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_第1页
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_第2页
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_第3页
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_第4页
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摘要】1【关键词】11 对象与方法11.1 研究对象11.2 方法11.2.1 心理护理11.2.2 健康宣教21.2.3 早期康复锻炼21.2.4 饮食指导21.2.5 出院指导31.3 研究工具31.3.1 焦虑自评量表(SAS)31.3.2 抑郁自评量表(SDS)31.3.3 临床观察指标统计31.3.4 满意度调查31.4 统计学方法32 结果42.1 SAS、SDS评分42.2 临床观察指标42.3 不良反应42.4 护理满意度53 讨论53.1 早期康复护理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的调整作用53.2 临床实际效果53.3 对不良反应的影响63.4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64 小

2、结6参考文献8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1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护理干预的方式的区别,将患者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研究参考指标包括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4项临床指标,以及在接受护理干预期间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最终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明显轻于对照组,相较之下住院平均天数较少,表现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满意度相对更高。结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以帮助他们消除心理压力,提升临床治疗疗效,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

3、越高他们的满意情况。【关键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干预效果;早期康复8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上的一种危急重症,其致病机理相对复杂,最根本的因素还是在于冠状动脉出现的不良反应所致,同时该病与患者所处环境以及其他因素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1。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大约新增50万患者2,由于该病的主要患病人群为中老年人,随着老龄化的社会普及,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也有一个上升的趋势。此外该病较为危重,一直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威胁,因此优化治疗效果,找寻合适的治疗方法是当今临床医学上的研究热点问题。临床研究表明,对患者实施早起康复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广大

4、患者的预后情况3。笔者针对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展开研究,选取110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探究早起康复护理与常规护理间的效果差异。本次研究获取了良好的成效,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于2016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根据临床护理方法间的差异,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以及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23/32,年龄分布在60至84岁之间,平均约为(64.35.7)岁。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6/29,年龄分布在60-83岁之间,平均约为(63.56.2)岁。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均表现出胸痛、胸闷等症状,且自症状出现到入

5、院以来症状并未缓解。核对两组患者的上述资料,资料间没有明显区别(P0.05)。1.2 方法两组患者都要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此外配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方法,护理人员叮嘱患者需要拥有一个正常的作息时间,注意多采取卧位保持休息,同时需要做好心电监护工作。向患者简单的说明一下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此外还需做好用药护理等方面的工作4。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早期康复护理,除上述各项护理措施之外,还需额外实施下列护理措施:1.2.1 心理护理由于该病的患者中老年居多,患者对于疾病本身的认识多不全面,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一种危急重症,该病表现出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患者一旦确

6、诊后难免会产生情绪低落、抑郁等情况5。而负面情绪对患者的疾病治疗是极其不利的,患者的临床疗效会因此受到较大的影响。护理人员需要热情主动的与患者进行交谈,鼓励他们表达主观感受,通过交流护理人员需要发现患者的郁结所在,帮助他们减少内心的压力,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便于快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这样可以一定程度的将患者的预后情况向一个好的结果推动。护理人员可以分享过去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获取治疗成功的信心。1.2.2 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需要组织语言,在进行宣教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采用便于患者理解的才会,避免使用较为专业的用词以免患者难以理解护理人员的宣教内容6。在这个过程中鼓励患者讲述自己

7、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扰,护理人员给予患者相应的解决措施。护理人员需要尽可能的采用多种宣教方式,例如发放健康知识卡片,实际案例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方式等,通过口头教育与肢体手势结合的方式,以便患者加深理解与记忆。宣教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有存足的耐心,言语亲切柔和,充分展示出人文关怀。1.2.3 早期康复锻炼康复程序设定为2周,第1-3d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不可进行较多的活动。期间护理人员需要查看患者的病历并了解一些其他的情况,便于护理人员为后续的护理服务制定相应的计划7。在患者卧床休息的这段时间,为避免患者出现压疮并发症,护理人员需要协助患者做好翻身工作。此外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实施按摩工作,由于

8、患者长期卧床,其机体极易出现深静脉血栓或下肢麻木的情况,下肢按摩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8。前3d患者需要接受被动的肢体运动,平均10min/次,2次/d。入院后的4-5d可以开始上半身活动,深呼吸锻炼可以对患者的心率起到调节作用,故患者需每日进行2次深呼吸训练,每次以3min为宜9。同时安排患者进行坐位锻炼,3次/d。第6-7d鼓励患者自行坐起,以坐位的方式进食,并在用餐后实施一些坐位活动,时间以10min为宜,中午,傍晚餐后各一次。第8-10d,患者可以尝试在床边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锻炼,2次/d,每次的运动时间控制在5-10min10。患者在床边进行走动练习的时候需要护理人员在一旁监护

9、。第11-12d患者可在室内进行自由活动,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可逐渐转变为室外活动11。但仍需严格控制患者的活动时间以及活动强度,但凡患者出现心率过快、胸闷、心电图S-T段异常等情况,需要立即停止训练12。1.2.4 饮食指导护理人员指导患者的饮食结构,日常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需要严格控制脂肪、热量及钠盐的摄入量13。同时嘱咐患者禁食烟酒辛辣食物,以及不易消化的粗纤维食物,避免出现便秘的情况。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多用新鲜果蔬,切忌暴饮暴食14。1.2.5 出院指导叮嘱患者需要多休息,不可操劳过度。避免观看刺激、暴力的影视避免受到刺激15。在天气过于寒冷伙食炎热的时间不宜外出等。同时叮嘱患

10、者需要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日常饮食需要控制盐的摄入量,遵循饮食护理的原则,同时还需戒烟戒酒,不宜饮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一旦出现任何异常情况需及时返院接受治疗。1.3 研究工具1.3.1 焦虑自评量表(SAS)由William W.K.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16(SAS),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焦虑程度,可以反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情况变化。患者的焦虑情况与得分正相关。粗总分=20项分值相加 标准分=粗总分1.2550-59分的分数区间表示患有轻度焦虑;60-69分的分数区间表示患有中度焦虑;超过69的分数区间则为重度焦虑。1.3.2 抑郁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17(SDS)原型为W.

11、K.Zung所编制,用于反映抑郁患者主观感受以及在治疗的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与SAS相同,也分为20小题,患者得分越高,表明抑郁情况越严重。总分=20项分值相加 标准分=总分/4510053-62分的分数区间表示患有轻度抑郁;63-72分的分数区间表示患有中度抑郁;超过73的分数区间则为重度抑郁。1.3.3 临床观察指标统计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的差异,以及不良反应种类及占比人数,之后进行统计分析。1.3.4 满意度调查本问卷由本院自制,患者统一填写并收回,共计使用问卷110份均为有效问卷。问卷总分100分,将超过90分的视为非常满意,71-90记为满意,71分记为不满意。1.4

12、统计学方法文中的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采取(s)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则采用2检验,采取百分比的形式表示。文中的数据采用软件SPSS19.0进行核对检验,对于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采用P0.05表示。2 结果2.1 SAS、SDS评分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在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间的得分情况相似(P0.05);实施干预措施后,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下降,该组患者的心理压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1-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变化情况组别例数(n)SAS评分(分)SDS评分(分)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5560.410.830.66.462.46.635.45.2对照组55

13、59.79.550.47.661.85.948.65.4t0.360914.77900.502613.0583P值0.71890.00000.61620.00002.2 临床观察指标本次研究选取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还有两组患者住院接受治疗的平均时间作为本组的观察指标,可见在前3项指标上,两组间的结果较为相近(P0.05)。但观察组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相对于对照组明显更少(P0.05)。表2-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观察情况组别例数(n)舒张压(mmHg)收缩压(mmHg)心率(次/min)住院天数(d)观察组5563.9811.16112.1415.7278.3211.2715.22.5对照组556

14、3.5810.34111.9416.4880.2610.6319.83.6t0.19500.06510.92877.7835P值0.84580.94820.35510.00002.3 不良反应护理期间,记录两组患者出现焦虑、便秘以及心律失常、心绞痛4种情况,可知观察组患者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都表现的更低(P0.05)。表3-两组间4种不良反应的对比情况n(%)组别例数焦虑便秘心律失常心绞痛观察组5512(21.82)7(12.73)6(10.91)4(7.27)对照组5526(47.27)24(43.64)18(32.73)15(27.27)27.880112.98087.6744

15、7.6981P值0.00490.00030.00560.00552.4 护理满意度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制作表格4,观察组患者中54例患者对护理服务表示满意(十分满意),对照组43例患者表示满意(十分满意)。两组间形成了显著差异(P0.05)。表4-两组总满意度对比情况n(%)组别例数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观察组5525(45.45)29(52.73)1(1.82)54(98.18)对照组5512(21.82)31(56.36)12(21.82)43(78.18)26.88260.146710.555110.5551P值0.00870.70170.00120.00123 讨论3.1 早期康复护

16、理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的调整作用根据表1分析可知,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之前,SAS评分分别为(60.410.8)分与(59.79.5)分,可见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的平均分处于轻度焦虑与中度焦虑之间,说明两组患者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同样,根据抑郁评分可知两组患者在护理前评分无明显差异,同样处于轻度抑郁与中度抑郁之间。患者的负性情绪会很大程度的影响治疗效果18。在常规护理中,对于心理护理的涉及并不多,早期康复护理中有明确的心理护理缓解,由于护理人员专业性的心理疏导,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降低不良情绪,改善了临床治疗的疗效。根据结果可知,在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得

17、到了显著的改善,说明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调节护患关系,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19。3.2 临床实际效果根据表2可知,前3项观察指标在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故将这3项指标作为参考指标。由于两组患者采取相同的药物治疗方式,故两组患者的这3项临床指标并未出现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5.22.5)d,明显少于对照组(19.83.6)d(2=7.6981;P=0.0000)。可见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恢复情况,缩短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从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的经济压力20。3.3 对不良反应的影响结合表3可知两组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状态主要包括

18、上述4种情况,但两组间对比观察组中出现上述不良反应的人数会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焦虑的发生率可能是由于早起康复护理中涉及到心理干预,结合上表对于患者的心理状况的分析可知,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降低他们的心理压力。便秘发生率与患者的日常饮食情况具有一定的关联,护理人员会叮嘱患者少食粗纤维食物,避免患者的胃肠功能不适,出现便秘的情况。早起康复护理中还涉及到早起康复锻炼,可以促进患者的恢复情况,加上饮食护理的共同干预,注重营养调衡,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4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早期康复护理相对于常规护理而言主要在于早期康复护理的过程

19、,鼓励患者实施早期康复锻炼有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情况,从而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的致残率。早期康复护理中涉及到更多的护理措施,通过护理人员无微不至的关爱以及充分的人文关怀,便于患者与护理人员间建立起较为牢固的良好关系,可以一定程度上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主动配合治疗,从外还能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加之其他护理服务的综合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急性心肌梗死也会受到环境及社会因素的影响,患者在接受早期康复护理中可以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影响,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治疗的疗效,缩短了患者住院治疗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4 小结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的一种急危重症,一旦发

20、病病程的进展极快。由于其患病人群多为中老年人,加之其本身的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一直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是个严重的威胁。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老年人口的比率不断上升,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若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或者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不够全面的话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之外,早期康复护理也应该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早期康复护理可以通过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减缓慢性粥样硬化的进程,这是由于可选的康复锻炼可以有效的防止患者出现肌肉、血管神经萎缩的情况,保全了患者的肢体功能。此外,户外活动可以增加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心率,强化心肺功能,这便成为了提高患者的

21、治疗效果的直接因素。同时可以排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该病具有突发性,对于那些经常在没有征兆的情况下饱受病痛的折磨的患者而言,他们很容易积累心理压力,出现不良情绪。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得他们愿意积极配合接受治疗,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临床治疗的疗效,最终提高了他们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明显改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他们的恢复情况,提高临床护理的总满意度,值得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金艳.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的意义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

22、(2):309-310.2矫峰,宋文娟,薛春玉.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7):144-144,145.3林晓妹,吴琴瑛,余梅.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8):103-105. 4安乘.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122,124. 5李艳敏,牛敬雪.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武警医学,2013,24(4):340-342. 6丛丽文.5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2):225-226.7叶清维.早期康复护理对6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13):126-126.8张丽萍,王卫东,季先友, 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