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诗意的生活_第1页
教师---诗意的生活_第2页
教师---诗意的生活_第3页
教师---诗意的生活_第4页
教师---诗意的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完小教师培训教材教师诗意的生活 -文摘2011年3月15日卷首语读书,犹如在和圣人对话;读书,悄悄洗礼着自己的心灵;读书,轻轻抚慰着自己的生命人生之乐需读书读书之乐,在于心灵的无限自由。人在江湖,往往身不由己。常有壮志难酬的懊恼,好梦难圆的遗憾,无力挣脱的束缚。但只要一书在手,从容展卷,把你的心灵随文字一起放飞,便可享受最完整最纯粹的幸福。你可以惊叹“横空出世莽昆仑”的雄奇巍峨,你可以领略“杏花、春雨、江南”的飘逸婉约,你可以随东坡太守一起,“聊发少年狂,挽弓如满月,西北射天狼”,你也可以“无言独上西楼,水悠悠,愁脉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你可以到世外桃源流连驻足,你可以到海外异域探险撷趣

2、。须臾内,你便可思接千载;方寸间,你就能视通万里。远离了尘世的势利喧嚣,净化了心中的庸俗浮躁,读书之乐,善莫大焉。读书之乐,在于怡情养性。看一本书,就是一次灵魂的旅行,它能挖掘沉默字句中的金子,幻化为激动人心的思想火花;它能穿越似水流年,把作品还原成岁月。中华五千年,泱泱大国英才辈出,留给了我们博大、精深、灿烂生辉的文化。读儒家经典,可以激发你济世安邦的志向,铸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悲天悯人的情怀;读道家经典,可以使你学会“无为而治”的宁静淡泊,明白“有生无、无生有”万物相辅相成,相生相克的道理;读佛家之言,你便会拥有“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的坚韧

3、和宽容;看法家著述,你就能够敬畏法规,时时严格自律。 渐渐的, 你少了拘泥,多了通达;少了狭隘,多了开阔;少了偏激,多了平和。 浮云遮眼又何惧,身在高层我自知!读书之乐,在于启迪智慧。林语堂先生曾说,人之初生,都是好学好问,及其长成,受种种的俗见俗闻所蔽,毛孔骨节,如有一层包膜,失了聪明,逐渐顽腐。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打开一本书,便开始了在自己的头脑中嫁接前人智慧的过程.你可以和兵圣孙武对话,机变百出,进退自如;你可以和太史令司马迁交谈,“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你可以聆听哲学家尼采的呐喊,引领你对人生、对现实的深度思索;你可以向天文学家叶叔华询问,了解宇宙浩淼和生命的本原读书

4、,会给你处惊不变的胆量,会赠你化险为夷的智慧,会给你睿智迷人的风采.“腹有诗书气自华.”曾经有人举过一个例子,说九十岁的冰心会比九十岁的巩俐漂亮无数倍. 关键在于冰心优雅妩媚,一颦一笑无不展现知书达理的内在美。红颜弹指老,唯有读书能让女人在刹那芳华之后仍然保有内外兼修,不可方物的美丽。正因读书济人之短,补人不足,“朝闻道,夕可死”才成为读书人的最后追求。为师之道必读书唐朝的大散文家韩愈曾经说过一句话:“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作为教师,要给学生传授道理,解除疑惑,传授道业。促进学生人格完善和文化成长。而传道授业解惑;就应当拥有文化。孔子曾说:“文不在兹乎”,把自己看作文化的代言者。实际上

5、在学生心目中,老师扮演的就是是文化代言人,文化传播者的角色。既然是文化的传播者,缺少了文化底蕴,又如何胜任自己的角色呢?我们经常崇拜一些名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是那样精妙,语言是那样华美,生成是那样灵动。而这些,却是我们无论如何也模仿不来得。于漪老师执教孔乙己这课,是这样开篇的:“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人的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看到悲剧使人泪下。孔乙己这篇小说写了孔乙己悲剧的一生,可是我们读了以后,眼泪不会夺眶而出,而是感觉内心一阵痛楚,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孔乙己的悲剧是在笑声中进行的,那么孔乙己的悲剧到底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呢

6、?”我想这些问题只有大师于漪才能提出来,也只有于漪的学生能回答出来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丰厚的文化底蕴成就了一位位名师。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拥有文化、博览群书,应该是我们老师生存的必须之一。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仅应该是文化和智慧的拥有者,还应是道德完善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些都说明了教师自身道德高尚的重要性。教师完善自己的道德,提高自己的素养,有很多途径,读书便是其一。培根说“读书能培养完全的人格”。如果我们常读圣贤之书,和圣人进行对话的时候,我们也会提升自己的的道德修养。 苏东坡曾言:“书卷多情

7、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我们既知读书好,就要好读书,读好书 2011年3月15日晚1.教书与读书黄卫生人们通常把学生上学叫做去“读书”,把老师上课叫做“教书”。教师只有先“读书”,然后才能去“教书”。但是,教师读完了拿文凭的书,取得了做教师的资格证书,并不一定就能教好书。教师要教好书,必须一生不离读书。然而,眼下教师不读书却是普遍现象,并有日益蔓延和恶化的趋势,已成为影响教育发展的严重问题。 教书之人何以不读书? 一是无空读。目前中小学教师工作量普遍偏重,有的甚至是超负荷工作。每天光是上课、批改作业、下班辅导就忙得不亦乐乎,特别是一些繁杂无效的所谓备课(其实就是年复一年的抄教案),劳形伤神,

8、白白浪费了老师们许多宝贵时间。教师成天忙于应付各种形式主义的东西,身心疲惫,无暇顾及读书。二是无书读。教师案头上堆放的除了学生作业本、课本、不同版本的参考书和教辅资料外,几乎很难见到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刊,更不用说是名家大师的教育经典著作了。偶尔发现一两本挂在墙角的教育期刊,也似乎很少有人读过。有的教师坦率的说自己从学校毕业出来,除了教参书外,压根就再没有认认真真读过一本有关教育教学的理论著作,其他书籍也读的非常有限。再走进学校图书资料室,书架上大多是一些尘封已久的旧书刊,传统或现代的教育名家的经典著作在这里难觅其踪。有的学校校舍盖的豪华气派,绿化美化漂漂亮亮,电教设备一应俱全,但图书室的藏书却

9、是那些发黄过时的书籍。新华书店(尤其是县级新华书店)充斥的是各类教辅读物,城镇公园图书馆也难觅教育类图书的踪影。三是无心读。受市场经济思潮影响和形形色色的娱乐休闲活动的诱惑,全民读书风气日益衰落,教师也感染了“阅读恐惧症”。再加上近十几年来 教师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实际上的逐渐下降,教师职业退去了昔日神圣和虚幻的光环,而社会和家长对教师的期望和压力越来越大,使得教师变得更加现实,有的甚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职业倦怠。凡此种种,教师失去了读书充电的原动力和阅读兴趣,也就很难有心思坐下来精心读书了教师长期不读书,张口全是陈词滥调,讲课只是当教参书的传声筒。上课照本宣科,讲解人云亦云,板着脸孔说教,自己无

10、动于衷却假模假式地抒情,其面目必然可憎,令学生生厌。“腹有诗书气自华”。没有书本的滋润,缺少智慧的阳光,人的精神世界就会干缩枯萎,思想底色就暗淡无光。为人师者,本应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专业化的理论素养,宽厚仁爱的人文精神,独具魅力的人格品质。这一切无不建立在广泛吸收优秀文化精髓和接受名家大师经典洗礼的基础上。多读一点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就会多一分高雅的品位;多读一点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就能多把握一分教育的真谛。欲求教好书,必先做读书人。教师只有有了一定的宽度和深度的阅读,才能口吐莲花、妙语连珠;才能让我们的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训练场,更是传递思想,启迪智慧,充满人文情怀和生命

11、活力的大课堂;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书育人的终极目标。教书之人爱读书、多读书,不仅是职业需要,更应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吧。 -摘自教师博览2.读书使人优美毕淑敏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菌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

12、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双眸。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书读得不够广博和投入。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当然也包括网上阅读),那些

13、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起来,独享其乐。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而这种欣悦,是多么地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且永不磨损。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你在书籍里看到了无休无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当你把他人的聪慧加上你自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轻轻说出的时候,你的红唇就比任何美丽色彩的涂

14、抹,都更加光艳夺目。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 摘自青年文摘3.漫谈读书梁实秋我们现代人读书真是幸福。古者,“著于竹帛谓之书”,竹就是竹简,帛就是缣素。书是稀罕而珍贵的东西。一个人若能垂于竹帛,便可以不朽。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用韧皮贯联竹筒,翻来翻去以至于韧皮都断了,那时候读书多么吃力!后来有了纸,有了毛笔,书的制作比较方便,但在印刷之术未行以前,书的流传完全是靠抄写。我们看看唐人写经,以及许多古书的抄本,可以知道一本书得来非易。自从有了印刷术,刻板、活字、石印、影印,乃至于显微胶

15、片,读书的方便无以复加。 黄山谷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细味其言,觉得似有道理。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人,确实是面目可憎语言无味的居多。我曾思索,其中因果关系安在?何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我想也许是因为读书等于是尚友古人,而且那些古人著书立说必定是一时才俊,与古人游不知不觉受其熏染,终乃收改变气质之功,境界既高,胸襟既广,脸上自然透露出一股清醇爽朗之气,无以名之,名之曰书卷气。同时在谈吐上也自然高远不俗。反过来说,人不读书,则所为何事,大概是陷身于世网尘劳,困厄于名缰利锁,五烧六蔽,苦恼烦心,自然面目可憎,焉能语言有味? 当然,改变气质不一定要靠读书

16、。例如,艺术家就另有一种修为。“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三年不成。成连言吾师方子春今在东海中,能移人情。乃与伯牙偕往,至蓬莱山,留伯牙宿,曰:子居习之,吾将迎师。刺船而去,旬时不返。伯牙延望无人,但闻海水洞崩拆之声,山林窅冥,群鸟悲号,怆然叹曰:先生将移我情。乃援琴而歌,曲成,成连刺船迎之而返。伯牙之琴,遂妙天下。”这一段记载,写音乐家之被自然改变气质,虽然神秘,不是不可理解的。禅宗教外别传。根本不立文字,靠了顿悟即能明心见性。这究竟是生有异禀的人之超绝的成就。以我们一般人而言,最简便的修养方法是读书。 书,本身就是情趣,可爱。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书,立在架上,放在案头,摆在枕边,无往而不宜。好的版

17、本尤其可喜。我对线装书有一分偏爱。吴稚晖先生曾主张把线装书一律丢在茅厕坑里,这偏激之言令人听了不大舒服。如果一定要丢在茅厕坑里,我丢洋装书,舍不得丢线装书。可惜现在线装书很少见了,就像穿长袍的人一样的稀罕。几十年前我搜求杜诗版本,看到古逸丛书影印宋版蔡孟弼草堂诗笺,真是爱玩不忍释手,想见原本之版面大,刻字精,其纸张墨色亦均属上选。在校勘上笺注上此书不见得有多少价值,可是这部书本身确是无上的艺术品。 -摘自读书文摘4.读书是最大幸福谢 冕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广阔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又

18、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损失是无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财富的不平等,权利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者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一个人的一生,只能感受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闻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

19、得他们的人格品质。人们从论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马克思学得入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了成为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说“极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负面效果的。但我们所指的读书,总是以其优好品质得以流传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

20、学并读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于崇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成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体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的人。 -摘自读书文摘5.有一种散步叫阅读成尚荣我们都喜欢散步。散步,轻松、随意,因而很快乐。其实,还有另一种散步,它的名字叫阅读。 是的,阅读也是一种散步,只不过这种散步,

21、是在人家的知识里、思想里、心灵里。当你专心地读一篇文章、读一本书的时候,你已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正和陌生人交谈,渐渐地,陌生人成了你最要好的朋友。于是,交谈,成了与历史的对话、与心灵的沟通;于是,你又打开了一扇知识的门窗,创造着一种新的生活。这种散步更高尚,你应该喜欢它。说阅读是一种散步,是因为你可以像散步一样自由地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品味、想象、交流,不必拘束,既是为了获取知识,又是为了心灵的丰富。但就在这闲适、放松的状态中,你会变得更认真,也逐步深刻起来。 遗憾的是,有的小朋友只喜欢看图画、看卡通、看电视、看DVD,这叫“读图”。“读图”也很需要,但如果你只喜欢“读图”,而不读有文字的书

22、,你就会渐渐失去阅读文字的功能,失去了思想,也会失去民族的优秀文化。所以,你必须学会和喜欢读书,喜欢阅读这种散步。 今天,阅读已摆在你的面前,赶快走进它。你会在阅读的散步中找到一种比轻松更快乐的东西。 -摘自阅读6读经典的书 做智慧的人孟纪军据说,俄罗斯民族是世界上有名的“读书民族”。在俄罗斯地铁车厢里,你会看到,大部分乘客都捧着书,车厢简直就像一个公共阅览室。当你走进俄罗斯的农家和教授家时,你几乎很难一下子分辨出来,因为,在他们家的书架上都摆放着托尔斯泰全集、普希金全集,甚至还有莎士比亚全集。在他们当中,有许多人读过叶甫盖尼奥涅金,读过战争与和平等等经典名著。 有位学者说过,人在13岁以前是

23、记忆力的黄金阶段。这个时候,你让他读些经典的书,不求甚解,只求记得,长大后,他就会结合自身的经历解读这些经典。这将会终生受用。 所以,我也很想对同学们说,爱读书吧,读自己喜欢的书,读经典的书!小学生要读一点现代儿童文学名著,也要读读三字经、百家姓、唐诗、宋词,还要读读西游记、水浒等经典小说。 一个人的成长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读经典的书,更能促使你成为一个有修养、有品质、有智慧的人。其实,一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摘自阅读7读书断想宗 璞每当独坐时,常有一种幸运之感。因为我有眼睛可以读书,有耳朵可以听音乐。人类创造了这么多好东西,让人来不

24、及地去亲近,而无暇寂寞。 书是我最好的朋友。一本本书打开一个又一个世界,符合古训择友条件之一“友多闻”。比较来说,书又不需特别设备和繁杂操作,一卷在手,便可领略,对于有些愚懒的人很合适。 有的书可以反复读,直至几个世纪;有的书一遍未终,便可弃置。这两种书像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永远不会彼此了解。有一位哲人说,前者是真实的书,是有灵魂的,活生生的;后者是表面的书,迷雾一片,唬人而已。真实的书读多么多我也不嫌多。表面的书读多么少也不嫌少。 要读书,而且要读好书。 也是这位哲人说过,不读书是很不合算的事,因为书里集中了作者的经验和智慧这当然是指那些真实的好书。一本好书的作者本人,有时并不一定讨人喜欢

25、,而他的追求、心血,他的好的方面却都倾注在书里了。他的书是他的精华。读书,是取其精华,又何乐而不为呢。一个人的存在,大体上可有两方面:一是这个人是什么,就是说,他是怎样的人,有怎样的人格,包括品德、学识、性情等。一是他有什么,包括地位财产等。社会愈向前发展,一个人是什么和有什么愈应一致。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内在气质,可以改变他本人,而增加人格的力量。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读好书永远可以帮助你提高自己,发展自己。读到的知识属于你,获得的精神力量属于你。好书永远不会欺骗,永远是你可靠的朋友。 要读书,要读好书。 -摘自读书文摘8心灵花园亦菲一位大学同窗

26、从法国写信来,说他非常喜欢法国人的心灵花园。所谓心灵花园,指的是法国人家里的藏书或是居民自发创办的家庭图书馆。 每逢客人来访,除了喝酒品茗、谈天说地外,游览和欣赏一下这独特的心灵花园,实在是一种享受。 心灵花园,多美的名字。眼前是书,而内在所接触的却是丰富美妙和五彩缤纷的心灵世界。 雨果说过,比海洋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它是说人人心里都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但是有空间并不见得有这花园。没有文化栽培和浇灌的心灵,实在是太悲哀了。因为一个人活着要有点恬静,有点充实,有点诗意、就不能没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心灵花园。 我也有自己理想中的心灵花园,那是一家美妙的书店。在疲惫烦恼的时侯,在阴雨绵绵的日子里,在孤独寂

27、寥的周末的下午,总希望有一个这样的去处,可供休息,让心灵得到抚慰。那里有一间安静的房子,有舒适的沙发,轻柔的音乐和满壁的图书。长期以来,我像寻找失散的亲人一样,寻觅那些曾经失之交臂的好书,有庆祝陈寅恪教授九十华诞论文集、九叶集、吉本自传、曹辛之装帧作品集和燕山夜话的早期版本。我还在找一本心目中最美的图书,我差不多经常梦见:精装,暗红色的封皮,八九成新,不太厚,有古色古香的插图和久读不厌的文字。想像中,可以是法布尔的昆虫记,或怀德的塞耳彭自然史,或是一本耐读的历史书。在任何时候翻阅这样一本书,你的心灵都会平静祥和,充盈着幸福感。 心灵花园就是心灵的休养所、疗养院。俄国诗人曼德尔斯塔姆有句诗多少年

28、来我都无法忘怀:“前面是痛苦,后面也是痛苦,上帝保佑,让我坐一会,上帝保佑,让我坐一会。”心灵花园是人生的驿站,是夜航人的灯塔,是爱人温馨的臂膀。让流浪的孩子回家,让饱经沧桑的老人抹去眼中的泪水,让受辱的女人走上新生活的旅途。用朋友间彼此的爱,用慈母般温柔的感情,去构筑一座心灵花园。我一直认为,如果人人都拥有一座自己的心灵花园,他的心境必然平和,他的笑容必然灿烂,他的生活必然充实。如果你有一天能应邀走进这样一个花园,也一定会感到人生的荣耀和静谧。-摘自教师博览9读书的微量元素刘 墉从年轻,我就有气喘的毛病,尤其到冬天,常犯。 但是最近我吃完两帖“十全大补汤”,气喘居然很有改善,连已经服用五六年

29、的药都停了。就问医生,怎么这些最普通的树皮草根,对我好像有奇效。 那医生居然回答:“八成碰巧里面有你需要的东西,只怪你平常太偏食了。” 我立刻抗议说“我平常吃得非常小心,不吃肥肉,不吃糖,甚至不吃淀粉,而且很少上馆子,吃得这么健康,怎可能缺什么呢?” 没想到那医生又笑道:“就因为你平常吃得太标准,好像一个把教科书背得滚瓜烂熟,却从来不看课外书籍的好学生,除了课本以外,连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都不知道。结果,树皮草根里正好有你从来都不碰,身体却需要的微量元素,就一下子把身体调养好了。” 我举前面两个例子,是要告诉你,如果只读课本,虽然能应付考试,但是长久下来,却会“错失”一些东西。 很简单!你想想

30、,在学校固然有课本,难道你进入社会之后还有课本吗?那时候就要看你平常“摄取”,够不够丰富和全面了。 你一天到晚忙于功课和练小提琴,过去很少看电视,但是最近我发现你吃完晚饭,总要花好长一段时间粘在电视前面。 记得有一天,我问你电视那么好看吗? 你说不见得,但是因为同学都看,在学校里会聊到,如果不看就不能进入情况、不能跟人打成一片;久了,会变成边缘人,所以就算不喜欢,也得看。 我也听一位政治人物说他除了看报、看专业的书籍,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去书店逛逛,看看畅销书,也看看别人在读什么。他说一本书畅销,没什么稀奇,但是如果畅销很久,或同类的书都好卖,就一定有它的社会原因,从政的人不能不知道。相反的,如果

31、自以为是地说“我绝不看那种书”,非但不表示清高,还可能显示跟时代脱了节。 由此可知,看课外书籍跟你看电视一样,能够帮助你感受时代的脉动。 看课外书还有个好处,就是你能以轻松的心情去享受。 相信你一定有这样的经验 学期开始,新书发下来,每一页都带着油墨香,加上里面可能有漂亮的插图,使那些书看来活像小说和故事集。但是一正式上课,那可爱的课本就变得可怕了。 为什么? 因为你有了得失心,开始以现实和功利的眼光去看那些书。 读课外书籍则没这种负担,你既然因为喜欢而买它,就会以欣喜的态度去阅读;没有人规定什么时候非读完不可,于是你可以随时拿起、随时放下;你也不必为考试而去背,甚至不必全都搞懂。但正因此,你

32、达到了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的境界。闲适的心情,使你更能跟古人神交。而在那些课外读物中学到的东西,又常常是别人不知道的。于是有一天你跟人家比赛,势均力敌之际,可能就靠那“多出的一点点”而获胜。 所以,当你行有余力时,一定要读课外书。就算因为功课太重,没有多余的时间,你仍然得保有读课外书的冲力和热情。 那冲力与热情,会使你有一天离开学校,仍然喜欢阅读,做个真正的“快乐读书人”。 -摘自读书文摘10凭自己的高兴读书黄永玉说实话,我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如果按照现在家长的眼光看,我不是个好学生,读小学时,我不断的逃课,有时甚至半个月不回家,我有个绰号叫“黄逃学”。1937年,我跟着

33、父亲出外找活路,漂泊一段时间后,父亲托亲戚帮忙,把我送进了福建著名的集美学校。开学第一天,我就把领来的新书卖了,换钱买袜子、肥皂。在集美学校三年,黄永玉的名字人人知晓,整天泡图书馆,会画画,会木刻,留了五次级。后来在同学聚会时,我一下子请来200多人,别人觉得不可思议。我说:我留过五次级,每次都有四五十个同学,这样下来不就200多人了吗?后来我当了教授,我的一个初中同学对我说,他不相信教授黄永玉是我,以为是另外一个黄永玉呢。因为我读书全学期的总分都不超过100分,怎么可能当上教授呢?其实,要说逃学的小孩很多,留级的小孩也很多,我之所以没有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堕落下去,是因为我爱读书,而且还比较专注

34、。我喜欢书喜欢到了何种程度呢?在逃难期间,我也不忘背上一捆书。日本鬼子在后面追,我在前面跑,实在跑不动了,才忍痛把书一本一本扔掉,一边扔一边惋惜。我总认为与一个聪明的人谈话是幸运的,而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聪明的人谈话,读一万本好书就是和一万个聪明个人谈话,多划算呀!当然,与一万个聪明的人谈话后,自己自然也变得聪明了。我上学不多,但读书极多;对借书给我的人,我也一直心怀感激,一位长者曾对我说过的话,几十年后依然记忆犹新,这位长者告诫我说:“一定要读书,不读书而观察生活等于零,因为你没有文化,没有消化生活的胃。”这使得我对书深怀敬意,不仅读专业书,而且涉及各个方面。我曾对一个年轻人说:“做一个版画

35、家,一辈子要和书籍打交道,爱书,受书的教益。”其实,岂止版画家,只要是一个想有所成就的人,都应对书抱这样一种态度。我不仅自己广泛阅读,而且鼓励学生这么做,以掌握艺术的精微之道。但我读书“不求甚解”,也就是说读书先是求乐,然后才是求知。读书需要顺乎情趣,否则会苦不堪言。我告诉你,我这个老头子一辈子过得不那么难过的秘密就是,凭自己的高兴读书。 -摘自教师博览11徘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婉如清扬初识窗边的小豆豆,是在数年前,经同事的推荐好奇地借回家一读。没想到这一借,不仅自己爱不释手,一口气读完,推荐给女儿和先生一读,也都是“一书在手,读完为快”,于是,这一借便是数日。再读窗边的小豆豆

36、,是在本月初,幼儿园发了人手一本,我也得以细细地再次阅读、再次品味,再次为作者清新朴实的文笔所吸引,为文章生动有趣的情节所陶醉,为小林先生“以孩子为本”的教育理念所折服,思绪不断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游走,感触良多:赞:巴学园为之向往的教育天堂在巴学园,小豆豆是快乐的,高桥君是快乐的,老师是快乐的,小林校长是快乐的。大树是校门,电车是教室,学生很少,甚至没有自己的校歌。但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座位;可以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习;可以吃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的盒饭;可以有很长一段时间去校门外散步;可以在游泳池里光着身子游泳;可以在学校留宿等待电车图书室的来临在巴学园,有最童真的欢笑,有最真诚的友谊,有最丰富的

37、体验,有最轻松的学习,有最了无痕迹的尊重,有最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巴学园学习过的学生,即使是调皮至极以至别的学校勒令退学的小豆豆,也成了亚洲惟一一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世界上最有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即使是身患残疾的高桥君,也在安藤电气公司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职位所以,可以说,巴学园,真的是孩子、家长、老师都向往的教育天堂。叹:巴学园暂且难圆的教育梦想虽然向女儿推荐了这本书,但事后一直有些紧张。紧张的是,如果女儿问我:“妈妈,真的有巴学园这样的学校吗?”“你们为什么不能象小林校长那样来教育我们呢?”那时的我,该何言以对?巴学园,孩子们心中向往的天堂,但现实教育中,哪有这样的乐土?哪有这样的乐园?如

38、今,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家长不约而同把“一切为了孩子”、“爱孩子”之类的话语高高挂起,于是乎,在爱的名义下,孩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今天考试,明天竞赛;周六兴趣班,周日补习班孩子们的童真被剥夺、欢乐被抢走、个性被扼杀。但能怨校长吗?如果有哪一位校长也象小林校长那样,让孩子们大部分时间玩,自由选择学习,扮鬼的游戏,光着身子游泳,那恐怕会把孩子送到这所学校的家长少之又少,导致的后果就是不仅学校会因为招不到学生而关门,校长也会因为行为怪诞而撤职。那能怨家长吗?有谁愿意自己的孩子这么辛苦,但成绩、分数、名牌大学、令人羡慕的工作,一环连着一环,不敢让自己的孩子轻松啊。其实,书中也谈到,这所与众不同的学校

39、,之所以能存在,有一点原因是小林先生不喜欢宣传,学校规模又小,没有引起人的注意。也就是说,这所学校在当时的日本也属一个另类。所以,目前,巴学园,还只能是一个难圆的教育梦想。愿:巴学园终能实现的教育乐园也许,对现实的教育来讲,巴学园是个梦幻中的乐园,是个梦想中的学校。巴学园的教育理念可能是超前的,划时代的。但我们都不应该因此而放弃追求那种教育理念和梦想,有一位同事对我说:“看了窗边的小豆豆,我觉得要改变对女儿的教育方法,她爱玩泥巴,捉蚂蚁,就让她玩吧,说不定将来就是一个生物学家呢。”我很高兴,这就是一种观念的转变。而我呢,也觉得不管是作为家长,还是作为教师,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一些教育行为,不奢

40、望能成为如小林先生般伟大的教育家,但还是要向小林先生学习,试着让孩子快乐的成长,自由的成长,让孩子的个性在成长中逐渐体现出来,再加以适当的引导。因为事总是要人为的,做总比什么都不做强,如果我们每个老师、每个家长都做那么一点点的话,那么对整个社会而言或许就是一大片了。所以,不管梦有多远,不管路有多长,让我们坚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巴学园”这一教育乐园终能实现! 摘自锡山教育在线12教室,出错的地方成尚荣教室,一个古老的概念,传统的解读:教师教书、学生听课的场所。教室,又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可以作出新的解读:教室阅览室,飘荡着书香,充溢着阅读的自由;教室工作坊,学生可以观察、实验,用各种工具操作,

41、飘荡着问题,充溢着探究;教室游戏间,小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游戏就是学习,飘荡着欢乐,充满着智慧。当然,教室还可以是聊天室,等等。理念变了,内涵丰富了,功能也变了。最近,我又从另一个维度对教室作了解读。一篇我们要什么样的孩子的文章,说有个中国孩子在日本上学,这个孩子的日语不好,但上课发言非常积极。孩子的父母问他怎么就不怕出错,孩子回答说:不怕,老师说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教室,出错的地方,多好的理念!这是对传统教室和教学的深刻反思和批判,是对现代教室和教学功能的重新认识和提升,是对教师最实在、最严厉的挑战。其一,教室,出错的地方,是因为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甚至是从错误开始的。没有错,也就无所谓正确、

42、无所谓比较、无所谓研究,也就无所谓发展。出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让出错,不让出错,就是不让发展和成功。其二,教室,出错的地方,是因为学生们还不成熟,容易出错,出错是正常的,不出错是不正常的。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解惑,才会有教育的敏感、机智和智慧,才会有对学生巨大的宽容、乐观的期待,以及真正的爱护和保护。其三,教室,出错的地方,说到底是对人的价值和精神生活的关怀和尊重,并且是一种超越。对于学生来说,好奇心是第一要素。允许学生出错,实际上是让学生永远有“神圣的好奇心”(爱因斯坦语),进而去创造。而“神圣的好奇心”有两大敌人,一是习惯,二是功利心。突破旧习惯的束缚,摒弃功利之心,让好奇心在“

43、出错”中发出神圣的光彩,那么,人文精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和体现,那么,学生才会有神圣的创新。既然如此,我们的教学不要刻意去求顺、求纯、求完美。其实,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就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13爱是最好的老师诺曼文森特皮尔(美国) 王启国译许多年前,有一个叫约翰.霍普金的教授给他教的毕业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去贫民窟,找200个年龄在12岁到16岁之间的男孩,调查他们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然后预测出他们的未来.那些学生运用社会统计学知识,设计了问题,跟男孩们进行了交谈,分析了各种数据,最后得出结

44、论:那些男孩中90%的人将有一段在监狱服刑的经历.25年后,教授给另一批学生也布置了一个作业:检验25年前的预测是否正确.学生们又来到贫民窟.以前的男孩,都已经长大成人.有的还在那里住着,有的搬走了,还有的已经去世了.但最终学生们还是与原来的200个男孩中的180个取得了联系.他们发现其中只有4人曾经进过监狱.为什么那些男孩住在犯罪多发的地方却有这么好的成长记录呢?研究人员感到很纳闷也很吃惊,后来他们被告知:有一个老师当年教过那些孩-通过进一步调查,他们发现75%的孩子都是一个妇女教过的.研究人员在一个退休教师之家找到了那个妇女.究竟那个妇女是怎样把良好的影响带给那些孩子的?研究人员迫切地想知

45、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不知道,妇女说,我真的回答不了你们她回想起多年前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情景,脸上浮起了笑容,自言自语地说:我只是很爱那些孩子-摘自读者14班主任与学生谈话的五个契点龚德明不同的谈话对象,有不同的心理表现。正确把握他们的心理活动特点,遵循其心理活动规律,能使谈话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喜悦心理醒悟点喜悦心理,一般出现在被评为“三好”、“优秀”和新生选为班干部或学生会干部以及由原来的一般的班干部调整到较重要的职务的学生中。因为他们平时对学习、工作表现出色,群众威信较高,尽管在谈话中还没有道破意图,但他们能够根据某些迹象进行推测,估猜此次谈话一定会体现全班同学和班主任或学校对自己的信任。因而

46、表现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谈话投机,能愉快地服从班主任或学校的决定,比较容易接受指出的缺点。在同这类学生谈话时,可以开门见山,迅速入题,直接挑明班主任意图,从而指出其醒悟点。一是自身应克服的弱点,二是提出更高的要求。恐惧心理闪光点恐惧心理,多因较严重地违反了学校规章制度或班上公约,担心受到学校或班上处分。其表现是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谈话时,脸红心跳,手足无措,沉默寡言,怕提旧事。与这类学生谈话,首先要实事求是地挖掘他过去学习、工作中的闪光点,加以赞扬,激励他振作精神,同时指出其努力方向。其一,肯定成绩和优点;其二,寻找进取的途径和方法。对立心理贴近点对立心理,一般出现在已受处分的学生身上。他们

47、对学校或班主任的决定不满,认为是某人有意整自己,处分过重,常常找上门来申诉,甚至抗争。由于这类学生的个性特点、社会经历、家庭教育、思想修养的差异,在情感的表达方式上也不尽相同,有的滔滔不绝地倾诉心中的不快,似有万分委屈;有的话中带刺,含沙射影,大发牢骚。在与这类学生谈话时,要笑脸相迎,热茶一杯,促膝相谈,耐心倾听,积极找准贴近点,尽快缩短心理距离。1经历贴近法。班主任应尽可能多地熟悉被谈话的基本情况,以自己或朋友的类似经历为谈话内容,寻找共同语言,使对方产生贴近感,引起情感共鸣。2心理贴近法。针对学生的心理个别差异,选择不同的话题,以适合谈话对象的兴趣、性格、能力等,使学生乐于接受班主任所言之

48、理。在谈话投机,气氛和谐时,将学校或班上的决定解释清楚,若是有误差,可以根据有关规定予以调整。若遇胡搅蛮缠者,则应严肃批评教育。如果出现僵持不下的局面,可以暂时中断谈话,冷却一下,缓和气氛。中断谈话后,要进一步了解情况和沟通意见,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自弃心理内燃点自弃心理,多出现在学习不够认真,成绩较差,组织纪律观念较为淡薄、屡遭批评,老师和同学们另眼相看,或班主任关心太少的学生身上。持这种心态的学生,自尊心减退,情感淡漠,缺乏朝气和信心。应多找这类学生谈话沟通。谈话中,先是找准内燃点,激其自燃,而后再提出要求,加以引导,促其振奋。当然,与这类学生谈话,一次未必能完全奏效,有必要跟踪谈

49、话。要想触及这类学生心灵,引起反思和彻悟,可以从以下“三心”处谈起。第一,从痛心处谈起。要对具体问题作入情入理的分析,循序渐进地启发诱导,使其忆往事作反思,诱发其悔恨感。第二,从寒心处谈起。这就要联系其实际困难和问题,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对其提出的问题,尽可能予以答复和解决。第三,从灰心处谈起。这类学生因对班主任和其他老师、全班同学的期望值逐渐降低,产生心灰意冷感。谈话中,班主任应设身处地帮助分析原因,消除误会,增进理解,燃起其心中发奋之火。无所谓心理扬帆点无所谓心理,常出现在认为自己在班上不前不后。甘居中游的学生或认为自己功劳不大、苦劳不少,久任班干部的学生身上。这类学生自我奋斗精神不强,学习

50、、工作标准不高,只求过得去,班主任不找他,他也不找班主任,对班主任的谈话,不积极也不消极,但只要班主任能把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心送给他,对他信任和支持,他就会扬起风帆、加足马力、拓展前进。对这类学生,班主任应经常利用课外时间、班上举行的文娱、体育及校外游览等集体活动的机会,主动接触,沟通感情,启迪思想,打气鼓劲,开启动力。-摘自演讲与口才15做一个虔诚的教育者吴礼明中国教师最缺少的恰恰不是金钱与外部的教育环境,对大多数中国教师而言,缺少的是一种虔诚的耐得住寂寞的教育情怀。 是啊,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有多少浮世的心灵在升腾降落,又有多少的尘土与喧嚣在搅乱着我们这些教育者躁动而不安的心灵,但也有这

51、么些教师却为我们树立起了风范,让我们仰然而视,让我们警然而觉。江苏泰州中学特级教师洪宗礼没有沉沦,他说改革激发了他的探索精神、创造意识,使他逐步向成熟型教师转化。在改革实验中,他研读了中外教育家的大量著作,搜集了中外关于语文方面的资料。结合试教,几乎是每个单元都写札记,又从这些札记整理出诱导式教学法的22个课型,概括出引读十法。他立足自己的教改实验,学习借鉴他人的教改经验,对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性质、原则、教法等十几个领域进行了研究,写成了一部23万字的论文集,还先后出版了6部专著,主编了供中学生思维训练的专用教材和140万字的江苏省初中语文单元合成、整体训练实验教材。这就是朱光潜先生所说的

52、“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一位德国青年卢安克,认定自己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一分子,尽管无人聘请,依旧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广西的偏僻的乡村,自费教育学生。他现在的开销是由父母给的,每年4800元人民币,其中用于复印资料寄给别人,用于捐款,学生和他个人用。他不喝酒、不抽烟、不吃肉、不赌博、不恋爱。他吃青菜,有时也没有青菜吃;吃红薯,也吃红薯叶,野菜有时也吃;有其它东西,就吃其他的,几个星期之内都不换,但他从未改变对教育的热心,真是“回也不改其乐”!他以身体力行让我们这些喧嚣而浮躁的人们感到羞愧!其实例子无须多举。在这些教师身上,最为珍贵的是,他们都具有“超越世俗的高远的追求”。他们把教师当作事业的追

53、求,他们既有美丽的对教育的憧憬,同时又有着可贵的对教育的身体力行,最为关键的是,他们能面向学生,能面向他们所热爱的教育事业捧出他们的赤诚的心。他们本可以优游自在地在一个很好的地方很优越地生活,但为了要改造中国的教育,改变那些摧残人的教育,他们或以巨大的激情潜沉于枯燥的实验和研究,或以顽强的毅力毅然脱下西装革履将自己变成一个“农村青年”投身于中国荒僻的农村,或以激烈的壮怀甚至让家人都作出巨大的牺牲扑向中国最苍白的最灰色的教育这种面向教育的底层而又超越的世俗的精神,正是他们的教育事来之所以辉煌动人的原因。试问,今天的教育者们,有没有这种精神?那些依靠教育而风光而自肥甚至而损人、早已经踏上了小康之路

54、、过上了教师贵族的生活的人,他们糟蹋了教育,使这本是一方净土的纯洁而高尚的教育变得污秽不堪了。在真正的教育者那里,他们应该感到愧疚!做一个虔诚的教育者,自觉地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重任,并具有“超越世俗的高远的追求”,才能脚踏实地地教书,春风化雨地育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地感人此乃古今教育不易的真谛。 -摘自教师博览16杜威:教育即生活铁皮鼓在一间间鸽笼一样的教室里,桌椅按照几何图形一行行密密麻麻地排列,儿童们面无表情,静听手持现成教材的教师照本宣科这样的课堂我们今天仍然非常熟悉,十九世纪末美国的课堂就是如此。当时,南北战争已经结束,美国正处在一个大规模扩张时期,工业的迅速发展,人口的爆炸式

55、增长,能够适应现代工业要求的创造型人才的严重匮乏,对教育提出了严重的挑战。美国教育酝酿着一场大变革。这个时代造就了杜威。他的一生著述甚丰,而以民主与教育影响最大。在英美学者的眼里,这本书可以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相提并论。杜威把理念与实践贯穿起来,对美国教育的巨大影响无论怎么估计都不过份。杜威之所以能够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是因为他抓住了美国传统教育的核心问题,一曰脱离社会,二曰脱离儿童。杜威从自己的实用主义哲学出发,就教育本质问题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在杜威看来,教育是儿童现在的生活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最好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

56、因此,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过程之中,教育除了他自身以外无目的。他尖锐的指出:“学校最大的浪费是由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地自由地运用他在校外获得的经验;同时,另一方面,他又不能把在学校所学的运用于日常生活 。”这种把儿童当作知识容器的教育导致了“为了深远的和多少不可知的将来,而牺牲现在。”使儿童缺乏现实生活的能力,变的“恭顺,服从,小心从事”,没有了首创精神和责任感。针对美国教育的这种弊病,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的基本原则,即把获取主观经验作为确定教材、教法和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在明日之学校里,他介绍了一个班“从做中学”的实例。这个班的课程以建造一所小平房为中心,各科的教学围绕着这个内容展开。动

57、工前,手工课打图样,算术课计算所需要材料和测量房子面积。如果确定这房子将来要住一户农民,算术课就要计算耕地面积、所需要的种子以及收成等。语文课就学有关的词语,作文则描绘这个家庭的生活,评议作文时又形成了修辞课,美术课描绘房子的颜色,表演课演儿童自编的农场生活戏剧。杜威还提出了科学思维的原则,他认为,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学校必须提供可以引起思维的经验的情景。他把思维过程分成五个步骤 :一是疑难的情景,二是确定疑难的所在,三是提出解决疑难的各种假设,四是对这些假设进行推断,五是验证或者修改假设。由此出发,他认为,教学过程也相应地分了五个步骤,一是老师给儿童提供一个与现在的社会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