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三中高一学年第一模块语文试卷_第1页
哈三中高一学年第一模块语文试卷_第2页
哈三中高一学年第一模块语文试卷_第3页
哈三中高一学年第一模块语文试卷_第4页
哈三中高一学年第一模块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哈三中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学年第一模块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序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朴素之美陈望衡距今两千多年前,中国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首倡“朴素”

2、观。老子从哲学的高度提出“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自然才是事物的极致,也是人精神所应追求的极致,“见素抱朴”是“道法自然”的美学表达。朴素观首创于道家学派,亦为儒墨等学派采用并融入自身学说。在现实生活层面,朴素观与主要由墨家与儒家创立的节俭观结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奉行的道德观、审美观。中国农业社会倡导由道家创立的朴素观,在精神上发展出一种以自然为本位的崇真尚善臻美的哲学观、道德观、美学观,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本色观。崇尚天然、崇尚纯真,以本色为真、以本色为美。二是恬淡观。不慕繁华、不贪名利,以清廉为贵、以平淡为美。三是清新观。不繁复、不艳丽,清雅、简洁,充满生气。四是精诚观。以诚为尊

3、、以信为美。此外,朴素观还导出重实质轻修饰、重内容轻形式等观念。就中国传统美学来说,朴素是最高的美。这种美灵动而无限,既是美之极致,又是美之根源。其实,视朴素为美不独中华民族为然,世界各民族也大都如此。法国雕塑家罗丹崇奉自然,他说他最喜欢的一句箴言就是“自然总是美的”。他还说:“美只有一种,即宣示真实的美。”罗丹这里说的“自然”“真实”,均可以理解成“朴素”。进入工业社会,朴素观被工业社会追求财富、追求享受的价值导向所排挤,奢华成为人们竞相追捧的“香饽饽”,奢华生活也成为个人炫耀的资本,进而腐蚀人心、催生腐败,引发严重社会问题。以大量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奢华生活方式可以说是工业文明发展之

4、“殇”。基于工业文明掠夺资源造成环境严重破坏的现实,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文明与生态共生的生产方式诞生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提出来了;与之相应,一种新的审美观念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更受推崇了。朴素作为生态文明时代标志性的美,必须是资源节约型的,也就是说它必须是低碳的;必须是环境保护型的;必须符合生态公正原则。从人类利益出发,我们所希望的生态不是与人类利益相敌对的生态,而是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然而,生态自有其规律,完全不会迎合人类。人类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调节人与生态的矛盾,尽量实现文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就建构在这一宏伟的历史使命中,作为

5、一种审美精神,它又反过来促进这一宏伟历史使命的实现。(节选自2016年1月人民日报)1.下列有关“朴素观”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朴素观”由我国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首倡,儒墨等学派采用并融入了自身的学说。B“朴素观”与主要由道家与儒家创立的节俭观结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奉行的道德观、审美观。C“朴素观”在我国农业社会从精神上发展出一种以自然为本位的崇真尚善臻美的哲学观、道德观、美学观。D“朴素观”在工业社会被追求财富、追求享受的价值导向所排挤,奢华成为人们竞相追捧的“香饽饽”。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朴素观”主要包括崇尚天然纯真的本色观

6、、不慕繁华名利的恬淡观、充满简洁生气的清新观和以诚信为美的精诚观。B就中国传统美学来说,视朴素为美,认为朴素是最高的美。这种美灵动而无限,既是美之极致,又是美之根源。C罗丹所说的“自然总是美的”“美只有一种,即宣示真实的美”和中华民族倡导的“朴素观”表现的是东西方对美的不同理解。D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是在工业文明掠夺资源造成环境严重破坏的现实基础上诞生的一种新的审美观念。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倡“朴素观”的老子从哲学的高度提出“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自然才是事物的极致,也是人精神所应追求的极致。B工业社会以大量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奢华生活成

7、为个人炫耀的资本,进而腐蚀人心、催生腐败,引发严重社会问题。C朴素作为生态文明时代标志性的美,必须是资源节约型的,必须是环境保护型的,必须符合生态公正原则。D在现今社会中,我们要用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来努力实现文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这一宏伟的历史使命。二、古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先生金姓,采名,字若采,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洪亮,顾盼伟然。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

8、道内外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座下缁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拊掌自豪,虽向时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鼎革后,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谓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为圣叹予其为点之流亚欤?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尤喜讲易,“乾”“坤”两卦,多至十万馀言。其余评论尚多,兹行世者,独西厢、水浒、唐诗、制艺、唱经堂杂评诸刻本。传先生解杜诗时,自言有人从梦中语云:“诸诗皆可说,惟不可说古诗十九首。”先生

9、遂以为戒。后因醉纵谈青青河畔草一章,未几,遂罹惨祸。临刑叹曰:“砍头最是苦事,不意于无意中得之。”先生殁,效先生所评书,如长洲毛序始、徐而庵,武进吴见思、许庶庵为最著,至今学者称焉。(选自国学扶轮社廖燕二十七松堂集卷十四。有删节。)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善衡文评书 衡:称量B先生辄起而排之 排:批驳C惟兀坐贯华堂中 兀:高高地,端正地D遂罹惨祸 罹:遭遇,遭受5下列给文中划线句子处断句正确的一组是( )(3分)A先生曰论语有两谓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为圣叹予其为点之流亚欤B. 先生曰论语有两谓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为圣叹予其为点之流亚欤C先生曰论语有两谓然

10、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为圣叹予其为点之流亚欤D. 先生曰论语有两谓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为圣叹予其为点之流亚欤6下列各项对文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作者认为,金先生学问广博,评点诸书,别开生面,阐发作文奥秘,传授写作技巧方法,分析典籍记载极其透彻,僧俗人等都觉得极为精彩。B由明入清以后,金先生放弃了做官的念头,除了和亲人朋友交谈以外,把读书著作作为追求,并根据论语中的有关语句为自己取名。C金先生按次序定出的“六才子书”,的确是开读书人不同的眼界。只可惜带有他评论文字的“六才子书”,只有其中的西厢水浒两部得以在世上刊行。D作者将解古诗十九首一事与金圣叹的死联系起来,并记录了他临刑意

11、外从容的谈论。先生虽故去,他评论的风格一直被他人模仿,可谓开一代风气之先。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先生则拊掌自豪,虽向时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译文: (二)古代诗歌鉴赏(8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老树【金】元好问老树高留叶,寒藤细作花。沙平时泊雁,野迥已攒鸦。旅食秋看尽,行吟日又斜。干戈正飘忽,不用苦思家。【注】金宣宗贞祐四年(1216年),元好问为躲避战乱而移居河南。不久蒙古军队入侵河南,诗人因而又辗转失所,该诗写于此间。旅食:客居异乡的生活。8.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分)A首联写出诗人在深秋时节看到的景象,几片残叶留存在老树树梢,细小的花开在

12、寒藤上,营造出一种萧索、悲凉的意境。B颔联中诗人将视线投向广阔的远方,平整的沙洲上有大雁停留,旷野上有乌鸦聚集,通过雁与鸦两个意象,触发自己内心凄凉与感慨。C颈联写诗人行走于异乡秋日的原野,看秋天过尽,边行走边吟唱间天色已晚,此时更加能体会到家的温暖。D前三联写景,尾联则重在抒情。末句“不用苦思家”看似平淡,实为反语,采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阐发诗人深沉复杂的心怀。9诗歌抒发了作者深沉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1)青泥何盘盘, 。 (李白蜀道难)(2)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3)夜

13、深忽梦少年事, 。 (白居易琵琶行)(4) ,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5) ,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荀子劝学)(7)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8)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9)吾师道也, ? (韩愈师说)(10)位卑则足羞, 。 (韩愈师说)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发财有道 嫡唐太阳就要下山了,刺骨的北风吹得人头皮发麻。伴着大片的雪花落下,马赫小心翼翼地驾车行驶在乡间的道路上。 这几年来农村普及公路,道路虽窄,路况倒都还不错。可过了

14、这个屯,路面坑坑洼洼,车后也扬起大片尘土。放眼望去,路两边也见不到一幢房子,也没有一个人影,路上孤零零的只有他们自己的一辆车。 “真应该走另外一条路,都说要远不少,但路最起码好走的多,按我们现在这个走法,半夜也到不了北兴。”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张丽一边抱怨着丈夫,一边瞪大眼睛仔细观察者前方。说着说着来了气:“都是你,要赶不上我爸生日,看我怎么收拾你!” 不一会儿,车子开始爬坡,高高的树木耸立在道路两旁,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夫妻俩都不说话,紧张地盯着前方的路。 转过弯,夫妻俩倒抽了一口凉气,前面是坡路,虽然只有十几米长,却将近有三十多度的倾斜度!马赫把油门踩到了底,陡然加速,希望借着速度与惯性冲上

15、坡顶。爬到了一半,发动机发出嗡嗡的轰鸣,可很快又像是斗败了的狗熊,车轮空转着发不上力,最后还是滑回了坡底。 夫妻俩下了车,走过去仔细观察这路面,天气寒冷,大雪过后被冰雪覆盖的路面冻得像一面镜子似的,人上去都得摔几个跟头。两口子面面相觑。 “再往回开,起码要两个小时才能转到另一条路上去,而且那条路还要远不少,到家都得晚上十一二点了。”张丽叫苦不迭:“都怪你说什么抄近路。” 马赫朝两边瞅了瞅说:“你家太远,中午请假往家开,怎么也得晚上到,再说谁让你不同意买四驱车,要不这坡早过去了。现在有麻烦了你叫我怎么办?”他抱着膀子,满脸的无辜无奈。 “这是咋回事?” 一个声音冷不丁从身后传来,把两人吓了一跳。

16、 他们赶紧转过身来,看到一个干巴巴的小老头站在身后打量他们的车。 “你们车坏了?”小老头望望天,“那可不巧,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车没坏,路太滑!”马赫恨恨地说。 张丽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老大爷,你过来看看,帮我们想个招行吗?” 小老头慢吞吞地走过来,往路面上看看:“呦,这么陡呢,”说着,他眯着眼睛朝前打量了一下,“不过也不是特别高,依我看,你干脆把车倒回去,然后加大油门猛点冲,也许车就能冲过去电影里开车不都这样。” “谢谢了,我们这车后驱的,真爬不上去。”马赫皱着眉头说。 小老头背着手不吱声,半晌指着前面说:“再往前几里就到公路了,路修的老好了,又宽又直。 “路再好我也用不上,车飞不过去

17、。”马赫丧气地说。 “或许我能帮你一把。”小老头漫不经心的来了一句,“不过不能让我白干吧?” 马赫不信任地看了一眼,“大爷,你也没带什么工具啊,再说大冬天的,地面冻的杠杠硬。” 张丽似乎明白了什么,她扯扯丈夫的胳膊,从口袋里拿出两张票子塞给了小老头。 “你放心,我们肯定不能让你白帮忙的。” 小老头瞅了瞅手里的票子,不紧不慢地装进兜里,依旧不紧不慢地说:“我早上放羊路过树林,好像在什么地方看到有人扔掉了不少装水果的草袋子,铺上路面就不打滑了。让你媳妇开车,咱两个男人在后面推,一定过得去。 “太好了,赶快试试吧!”马赫大喜过望。 小老头带着马赫在树林里找到了草袋子,还有几条旧麻袋,搬过来厚厚地铺在

18、路面上,正够用。张丽坐进驾驶室发动汽车驶上坡路,小老头和马赫在后面推着车,不一会,车就开上了坡顶,缓缓驶向下坡。 “太感谢了。”马赫飞快跑过去钻进车里,夫妻二人感激地向小老头挥手致谢:“老大爷,您真是个热心肠,再见了!” 小老头笑眯眯地挥挥手。 等车子驶出了视线,小老头转身边下坡边收拾好草袋与麻袋,赶紧钻进了树林。他点起一支烟,美滋滋地数着手里的钞票,还不断往远处的路口张望。 “这是今天做成的第六笔生意了,下一辆车什么时候来呢?”(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4分)A.小说中的“小老头”提议夫妇俩倒车再试试是出于好意,觉得电影中的情节开车过坡的办法的确可以试一试。B

19、.听到“小老头”似乎漫不经心的可以提供帮助的话,精明的张丽明白了这个人这就是在趁人之危,索取钱财。C.小老头的骗术比较高明,通过对话就可以使经过的车主们在失望中看到希望,可谓是精于此道,深谙别人心理。D.小说通过对三位主人公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和肖像描写等,刻画出了他们的鲜活形象。E.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如“路面坑坑洼洼”,“高高的树木耸立在道路两旁”,其主要作用是交代地点,渲染氛围,为情节发展做铺垫。(2)小说中“小老头”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答: (3)小说对“小老头”进行描写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答: 四、基础知识及语言文字运用(33分)12.下

20、列各项中词语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霄柝(tu) 惫懒(bi) 畏葸(s) 扪参历井(shn)B錾银(zhn) 湮没(yn) 桌帏(wi) 拗他不过(ni)C蹙缩(c) 牲醴(l) 榫头(sn) 鸡豚狗彘(zh)D庠序(yng) 广袤(mo) 炮烙(po) 流血漂橹(xu)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一名外地客人在江北乘坐的士时遭劫,载他的“的哥”竟 。近日,乘客周先生说,他准备将这名“的哥”告上法庭。尽管勇士客场比赛输给了火箭,但我们都知道当库里回归之后,阵容齐整的勇士会有多么可怕,库里也表示, 自己很难忍受。如果中日之间只能以武力对

21、抗来衡判未来钓鱼岛之归属,则两国之间必无真正的赢家。真正的赢家将只能是 的美国。A袖手旁观 隔岸观火 作壁上观 B袖手旁观 作壁上观 隔岸观火C. 隔岸观火 作壁上观 袖手旁观D. 隔岸观火 袖手旁观 作壁上观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3分)A有“画里乡村”之称的黟县宏村在塑造自己的旅游品牌的同时,没有忘记打造自己的后花园,不仅让精神得到很好的憩息,也创造了相当可观的物质财富。B一直备受关注,被视作互联网金融始祖的余额宝近期也面临着收益率逐步下滑的风险,专家预测,未来宝宝类基金的命运将取决于中国的市场利率改革。C今年年初以来,日元升值和股市下跌使得日本经济前景蒙上迷雾,

22、日本执政党自民党内部出现了要求动用财政措施,称应投入5万亿日元刺激经济。D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骄傲,它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有深刻、深厚的精神涵养和审美情趣,只要静心品味汉字的内涵,就会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安静气息抵达我们内心。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我的菜畦靠近一条芦苇丛生的荒凉小溪,_,在菖蒲长得又高又密的地方,有几处汩汩作响的清泉。A溪岸上杂草之间散乱地长着菖蒲 B菖蒲散乱地长在溪岸上的杂草间C溪岸上散乱地生长着菖蒲和杂草 D菖蒲和杂草散乱地长在溪岸边16. 下列各项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厄纳斯特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

23、是文学流派“迷惘的一代”的重要代表,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诗九百九十余首。同时代诗人贺知章誉之为“谪仙”。其诗风格飘逸、豪放。C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他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代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D杜甫,字子美,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很多诗表现出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思想。在艺术上,侧重写实,常用深沉的思考,表现对社会实况

24、的深厚同情。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17.下列各项的句子中不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传道受业解惑B.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赢粮而景从C. 君子生非异也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D. 虽有槁暴 金就砺则利18.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A风雨兴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蟹六跪而二螯C蚓无爪牙之利 填然鼓之D可以无饥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19.下列关于各句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会盟而谋弱秦 谨庠序之教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然而不王者 填然鼓之 养生丧死无憾也 王无罪岁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5、上食埃土,下饮黄泉A/ B/C/ D/20.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申之以孝悌之义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不拘于时,学于余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铸以为金人十二21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连贯流畅。(6分)语言的形式,_能是美的,_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_语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说是语言的音乐美。在音乐理论中,有所谓“音乐的语言”;在语言形式美的理论中,_应该有所谓“语言的音乐”。_音乐和语言不是一回事,_二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点:音乐和语言都是靠声音来表现的。_

26、_ _五、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片罂粟开花了,娇艳美丽的花朵在风中摇曳。罂粟对过路的人说:“如果你能采食我的果实,它一定会给你带来快乐。”路人对罂粟说:“如果我陶醉于你片刻的快乐,那之后我将陷入长久的痛苦!”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1.B。(本题是考查理解文章中重要概念的能力。B项与原文对照少了“在现实生活层面”。原文是“墨家”不是“道家”。)2.C。( “自然总是美的”并不是罗丹说的,原文是“罗丹这里说的自然真实,均可以理解成朴素”,并不是说和我国

27、的“朴素观”意思完全一样。)3.D。(本题是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项说法不完整,最后一段“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就建构在这一宏伟的历史使命中,作为一种审美精神,它又反过来促进这一宏伟历史使命的实现”,说明“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是首先在历史使命中构建的。)4.A。(衡:衡量,评价;比较、评定。) 5.C。(先生曰:“论语有两谓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为圣叹。予其为点之流亚欤?”)6.A。(题干中谈到的教授作文方法文中没有提及。)7.(1)先生就拍着巴掌自我赞许,即使以前讲学的人听说了,皱眉叹息,他也不予考虑。(评分标准:“自豪、向时、虽、学者“每个1分,补出省略的主语“他”或

28、“金先生”1分)8.D。(直抒胸臆说法不当)9诗人客居异乡漂泊流离的悲伤凄凉。面对深秋的悲凉景象和战乱不断的现状,流露出有家难回的无奈与惆怅;“不用苦思家”抒发了诗人对战乱平息的渴望和对平安生活的深切向往。10略,具体见课本。11.(1)C,2分; E,2分;B,1分。【解析】B 张丽的精明只是相对丈夫而言的,只是认识到了应该花钱得到帮助,从后文中她对“小老头”的真诚感谢来看,并没有发现这一切是个骗局。A这只是“小老头”明知道不可行,故意装作作好心的说法。 D结合小说描写的内容可知,并无肖像描写。(2)“小老头”是一个趁人之危,设置骗局的人,专挑着急赶路的车主下手,2分;善于揣摩别人心理,善于

29、伪装,虚情假意,故作热心,2分;为人精明,贪得无厌。2分(3)语言描写:如“再往前几里,就到公路了,路修的老好了,又宽又直。”这表现了小老头善于揣摩别人心理。神态描写:表面上笑眯眯的样子,其善于伪装,内心虚伪,和得手后得手,内心的自鸣得意。动作描写:“美滋滋地数钱” 伸头朝远处的道路张望表现其贪得无厌的贪婪嘴脸;慢吞吞地走过来,往路面上看看:“呦,这么陡呢,”表现其虚情假意,故作忠厚,善于伪装。心理描写:“这是今天做了的第六笔生意了,下一辆车什么时候来呢?”表现出他内心的贪婪,对自己的骗术十分有信心,并且为自己的所谓“精明”而沾沾自喜。(四点任选三点,言之成理亦可给分)12.C。(A.宵,畏葸

30、(x);B錾银(zn);D庠序(xing)13.B。(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多指看到别人有困难,不帮助别人。作壁上观:壁:壁垒。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也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隔岸观火:隔着河看人家着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热闹。)14.B。(A;递进关系倒置,“不仅”“也”后边的内容互换;C成分残缺,“出现了”缺少宾语,应在“措施”后添加宾语“的呼声”;D搭配不当,“深刻、深厚”不能与“审美情趣”搭配。)15.A。(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依据语意连贯的原则,补写部分应该是延续“小溪”写“溪岸”,排除BD两项。比较AC项,联系后文“菖蒲长得又高又密的地方”,可知“散乱地”是用来形容菖蒲的,应该选A项。)16.C。(明代人列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不是苏轼。)17.D。(“金就砺则利”一句没有通假现象)18.D。(A兼词,“于此”的意思,代词,作宾语;B表递进,而且,表并列,和 ;C定语后置标志,语气助词,补音.D都为凭借之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