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式起重机培训知识_第1页
葫芦式起重机培训知识_第2页
葫芦式起重机培训知识_第3页
葫芦式起重机培训知识_第4页
葫芦式起重机培训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葫芦式葫芦式起重设备起重设备安全技术知识安全技术知识起重机械的分类起重机械的分类l轻小型起重设备(轻小型起重设备(葫芦式)葫芦式)l升降机升降机 - - 电梯l起重机起重机 - - 桥架式、缆索式、臂 架式轻小型起重设备(轻小型起重设备(葫芦式)葫芦式)升降机-电梯起重机桥架式起重机缆索式起重机臂架式葫芦式起重机构成葫芦式起重机构成l起升机构起升机构 包括:驱 动 装 置 - 电动机 传 动 装 置 - 减速器 制 动 装 置 - 制动器 取物缠绕装置 - 吊钩滑轮组、卷筒、钢丝绳等 运行机构运行机构 包括:驱 动 装 置 - 电动机 制 动 装 置 - 减速器、制动器 车 轮 装 置 - 车

2、轮l电气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 包括:电源引入器、控制电动机正反转的磁力启动器、起 升限位开关、手动按钮开关等。电动葫芦的结构(图片)电动葫芦的结构(图片)操作者要求操作者要求 1、身体必须健康,年满18周岁,视力在0.7以上 无色盲症,听力能满足具体工作条件的要求。 2、能熟悉安全操作规章和掌握有关安全注意事项。 3、熟悉经常操作的葫芦式起重机的基本构造和性 能。 4、熟悉葫芦式起重机安全装置的作用,掌握相应 的吊装作业知识。技术要求技术要求l葫芦式起重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操作员同葫芦式起重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操作员同时担任操作、司索、指挥的任务,更容易出现麻时担任操作、司索、指挥的任

3、务,更容易出现麻痹大意、误操作、违章操作等,所以我们要加强痹大意、误操作、违章操作等,所以我们要加强安全管理,按照标准来执行。安全管理,按照标准来执行。 1、为防止运动时因惯性力产生的吊物游摆对地面 作业人员及设备的危害事故发生,要求在开动 大车前,先回零位一次然后在吊向前游摆时再 顺势快速跟车一次的方法,可消除吊物的游摆。技术要求技术要求 对于重载,采用此法效果极为显著,作到起车 稳和行车稳的造作。 2、为防止停车时的吊物游摆,要求操作者应掌握 大车的运行特性、制动行程距离,应在预停 位置前合适距离回零断电,使车在制动滑行 后停车,如操作得当,会作到既平稳又准确。 3、电动葫芦式吊车遥控器严

4、禁同时按两个按键, 及戴手套使用遥控器。 4、在除遇到紧急情况以外,严禁开反车制动停车。安全操作安全操作 1、稳稳 操作者在操作起重机过程中,必须做到起动平稳,行车 平稳,停车平稳,确保行吊、吊物不游摆。 2、准准 在稳的基础上,吊物应准确的停在指定位置上降落, 即落点准确。 3、快快 在稳、准的基础上,协调相应各机构动作,缩短工作 循环时间,使起重机不断连续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4、安全安全 确保起重机在完好的情况下可靠有效地工作,在操 作中,严格执行起重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发生任何人 身和设备事故。 5、合理合理 在了解掌握起重机性能和电动机机械特性的基础上, 根据吊物的具体状况,正确地

5、操纵控制器并作到合理控制 ,使起重机运转既安全而又经济。操作者在工作中的职责操作者在工作中的职责 1 1、在下列情况下,操作者应发出警告信号:、在下列情况下,操作者应发出警告信号: 起重机在启动后即将开动前; 靠近同跨其它起重机; 在起吊和下降吊钩时; 起吊物有异常情况; 吊物在运移过程中,接近地面工作人员时; 起重机在吊运通道上方吊物运行时; 起重机在吊运过程中设备发生故障或异常时。 2、严禁吊运的货物从汽车驾驶室和人头上方通过 或停留,应使吊物沿安全通道移动。操作者在工作中的职责操作者在工作中的职责 3、“十不吊”: (1)钢丝绳不合格不吊; (2)吊具使用不合理或物件捆挂不牢不吊; (3

6、)吊物上有人或有其他浮放物不吊; (4)超过起重设备和吊具的负荷不吊; (5)指挥信号不明或乱指挥不吊; (6)设备发生事故及安全装置不良不吊;操作者在工作中的职责操作者在工作中的职责 (7)物体偏离运行轨道歪拉斜吊不吊; (8)埋在或凝结在地上的物件及带电设备不吊; ; (9)有棱、刃的物体,没有垫好缓冲物不吊; (10)带液体时,装的过满不吊。 4、“二不落” 交通道上不落; 工作物放的不稳或歪斜不落。 5、不得利用起升限位器、缓冲器、止挡冲撞作起 升停车或停车的目的。操作者在工作中的职责操作者在工作中的职责 6、不得侧向歪拉斜拽(吊)。 7、不得随意拆改起重机上任何安全装置。 8、不得在

7、工作地地昏暗、无法看清场地与被吊物 情况下作业。 9、注意吊载处在狭窄的场所、易倾倒的位置时不 易盲目操作业。作业中应随时观察前后左右各 方位的安全性。 10、注意吊钩是否在吊载的正上方。 11、发现故障时应立即切断总电源。 操作者在工作中的职责操作者在工作中的职责 12、重物接近或达到额定载荷时,应先做小高度、 短行程试吊后再平稳地进行起升与吊运。 13、重物下降至距地面30mm处时,应停车观察是 否安全再下降。 14、翻转吊载时,操作者必须站在翻转方向的反 侧,确认翻转方向处无其他作业人时再动作。 15、工作完毕,将起重机开到固定位置,切断电 源,将(或不使用时)遥控器挂在吊钩上,离 地在

8、1.5米左右,不准随处乱放。操作者在工作中的职责操作者在工作中的职责 16、吊运工件前应先开车空行一段,检查转动是 否正常后再吊货物。 17、天车吊较重物件时,起动要慢,吊离地面后 先试验抱闸是否可靠,吊具是否完好,制动 要平稳,避免晃动。 18、吊运钢板必须用专用卡具。 19、天车运行中如遇紧急停电或发生故障,应拉 下开关,并在吊物垂直下方架设围栏,悬挂 警告标志,禁止通行。不准用手盘对轮的方 法落下工件物。 操作者在工作中的职责操作者在工作中的职责 20、在工作中思想要集中,禁止与别人谈话,不准 看书、看报、打闹等。 21、使用电磁吸盘前查看外观是否整洁,螺栓有无松 动,磁极部位有无附着杂

9、物。 22、吊运货物重量不准超过电磁吸盘准许的范围。 23、吊运时应确保电磁吸盘与货物接触面严实合缝,将搬把旋转到位,人员不准站到吊物上,不准用脚踏搬把。 24、严禁吊物下有人通过,严禁在吊物下面作业;吊运过程中严禁将手或脚等肢体探入吊物下面,工件与人必须保持在400毫米以上防止压伤。 在工作完毕后(或休息时)在工作完毕后(或休息时) 25、应将吊钩提升,不准过低悬吊妨碍地面人员行动; ; 吊钩上不准悬吊挂工具或吊物等。 27、电磁吸盘、或料箱等取物装置,应降落地面或停 放平台上,不许长期悬吊。吊具、索具吊具、索具1 1、合成纤维绳:具有很高的强度,能吸收冲击能量、合成纤维绳:具有很高的强度,

10、能吸收冲击能量l使用前必须逐段仔细检查,避免带隐患作业。l不允许和腐蚀性的化学物品(如酸碱等)接触。l使用中不应有扭转打结现象,如有应放劲抖直。l合成纤维绳应避免在紫外线辐射条件下及热源附近存放。2、钢丝绳:具有强度高、重量轻、弹性好、能承受钢丝绳:具有强度高、重量轻、弹性好、能承受 冲击载荷冲击载荷l高速运行时,运行稳定,噪声小,挠性好、灵活使用。l磨损后,外表会出现许多毛刺,易于检查。l破断前有断丝的预兆(股/芯断裂、松弛、钢丝挤出、局部增大、纽结、压偏、弯折、生銹等)吊具、索具吊具、索具3 3、吊钩:有单钩、双钩两种形式、吊钩:有单钩、双钩两种形式 吊钩的报废标准:吊钩有裂纹;危险断面磨

11、损达原尺 寸的10;开口度比原尺寸增加15;扭转变形超过 10度;危险断面或吊钩颈部产生塑性变形。吊钩上的 裂纹或磨损不能焊补。4.吊具、索具的常用端部配件: 卸扣(d型和弓型两种)、吊环、环眼吊钩、绳卡、夹钳等是构成吊具、吊索的主要端部配件,使用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吊具、索具的承载安全。5.钢板起重钳吊具、索具的安全使用吊具、索具的安全使用(1)吊具、索具应与所吊运物品的种类、环境条件及具体要求相适应。(2)作业前,应对吊具与索具进行检查,确认各功能正常、完好时,再投入使用。(3)吊挂前,应确认重物上设置的起重吊挂连接处是否牢固可靠:提升作业前应确认绑扎、吊挂是否可靠、(4)吊具不得超过额定起重量,吊索不得超过其最大安全工作载荷。(5)作业中不得损坏吊重物品与吊具、索具、必要时应在吊重物品与吊具、索具间加保护衬垫。对起吊物件进行加工作业对起吊物件进行加工作业对吊起物件进行作业使用小卸扣挂在钩子尖上钢丝绳拧劲斜拉歪吊对吊起物件进行作业吊装方法错误吊装错误未正确使用吊具(应四点吊起)未正确使用吊具(应四点吊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