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第二章 中药化学成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分的一般研究方法 (总论)(总论) 第一节第一节 中药化学成分及生物合成简介中药化学成分及生物合成简介 一、一、 中药化学成分类型简介中药化学成分类型简介 本小节主要介绍各类成分的基本概念,了解中药中一般都有本小节主要介绍各类成分的基本概念,了解中药中一般都有那些类型的化学成分。重点掌握各类成分的一般溶解性,为理解那些类型的化学成分。重点掌握各类成分的一般溶解性,为理解提取、分离一般方法打基础。各类成分的详细内容在各论中具体提取、分离一般方法打基础。各类成分的详细内容在各论中具体学习。学习。 各类成分的性质在概念中只介绍极性,溶解性在后面以列表
2、形各类成分的性质在概念中只介绍极性,溶解性在后面以列表形式介绍。式介绍。 1 生物碱:为一类存在于生物体内分子中含有氮原子的有机化生物碱:为一类存在于生物体内分子中含有氮原子的有机化合物的总称;一般具有碱性,可与酸成盐。游离生物碱具亲脂性;合物的总称;一般具有碱性,可与酸成盐。游离生物碱具亲脂性;生物碱盐具亲水性。生物碱盐具亲水性。 2 苷类:为一类经水解后可产生糖和非糖两部分的化合物。非苷类:为一类经水解后可产生糖和非糖两部分的化合物。非糖部分叫苷元。苷具亲水性,苷元具亲脂性。糖部分叫苷元。苷具亲水性,苷元具亲脂性。 3 挥发油:为一类可随水蒸气蒸馏出来的与水不相混溶的油状挥发油:为一类可随
3、水蒸气蒸馏出来的与水不相混溶的油状液体的总称。具有香味或特殊气味的中药往往都含有挥发油。挥液体的总称。具有香味或特殊气味的中药往往都含有挥发油。挥发油具亲脂性。发油具亲脂性。 以上三类为主要的有效成分类型。以上三类为主要的有效成分类型。 4 糖类:为中药中普遍存在的成分类型,包括单糖、低聚糖、糖类:为中药中普遍存在的成分类型,包括单糖、低聚糖、多糖。单糖是糖的基本单位;低聚糖是由多糖。单糖是糖的基本单位;低聚糖是由29个单糖脱水缩合而个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多糖是由成的化合物。多糖是由10个以上至上千个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的高个以上至上千个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的高聚物。聚物。 5 有机酸:广义的有
4、机酸泛指分子中有羧基的化合物。在植物有机酸:广义的有机酸泛指分子中有羧基的化合物。在植物中多以金属离子或生物碱盐的形式存在。按分子大小又分为小分中多以金属离子或生物碱盐的形式存在。按分子大小又分为小分子有机酸和大分子有机酸。前者极性大,具亲水性;后者极性小,子有机酸和大分子有机酸。前者极性大,具亲水性;后者极性小,具亲脂性。具亲脂性。 6 树脂:为植物组织中树脂道的分泌物。性脆,受热时先软化树脂:为植物组织中树脂道的分泌物。性脆,受热时先软化而后变为液体,燃烧时发生浓烟并有明火。树脂具亲脂性。按结而后变为液体,燃烧时发生浓烟并有明火。树脂具亲脂性。按结构又分为树脂酸(主要为二萜酸、三萜酸及其衍
5、生物)、树脂醇构又分为树脂酸(主要为二萜酸、三萜酸及其衍生物)、树脂醇(分子中具羟基)、树脂烃(为一类结构复杂的含氧中性化合物)(分子中具羟基)、树脂烃(为一类结构复杂的含氧中性化合物)类。类。 7 氨基酸、蛋白质和酶:氨基酸、蛋白质和酶: (1) 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的羧酸。构成蛋白质的多为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的羧酸。构成蛋白质的多为-氨基酸。为亲水性。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小。氨基酸。为亲水性。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小。 (2) 蛋白质、多肽:蛋白质为二十多种蛋白质、多肽:蛋白质为二十多种-氨基酸通过肽键首氨基酸通过肽键首尾相连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多肽亦为。但二者分子量不同,一尾相连而成的
6、高分子化合物,多肽亦为。但二者分子量不同,一般将分子量在般将分子量在5103以下称为多肽,而介于以下称为多肽,而介于51031107之间称之间称为蛋白质。蛋白质在冷水中溶解且成胶体,在热水、为蛋白质。蛋白质在冷水中溶解且成胶体,在热水、60%以上乙以上乙醇及其它有机溶剂中变性沉淀。醇及其它有机溶剂中变性沉淀。 (3) 酶:是有机体内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其催化作用具酶:是有机体内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其催化作用具有专属性,如特定的酶可催化水解特定的苷。酶的性质和蛋白质有专属性,如特定的酶可催化水解特定的苷。酶的性质和蛋白质相同。相同。 8 鞣质:又称单宁或鞣酸,为一类分子较大、结构复杂的多鞣质
7、:又称单宁或鞣酸,为一类分子较大、结构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的总称。可与蛋白质结合成难溶于水的鞣酸蛋白。元酚类化合物的总称。可与蛋白质结合成难溶于水的鞣酸蛋白。为亲水性物质。为亲水性物质。 9 植物色素:为植物中具有颜色的成分的总称。依溶解性又分植物色素:为植物中具有颜色的成分的总称。依溶解性又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色素;前者主要指一些有颜色的苷、花青素,为水溶性和脂溶性色素;前者主要指一些有颜色的苷、花青素,后者主要包括叶绿素、胡罗卜素等后者主要包括叶绿素、胡罗卜素等 10 油脂和蜡:油脂为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脱水结合形油脂和蜡:油脂为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脱水结合形成的酯。主要在种子中。常
8、温下为液体。蜡为高级不饱和脂肪酸成的酯。主要在种子中。常温下为液体。蜡为高级不饱和脂肪酸和一元醇生成的酯。主要在植物茎、叶的表面。常温下为固体。和一元醇生成的酯。主要在植物茎、叶的表面。常温下为固体。均为亲脂性成分均为亲脂性成分 成分类型成分类型 水水 醇类醇类 亲脂性有机溶剂亲脂性有机溶剂 游离生物碱游离生物碱 + +生物碱盐生物碱盐 + + 苷类苷类 + + 苷元苷元 + + 挥发油挥发油 + +糖类(单糖低聚糖)糖类(单糖低聚糖) + (多糖)(多糖) 有机酸(大分子)有机酸(大分子) + + (小分子)(小分子) + + 树脂树脂 + +氨基酸氨基酸 + + 蛋白质、酶蛋白质、酶 鞣质
9、鞣质 + + 色素(亲水性)色素(亲水性) + + (亲脂性)(亲脂性) + + 油脂、蜡油脂、蜡 + + :单糖:无水醇难溶;多糖;对醇:单糖:无水醇难溶;多糖;对醇60%以上难溶。蛋白质、酶;对水热水以上难溶。蛋白质、酶;对水热水沉淀;对醇沉淀;对醇60%以上沉淀。以上沉淀。 二二 中药化学成分的主要生物合成途径中药化学成分的主要生物合成途径 (一)(一) 乙酸乙酸-丙二酸(丙二酸(aa-ma)途径)途径 以乙酰辅酶以乙酰辅酶a a为起始物质,丙二酸单酰辅酶为起始物质,丙二酸单酰辅酶a a起延伸碳链的作用。起延伸碳链的作用。通过这一途径能生成脂肪酸类、酚类、醌类等化合物。通过这一途径能生成
10、脂肪酸类、酚类、醌类等化合物。 1 1 酚和醌类这类物质的生物合成过程中只发生缩合反应。乙酚和醌类这类物质的生物合成过程中只发生缩合反应。乙酰辅酶酰辅酶a直线聚合后再进行环合生成各种酚类化合物。直线聚合后再进行环合生成各种酚类化合物。 chch3 3-co-s-coa + 3-co-s-coa + 3 乙酰辅酶乙酰辅酶a a 丙二酸单酰辅酶丙二酸单酰辅酶a a chch3 3-co-ch-co-ch2 2-co-ch-co-ch2 2-co-ch-co-ch2 2-co-enz-co-enz 上述多酮环合则生成各种醌类化合物或聚酮类化合物。上述多酮环合则生成各种醌类化合物或聚酮类化合物。 (二
11、)(二) 甲戊二羟酸(甲戊二羟酸(mva)途径途径 起始物质为起始物质为mvamva,在,在atpatp作用下,按如下路线合成:作用下,按如下路线合成:coohch2-co-s-coa 甲戊二羟酸(甲戊二羟酸( mva)焦磷酸二甲烯丙酯焦磷酸二甲烯丙酯 焦磷酸异戊烯酯焦磷酸异戊烯酯 甲戊二羟酸甲戊二羟酸5焦磷酸焦磷酸 萜类、甾类化合物均由这一途径生成。萜类、甾类化合物均由这一途径生成。 (三三)莽草酸途径莽草酸途径 具有具有c6-c3及及c6-c1基本结构的化合物由这一途径衍化生成。基本结构的化合物由这一途径衍化生成。如由此途径生成的苯丙氨酸,经脱氨及氧化反应等分别生成桂如由此途径生成的苯丙氨
12、酸,经脱氨及氧化反应等分别生成桂皮酸,再由桂皮酸、苯甲酸生物合成各种含皮酸,再由桂皮酸、苯甲酸生物合成各种含c6-c3及及c6-c1结构结构的天然化合物如苯丙素类、木脂素类、香豆素类等。的天然化合物如苯丙素类、木脂素类、香豆素类等。 此途径由莽草酸通过苯丙氨酸,生成桂皮酸,再由桂皮酸此途径由莽草酸通过苯丙氨酸,生成桂皮酸,再由桂皮酸生成各种苯丙素类化合物。现也被称为桂皮酸途径生成各种苯丙素类化合物。现也被称为桂皮酸途径 。oohhoocohp2o5h2ohoocohop2o5h2co22atp 2adp atp adpop2o5h2 以香豆素生合成简图示意本途径如下:以香豆素生合成简图示意本途
13、径如下: 莽草酸莽草酸 苯丙氨酸苯丙氨酸 桂皮酸桂皮酸 香豆素香豆素 (四四) 氨基酸途径氨基酸途径 大多数生物碱类成分由此途径生成。有些氨基酸,如鸟氨酸、大多数生物碱类成分由此途径生成。有些氨基酸,如鸟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等,经脱羧成为胺类赖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等,经脱羧成为胺类, 再经再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过一系列化学反应(甲基化、氧化、还原、重排等甲基化、氧化、还原、重排等) 生成各种生生成各种生物碱。物碱。 ( (五五) )复合途径复合途径 许多二级代谢产物由上述生物合成的复合途径生成。即分子许多二级代谢产物由上述生物合成的复合途径生成。即分子中各个部分由不同
14、的生物合成途径产生。如查耳酮类、二氢黄中各个部分由不同的生物合成途径产生。如查耳酮类、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的酮类化合物的a a环和环和b b环分别由乙酸环分别由乙酸- -丙二酸途径和莽草酸途径生丙二酸途径和莽草酸途径生成,再在各种酶作用下生成黄酮。一些萜类生物碱分别来自甲成,再在各种酶作用下生成黄酮。一些萜类生物碱分别来自甲戊二羟酸途径及莽草酸途径或乙酸戊二羟酸途径及莽草酸途径或乙酸- -丙二酸途径。丙二酸途径。 ohohohcoohcoohhnh2coohoo 第二节第二节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本节介绍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主要介绍溶剂提取法。本节介绍中药化学成分的提
15、取方法,主要介绍溶剂提取法。 重点:溶剂提取法的原理,化学成分的极性、常用溶剂、极重点:溶剂提取法的原理,化学成分的极性、常用溶剂、极性大小顺序及提取溶剂的选择;常见的提取方法及应用范围。性大小顺序及提取溶剂的选择;常见的提取方法及应用范围。 常用三种方法,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另外常用三种方法,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另外新方法还有超临界提取法。新方法还有超临界提取法。 提取的概念:指用选择的溶剂或适当的方法,将所要的成分提取的概念:指用选择的溶剂或适当的方法,将所要的成分溶解出来并同中药组织脱离的过程溶解出来并同中药组织脱离的过程。 一一 溶剂提取法溶剂提取法 (一)
16、(一) 提取原理:根据中药化学成分与溶剂间提取原理:根据中药化学成分与溶剂间“极性相似相极性相似相溶溶”的原理,依据各类成分溶解度的差异,选择对所提成分溶解的原理,依据各类成分溶解度的差异,选择对所提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的溶剂,依据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的溶剂,依据“浓度差浓度差”原理,将所提成原理,将所提成分从药材中溶解出来的方法。分从药材中溶解出来的方法。 (二)化学成分的极性:被提取成分的极性是选择提取溶剂(二)化学成分的极性:被提取成分的极性是选择提取溶剂最重要的依据。最重要的依据。 1 影响化合物极性的因素:影响化合物极性的因素: (1) 化合物分子母核大小(碳数多少):分子大
17、、碳数多,极化合物分子母核大小(碳数多少):分子大、碳数多,极性小;分子小、碳数少,极性大。性小;分子小、碳数少,极性大。 (2) 取代基极性大小:在化合物母核相同或相近情况下,化合取代基极性大小:在化合物母核相同或相近情况下,化合物极性大小主要取决于取代基极性大小。物极性大小主要取决于取代基极性大小。 常见基团极性大小顺序如下;酸酚醇胺醛酮酯常见基团极性大小顺序如下;酸酚醇胺醛酮酯醚烯烷。醚烯烷。 举例:判断下列各组化合物极性大小。举例:判断下列各组化合物极性大小。 a b cohococh3o 麻黄碱麻黄碱 蝙蝠葛碱蝙蝠葛碱 中药化学成分不但数量繁多,而且结构千差万别。所以中药化学成分不但
18、数量繁多,而且结构千差万别。所以极性问题很复杂。但依据以上两点,一般可以判定。需要极性问题很复杂。但依据以上两点,一般可以判定。需要大家判断的大多数是母核相同或相近的化合物,此时主要大家判断的大多数是母核相同或相近的化合物,此时主要依据取代基极性大小。依据取代基极性大小。 2 常见中药化学成分类型的极性:常见中药化学成分类型的极性: 极性较大的:苷类、生物碱盐、糖类、蛋白质、氨基酸、极性较大的:苷类、生物碱盐、糖类、蛋白质、氨基酸、鞣质、小分子有机酸、亲水性色素。鞣质、小分子有机酸、亲水性色素。 极性小的:游离生物碱、苷元、挥发油、树脂、脂肪、极性小的:游离生物碱、苷元、挥发油、树脂、脂肪、大
19、分子有机酸、亲脂性色素。大分子有机酸、亲脂性色素。 以上不是绝对的,具体成分要具体分析。比如,有的苷以上不是绝对的,具体成分要具体分析。比如,有的苷类化合物极性很小,有的苷元极性很大。类化合物极性很小,有的苷元极性很大。chch3nhch3chohnohomeomeoch3hnmeomeoch3h (三)(三) 提取溶剂及溶剂的选择:提取溶剂及溶剂的选择: 1. 常用提取溶剂的分类与极性:常用提取溶剂的分类与极性: 1)分类:通常分三类:水类;亲水性有机溶剂;亲脂性有)分类:通常分三类:水类;亲水性有机溶剂;亲脂性有机溶剂。机溶剂。 2)极性大小:水)极性大小:水(h2o)甲醇甲醇(meoh)
20、乙醇乙醇(etoh)丙酮丙酮(me2co)正丁醇)正丁醇(n-buoh)乙酸乙酯乙酸乙酯(etoac)乙醚乙醚(et2o)氯仿氯仿(chcl3 ) 苯(苯(c6h6)四氯化碳四氯化碳(ccl4)正己烷正己烷石油醚石油醚(pet.et)。 水类还包括酸水、碱水;水类还包括酸水、碱水; 亲水性有机溶剂包括甲醇、乙醇、丙酮;亲水性有机溶剂包括甲醇、乙醇、丙酮; 亲脂性有机溶剂为正丁醇后所有的。这三类溶剂间互溶情况:亲脂性有机溶剂为正丁醇后所有的。这三类溶剂间互溶情况:水和亲水性有机溶剂可互溶,水和亲脂性有机溶剂间不互溶,水和亲水性有机溶剂可互溶,水和亲脂性有机溶剂间不互溶,有机溶剂间除甲醇和石油醚不
21、互溶外,其它均互溶。有机溶剂间除甲醇和石油醚不互溶外,其它均互溶。 3)溶剂极性大小的实质:介电常数不同,介电常数大的溶)溶剂极性大小的实质:介电常数不同,介电常数大的溶剂极性大,介电常数小的溶剂极性小。如,己烷为剂极性大,介电常数小的溶剂极性小。如,己烷为1.9,氯仿,氯仿为为5.2,水为,水为80。 2. 提取溶剂的选择:提取溶剂的选择: 1)提取溶剂的选择原则:()提取溶剂的选择原则:(1)要对所提取成分溶解度大;)要对所提取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对杂质溶解度小。(2)要与所提取成分不起意外的化学变化。)要与所提取成分不起意外的化学变化。(3)要廉价、易得、安全。其中()要廉价
22、、易得、安全。其中(1)是最主要的。)是最主要的。 2)提取溶剂的选择:)提取溶剂的选择: (1)水:为极性最大的溶剂,也最常用。可溶解苷类、生物)水:为极性最大的溶剂,也最常用。可溶解苷类、生物碱盐、糖类、蛋白质、氨基酸、鞣质、小分子有机酸、有机酸盐、碱盐、糖类、蛋白质、氨基酸、鞣质、小分子有机酸、有机酸盐、亲水性色素、无机盐。其中蛋白质不溶于热水。亲水性色素、无机盐。其中蛋白质不溶于热水。 缺点:缺点:用水提取易酶解苷类成分,且易霉坏变质。某些含用水提取易酶解苷类成分,且易霉坏变质。某些含果胶、粘液质类成分的中草药,其水提取液常常很难过滤。沸水果胶、粘液质类成分的中草药,其水提取液常常很难
23、过滤。沸水提取时,中草药中的淀粉可被糊化,而增加过滤的困难。故含淀提取时,中草药中的淀粉可被糊化,而增加过滤的困难。故含淀粉量多的中草药,不宜磨成细粉后加水煎煮。粉量多的中草药,不宜磨成细粉后加水煎煮。 (2 2)亲水性的有机溶剂:以乙醇最常用。乙醇的溶解性能比亲水性的有机溶剂:以乙醇最常用。乙醇的溶解性能比较好。亲水性的成分除蛋白质、粘液质、果胶、淀粉和部分多糖较好。亲水性的成分除蛋白质、粘液质、果胶、淀粉和部分多糖等外,大多能在乙醇中溶解。等外,大多能在乙醇中溶解。 优点:应用范围广,易过滤,不霉变,易浓缩回收。优点:应用范围广,易过滤,不霉变,易浓缩回收。 缺点:价高、不安全,需回流设备
24、。缺点:价高、不安全,需回流设备。 (3)亲脂性的有机溶剂:这些溶剂的选择性能强,用于亲脂)亲脂性的有机溶剂:这些溶剂的选择性能强,用于亲脂性成分的提取,如性成分的提取,如游离生物碱、苷元、挥发油等。游离生物碱、苷元、挥发油等。 优点:提取专属性强,易回收浓缩。优点:提取专属性强,易回收浓缩。 缺点:价高、易燃、有毒,穿透性差;对设备要求高。缺点:价高、易燃、有毒,穿透性差;对设备要求高。 (四)(四)提取方法:提取方法: 提取工艺流程图:提取和分离工艺多用此图表示。提取工艺流程图:提取和分离工艺多用此图表示。 1 浸渍法:也叫冷浸法。将药材粗粉以适当溶剂在常温下浸浸渍法:也叫冷浸法。将药材粗
25、粉以适当溶剂在常温下浸泡。多以水类或稀醇为溶剂。适于成分遇热易破坏或含多糖较多泡。多以水类或稀醇为溶剂。适于成分遇热易破坏或含多糖较多的中药的提取。缺点为浸出效果较差,水提取液易发霉,提取液的中药的提取。缺点为浸出效果较差,水提取液易发霉,提取液体积大,浸出时间长。体积大,浸出时间长。 2 渗泸法:将中药粗粉装于渗泸筒中,不断添加溶剂渗过药渗泸法:将中药粗粉装于渗泸筒中,不断添加溶剂渗过药粉,从渗泸筒下端不断流出渗泸液。各类溶剂均可。此法由于溶粉,从渗泸筒下端不断流出渗泸液。各类溶剂均可。此法由于溶液浓度差大,浸出效果好,且不破坏成分。但缺点为溶液体积大,液浓度差大,浸出效果好,且不破坏成分。
26、但缺点为溶液体积大,时间长。时间长。 3 煎煮法:为中药水提取最常用的方法。将中药粗粉用水加煎煮法:为中药水提取最常用的方法。将中药粗粉用水加热煮沸,保持一定时间,成分即可浸出。煎煮法必须以水为溶剂。热煮沸,保持一定时间,成分即可浸出。煎煮法必须以水为溶剂。此法提取效率高,但遇热破坏成分要注意。且含多糖多的成分过此法提取效率高,但遇热破坏成分要注意。且含多糖多的成分过滤困难。滤困难。 4 回流法:用于以有机溶剂加热提取成分。优点为提取效回流法:用于以有机溶剂加热提取成分。优点为提取效率高,但受热易破坏成分不宜用此法。缺点为溶剂消耗量大,率高,但受热易破坏成分不宜用此法。缺点为溶剂消耗量大,需回
27、流设备,需几次提取方可提取完全。需回流设备,需几次提取方可提取完全。 5 连续回流法:以索氏提取器(亦称脂肪抽出器)回流提连续回流法:以索氏提取器(亦称脂肪抽出器)回流提取。克服了回流法溶剂需要量大、需几次提取的缺点。缺点为取。克服了回流法溶剂需要量大、需几次提取的缺点。缺点为提取时间长,受热破坏成分不能用此法。提取时间长,受热破坏成分不能用此法。 (五)影响提取效率的因素:(五)影响提取效率的因素: 1 药材粉碎度:药粉越细、表面积越大,提取效率越高。但药材粉碎度:药粉越细、表面积越大,提取效率越高。但太细,药粉对成分的吸附也越强。因此水提取宜用粗粉;用有太细,药粉对成分的吸附也越强。因此水
28、提取宜用粗粉;用有机溶剂可细些机溶剂可细些,以以20目为好。目为好。 2 提取温度:一般热提效率高,但要考虑有些成分温度高易提取温度:一般热提效率高,但要考虑有些成分温度高易破坏,应选择适宜温度。破坏,应选择适宜温度。 3 提取时间:一般提取时间长提出量大。但被提成分在细胞提取时间:一般提取时间长提出量大。但被提成分在细胞内外溶解一旦平衡,时间长即无意义。一般热水提以内外溶解一旦平衡,时间长即无意义。一般热水提以1/21hr为宜,乙醇提为宜,乙醇提1hr为宜。为宜。 二二 水蒸气蒸馏法:适于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不被水蒸气蒸馏法:适于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不被破坏,与水不反应、且与水分
29、层的成分的提取。中药中主要破坏,与水不反应、且与水分层的成分的提取。中药中主要用于挥发油、某些挥发性生物碱、少数挥发性蒽醌苷元、香用于挥发油、某些挥发性生物碱、少数挥发性蒽醌苷元、香豆素苷元的提取。豆素苷元的提取。 水蒸气蒸馏提取的装置有两种,一是水蒸气蒸馏装置水蒸气蒸馏提取的装置有两种,一是水蒸气蒸馏装置,二是,二是共水蒸馏装置。共水蒸馏装置。 三三 升华法:中药中的某些固体成分在受热低于其熔点的温升华法:中药中的某些固体成分在受热低于其熔点的温度下,不经液态直接成为气态,经冷却后又成为固态,从而度下,不经液态直接成为气态,经冷却后又成为固态,从而与中药组织分离这种性质称为升华,这种提取方法
30、称为升华与中药组织分离这种性质称为升华,这种提取方法称为升华法。中药成分有少量具有升华性,如法。中药成分有少量具有升华性,如游离羟基蒽醌类成分,游离羟基蒽醌类成分,一些小分子香豆素类,有机酸类成分等。一些小分子香豆素类,有机酸类成分等。 四四 超临界提取法。(超临界提取法。(sfesfe) 1 1 特点:与经典溶剂提取法比较,不用有机溶剂,而是选特点:与经典溶剂提取法比较,不用有机溶剂,而是选用一种称为超临界流体(用一种称为超临界流体(sfsf)的物质替代有机溶剂提取。)的物质替代有机溶剂提取。 2 2 优点:优点:1 1)可在低温下提取,)可在低温下提取,“热敏性热敏性”成分尤其适用。成分尤
31、其适用。2 2)无溶剂残留,对作为制剂的中药提取物的提取是一大优势。)无溶剂残留,对作为制剂的中药提取物的提取是一大优势。3 3) 提取与蒸馏合为一体,无需回收溶剂。提取与蒸馏合为一体,无需回收溶剂。4 4) 具选择性分离。具选择性分离。 3 3 超临界流体(超临界流体(sfsf):指处于临界温度():指处于临界温度(tctc)和临界压力)和临界压力(pcpc)以上,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以流动形式存在的物质。)以上,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以流动形式存在的物质。 超临界状态是指当一种物质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的状超临界状态是指当一种物质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的状态下,形成既非液体又非气
32、体的单一状态,称为态下,形成既非液体又非气体的单一状态,称为“sf”sf”。此时。此时其流体密度近似液体、黏度近似气体,其扩散力比液体大增,其流体密度近似液体、黏度近似气体,其扩散力比液体大增,介电常数也随压力增加而增加。其浸透性优于液体,因而比液介电常数也随压力增加而增加。其浸透性优于液体,因而比液体有更佳的溶解力,有利于溶质的萃取,特别是性质不稳定、体有更佳的溶解力,有利于溶质的萃取,特别是性质不稳定、易热分解的物质的提取。易热分解的物质的提取。 4 4 常见的常见的sfsf:有二氧化碳、一氧化亚氮、六氟化硫、乙烷、:有二氧化碳、一氧化亚氮、六氟化硫、乙烷、庚烷、氨、二氯二氟甲烷等。庚烷、
33、氨、二氯二氟甲烷等。 其中最常用的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特点:临界温度接其中最常用的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特点:临界温度接近室温(近室温(tc=31.3tc=31.3),临界压力也较低(),临界压力也较低(pc=7.37mpapc=7.37mpa),无色、),无色、无毒、无味,不易燃,化学惰性,廉价,易制成高纯度气体。无毒、无味,不易燃,化学惰性,廉价,易制成高纯度气体。故在故在sfesfe中最常用。中最常用。 5 5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规律: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规律: 在超临界状态下,在超临界状态下,coco2 2对不同溶质的溶解能力差别很大。其对不同溶质的溶解能力差
34、别很大。其取决于溶质的极性、沸点、分子量。取决于溶质的极性、沸点、分子量。 (1)(1)对亲脂性、低沸点成分溶解能力强,如挥发油、烃类、对亲脂性、低沸点成分溶解能力强,如挥发油、烃类、醚类、酯类等。醚类、酯类等。 (2)(2)成分极性基团(如成分极性基团(如ohoh、coohcooh)越多,越难提取。如糖类、)越多,越难提取。如糖类、氨基酸的萃取压力要氨基酸的萃取压力要4 410104 4papa以上。以上。 (3)(3)成分分子量越大,越难提取。成分分子量越大,越难提取。 第三节: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方法第三节: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方法 本节介绍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分离方法,有萃取、沉淀、本节介绍
35、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分离方法,有萃取、沉淀、结晶、盐析、膜分离、柱色谱等方法。重点掌握前三种和柱色结晶、盐析、膜分离、柱色谱等方法。重点掌握前三种和柱色谱法。谱法。 一一 两相溶剂萃取法两相溶剂萃取法 1 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单体组分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系数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单体组分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系数(k)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方法。)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方法。 溶剂分配法的两相往往是互相饱和的水相与有机相。混合物溶剂分配法的两相往往是互相饱和的水相与有机相。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中分配系数相差越大,则分离效果越高。中各成分在两相中分配系数相差越大,则分离效果越高。 2 方法:方法: 1)简单萃取法:仪
36、器,实验室用分液漏斗或下口瓶。一般)简单萃取法:仪器,实验室用分液漏斗或下口瓶。一般在水和亲脂性有机溶剂中进行,根据情况,也可用酸水或碱水。在水和亲脂性有机溶剂中进行,根据情况,也可用酸水或碱水。中药中成分比较复杂,一般一次萃取分离不出来纯品,需要再中药中成分比较复杂,一般一次萃取分离不出来纯品,需要再配合其他方法。配合其他方法。 由于成分的复杂性及相互作用,萃取中易发生乳化。破坏乳由于成分的复杂性及相互作用,萃取中易发生乳化。破坏乳化的方法有:(化的方法有:(1)加热敷;()加热敷;(2)将乳化层抽滤;()将乳化层抽滤;(3)长时)长时间放置(间放置(24小时以上)。小时以上)。 2)ph度
37、萃取法:是分离酸性或碱性成分的常用方法。以度萃取法:是分离酸性或碱性成分的常用方法。以ph成梯度的酸水溶液依次萃取以亲脂性有机溶剂溶解的碱性成梯度成梯度的酸水溶液依次萃取以亲脂性有机溶剂溶解的碱性成梯度的混合生物碱,或者以的混合生物碱,或者以ph成梯度的碱水溶液依次萃取以亲脂性成梯度的碱水溶液依次萃取以亲脂性有机溶剂溶解的酸性成梯度的混合酚、酸类成分,使后者分离的有机溶剂溶解的酸性成梯度的混合酚、酸类成分,使后者分离的方法。方法。 3) 连续萃取法:采用连续萃取器萃取。利用两溶液比重不同连续萃取法:采用连续萃取器萃取。利用两溶液比重不同自然分层和分散相液滴穿过连续相溶剂时发生传质。此法可克服自
38、然分层和分散相液滴穿过连续相溶剂时发生传质。此法可克服用分液漏斗多次萃取操作的麻烦。用分液漏斗多次萃取操作的麻烦。 4)液滴逆流分配法()液滴逆流分配法(dccc法):是利用流动相形成液滴,法):是利用流动相形成液滴,通过作为固定相的液柱而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通过作为固定相的液柱而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二二 沉淀法沉淀法 指于中药提取液中加入某些试剂或溶剂,使某些成分沉淀而使指于中药提取液中加入某些试剂或溶剂,使某些成分沉淀而使所要成分与杂质分离的方法。依据加入试剂或溶剂不同,分为下所要成分与杂质分离的方法。依据加入试剂或溶剂不同,分为下述四个方法。述四个方法。 1 水醇沉淀法:水醇沉淀法:1
39、)水提取醇沉淀法,于水提浓缩液中加入乙)水提取醇沉淀法,于水提浓缩液中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醇使含醇量达60%以上,可使多糖、蛋白质沉淀。以上,可使多糖、蛋白质沉淀。2)醇提取水)醇提取水沉淀法,于醇提取浓缩液中加入沉淀法,于醇提取浓缩液中加入10倍量以上水,可沉淀亲脂性倍量以上水,可沉淀亲脂性成分。成分。 2 铅盐沉淀法:利用中性醋酸铅或碱式醋酸铅在水或稀醇溶铅盐沉淀法:利用中性醋酸铅或碱式醋酸铅在水或稀醇溶液中能与许多物质生成难溶的铅盐或络盐沉淀而分离的方法。液中能与许多物质生成难溶的铅盐或络盐沉淀而分离的方法。中性醋酸铅可沉淀具有邻二酚羟基和羧基的成分;碱式醋酸铅中性醋酸铅可沉淀具有邻二酚羟
40、基和羧基的成分;碱式醋酸铅的沉淀范围较广,可沉淀含酚羟基和羧基及中性皂苷等。如沉的沉淀范围较广,可沉淀含酚羟基和羧基及中性皂苷等。如沉淀为杂质,则可弃去;如沉淀为所要成分,则可将沉淀悬浮于淀为杂质,则可弃去;如沉淀为所要成分,则可将沉淀悬浮于水或稀醇中,通水或稀醇中,通h2s气体或加入稀气体或加入稀h2so4、na2so4等脱铅,成分等脱铅,成分即可分离。即可分离。 3 酸碱沉淀法:酸碱沉淀法: 1)酸提取碱沉淀:用于生物碱的提取分离。)酸提取碱沉淀:用于生物碱的提取分离。2)碱提取酸沉)碱提取酸沉淀:用于酚、酸类成分和内酯类成分的提取、分离。淀:用于酚、酸类成分和内酯类成分的提取、分离。 4
41、 专属试剂沉淀法专属试剂沉淀法 某些试剂能选择性地沉淀某类成分,称为某些试剂能选择性地沉淀某类成分,称为专属试剂沉淀法。如雷氏铵盐能与水溶性生物碱类生成沉淀,专属试剂沉淀法。如雷氏铵盐能与水溶性生物碱类生成沉淀,可用于分离水溶性生物碱与其它生物碱;胆甾醇能和甾体皂苷可用于分离水溶性生物碱与其它生物碱;胆甾醇能和甾体皂苷沉淀,可使其与三萜皂苷分离;明胶能沉淀鞣质,可用于分离沉淀,可使其与三萜皂苷分离;明胶能沉淀鞣质,可用于分离或除去鞣质等。或除去鞣质等。 三三 盐析法盐析法 于中药水提取液中加入某些无机盐至一定浓度或达到饱和状态,于中药水提取液中加入某些无机盐至一定浓度或达到饱和状态,可使某些成
42、分由于溶解度降低而沉淀析出。常用的无机盐有可使某些成分由于溶解度降低而沉淀析出。常用的无机盐有hcl、na2so4等。等。 四四 结晶法结晶法 1 关于结晶和重结晶概念:结晶是指由非结晶状态到形成结晶关于结晶和重结晶概念:结晶是指由非结晶状态到形成结晶的操作过程。重结晶指由纯度低结晶处理成纯度高结晶的操作过的操作过程。重结晶指由纯度低结晶处理成纯度高结晶的操作过程。二者从操作角度差别是起始物不同。程。二者从操作角度差别是起始物不同。 2 结晶和重结晶操作:结晶和重结晶操作: 提取或分离物提取或分离物 溶于选择的溶剂,加热成饱和溶液,过滤溶于选择的溶剂,加热成饱和溶液,过滤 溶液溶液 放置(冷藏
43、)析晶,过滤放置(冷藏)析晶,过滤 粗结晶粗结晶 重复上述操作(重结晶)重复上述操作(重结晶) 结晶结晶 3 影响结晶的因素影响结晶的因素 : 1)结晶用溶剂的选择是最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应符合下列)结晶用溶剂的选择是最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应符合下列条件:条件: (1)要对被结晶成分热时溶解度大、冷时溶解度小;对杂质)要对被结晶成分热时溶解度大、冷时溶解度小;对杂质或冷热时都溶解,或冷热时都不溶解。或冷热时都溶解,或冷热时都不溶解。 (2)与被结晶成分不发生化学反应。)与被结晶成分不发生化学反应。 (3)沸点不宜太高。)沸点不宜太高。 除用单一溶剂外,中药成分的结晶常用一定比例的混合溶除用单一溶剂
44、外,中药成分的结晶常用一定比例的混合溶剂,剂,。 2)纯度:)纯度: 3)被结晶成分的类型:分子小易结晶;分子大、含糖多,)被结晶成分的类型:分子小易结晶;分子大、含糖多,不易结晶。不易结晶。 4)溶液浓度:溶液浓结晶快,但结晶细碎,杂质多;反之)溶液浓度:溶液浓结晶快,但结晶细碎,杂质多;反之结晶慢,但晶形大、纯度高。结晶慢,但晶形大、纯度高。 5)结晶温度和时间:温度低、时间长,结晶好。)结晶温度和时间:温度低、时间长,结晶好。 五五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 利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膜,以外加压力或化学位差为推利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膜,以外加压力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混合物溶液中的化学成分
45、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动力,对混合物溶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反渗透、超滤、微滤、电渗析为四大已开发应用的膜分离技术。反渗透、超滤、微滤、电渗析为四大已开发应用的膜分离技术。其中反渗透、超滤、微滤相当于过滤技术。溶剂、小分子能透过其中反渗透、超滤、微滤相当于过滤技术。溶剂、小分子能透过膜,而大分子被膜截留。不同膜过滤被截留的分子大小有区别。膜,而大分子被膜截留。不同膜过滤被截留的分子大小有区别。如运用超滤,选用适当规格的膜可实现对中药提取液中多糖类、如运用超滤,选用适当规格的膜可实现对中药提取液中多糖类、多肽类、蛋白质类的截留分离。多肽类、蛋白质类的截留分离。 透析法也
46、属于膜分离法。透析法也属于膜分离法。 六六 柱色谱法柱色谱法 1 吸附柱色谱吸附柱色谱 是利用吸附剂对被分离化合物分子的吸附能是利用吸附剂对被分离化合物分子的吸附能力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一类色谱。力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一类色谱。 1)硅胶、氧化铝柱色谱:二者均为最常用的吸附剂。)硅胶、氧化铝柱色谱:二者均为最常用的吸附剂。硅胶硅胶是一种是一种中等极性的中等极性的酸性吸附剂,适用于中性或酸性成分的层酸性吸附剂,适用于中性或酸性成分的层析。氧化铝有弱碱性,析。氧化铝有弱碱性,主要用于碱性或中性亲脂性成分的分主要用于碱性或中性亲脂性成分的分离,如生物碱、甾、萜类等成分;离,如生物碱、甾、萜类等成分;
47、对于生物碱类的分离颇为对于生物碱类的分离颇为理想。但是碱性氧化铝不宜用于醛、酮、酸、内酯等类型的理想。但是碱性氧化铝不宜用于醛、酮、酸、内酯等类型的化合物分离。化合物分离。 吸附柱色谱行为与化合物的极性有关:吸附柱色谱行为与化合物的极性有关: 2)聚酰胺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其与化合物间其与化合物间 主要为氢键吸附。主要为氢键吸附。主要用于酚类、醌类如黄酮类、蒽醌类及主要用于酚类、醌类如黄酮类、蒽醌类及鞣质类等成分的分离。聚酰胺对一般化合物的吸附的规律:鞣质类等成分的分离。聚酰胺对一般化合物的吸附的规律: 化合物中能形成氢键的基团化合物中能形成氢键的基团 (酚羟基、羧基、羰基)多,吸附强;(
48、酚羟基、羧基、羰基)多,吸附强; 能形成氢键的基团数目相同,处于对位和间位的能形成氢键的基团数目相同,处于对位和间位的 吸附力强于邻位的。吸附力强于邻位的。 芳香环和双键多,吸附力强。芳香环和双键多,吸附力强。 3 3)大孔吸附树脂)大孔吸附树脂 (1) 结构与组成:大孔吸附树脂为白色或淡黄色球形颗粒结构与组成:大孔吸附树脂为白色或淡黄色球形颗粒状,粒度多为状,粒度多为2060目。组成为苯乙烯,二乙烯苯,或目。组成为苯乙烯,二乙烯苯,或-甲基甲基丙烯酸酯型。其中苯乙烯,二乙烯苯型为非极性树脂,丙烯酸酯型。其中苯乙烯,二乙烯苯型为非极性树脂,2-甲基甲基丙烯酸酯型为中极性树脂。大孔吸附树脂的结构
49、中包含了许多丙烯酸酯型为中极性树脂。大孔吸附树脂的结构中包含了许多微观小球组成的网状孔穴结构。微观小球组成的网状孔穴结构。 (2) 特性:特性: 理化性质稳定,不容于酸、碱及有机溶剂。理化性质稳定,不容于酸、碱及有机溶剂。 对有机物选择性较好。对有机物选择性较好。 吸附速度快。吸附速度快。 再生处理方便。再生处理方便。 (3 3)吸附原理:)吸附原理: 吸附性:大孔吸附树脂本身具有吸附性,是由范德华力吸附性:大孔吸附树脂本身具有吸附性,是由范德华力或氢键吸附的结果。或氢键吸附的结果。 筛性原理:是由大孔吸附树脂本身的多孔性所决定的。筛性原理:是由大孔吸附树脂本身的多孔性所决定的。 (3 3)影
50、响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效果的因素:)影响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效果的因素: 化合物分子极性大小:一般来说,大孔树脂的色谱行化合物分子极性大小:一般来说,大孔树脂的色谱行为具有反相的性质。被分离物质的极性大先流出色谱柱。为具有反相的性质。被分离物质的极性大先流出色谱柱。 分子体积大小: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物体积越大,吸分子体积大小: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物体积越大,吸附力越强。附力越强。 (4 4)洗脱剂:对非极性大孔树脂,洗脱剂极性越小,洗)洗脱剂:对非极性大孔树脂,洗脱剂极性越小,洗脱能力越强,对中极性大孔树脂及极性较大化合物,则极性脱能力越强,对中极性大孔树脂及极性较大化合物,则极性较大溶剂洗脱力强。较大
51、溶剂洗脱力强。 一般上样后先用水(或酸、碱水)洗去杂质,然后用不一般上样后先用水(或酸、碱水)洗去杂质,然后用不同浓度的含水醇、甲醇、乙醇、丙酮等依次洗脱。同浓度的含水醇、甲醇、乙醇、丙酮等依次洗脱。 4 4)活性炭:是一种非极性吸附剂,对非极性物质吸附强)活性炭:是一种非极性吸附剂,对非极性物质吸附强。活性炭主要用于分离水溶性成分,如氨基酸、糖类及某些甙。活性炭主要用于分离水溶性成分,如氨基酸、糖类及某些甙。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在水中最强,在有机溶剂中则较低弱。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在水中最强,在有机溶剂中则较低弱。故水的洗脱能力最弱,而有机溶剂则较强。故水的洗脱能力最弱,而有机溶剂则较强。 2 分配柱色谱:分配柱色谱: 利用被分离成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利用被分离成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方法。按照固定相与流动相的极性差配系数的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方法。按照固定相与流动相的极性差别,分配色谱法有正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销售咨询合同范本
- 供应商尾款合同范本
- 北京拆迁合同范本
- 单人旅游合同范本
- 单位郊区租房合同范本
- 丢车包赔协议合同范本
- 单位电线更换维修合同范例
- 医药调查项目合同范本
- 出钱经营合同范本
- 农业种植股合同范本
- 现代企业服务营销的创新与实践
- 【寒假开学第一课】AI时代做自己的哪吒
- 2025年度光伏电站光伏组件回收处理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春季少先队工作计划及安排表(附:少先队每月工作安排表)
- 中央2025年公安部部分直属事业单位招聘8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CWAN 0043-2021搅拌摩擦焊搅拌头设计及制造标准
- 教学课件:《公共关系学》(本科)
- 刘聪版在灿烂阳光下钢琴伴奏谱简谱版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全文
- 2025年春新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
- 建筑工程项目精益建造实施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