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演讲稿:民族脊梁_英雄的故事_专题_演讲稿_第1页
国旗下演讲稿:民族脊梁_英雄的故事_专题_演讲稿_第2页
国旗下演讲稿:民族脊梁_英雄的故事_专题_演讲稿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旗下演讲稿:民族脊梁_英雄的故事_专题_演讲稿 教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_班的_。无比荣幸能在国旗下与大家交流分享,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民族脊梁英雄的故事。 说起民族脊梁,我首先想到的鲁迅先生的那句话: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我想,在这里鲁迅先生已经用并列的四字短语列举出了民族脊梁的含义,我们不妨从中提炼出两个关键词:爱国与奉献。他们有热诚的家国情怀,因而苦干、硬干;他们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因而舍身、拼命。 此时此刻,站在主楼前,望向头顶一面面飘扬的

2、红旗,我又想起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以来,百年变迁,山海苍茫,一代代清华人为生民,继往圣,以实际行动支撑着民族振兴与国家富强的大业。作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学子,我们将永远铭记院系的创办者、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做出严重奉献的梁思成先生他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脊梁。 1948年,解放战争到了关键时辰,许多知识分子面临是走还是留的选择。已在清华大学建筑系安家立业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坚决地选择留在祖国。当他受解放军嘱托,标注出北平城区及周边的重要文物建筑以避开炮火时,他被中国共产党对文化的保护重视深深触动,期待共产党能够带着人民将这片创痕累累的广袤土地建立成欣欣向荣的沃土。这片沃土延续着千百年来华夏的传统,生

3、生不息地通往未来的明亮前方。 梁先生一直怀抱着这样的期待,也一直以实际行动为这一伟大的事业奉献力量。他将宏大的理想具体到居者有其屋,将略显空泛的爱国一词具体到爱祖国的人民、历史、传统建筑等等一切具象可感的事物。梁思成和林徽因等人先后踏遍中国十五省二百多个县,测绘和拍摄二千多件唐、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保存下来的古建筑遗存,为日后注释营造法式奠定根底。新中国成立后,他主张保护北京古建筑和城墙,建议在西郊建立新北京,不在旧城之上新建高层建筑。他与吴晗争论,竭尽全力挽救四朝古都仅存的完整牌楼街,屡次上书,并最终挽救了北海的团城。 在平郊建筑杂录中他写道,欣赏古建筑在诗意和画意之外,还感到一种建筑

4、意的愉快。在光影可人中,和谐的轮廓,披着风露所赐与的层层生动的色彩;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每每读到此句,我都会感动于梁先生对古建筑的热爱,甚至生命体验的连结。古建筑,扎根于祖国的土地,是家国情怀有形的凝聚。正因热爱,正因情怀,梁先生为了古建筑所作的研究、保护、建议、争论,都源于背后那一颗赤子之心。 一砖一瓦,情之所向。热诚的家国情怀、居者有其屋的最高理想,从梁先生开始一直引领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建立开展。之后的吴良镛院士、关肇邺院士等人,无不如此。作为建筑学院零字班的重生,或许我们觉得爱国、奉献、民族脊梁等词离我们有些遥远,但我认为,我们仍然可以尽微薄之力践行心中的责任与理想。在乡村振兴工作站,我们走近乡村,志存热土,将青春洒在祖国大地上,为村民带去温暖与希望。虽然我们仍面临诸多困难与问题,然而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我们一直在路上。 民族脊梁,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