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土地供需关系的一般变动规律及产生变动的土地供需关系的一般变动规律及产生变动的原因原因;p农用地与非农用地的供需平衡规律农用地与非农用地的供需平衡规律。p土地土地市场的构成要素及功能市场的构成要素及功能p土地土地市场结构类型市场结构类型p土地土地市场运行机制市场运行机制上节内容回顾上节内容回顾问题问题1、土地供求关系变动的三个原因?2、土地市场的构成要素?3、土地市场的主体和客体指什么?4、土地市场的功能?5、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第三节第三节 土地供需平衡土地供需平衡一、土地供求关系的一般变动规律一、土地供求关系的一般变动规律供给驱动型变动需求引致型变动双重驱动型变动第四节第四节 土地市场结构
2、与功能土地市场结构与功能土地市场主体一、土地市场的构成要素一、土地市场的构成要素管理者客体交易场所第四节第四节 土地市场结构与功能土地市场结构与功能主体土地供给者一、土地市场的构成要素一、土地市场的构成要素其他参与者土地需求者国家和集体土地使用者最终使用者土地的经营者政府出租人、承租人、抵押人中介服务机构第四节第四节 土地市场结构与功能土地市场结构与功能客体一、土地市场的构成要素一、土地市场的构成要素土地权利土地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抵押权土地租赁权地役权第四节第四节 土地市场结构与功能土地市场结构与功能二、土地市场的功能二、土地市场的功能1 1、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土地利用
3、效率最大化2 2、充分实现土地价值充分实现土地价值体现土地的经济价值3 3、优化产业布局优化产业布局通过地租、地价的杠杆作用引导土地资源在各个产业中实现合理配置,从而优化社会经济发展的产业布局第四节第四节 土地市场结构与功能土地市场结构与功能二、土地市场的功能二、土地市场的功能4 4、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土地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最基本的组成部分5 5、合理分配土地收益,调节各方利益合理分配土地收益,调节各方利益平衡土地所有者、土地使用者、土地经营者三方的利益第五节第五节 土地市场运行机制土地市场运行机制土地市场运行机制由价格机制、供
4、求机制和竞争机制构成,其中价格机制和供求机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是土地市场运行的核心。制是土地市场运行的核心。LOGO土地经济学Land Economics 第四章第四章 区位理论区位理论第一节区位理论概述区位理论概述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第三节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第二节 第四章第四章 区位理论区位理论第四节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第四章第四章 区位理论区位理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p掌握掌握区位的内涵及影响因素区位的内涵及影响因素;p掌握掌握杜能农业区位论的理论前提、区位地租杜能农业区位论的理论前提、区位地租形成机制以及杜能圈形成机制以及杜能圈;p掌握掌握韦伯工业区位论的理论前提及三种区位韦伯工业区位论的理
5、论前提及三种区位指向理论指向理论;p掌握掌握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前提、系统结构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前提、系统结构p理解三个区位论的理论意义及存在的问题理解三个区位论的理论意义及存在的问题第一节第一节区位理论概述区位理论概述传统意义上的区位一词源于德语“standort”,英文将其译为“location”,日文译成“立地”,中文则译为“区位”。第一节第一节 区位理论概述区位理论概述在传统区域经济学中,通常把区位理解为经济活动的场所。如企业活动的场所,就是企业区位。也有人将其理解为确定某经济活动场所的行为,即区位选择。一、区位与区位理论第一节第一节 区位理论概述区位理论概述区位某一事物的位置该事物与其他事
6、物的空间的联系一、区位与区位理论第一节第一节 区位理论概述区位理论概述一、区位与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Location Theory)是研究经济行为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经济活动的组合理论。简单地说就是研究经济活动最优的空间理论,即研究经济行为与空间关系问题的理论。19世纪初德国经济学者杜能根据资本主义农业与市场的关系,探索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分带现象,创立了农业区位论。”第一节第一节 区位理论概述区位理论概述20世纪初,出现了以研究成本和运输费用为内涵的工业区位论。其先驱者是龙哈德,集大成者是德国经济学者韦伯,他创造性的提出了区位因子体系,从而创立了工业区位论。一、区位与区位理论20世纪30年代
7、初,德国地理学者克里斯塔勒根据聚落和市场的区位,提出中心地理论;稍后,德国经济学者廖什利用克里斯塔勒理论的框架,发展成为产业的市场区位论。第一节第一节 区位理论概述区位理论概述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和日本的滕田等,在传统区位论的思想指导下,用现代经济学方法,开创了当代城市区位的研究。一、区位与区位理论第一节第一节 区位理论概述区位理论概述一、区位与区位理论区位理论企业(消费者)区位产业区位城市区位研究单一的企业或消费者的最优区位,着眼于成本和运费最低研究某一产业的区位研究中心城市可能在哪里发育,贸易可能在哪里聚集1自然因子。自然因子。自然因子包括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第一节第一节
8、 区位理论概述区位理论概述2运输因子。运输因子。运费的高低,同产业区位关系最为密切。早期的工业区位论,便是主要以原料和产品的运费来讨论的,使运输因素在区位论中居突出地位。二、区位因子3劳动力因子。劳动力因子。一定劳动力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保证。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熟练程度)的空间分布是确定产业区位的重要考虑因素。4 4市场因子。(市场因子。(1)市场与企业的相对位置;(2)市场的规模,即其商品或服务的容量;(3)市场的结构,即其商品或服务的种类。第一节第一节 区位理论概述区位理论概述二、区位因子6 6社会因子。(社会因子。(1)政府的干预:包括不同制度的政府机构实行的政策,如资本主义下的保护关
9、税;(2)经济发展中决策者的行为。5. 5. 集聚因子。集聚因子。集中和分散是产业空间布置的两个方面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社会要求及研究者的角度不同,就形成了有所侧重的区位理论体系。第一节第一节 区位理论概述区位理论概述二、区位因子以成本为导向的区位理论以成本为导向的区位理论 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以以市场市场为导向的区位理论为导向的区位理论 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区位的行为区位的行为理论理论 考虑人的行为考虑人的行为第二节第二节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第二节第二节 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 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而且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当
10、时的经济状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其中尤其是农业生产地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 冯杜能是19世纪初德国经济学家、经济活动空间模式的创始人。他的名著孤立国于1826年完成。1. 在一个大平原中央有一个城市,它与周围农业地带组成一个孤立的地区。该区位中,具有同样适宜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宜于植物、作物生长。而在这平原之外,没有适合耕种的土地,只有荒原与外部世界相隔绝。这就是“孤立国”形成的起码条件。2. 农村除同中心城市外,与其他任何市场无联系。即中心城市是唯一农产品贩卖中心,也是工矿品唯一供应者。第二节第二节 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一、农业区位论的基本假定3. 市场的农产品价格、农业劳动者工资、资
11、本的利息皆假定固定不变。4.“孤立国”既无河川、亦无运河,马车是产品唯一的运输手段。5. 农村的农民生产力的动力是获得最大的区位地租即纯收益,故他们是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调整其生产品类。6. 运输费用同运输的重量和距离成正比,运输费用由农业生产者负担。第二节第二节 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一、农业区位论的基本假定 杜能认为,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为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而利润(R)则是由农业生产成本(C)、农产品的市场价格(P)与把农产品运到市场上的运费(T)等三个因素决定的。用公式表示就是: R = P (C+T)R = P (C+T) 收益是随运输距离远近而发生变化的,由最高至0,再远实际上要
12、赔本。农民选择的经营品类,是同距离密切相关的,但随着距离市场的里程增加,可选择的范围愈来愈小。二、经济指标第二节第二节 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 利润与运费的线性函数关系收收入入成本成本到中心城到中心城市的距离市的距离PC O农产品总成本:农产品总成本:C+T农产品市场价格农产品市场价格P运费运费T生产成本生产成本C第二节第二节 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 由上图可以看出:生产某种农产品的利润额与其生产产生产产地地到中心城市市场中心城市市场的距离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化关系。 由此可得出结论:城市周围土地的利用类型以及农业集约化程度都是随着距离的递增呈带状变化,围绕中心城市形成一系列同心圆,这些同心圆被称为“
13、杜能圈杜能圈”。第二节第二节 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三、杜能圈 第一圈层为自由农作圈第一圈层为自由农作圈 第二圈层为林业圈第二圈层为林业圈 第三圈层为轮作农业圈第三圈层为轮作农业圈 第四圈层为谷草轮作圈第四圈层为谷草轮作圈 第五圈层为三圃式农作圈第五圈层为三圃式农作圈 第六圈层为畜牧圈第六圈层为畜牧圈第二节第二节 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三、杜能圈城市城市1.自由农作圈自由农作圈 当时处在马车时代,又缺乏有效的贮存技术当时处在马车时代,又缺乏有效的贮存技术, ,农产品以新农产品以新鲜蔬菜与鲜奶为主鲜蔬菜与鲜奶为主 地租高,必须采用高度集约化的耕作方式地租高,必须采用高度集约化的耕作方式 获取肥料方便
14、,地力不会下降获取肥料方便,地力不会下降第二节第二节 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三、杜能圈2.林业圈林业圈 供给城市用的建筑材料、薪材等供给城市用的建筑材料、薪材等 重量和体积较大,运输条件有限重量和体积较大,运输条件有限 在第二个圈层在第二个圈层生产木材较粮食收益高生产木材较粮食收益高第二节第二节 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三、杜能圈3.轮作农业圈轮作农业圈 马铃薯、大麦、苜蓿、黑麦、豌豆、燕麦马铃薯、大麦、苜蓿、黑麦、豌豆、燕麦 六区轮作,没有休闲地,恢复土壤肥力六区轮作,没有休闲地,恢复土壤肥力 50%50%的耕地种植谷物,作为商品出售的耕地种植谷物,作为商品出售第二节第二节 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三
15、、杜能圈4.谷草轮作农业圈谷草轮作农业圈 黑麦、大麦、燕麦,其余三区为牧草,第七区为休闲地黑麦、大麦、燕麦,其余三区为牧草,第七区为休闲地 七区轮作七区轮作 43%43%的耕地种植谷物,作为商品出售的耕地种植谷物,作为商品出售第二节第二节 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三、杜能圈5.三圃式农作圈三圃式农作圈 第一区黑麦、第二区大麦、第三区休闲地第一区黑麦、第二区大麦、第三区休闲地 三区轮作三区轮作 24%24%的耕地种植谷物的耕地种植谷物第二节第二节 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三、杜能圈6.畜牧圈畜牧圈 生产粮食自给,生产牧草养畜生产粮食自给,生产牧草养畜 位于城市位于城市51-80KM51-80KM处处 活
16、畜活畜、黄油和奶酪黄油和奶酪;菜籽、烟草、亚麻菜籽、烟草、亚麻第二节第二节 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三、杜能圈 现实的国家与现实的国家与“孤立国孤立国”有以下区别:有以下区别:找不到自然条件、土壤肥力和物理性状完全相同的土地。找不到自然条件、土壤肥力和物理性状完全相同的土地。不可能有惟一的大城市,它既不靠河流边,也不在通航的不可能有惟一的大城市,它既不靠河流边,也不在通航的运河边。运河边。在具有一定国土面积的国家中,除了首都,还有许多小城在具有一定国土面积的国家中,除了首都,还有许多小城市分散在全国各地市分散在全国各地。第二节第二节 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四、杜能圈的修正 针对以上情况,杜能根据市场
17、价的变化和可通航河流的存在对“孤立国”农业区位模式产生的巨大影响,对“杜能圈”进行了修正。他假设当有一条通航河流可达中心城市时,若水运的费用只及马车运费的1/10,于是一个距城100英里,且位于河流边上的农场,与一个同城市相距10英里远,位于公路边上的农场是等同的。这时,农作物轮作制将沿着河流两岸延伸至边界。第二节第二节 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四、杜能圈的修正第二节第二节 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1.杜能农业区位论的重要贡献在于对农业地域空间分异现象进行的理论性、系统性的总结。第一是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只存在农业生产方式的相对优越性;第二是距离市场越近,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
18、农业生产方式的布局是合理的。第二节第二节 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五、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2.杜能采用的“孤立化孤立化”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最具重要意义。这种方法对于韦伯以及克里斯塔勒等后来的区位理论研究者有很大影响与启发。杜能以从生产地到消费地之间的运输费用差异,建立了农业生产的空间差异模型。这一主导因素分析法成为区位研究的基本立足点。第二节第二节 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五、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3.杜能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不仅仅用此原理可说明农业土地利用,对于其它土地利用仍然有效,是土地利用一般理论的基础。杜能从级差地租出发,建立了合理的农业集约化经营模型,这不仅
19、被广泛地应用于农业,而且也被广泛应用到工业和地区布局的研究中。第二节第二节 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五、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第三节第三节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 德国在产业革命以后,近代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从而伴随着大规模人口的地域间移动,尤其在产业与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现象极为显著的时代。 在这种背景下,韦伯从经济区位的角度,探索资本、人口向大城市移动背后的空间机制。第三节第三节 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 韦伯在经济活动的生产、流通与消费三大环节中,挑选了工业生产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索工业生产活动的区位原理,试图解释人口的地域间大规模移动以及城市人口与产业聚集原因。第三节第三节 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 韦
20、伯是工业区位论的奠基人,他运用杜能的研究方法,结合德国工业实际,对德国1860年以来的工业区位、人口集聚和其他工业区位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于1909年出版了著名的工业区位论。第三节第三节 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1)所分析的对象是一个孤立的国家或特定的地区,对工业区位只探讨其经济因素,而假定该国家或地区的气候、地质、地形、民族、工人技艺都是相同的。第三节第三节 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一、工业区位论的假设前提(2)工业原料、燃料产地为已知点,生产条件和埋藏状况不变;消费地为已知点,需要量不变;劳动供给地为已知点,供给情况不变,工资固定。第三节第三节 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一、工业区位论的假设前提(3)
21、生产和交易均就同一品种进行讨论。(4)运输费用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即运费同里程及载重吨位呈正比,运输方式为火车。第三节第三节 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一、工业区位论的假设前提隐含的假设条件:(1)原材料供应的地理分布是给定的(2)区位的消费规模与状况是给定的,其暗含假设对所有的生产者是完全竞争。(3)每一区位中劳动力是不可流动的,且在固定工资的条件下,该区位的劳动力是无限供给的。第三节第三节 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一、工业区位论的假设前提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就是研究各种区位因子区位因子对厂商生产区位选择的影响。围绕区位因子分析,韦伯提出了一系列概念术语,构成其区位理论的指标。它们不仅对韦伯的区位理论是
22、工作的基础,对以后的经济、交通和工业的地理研究亦有重要意义。第三节第三节 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二、区位因子及分类 区位因子:区位因子:在特定地点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一种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地区进行同种活动可能获得更大利益的因素,这种利益也就是生产成本的节约。第三节第三节 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二、区位因子及分类一般区位因子与特殊区位因子一般因子是对一般工业的区位都产生影响的因子,如劳动力费用、运输费用、地租等。有了一般因子,才能建立工业区位的普遍规律,故这种因子是研究的重点。第三节第三节 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二、区位因子及分类一般区位因子与特殊区位因子特殊因子是对特定工业区位产生影响的因子,如对水
23、质、空气湿度、易腐原料的保存等要求。这是区位论中次要的因子。第三节第三节 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二、区位因子及分类地方区位因子与聚集、分散因子 使工业固定于一定地点的因子,称为地方因子,如因运费而使工厂的原始分布趋向于某特定地方。第三节第三节 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二、区位因子及分类地方区位因子与聚集、分散因子 在工业固定于某些特定地点后,又会产生一些伴生的区位因子,使工业趋向于集中或分散。前者如协作、成组布局、动力使用等;后者如地价上涨和环境污染等。第三节第三节 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二、区位因子及分类自然技术因子与社会文化因子由于自然条件和资源的特殊性,使工厂取得效益,称这些因子为自然方面的。它
24、一方面是自然的地理差异,也由于技术的发展和变化而引起,故可称之为自然技术因子。第三节第三节 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二、区位因子及分类自然技术因子与社会文化因子 由于社会经济形态和一定文化水平而使工厂取得效益,这些因子称为社会文化因子。韦伯在区位分析中主要考虑了自然技术因子,抽象掉了社会文化因子。第三节第三节 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二、区位因子及分类 韦伯使用区位因子来决定生产区位,区位因子是工业区位论的核心,它包括了运费、劳动力、聚集等因素。第三节第三节 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三、工业寻求最优区位的三个阶段 第三节第三节 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1 1、运费指向论、运费指向论通过假设,韦伯把工业布局简化
25、为寻找最小运费点的问题,即在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条件下,如何确定仅考虑运费的工厂区位,即运费(吨公里)【重量运距】最小的区位。第三节第三节 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1 1、运费指向论、运费指向论第三节第三节 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运费重量距离1 1、运费指向论、运费指向论遍在原料(常见性原料):遍在原料(常见性原料):广泛分布在各个地方的原料局地原料(稀有性原料):局地原料(稀有性原料):只分布在某些地点的原料第三节第三节 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1 1、运费指向论、运费指向论纯原料纯原料生产过程中几乎把全部重量都能转移到制成品中去的原料损重原料损重原料生产过程中只有部分重量转移到制成品中去的原料 第三
26、节第三节 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 局地原料的重量局地原料的重量 原料指数原料指数 = = 制成品的重量制成品的重量第三节第三节 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1 1、运费指向论、运费指向论用原料指数判断工业区位的指向用原料指数判断工业区位的指向 原料指数1的工业,布局上是原料地指向如金属冶炼业、食品加工业等第三节第三节 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 原料指数 门槛人口门槛人口 盈利盈利服务人口服务人口 = 2R = 2R 第四节第四节 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RTM均质平原均质平原尚有地区对同样商品与尚有地区对同样商品与服务的需求没有满足服务的需求没有满足RTM2R 的距离的距离第四节第四节 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12
27、4RTMRTMRTMRTMRTMTMRTMRTMTMRTMRTMRTMRTMRTMTMRTMRM尚有地区对同样商品与尚有地区对同样商品与服务的需求没有满足服务的需求没有满足RTMRTMRTMRTMRTMRTMRTMRRTMRTMRTMRTMRTMRRTM如果市场如果市场区相互靠区相互靠拢一点,拢一点,这些需求这些需求未满足的未满足的区域就自区域就自动消失了动消失了RTMRTMRTMRTMRTMRTMRTMRRTMRTMRTMRTMRTMRRTM那么,市场区相互重叠的情况下,市场区的边界是那么,市场区相互重叠的情况下,市场区的边界是如何形成的呢如何形成的呢? ?重叠贸易区重叠贸易区未满足的需求现
28、在得到未满足的需求现在得到了服务了服务市场之间存在竞争市场之间存在竞争一个六边形的市场区域系统填满了这个均质平原地区:每个一个六边形的市场区域系统填满了这个均质平原地区:每个消费者都可就近消费,市场区也不存在重叠消费者都可就近消费,市场区也不存在重叠不存在重叠贸易区了不存在重叠贸易区了未满足的需求现在得未满足的需求现在得到了服务到了服务市场之间不存在竞争市场之间不存在竞争每个商品与服务提供每个商品与服务提供者获取者获取“平均利润平均利润”均质平原均质平原 k=3 市市场场原原则则级别各个级别中心的个数高 1 12236418 低 554第四节第四节 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克里斯泰勒克里斯泰勒 k
29、=3 k=3 市场原则的中心地等市场原则的中心地等级结构中的级结构中的“三的规则三的规则”每一个高一级别的市场区相当于三个低一级别的市场区,每一个高一级别的市场区相当于三个低一级别的市场区,或者说每一个高一级别的市场区的面积是低一级别市场或者说每一个高一级别的市场区的面积是低一级别市场区的三倍区的三倍中心地的数量随级别的增加呈中心地的数量随级别的增加呈1,2,6,18,541,2,6,18,54两个高一级别的中心地间的距离是两个低一级别中心地两个高一级别的中心地间的距离是两个低一级别中心地间的距离的间的距离的 3 3 (=1.72) (=1.72)倍倍第四节第四节 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AAAA
30、A克里斯泰勒的 k=3 (市场) 原则 难题难题: 低级别中心地 B, 不在两个高一级别A级中心地的直线连接线上BBBBBBBBBBBBB 是一种使交通效率是一种使交通效率/ /交通连接性达到最大的变通安排交通连接性达到最大的变通安排 如果交通线首先必须连接最高级别的如果交通线首先必须连接最高级别的A A级中心地,则级中心地,则B B级中心则会在两个级中心则会在两个A A级中心的道路连线的中点上级中心的道路连线的中点上 其结果产生了其结果产生了 k=4 k=4 的系统的系统 k=4 k=4 不会使消费者的总的购物出行距离最短,但却不会使消费者的总的购物出行距离最短,但却使主要交通干道上的行使距
31、离达到最使主要交通干道上的行使距离达到最短短第四节第四节 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二)交通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二)交通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克里斯泰勒克里斯泰勒 k=4 (交通交通) 原则原则 问. 低一级的B级中心地应该在哪里? 答. 连接两个A 道路线的中点!AAAAABBBBBBB交通联系 (连接性)克里斯泰勒克里斯泰勒 k=4 (交通交通) 原则原则AAAAABBBBBBB交通联系 (连接性)如. 道路克里斯泰勒克里斯泰勒 k=4 (交通交通) 原则原则 问. 低一级的C级中心地应该在哪里? 答. 连接两个B道路线的中点!AAAAABBBBBBB交通联系 (连接性)如. 道路135克
32、里斯泰勒克里斯泰勒 k=4 (交通交通) 原则原则AAAAABBBBBBB交通联系 (连接性)如. 道路克里斯泰勒克里斯泰勒 k=4 (交通交通) 原则原则AAAAABBBBBBB交通联系 (连接性) k=4 交交通通原原则则级别各个级别中心的个数高 1 123312448 低 5192第四节第四节 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克里斯泰勒克里斯泰勒 k=4 k=4 的中心地等级结构的中心地等级结构中的中的“四的规则四的规则”每一个高一级别的市场区相当于四个低一级别的市场区,每一个高一级别的市场区相当于四个低一级别的市场区,或者说每一个高一级别的市场区的面积是低一级别市场或者说每一个高一级别的市场区的面
33、积是低一级别市场区的四倍区的四倍中心地的数量随级别的增加呈中心地的数量随级别的增加呈1 1,3 3,1212,4848,192192,两个高一级别的中心地间的距离是两个低一级别中心地两个高一级别的中心地间的距离是两个低一级别中心地间的距离的间的距离的 4 4 (=2) (=2)倍倍第四节第四节 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AAAAA克里斯泰勒的 k=3 (市场) 原则 难题: 低一级的B中心 及其市场区被高一级的A中心所分割BBBBBBBBBBBBB(三)克里斯泰勒的(三)克里斯泰勒的 K=7 (K=7 (行政行政) )原则原则 在等级体系中每一低一等级的中心应该在高一级在等级体系中每一低一等级的中心
34、应该在高一级贸易区的边界以内贸易区的边界以内 行政边界可能会禁止或阻碍穿越边界的贸易行政边界可能会禁止或阻碍穿越边界的贸易 政治边界的作用政治边界的作用 商店关门时间不同商店关门时间不同 星期天关门问题星期天关门问题第四节第四节 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AAAAA克里斯泰勒的 K=7 (行政)原则正常贸易正常贸易有贸易障碍有贸易障碍AAAAA克里斯泰勒的 K=7 (行政)原则贸易被限制同一贸易范围贸易被限制同一贸易范围克里斯泰勒的 K=7 (行政)原则每个绿色的六角形包含了七个蓝色六角形K=7 行行政政原原则则级别各个级别中心的个数高 1 1263424294 低 52058第四节第四节 中心地理
35、论中心地理论克里斯泰勒克里斯泰勒 k=7 k=7 的中心地等级结构的中心地等级结构中的中的“七的规则七的规则”每一个高一级别的市场区相当于七个低一级别的市场区,或者说每一个高一级别的市场区的面积是低一级别市场区的七倍中心地的数量随级别的增加呈1,6,42,294,2058两个高一级别的中心地间的距离两个低一级别中心低间的距离的 7 (=2.65) 倍第四节第四节 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三原则的共同之处三原则的共同之处 k 值规定了中心地/市场的等级结构的序列次序 顺序的模型特征:有规则、离散、严格、等级 体现空间经济中的均衡状态第四节第四节 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三原则适合的条件三原则适合的条件在
36、三原则中市场原则是基础,而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可看作是对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修改。市场原则适用于由市场及其市场区域构成的中世纪的中心地的商品供给情形第四节第四节 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三原则适合的条件三原则适合的条件交通原则适用于如19世纪交通大发展事情,以及新开拓的殖民地国家,也适用于新开发区、交通过境地带。在文化水平高、人口密度大的区域,交通原则比市场原则的作用大。第四节第四节 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三原则适合的条件三原则适合的条件克氏进一步强调,高级中心地对远距离的交通要求大,因此高级中心地按交通原则布局;中级中心地布局行政原则作用大,低级中心地的布局用市场原则解释比较合理。第四节
37、第四节 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三原则适合的条件三原则适合的条件行政原则适用于具有强大统治机构的绝对主义时代,或者像社会主义国家以行政组织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另外,自给性强、与城市分离的山间区域内形成的以某以一中心地为核心的自给区域第四节第四节 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总结中心地理论总结 是一种思考等级结构的方式城市中心城市功能市场贸易区 是对空间以及空间的动态进行理论化的起点 为规划城市商业功能和宏观市场营销提供了商业和贸易研究的基础理论第四节第四节 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克里斯特勒的中心地布局设想克里斯特勒的中心地布局设想 各个大小城市及其市场区、各大小商业中心及其市场区,形成大小不同的层层
38、六边形 愈是高级中心,其所能提供的商品与劳务种类愈齐全第四节第四节 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克里斯特勒的中心地布局设想克里斯特勒的中心地布局设想 同一等级中心的市场区是全等的,因此两个相邻的同一等级中心之间的距离也是相等的;愈是级别低的中心,相邻两个中心之间的距离就愈短第四节第四节 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廖什等人的补充廖什等人的补充 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商品的市场区的等级与范围远不是那麽规格化的,应允许它们相互交叉、部分重叠 在大城市市场区内,主要交通干线的布局对下面各级市场区的范围与布局影响很大 人口密度与购买力水平也会影响各级市场区的范围 某些资源的分布也会影响城市的分布,而使其不是严格地按六边形
39、模式布局第四节第四节 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五、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意义五、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意义1.促进地理学由传统的区域个性描述走向对空间规律和法则的研究。首次将演绎法演绎法引入地理学。2.克氏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3.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第四节第四节 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六、存在的问题六、存在的问题1.只重视商品供给范围的上限分析,中心地布局是由上限决定的。对下限分析较少。2.克氏中心地系统中K值在一个系统中是固定不变的,但现实中各种因素是变动的。3.克氏将消费者看作是“经济人”,遵循就近购买原则。但现实中,消费者更倾向于在高级中心地活动
40、。第四节第四节 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六、存在的问题六、存在的问题4.克氏忽视了集聚利益,只重视各等级中心设施的出现,对出现的数量没有深入分析。5.克氏的中心地理论对需求的增加、交通的发展和人们的移动带来的中心地系统的变化没有进行论述。第四节第四节 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关于区位理论的小结人类活动的空间是土地,因而可以说人类活动的空间是土地,因而可以说区位理论就是土地区位利用理论区位理论就是土地区位利用理论区位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整个过程,区位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整个过程,正是土地资源区位利用不断深化的理论正是土地资源区位利用不断深化的理论体现体现区位理论的新发展从单个经济单位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地区总
41、体经济结构及其模型的研究从抽象的纯理论的模型推导,转为力求接近实际的区域分析和建立在实践中可应用的模型,为实际的决策提供依据区位决策的客体除工业、农业、市场以外,又加进了范围更加广泛的第三产业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对传统的区位论提出了挑战现代先进手段的广泛应用为区位理论提供了有力支撑区位理论的新发展杜能 “孤立化”的研究方法以成本(运输成本)为导向对农业空间分异现象进行的理论性、系统性的总结杜能圈本章总结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 关键词关键词本章总结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 关键词关键词韦伯 抽象与演绎研究方法以成本(运输因子、劳动力因子、聚集因子)为导向本章总结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 关键词关键词运费指向论 原料指数与区位重量劳动费指向论 劳动费指数与劳动系数聚集指向论揭示了工业布局的特点和规律本章总结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 关键词关键词克里斯塔勒首次将演绎法引入地理学以市场为导向揭示了中心地的布局特点和规律本章总结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 关键词关键词K=3 以市场为原则的中心地理论K=4 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诉讼案件处理经验总结
- 房地产开发业会计工作总结
- 网上购物系统课程设计jsp
- 茶叶店销售员工作总结
- 工业行业保安工作总结
- 电子商务行业行政后勤工作总结
- 电影影视销售心得体会
- 玻璃制品生产招标合同三篇
- 劝退员工合同(2篇)
- 创新项目保密协议书(2篇)
- 2024养老院消防设备升级与消防系统维护服务合同3篇
- 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制度
- 人才引进政策购房合同模板
- 学生宿舍消防安全制度模版(3篇)
- GB/T 44990-2024激光熔覆修复层界面结合强度试验方法
-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ps经典课程-海报设计(第六讲)
- 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 【MOOC】工程制图解读-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期末复习(试题)-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