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土壤物理性质土壤物理性质 1.土壤孔隙性土壤孔隙性2.土壤结构性土壤结构性3.土壤耕性土壤耕性 土壤化学性质土壤化学性质1.土壤酸碱性土壤酸碱性2.土壤缓冲性土壤缓冲性3.土壤吸收性土壤吸收性 任务目标任务目标 知识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土壤物理性质及其在植物生产中作用。了解土壤物理性质及其在植物生产中作用。 了解土壤化学性质及其在植物生产中作用。了解土壤化学性质及其在植物生产中作用。熟悉土壤性质对土壤肥力和植物生产的影响。熟悉土壤性质对土壤肥力和植物生产的影响。了解我国主要土壤的特性。了解我国主要土壤的特性。 能力目标能力目标能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与保存。能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与保存。能正确测定土壤能
2、正确测定土壤ph。 孔隙的数量决定着土壤孔隙的数量决定着土壤中气、液两相的总量;孔隙中气、液两相的总量;孔隙的大小及其比例决定着气、的大小及其比例决定着气、液两相的比例。液两相的比例。土土壤孔隙壤孔隙土粒或团聚体之间土粒或团聚体之间团聚体内部团聚体内部3 实践中通常是用间接方实践中通常是用间接方法测定土壤密度、容重后,法测定土壤密度、容重后,计算土壤孔隙的数量。计算土壤孔隙的数量。1 1. .土壤密度和容重土壤密度和容重影响土壤密度的因素:土壤矿物质组成和有机质含量(矿物质密度影响土壤密度的因素:土壤矿物质组成和有机质含量(矿物质密度2.62.62.72.7;有机质密度;有机质密度1.41.4
3、1.81.8),因此土壤固相组成不同,密度不),因此土壤固相组成不同,密度不同。同。通常土壤密度可作为常数来看待,取值为通常土壤密度可作为常数来看待,取值为2.65g/cm2.65g/cm3 34(1 1)土壤密度)土壤密度3g/cm =烘干土重土壤密度()土粒体积 (2 2)土壤容重)土壤容重 影响土壤容重的因素:影响土壤容重的因素: 随土壤三相组成的变化而变化随土壤三相组成的变化而变化, ,而三相组成而三相组成变化又受到土粒排列、质地、结构、松紧状况以及降水和人为活动的变化又受到土粒排列、质地、结构、松紧状况以及降水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影响。 多数土壤容重在多数土壤容重在1.01.01.8
4、g/cm1.8 g/cm3 3。砂质土多在。砂质土多在1.41.41.7 g/cm1.7 g/cm3 3; 黏黏质土一般在质土一般在1.11.11.6 g/cm1.6 g/cm3 3 。53烘干土重土壤容重 g/cm土壤体积相同点相同点区别区别(1 1)单位相同)单位相同 都是都是g/cmg/cm3 3或或t/mt/m3 3 (2 2)分子含义相同)分子含义相同 都是指烘干土重都是指烘干土重(1 1)分母含义不同)分母含义不同 容重指土壤体积容重指土壤体积 密度指土粒体积密度指土粒体积 (2 2)影响因素不同,容重值大小随土壤三)影响因素不同,容重值大小随土壤三相组成变化而变化相组成变化而变化
5、 密度值与土壤固相组成有关密度值与土壤固相组成有关(3 3)同一土壤数值不同,容重)同一土壤数值不同,容重密度密度 多数土壤容重在多数土壤容重在1.01.01.8 g/cm1.8 g/cm3 3 常用常用土壤土壤密度为密度为2.65 g/cm2.65 g/cm3 3 土壤容重与 土壤密度的比较6容重的主要用途容重的主要用途 (1 1)计算土壤重量:)计算土壤重量:利用土壤容重可以计算单位面积土壤的重利用土壤容重可以计算单位面积土壤的重量。如测得土壤容重为量。如测得土壤容重为1.20 g/cm1.20 g/cm3 3,求,求1hm1hm2 2(1hm1hm2 2=10000m=10000m2 2
6、 )耕层)耕层土壤(深度为土壤(深度为20cm20cm)的重量为多少?)的重量为多少? (2 2)计算土壤组分储量:)计算土壤组分储量:根据根据1hm1hm2 2耕层土壤质量可计算单位面耕层土壤质量可计算单位面积土壤中水分、有机质、养分、盐分、水分等质量。例如,上例积土壤中水分、有机质、养分、盐分、水分等质量。例如,上例中测得土壤有机质含量为中测得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5g/kg15g/kg,则求,则求1hm1hm2 2耕层土壤(深度为耕层土壤(深度为20cm20cm)的有机质的储量为:)的有机质的储量为: 7 (3 3)计算灌水(或排水)定额)计算灌水(或排水)定额 如测得土壤实际含水量为如测得
7、土壤实际含水量为10%10%,要求,要求灌水后达到灌水后达到20%20%,则,则1hm1hm2 2耕层土壤(深度为耕层土壤(深度为20cm20cm)的灌水量为:)的灌水量为: 表表3-7 3-7 旱地土壤容重、孔隙度和松紧状况的关系旱地土壤容重、孔隙度和松紧状况的关系土壤容重土壤容重 (g/cm(g/cm3 3) )1.001.301.30孔孔 隙隙 度度/%/%6060606055555555525252525050500.02mm0.02mm0.020.020.002mm0.002mm0.002mm0.002mm土壤水吸土壤水吸力力15kpa150kpa150kpa主要作用主要作用 此孔隙
8、起通此孔隙起通气透水作用,气透水作用,常被空气占据常被空气占据 此孔隙内水分受毛此孔隙内水分受毛管力影响,能够移管力影响,能够移动,可被植物吸收利动,可被植物吸收利用,起到保水蓄水作用,起到保水蓄水作用用 此孔隙内水分移动困此孔隙内水分移动困难,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难,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空气及根系不能进入,空气及根系不能进入 土壤孔隙类型及性质土壤孔隙类型及性质 11(2 2)土壤孔隙类型)土壤孔隙类型 土壤孔隙大小、形状不同,无法真土壤孔隙大小、形状不同,无法真实计算,故土壤孔隙直径是指与一定土实计算,故土壤孔隙直径是指与一定土壤水吸力相当的孔径,称为当量孔径。壤水吸力相当的孔径,称为当量孔
9、径。土壤水吸力与当量孔径成反比。土壤水吸力与当量孔径成反比。总孔隙度为总孔隙度为50%50%56%,56%,通气通气孔隙度在孔隙度在10%10%以上以上, ,如能达到如能达到15%15%20%20%更好更好, ,毛管孔隙度与非毛管孔隙度之比毛管孔隙度与非毛管孔隙度之比为为2:12:1为宜为宜, ,无效孔隙度尽量低。无效孔隙度尽量低。对于含有机质多而结构好对于含有机质多而结构好的耕作层土壤容重宜在的耕作层土壤容重宜在1.11.1 1.3g/cm 1.3g/cm3 3之间之间; ;水田土壤的容重(称为水田土壤的容重(称为浸水容重)宜在浸水容重)宜在0.50.50.6g/cm0.6g/cm3 3之间
10、。之间。对于植物生长发育而言对于植物生长发育而言, ,在同在同一土体内孔隙的垂直分布应为一土体内孔隙的垂直分布应为“上虚下上虚下实实”。 3.3.土壤孔隙性与植物生长土壤孔隙性与植物生长 生产实践表明,适宜于植物生长生产实践表明,适宜于植物生长发育的耕作层土壤孔隙状况为:发育的耕作层土壤孔隙状况为:124.4. 土壤孔隙性调节土壤孔隙性调节 (2 2)合理轮作和增施有机肥:)合理轮作和增施有机肥:实行粮实行粮肥轮作、肥轮作、 水旱轮作水旱轮作, ,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孔隙状况孔隙状况, ,提高通气透水性能。提高通气透水性能。 (3 3)合理耕作:)合理耕作:深耕结合施用有机
11、肥深耕结合施用有机肥料料, ,配合耙耱、中耕、镇压等措施配合耙耱、中耕、镇压等措施, ,使过紧或使过紧或过松土壤达到适宜的松紧范围。过松土壤达到适宜的松紧范围。 (4 4)工程措施:)工程措施:采用工程措施改造或改采用工程措施改造或改良铁盘、砂姜、漏沙、黏土等障碍土层良铁盘、砂姜、漏沙、黏土等障碍土层, ,创造创造深厚疏松的根系发育土层深厚疏松的根系发育土层, ,对果树和园林树木对果树和园林树木等深根植物尤其重要。等深根植物尤其重要。 13 (1 1)防止土壤压实:)防止土壤压实:一是在宜耕水一是在宜耕水分条件下进行田间作业;二是实行农机具分条件下进行田间作业;二是实行农机具联合作业联合作业,
12、 ,降低成本;三是采用免耕或少降低成本;三是采用免耕或少耕耕, ,减少农机具压实。减少农机具压实。 土壤结构体:土壤结构体:土壤结构性:土壤结构性: 土土壤壤结结构构区别区别结构体着眼局部和个体,结构性强调总体特征结构体着眼局部和个体,结构性强调总体特征 联系联系 不同类型的结构体垒结起来所赋予土壤的综合不同类型的结构体垒结起来所赋予土壤的综合性状就是土壤结构性性状就是土壤结构性14土壤结构体土壤结构体大小大小形状形状不良结构体不良结构体理想结构体理想结构体块状结构块状结构 片状结构柱状结构、棱柱状结构柱状结构、棱柱状结构核状结构核状结构团粒结构团粒结构微团粒微团粒1.1. 土壤结构体土壤结构
13、体发育程度发育程度15 团粒结构团粒结构是指外形近似球形、疏松多孔、由是指外形近似球形、疏松多孔、由有机质胶结团聚形成的,直径大小在有机质胶结团聚形成的,直径大小在0.250.2510 mm10 mm之间的土壤结构体,俗称之间的土壤结构体,俗称“蚂蚁蛋蚂蚁蛋”、“米糁子米糁子”等,常出现在有机质含量较高、等,常出现在有机质含量较高、质地适中的土壤中,其土壤肥力高,是农业质地适中的土壤中,其土壤肥力高,是农业生产中最理想的结构体,如蚯蚓粪。生产中最理想的结构体,如蚯蚓粪。(1 1)团粒结构)团粒结构 包括团粒结构和微团粒结构。包括团粒结构和微团粒结构。16 微团粒结构微团粒结构是指近似球形且颗粒
14、直径小是指近似球形且颗粒直径小于于0.25 mm0.25 mm的土壤结构,它一方面对提的土壤结构,它一方面对提高水稻土的土壤肥力有重要作用,另一高水稻土的土壤肥力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形成团粒结构的基础。方面也是形成团粒结构的基础。 (2 2)块状结构)块状结构 结构体呈不规则形状结构体呈不规则形状, ,长、宽、高大致相长、宽、高大致相近近, ,边面不明显边面不明显, ,内部较紧实内部较紧实, ,俗称俗称“坷垃坷垃”。 (3 3)核状结构)核状结构 外形与块状结构体相似,但棱角、边、面外形与块状结构体相似,但棱角、边、面比较明显,内部紧实坚硬,泡水不散,俗称比较明显,内部紧实坚硬,泡水不散,
15、俗称“蒜瓣土蒜瓣土”,多出现在黏土而缺乏有机质的心,多出现在黏土而缺乏有机质的心土和底土层中。土和底土层中。 在有机质含量较低或黏重的土壤中,由在有机质含量较低或黏重的土壤中,由于土壤过干、过湿耕作,易在表层形成块状于土壤过干、过湿耕作,易在表层形成块状结构;另外由于受到土体的压力,在心土、结构;另外由于受到土体的压力,在心土、底土中也会出现。底土中也会出现。17 结构体呈立柱状结构体呈立柱状, ,纵轴大于横轴纵轴大于横轴, ,比较紧实比较紧实, ,孔隙少孔隙少, ,俗称俗称“立土立土”。 (5 5)片状结构)片状结构 结构体扁平呈片状或板状,俗称结构体扁平呈片状或板状,俗称“卧土卧土”。 地
16、表遇雨或灌溉后出现结皮、结壳,称地表遇雨或灌溉后出现结皮、结壳,称“板结板结”, ,影响种子萌发、破土、出苗。影响种子萌发、破土、出苗。 受农机具压力或沉积作用受农机具压力或沉积作用, ,在耕作层下出现犁在耕作层下出现犁底层底层( (片状片状),),其有利于托水托肥,但出现部位不能其有利于托水托肥,但出现部位不能过浅、过厚、过紧实黏重过浅、过厚、过紧实黏重, ,否则土壤通气透水性差否则土壤通气透水性差, ,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影响植物生长发育。 (4 4)柱状结构与棱柱状结构)柱状结构与棱柱状结构 多出现在水田土壤、典型碱土、黄土母质下多出现在水田土壤、典型碱土、黄土母质下层。棱柱状结构外形与柱
17、状结构体相似,但棱角、层。棱柱状结构外形与柱状结构体相似,但棱角、边、面较明显边、面较明显, ,多出现在质地黏重且水分经常变多出现在质地黏重且水分经常变化的下层土壤中。化的下层土壤中。182.2.土壤结构与土壤肥力土壤结构与土壤肥力11毛管孔隙毛管孔隙(团聚体内部)(团聚体内部) 22通气孔隙通气孔隙(团聚体之间)(团聚体之间)图图2-3 2-3 团粒结构示意图团粒结构示意图19a a. .创造了土壤良好的孔隙性创造了土壤良好的孔隙性 团粒与团粒之间有适量的通气孔隙团粒与团粒之间有适量的通气孔隙, ,团粒内部有大量的毛管孔隙团粒内部有大量的毛管孔隙, , 土壤水、肥、气、热协调土壤水、肥、气、
18、热协调, ,创造了良好的孔隙条件。创造了良好的孔隙条件。b b. .水气协调水气协调, ,土温稳定土温稳定 通气孔隙可通气透水通气孔隙可通气透水, ,在降水或灌溉时在降水或灌溉时, ,有利于水分进入土层有利于水分进入土层, ,减减 少地表径流;毛管孔隙具有保水、保肥能力少地表径流;毛管孔隙具有保水、保肥能力, ,因此水气协调因此水气协调, ,土温土温 稳定。稳定。c c. .保肥供肥性能良好保肥供肥性能良好 通气孔隙中水少气多,好气微生物活跃通气孔隙中水少气多,好气微生物活跃, ,有利于有机质矿质化作有利于有机质矿质化作 用用, ,养分释放快;毛管孔隙内水多气少养分释放快;毛管孔隙内水多气少,
19、 ,嫌气微生物活跃嫌气微生物活跃, ,有利于有利于 腐殖质的积累腐殖质的积累, ,养分得到贮藏。养分得到贮藏。d d. .土质疏松耕性良好土质疏松耕性良好 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 ,结构体大小适宜结构体大小适宜, ,松紧度适中松紧度适中, , 耕作阻力小耕作阻力小, , 耕作效果好耕作效果好, ,有利于植物根系扩展、延伸。有利于植物根系扩展、延伸。20(1 1)团粒结构与土壤肥力:)团粒结构与土壤肥力: (2 2)块状、核状结构与土壤肥力:)块状、核状结构与土壤肥力:块状结构体之间孔隙过大块状结构体之间孔隙过大, ,不不 利于蓄水保水利于蓄水保水, ,易透风跑墒易透风跑墒, ,
20、出苗难,易出现出苗难,易出现“吊根吊根”现象;耕层下现象;耕层下 部的暗坷垃内部紧实部的暗坷垃内部紧实, ,影响扎根影响扎根, ,故有故有“麦子不怕草麦子不怕草, ,就怕坷垃咬就怕坷垃咬”之之 说。说。 核状结构具有较强的水稳性和力稳性核状结构具有较强的水稳性和力稳性, ,但因其内部紧实但因其内部紧实, ,小孔隙多小孔隙多, , 大小孔隙不协调大小孔隙不协调, ,土性不好。土性不好。 (3 3)片状结构与土壤肥力:)片状结构与土壤肥力:片状结构多在表层形成板结片状结构多在表层形成板结, ,影响耕影响耕 作与播种质量作与播种质量, ,影响土壤与大气的气体交换影响土壤与大气的气体交换, ,阻碍水分
21、运动。犁底层的阻碍水分运动。犁底层的 片状结构不利于根系下扎,限制养分吸收。片状结构不利于根系下扎,限制养分吸收。 (4 4)柱状、棱柱状结构与土壤肥力:)柱状、棱柱状结构与土壤肥力:这两种结构体内部甚为坚硬,这两种结构体内部甚为坚硬, 孔隙小而多孔隙小而多, ,通气不良通气不良, ,根系难以深入;结构体之间由于干旱时收缩根系难以深入;结构体之间由于干旱时收缩, , 形成较大的垂直裂缝形成较大的垂直裂缝, ,造成漏水漏肥。造成漏水漏肥。213.3.土壤结构改良土壤结构改良 (1 1)增施有机肥料:)增施有机肥料:有机质是良好的土壤胶结有机质是良好的土壤胶结剂,是团粒结构形成不可缺少的物质。剂,
22、是团粒结构形成不可缺少的物质。 (2 2)调节土壤酸碱度)调节土壤酸碱度 酸性土施用石灰酸性土施用石灰, ,碱性土碱性土施用石膏施用石膏, ,以增加土壤中钙离子以增加土壤中钙离子, ,促进良好结构形成促进良好结构形成。 (3 3)合理耕作:)合理耕作:适时深耕、耙耱、镇压、中耕适时深耕、耙耱、镇压、中耕等有利于破除土壤板结等有利于破除土壤板结, ,破碎块状与核状结构破碎块状与核状结构, ,疏疏松土壤松土壤, ,加厚耕作层。加厚耕作层。(4 4)合理轮作:)合理轮作:用地、养地植物轮作用地、养地植物轮作, ,同一地块不同一地块不能长期连作。能长期连作。(5 5)合理灌溉、晒垡、冻垡:)合理灌溉、
23、晒垡、冻垡:避免大水漫灌避免大水漫灌, ,灌灌后及时松土后及时松土, ,休闲季节采用晒垡或冻垡休闲季节采用晒垡或冻垡利用干湿交利用干湿交替、冻融交替替、冻融交替促进良好结构形成。促进良好结构形成。 (6 6)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包括天然土壤结构改良包括天然土壤结构改良剂(剂(植物遗体、泥炭、褐煤或腐殖质中提取的腐殖植物遗体、泥炭、褐煤或腐殖质中提取的腐殖酸)和酸)和人工合成结构改良剂(水解聚丙烯腈钠盐和人工合成结构改良剂(水解聚丙烯腈钠盐和乙酸乙烯酯等)。乙酸乙烯酯等)。 22耕作耕作晒垡晒垡1 1. .土壤力学性质土壤力学性质土壤力学性质土壤力学性质土壤黏结性土壤黏结性
24、土壤黏着性土壤黏着性土壤塑性土壤塑性土壤胀缩性土壤胀缩性23 影响土壤黏结性的主要因素:影响土壤黏结性的主要因素:土壤质土壤质 地、土壤水分、土壤有机质等地、土壤水分、土壤有机质等。质地越黏质地越黏, ,土壤黏结性就越强土壤黏结性就越强, ,反之则反之则相反。相反。土壤黏结性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如右土壤黏结性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图所示。土壤有机质可提高砂土的黏结性土壤有机质可提高砂土的黏结性, ,降降低黏土的黏结性。土壤黏结性越强低黏土的黏结性。土壤黏结性越强, ,耕作阻力越大耕作阻力越大, ,耕作质量越差。耕作质量越差。(1 1)土壤黏结性)土壤黏结性土壤黏结性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土壤
25、黏结性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24土壤黏着性与土壤黏结性的影响因素相同土壤黏着性与土壤黏结性的影响因素相同质地越黏重,土壤黏着性就越强。质地越黏重,土壤黏着性就越强。土壤有机质可降低黏质土的黏着性。土壤有机质可降低黏质土的黏着性。干燥的土壤无黏着性干燥的土壤无黏着性, ,当含水量增加到一当含水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此时为黏着点)定程度时(此时为黏着点), ,土粒具有黏土粒具有黏附外物的能力附外物的能力, ,随着含水量的增加黏着性随着含水量的增加黏着性增强增强, ,达到最高时后又逐渐降低达到最高时后又逐渐降低, ,可见土可见土壤含水量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黏着性。壤含水量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黏着性。 土壤黏着
26、性越强土壤黏着性越强, ,则土壤易于附着则土壤易于附着于农具上于农具上, ,耕作阻力越大耕作阻力越大, ,耕作质量越差耕作质量越差(2 2)土壤黏)土壤黏着着性性土壤黏着性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土壤黏着性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25 干燥的土壤不具有塑性。干燥的土壤不具有塑性。 影响土壤塑性的因素:影响土壤塑性的因素:土壤质地、有土壤质地、有机质含水量、交换性阳离子组成、含机质含水量、交换性阳离子组成、含盐量等。盐量等。 塑性强的土壤耕性往往不好。塑性强的土壤耕性往往不好。 (3 3)土壤塑性)土壤塑性26 影响胀缩性的主要因素影响胀缩性的主要因素: :土壤质地、黏土矿物类型、有机质含土壤质地、黏土矿物
27、类型、有机质含 量、交换性阳离子种类及土壤结构等。一般具有胀缩性的土壤量、交换性阳离子种类及土壤结构等。一般具有胀缩性的土壤 均是黏重而贫瘠的土壤。均是黏重而贫瘠的土壤。 土壤胀缩性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土壤胀缩性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胀胀缩性大的土壤,湿时黏闭泥泞,土缩性大的土壤,湿时黏闭泥泞,土壤透水困难,通气性较差;干旱时壤透水困难,通气性较差;干旱时体积收缩,土表发生龟裂,造成漏体积收缩,土表发生龟裂,造成漏风跑墒,扯断植物根系。风跑墒,扯断植物根系。(4 4)土壤胀缩性)土壤胀缩性272.2.土壤耕性土壤耕性 土壤耕性是指土壤在耕作时和耕作以后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性质。土壤耕性是指土壤在
28、耕作时和耕作以后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性质。 (1 1)衡量耕性好坏的标准:)衡量耕性好坏的标准: 凡耕后土垡松散易耙碎、不成坷拉、疏松、孔隙良好、有利于种凡耕后土垡松散易耙碎、不成坷拉、疏松、孔隙良好、有利于种 子发芽、出土及幼苗生长的土壤称为耕作质量好,反之,则耕作质子发芽、出土及幼苗生长的土壤称为耕作质量好,反之,则耕作质量差。量差。 a a. .耕作难易:耕作难易: 耕作时省工省劲,称耕作时省工省劲,称“土轻土轻”、“口松口松”、“绵软绵软”;耕作时费;耕作时费 工费劲难耕,称工费劲难耕,称“土重土重”、“口紧口紧”、“僵硬僵硬”等。等。指耕作阻力的大小指耕作阻力的大小, ,耕作阻力越大耕
29、作阻力越大, ,越不易耕作。越不易耕作。 b b. .耕作质量:耕作质量:指土壤耕作后所表现出来的土壤状况。指土壤耕作后所表现出来的土壤状况。 c c. .宜耕期长短:宜耕期长短:宜耕期是指适宜耕作的土壤含水量范围宜耕期是指适宜耕作的土壤含水量范围。 一般来说,适耕期长的土壤耕性好,耕性不良的土壤适耕期短,一般来说,适耕期长的土壤耕性好,耕性不良的土壤适耕期短,适耕期应选择在土壤含水量低于可塑下限(干耕)或高于可塑上限适耕期应选择在土壤含水量低于可塑下限(干耕)或高于可塑上限(湿耕(湿耕) ) 。28 (2 2)影响土壤耕性的因素)影响土壤耕性的因素 土壤湿度与耕性的关系土壤湿度与耕性的关系土
30、壤湿度土壤湿度干燥干燥湿润湿润潮湿潮湿泞湿泞湿多水多水极多水极多水土壤状况土壤状况坚硬坚硬酥软酥软可塑可塑黏韧黏韧浓浆浓浆稀浆稀浆土壤特征土壤特征耕作阻力耕作阻力大大小小大大大大大大小小耕作质量耕作质量 成稀泥浆成稀泥浆宜耕性宜耕性不宜不宜宜旱地耕作宜旱地耕作不宜不宜不宜不宜不宜不宜宜水田耕作宜水田耕作固态固态, ,黏黏结性强结性强, ,无黏着性无黏着性和塑性和塑性酥松酥松, ,黏结黏结性弱性弱, ,无黏无黏着性和塑着性和塑性性, ,易散碎易散碎有塑性有塑性, ,黏结性和黏结性和黏着性极黏着性极弱弱有塑性和有塑性和黏着性,黏着性,黏结性极黏结性极弱弱塑性消失塑性消失但有黏着但有黏着性性, ,黏
31、结黏结性极弱性极弱易流动,塑性、黏结性、黏着性消失成硬土成硬土块不散块不散碎碎易散碎易散碎,成小土成小土块块不散碎不散碎, ,成大土块成大土块不散碎,不散碎,成大土块成大土块,易黏农具易黏农具泥泞状的泥泞状的浓泥浆浓泥浆29 对于不同土壤质地的适耕期来对于不同土壤质地的适耕期来讲,讲,砂土较长、壤土次之、黏砂土较长、壤土次之、黏土最短。土最短。 农民对各种质地土壤在耕性上农民对各种质地土壤在耕性上的评价有许多谚语。的评价有许多谚语。例如:对例如:对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的黏土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的黏土形容为形容为“早上黏,中午硬,过早上黏,中午硬,过了晌午耪不动了晌午耪不动”;对砂质土评;对砂质
32、土评价为价为“干好耕、湿好耕、不干干好耕、湿好耕、不干不湿更好耕不湿更好耕”。303.3.土壤耕性改良土壤耕性改良 一是眼看,一是眼看,雨后和灌溉后,地表呈雨后和灌溉后,地表呈“喜鹊喜鹊斑斑”, ,外白里湿外白里湿, ,黑白相间黑白相间, ,出现出现“鸡爪裂鸡爪裂纹纹”或或“麻丝裂纹麻丝裂纹”, ,即半干半湿状态。即半干半湿状态。 二是犁试,二是犁试,用犁试耕后用犁试耕后, ,土垡能被抛散而土垡能被抛散而不黏附农具。不黏附农具。 三是手感,三是手感,扒开二指表土扒开二指表土, ,取一把土能握取一把土能握紧成团紧成团, ,且在且在1m1m高处松手高处松手, ,落地后散碎。落地后散碎。 (2 2)
33、增施有机肥料:)增施有机肥料:可以降低黏质土壤的黏可以降低黏质土壤的黏结性、黏着性,增强砂质土的黏结性、黏着性,结性、黏着性,增强砂质土的黏结性、黏着性,并使土壤疏松多孔,因而改善土壤耕性。并使土壤疏松多孔,因而改善土壤耕性。31 (1 1)掌握耕作时土壤适宜含水量:)掌握耕作时土壤适宜含水量:北方旱地土壤宜耕状态是:北方旱地土壤宜耕状态是:(5 5)少耕和免耕(保护性耕作):)少耕和免耕(保护性耕作): 少耕少耕: :对耕翻次数或强度比常规耕翻少的土壤耕作方式。对耕翻次数或强度比常规耕翻少的土壤耕作方式。 免耕免耕: :基本上不对土壤进行耕翻,而直接播种植物的土壤利用方式。基本上不对土壤进行
34、耕翻,而直接播种植物的土壤利用方式。(3 3)改良土壤质地:)改良土壤质地:黏土掺砂,可减弱黏重土壤的黏结性、黏黏土掺砂,可减弱黏重土壤的黏结性、黏 着性、可塑性和起浆性;砂土掺黏,可增加土壤的黏结性,着性、可塑性和起浆性;砂土掺黏,可增加土壤的黏结性, 并减弱土壤的淀浆板结性。并减弱土壤的淀浆板结性。(4)(4)创造良好的土壤结构性:创造良好的土壤结构性:良好的土壤结构,如团粒结构,其土良好的土壤结构,如团粒结构,其土 壤的黏结性、黏着性、可塑性减弱,松紧适度,通气透水,耕壤的黏结性、黏着性、可塑性减弱,松紧适度,通气透水,耕 性良好。性良好。 32免耕、少耕图例33常规耕作与少耕和免耕的比
35、较常规耕作与少耕和免耕的比较常规耕作常规耕作少耕和免耕少耕和免耕优优点点 促进大块状结构破碎,减少促进大块状结构破碎,减少板结,疏松土壤;板结,疏松土壤; 掩埋杂草,清除根茬;掩埋杂草,清除根茬; 调节土壤通透性和保蓄性调节土壤通透性和保蓄性 改善土壤结构状况;改善土壤结构状况; 保持土壤水分保持土壤水分,减少水分损失;减少水分损失; 防止土壤侵蚀防止土壤侵蚀,减少风蚀;减少风蚀; 防止土壤压实;防止土壤压实; 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源缺缺点点 易造成水土流失;易造成水土流失; 团粒结构被破坏,土壤有机团粒结构被破坏,土壤有机质消耗加快;质消耗加快; 压实土壤,土壤肥力下降
36、;压实土壤,土壤肥力下降; 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增加 可能会产生有毒物质;可能会产生有毒物质; 杂草、病虫害不易控制杂草、病虫害不易控制341.1. 土壤胶体土壤胶体(1 1)土壤胶体构造)土壤胶体构造土壤土壤胶体胶体胶体微粒胶体微粒(分散相(分散相微粒间溶液微粒间溶液(分散介质)(分散介质)微粒核微粒核决定电位离子层决定电位离子层补偿离子层补偿离子层非活性离子层非活性离子层扩散层扩散层微粒核不显电性,土壤胶粒带负电或正电荷,整个胶体呈电中性。35一般讲一般讲, ,土壤中的无机胶体和有机胶体很少土壤中的无机胶体和有机胶体很少单独存在单独存在, ,大多通过大多通过多价离子或功能团多价离子
37、或功能团相互结合相互结合成有机成有机- -无机复合胶体。无机复合胶体。 根据微粒核的组成物质不同,可以将土根据微粒核的组成物质不同,可以将土壤胶体分为三大类:壤胶体分为三大类: a a. .无机胶体无机胶体: :微粒核是无机物质,主要包微粒核是无机物质,主要包括各种次生铝硅酸盐黏粒矿物和氧化物及含括各种次生铝硅酸盐黏粒矿物和氧化物及含水氧化物。水氧化物。 b b. .有机胶体有机胶体: :微粒核是有机物质,主要是微粒核是有机物质,主要是土壤腐殖质,其活性比无机胶体强,但数量土壤腐殖质,其活性比无机胶体强,但数量不如无机胶体多。不如无机胶体多。 c c. .有机有机- -无机复合胶体无机复合胶体
38、: :微粒核是土壤矿微粒核是土壤矿物质和有机质的结合体。物质和有机质的结合体。36(2 2)土壤胶体种类)土壤胶体种类 土壤胶体是土壤固相中最活跃的部分,主要特性有三点:土壤胶体是土壤固相中最活跃的部分,主要特性有三点: a a. .有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有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 :比表面的大小顺序为:腐比表面的大小顺序为:腐殖质胶体殖质胶体 蒙脱石蒙脱石 伊利石伊利石 高岭石。土壤胶体的比表面越大高岭石。土壤胶体的比表面越大, ,表面能就越大表面能就越大, ,吸附能力就越强。吸附能力就越强。 b b. .带有一定的电荷带有一定的电荷: :根据电荷产生机制不同根据电荷产生机制不同, ,分为永久
39、电分为永久电荷和可变电荷荷和可变电荷 c. c.土壤胶体具有一定的凝聚性和分散性土壤胶体具有一定的凝聚性和分散性 37(3 3)土壤胶体特性)土壤胶体特性 生产上采取耕翻晒垡、烤田、冻垡等生产上采取耕翻晒垡、烤田、冻垡等措施,就是提高土壤溶液中的电解质浓度,措施,就是提高土壤溶液中的电解质浓度,促使土壤胶体的凝聚和团粒结构的形成。当促使土壤胶体的凝聚和团粒结构的形成。当土壤胶体处于凝胶状态时,有助于团粒结构土壤胶体处于凝胶状态时,有助于团粒结构的形成;而当土壤胶体处于溶胶状态时,不的形成;而当土壤胶体处于溶胶状态时,不利于良好结构的形成,通气透水性能受到影利于良好结构的形成,通气透水性能受到影
40、响。响。 溶胶溶胶凝胶凝胶 38是指土壤能吸收和保持土壤溶液中的分子、离子、悬浮颗粒、气是指土壤能吸收和保持土壤溶液中的分子、离子、悬浮颗粒、气体(体(coco2 2、o o2 2)以及微生物的能力。)以及微生物的能力。2 2. .土壤吸收性能土壤吸收性能(1 1)机械吸收:)机械吸收:是指土壤对进入土体固体颗粒的机械阻留作用。是指土壤对进入土体固体颗粒的机械阻留作用。(2 2)物理吸收:)物理吸收:是指土壤对分子态物质的吸附保持作用。是指土壤对分子态物质的吸附保持作用。(3 3)化学吸收:)化学吸收:是指易溶性盐在土壤中转变为难溶性盐而保存在土壤是指易溶性盐在土壤中转变为难溶性盐而保存在土壤
41、 中的过程,也称为化学固定。中的过程,也称为化学固定。(4 4)离子交换吸收:)离子交换吸收:是指土壤溶液中的离子与土壤胶粒表面扩散层中是指土壤溶液中的离子与土壤胶粒表面扩散层中 的离子进行交换后而保存在土壤中的作用,又称物理化学吸收作的离子进行交换后而保存在土壤中的作用,又称物理化学吸收作 用。用。(5 5)生物吸收:)生物吸收:是指土壤中的微生物、植物根系,以及一些小动物可是指土壤中的微生物、植物根系,以及一些小动物可 将土壤中的速效养分吸收保留在体内的过程。将土壤中的速效养分吸收保留在体内的过程。 根据土壤对物质吸收、保持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五种类型:根据土壤对物质吸收、保持方式的不同,可
42、分为五种类型:39 阳离子交换作用是指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与土壤胶粒表面扩散层阳离子交换作用是指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与土壤胶粒表面扩散层中的阳离子进行交换后而保存在土壤中的作用。中的阳离子进行交换后而保存在土壤中的作用。由于土壤胶粒主要带由于土壤胶粒主要带有负电荷,因此绝大部分土壤发生的是阳离子交换吸收作用。有负电荷,因此绝大部分土壤发生的是阳离子交换吸收作用。 土壤中常见的交换性阳离子有土壤中常见的交换性阳离子有fefe3+3+、alal3+3+、h h+ +、caca2+2+、mgmg2+2+、nhnh4+4+、k k+ +、nana+ +等。例如:土壤胶体原来吸附着等。例如:土壤胶体原来吸附
43、着caca2+2+ 、nana+ +,当施入钾肥后,当施入钾肥后,k k+ +进入土壤胶体的扩散层,称为吸附过程;同时扩散层中进入土壤胶体的扩散层,称为吸附过程;同时扩散层中caca2+2+ 、nana+ +进入进入土壤溶液,称为解吸过程,反应式如下:土壤溶液,称为解吸过程,反应式如下:3k+k+k+k+ca2+na+土壤土壤胶粒胶粒土壤土壤胶粒胶粒na+ca2+403 3. .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 可逆反应:吸附和解吸同时进行可逆反应:吸附和解吸同时进行, ,达达到动态平衡。到动态平衡。 等电荷交换:即以相等单价电荷摩尔等电荷交换:即以相等单价电荷摩尔数进行交换数进行交换,
44、,例如例如:1mol k:1mol k+ +可以交换可以交换1mol1mol的的nhnh4 4+ +或或nana+ +, 1mol, 1mol的的caca2+2+可以交可以交换换2mol2mol的的nhnh4 4+ +或或nana+ +。 反应迅速:离子交换的速度快。反应迅速:离子交换的速度快。 受质量作用定律支配:价数较低、交受质量作用定律支配:价数较低、交换力弱的离子换力弱的离子, ,若提高其在土壤溶液若提高其在土壤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中的离子浓度, ,也可交换价数较高、也可交换价数较高、交换力强的离子。交换力强的离子。na+nh4+ca2+nh4+na+k+k+na+nh4+ca2+41 (
45、1 1)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点)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点阳离子交换吸收能力阳离子交换吸收能力各种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大小顺各种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大小顺序为:序为: 阳离子交换量阳离子交换量 阳离子交换量是指在中性条件下,每千克烘干土所吸阳离子交换量是指在中性条件下,每千克烘干土所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单位为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单位为cmolcmol(+)/kg(+)/kg。 阳离子交换量的大小反映了土壤保肥能力的大小,阳阳离子交换量的大小反映了土壤保肥能力的大小,阳离子交换量越大,则土壤的保肥性越强;反之,相反。离子交换量越大,则土壤的保肥性越强;反之,相反。 42(1 1)改良土
46、壤质地:)改良土壤质地:通过黏掺沙或沙掺黏通过黏掺沙或沙掺黏, ,改良质地改良质地, ,增加土壤增加土壤 吸收性能。吸收性能。(2 2)增施有机肥料:)增施有机肥料:增施有机肥料、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料、秸秆还田、种植绿肥 等等,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3 3)合理施用化肥:)合理施用化肥: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 ,合理施用化合理施用化 肥肥, ,起到起到“以无机(化肥)促有机(增加有机胶体)以无机(化肥)促有机(增加有机胶体)” 作用。作用。(4 4)合理耕作:)合理耕作:适当翻耕和中耕可改善土壤通气性和蓄水能力适当翻耕和中耕可改善土壤通气性
47、和蓄水能力, ,促进促进 微生物活动微生物活动, ,加速有机质及养分转化加速有机质及养分转化, ,增加有效养分。增加有效养分。(5 5)合理灌排:)合理灌排:施肥结合灌水可充分发挥肥效;及时排除多余水分施肥结合灌水可充分发挥肥效;及时排除多余水分, , 以透气增温以透气增温, ,促进养分转化。促进养分转化。(6 6)调节交换性阳离子组成:)调节交换性阳离子组成:酸性土壤施用石灰或草木灰酸性土壤施用石灰或草木灰, ,碱性土壤碱性土壤 施用石膏施用石膏, ,均可增加钙离子浓度均可增加钙离子浓度, ,提高离子交换性能。提高离子交换性能。 434.4.土壤吸收性调节土壤吸收性调节1 1. .土壤酸碱性
48、土壤酸碱性 土壤酸性或碱性通常用土壤溶液的土壤酸性或碱性通常用土壤溶液的phph来表示。来表示。 ph = - log h ph = - log h+ + 我国一般土壤的我国一般土壤的phph变动范围在变动范围在4 49 9之间,多数土壤的之间,多数土壤的phph在在4.54.58.58.5范围内范围内, ,极少有低于极少有低于4 4或高于或高于1010的。的。 “南酸北碱南酸北碱”概括了我国土壤酸碱反应的地区性差异概括了我国土壤酸碱反应的地区性差异。 表表3-16 3-16 土壤的酸碱度分级土壤的酸碱度分级土壤土壤phph4.59.59.5酸碱度酸碱度级别级别极强极强酸性酸性强酸性强酸性酸性
49、酸性中性中性碱性碱性强碱性强碱性极强极强碱性碱性44 土壤碱性指标土壤碱性指标 phph 我国北方多数土壤我国北方多数土壤phph为为7.57.58.5,8.5,而含有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土壤而含有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土壤,phph常在常在8.58.5以上。以上。 总碱度总碱度 指土壤溶液中碳酸根和重指土壤溶液中碳酸根和重碳酸根离子的总浓度,常用中和滴定碳酸根离子的总浓度,常用中和滴定法测定,单位为法测定,单位为cmol(+)/lcmol(+)/l; 碱化度碱化度 指土壤中交换性钠离子的指土壤中交换性钠离子的数量占交换性阳离子的百分数。数量占交换性阳离子的百分数。 5%5%10%10%时为轻度碱化
50、土壤时为轻度碱化土壤10%10%15%15%时为中度碱化土壤时为中度碱化土壤15%15%20%20%时为强度碱化土壤时为强度碱化土壤 20% 20%时为碱土。时为碱土。 碱化度碱化度45a.a.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表表3-17 3-17 主要植物最适宜的主要植物最适宜的phph范围范围名称名称ph名称名称ph名称名称ph水稻水稻小麦小麦大麦大麦棉花棉花大豆大豆玉米玉米马铃薯马铃薯甘薯甘薯向日葵向日葵甜菜甜菜花生花生甘蔗甘蔗苕子苕子紫花苜蓿紫花苜蓿6.07.06.07.06.07.06.07.06.07.06.07.04.85.45.06.06.08.06.08.05.06.06
51、.07.06.07.07.08.0烟草烟草豌豆豌豆甘蓝甘蓝胡萝卜胡萝卜番茄番茄西瓜西瓜南瓜南瓜黄瓜黄瓜杏杏苹果苹果桃桃梨梨核桃核桃柑橘柑橘5.06.06.08.06.07.05.36.06.07.06.07.06.08.06.08.06.08.06.08.06.08.06.08.06.08.05.07.0栗栗茶茶桑桑槐槐松松刺槐刺槐白杨白杨栎栎柽柳柽柳桦桦泡桐泡桐油桐油桐榆榆5.06.05.05.56.08.06.07.05.06.06.08.06.08.06.08.06.08.05.06.06.08.06.08.06.08.046(2 2)土壤酸碱性与土壤肥力及植物生长)土壤酸碱性与土壤肥力
52、及植物生长适应微酸性土壤生长的花卉植物适应微酸性土壤生长的花卉植物47 南方许多植南方许多植物适应酸性土物适应酸性土壤,但酸性较壤,但酸性较强会引起原生强会引起原生质变性和酶的质变性和酶的钝化,影响植钝化,影响植物吸收。物吸收。酸度酸度过大时,还会过大时,还会抑制植物体内抑制植物体内单糖转化为蔗单糖转化为蔗糖、淀粉及其糖、淀粉及其他较复杂的有他较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的过机化合物的过程。程。 48 北方许多北方许多植物适应碱植物适应碱性土壤性土壤,但碱但碱性物质含量性物质含量过多使植物过多使植物细胞原生质细胞原生质溶解溶解,破坏植破坏植物组织。物组织。适应碱性土壤生长的植物适应碱性土壤生长的植物 一
53、般植物一般植物在弱酸、弱在弱酸、弱碱和中性土碱和中性土壤中(壤中(phph为为6.06.08.08.0)都能正常生都能正常生长长 b b. .影响土壤肥力影响土壤肥力土壤酸碱度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土壤酸碱度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酸碱度酸碱度极强酸性极强酸性强酸性强酸性酸性酸性中性中性 碱性碱性强碱性强碱性极强碱性极强碱性phph3.0 3.0 4.0 4.0 4.5 5.0 5.5 6.0 6.5 4.5 5.0 5.5 6.0 6.5 7.0 7.0 7.5 8.0 8.5 7.5 8.0 8.5 9.0 9.5 9.0 9.5 主要分布主要分布华南沿海泛华南沿海泛酸田酸田华南黄壤、红壤华南黄壤、红
54、壤长江中下长江中下游水稻土游水稻土北方石灰北方石灰性土壤性土壤含碳酸钙的碱土含碳酸钙的碱土肥肥力力状状况况土壤物性土壤物性越酸越酸, ,氢离子增多氢离子增多, ,土壤结构易破坏土壤结构易破坏盐碱土钠离子多盐碱土钠离子多, ,湿时泥泞湿时泥泞, ,干时坚硬干时坚硬微生物微生物越越酸,有益细菌越弱酸,有益细菌越弱, ,真菌越强真菌越强适宜有益细菌适宜有益细菌越越碱,有益碱,有益细菌越弱细菌越弱氮氮硝态氮的有效性降低硝态氮的有效性降低氨化硝化固氮适宜氨化硝化固氮适宜, ,氮氮有效性高有效性高越越碱,氮碱,氮有效性越低有效性越低磷磷越越酸,磷越易酸,磷越易固定固定, ,磷有效性降磷有效性降低低磷有效性
55、磷有效性最高最高磷有效性降低磷有效性降低磷有效性增加磷有效性增加钾钙镁钾钙镁越越酸,有效性酸,有效性含量越低含量越低有效含量随有效含量随phph增加增加钙镁有效性降低钙镁有效性降低铁铁越越酸,铁酸,铁越多,植物易受害越多,植物易受害越越碱,有效性碱,有效性越低越低硼锰铜锌硼锰铜锌越越酸,有效性酸,有效性越高越高越越碱,有效性越低碱,有效性越低(但在但在ph 8.5ph 8.5以上以上, ,硼有效性最高)硼有效性最高)钼钼越越酸,有效性酸,有效性越低越低越越碱,有效性碱,有效性越高越高有毒物质有毒物质越越酸,铝酸,铝离子、有机酸等越多离子、有机酸等越多盐土可溶性盐以及碱土中碳酸钠有毒害盐土可溶性
56、盐以及碱土中碳酸钠有毒害指示植物指示植物酸性土酸性土: :铁芒箕、映山红、石松铁芒箕、映山红、石松等等钙质土是蜈蚣草、铁丝蕨钙质土是蜈蚣草、铁丝蕨等;等; 盐土是盐蒿、柽柳盐土是盐蒿、柽柳等;等;碱土碱土是剪刀股、碱蓬等是剪刀股、碱蓬等化肥施用化肥施用宜施用碱性肥料宜施用碱性肥料宜施用酸性肥料宜施用酸性肥料49 土壤缓冲性是指土壤抵抗外来物质引起酸碱反应剧烈变化土壤缓冲性是指土壤抵抗外来物质引起酸碱反应剧烈变化的能力。的能力。 502.2.土壤缓冲性土壤缓冲性(1 1)土壤缓冲性的产生机理)土壤缓冲性的产生机理a a. .阳离子交换:酸碱进入土壤后发生阳离子交换作用阳离子交换:酸碱进入土壤后发
57、生阳离子交换作用。+ mg2+ k+ na+k+mg2+ca2+na+ca2+b b. .弱酸及其盐类弱酸及其盐类 土壤中存在大量的碳酸、磷酸、硅酸、腐殖酸及其盐类土壤中存在大量的碳酸、磷酸、硅酸、腐殖酸及其盐类, ,可起到可起到 缓冲酸或碱的作用。缓冲酸或碱的作用。 当加入酸时当加入酸时 cacocaco3 3+h+h2 2soso4 4 casocaso4 4 + h + h2 2coco3 3 当加入碱时当加入碱时 h h2 2coco3 3+koh khco+koh khco3 3+ h+ h2 2o o c c. .两性物质两性物质 土壤中的蛋白质、氨基酸,胡敏酸等都是两性物质土壤中
58、的蛋白质、氨基酸,胡敏酸等都是两性物质, ,既中和酸又既中和酸又中和碱。中和碱。 (2)影响土壤缓冲性的因素影响土壤缓冲性的因素 土壤质地:质地越黏土壤质地:质地越黏, ,土壤的酸碱土壤的酸碱缓冲能力越强;反之缓冲能力越强;反之, ,越沙,土壤酸碱越沙,土壤酸碱缓冲能力越弱。缓冲能力越弱。 土壤有机质: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有机质:有机质含量越高, ,土土壤缓冲能力越强;反之壤缓冲能力越强;反之, ,越弱。越弱。 土壤胶体缓冲能力依次为:腐殖质土壤胶体缓冲能力依次为:腐殖质胶体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铁铝胶体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铁铝氧化物及其含水氧化物。氧化物及其含水氧化物。 施肥、根系呼吸、微生物活动、
59、有机质施肥、根系呼吸、微生物活动、有机质分解等不会使土壤酸碱反应剧烈变化,土分解等不会使土壤酸碱反应剧烈变化,土壤壤phph保持相对稳定;生产上采用增施有机保持相对稳定;生产上采用增施有机肥及在沙土中掺入塘泥等办法,提高土壤肥及在沙土中掺入塘泥等办法,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的缓冲能力。 酸性土壤改良:酸性土壤改良: 施用石灰。当土施用石灰。当土壤壤ph 4ph 45 5时时, ,石灰用量为石灰用量为7507502250 kg/hm2250 kg/hm2 2;当;当ph 5ph 56 6时时, , 石灰石灰用量为用量为375375750 kg/hm750 kg/hm2 2。另外草木。另外草木灰既是
60、钾肥又是碱性肥料灰既是钾肥又是碱性肥料, ,可用来可用来改良酸性土。改良酸性土。 碱性土壤改良:碱性土壤改良: 生产上用石膏、生产上用石膏、黑矾、硫黄粉、明矾、腐殖酸肥料黑矾、硫黄粉、明矾、腐殖酸肥料等来改良碱性土。另外,在碱性或等来改良碱性土。另外,在碱性或微碱性土壤上栽培喜酸性花卉微碱性土壤上栽培喜酸性花卉, ,可可加入硫黄粉、硫酸亚铁来降低土壤加入硫黄粉、硫酸亚铁来降低土壤碱性。碱性。533.3.土壤酸碱性的调节土壤酸碱性的调节1.1.土壤质地的肥力特性与生产性状土壤质地的肥力特性与生产性状 土壤质地对土壤的许多土壤质地对土壤的许多性质和过程均有显著影性质和过程均有显著影响,首先是影响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沂职业学院《意大利文学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教具及类似用具项目安全评估报告
- 长春工程学院《车辆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化工大学《建筑模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市辖区市级名校2025年初三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文理)试卷含解析
- 同济大学《医学美容护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音乐学院《当代世界文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燃气输配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燕山大学《法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长沙医学院《互联网金融服务营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医院患者自杀应急预案
- 幼儿园大班绘本《爱书的孩子》无声PPT
- DB3311T 132-2020 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规范
- (中职)门店运营实务教学ppt课件(完整版)
- 2022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计算机应用基础(专)》终结性考试大作业答案任务一
- 3.无人机在风电系统应用解决方案
- 广东省异地就医备案登记表
-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 幼儿绘本故事:小鲁的池塘
- SIEMENS-S120变频器硬件、软件培训(高端培训)课件
- CA6132普通车床使用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