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共识_第1页
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共识_第2页
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共识_第3页
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共识_第4页
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共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n engl j med 2007;356:2388-98治疗治疗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其它其它冠心病死亡减少(冠心病死亡减少(%)美国,美国,1968-761968-76新西兰,新西兰,1974-811974-81新西兰,新西兰,1978-851978-85美国,美国,1980-901980-90impact impact 苏格兰,苏格兰,1975-941975-94impact impact 新西兰,新西兰,1982-931982-93impact impact 英格兰和威尔士,英格兰和威尔士,1981-1981-20002000impact impact 美国,美国,1980-20001980

2、-2000impact impact 芬兰,芬兰,1972-921972-92impact impact 芬兰,芬兰,1982-971982-97accp 8who2006和和esc2007acc/asa2006acc/aha 19971997年acc/aha第一个心血管病及中风一级预防指南2006年acc/asa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南2006年who和2007年esc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均强调了心血管一级预防的重要性2008年accp第8版抗栓和溶栓治疗指南专门设置了冠心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部分国际众多指南推荐一级预防国际众多指南推荐一级预防2009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心脑血管疾病仍是我国首位死亡原

3、因心脑血管疾病仍是我国首位死亡原因08年我国疾病死亡病因疾病死亡率构成比(%)50403020100城市农村心脏病脑血管病40岁以上个体应至少每5年进行一次危险评估有2个以上危险因素的个体,应每年进行一次危险评估。对绝对风险低的个体推荐使用“心血管疾病相对危险评估量表”心血管疾病相对危险评估量表一级预防改善生活方式改善生活方式降压降压调脂调脂阿司匹林阿司匹林降糖降糖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主要措施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主要措施规律运动规律运动合理膳食合理膳食戒烟戒烟控制体重控制体重保持心理平衡保持心理平衡女性卒中风险下降女性卒中风险下降 55男性冠心病风险下降男性冠心病风险下降 27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

4、干预1.arch intern med. 2006;166:1403-14092. circulation 2006;114;160-167低危:tc6.22mmol/l,ldl4.14mmol/l中危:tc5.18mmol/l,ldl3.37mmol/l高危:tc4.14mmol/l,ldl2.60mmol/l冠心病发生风险下降冠心病发生风险下降 20卒中发生风险下降卒中发生风险下降 20lancet. 2005 ;366(9493):1267-78. 治疗目标值 空腹血糖检查空腹血糖检查ogtt筛查筛查 积极干预积极干预igthba1c每降低每降低1心梗发生率下降心梗发生率下降14卒中发生

5、率下降卒中发生率下降12bmj 2000;321:405-412 收缩压每下降收缩压每下降10mmhg治疗目标值治疗目标值冠心病风险下降 201卒中死亡风险下降 3021.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02) 23, 2862932.lancet ; 360 : 1903-12.普通高血压:140/90mmhg老年人的收缩压降至150mmhg以下,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 130/80mmhg24h尿蛋白超过1g时为 125/75 mmhg.n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地位目前存在争议n阿司匹林的效益存在性别差异:男性主要是降低心肌梗死危险,女性主要是降低缺血性卒中

6、危险n未来10年心血管事件风险8,服用阿司匹林获益风险;未来10年严重心血管事件风险50岁;有靶器官损害;糖尿病。未来10年心脑血管事件危险10的患者。合并下述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血脂异常;吸烟;肥胖;50岁;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bmj 2002;324:71-86心肌梗死每3例减少1例脑梗死每4例减少1例糖尿病无症状外周动脉狭窄无症状外周动脉狭窄肾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肾脏疾病肾脏疾病高龄老年人高龄老年人女性女性儿童儿童n所有糖尿病患者在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降糖药物和(或)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4.46.1 mmoll ,非空腹4.48.0mmol,hba1 c65。n合并高血

7、压患者血压控制到13080 mm hg以下,首选acei或arb。n应用他汀类药物强化降脂治疗,使tc4.14 mmol,ldl-c5.65 mmol,首选贝特类药物,使tg1.70 mmoll。n治疗初每3个月检测1次hba1c,达到治疗目标后每6个月检测1次hba1c。n鼓励血糖自我监测:每周24次。n应用abi筛查下肢动脉病变,应用颈动脉超声检查筛查颈动脉斑块。n改变生活方式:平衡膳食、戒烟、控制体重、坚持运动。n如无禁忌证,所有颈动脉狭窄患者推荐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n如无禁忌证,所有颈动脉狭窄患者推荐应用他汀类调脂药物。目标值:tc4.14 mmoll,ldl-c2.60 mmol。n

8、控制血压14090 mmhg。n控制血糖,使hba1c65。n无症状颈动脉狭窄超过75且病变不断进展,如手术风险3,可预防性颈动脉内膜剥脱。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的无症状患者,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可能优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手术治疗前仔细评估获益和手术风险。n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一经确诊即应检测ma,如非同日2次检查结果阳性可确定诊断,每年复查1次ma和血肌酐。n有ma的糖尿病患者应:(1)强化生活方式干预;(2)严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压:hba1c6.5,血压13080 mmhg,血tc55岁女性血压控制在15090 mmhg以下,如预防心肌梗死和卒中的获益大于出血风险,建议服用阿司匹林75-100

9、mgd。不建议55岁的健康女性常规服用阿司匹林。n不推荐使用激素替代治疗或选择性的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n不推荐抗氧化维生素(如e、c和-胡萝卜素)用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n不推荐叶酸或维生素b6、b12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n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慢性、进行性的发生、发展过程,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在儿童时期就已经存在;年龄小于30岁的心肌梗死患者已不罕见。n肥胖是儿童发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儿童期肥胖是成年后肥胖、胰岛素抵抗和血脂异常的强预测因子;直接导致学龄阶段和成年早期心血管疾病的流行。n在我国,儿童肥胖问题变得日益严重;高脂肪、

10、高热卡食物、过多饮用含糖饮料、喜好零食、低纤维膳食、西方快餐文化的蔓延,是造成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n在肥胖儿童人群增加的同时,儿童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人数显著增加;首都“七五”儿童高血压队列研究18年随访发现,基线血压高的儿童中,42.9发展为成年高血压。n2007年北京儿童调查显示,肥胖儿童血脂异常达30;20岁以下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目前青少年吸烟人数高达5000万人。n改变生活方式: (1)均衡膳食:脂肪摄入占总热量的25-35(其中饱和脂肪摄入总热量的7,反式脂肪总热量l),胆固醇摄入300 mgd(相当于一个鸡蛋黄)。避免过量摄人含糖食物和软饮料。多食用蔬菜、水果和谷类食物。每日摄入盐量6 g (2)教育青少年从不沾染第一口烟草开始,拒绝吸烟。 (3)坚持体育锻炼:鼓励每天体育活动至少l h,尽量减少看电视时间。n监测、控制血压:3岁以上,有高血压家族史或肥胖,至少每年测血压1次。n监测、控制血糖:正常值空腹5.6mmoll,餐后7.8 mmoll;有高危因素(肥胖、糖尿病家族史、血脂异常和高血压,女孩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