唯心主义者的观点。问
13、班上其它同学这本书存不存在。主观唯心主义就认为一样事物存在与否就在于个人的感受、观念等等,就像课本上13页相关链接上的观点,“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事物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它被人感觉到了,又或者是认为事物是人的观念的集合物。它们都夸大了人的主观精神的作用,这是主观唯心主义不正确的地方。 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客观精神,像西方人所信奉的上帝、绝对精神、理念等等。客观唯心主义认为这些客观精神主宰着世界,而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西方的神创论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世界和人类,人类的命运由上帝来决定。 关于上帝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位学者就问神父:学者:上帝是不
14、是万能的?神父:是的学者:那么上帝能不能创造一块连他自己都搬不动的石头呢?神父:当然啦,上帝是万能的。学者:如果上帝连一块石头都搬不动的话,他怎么能是万能的呢?从这样一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啊。(代表人物:朱熹;柏拉图、黑格尔;宗教)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1、基本观点:在哲学上,除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个“对子”,还有另一个“对子”也一直在斗争着,那就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它的对立表现在:形而上学是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唯物辩证法则是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二者是对立的。 2、地位:那么加上唯物主义和唯
15、心主义,在哲学里是不是有四大阵营在斗争,形成四军对垒之势呢?不是的。哲学只有两大阵营,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因为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是具有从属的意义的。各种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从来就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辩证法或形而上学这样的独立派别。它们要么和唯物主义结合,要么和唯心主义结合,是不会独立存在的。打个比方,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就像两个没有主见的人,他们做事情总是要跟着领导的步子走,这个领导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总是围着这两个领导转,它们是不能够自成一派的。所以在哲学发展史上,虽
16、然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是从来就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综合探究:战国时代的荀子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中国明朝的王阳明同朋友到郊外春游时说:“你未来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些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两位思想家在世界观上的分歧是什么? (1)物质和意识究竟哪个是世界本原,谁决定谁,这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2)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唯心主义则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
17、定物质。 (3)上述两位思想观点,正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分歧的具体体现,它们是两种截然相反的世界观,是哲学中的两大基本派别。(三)展(四)点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都认为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而二元论则认为世界的本原有两个,也就是把物质和精神看做两个彼此独立的本原。这种观点其实是一种折中的观点,看似好像不偏不倚,客观公正。当他把物质看成是独立的本原的时候,实际上坚持了唯物主义,而当他把精神看成时独立存在的本原的时候,实际上是唯心主义。当二元论在回答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怎样才能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只有搬出一个万能的上帝来帮忙,用到上帝的话,它也就滑向了唯心主义了。所以记住课本最后的这一句话,“在物质和意识
18、谁是本原的回答上,或者是唯心主义,或者是唯物主义”,不存在第三个基本派别。(五)练恩格斯指出:“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据此回答12题。1恩格斯的上述论述表明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否认意识反映物质 B.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的问题 C.凡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A.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不断发展中的物质世界 B.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却是
19、唯心的 C.否认意识反映物质 D.往往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3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物是观念的集合 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气者,理之依也 心外无物 存在即被感知 A. B. C. D.4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 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5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不研究市场,不懂行情,胸无良策,拍脑袋决策,给工作带来巨大的损失。上述材料中的“拍脑袋决策”属于( A.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
20、 B.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错误观点 C.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6许多同学高考前找算命先生算命,或者去寺庙求签测前程,这种做法属于 A.唯物主义 B.不可知论 C.客观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7孔子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两种观点的主要区别在于 A.前者强调客观条件,后者强调主观条件 B.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C.前者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D.前者是封建迷信,后者强调意识反映物质8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 A.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B.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
21、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 C.是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 D.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9.有人说,重视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参考答案:1D 2.D 3.C 4.C 5.A 6.C 7.B 8.B9答案要点:(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是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就是唯物主义;反之,就是唯心主义。重视物质利益和强调精神文明并不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2)追求物质利益不一定就是唯物主义,如果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顾客观条件,主观蛮干地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心主义;强调精神文明不
22、一定就是唯心主义,如果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强调精神文明,正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表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意义上使用,否则就会造成混乱。三、归纳总结::四、教学反思:五、作业强化:【课外拓展】有人认为“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答案:(1)从根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2)从哲学发展过程来看,唯心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丰富和发展的辩证法。因此,唯心义在其发展史上也有其正确、进步的因素,不能绝对地说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3)正确与错误都是相比较而
23、存在的。相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无论唯心主义哲学,还是以往的唯物主义哲学都有不正确一面。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看成是世界的本原,其观点带有朴素性;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缺少辩证思想,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于不断发展中的物质过程,具有机械性。因此,不能说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 陕科大附中高中部“255自主学习”教学模式高二年级政治学案 课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编写: 审定: 时间 时间 年 月 日班 级组别 姓 名课时第 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如何区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2.过程与方法: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唯物主义理论知识,
24、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践中坚持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自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 学习重难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及其基本形态一、温故预习: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_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_,意识是_的,先有_后有_,_决定_;唯心主义认为_是本原,物质依赖于_,不是_决定_,而是_决定_。2.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_、_、_。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是_和_。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我们除了看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外,还可以看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
25、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具有 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各种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同唯心主义结合。5.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从基本派别来看,则只有 和 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二、新知学习(一)导复习提问: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哲学的基本问题,还记不记得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6、对第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正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二)探课堂探究一:关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位学者和一位民工展开了以下这样一段对话:学者与民工的对话:某位学者问一位民工:“你是做什么的?家在哪里?追求什么?”民工回答:“打工,家在深山里,追求富裕。你追求什么?”学者说:“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现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你同意这位学者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理解吗?谈谈你的看法。课堂探究二: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
27、五行”原指“五材”,即水、火、木、金、土。思考:简要辨析上述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现在同学们阅读书上12页,找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本原、进步性和局限性分别是什么。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有其局限性,那么有没有一种唯物主义是最科学的呢?答案是有的,那就是我们接下来所要学习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它的正确性在哪里?同学们一起来读一下12页。课堂探究三:唯心主义有几种形态?二者有何区别?综合探究 战国时代的荀子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中国明朝的王阳明同朋友到郊外春游时说:“你未来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些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两位思想家在世界观上的分歧是什么?(三)展(四)点(五)练恩格斯指出:“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据此回答12题。1恩格斯的上述论述表明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否认意识反映物质 B.哲学的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豆制品机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农村商业银行行业市场运营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 公司咨询合同范本
- 冷冻设备采购合同范本
- 公司委托技术咨询合同范本
- 公司调整合同范本写
- 电车技术维护的专业性与实践操作技巧培训
- 借款购买机器合同范本
- 买房更名合同范本
- 科技前沿智能网联电车的全球竞争态势
- 方案偏离处理措施
- 颅脑损伤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 纯电动乘用车 技术条件
- 德力西质量奖自评报告领导样本
- IT总监年终述职报告
- 环境卫生整治推进行动实施方案
- 经颅磁刺激技术操作指南
- 2024年同等学力英语真题解析
- 2023年中考英语二轮复习:动词的时态(附答案解析)
- 绪论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
- 客户分析数据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