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专题练习:语言运用(七)_第1页
初中语文专题练习:语言运用(七)_第2页
初中语文专题练习:语言运用(七)_第3页
初中语文专题练习:语言运用(七)_第4页
初中语文专题练习:语言运用(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语文专题练习:语言运用(七)姓名:_ 班级:_学号:_一、单选题1.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一个正粒子和一个反粒子,一个携带正能量,一个携带负能量。因为他们存在的时间极短而无法被检测到,所以将它们称为“虚粒子”量子力学告诉我们,时空是分散的。这些虚粒子会凭空出现,存在极小的一段时间,然后因相互碰撞、结合而湮灭。在真空中,随时会凭空出现一对虚粒子对;A.B.C.D.2.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 入夜,华灯齐放,礼花飞舞,广场上空一片辉煌每当国庆节到来,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姥紫嫣红。鲜花、彩灯、礼花,映衬着人们的歌舞,天安门广场沸腾起来了。无数盆鲜花组

2、成一个个大花坛,把广场装点得五彩缤纷。A.B.C.D.3.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三者的结合,构成了中国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整体认识。画家们在创作时会自觉体现“天人合一”的观念,这是中国人对哲学思考的艺术表现,也体现了艺术的真谛。人物画表现的是人类社会的生活风貌,山水画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花鸟画则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状态。中国画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A.B.C.D.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前后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埋伏和照应需要惨淡经营。理伏处要能轻轻一笔,若不经意; 甲 。要使读者看不出斧凿痕迹,只觉得 乙 , 如一丛花,如一棵菜。虽由人力,却似天。如果看出来

3、这里是埋伏,那里是照应, 丙 。照应处要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照应处要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清清爽爽,简简单单 自自然然,完完整整便成死症 便太浅显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D.甲乙丙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 ;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 ;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 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中国。A.唤醒黎明的沉默 挣脱千年的羁绊 叱咤时代的风云B.叱咤时代的风云 挣脱千年的羁绊 唤醒黎明的沉默C.叱咤时代的风云 唤醒黎明的沉默 挣脱千年的羁绊D.唤醒黎明的沉默 叱咤时代的风云 挣脱千年的羁绊6.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

4、组是( )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_ , _ , _ , _ , _ , _。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到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植物的抽青、开花登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二山腰反无霜。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A.B.C.D.7.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照节气而来的, , 。

5、。 , 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也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而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鹜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A.B.C.D.8.下面文字中的横线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 , 流出了 , 流出了。A.生生不息的炎黄子孙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生生不息的炎黄子孙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生生不息的炎黄子孙D.漫无

6、边际的黄土地 生生不息的炎黄子孙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9.下列句子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杰克逊的丑闻与颓靡,让人看到光环背后的人性扭曲,以及盛名之下的不能承受之轻。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人们目睹了一个传奇人物如何一步步被打扮、被娱乐、甚至被妖魔化的整个过程。杰克逊的音乐创造力少有人可及。多年来杰克逊一直负面新闻不断,整容、官司、怪论既是商业炒作的受益者,也是受害者,杰克逊娱乐了世界,也被这个世界所娱乐。难怪有人说,杰克逊的去世,宣告这个喧哗与骚动时代的一个悲剧结束了。但杰克逊的负面新闻之多也难以胜数。A.B.C.D.10.以“吟诗”为话题,撰写一副对联,上联:“笔端山水淬成句”,下联:_ 请选

7、出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A.眼中风雨化作诗B.袖下沧桑演为史C.管中声律唱作曲D.梦里风烟熔作诗二、填空题11.初中生活即将结束,班级开展以“毕业季”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毕业季编写留言册”环节中,编委们设置了属对专栏。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上联:长亭外挥手别知己,下联:_ _12.将备选的三个短语分别填入下面语段中的括号内,使表达准确连贯。(只填序号)王蒙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说,还是写小说更文学,更想象,更自由,更留下了创造、理解、发挥,更真实的虚构,更鲜明的直观,还有懂与不懂、_、_、_的空间。五体投地与气急败坏竖大拇指与评头论足看得下去与看不下去1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媒

8、体是正能量传播的主渠道,要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是让暴力和“负能量”动摇民众的信念。而正能量的传播需要传播者负责任的态度。正能量只有得到及时、广泛的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同时,个体传播者也需要有正确的态度。只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守住道德、法律的底线,才能与媒体合力用正能量坚固人们的精神高地。正确顺序是(只填序号): 14.根据语境,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美丽的细节,是一滴滴润物细无声的露珠,是一缕缕清爽怡人的春风;美丽的细节,_,是一次次感动生命的诗句。 15.排序_回头一看,展览馆大门前面还有很多人排着队在等着进去。_展室的进门处竖立着一块大标语牌,上面写着前言。_我

9、们排着队走到了展览馆的大门前_中间的好几个展室都有许多图片和实物,每幅图片的下面都有说明文字。_展室出口处的结束语中有两个字我们好几个同学都说没有学过。_最先的一个展室是展示我国航天工业技术发展情况的。_大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步入展室。_我们依次从出口处走出了展览馆。 三、语言表达16.下面是感动中国栏目组为“中国人民的好儿子邓稼先”写的颁奖词,请你结合本册书的学习,把以下的颁奖词补充完整。 中国人民的好儿子邓稼先(获奖名片)爱国敬业;(颁奖词)当大漠的苍茫点缀了蘑菇云的硝烟,当五星红旗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是他,长空铸剑,吼出雄狮的愤怒;_,_,_。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_

10、,_。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17.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为进一步激发同学的爱国热情,景和中学七3班决定举行“爱国诗文大家谈”主题班队活动,请你为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开场白要求能恰当使用排比句式。 18.苏轼被贬,心中忧郁,月夜游寺正是他排遣抑郁心情的具体行为。为此,有同学根据记承天寺夜游的写作背景及内容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月色懂人心潜窗入户下联:_四、综合题19.仿佛还是昨天,我们兴高采烈地踏进初中的大门,可一眨眼,三年的时光已悄然逝去。初中生活犹如人生的驿站,既意味着结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回首逝去的

11、日子,无尽的欢乐犹在眼前;展望未来的日子,满腔的豪情充盈心底。让我们一起来开展“岁月如歌”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拟写标语】为了营造氛围,需在教室里张贴一条宣传标语。请你根据画横线的语句,仿照前半句句式,拟写出标语的后半句。前半句:忆过去欢乐在眼前;后半句: 。(2).【设计活动】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讲一讲学习历程 绘一绘前程美景(3).【重温经典】三年来,我们阅读了不少经典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总有一些人物、情节、场景等留在我们心底,挥之不去。以下是课本里的经典文学作品名称,请你任意选择一篇,就你最难忘的内容或主题,仿照示例,拟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作品名称

12、。作品:背影最后一课我的叔叔于勒示例一:一片笑声,尽现世态炎凉。(孔乙己)示例二:一件长衫,预示悲剧结局。(孔乙己)(4).【探究材料】活动最后,为了激励同学们积极面对未来,老师出示了两则材料,让大家探究。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材料一:“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路遥平凡的世界材料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从投身写作,到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出版,他整整奋斗了16年。仅在前后创作10年的过程中,他遭遇17次退稿,120多万字

13、的初稿被删去百万多字。但他仍初心不改,积极争取和奋斗,笔耕不辍,直至小说发表。20.冬季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节日。关于冬至有很多俗语,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选项。 冬至日后,白昼逐渐变长,古人认为这是天地间阳气恢复的体现,所以有“_”的说法;我国民间对冬至很重视,大家围炉温酒,团聚闲话,把冬至当做一个重要节日,因此有“_”的说法;冬至日,宁海民间有“_”的说法。在这一天给孩子吃汤圆,教导孩子一切事情都要比去年做得更好。A冬至大如年 B过了冬天大一岁 C冬至一阳生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 A 2. B 3. B 4. A 5. A 6. C 7. A 8. D 9. C 10.

14、 D 二、填空题11. 校园内鞠躬谢恩师 12. ; 13. 14.是一串串拨动心弦的音符(是一道道普照心田的阳光) 15.8;3;1;5;6;4;2;7 三、语言表达16. 是他;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颂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答案不唯一) 17. 爱国主义是李贺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爱国主义是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爱国主义是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爱国主义是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这种精神体现在历朝历代的诗人笔下,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还有哪些脍炙人口的爱国主义诗句吧。 18. (示例)谪人共婵娟遣忧逐愁 四、综合题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