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2004年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2004年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2004年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2004年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2004年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考研真题资料 一、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在答题纸上将正确答案的代码涂黑。正确答案未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每小题4分,共120分)1、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的有:A、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B、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C、 一定的方法论体现着一定的世界观D、 世界观和方法论没有直接联系E、 方法论就是世界观2、在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上:A、 唯心主义的回答都是否定的B、 唯物主义的回答都是肯定的C、 有些唯心主义的回答是肯定的D、 有些唯物主义的回答是否定的E、 不可知论者的回答均

2、是否定的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B、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结合的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C、 与唯心主义结合的辩证法是不科学的辩证法D、 与形而上学结合的唯物主义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E、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影响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4、近代欧洲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A、 不懂得实践的科学含义及其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B、 不懂得人类社会的物质性C、 具有机械性D、 具有形而上学性E、 在社会历史领域重新陷入了唯心主义5、以下各项中表现主观唯心主义特征的有:A、 把感觉当作是与外界隔离的屏障B、 把感觉夸大

3、到等同客观对象的地步C、 认为事物就是感觉的集合或组合D、 把事物看作是组成该事物成分的组合E、 事物存在与否决定于人的感觉6、康德认为人只能认识客观世界的现象,不能认识其本质。其错误在于:A、 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B、 否认人类的认识能力 C、 割裂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联系D、 否认认识的作用E、 把人类认识限定于感性认识7、认识始于感觉,这是:A、 唯物主义承认的观点B、 辩证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都承认的观点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都承认的观点D、 唯心主义承认的观点E、 辩证唯物主义承认而机械唯物主义不承认的观点8、认识的主体是:A、 一切事物B、 从事实践活动的人C、 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

4、的人D、 具有自然属性、思维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人E、 包括个人和集体9、认识的客体就是:A、 客观事物B、 物质C、 进入主体活动范围的客观事物D、 一定历史条件下认识的对象E、 世界上一部分对象化的事物10、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A、它是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物质力量B、它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C、它是当代人的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出发点D、构成生产力的诸要素是物质的、客观的E、它是一种纯粹的自然力量11、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是:A、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社会意识形式B、在阶级和国家出现以后才形成的C、社会的政治和法律设施的总和D、最集中最直接地反映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式E、不反映经济基础12、道

5、德是:A、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而出现的社会意识形式B、有阶级性的(在阶级社会中)C、社会各阶级的共同的行为准则D、没有客观标准的E、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13、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是指:A、对社会存在的反映B、具有相对独立性C、具有历史继承性D、与社会发展不平衡性E、与社会发展同步性14、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是:A、 历史唯心主义B、 客观唯心主义C、 主观唯心主义D、 先验唯心主义E、 绝对唯心主义15、当哲学发展到近代,哲学形态发生了重大进步,是指:A、 唯心辩证法代替了朴素辩证法B、 机械唯物论代替了朴素唯物论C、 唯物辩证法代替了朴素辩证法D、 辩证唯物论代替了朴

6、素唯物论E、 朴素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更加完善16、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A、 事物的一般变化B、 运动C、 事物的前进和上升运动D、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E、 事物周而复始的圆圈运动17、人与规律的关系是: A、 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束手无策B、 人可以消灭规律或创造规律C、 人可以为自然界立法D、 人可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E、 人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的过程,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过程18、在科学上证明,地球上的核反应等现象与宇宙天体物理活动存在共同规律,说明这两种现象之间具有:A、 间接的联系B、 内在的联系C、 偶然的联系D、 本质的联系E、 外部的联系19、联系的客观性是指:

7、A、 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B、 联系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 联系是多样的D、 联系是有条件的E、 联系是主观随意的20、唯物辩证法范畴是:A、 最基本的概念B、 感性认识的形式C、 客观事物的存在方式D、 纯客观存在的东西E、 人的思维对事物、现象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21、传习录记载:“先生(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这一观点的错误是:A、 把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等同起来B、 把人对花的感觉夸

8、大成脱离花的独立实体C、 认为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具有同一性D、 主张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E、 肯定人对花的感觉的能动性22、阅读哲学史,人们不难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每个哲学家都自己认为找到了“庙里的神”,即认为自己发现了哲学的真谛,而其他的哲学家则批判和反驳对哲学的这种理解,并各自宣布自己所理解的哲学才是唯一正确的哲学。黑格尔曾把哲学史比喻为一个“厮杀的战场”。总起来看,哲学史就是一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请问,这种观点是一种:A、 符合实际的正确观点B、 不符合实际的完全错误的观点C、 简单化片面化的观点D、 形而上学的观点E、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23、随着德国古典哲学的

9、终结,哲学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广泛传播;另一个是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出现。如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都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如何看待二者的关系,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非常重要的。对此,我们应采取的基本做法是:A、 要认识到二者阶级属性和服务对象的不同B、 要认识到现代西方哲学是唯心主义哲学的现代表现形式C、 要认识到二者仍然是相对立的D、 要认识到现代西方哲学具有借鉴意义E、 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哲学的主流24、高尔基说:“热爱书吧!它使你的生活变得愉快、舒畅,它会帮助你们辨别形形色色的思想、感情、事情,它能教会你尊重别人和自己,它会用爱世界、

10、爱人类的情感振作你的头脑和心灵。”这段话包含的哲理是:A、 读书可以帮助人们获得间接知识B、 读书会使人们的理论丰富起来C、 人们不能事事实践,主要知识是从书本知识和他人经验得来的D、 学生就是要读书,不必参加实践E、 书本知识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25、古代人们的认识,古代的科学,首先取决于当时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的需要,也在相当程度上受统治阶级的需要特别是战争的需要所制约。古代的天文学、力学、数学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修建水利灌溉工程、帝王宫殿和坟墓、神庙和教堂、城堡和战舰,是古代的人们所进行的规模较大的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提出的问题,构成了古代力学和数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十七、十八世纪自然

11、科学的兴起,取决于当时生产技术蓬勃发展的要求。航海特别是远洋航海需要根据天体的位置精确地确定经纬度,矿井抽水需要尽可能提高抽水扬程,战争中枪炮的制造需要计算弹道和落点。近代力学,归根到底是由于有这样一些实际问题需要解决而发展起来的。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为了发展它的工业生产,需要有探索自然物体的物理特性和自然力的活动方式的科学。”科学发展这一历史印证了:A、 劳动实践创造了人和人的认识B、 科学研究的任务,科学工作的课题,是由实践的需要提出的C、 科学家和理论的“求知欲”“好奇心”,显然不能对科学的发展起到什么推动作用D、 科学研究没有相对独立性,它总是受到实践的决定E、 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

12、践26、“辩证法不知道什么绝对分明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不知道什么无条件的普遍的非此即彼!,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互相过渡,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并且使对立互为中介;辩证方法是唯一的、最高度适合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由此论断可知,唯物辩证法的特征是:A、 肯定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但并不否认它们这间的区别B、 除了“非此即彼”也承认“亦此亦彼”C、 把世界看作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正确处理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D、 唯物辩证法所了解的联系是以否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E、 以唯物论为基础的科学思维方法27、东周列国志记载,荆轲在宴中看到捧酒的美人“双手如玉”,便啧

13、啧赞道“美哉手也”!太子便令断美人手送荆轲“欣赏”。这个历史故事,不仅赤裸裸地暴露了荒淫无度的剥削阶级惨无人道的反动本性,也说明了:A、 他们机械地割裂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 他们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 “脱离了身体的手,只是名义上的手”(亚里士多德)D、 人是机器,只是多几个齿轮,多几条弹簧而已E、 古代人比现代人惨忍28、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例子:猫、田鼠、熊蜂、蝴蝶花,在自然界中是种属相距甚远的动植物。然而人们却发现,有些地方猫多蝴蝶花也多这一奇怪现象。原来,猫吃田鼠,猫多则田鼠少;田鼠毁掉蜂窝,田鼠少则熊蜂多;熊蜂能替蝴蝶花传递花粉,熊蜂多则蝴蝶花繁茂。这个例子生

14、动地表现了:A、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B、 自然界中的动植物被一种关系复杂的网联系在一起C、 物质世界无不处在普遍联系和相互制约之中D、 物质世界神秘莫测,不可言喻E、 物质世界是循环发展的29、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公元前353年,魏国重兵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赵国慌忙向齐国求救。齐国大将田忌准备率军赶去赵国,他的谋士孙膑劝阻说:“要解开杂乱纠纷,不能握拳不放;要解救相斗之人,不可舞刀弄枪。避实就虚,给敌人造成威胁,邯郸之围便可自解。如今魏军全力攻赵精兵锐卒势必倾巢出动,国内一定只剩下老弱兵丁。将军不如轻装疾奔魏都大梁,占据险要,击其虚处。敌人必然放开赵国,回兵自救,这样,我们

15、便能一举解开邯郸之围,又可乘魏军疲惫之际,一鼓歼之。”田忌立刻按照孙膑的布置进行。果然,魏军得悉大梁被围,慌忙回师。人马行到桂陵地面,齐军蜂涌杀出,将魏军打得丢盔弃甲,横尸遍野。这说明:A、“围魏救赵”是辩证法在军事上的灵活运用B、在战争中,作战双方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各种复杂因素C、用矛盾斗争的对抗形式抹杀了矛盾斗争性的普遍性D、战争指导者如能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便可转被动为主动,最后克敌制胜。E、是对矛盾斗争性简要明确的表述30、西京杂记记载:匡衡年轻的时候十分好学。他家里很贫困,买不起蜡烛,一到夜晚,屋里就漆黑一片。匡衡想读书,又没有亮光,怎么办呢?他见隔壁人家点着蜡烛,就在墙壁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孔,让微微透过洞口的烛光映在书上,就这样,他常常学到深夜。他们乡下有个大户人家,并不识字,却有很多藏书。匡衡听说了,就卷起铺盖上他家去做佣工。每天起五更睡半夜,却不要一个工钱。主人家很奇怪地问他要什么,他说:“只要能遍读你家的藏书,我就满足了。”主人很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匡衡就这样勤奋读书,后来成了西汉有名的学者,做过汉元帝的丞相。这则故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