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0地形图测绘工程技术总结材料_第1页
1:2000地形图测绘工程技术总结材料_第2页
1:2000地形图测绘工程技术总结材料_第3页
1:2000地形图测绘工程技术总结材料_第4页
1:2000地形图测绘工程技术总结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用文档1: 2000 地形图测绘工程技术总结邯郸勘察测绘院2017 年 12 月文案大全1: 2000 地形图测绘工程技术总结编写单位(盖章):编 写 人:2017 年 12 月 25 日审核意见:审 核 人:年月日目录11.1 、测区概况 11.2 、采用基准及已有资料利用情况 31.2.1 采用基准和技术指标 31.2.2 已有资料利用情况 41.3 、生产组织、工期及完成工作量 41.3.1 生产组织 41.3.2 投入的设备 51.3.3 所使用的软件 61.3.4 完成工期 61.3.5 完成工作量 672.1 、工程技术依据 72.2 、控制测量 72.2.1 平面控制网 82.

2、2.2 高程控制网 82.2.3 图根控制测量 92.3 、 1: 2000地形图测量 102.3.1 地形测量基本要求 102.3.2 作业模式 102.3.3 地形图表示内容 112.4 、中线放样 122.5 、经验体会 12133.1 、成果说明 133.2 、质量检查 133.2.1 手簿检查 133.2.2 埋石点 133.2.3 地形图 133.2.4 控制精度统计 1416实用文档一、概述1.1、 测区概况中兴大街北延位于邯郸市市区南部, 起于中兴大街与邯郸市火车 南站场北四路交叉处,沿规划中兴大街线位向南于梅宅村北跨越在建 黄大铁路与既有德大铁路后,继续向南跨越四干渠,再与武

3、王村南先 后跨越武家大沟、支脉河,经东南坡村北跨越广北新河,终点止于高 店水库西北角,与S319广青路平交,项目道路全长15公里,该工程 的实施将对构建城市交通网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文明形 象,带动沿线土地升值,为邯郸市市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起到至 关重要的作用。测区地处中纬度,背陆面海,受亚欧大陆和西太平洋 共同影响,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基本气候特征为冬寒夏热,四 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早春冷暖无常,常有倒春寒出现,晚春回 暖迅速,常发生春旱;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有时受台风侵袭; 秋季,气温下降,雨水骤减,天高气爽;冬季,天气干冷,寒风频吹, 多刮北风、西北风,雨雪稀

4、少。多年平均气温12.8 C,无霜期206 天,年平均降水量555.9毫米,多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5% 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易形成旱、涝灾害。邯郸市市 地处黄河入海口三 角洲地带,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沿黄河走向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文案大全测区概况示意图:比我场二, 分场oJ1.2、 采用基准及已有资料利用情况1.2.1 采用基准和技术指标1.2.1.1 采用的基准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18 30 00。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等高距为1米。1.2.1.2 成图比例尺和测图宽度图形分幅采用50cmK 50cm规格进行分幅,按每幅图内图廓西南 坐标为图幅编

5、号。测图宽度为拟定路线中线每侧 300m1.2.1.3 成图主要精度指标地形图的平面精度应符合下表的要求,特殊困难地区可适当放宽0.5 倍。图上地物点的点位中误差重要地物(mm)一般地物(mm) 0.60.8地形图测绘的高程精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特殊困难地区可适当放宽0.5倍,等高线插值的高程中误差地形类别平原微丘重丘山岭高程中误差(1/3)H d (1/2)H d (2/3)H d 1H注:高程注记点的精度按表中0.7倍执行。Hd为基本等高距。1.2.2 已有资料利用情况已掌握邯郸市市国土局所布设的邯郸市市D级GPS空制点成果 表以及邯郸市市本地坐标参数,另有甲方提供部分测区控制点。经 踏

6、勘检查,测区周边范围内已知控制点保存完好,可以直接利用。1.3、 生产组织、工期及完成工作量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中兴大街南延控制测量与1 : 2000地形图测绘工程,我公司安排有多年数字化测图经验的高级工程师承担本次作业 任务。公司及项目部精心组织、严格管理、优质高效地完成了测量任 务。1.3.1 生产组织因本项目时间紧、任务重,本项目我公司共投入5个全站仪组、8个RT侬共计13个外业作业组,2个共计6人组成的内业数据成图 处理组,2个质量管理小组,1个后勤保障小组。累计投入不少于 22 人。项目主要技术人员一览表厅P姓名职务工作年限职称1李天项目负责人19高级工程师2王建建技术负责人19高级工程

7、师3李琳质检负责人16工程师4李志国外业组长7工程师5士 g外业组长8工程师6李振洲外业组长6助理工程师7袁绍外业组长6助理工程师8孙伟涛外业组长6助理工程师9钱甜内业组长8工程师10任莹莹内业组长7助理工程师11崔志刚后勤保障11工程师1.3.2 投入的设备设备名称、型号数量精度及主要性能Topcon GTS-602AF全站仪3台日本测距(2mm+2PpmD)测角土 2南方NTS-362R1:站仪2台中国测距(2mm+2PpmD)测角土 2中海达V9型动静态GPS2套中国5mm+0.5pprH D南方银河8套中国5mm+0.5pprH D台式计算机5台中国4G内存,500G硬盘天宝DINI0

8、3水准仪2台美国每公里 0.3mm笔记本电脑10台美国4G内存,500G硬盘彩色喷墨绘图仪1台日本HP5500宽幅1.5米备注:以上所投入的设备,均经过相应检定机构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1.3.3 所使用的软件基础控制GP睫线处理采用南方测绘公司提供的 GNS激据处理 软件;水准数据处理采用南方公司平差易 PA2005软件;数字化成图 采用南方CASS 9.1成图软件。1.3.4 完成工期2017年10月25日一2017年12月31日1.3.5 完成工作量测量工作量一览表厅P工作内容工作量单位备注1D级GPS点普查普查4个点个已完成2四等GPS空制点13个已完成3地形图测绘9.24km21:2

9、000地形图4地形图断面测量65km已完成5比较线测量1km已完成6高压线悬高38处已完成7中线放样750处已完成8水准测量61km已完成实用文档二、技术设计执行情况严格按照设计书、规范、图式的要求作业。2.1 、工程技术依据 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 ;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 ;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 ; 1:500、 1:1000、 1:2000 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1

10、4912-2005;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 RTKK技术规范CH/T2009-2010 技术设计书2.2 、控制测量控制测量工作量包括:沿线高等级控制点资料的收集、踏勘工作,沿线四等GPS空制网的选点埋石,GPS观测、计算及四等水准观测、计算工作。在整个外业勘察及内业设计过程中,严格执行“三级检查”,即作业组自检、项目部互检、公司专检,进行项目全过程质量管理和控制。本项目平面坐标系统采用西安80 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1830,投影面为参考椭球面。高程系统采用 1985国家高程基准。2.2.1 平面控制网平面控制测量采用GP渤态模式进

11、行观测,四等 GPS空制网观 测利用了距离测区最近的4个D级GPS电,基线解算软件采用的是南 方测绘公司提供的GNSSF差软件,采用双差固定解。本次测量使用6台南方银河1S GPSS收机进行观测,为保证总体精度、 重复设站率达到规范要求,每次迁站时至少保留两台仪器不动。每站均采用三脚架方式架设天线进行作业,测量过程中仪器的气泡严格稳定居中。测量前后均量取天线高,在两次较差不大于3mm时,取平均值为最后结果。每站保证同时开机,四等 GPS观测时段均大于1个小时,四等 GPS空制点观测日t段均大于40分钟。根据 全球定位系统( GPS) 测量规范( GB_T18314-2009) 12.2.2条规

12、定:采用点观测模式时,不同点间不进行重复基线、同步环和异步环的数据检验。2.2.2 高程控制网外业观测由1 个水准测量组进行观测,采用天宝DINI03 型水准仪按先后视-在前视顺序,四等水准采用中丝法读数法, 外业观测采用电子手簿记录,各项限差均按四等水准的要求进行设置,室内用微机打印观测成果。水准外业观测的各项技术指标满足国家三、四等水 准测量规范的要求。2.2.3 图根控制测量为满足地形图野外数据采集的需要,在D级与四等GPS空制点的 基础上加密图根控制点,图根控制采用 RTKM设。图根点的点位采用两种方法设置,位于硬质地面(主要指沥青或水泥路面)上的点位,采用长5cm的钢钉打入路面作为标

13、志,为便于 寻找,以钢钉顶面为中心用红油漆在地面画边长约5cm的正方形;位于软质地面上的点位,采用长 25cm的木桩进行标设。图根点的编号,以英文字母“ T” 打头后接顺序号,如 “T001”,点号无重号。图根点密度满足了碎部点数据采集的需要,每幅图内不少于6 个图根点,埋石点的数量每幅图平均不少4 个(包括各等级控制点),埋石点之间相互通视(硬质地面上的钢钉等效于埋石点)。RTKM用南方银河1S,标称精度:平面0.25m士 1ppm,高程0.5m1ppm观测时采用脚架精确对中,采用多个高等级 GPS空制点(不 少于4个点)求 WGS8西安80转换参数,观测时间均大于 30秒, 当水平残差最大

14、值不大于2cm高程残差的最大值不大于3cm时,满 足要求。否则剔除最大值的点,重新选择其它点,满足要求后再选择1-2个其它高等级GPS空制点进行联测检查,较差平面不大于2cmi高程不大于3cm后开始图根测量,图根点测量过程中遇到高等级GPS控制点,及时进行了联测检查,均达到了精度要求。2.3 、 1: 2000 地形图测量2.3.1 地形测量基本要求 基本等高距采用1 米等高距。高程点注记至0.01 米。 成图比例尺:1:2000。测图范围:沿设计公路中心线两边各300 米, 对公路中心线两边各200 米范围内的相关公路设计敏感信息,如电杆、电塔、坟地、独立树、文物遗址、地下光缆标、路交叉、沟

15、渠等均按1:1000 的精度进行了施测,其它地形特征点如:桥梁起伏地形变换点。河流水涯线、池塘、沟渠等,也进行了应仔细测绘。对于互通补测地形图,设计中所给的互通测图范围全部测量,测量的要求同上所述。2.3.2 作业模式细部点采用内外业一体化测量,测图软件用南方Cass 9.1 测图软件,采用“SDCORSM技术利用GPS-RTKS行碎步测量,高程采用 三角高程。林地、村庄等信号较弱的地方采用2拓普康全站仪进行全解析法测量,较困难地方采用量距法与交会法,所测地形图均能够满足设计需要。细部点测量地形图修测过程中,首先对测区原有高等级控制点进行校正,校正后求解测区七参数,再根据其周边的控制点(第一检

16、核点)进行检核。当控制点(第一检核点)的控制点平面及高程满足限差要求时,可以进行地形图的测绘,相反,地形图就不能满足设计的需要。在校核过程中,当检核点的较差超过限差时,应对其它控制点 (第二检核点)进行检核,以便查出事校正点还是第一检核点出错。校正检核正确之后,即可进行地形图测绘。2.3.3 地形图表示内容 居民地:为满足施工设计要求,线路两边内地形图按1:500精度进行测量,居民地内采用结构材料加层次注记方式。 道路区分公路、大车路、乡村路、小路四类,对道路交叉及桥梁、涵洞、里程碑、路标等附属设施,进行了详细表示和调注了路 名。 河流、河岸详尽测绘流向、水涯线、徒涉场、滚水坝等附属 设施。

17、在道路中间、路交叉、桥顶等有特征、地形变化、便于判读的地方和大的田块中、居民地内部、单位门口等进行了高程注记点测注。 公路中心线300m以内散坟都逐个进行了表示。 对居民地名、桥名、村名、河流名等名称进行了调注。 准确测定了电力线、通讯线位置,高压线35KV(包括35 KV)调注了电压伏数和实线连接, 并且对其悬高进行了测量。2.4 、中线放样根据设计院提供的中桩坐标数据,利用已做的基础控制成果对BK0+000-BK14+988.345线路段放样了中桩。在放线时,放桩距离为2.5 米。在地形变换处、坎上、坎下、坡顶、坡底、渠边、渠底、一般乡村路和大车路的路中、正规的大车路路两边和路中、公路的路

18、两边和路中、高速公路的的路两边和路中及隔离带的两边、铁路的铁轨两边和铁轨中间、鱼塘的两边、中线上的房屋两边等以上情况均进行了加桩处理。放桩的同时采集中桩的高程,高程测至地面,铁路测至轨顶。2.6 、经验体会1)产品的质量是我们的生命线,为了确保产品质量,使整个生产顺利进行,在整个生产刚开始,项目部及时开展了“第一个点、第一幅图” 的生产检查工作,并组织召开了生产碰头会,统一技术口径,指导全面生产。以 “预防为主, 纠正为辅”的质量原则指导管理工作,更加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2)本次测量工程的顺利进行得到了甲方各级领导和其他许多同志的大力支持,经常就工作中的许多问题及时协商,避免走弯路。三、测绘成

19、果质量情况3.1 、成果说明根据以后工程施工的需要,本次提交的测绘成果为1980 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18 30 00。四等GPS空制点的高程均经过四 等水准联测,高程基准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3.2 、质量检查3.2.1 手簿检查对各种观测,计算手簿进行了 100%的检查,并予以认真的复查,各类成果表均经二次校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手簿记载齐全,格式 符合规定,计算方法正确,控制点精度良好。3.2.2 埋石点埋石点点位状况项目部野外100 %的检查,埋石点密度满足设计书要求,且标志清楚,易找,埋石点符合规格,稳定且标石表面字迹 清晰,点位合理,便于以后利用。3.2.3 地形图地形图由小组作业完成并进行100%的自查互检后,上交到项目 部,项目部再对每一幅图进行100%的内查和不低于70%的外业巡查, 并对各小组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并及时召开技术碰头会,把图上的差、错、漏都消灭在作业过程中,项目部并对作业员的修改情况进行了认真复查后再上交到公司复查,公司再对图幅进行100 %室内检查和不少于10%的外业检查。对全测区进行外业精度检测,统计如 下:全测区地物精度共检测64 个点,点位中误差为0.181 米;高程点共检测76 个点,点位中误差位0.041 米。各项中误差都在设计书要求的中误差一半范围内,地形图精度良好,满足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及技术设计书的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