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肿瘤坏死因子检测对肝癌慢性肝病的诊断价值_第1页
r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肿瘤坏死因子检测对肝癌慢性肝病的诊断价值_第2页
r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肿瘤坏死因子检测对肝癌慢性肝病的诊断价值_第3页
r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肿瘤坏死因子检测对肝癌慢性肝病的诊断价值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r-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肿瘤坏死因子检测对肝癌、慢性肝病的诊断价值【摘要】 目的为探讨r-谷氨酰转肽酶(r-GT)、碱性磷酸酶(ALP)、肿瘤坏死因子(TNF)检测对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速率法、双抗体夹心法对168例各类肝病患者血清r-GT、ALP、TNF进行检测,并与11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结果 肝癌病人r-GT、ALP均明显高于肝硬化、肝炎病人,更高于对照组;所有肝病患者TNF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血清r-GT、ALP、TNF联合检测对肝癌、肝硬化、肝炎诊断有更大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r-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肿瘤坏死因子;肝病近年来,有关r-谷氨酰转肽酶(

2、r-GT)是实验性动物肿瘤癌前及肿瘤较早阶段的标志酶,在病理组织学中已广泛用作肝癌标记物,国内外已有报道1。肿瘤坏死因子(TNF)是免疫调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周围血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具有抗肿瘤、抗感染等多种生物活性,是细胞因子研究的热点。但r-GT、碱性磷酸酶(ALP)、TNF联合检测并用于对肝癌(HCC)、慢性肝炎的诊断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对168例不同肝病患者检测r-GT、ALP、TNF,进一步探讨对肝病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测定对象我们选择168例各类肝病患者,其中HCC 71例,肝硬化(LC)32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65例;110

3、例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1.2 测定方法r-GT和ALP均采用速率法,意大利scleva试剂盒,于奥林巴斯AU 5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肿瘤坏死因子采用双抗体夹心法,试剂由军事医学科学院提供,按说明书操作。2 结果(表1)由表1可见HCC、LC、CAH患者血清r-GT、AL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肝癌患者又明显高于肝硬化和肝炎组。所有肝病患者TNF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病人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3 讨论r-GT和ALP广泛存在于机体多种组织,因而在正常人血清中可测出低浓度的r-GT和ALP。在肝脏,r-GT由肝细胞线粒体产生,局限于肝细胞浆及肝内胆管内皮细胞中,从胆道排泄。患肝病时,肝细胞

4、受损同时胆道受压,胆汁排泄障碍可致血中r-GT升高。由于癌细胞的逆分化犹如胚胎期(胚胎期肝细胞内r-GT含量为成年期30倍左右),使r-GT产生增多。同时癌组织本身或周围炎症刺激使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强,故而血r-GT进一步升高。ALP由肝细胞合成分泌至胆道排泄,同r-GT一样,当肝细胞受损,胆管内压增高,可使肝脏合成增加,胆道排泄减少,血中ALP升高。TNF主要由外周血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慢性肝病患者肝内存放着大量枯否氏细胞,虽然未发现外周血单核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但有实验证明其功能在慢性肝病中是增加的,并且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TNF受体的数量也显著高于正常人2。TNF在慢性肝病过程中的致病作用可能是大剂量的TNF可以通过使丝氨酸蛋白酶的变化,间接引起肝损伤,因此慢性肝病的TNF增加对肝细胞有直接影响。综上所述r-GT、ALP、TNF联合检测对HCC、LC、CAH诊断,临床预后判断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而且比单项检测有更大的临床价值。【参考文献】 1 徐守伟,刘晓华,韩国庆,等.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肝组织中GGT、mRNA-H表达及意义J.山东医药,2009,49(7):60-61.2 罗清逢,高孝慈,龙尧,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