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有答案_第1页
低碳经济有答案_第2页
低碳经济有答案_第3页
低碳经济有答案_第4页
低碳经济有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简答1.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是什么? (101-102页)2.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中期目标是什么? (99-101页 )3.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是什么? (97-99页)4. 发展低碳经济,加速煤炭企业转型的对策与出路有哪些? (171-173页 )5.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存在哪些问题? (187-189页)6. 简述我国低碳汽车产业化的创新思路? (177-179页 )7. 简述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227-229页)8. 要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必须采取哪些措施? (197-198 )9.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支持系统中的技术支持包括哪些? (265页)

2、 10. 我国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有哪些? (279页)11.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意义有哪些? (330-331页 )12. 森林减少的影响和危害有哪些 (21页 )13 低碳经济发展机制的构建包括哪些内容? (270-274页 )14. 低碳经济的特征有哪些? (128页 ) 15. 在实践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能源和环境方面还存在哪三个难以克服的问题? (156-157页 ) 16. 中国低碳经济存在哪些问题? (83-85页)17. 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169-170页 )二、多选1. 在实践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能源和环境方面还存在下列哪些难以克服的问

3、题()。 (A B C)156-157 A节能减排问题凸显 B能源结构严重高碳 C产业模式极不合理 D温室气体过量排放过多2. 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原则中,3R原则指()。 (A B C)235 A减量化 B再利用 C资源化 D高效化3. 低碳责任就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A B C D)36A技术创新 B制度创新 C产业转型 D新能源4. 低碳能源是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等替代煤、石油,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A B C ) 87 A风能 B太阳能 C地热能 D核能5. 低碳经济的特征有()。 (A B C D )

4、129 A低能耗,资源节约 B低污染,环境保护 C低排放性 D清洁生产6. 低碳农业要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走()的新路子。 (A B C ) 103 A有机 B生态 C高效 D复合7. 低碳经济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A B C)30页A生产的低碳化 B分配的低碳化 C消费的低碳化 D投资的低碳化8. 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其实质是()。 (A B C )33页A能源高效利用 B清洁能源开发 C追求绿色GDP D发展观的改变9.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有()。 (A B C D) 187-189A产业技术落后 B低水平竞争 C“两头在外”的尴尬局

5、面 D优化能源结构的效应不明显10.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 (A B D )33页A技术创新 B制度创新 C设备更新 D发展观的改变11. 低碳经济是以( )为特点的经济形态。 (A B C) A低能耗 B低污染 C低排放 D低效率12. “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 )。 (A B C D) 44 A阳光经济 B风能经济 C氢能经济 D生态经济13. 我国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施财政补贴政策的情形包括()。 (A B C)251-252A物价补贴 B重大循环经济项目补贴 C税前还贷 D加速折旧14.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支持系统中的技术支持包括()。 (A B C D)265页A精细生

6、产技术 B替代技术 C减量技术 D再利用技术15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系统中的技术支持中,主要包括的技术有()。 (A B C D)265页A精细生产技术 B替代技术 C减量技术 D再利用技术16.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系统确定为()。 (A B C D)248页A理论支持 B政策支持 C制度支持 D技术支持17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有()。 (A B D)116页A发展水平低 B长期以煤炭为主 C法律保障 D技术水平低18.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支持系统中的科技政策支持包括()。 (A B C D ) 258 A加大科研投入资金 B制定技术导向目录C加快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D完善科技

7、法规19. 我国政府提出的循环经济“31”模式存在的问题有()。 (A B C D ) 243A偏重生产领域的发展,忽视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发展B仅将企业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C以工业产业为主,忽视了其他产业 D以上都对20.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的基本形成条件包括()。 (A B C D ) 245-246 A先进的发展观念 B先进的科学技术 C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 D完善的市场机制21.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系统中的舆论支持主要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A B C D )、 268 A加强学校教育 B开展在职培训 C网络媒体宣传 D组织开展系列公众活动22. 我国循环经

8、济发展模式的设计目标是:通过设计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A B C D )、 232-233 A明确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 B建立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 C促进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生存年限的尽可能延长 D以上都对23.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有()。 (A B C) 115 A政策支持 B法律保障 C节能减排经验 D技术先进24.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加速煤炭企业转型的对策与出路有()。 (A B C D ) 171-173 A优化能源结构,推进清洁生产 B强化科技创新,推进低碳技术科技C倡导低碳社会氛围和生活方式 D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25.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指的是各类资

9、源在()等系统内部及系统之间的循环流动模式。 (A B C)219页A生态系统 B经济系统 C社会系统 D人类系统26. 循环经济低碳模式结构特征中的动态运行模式中,低碳模式在运行模式结构上分为三个层次()。 (A C D)162页A低碳高效经济系统 B超长时间跨度系统 C低碳和谐社会系统 D低碳均衡生态系统27 循环经济低碳模式结构特征中的系统整体特性包括()。 (A B C D )159 A系统目标复杂多元 B系统要素互为基础 C系统层次有序众多 D系统运行动态演化28. 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在于( )。 (A B C D)227-228A有利于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B有利于推动

10、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C有利于推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D有利于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矛盾29. 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三个主体是( )。 (A B C)221页A政府 B企业 C公众 D外资30 循环经济指标分析中的矿产资源利用指标分析包括()。 (A B) 154 A重要矿产资源回收回采率 B金属再生利用率 C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 D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31基于应用太阳能技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创建“低碳城市”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哪几方面()。 (A B C )A太阳能发电 B光热利用 C太阳能动力 D风能发电32. 按照对循环经济发展主体的行为意愿的影响程度,可以将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可分为哪些类型(

11、)。 (B C D )223页A被动力 B源动力 C主动力 D协动力33 碳中和技术主要包括()。 (A B D )110页A温室气体的捕集技术 B温室气体的埋存技术 C低碳设备技术 D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技术34. 富营养化是由于( )等植物营养成分大量积聚,使水生生物,特别是水藻类过分繁殖引起污染的现象。 (C D )16页A氢 B氧 C氮 D磷35. 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 )。 (A B C D)228页A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B拓宽就业渠道 C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 D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矛盾36. 发展低碳农业的路径是()。 (A C )103页A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 B注重开发新能源

12、 C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 D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术37. 以下属于温室气体的有( )。 (A B C )3?A甲烷 B臭氧 C二氧化碳 D氧气38 以下属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的有()。 (A B C D ) 230A理论障碍 B观念障碍 C管理障碍 D制度障碍39. 以下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原则的有()。 (A B C )235 A系统性原则 B实用性原则 C顺应发展趋势原则 D资源高效利用原则40. 以下属于循环经济特征的有()。 (A B C D ) 218 A观念先行性 B技术先导性 C物质循环性 D主体多元性41. 以下富营养化问题突出的水系有( )。 (A B C D

13、 ) 15 A长江 B滇池 C巢湖 D太湖42. 以下有关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情况的论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 277 A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B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 C第二产业增速加快 D优化调整的空间很大43. 以下属于循环经济发展阶段的是()。 (A B C)220页A起步阶段 B发展完善阶段 C成熟阶段 D爆发阶段44. 结合我国电动汽车市场的现实发展情况,在低碳汽车产业化上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思维()。 (A B C D)179页A加大电动汽车的研发力度 B国家的扶持力度要紧跟产业发展的进程C完善电动汽车产业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D建立电动汽车管理规范45. 气候系统有

14、( )。 (A B C D)2页A大气圈 B冰雪圈 C生物圈 D水圈46. 非洲的情况与亚洲类似,( )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B C D)19页 A自然原因 B过度放牧 C过度耕作 D大量砍伐树木47. 酸雨中绝大部分是( )。 (A B)A硫酸 B硝酸 C盐酸 D醋酸22页48. 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和影响有()。 (A B) 200A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下降 B土地压力过大,加剧土地退化 C土地生产率提高 D可耕地增加49. 光伏发电无可比拟的优点有()。 (A C D )183A充分的清洁性 B不安全 C相对的广泛性 D确实的长寿命和免维护性50. 为实现有效调控,政府可利用的政策

15、工具有()。 (多选 )A明确产权 B征收税费 C财政补贴 D市场准入51. 环境法的生产力发展的功能,表现为以下哪些方面()。 (B C D )209A对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这种利益格局重新作出估价与衡量 B环境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C环境是人类发展的物质基础 D环境法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是发展生产力的巨大动力52. 荒漠化是指在( )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A B C D)18A干旱 B半干旱 C半湿润 D湿润53. 增加温室气体吸收的途径主要有( )。 (A B) 12 A植树造林 B采用固碳技术 C减少人口 D大量消费汽车54. 新兴和可再生能源有( )。

16、 (A B C D ) 26 A水电 B生物质能 C太阳能 D风能55. 推进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战略路径选择有()。 (A B C D) 189-191 A积极拓展国内应用市场 B构筑光伏产业发展的管治体系 C调整光伏产业内部结构,淘汰落后产能 D注重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技术突破56.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低碳经济的方式有()。 (A B C D ) 336-337 A调整能源战略,改变消费依赖 B制定发展战略,建立配套体系C实行奖励办法,鼓励积极创新 D替代传统能源,推进清洁交通57. 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主要是( )。 (A B C) 12 A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 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C规划和

17、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 D减少人口58. 践行低碳生活要()。 (A B C D ) 47 88 A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 B杜绝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 C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的面子工程 D低碳饮食59. 加强对低碳消费和低碳生产的( )是真正实现低碳消费的保证。 (A C) A立法 B引导 C执法 D参与60. 目前全球最主要的能源有( )。 (A B C ) 24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能 61 气象要素有( )。 (A B C ) A温度 B降水 C风 D雷雨 62. 要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必须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 B C D ) 197-198 A大力

18、开发人力资源 B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C努力减少重大自然灾害 D预测城市化、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有效途径不断改善环境63. 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包括()。 (A B C D) 95 A认知性 B可行性 C可操作性 D可承受性64. 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在我国以()两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 (B C ) 145 A北京 B上海 C保定 D西安65. 光伏发电无可比拟的优点有()。 (A C D ) 183 A充分的清洁性 B不安全 C相对的广泛性 D确实的长寿命和免维护性66. “低碳”概念由( )等三个核心术语组成。 (A B C) A低碳经济

19、B碳生产率 C碳关税 D碳排放67. 要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必须遵循以下哪些原则()。 (A B D ) 106 A整体效应原则 B生态平衡原则 C发展科技原则 D自我调控原则68. 各国政府可以采取的应对全球变暖的政策手段有( )。 (A B C ) 12 A直接控制 B经济手段 C鼓励公众参与 D减少人口69. 气候变化可能出现的影响和危害有( )。 (A B C D) 9-10 A海平面上升 B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C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 D影响人类健康70. 立法保障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所在,近年来,我国颁布了( )等法律。 (A B C D )A节约能源法 B清洁生产促进

20、法 C可再生能源法 D促进循环经济法71. 共同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的是()。 (A B C D)265页A替代技术 B减量技术 C再利用技术 D资源化技术72. “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中,“双系统”是指()。 (A B ) 240 A经济系统 B社会系统 C生态系统 D环境系统73. 力行低碳消费需要( )。 (A B C D) 93 A进行观念破冰 B加强政府引导 C强化企业责任 D扩大公众参与74. 臭氧层耗损对人类健康及其生存环境的主要危害是( )。 (A B C D) 13 A人类皮肤癌增高 B农作物受害 C破坏海洋生态系统 D导致生态平衡破坏75. 城市交通工具是温室气体主

21、要排放者,发展低碳交通要()。 (A B C) 105 A大力发展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慢速交通系统 B鼓励大中城市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和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C限制城市私家汽车作为城市交通工具 D技术创新76. 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不包括()。 (B D) 230 A理论障碍 B行政障碍 C管理障碍 D环境障碍77. 下列关于低碳模式的论述,正确的是()。 (A B C) 159 A低碳模式是由经济、社会、生态系统按一定系统规则、秩序构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B低碳模式是由低碳经济、低碳社会和低碳生态等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 C低碳模式是“经济-社会-生态”三维一体的多目标复合系统和有机整体 D在低碳

22、模式内部,不存在经济、社会和生态各子系统之间通过吸收、反馈、协同、耦合等系统运动78. 政府要对()等方面实施有效激励与监督,协调消费者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利益矛盾。 (A B D ) 93 A消费对象 B消费行为 C消费时间 D消费“尾部”79. 水污染可分为( )。 (A B C D) 16 A石油污染 B热污染 C放射性污染 D盐类污染80. 碳基能源燃烧过程中排放的大量( )等温室气体是造成大气褐云、灰霾、酸雨和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 (A B) 24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氧气 D氢气81. 关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论述,错误的是()。 (A D ) 207 A环保本身不是一种产业

23、 B环保本身就是一种产业C环保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 D环保是鱼和熊掌的关系82. 关于循环经济主体在循环经济发展各阶段起到的作用论述,正确的是()。 (A B C) 223 A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政府、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B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政府、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公众、中介组织都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C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企业、公众、中介组织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D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政府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三、判断1. “低碳经济”概念首次出现在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中。 (对 )302. 低碳经济实质

24、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错 )903. 低碳模式可分为四个相互影响时间跨度,较长周期跨度与较短周期跨度的发展无关。 (错)1604. 低碳经济的发展仅靠单一市场规则也是可以实现的。 (错 ) 5.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能用开放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持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对)87 6. 低碳消费不是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 (错)7. 我国低碳经济在整体上还处于“要素驱动型”发展阶段,提升低碳技术创新贡献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 (对 )1488

25、 我国水能资源丰富,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08万亿千瓦时/年,约占世界总量的1/6,平均功率为6.94亿千瓦。 (对 )1079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一大特点就是“两头在外”:生产中所需的高纯度多晶硅和生产设备主要来自国外,而大部分光伏产品也依赖国外市场。 (对 )18810 我国能源结构在不断优化,一次能源生产的2/3仍然是煤炭,燃煤发电占电力结构的80%。 (对)331 11 我国水资源总储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仅为世界人均占水量的1/4。 (对)1512.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国际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但是环境污染和自然生态破坏已相当严重。 (对 )13.

26、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 (错 )275 14. 我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是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基本法。 (对 )26215. 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对)20115.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当前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居世界第十位。错16 中国是世界第一碳排放大国。 (错)27117.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新的人类生存与发展哲学,追求的直接目标是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最高目标是人类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和生存年限的尽可能延长。 (对)217 18. 光伏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有利于改善能源、环境状况,而且其较大的产值对于拉动地区经济增

27、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18319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70%-80%。 (错)33420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低代价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战略选择。对33521 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民间机构牵头,企业,社会团体,政府共同参与促进碳的减排,调整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 (对)11322.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明确了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统一关系,是人类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认识飞跃。 (对20923. 积极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是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中期目标之一。 (对

28、 )9924 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内容,不是衡量其发展状况的重要工具。 (错 )15225. 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低碳技术创新。 (对)28026. 本世纪中叶,以碳排放有效降低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模式不会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错98页27. 环境问题是以工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为特征的改变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是系统性的质与量的变化。 (对)21028. 由于气候变暖,近百年来极冰的大量融化,使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20厘米。 (对 )529 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对45页30. “安全消费”,即消费结

29、果对消费主体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危害最小。 (对 )92页31. “产品营销模式”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导向。 (对 )32432. 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仍然占最主要部分。 (对 )15733. “经济消费”,即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 (对)9234. 替代技术就是新资源、新材料、新产品和新工艺等得以产生的技术。 (对 )26636. 加强对低碳消费和低碳生产的立法和执法是真正实现低碳消费的保证。 (对)36. 综合能耗强度这个指标的优点是计算简便、数据需求量不大且易于被决策者和公众理解;其缺点是过于笼统。 (对 )7637. 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对

30、 )1838. 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仅包括政府、企业。 (错 )39. 基于项目的碳市场主要是基于清洁发展机制(CDM)和联合履约机制(JI)的市场。 (对 )108 40. 二氧化碳虽然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但其增温潜力(GWP)是最低的。 (对 441. 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属于零碳技术。 (错)315 42. 高碳是生态文明的特征,低碳是工业文明的特征。 (错 ) 43. 水污染是指进入水体的污染物含量超过水体本地值和自净能力,使水质受到损害,破坏了水体原有的性质和用途。 (对 )16 44. 过去100年(1906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0.74,海平面上升17cm。 (对)

31、40 45. 自然界对人类的猛烈报复,说明人类再也不能采用征服者统治异民族的方法来对待自然界,而应当在改造的同时,积极地加以保护,建立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促进双方的协调发展。 (对)195 46. 一个社会大众的消费模式会引导市场的价值取向,最终催生一种适应这种消费需求的经济现象。 (对)9147. 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节能减排和发展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对 )171 48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低代价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战略选择。 (对)335 49. 针对企业的制度主要包括发展规划编制与统计考评制度、资源环境产权制度、绿色政绩

32、考核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等。 (对) 26050. 水资源利用指标用来衡量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包括: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三类指标。 (对)154 51. 大气环境污染仍然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 (错 ) 52. “恒温消费”,即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 (对 ) 9253. 核能不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还是未来人类最适合、最可靠、最安全、最绿色、最理想、最持久的替代能源。 (错 ) 14154. 意大利广泛使用低碳经济这个词汇。 (错)46 55. 近百年来中国的气候也在变暖,以西北、华北、东北变暖最明显,其中

33、东南地区出现了暖干化趋势。 (错) 656. 1999年后,意大利通过立法的形式开始实行“绿色证书”制度。每张证书有效期为18年。 (错 )49 57. 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全建立起来,政府、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弱化,企业、公众和中介组织成为最广泛的参与主体,各自主动履行其基本职能,彼此之间协调统一,良性发展。 (错 ) 220-22158. 生态补偿是指对生态损失进行弥补,以恢复和保护生态服务功能的理论与方法。 (对) 27259. 能源利用指标中,产品单位能耗越小,能源利用效率越低。 (错) 15460. 气候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状

34、态不稳定性增加,气候变化敏感性则减小。 (错)2 61. 交通工具不是目前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错) 17462. 环境法的利益平衡中,首先应明确基本的环境公益和基本的经济公益应当满足的原则,建立基本环境公益的保障机制。 (对) 213 63. 从1995年起,每年的9月16日被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对 ) 1364. 从消费的物质保证上看,消费决定于以增值价值为核心的经济运行,即消费决定生产。错 9065. 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先进的发展观念。 (错 ) 9066. 光伏产业属高科技型新能源产业,受到企业及各地政府的强力追捧。 (对) 18867. 近年来,我国颁布了节约能源

35、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促进循环经济法等,对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机制、手段、方法进行了明确规定。 (对) 11568. 低碳营销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关键。 (对) 69.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缔约国第二次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对) 1170. 矿产资源利用指标用来衡量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回收效率,包括:重要矿产资源回收回采率和金属再生利用率。 (对 ) 15471. 发展低碳经济是历史的必然,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对 ) 10. 臭氧(O3)是一种有臭味的气体,常温下为浅蓝色,它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有害的紫外线,保护地

36、球生物的生存。 (对) 1372. 1884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 (错) 1373. 随着低碳经济的提出,各国纷纷表明将把低碳经济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抉择。 (对 ) 17674. 任何一种理念只要能够持之以恒,必定会形成社会的集体意识,这种理念成型之初不需要政府制定一些合理的强制手段。 (错) 9375. 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改造,可以破坏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相互补偿和调节功能、遵循生态平衡规律为原则。 (错) 19676. 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追求目标和基本内容,不只是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而是内在要求和不可或缺的内容。 (对 ) 20877. 1896年

37、,瑞典科学家斯万特 阿尔赫尼斯就对石油可能改变地球气候做出了预测。 (错 ) 78. 减量技术能够延长原材料或产品的使用周期,通过多次反复使用,减少资源消耗及废弃物产生的技术。 (错) 26679. 低碳消费首先需要一种态度,然后形成一种习惯,最后定型为一种价值观。 (对) 80. 发展低碳经济不需要低碳文化软实力的支撑。 (错) 81. 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 (对 )4582. 2011年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彰显出我国政府在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等方面的决心。 (错) 29583. 近年来,我

38、国颁布了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促进循环经济法等,对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机制、手段、方法进行了明确规定。 (对) 13984. “低碳经济”这种新型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我国而言,是一个顺应经济结构调整的转型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与放弃的过程。 (判断 ) 85. 2007年6月,中国政府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并于年底发表了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 ) 30186. 本世纪中叶,以碳排放有效降低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模式不会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错)98 87.

39、低碳能源开发机制是发展低碳产业的基础和前提。 (对 ) 270?88. “可持续消费”,转向消费新能源,鼓励开发新低碳技术、研发低碳产品,拓展新的消费领域。 (错) 89. “低碳”概念由低碳经济、碳生产率和碳关税等三个核心术语组成 (对 ) 90. 力行低碳消费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三管齐下”。 (对 ) 91.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蕴含了节能减碳的价值品质。 (对) 92. 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对) 22793. 1997年12月11日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三次缔约方大会最终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并于200

4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首次为发达国家规定了具有约束力的减排目标。 (对 ) 31、353页94. 赤潮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它使土地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基本丧失。 (错 )1895. 芬兰是欧盟惟一的能源净出口国和最低单位GDP能源消耗国。 (错)5696. 人类可以采用征服者统治异民族的方法来对待自然界,而应当在改造的同时,积极地加以保护,建立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促进双方的协调发展。 (错 )195四、单选1. 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起步、发展完善、成熟的复杂过程是指()。 (C) 235 A系统性原则 B实用性原则 C顺应发展趋势原则 D资

41、源高效利用原则2.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必须紧密结合我国的实基本国情,针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我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指()。 (B )234 A系统性原则 B实用性原则 C顺应发展趋势原则 D资源高效利用原则3.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财政政策不包括()。 (D )250-252 A财政直接投资政策 B财政购买政策 C财政补贴政策 D财政税收政策4.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 (A ) 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立清洁能源结构和清洁能源机制 B技术创新C制度创新 D发展观的根本转变5. 低碳消费方式体现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和一种行为,其实质是消费

42、者对消费( )选择。 (B)91A形式 B对象 C地点 D时间6. 低碳经济的发展方法是()。 (D )109A实践中运用低碳经济理论 B低碳发展 C节能减排 D碳中和技术7. 低碳经济的SWOT矩阵应用中,SO战略组合意即()。 (A)118A技术创新 B制度创新 C产业结构调整 D国际合作8. 低碳经济的SWOT矩阵应用中,ST战略组合意即()。 (B)119 A技术创新 B制度创新 C产业结构调整 D国际合作9. 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是()。 (B ) A实践中运用低碳经济理论 B低碳发展 C节能减排 D碳中和技术10. 低碳经济的目标是()。 (D ) 313 A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

43、题 B能源技术创新C制度创新 D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11. 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 (D ) A建立低碳经济发展的机制 B加强法律体系建设C构建低碳技术创新机制 D低碳技术创新12. 低碳模式集成体系包括理论集成和()。 (A ) 166-163 A现实框架 B操作规程 C法律体系 D领导结构13.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纳入GDP碳强度考核指标。 (D) 146 A“九五” B“十五” C“十一五” D“十二五”10. ()不是发展低碳农业的路径。 (D ) 103-104 A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有用量 B注重开发新能源 C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 D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

44、术14. ( )是指利用太阳能加热工作介质,产生过热蒸汽或高温高压空气,驱动蒸汽轮机或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发电。 (B) 182 A太阳能光发电 B太阳能热发电 C光伏发电 D风能发电15. ( )年4月,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其中对海洋环境保护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 (B ) A1981年 B1982年 C1983年 D1984年 16( )是一种有臭味的气体,常温下为浅蓝色。 (C )13A氧气 B氢气 C臭氧 D氮气17. ( )年美国一场飓风就造成400亿美元的损失。 (A )9A1993 B1994 C1995 D199618. ( )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

45、空在9至10月平均臭氧含量减少50左右,并呈周期性出现。 (D)13页A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D1985年19. ()本质上是一种新的人类生存与发展哲学,追求的直接目标是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最高目标是人类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和生存年限的尽可能延长。 (A 217 A循环经济 B低碳经济 C可持续发展 D绿色经济20. ( ),国际热带木材组织第一个制订了热带森林可持续管理标准和指南。 (A )22A1990年 B1991年 C1992年D 1993年15. ( )年芝加哥的热浪引起500多人死亡。 (A ) 9 A1995 B1996 C1997 D19988.21.(

46、)在多种能源中污染物排放量最大,它的大比例使用是造成国内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B) 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铁矿石22. ( )法、德、荷、瑞士等国签订了“保护莱茵河不受化学污染公约”。 (C)17 A1974年 B1975年 C1976年 D1977年23. 通过对重要元素的工循环代谢分析,将在生产消费中产生的废弃物变为有用的资源或产品的技术是指()。 (C )266? A替代技术 B减量化技术 C再利用技术 D资源化技术24. ( )的利用,开创了人类的新纪元,把人类社会带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A )25 A煤炭 B石油 C水电 D核电25. ()明确了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统一关系,是人

47、类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认识飞跃。 (D )209 A计划生育 B发展低碳经济 C发展循环经济 D可持续发展的思想26. ( ),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缔约国第二次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A) 11 A1997年 B1993年 C1994年 D1996年27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A) A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失衡与悖逆 B过度开发 C人口太多 D污染严重28. 煤炭的利用,开创了人类的新纪元,把人类社会带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而()使用,照彻了人类的漫漫长夜。 (C ) 25 A电灯 B煤油灯 C煤气灯 D甲烷灯 29. 把煤在汽化的条件下,或者是其他工业条件下,转化为清洁的气体燃料、液体燃料和化

48、学品的技术是指()。 (A) 171 A煤清洁技术 B煤替代技术 C煤净化技术 D煤转变技术30. 煤炭的利用,开创了人类的新纪元,把人类社会带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的发明使煤炭一跃成为第二代主体能源。 (D ) 25页A发电机 B柴油机 C汽油机 D蒸汽机31. 煤的精细生产高效利用属于()。 (A )A降碳技术 B零碳技术 C消碳技术 D高碳技术32. 我国光伏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最终还要归于()。 (C) 189 A产业内部结构升级 B构筑光伏产业发展的管治体系 C技术进步与创新 D积极拓展国内应用市场33.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财税扶持政策重心要向()领域倾斜。 (A) 178 A消费市

49、场 B生产市场 C研发部门 D销售部门34. 我国提出转变增长方式是在()时期。 (A ) 330 A“九五” B“十五” C“十一五” D“十二五”35.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应遵循路径,不正确的是()。 (C )A能源技术进步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 B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C仅发展经济 D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发展36. 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基本法是()。 (A)262A循环经济促进法 B宪法 C环境保护法 D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37. 我国低碳经济在整体上还处于“()驱动型”发展阶段。 (C)148A生产 B消费 C要素 D技术38. 我国()对外依存度达到50%以上,严重影响我国

50、能源安全。 (A) 135 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铁矿石39.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位。 (B) A一 B二 C三 D四40. 全世界大约有( )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60公里的范围内,经济发达,城市密集。 (A) 9A1/3 B1/4 C1/5 D1/64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对全国900多个气象站测算,陆地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地区。 (A ) 142 A北部 B中部 C南部 D东部42. 中国的水资源状况显示,90年代初,我国476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近( )个。 (C )15A100 B200 C300 D40043.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有()。 (C)101A推

51、进能源市场化改革 B引导社会能源需求 C调整能源结构 D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44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中期目标有()。 (A )99A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 B调整能源结构 C遏制奢侈浪费 D加快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45. 消费结果对消费主体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危害最小即()消费。 (C )192A“恒温消费” B“经济消费” C“安全消费” D“可持续消费”46. 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于(D )年完成。1页 (单选 ) A1988 B1989 C1990 D200147. 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值越高说明水资源利用效率越()。 (B)154A低 B高 C无关 D无法确定4

52、8. 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即对低碳消费方式的了解和认知。 (A)95页A认知性 B可行性 C可操作性 D可承受性49. 下面不属于低碳社会评价指标的是()。 (D )321A人类发展指数 B人均住房面积 C低能耗建筑比例 D人均生活碳排放50. 当今世界,解决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的措施不包括()。 (C)197A世界性的计划生育 B控制人口规模 C只顾发展经济 D提高人口质素51. 要实现节能降耗,首先要继续大力发展第()产业,调整一、二、三类产业的格局。 (C )143A一 B二 C三 D四52. 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营销模式是()。 (B)324A产品营销模式 B市场营销模式 C绿色营销模式 D持续营销模式53. 化石能源燃烧活动排放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