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儒道互补对中国文人的影响_第1页
浅析儒道互补对中国文人的影响_第2页
浅析儒道互补对中国文人的影响_第3页
浅析儒道互补对中国文人的影响_第4页
浅析儒道互补对中国文人的影响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儒道互补对中国文人的影响【摘要】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提出“所有的中国人在成功时都是儒家,失败时则是道家。我们中的儒家建设、奋斗;道家旁观、微笑。”本文通过介绍儒道互补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评述相关文献在道之根本,互补方向,互补层面以及情感认知等方面的现有研究理论,以陶渊明和苏轼一生出世入世的代表性诗词的写作特点为例,针对儒道互补对文人的影响进行分析,结合自身感悟总结说明儒道互补对后世的影响。【关键词】儒道互补 文化结构 儒家文化 道家文化 出仕入仕推荐精选林语堂先生在吾国与吾民 吾国与吾民,又译中国人(英文原名:My Country and My People),是林语堂于1933年至19

2、34年间用英文写成,并首先在美国出版发行的一部书。该书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向西方宣传了中国和中国文化。中提到: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5 千字的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老子、道德真经、老子五千文及五千言,原为思想家老子的著作,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奉为创始典籍,有学者认为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在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汉初曾直呼老子,自汉景帝其此书被尊为道德经。包含了对超脱老猾哲学思想的凝炼叙述,这样精辟的著作再也找不到第二部了。道家学说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意味着某种超脱者猾者的麻木不仁,该受诅咒的充满破坏性的怀疑主义,对人类干预的嘲笑态度,对所有人类制度、法律、政治及

3、婚姻失败采取的嘲笑态度。这主要倒并不是因为缺乏毅力,而是因为缺乏信仰 .这是一种与孔子的实证主义相抗衡的哲学,用来弥补儒家社会的不足,起一种安全阀的作用。儒家的世界观是积极的,而道家的世界观则是消极的,这两种奇怪的元素放在一起提炼,则产生出我们称为中国人性格的这种不朽的东西(在对待人生的消极态度上,佛教不过是道教的一种狂热的形式罢了)。于是,所有的中国人在成功时都是儒家,失败时则是道家。我们中的儒家建设、奋斗;道家旁观、微笑。一个中国人在位时说道论德,闲居时赋诗作词,并往往是颇为代表道家思想的诗词。这就是为什么差不多所有的中国文人都写诗,为什么他们几乎所有的集子中,诗歌占了大部分的篇幅,并且是

4、较散文写得好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道家思想像吗啡一样能神奇地使人失去知觉,于是便有神奇的镇定作用。它减轻了中国人的头痛病与心脏病。道家的浪漫主义,它的诗歌,它对自然的崇拜,在世事离乱时能为中国人分忧解愁,正如儒家的学说在和平统一时作出的贡献一样。这样,当肉体在经受磨难时,道家学说给中国人的心灵以一条安全的退路,一种宽慰。仅仅道家的诗歌就可使儒家严格的生活模式变得可以忍受,它的浪漫主义使得中国文学不至于变成只是为帝王歌功颂德,或一般道德说教那样的陈词滥调。所有好的中国文学,所有有价值的、可读性强、能使人心灵欣慰的中国文学,基本上都充满了道家精神。道教与孔教是使中国人能够生存下去的负正两极,或曰阴

5、阳两极。中国人在本性上是道家,文化上是儒家,然而其道家思想却更甚于儒家思想。儒道互补和天人合一、内圣外王共同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在中国哲学具有十大特点中,儒道互补正是中国文化中互为阴阳相互作用的两股力量。儒家的精神和道家的智慧构成一种周延的哲学形态,即儒家以道家为因,道家以儒家为果,而儒道之间又分享着共同的一元、自因和时间性哲学特征。儒道之互补,是以两家学说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广泛而又明显的差异为前提的。这些差异只是儒道两家关注的问题不同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而已,因而并不是互不相容、截然对立的,并不构成激烈的冲突。董平(2007)1认为,道为宇宙万有之本根、宇宙生命之原质,以及个体以道的践履

6、为通达其生命价值之终极境域的观念,这些均为儒、道两家所共有。儒、道两家之相异的根本点在于儒家在将道确认为存在之本体的同时,又将它确认为道德的本体,故生命价值必借道德践履才能充分实现;而道家则将道还原为生命本身,故唯有向自然生命之本真状态的回归才可能是通达于道的真正途径。推荐精选白奚(2000)2分析,早期的儒道互补是真正的双向互补,后来由于儒家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儒道互补事实上主要是以道补儒,具体的内容则有两端补儒学之缺和补儒学之偏。儒道互补使中国的文化结构趋于自我完善,也使得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趋于完整和艺术化,在心态上和行为上都具有良好的分寸感和平衡感。王祥云(2006)3提出,儒道互补可从

7、以下两方面研究。其一,在人生哲学上,儒道两家构成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的关系,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心态;其二,儒家学说主张阳刚,道家思想强调阴柔,两者的互补与融合,对铸就民族文化精神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彭彦琴(2002)4分析,情感是理性的认知因素与感性的体验成分的统一体,中国古人则恰好通过两种不同的情感类型儒家重理性认知的道德情感和道家重感性体验的审美情感之间的相补相成,使主体既可获得社会所许可接纳的合乎规范的社会情愫,又可享受到精神畅游、回归本真的个体情趣。正是通过这一种儒道互补的模式,使情感的心理调适作用在中国人的心里生活中得以最充分、完整的发挥。中国哲学“既入世而又出世”。有了这种“入世

8、而又出世”的精神,“它就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但是并不肤浅。”。 出自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后经整理,于1948年由麦克米伦公司出版。冯友兰先生所说的就是“儒道互补”对中国古代哲学基本形态之形成的规范作用。无论是从心理结构还是文学观念方面都对中国的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朱自清先生统计:“陶诗用事,庄子最多,共四十九次,论语第二,共三十七次” 出自朱自清说诗中陶诗的深度,2005年4月1日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陶渊明矛盾的一生根源于儒家的治世思想,他生命出口的打开,源于道家的生命哲学。5家族荣光与六经义理

9、,对陶渊明一生的追求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出自饮酒其十六。,“奉上天之成命,师圣人之遗书;发忠孝于君亲,生信义于乡闾” 出自感士不遇赋。陶渊明对于儒家的追崇,对于出仕报效国家,完成自身远大抱负理想的夙愿从未改变。然而世事多舛,造化弄人,儒学的衰落和魏晋腐败的官僚制度使得陶渊明不得不在道家找寻心灵的寄托。“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出自饮酒其五,“虚舟纵逸掉,回复遂无穷。发岁始仰府,星纪奄将中” 出自五月旦作和戴主簿一首。反复的入仕与归隐是理想与现实相矛盾的结果,但他每一次

10、入仕都是始终怀着一颗济世之心,而当他无法实现其济世大志的时候,便选择归隐。在陶渊明身上,儒道文化是融为一体的。“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出自饮酒其二十,儒家风范与道家的委运乘化,成就了陶渊明,印证了儒道互补对于中国传统文人的深远影响。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在文学小言中提到:“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苏轼丰富的哲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论和策问之中。如果说苏轼在自然观领域内主要受道家思想影响,那么在社会人伦领域内他所受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推荐精选6

11、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伟大的人格和独具异彩的文学作品的形成原因是十分复杂的,青年时的“拙于谋身,锐于报国” 出自乞郡札子,“只因未报君恩重,清梦时时到玉堂” 出自和章七出守湖州,中被贬时的“俯仰尽法界,消遥寄人寰。亭亭妙高峰,了了蓬艾间” 出自南都妙峰亭,“一念失垢污,身心洞清净。浩然天地间,唯我独也正。今日岭上行,身世永相忘。仙人抚我顶,结发爱长生” 出自过大庾岭。不难通过苏轼的诗词看出,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事实而颇做玄思”,儒道兼容的思想体系既让苏轼的人生抉择始终在出仕与入仕之间游移,也让苏轼始终不肯走极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在苏轼那里,是各安其所,和谐共处。儒道互补这种中国历代

12、知识分子的常规心态和艺术理念在苏轼的诗词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宋代理学家陆九渊说:“李白、杜甫、陶渊明,皆有志于吾道。”无论是儒家的正统思想还是道家的自由理论对我国传统的文人仕人都有着弥足深远的影响。纵观近现代中国文学家,我们发现无论是文学家、诗人还是作者,都受着儒道互补的深深的影响,既追求仁爱,又追求自由。中国文人往往把“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释道治其心,旁以山水、风月、歌诗乐其”作为自己理想的人生模式,既入世又不失己, 既不失治平之志与实干精神,又不失超旷适足之襟怀。在投身社会的同时,保留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与泛舟江海、萧适简远的心灵理想,在现实生活中营造自己审美化的人生境界。“儒道互补” 的影响

13、及于文学创作时,则表现为功利与审美,述志抒怀与山水闲适,以理节情与自然真率,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等等这些既对立又互补的形态与风格。这些文学要素相反又相成,共同丰富着中国古代文学的方方面面。推荐精选参考文献1董平. “儒道互补”原论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37(5): 59-692白奚. 孔老异路与儒道互补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0, 37(5): 92-993王祥云. 老庄思想及儒道互补对中国文化精神的影响J. 开封大学学报, 2006, 20(4): 27-284彭彦琴. 中国传统情感心理学中“儒道互补”的情感模式J. 心理学报, 2002, 34(5): 540-5455张梅. 论“儒道互补”现象对中国文学的几点影响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24(3): 58-636王莹. 论苏氏蜀学的儒学思想J. 湖北社会科学, 2010, (8): 115-1177汪永华. 陶渊明与儒道文化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9(4): 8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