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_第1页
北京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_第2页
北京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_第3页
北京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_第4页
北京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京市调整和振兴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09年6月ii目 录一、产业现状及面临形势1(一)产业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1(二)产业链条正在构建2(三)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3二、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4(一)指导思想4(二)发展原则4(三)振兴目标5三、重点领域7(一)增强太阳能利用领域竞争优势7(二)建设风力发电产业集群8(三)培育核电技术服务产业发展8(四)推广生物质能、地热能的利用9(五)做大污水综合处理产业规模9(六)提升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能力10(七)提高大气污染防治及监测水平10(八)推动节能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11四、重点工

2、程11(一)太阳能应用推广工程11(二)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工程12(三)绿色高效照明推广工程12(四)绿色能源示范应用工程12(五)高效电机推广工程13(六)建筑节能改造推广工程13(七)污水综合治理工程14(八)资源综合利用工程14五、政策措施15(一)大力推进示范工程建设15(二)加大政府资金采购力度15(三)加强产业联盟和服务体系建设16(四)加强自主创新支持力度16(五)落实新能源和环保产品补助政策17(六)拓宽产业发展融资渠道17(七)推动产业集聚发展18(八)培养并引进高层次人才18附件 有关部门工作分工及进度安排表19新能源和环保产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产业,是抢占未来产业发展

3、、提升新一轮国际竞争力的制高点。在金融危机引发全球产业格局调整和变革的形势下,大力发展新能源和环保产业是应对危机、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举措。为落实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加速新能源和环保产业的成长,打造首都经济增长新引擎,把北京建设成为世界新能源和环保产业之都,特编制本实施方案,实施期为2009年至2011年。一、产业现状及面临形势(一)产业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近年,北京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快速发展,已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其中,太阳能光伏产业和风电设备制造业居国内领先地位,核能、生物质能和浅层地热能、固体废弃物处理、污水处理等产业也具有一定

4、规模。中关村科技园区是北京新能源和环保产业的重要载体。2008年,中关村科技园区规模以上新能源和环保企业共649家,实现销售收入1166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388.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61.2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5.8亿元,从业人员约5万人。20052008年,中关村科技园区规模以上新能源和环保产业销售收入和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分别为41.8%和18.7%。(二)产业链条正在构建。目前,北京新能源和环保产业链条正在构建,研发、高端制造、服务三个环节的优势突出。 研发环节,依托首都的科研优势,北京拥有全国众多的新能源和环保领域科技资源,包括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

5、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5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许多细分领域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研发实力居国内领先地位,如晶硅、非晶硅薄膜太阳能光伏电池成套生产线,永磁直驱式风力发电机,锂离子动力电池,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技术,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微生物资源循环技术等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制造环节,北京在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等领域的高端装备制造实力居全国领先。在太阳能光伏领域,北京的京运通、京仪世纪生产的单晶硅炉、多晶硅铸锭炉占国产份额的50%以上;中科信、七星华创公司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具备整线交钥匙能力;北仪创新是国内第一条商业化的

6、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供应商,现已成功售出四条整线。在风电领域,北京具有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风机整机制造能力,拥有金风科创、华锐风电、三一电气和北重汽轮四家实力突出的风电整机制造企业;具有较强的部分高端零部件制造能力,在风电叶片、风机控制系统等领域位居国内同行业前列。在环保装备领域,北京机电院生产的危险废物处置设备和医疗垃圾处理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北京碧水源公司自主研发的膜生物反应器系列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占国内60%以上的市场份额。服务环节,北京在具有较高附加值的新能源和环保工程承包、系统集成、提供解决方案、应用开发、检测认证、咨询服务、人员培训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拥有中能联创、天

7、源科创、国电华北电力工程、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北京核安全中心、鉴衡认证中心等在同行业享有较高声誉的代表性企业及机构。整体上,目前我国新能源和环保产业正处于成长发展阶段。虽然北京的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发展较快,但还处于成长初期,产业发展面临着整体规模较小、产业培育力度有待加大、技术优势有待转化为产业优势、产品成本高造成应用推广困难等现实问题。(三)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当前,全球能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加大,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加深。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危机都孕育着新的技术突破,催生新的产业变革。面对世界产业格局调整变化,美国等国家把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构建未来经济新兴增长点和实现经济复兴的核心。我国

8、已将把握世界产业技术革命发展趋势,推动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发展作为调整能源结构、提高国家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北京应站在执行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充分发挥首都科技人才优势、市场优势等有利条件,积极谋划部署,集中资源大力推动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发展,在技术研发、高端设备制造、标准制定等方面实现突破,参与新一轮世界范围的新能源和环保产业竞争。二、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目标,把全面推进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发展作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重要载体,充分调动首都优势资源,以政策支持为引导,重点发展八大领域,壮大产业

9、规模;以示范应用为平台,重点推进八大工程建设,推动产业市场化进程;以产业联盟为纽带,完善产业链条,提升整体实力;以打造战略先导产业和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目标,努力将北京建设成为国内外新能源和环保产业的研发中心、示范中心和高端制造中心。(二)发展原则。1.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突出政策导向,增强政府推动力,积极调配资源,支持新能源和环保产业的技术研发、产业化和推广应用,助推产业成长。 2.坚持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相结合。立足首都的科技研发优势,发挥产业联盟纽带作用,加快建立行业标准体系,规范产业发展。从资金、人才和基地建设方面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吸引

10、规模大、影响力大的产业化项目落户北京。3.坚持示范应用与普及推广相结合。重视抓应用,促产业,把首都的市场需求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市场驱动力,通过加强典型示范引导,加快一批新能源和环保示范项目建设,提升市场认知度,带动普及推广,推进首都节能减排。4.坚持制度保障与舆论宣传相结合。制定促进北京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地方法规,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大力宣扬新能源开发利用和节能减排,提高社会认同感,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舆论氛围。(三)振兴目标。1.产业整体实力显著增强。未来三年,北京能源和环保产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力争达到20%以上。到2011年,全市新能源和环保产业销售收入

11、达到2000亿元(其中新能源1700亿元,环保300亿元),确立太阳能光伏利用和风能利用领域技术研发和高端制造在全国的领先地位。2.产业结构取得进一步优化。加快建设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核心竞争力强、主业突出、行业领先的骨干企业。培育1家销售收入超100亿元、5家超50亿元的企业集团,促进与新能源和环保产业相关的研发、投资、展示、交易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条。 3.技术创新实现突破性进展。巩固已有技术优势,加强产学研联合,开展基础研究和高端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建设公共研发、试验、检测平台,制定相关标准,建成以产业联盟成员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的突破,提

12、高成套设备国产化率。 4.产业空间布局初步形成。形成“一个核心区、两个产业带、七个产业基地、若干示范区”的新能源和环保产业空间布局。“一个核心区”即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新能源和环保产业研发、总部基地的核心;“两个产业带”即建设以北部延庆、昌平为主的风能、核能产业带,以东部平谷、通州、亦庄为主的太阳能产业带;“七个产业基地”即着力建设延庆新能源环保产业基地、核电科技产业园、昌平风电产业园、平谷绿能产业园、亦庄风电园、光机电产业基地、金桥科技产业基地等七个特色鲜明的专业集聚区。同时,在全市范围实施若干个太阳能光伏光热、生物质能、地能等示范区建设。5.示范工程建设获得明显成效。围绕太阳能光伏发电、新能源

13、汽车、建筑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等成熟技术,创建一批示范样板工程。到2011年,新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达到5%,实现新能源供热面积5000万平方米,约占全市总供热面积的6%,扩大新能源汽车的制造与应用,使北京市公共交通新能源汽车运营达到3000辆。三、重点领域 (一)增强太阳能利用领域竞争优势。发挥北京在太阳能光伏和光热利用领域的产业基础,立足自主创新,以太阳能电池和装备制造生产为重点,力争在关键工艺、重大装备、成套生产线设备及组线能力上取得突破进展,做强产业技术,做大产业规模,完善太阳能产业链。在光伏领域,延伸应用国家02重大专项到太阳能电池工艺设备生产上来,重点发展大于8英寸的单晶硅生产

14、技术、高效低成本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成套工艺集成技术、非晶硅/微晶硅叠层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线成套关键技术。依托政府引导,整合企业资源,建立太阳能电池设备研发集群,共同推出太阳能电池生产线设备及工艺整体解决方案。在光热领域,加强太阳能光热技术创新,开展高效稳定可靠的集热器镀膜技术、通用型太阳能热水系统组件及与建筑构配件、太阳能供暖空调适用设备的技术攻关。重点发展热管型集热器、平板型集热器、内置金属流道玻璃真空集热管、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及产品。建设一批太阳能光热利用项目,促进太阳能产品技术提升,扩大光热应用领域。(二)建设风力发电产业集群。充分利用北京的人才和科技优势,巩固北京风

15、电企业的龙头地位,发展风电产业的研发中心、核心控制系统及总装、关键零部件等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风电服务、风电投资等延伸产业,成立风电产业联盟,建设风电设备产业园,建成互相依存、互为支撑的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单机1.5mw及以上等级直驱式、混合型直驱式、交流变频式风力发电机组;3mw以上海上风电机组;风电场中央监控系统及远程监控系统;风电变浆自动控制系统;风电场综合管理系统等产品。推进兆瓦级风机产业化、兆瓦级风电叶片技术改造等项目建设。(三)培育核电技术服务产业发展。核电是我国未来新能源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利用北京具有核电技术服务的独特优势,加强与在京核电单位、中央单位及大型企

16、业的合作,积极支持核电研发的高端项目、重大项目落户北京。推动先进核反应堆技术、分离法高放射性废液处理技术、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技术、数字化安全级仪控系统技术及安全软件验证与确认技术的研发,促进先进核反应堆、核测量仪表系统、先进核反应堆仪控系统、先进主控室操作监视计算机系统的产业化,加快核电设计实验、工程服务、设备维护、监测认定、安全审查及标准制定等服务业的发展。支持北京核电产业科技园建设,推动高温气冷堆产业化发展,吸引新的核电产业投资注入北京。(四)推广生物质能、地热能的利用。推广生物质燃气中降低焦油污染技术、低温沼气发酵技术、生物质燃料高效利用技术、生物质集中气化供气技术等,支持低成本生物质

17、成型燃料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生物质固体成型成套设备与配套炉具在农村中应用,在远郊区县温室大棚推广生物质供暖项目。积极研发推广地源和水源热泵技术,大力开发应用能满足环保和水资源保护要求的地热供暖、供热水技术和热泵技术,支持热泵技术向学校、住宅和公用设施领域全面拓展,加快地热能利用技术咨询、建设总承包、运行维护及规划和标准制定等服务业的发展。(五)做大污水综合处理产业规模。发挥北京企业在污水综合治理领域的技术人才优势和大型成套工程经验,整合北京环保领域中的科技和产业资源,积极推进投资社会化、产权多元化、运营市场化的环保产业发展体系建设,提高污水处理工艺装备水平和处理设备本地化、国产化水平,培育

18、一批国内大型环保工程总承包商,做大污水处理设备产业并逐步辐射全国,向高效、低耗和提高废水回用率等方面发展。重点发展工业废水处理设备和城市污水处理设备、再生水利用、膜生物反应器等技术和产品,以设备的成套化、系列化、高新技术化为目标,推动污水处理站运行维护等服务业发展。(六)提升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能力。依托北京固体废弃物处理领域中的龙头企业,以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及资源化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固体废弃物处理和综合利用设备,建立固体废弃物处理产业联盟,支持固体废弃物处理装备制造企业由单一设备制造商向集工程建造、设备制造、技术服务和运行为一体的综合成套商发展,规范和完善的社会垃圾回收体系。重点发展大型危险

19、废物、生活垃圾、工业垃圾、餐厨垃圾、电子垃圾、塑料垃圾、市政污泥水热干化工艺综合处理等成套设备产品线;突破高浓度废液低温催化焚烧技术、垃圾焚烧二恶英污染控制技术、高浓度垃圾渗沥液的处理技术等关键技术瓶颈;推进固体废弃物处置领域重大环保装备技术改造及产业化、污泥综合处置及再生资源利用工程等项目建设。(七)提高大气污染防治及监测水平。发挥北京大气防治及监测领域优势基础,加强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积极建立区域空气污染防治协调机制。推广燃煤锅炉布袋除尘等使用技术、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大型燃煤锅炉二氧化碳捕集和脱汞技术;研发推广二恶英等有毒气体排放污染治理技术、建筑施工扬尘防治技术、烟气中的低浓度

20、污染物及挥发性有机物连续在线监测技术。进一步开展北京和周边省区市大气污染物形成、转化与迁移规律研究,研发区域空气质量数值集成预报与模拟技术。应用环境卫星大气污染物浓度反演技术等大气污染立体监测技术,建立区域大气污染立体监测体系。(八)推动节能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依托北京节能领域的技术和人才优势,重点研发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环境温度补偿技术、烟气冷凝回收技术、公共建筑分时分区控制供热技术等,研制智能控制节电产品、电机软启动装置、无功补偿装置、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led新一代照明产品等。推动新建建筑节能技术、绿色建筑技术、新型墙体材料、电机系统节能产品、工业锅炉节能产品等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加

21、快节能诊断、节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能源监测及管理等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四、重点工程(一)太阳能应用推广工程。实施“百万光能”计划。建设一批太阳能高端示范项目,到2011年,推广与建筑一体化的50mwp太阳能屋顶光伏发电项目,鼓励支持单体大于50kwp的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项目,推进光电建筑一体化。全面推进太阳能光热应用。扩大农村太阳能集中浴室建设,在新建建筑中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在保障性住房中,示范建设与建筑结合的太阳能生活热水系统;推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达到40万平米以上。打造全国太阳能应用的重点先行示范城市。(二)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工程。对接科技部“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

22、用工程。在全市公交和环卫等公共服务行业开展以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等为重点的大规模应用示范,扩大天然气汽车应用规模,推进出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更新换代。每年新增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营,到2011年,北京市公交及市政领域形成超过3000辆新能源汽车的示范规模;全市20%的出租车实现弱混动力技术改造,打造北京特色的新能源公共交通。(三)绿色高效照明推广工程。实施“绿色照明工程方案”,继续大力推广绿色高效照明产品,在全市范围内市级公共机构全部淘汰低效照明产品,在城八区基本实现绿色照明,并在远郊区县推广1000万只以上高效光源。扩大发光二极管(led)路灯示范范围,推动城区重点市政道路、商业街区

23、、户外广场等城市照明领域应用led等高效照明产品和太阳能路灯。(四)绿色能源示范应用工程。依托北京现有发展绿色电力的实践经验和技术优势,加快发展绿色电力。建设延庆1兆瓦太阳能热发电工程,集中力量实施延庆地热集中供暖工程、顺义花博会热泵供热制冷系统和太阳宫燃气热电厂余热利用工程三大工程,推进官厅风电场二期、阿苏卫、南宫垃圾焚烧发电工程,阿苏卫(二期)、高安屯垃圾填埋气发电工程建设。继续扩大生物质型煤供热,年新增100万平方米以上的供热面积;鼓励推广畜禽养殖场沼气发电技术应用,建设畜禽养殖场大型沼气发电示范工程,年新建50座生物质集中供气工程。(五)高效电机推广工程。制定和推动电机的能效标准和标识

24、工作,淘汰低效率电机的生产与销售。发挥北京电机制造企业的产品和技术优势,对购买高效节能电机的终端用户给予补贴,推动全市工业企业电机改型换代,重点推广使用高效节能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高压电动机、交直流永磁电动机、通风机、水泵、空气压缩机等产品。到2011年,完成166家重点用能单位的2000台低效电机更换改造工作。(六)建筑节能改造推广工程。加强公共机构节能,以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专项实施为依托,大力推进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完成主要市级国家机关办公用房节能改造,开展市级公共机构网络机房等耗能重点部位用能情况调查诊断,对具备条件的进行节能改造;组织对重点城镇住宅和普通公共建筑围

25、护结构进行节能改造,积极推广建筑节能技术;支持引导全市主要商场超市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进行节能改造。(七)污水综合治理工程。以清河再生水厂二期、引温入潮二期、延庆、门头沟、平谷再生水厂的建设为依托,推广膜生物反应器等污水处理新技术,推广应用新设备,对城区高碑店、清河等8座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实现出水主要指标达到类地表水水质标准。研究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开展再生水回灌试验。(八)资源综合利用工程。以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水泥回转窑处置污泥作为循环经济试点工程之一,将污泥干化及最终处置与水泥新型干法生产工艺全面结合,将污泥处置后作为水泥生产的原料,实现污泥处置

26、的资源化和无害化。以高安屯、东小口餐厨垃圾处理厂的建设为依托,在餐饮企业相对集中街区建设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示范站,发展微生物资源物质循环技术与装备,生产有机肥料或生物饲料,全面推进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推进废聚酯瓶再利用、矿山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废旧轮胎翻新及再利用、废纸再利用等资源综合利用工程。鼓励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将废聚酯瓶加工成高品位、高端性的聚酯产品。依托北京造纸七厂等企业,采用中水回用等技术制造高档再生纸,实现利用城市废纸生产再生纸。开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综合处置利用和污染控制技术的示范应用,建立相应的管理技术规范标准体系。五、政策措施(一)大力推进示范工程建设。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在公共服

27、务行业的使用;鼓励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推动农村生物质能、地热能应用;支持运用新型环保节能建材、光伏发电等技术建设节能建筑。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财建2009128号)要求,建立10亿元的“北京市阳光基金”,对“百万光能计划”等各项太阳能推广应用示范工程予以资金支持。对获取中央财政补贴的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市财政按照中央财政补助额度的50%给予配套补助。大力推进太阳能热水器在农村的应用,参照“家电下乡”补助方法,对远郊区县农民购买的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市财政以直补方式按产品销售价格的13%给予补贴。(二)加大政府资金采购力度。加大政府采购新能源和环保产品的力度,

28、通过首购、订购、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和示范项目推广应用等方式,扩大新能源汽车、高效电机等自主创新产品的应用市场。政府投资示范工程项目在新购、更新新能源和环保设备时,同质同价情况下,优先采购本市产品。贯彻执行中关村科技园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示范项目实施办法(试行),对首台(套)重大新能源和环保技术装备的使用单位给予不高于设备价格10%风险补助资金支持。(三)加强产业联盟和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制定推动产业联盟发展的扶持政策。支持新能源产业联盟开展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制定规划,建立研发中心和试验平台;支持产业联盟成员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制定行业标准、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支撑体系。加

29、强新能源环保产业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发展以工程建设技术咨询、检测认定、系统开发、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引进与培训等为主的技术服务体系,支持中介组织开展信息交流、协作配套、联合攻关等交流对接活动,为技术研发、产品制造、示范应用等提供服务。(四)加强自主创新支持力度。加快新能源和环保产业技术研发,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实行产学研联合,加快新能源和环保国家级重点工程实验室、重点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建设,把重大科技攻关纳入政府重大专项,为产业发展提供关键共性技术平台支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产品。从土地、立项、研发经费等方面支持新能源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加强与中央在京单位和大型企业的合作,积极支持核电研发等中央单位的重大研发项目落户北京。鼓励新能源和环保企业加大对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投入,对上年度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高于3%的新能源环保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五)落实新能源和环保产品补助政策。落实国家及北京市支持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发展的有关税收、补贴等政策,对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研发、设备购置、装备制造给予税收优惠;对在节能管理、节能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及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继续对高效照明产品的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