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孩子受了欺负,父母怎么做_第1页
交往:孩子受了欺负,父母怎么做_第2页
交往:孩子受了欺负,父母怎么做_第3页
交往:孩子受了欺负,父母怎么做_第4页
交往:孩子受了欺负,父母怎么做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交往:孩子受了欺负,父母怎么做父母最难过的事情之一,就是发现自己的孩子受到了其 他人的欺负。心疼而又恼火的同时,我们该怎么做,对孩子 怎么说?父母们有代表性的几种看法教孩子“打回去”是一种自我保护和正当防卫的方式,在竞争社会,教孩子学会反击是非常必要的。当然,我们不能教孩子去欺负别人,但若别人欺负 到自己头上来了,就应该反击。孩子将来面对的是一个竞争 社会,如果事事都教孩子宽容退让,容易造成他形成软弱怯 懦的个性,无法做到自强自立。所以,让孩子具有反击精神, 学会自我保护是非常必要的。要从孩子身上找到问题的症结,教给他正确的交往如果孩子经常受欺负,起码可以说明一点:他的交 往方式有问题,这对于

2、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应该首先从自 己孩子身上找到问题的症结,帮他调整与同伴交往的策略, 比如礼貌、协商、主动关心等,决不能强行要求他“打回 去”。因为孩子本身对交往就有畏缩心理,万一动了手也“打不回去”,他的心理压力就更大, 交往也就更不自如了应该从爱的角度出发,正面教育,正确引导,让孩 子学会宽容对人。一般来说,孩子平时所受的欺负,无非就是被小朋 友推了一把,如果没有严重的伤害,父母完全没必要大惊小 怪,更不应该用“打回去”的方式进行反面强化。我们可以 抓住这样的事例对孩子进行适时的引导教育,让他体会到这 种行为会对别人造成伤害,是大家都不喜欢的,小朋友应该 团结友爱,和气相处。我的观点是,

3、要从培养孩子的爱心出 发,尽可能地去淡化人与人之间的“敌意”,教孩子宽容待 人。现代社会的竞争是知识能力的抗衡,暴力并不能使 孩子取得成功。我常教育孩子,对于小朋友间一般性的欺负行为, 都应采取大事化小、息事宁人的态度。能够把大事化小就是 一种处事能力嘛,完全不必用暴力去抗衡,应该把心思花在学习和能力的提高上。学习成绩好了,能力强了,别人自然 也就不会看轻或轻易地欺负你了。至于对那些确实不讲理的 孩子,少跟他玩就是了。孩子间的纠纷让孩子自己去解决,才能让他们在实 践中逐渐积累生活经验。孩子间的打闹争斗是平常事,是他们交往过程中必 然要经历的。孩子就是在今天吵明天好的过程中学会与人相 处的,我们

4、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孩子的行为。父母应该 有坦然的心态,顺其自然,相信孩子通过摸索实践,最终会 找到交往的“度”,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孩子不懂事,应该通过父母或老师来解决,以便帮 助他们明辨是非。确实有些孩子攻击性特别强,喜欢欺负别人,我认 为这个责任主要在于父母的教育。因为孩子毕竟年龄小,要 靠父母来言传身教,正确引导。我认为,如果孩子受了欺负, 首先应该找对方的父母,让他去严格教育自己的孩子。老师对孩子间的交往也应有一定的指导、教育责任。对孩子的纠纷,如果父母不便直接介入,可以通过老师找欺负别人的孩子或其父母谈话,协商教育。他山之石再让我们来看看发生在美国的类似情形以及那里的教育工作者、心

5、理咨询师的建议。如果怀疑孩子受到了欺负,首先要弄清事实真相你的孩子是受欺负者吗?不幸的是,孩子们往往不愿意 主动地向你透露这个情况。孩子们之所以不愿意告诉父母或让父母牵扯进来有很多的原因。“那些欺负别人的孩子往往把一种羞耻感灌 输到这些受到欺负的孩子心中。”凯特葛恩波斯说( 应 对欺负、挑衅与恶意一书的作者)。“这些孩子或许认同了别人给他起的难听的绰号,或许认为他们应该自己来处理 这件事情。”此外,影响孩子们说实话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孩子们对父母可能作出的反应没把握。“如果孩子们担心父母得知事实后,可能会有过激的反应;或者认为父母已经有一大 堆让他们难缠的问题了,不想再给父母增加负担,他们往往就

6、会保持缄默。”葛恩波斯说而每位父母对此的反应也是不一样的。简妮特对于儿子受欺负一事就采取了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态度。“当我的 儿子鲍尔上一年级时,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每天在上学的路上 都能遇到他,并让鲍尔把自己的汉堡拱手让给他。”简妮特 说。“我和鲍尔一直以来都乐于烹制美味可口的汉堡,所以 那个家伙还真是很享受了一段白来的美味。直到两个多星期 以后,鲍尔才告诉我他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吃到自己的午餐 了。第二天早晨,我照常烹制了一个美味儿的意大利汉堡, 但是在面包和火腿之间,我夹了一张3.50美元的收据,上面写着那个家伙的姓名和住址。没想到,这一招还真管用了!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碰过鲍尔。”但并不是每位父

7、母都像简妮特这样幸运。作为父母,要能及时观察和判断孩子是否受到欺负,应当注意哪些 潜在的征兆呢?身体征兆1、伤痕与淤紫孩子们通常容易被划伤、擦伤或碰得淤紫,但如果 你孩子身上的伤多于正常发生的数量,你可能就要探究一下 原因了。你的孩子可能觉得承认自己受到欺负是一件十分难 堪的事,但受到身体侵犯是不可容忍的,你需要弄清楚究竟 是怎么回事。2、撕坏的衣物许多孩子都喜欢把自己最喜欢的衬衫撕去一块儿, 或在牛仔裤的膝盖上扯一个口子以表现新潮。但是,如果这 种现象多于正常追赶时髦的状况,那么这就有可能是孩子正 受到身体侵犯的一种迹象。3、头疼、肚子疼经常抱怨头疼或肚子疼也是孩子可能受到欺负的 一种迹象,

8、尤其是发生在孩子就要去上学之前。这两种症状 都有可能是孩子为逃避上学而寻找的借口,但是,这种生理 上的反应也可能完全是真实的。吃饭没胃口也是受欺负的征 兆之一。担心受欺负的思想压力往往会导致孩子出现真正的 生理疾病。社会性征兆1、不愿意上幼儿园、学校这是孩子可能正受到欺负的一种重要征兆。大部分 欺侮、挑衅的行为是发生在操场上,而这会给孩子的教育带 来方方面面的不良影响。比如,学业成绩的下降,不愿参加 幼儿园、学校的活动,或想中途放弃他们已经参加的活动。 如果你的孩子看起来似乎没有多少朋友,要弄清楚是为什 么!孩子们往往试图呆在家中,以躲避欺负。2、经常丢钱孩子如果时常丢钱,也是受欺负的迹象之一

9、。你一 定看过不少电影,电影中时常有那些欺负人的家伙索要其他 孩子午餐钱的镜头,而这在真实生活中是时常发生的!受欺 负的孩子可能会因此变得非常易怒,而这种易怒的负面情绪 很容易撒在身边的父母或兄妹身上。如果你注意到你的孩子 总是处于一种愠怒、沮丧、侵犯的情绪之中,那这也是一种 受到欺负的迹象。父母应对要点 了解了各种可能出现的迹象,你就该想想应当如何解决了。具体的应对方法可以是1、把情况告知校方父母有必要把发生的事告诉孩子的老师、咨询员、 园长或校长。可以先问问孩子是愿意自己去告诉,还是由你 去告诉。2、保持冷静发现孩子受到欺负会让你非常生气一一有时甚至 变得不理智。如果你保持冷静和理智,事情

10、往往会解决得更 好。3、认识孩子的朋友和孩子的朋友们交谈,告诉他们当你的孩子受到欺 负时,你的感受。如果你孩子的朋友知道了你的感受,他们 会更乐于前来告诉你幼儿园或学校发生的事情。4、让孩子为自己而骄傲让孩子明白,如果他在某些方面与别人不一样,这 没有什么关系。尽早地让孩子明白这一点,孩子会形成坚实 的自我价值感,会认同自己,感到自己也同样值得尊重。5、联系侵犯者父母如果这种欺负是身体上的,而且你已经和幼儿园、 学校都谈过了,就可以联系这个侵犯者的父母。让他们知道 发生的这些事情,并告诉他们你希望这一切立即停止。有些 父母很可能丝毫不清楚自己孩子对别人都做了些什么。6、让孩子参加自卫训练你也许

11、并不希望孩子对侵犯者实施身体上的报复, 但情况一旦恶化,让孩子有自我保护的能力总是好的。这些 训练还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自我尊严,减小他成为受欺负者 的可能。7、给物品标名如果侵犯者偷你孩子的东西,就给孩子要带到学校 去的学习、生活用具上贴上姓名。这样有利于证明这些物品 都是属于你的孩子的,甚至可能起到防止侵犯的作用。8、和团体在一起告诉孩子活动的时候,尽量和团体在一起。你需要 知道他在哪里,是和谁在一起。侵犯者很少愿意向团体中的 一个人挑衅。9、不予理会如果欺负仅仅是口头上的,告诉你的孩子不要理会 那个侵犯者。有时侯,侵犯者在得不到回应的情况下,他们 往往会失去兴趣,事情就过去了(当然,但愿他

12、们不是继续 去搜寻下一个目标)。10、面对侵犯者建议孩子去面对这个欺负人的家伙,但仅仅在这种 欺负只表现在口头上时。让你的孩子告诉侵犯者,他给别人 带来的感受是什么,并且要求他停止他的粗暴行为。有些侵犯者面临挑战时,会收敛和停止自己的错误行为。11、鼓励孩子敞开心扉父母应鼓励孩子向成人,比如老师、咨询员、家庭 成员、牧师或家庭的朋友等敞开心扉。尽管我们都希望孩子 乐于与自己的父母交流、畅谈生活中发生的事,但有些孩子 可能更愿意先向他人倾诉。这样,至少可以先把问题摆明, 然后你就可以有机会和孩子讨论解决的办法。父母们总是希望孩子受到欺负时能够积极反抗和 自卫,以免养成懦弱的个性。但是,大多数父母同时又理智 地认识到,“打回去”的教育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一孩子 间的打斗基本上都是暂时性、代表性的,并不存在原则上的 敌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