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建设的必要性_第1页
机房建设的必要性_第2页
机房建设的必要性_第3页
机房建设的必要性_第4页
机房建设的必要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机房标准化建设必要性及主要内容精品资料科技有限公司机房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及主要内容、机房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我们将计算机机房、通讯机房、互联网数据中心IDC(I nternet Data Cen ter) 机房、屏蔽机房等统称为电子设备机房,简称机房。机房中安装了信息技术设备 (计算机服务器、数据存储设备、计算机网络设备、交换机等)、低压配电设备、UPS设备、空气调节设备、安防设备、消防设备、动力及环境监控设备等。其环境必须满足 设备和人员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噪音干扰、电气安全、电源安全、防水、抗震、防雷击和接地等要求美国十次啦超级大导航。(一)传统机房建设中存在的观念问题目前,国

2、内多数机房的设计与运营管理比较落后,系统性、可用性、可扩展性不足,且与IT设备机架化的趋势脱节,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功能的发挥。主要表现在:是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落后。主要表现在机房管理跟不上,对机房设施的建设重视不够。如,惠州某企业几年前烧毁一台价值50万元的服务器,导致连续停业两天,其主要原因就是防雷系统建设规划没有跟上。二是机房的系统性、可用性不高。机房的整个系统在设计时应该均衡,不能某一部分太好,而其它部分相对较差。影响机房可用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供电系统、空调系统、监控系统和机架系统。国内用户在机房的规划设计、设备选型、施工安装、运行维护等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三是不太重视扩

3、展性的要求。用户往往在一开始建设机房的时候,不考虑以后是否会添加新的服务器,这最终会导致在系统扩容时,机柜内的配电出现很大问题,到处都是插线板、电缆线,机房的安 全存在很大隐患。四是与IT设备机架化的趋势脱节。用户容易忽视机柜内的配风问题,当机房建成后,普遍存在 局部热点的现象。由于设计、维护不合理,大多数机房在运行时,对机房外部都是负压,造成机房内 灰尘洁净度严重超标。许多常年在传统机房工作的人员,皮肤干燥,衰老加速,对女性尤其如此。(二)传统机房建设中存在的工程问题 由于不重视或不知道电子设备机房在选址、设计、采购、施工等阶段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导致建 成并投入使用后的电子设备机房才出现这样

4、或那样的问题,常见的问题有: 1温度控制不稳定:过高温度下长期工作会造成机房设备寿命降低; 2湿度控制不稳定:湿度过低易产生静电,烧机器主板; 3机房正压不达标:导致机房室外尘埃进入机房,引起设备绝缘等级降低、电路短路; 4机房噪声超标:影响机房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容易导致听力下降; 5接地电阻大、零地电压高:可能直接烧毁机器; 6空气洁净度不好:灰尘的长时间积累可引起绝缘等级降低、电路短路,并影响工作人员身体健康; 7防静电地板、接地等方面处理不好:导致正常情况下产生的静电没有良好的泄放路径,可能引起 工作人员不适、甚至烧毁机器; 8无线电、电磁场干扰太强:可导致机器工作异常,影响数据传输质

5、量甚至数据丢失; 9机房紧急照明照度不达标:无法通过消防验收,发生火灾时导致人员伤亡; 10电压、频率不稳定、电源波形畸变率超标:设备逻辑电路板运行错误,甚至无法运行; 11配电回路线间绝缘电阻不达标:容易引起线路短路,发生火灾; 12防水措施不到位,导致机房大面积进水,影响机房正常工作等。(三)提高机房建设标准的必要性 业界普遍认为机房建设落后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风险:1领导责任风险 随着国家电子信息化建设和数据中心增值服务业务的飞速发展, 各行业对信息化基础建设的投入 也在不断地增加,业务处理无纸化,信息处理集中化,电子机房建设工程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单 位信息化建设和增值服务业务工作的成

6、败。因此,机房工程建设标准落后,质量控制不到位造成重大 损失,对领导层可能造成管理不力的责任压力。2安全风险当我们融入信息化社会以后,我们的业务电子化、网络化以后,机房对信息安全、人员安全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先进的机房建设是系统工程的结晶,它涉及到装修、配电、空调通风、通信、安 全防范、消防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它能保证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容错性。而传统机房则存 在重大安全隐患,虽然它不一定马上暴露出来,而当发生风险的时候,往往已经难以补救。在提倡和 谐社会的今天,在已经具备建设条件的今天,我们尤其不应该忽视信息安全。3投资风险各个单位在计算器设备及信息化、 网罗化办公设备上和信息化知识

7、培训上的投入是越来越大。 相 对大量的设备和资金投入, 机房标准化建设的步伐还很落后。 落后的机房建设完全可能使我们的大量 投资不能发挥作用,造成真正的投资风险和资金浪费。4、机构职责风险低标准的机房建设, 势必不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信息服务需求, 也不利于提高机构的服务 水平。综上所述,为了降低信息化建设的风险,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服务质量,适当提高机房建设标准 非常必要。二、标准化机房建设的主要内容电子设备机房工程建设涉及建筑、 电气、 安装、 信息等多学科技术, 涉及到电子工艺、 建筑结构、 空气调节、给水排水、电气技术和消防安全等多种专业,建设一个安全可靠、舒适实用、节能高效和 具有

8、可扩充性的高质量机房需要丰富的工程实施和管理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机房一体化趋势明显IT 设备的工作时IT 设备将进一步小型化,所有设备都将进入机架。机架成为机房 IT 设备的主体。机房将采用更 合理的可用性设计,具有更高的实用性、先进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并且设备更加标 准化。 用户会加强对数据保存环境的重视, 对机房建设进行更加严格的监测与监督。间基本上是连续的,保持 24 小时不关机。机房一体化设计、部署和运营的标准化具有战略意义 将来自不同供应商的类型迥异的设备进行定制化设计, 组合成一个数据中心需要的非标准化的大型基 础设施系统。必须避免一次性独特工程设计的

9、低效,降低复杂性,减少出错率,透明地管理 IT 物理 基础设施,才能获得用户所期望的基础设施的高品质。将标准化应用于机房一体化的设计、部署和运 营当中,以获得易于理解、可预测和高效的机房一体化结构和功能已成为业内共识。(二 )容灾能力已成为机房建设重点。以机房防雷系统为例,我国在 2004 年由雷电袭击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35 亿元人民币,而由 此产生的间接损失和严重后果更是难以估量。其中网络电子设备的损失程度、涉及范围都相当大,这 些设备多分布于现代化的大型楼宇。 直击雷和感应雷可能会通过电源电缆线和电信通讯线路的架空或 直埋方式进入建筑物内,冲击各种用电设备。据资深网管工程师介绍,3

10、0% 的网络电子设备故障都与雷击有关。(三)设备、建筑材料的选择原则机房建设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 仪器设备等的技术指标、 质量指标的好坏对机房工程的整体质量 有直接或间接影响,在采购过程中应该足够重视,在按照设计文件、投资要求采购设备、建筑材料和 辅助材料时应考虑如下原则:1、安全性原则 为了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采购的设备、建筑材料和辅助材料应满足国家强制性安全标准的要求,国家实施强制性(3C)认证的产品,必须取得强制性认证证书;国家实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必须取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采购相关设备、建筑材料 和辅助材料时,要明确提出要求并进行检验报告

11、和认证证书的验证。2、节约成本原则电子设备机房建设项目确定后, 项目的投资也就确定了, 在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应该在满足设计 文件要求、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控制设备、建筑材料和辅助材料等的采购成本,采购时严格按照预算采购。3、环保原则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采购的建筑材料和辅助材料应满足国家环保标准的要求, 在采购 对环境质量影响大的材料时, 必须提供相关检验报告或认证证书, 或将样品送第三方专业检验机构进 行检验,证明其符合国家相关环保要求。4、节能原则电子设备机房安装有 UPS 、空调、交换机、服务器等设备,这些设备的连续运行将耗费大量的水、 电等能源, 控制机房的能耗往往被忽视

12、, 造成电子设备机房能耗大、 运行成本偏高。 在采购设备、 建筑材料和辅助材料应满足国家相关节能标准的要求。 国家已经开展节能认证的应优先采购获得相关 认证的设备。(四)标准化机房建设的几个阶段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将电子设备机房建设分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简单描述如图 1 所示, 现将每个阶段的要求简述如下。1立项阶段立项阶段是整个工程的起步, 首先应明确建设电子设备机房的目的和电子设备机房建成后预期要 达到的目标。掌握同类电子设备机房建设所需要的投资概算、总体质量状况、运行情况、能耗情况等 信息应充分收集,多做调查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2选址阶段选址阶段很重要, 选址的目的是要根据投

13、资允许条件、 应用需求和可预期的发展等因素确定电子 设备机房建设的外部环境。 当选择将现有建筑空间改建成机房时, 尽可能在现有条件下考虑电子设备 机房层高、空间大小、地板承重、抗震、电磁干扰、水电安全、消防、节能、环保等综合条件的最低 要求。若决定建设一个全新电子设备机房建筑时,应根据电子设备机房的用途、可预期的发展和投资 等因素尽可能考虑电子设备机房层高、空间大小、地板承重、抗震、电磁干扰、水电安全、消防、节能、环保等条件的均衡要求。选址过程中有时对己方周围电磁干扰等指标进行第三方检测是必要的。3 设计阶段设计阶段非常关键,电子设备机房设计涉及众多专业和技术,各方面的富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参

14、与设计非常必要。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电子设备机房的承重、抗震、电磁干扰、水电安全、消防等 设计要求,充分考虑所采购设备、建筑材料和辅助材料等的安全、节能、环保等要求。为了避免设计 缺陷对工程质量的影响,设计阶段考虑对设计文件进行有效评审是必要的。4、施工阶段施工阶段必须按照设计图纸严格施工,隐蔽工程必须按图验收, 关键材料送相关部门检验合格才能使用。一般来讲,做好了前面几个阶段的工作,施工阶段主要就是对照执行。只有在施工阶段坚持 了全程质量控制的原则,所建设的机房才能满足要求。附录1 :机房建设流程示意图附录 2机房建设国家规范汇总:一、计算机机房设计的规范GB 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

15、计规范GB/T 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 9361-88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SJ/T 10796-2001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GB 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JGJ/T 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 4064-83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J 232-8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22-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SJ/T 30003-93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34-2004建筑照明设

16、计标准GB 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 2000 年版)GB 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217-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055-93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GB/T 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GB/T 50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验收规范GBJ 121-88民用建筑电缆电视系统设计规范GA/T 74-9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EIA/TIA-569民用建筑通信管道和空间标准GB 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2001 年修订版)G

17、B 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二、机房设计布局第一节 电子计算机机房位置选择第 2.1.1 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在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物内宜设于第二、三层。第 2.1.2 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源充足、电子比较稳定可靠,交通通讯方便,自然环境清洁;2、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生产或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库、堆场等;3、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4、避开强电磁场干扰。第 2.1.3 条 当无法避开强电磁场干扰或为保障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可采取有效的电磁屏蔽措施。第二节 电子计算机机房组成第 2.

18、2.1 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组成应按计算机运行特点及设备具体要求确定,一般宜由主机房、基本 工作间、第一类辅助房间、第二类辅助房间、第三类辅助房间等组成。第 2.2.2 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的使用面积应根据计算机设备的外形尺寸布置确定。在计算机设备外形 尺寸不完全掌握的情况下,电子计算机机房的使用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主机房面积可按下列方法确定:1. 当计算机系统设备已选型时,可按下式计算:A=K IS (222-1 )式中 A-计算机主机房使用面积( m2);K-系数,取值为57;S-计算机系统及辅助设备的投影面积( m2)。2. 当计算机系统的设备尚未选型时,可按下式计算:A=KN ( 2.

19、2.2-1 )式中K-单台设备占用面积,可取 4.55.5 (m2v/台);N-计算机主机房内所有设备的总台数。二、基本工作间和第一类辅助房间面积的总和,宜等于或大于主机房面积的1.5 倍。三、上机准备室、外来用户工作室、硬件及软件人员办公室等可按每人3.5m2 4m2 计算。第三节 设备布置第 2.3.1 条 计算机设备宜采用分区布置,一般可分为主机区、存贮器区、数据输入区、数据输出区、 通信区和监控制调度区等。具体划分可根据系统配置及管理而定。第 2.3.2 条 需要经常监视或操作的设备布置应便利操作。第 2.3.3 条 产生尘埃及废物的设备应远离对尘埃敏感的设备,并宜集中布置在靠近机房的

20、回风口处。第234条主机房内通道与设备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两相对机柜正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m ;二、 机柜侧面(或不用面)距墙不应小于0.5m,当需要维修测试时,则距墙不应小于1.2m ;三、 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m。三、环境条件第一节温、湿度及空气含尘浓度第3.1.1条主机房、基本工作间内的温、湿度必须满足计算机设备的要求。第3.1.2条电子计算机机房内温、湿度应满足下列要求:一、开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内的温、湿度,应符合表3.1.2-1的规定。表3.1.2-1开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的温、湿度级另UA级B级项目夏季冬季全年温度23 2 C20 218-28 C相对湿度45%-6

21、5%40%-70%温度变化率5 C h并不得结露10 C /h并不得结露、停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内的温、湿度,应符合表3.1.2-2的规定表3.1.2-2停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的温、湿度项目A级B级温度5-35 C5-35 C相对湿度40%-70%20%-80%温度变化率5 C /h并不得结露10 C /h并不得结露第3.1.3条 开机时主机房的温、 湿度应执行A级,基本工作间可根据设备要求按A、B两级执行,其它辅助房间应按工艺要求确定。第3.1.4条记录介质库的温、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常用记录介质库的温、湿度应与主机房相同;二、 其它记录介质库的要求应按表3.1.4采用。表3.1.4记录介质

22、库的温、湿度品种卡片纸带磁带磁盘长期保存已记录的未记录的已记录的未记录的温度5-40 C18-28 C0-40 C18-28 C0-40 C相对30%-70%40%-70%20%-80%20%-80%湿度磁场3,200A/m4,000A/m3,200A/m4,000A/m强度第3.1.5条主机房内的空气含尘浓度,在表态条件下测试,每升空气中大于或等于0.5卩m的尘粒数,应少于18,000粒。第二节噪声、电磁干扰、振动及静电第3.2.1条主机房内的噪声,在计算机系统停机条件下,在主操作员位置测量应小于68dB ( A)。第322条主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为0.151,000MHz时,不应大

23、于126dB第 3.2.3 条 主机房内磁场干扰环境场强不应大于 800A/m 。第 3.2.4 条 在计算机系统停机条件下主机房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向的振动加速度值,不应大于 500mm/s2 。第 3.2.5 条 主机房地面及工作台面的静电泄漏电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 板技术条件的规定。第 3.2.6 条 主机房内绝缘体的静电电位不应大于1kV。四、室内装饰第 4.4.1 条 主机房室内装饰应选用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并在温、湿度变化作用下变形小 的材料,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墙壁和顶棚表面应平整,减少积灰面,并应避免眩光。如为抹灰时应符合高级抹灰的要求。的要求。二、应

24、铺设活动地板。 活动地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 敷设高度应按实际需要确定,宜为 200 350mm 。三、活动地板下的地面和四壁装饰,可采用水泥砂浆抹灰。地面材料应平整、耐磨。当活动地板 下的空间为静压箱时,四壁及地面均应选用不起尘、不易积灰、易于清洁的饰面材料。四、吊顶宜选用不起尘的吸声材料,如吊顶以上及作为敷设管线用时,其四壁应抹灰,楼板底面 应清理干净;当吊顶以上空间为静压箱时,则顶部和四壁均应抹灰,并刷不易脱落的涂料,其管道的 饰面,亦应选用不起尘的材料。第 4.4.2 条 基本工作间、第一类辅助房间的室装饰应选用不起尘、易清洁的材料。墙壁和顶棚表 面应平整,

25、减少积灰面。装饰材料可根据需要采取防静电措施。地面材料应平整、耐磨、易除尘。第 4.4.3 条 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的内门、观察窗、管线穿墙等的接缝处,均应采取密封措施。第 4.4.4 第 电子计算机机房室内色调应淡雅柔和。第 4.4.5 条 当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设有外窗时,宜采用双层金属密闭窗,并避免阳光的直射。当采用铝合金窗时,可采用单层密闭窗,但玻璃应为中空玻璃。第 4.4.6 条 当主机房内设有用水设备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止给排水漫溢和渗漏的措施。五、噪声及振动控制第 4.5.1 条 主机房应远离噪声源。当不能避免时,应采取消声和隔声措施。第 4.5.2 条 主机房内不宜设置高噪声的空调设

26、备。当必须设置时,应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第 4.5.3 条 当第二类辅助房间内有强烈振动的设备时,设备及其通往主机房的管道,应采取隔振措施。五、空气调节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 5.1.1 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均应设置空气调节系统。第 5.1.2 条 当主机房和其它房间的空调参数不同时,宜分别设置空调系统。第二节 热湿负荷计算第 5.2.1 条 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量应按产品的技术数据进行计算。第 5.2.2 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空调的热湿负荷应包括下列内容:一、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二、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三、太阳辐射热;四、人体散热、散湿;五、照明装置散热;六、新风负荷。第三节 气流组织第 5

27、.3.1 条 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空调系统的气流组织,应根据设备对空调的要求、 设备本身的冷却方式、设备布置密度、设备发热量以及房间温湿度、室内风速、防尘、消声等要求,并结合建筑条件综合考虑。第532条 气流组织形式应按计算机系统的要求确定,当未提出明确要求时,可按表表5.3.2气流组织、风口及送风温差气流组织下送上回上送上回(或侧回)侧送侧回1.带可调多叶阀的格栅风口1.散流器1.百叶风口2.条形风口(带有条形风口的活2.带扩散板风口2.格栅风口送风口动地板)3.孔板3.孔板4.百叶风口5.格栅风口回风口1.格栅风口2.百叶风口3.网板风口4.其它风口4-6 C、送风温度应高于室内空气送风温差

28、4-6 C6-8 C露点温度5.3.2选用。对设备布置密度大、设备发热量大的主机房宜采用活动地板下送上回方式。第5.3.3条采用活动地板下送风时,出口风速不应大于3m/s,送风气流不应直对工作人员。第四节系统设计第5.4.1条电子计算机机房要求空调的房间宜集中布置;室内温、湿度要求相近的房间,宜相邻 布置。第5.4.2条主机房不宜设采暖散热器。如设散热器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漏措施。第5.4.3条电子计算机机房的风管及其它管道的保温和消声材料及其粘结剂,应选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冷表面需作隔气保温处理。采用活动地板下送风方式时,楼板应采取保温措施。第5.4.4条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和变形缝。如必须

29、穿过时,应在穿过防火墙处设防火阈;穿过变 形缝处,应在两侧设防火阀。防火阈应既可手动又能自控。穿过防火墙、变形缝的风管两侧各 2m 范 围内的风管保温材料,必须采用非燃烧材料。第 5.4.5 条 空调系统应设消声装置。第 5.4.6 条 主机房必须维持一定的正压。主机房与其它房间、走廊间的压差不应小于 4.9Pa ,与 室外静压差不应小于 9.8Pa 。第 5.4.7 条 空调系统的新风量应取下列三种中的最大值:一、室内总送风量的 5% ;二、按工作人员每人 40m3/h ;三、维持室内正压所需风量。第 5.4.8 条 主机房的空调送风系统,应设初效、中效两级空气过滤器,中效空气过滤器计数效率

30、应大于 80% ,未级过滤装置宜设在正压端或送风口。第 5.4.9 条 主机房在冬季需送冷风时,可取室外新风作冷源。第 5.4.10 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空气调节控制装置应满足电子计算机系统对温度、湿度以及尘对正 压的要求。第五节 设备选择第 5.5.1 条 空调设备的选用应符合运行可靠、经济和节能的原则。第 5.5.2 条 空调系统和设备选择应根据计算机类型、机房面积、发热量及对温、湿度和空气含尘 浓度的要求综合考虑。第 5.5.3 条 空调冷冻设备宜采用带风冷冷凝器的空调机。 当采用水冷机组时,对冷却水系统冬季 应采取防冻措施。第 5.5.4 条 空调和制冷设备宜选用高效、低噪声、低振动的设

31、备。第 5.5.5 条 空调制冷设备的制冷能力,应留有 15%-20% 的余量。第 5.5.6 条 当计算机系统需长期连续运行时,空调系统应有备用装置。六、电气技术第一节供配电第6.1.1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用电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庆按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的规定执行。第6.1.2条 电子计算机供电电源质量根据电子计算机的性能、用途和运行方式(是否联网)等情 况,可划分为 A、B、C三级(见表6.1.2 )。表6.1.2供电电源质量分级项目ABC稳态电压偏移范围(%) 2 5+7-13稳态频率偏移范围(Hz) 0.2 0.5 1电压波形畸变率(%)3-55-88-10允许断电持续时间(m

32、s)0-44-200200-1,500第6.1.3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供配电系统应考虑计算机系统有扩散、升级等可能性,并应预留备用容量。第6.1.4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宜由专用电力变压器供电。第6.1.5条机房内其它电力负荷不得由计算机主机电源和不间断电源系统供电。主机房内宜设置专用动力配电箱。第6.1.6条 当电子计算机供电要求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采用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供电。一、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采用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方式或柴油发电机组应急自启动方式等仍不能满足要求时:二、一般稳压稳频设备不能满足要求时;三、需要保证顺序断电安全停机时;四、电子计算机系统实时控制时;五、电子计算机系统联网运行

33、时。第 6.1.7 条 当采用表态交流不间断电源设备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和现 行有关行业标准规定的要求,采取限制谐波分量措施。第 6.1.8 条 当城市电网电源质量不能满足电子计算机供电要求时, 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电 源质量改善措施和隔离防护措施。第 6.1.9 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低压配电系统应采用频率 50Hz 、电压 220/380VTN-S 或 TN-C-S 系 统。电子计算机主机电源系统应按设备的要求确定。第 6.1.10 条 单相负荷应均匀地分配在三相线路上,并应使三相负荷不平衡度小于 20% 。第 6.1.11 条 电子计算机电源设备应靠近主机房设备。第 6

34、.1.11 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电源进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采取防雷措施。 电子计算机机房电源应采用地下电缆进线。 当不得不采用架空进线时, 在低压架空电源进线处或专用 电力变压器低压配电母线处,应装设低压避雷器。第 6.1.13 条 主机房内应分别设置维修和测试用电源插座,两者应有明显区别标志。测试用电源 插座应由计算机主机电源系统供电。其它房间内应适当设置维修用电源插座。第 6.1.14 条 主机房内活动地板下部的低压配电线路宜采用铜芯屏蔽导线或铜芯屏蔽电缆。第 6.1.15 条 活动地板下部的电源线应尽可能远离计算机信号线, 并避免并排敷设 .当不能避免时,应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

35、。第二节 照明第 6.2.1 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照明的照度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机房的平均照度可按200、300、500lx取值;二、 基本工作间、第一类辅助房间的平均照度可按100、150、200lx取值。三、第二、三类辅助房间应按现行照明设计标准的规定取值。第622条电子计算机机房照度标准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间歇运行的机房取低值;二、持续运行的机房取中值;三、连续运行的机房取高值;四、无窗建筑的机房取中值或高值。第6.2.3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眩光限制标准可按表6.2.3分为三级。表6.2.3眩光限制等级眩光限制等级眩光程度适用场所I无眩光主机房、基本工作间n有轻微眩光第一类辅助房间

36、出有眩光感觉第二、三类辅助房间第6.2.4条直接型灯具的遮光角不应小于表6.2.4的规定。表6.2.4直接型灯具最小遮光角光源种类光源平均亮度1(x103cd/m2 )眩光限制等级遮光角管状荧光灯1 500n、川20 第625条主机房、基本工作间宜采用下列措施限制工作面上的反射眩光和作业面上的光幕反射。一、使视觉作业不处在照明光源与眼睛形成的镜面反射角上;二、采用发光表面积大、亮度低、光扩散性能好的灯具;三、视觉作业处家具和工作房间内应采用无光泽表面。第6.2.6条工作区内一般照明的均匀度(最低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不宜小于0.7。非工作区的照度不宜低于工作区平均照度的1/5。第6.2.7条电子

37、计算机机房内应设置备用照明,其照度宜为一般照明的1/10。备用照明宜为一般照明的一部分。第6.2.8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应设置疏散照明和安全出口标志灯,其照度不应低于0.51X。第6.2.9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照明线路宜穿钢管暗敷或在吊顶内穿钢管明敷。第6.2.10条大面积照明场所的灯具宜分区、分段设置开关。第6.2.11条技术夹层内应设照明,采用单独支路或专用配电箱(盘)供电。第三节静电防护第6.3.1条 基本工作间不用活动地板时, 可铺设导静电地面, 导静电地面可采用导电胶与建筑地 面粘牢,导静电地面的体积电阻率均应为1.0 X 1071.0 X 1010 Q cm,其导电性能应长期稳定,且不

38、易发尘。第6.3.2条主机房内采用的活动地板可由钢、铝或其它阻燃性材料制成。活动地板表面应是导静电的,严禁暴露金属部分。单元活动地板的系统电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 术条件的规定。第6.3.3条 主机房内的工作台面及坐椅垫套材料应是导静电的,其体积电阻率应为1.0 X 1071.0 X 1010 Q cm。第 6.3.4 条 主机房内的导体必须与大地作可靠的联接,不得有对地绝缘的孤立导体。第 6.3.5 条 导静电地面、活动地板、工作台面和坐椅垫套必须进行静电接地。第 6.3.6 条 静电接地的连接线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 . 导静电地面和台面采用导电胶 与接地导体粘

39、接时 ,其接触面积不宜小于 10cm2 。第 6.3.7 条 静电接地可以经限流电阻及自己的连接线与接地装置相连,限流电阻的阻值宜为1M Q。第四节 接地第 6.4.1 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接地装置的设置应满足人身的安全及电子计算机正常运行和系统设备 的安全要求。第 6.4.2 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应采用下列四种接地方式:一、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Q ;二、安全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 Q ;三、直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四、防雷接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执行。第 6.4.3 条 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防雷接地等四种接地宜共享

40、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按其中最小值确定;若防雷接地单独设置接地装置时,其余三种接地宜共享一组 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其中最小值,并应按现行国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要求采取防止 反击措施。第 6.4.4 条 对直流工作接地有特殊要求需单独设置接地装置的电子计算机系统,其接地电阻值及与其它接地装置的接地体之间的距离,应按计算机系统及有关规定的要求确定。第 6.4.5 条 电子计算机系统的接地应采取单点接地并宜采取等电位措施。第 6.4.6 条 当多个电子计算机系统共享一组接地装置时, 宜将各电子计算机系统分别采用接地线 与接地体连接。七、 给水排水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 7.1.1 条 与主机房

41、无关的给排水管道不得穿过主机房。第 7.1.2 条 主机房内的设备需要用水时,其给排水干管应暗敷,引入支管宜暗装。管道穿过主机房墙壁和楼板处,应设置套管,管道与套管之间应采取可靠的密封措施。第 7.1.3 条 主机房内如设有地漏,地漏下应加设水封装置,并有防止水封破坏的措施。第 7.1.4 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内的给排水管道应采用难燃烧材料保温。第二节 系统和管材第 7.2.1 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应根据设备、空调、生活、消防等对水质、水温、水压和水量的不同 要求分别设置循环和直流给水系统。第 7.2.2 条 循环冷却水系统应按有关规范进行水质稳定计算,并采取有效的防蚀、防腐、防垢及 杀菌措施。第

42、 7.2.3 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内的给排水管道必须有可靠的防渗漏措施, 暗敷的给水管道宜用无缝 钢管,管道连接宜用焊接。第 7.2.4 条 循环冷却水管可采用工程塑料管或镀锌钢管。八、消防与安全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 8.1.1 条 电子计算机主机房、 基本工作间应设二氧化碳或卤代烷灭火系统,并应按现行有关规 范的要求执行。第 8.1.2 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设计规范的规定。第 8.1.3 条 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应与空调、通风系统联锁。空调系统所采用的电加热器,应 设置无风断电保护。第8.1.4条电子计算机机房的安全设计,除执行本章的

43、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的规定。第8.1.5条 电子计算机用于非常重要的场所或发生灾害后造成非常严重损失的电子计算机机房, 在工程设计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第二节消防设施第8.2.1条凡设置二氧化碳或卤代烷固定灭火系统及火灾探测器的电子计算机机房,其吊顶的上、下及活动地板下,均应设置探测器和喷嘴。第822条主机房宜采用感烟探测器。当设有固定灭火系统时,应采用感烟、感温两种探测器的 组合。第8.2.3条 当主机房内设置空调设备时,应受主机房内电源切断开关的控制。机房内的电源切断开关应靠近工作人员的操作位置或主要出入口。第三节安全措施第8.3.1条 主机房出口应设置向疏散

44、方向开启且能自动关闭的门。并应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从机房内打开。第8.3.2条 凡设有卤代烷灭火装置的电子计算机机房,应配置专用的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第8.3.3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内存放废弃物应采用有防火盖的金属容器。第8.3.4条电子计算机机房内存放记录介质应采用金属柜或其它能防火的容器。第8.3.5条根据主机房的重要性,可设警卫室或保安设施。第8.3.6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应有防鼠、防虫措施。附录一名词解释名词解释附表1.1本规范用名词解释电子计算机机房主机房、基本工作间、第一辅助房间、第二类辅助房间及第三类辅助房间的总称主机房计算机主机、操作控制台和主要外部设备(磁盘机、磁带机、软盘输

45、入机、激光打印机、宽行打印机、绘图机、通信控制器、监视器等)的安装场地基本工作间用于完成信息处理过程和必要的技术作业的处所。其中包括:终端室、数据录入 室、通信机室、已记录磁介质库、已记录纸介质库等第一类辅助房间直接为计算机硬件维修、软件研究服务的处所。其中包括:硬件维修室、软件分 析修改室、仪器仪表室、备件库、随机资料室、未记录磁介质库、示记录纸介质 库、硬件人员办公室、软件人员办公室、上机准备室和外来用户工作室等第二类辅助房间为保证电子计算机机房达到各项工艺环境要求所必需的各公用专业技术用房。其 中包括:变压器室、高低压配电室、不间断电源室、蓄电池室、发电机室、空调 器室、灭火器材室和安全

46、保卫控制室等第三类辅助房间用于生活、卫生等目的的辅助部分。包括:更衣室、休息室、缓冲间和盥洗室等。3、机房工程子系统3.1、机房室内装修设计要求(1)就机房平面布局和功能室划分设计时,均综合考虑到数据处理的工艺流程,文件、材料的流动路线以及操作人员的行走路线尽可能短;(2 )应满足甲方的使用要求,还要考虑机房所在楼层的具体情况。(3 )主要材料的选择机房装饰材料的选择既要遵循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又要符合甲方的需求; 基本原则是尽可能选用非燃烧材料(燃烧性能等级A)或难燃材料(燃烧性能等级B1);同时还宜采用不吸尘、不发尘材料。具体选择如下:(4)计算机机房须进行的特殊处理为保证机房空气的洁

47、净度,满足机房的相关参数,机房内所有房间的吊顶上顶、梁、柱、墙面 均作防尘处理;地板下柱、墙、地面均作防尘处理;吊顶内混凝土楼面清理后直接刷防尘漆保护。防火处理 所有木作隐蔽部分均刷防火涂料,可满足机房规范防火要求;防腐处理 所有紧贴墙面的木作隐蔽部分的隐蔽部分均作防腐处理。防鼠措施 机房的外围隔墙、隔断必须封到顶部,所有孔洞均作防鼠封堵,一方面满足防火分区的需要, 另一方面又能有效地阻挡从顶棚侵入的老鼠,以便保证机房的安全、可靠,使此类事故不在作处理的 地方常出现;地面的进出线口用钢盖板盖封; 所有的有可能的地方、路径均作处理,把不安全的隐患彻底杜绝。防水处理 为了防止精密空调机的加湿器漏水

48、、冷凝水及非机房区域的其它水患从主入口侵入 等,在精密空调设备的地板下设置了砖砌防水坎打防水胶处理,既保障了精密空调的送风不受阻挡, 又控制了精密空调的漏水产生的危害;机房的入口缓冲区的地板下砌防水坎, 防止机房外区域的水患浸入机房区, 影响机房的正常运行。保温处理 机房精密空调送风区域的地板下铺设一层 20mm 厚的橡塑保温板,再在上面铺设 一层的镀锌铁皮,镀锌铁皮接缝处错搭20mm ,再用抽芯铆钉固定,在地板支腿处,将橡塑板和镀锌铁皮剪出支腿杆大小的孔,将地板支腿落地稳固。3.2、空调、新风系统的要求( 1)空调系统空调是保证机房环境的重要手段, 机房精密空调送回风方式: 均采用地板下送风

49、, 室内回风方式。 地板下经过防尘处理后作为静压风库。在精密空调区域的混凝土楼板上铺设保温棉防止楼面遇冷结露。( 2 )新风系统计算机机房必须维持一定的正压,与其它房间、过道的压差不应小于 4.9Pa ,与室外静压差不应 小于 9.8Pa 。该要求可通过新风机的运行和余压阀的控制达到。为维持机房一定的正压和为机房工作 人员补充新鲜空气,应设置新风系统。新风系统为满足消防要求应在穿过防火墙或外墙处设防火阈; 通风设备需与消防联动,发生火灾后,灭火设施启动前,应保持封闭条件,通风设备应关闭;发生火 灾后,灭火设施启动前,应保持封闭条件,通风管道应关闭,防火阀自动关闭;在穿过防火墙或外墙处选取70 C的防火阀。计算机机房必须维持一定的正压,与其它房间的压差不应小于4.9Pa,与室外静压差不应小于 9.8Pa 。该要求可通过新风机的运行和余压阀的控制达到。(3)排风系统 为了在机房出现火灾、消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