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雷竹可行性报告_第1页
富硒雷竹可行性报告_第2页
富硒雷竹可行性报告_第3页
富硒雷竹可行性报告_第4页
富硒雷竹可行性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可行性报告第一章项目概况、项目提要项目名称: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承担单位:弋阳县红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地点:弋阳县南岩镇光辉村委会谢家村禾n曹溪镇马山村建设期限:两年,即2015年7月一2017年6月。项目主要内容与规模:在江西省弋阳县南岩镇和曹溪镇, 营建富 硒雷竹笋高产培育示范林50亩、技术推广示范林450亩,共500亩; 通过养分、水分调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手段,研究出富硒雷竹 笋丰产高效规范栽培技术,制定富硒雷竹笋企业标准和富硒雷 竹笋丰产栽培企业标准,开展项目技术培训与宣传,在全县推广。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25

2、0万元,其中新技术应 用示范110.3万元,占44.12%;专用材料费98.7万元,点39.48%; 简易基础设施建设32.0万元,占12.8%;设备购置4.0万元,占1.6%; 技术培训费5.0万元,占2%按资金来源分:国家投资30.0万元,占总投资的12.0%;项目实施主体统筹安排220.0 万元,占 88.0%。效益分析与评价:项目的实施,将带当地及周边地区的企业和林农高效利用雷竹笋资源,既可增加促进区域林地生态环境的改善, 又 可提高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良土壤、净化空气的能力,项目具有 良好的生态效益。项目建设可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贡献率及林业新科技推广应用率,有利于促进区域性特色产

3、业发展,促进区域性特色产业发展, 促进经济收益增长,延长雷竹产业链;项目建设在林分清理、竹林留 养、施肥、管护、灌溉、挖笋等生产环节需要大量的劳务人员,可提 供1万个工日的就业机会,对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 活跃 农村特色经济,促进农民脱贫致富,保持社会稳定,将起到积极的作 用。项目在弋阳县南岩镇光辉村委会谢家村和曹溪镇马山村等地推广示范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技术示范林,雷竹笋的利用时间提前3年,稳产时每亩可利用2000kg,林龄6年后进入覆盖,以3年为周 期,1年为出冬笋,2年出春笋。综上述,项目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良好,具有投资的价值和 发展的必要。二、编制依据(1)全国竹产业发展规

4、划(2013-2020年),2013年6月;(2)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竹产业发展的意见(赣府发201324 号),2013 年 10 月;(3)江西省竹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20年),2011年4月;(4)雷竹栽培技术规程,DB330224/T26-2003;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建设内容单位数量备注富硒雷竹笋咼产培育技术示范林亩50富硒雷竹笋咼产培育技术推广示氾林亩450劳务费工日9995 80元/工日有机肥吨660750元/吨复合肥吨2012400元/吨太阳能震频式火虫灯盏45000元/台技术培训人次400500元/人培训资料册2000雷竹春笋稳产后kg/亩2000雷竹笋雷竹笋地

5、方标准DB3301/T118.12007硒兀素的含量mg/kg 132项目总投资万元250.0省科技经费财政投入万元30.0统筹资金万元220.0第二章、项目背景一、自然地理弋阳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上饶地区东南部,属鄱阳湖水系,信汇流域中段,地理位置东经 117 13 27117 37 45,北纬28 3 552846 55。北部、南部为中、低丘陵地带,中部为低丘、岗阜平原,地 形起伏较小,分布有阶地、河滩、洲地在信江两岸。气候属中亚热带 湿润气候大区江南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天气多变,雨水多,日照 少;夏季酷热,多雷雨;秋季秋高气爽,少雨多日照;冬季寒冷,间 有冰冻霜雪。域内河流属鄱阳湖水系

6、,主要有两大河流,即信江流域 和乐安河流域。土壤共有7个土类,其中,红壤广泛分布于丘陵岗阜 和低山地区,约占弋阳县土地63.1% ;水稻土是主要耕作土壤,遍及 弋阳县各乡镇,约占弋阳县土地14.7%;紫色土主要分布于县中部, 约占弋阳县土 1.5%。弋阳县属中亚热带东部湿润森林区,处于热带 向温带过渡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境内现在植物1000多种,其中野生种子植物有500余种。在保护植物中有国家保护植物 15种,其 中I级保护植物有银杏、苏铁和水杉,II级及 级以下保护植物有樟 树、杜仲等12种。二、社会经济全县现辖16个乡(镇、场),有139个村民委员会(分场), 1643个自然村。2014

7、年末总人口 4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31.8 万人,占总人口的76%主要从事农、林、牧、畐I、渔业的人口有7.2 万人,几乎全年劳作,积累了丰富的农林生产经验。2013年度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5亿元。三产比例为17.3:48.3:34.4 。全年完成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1亿元。其中,林业产值2.8亿元。全年完成 财政收入12.13亿元;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9524元。交通网络 四通八达,浙赣电气化铁路复线、320国道、G60(沪昆)调整公路和乐江二级公路贯穿全境,沪昆高铁弋阳站将于2013年建成通车、移动通信覆盖率100%宽带网络已覆盖到村。三、林业资源弋阳县有丰富的山地资源

8、,有种植动雷竹的传统,近年来,通过 龙头企业带动,政策资金扶持,有效促进雷竹产业发展,调动了人们 种竹的积极性,为“三农”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2012年弋阳县成功获得“中国雷竹之乡”称号,县委、县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大力 推进雷竹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县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扶持资金大 力扶持相关产业。目前,以雷竹笋深加工为主的省级龙头企业一家, 雷竹专业合作社30家;以覆盖培养砻糠笋鲜销为主集约经营的雷竹 笋用林10万余亩,年产鲜笋约1万吨。四、弋阳县竹产业基本情况及主要成效弋阳地处中亚热带,气候温和,水热资源丰富,土壤类型多样, 十分适宜竹类植物生长,毛竹和雷竹是弋阳县主要的经济竹种, 全县

9、 现有竹林面积24万亩,占全县森林面积的16%其中,毛竹林面积 17万亩、立竹量2000万根,年产竹材200万根,产值近2亿元,年 产鲜笋250万公斤,产值2500万元;目前完成毛竹低改面积8万亩、 笋材两用林1万亩。先后被省林业厅列为全省林下经济发展重点县、 竹类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县,并于 2012年荣获中国雷竹之乡称号。近几年来,在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弋阳县县委、 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竹产业的发展, 通过几年的努力,弋阳县的竹产业 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雷竹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近年来,由于雷竹笋市场价格 居高不下,弋阳县借助区域和市场优势,发展雷竹势头迅猛,群众经 营雷竹的积极性空前

10、高涨,近几年来规模不断扩大,栽植面积近7万 亩,其中已覆盖产出雷竹林3万亩,年产雷竹笋6000万kg,总产值 6亿元,居江西之首,纯收入 3.1亿元,涉及林农7200余户,户均 年增收4.31万元。(二)是产业链不断健全。随着资源的不断增加,相应的加工业 也应运而生。全县现有竹产业加工企业 10家(雷竹笋加企业4家、 毛竹加工企业6家),其中“省级林业龙头企业” 2家、全省首批森 林食品基地一家。雷竹笋加工企业主要生产手剥笋、清水笋、笋干等 雷竹笋食品。毛竹加工企业主要生产冬鲜笋、竹拉丝、竹地板半成品、 竹筷等。(三)是信息资源平台不断完善。为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

11、素潜能,推动农村集体经济从 分散经营向专业化、规模化经营转变,近年来,该县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农户的合作 模式。截止2014年底,全县共成立雷竹专业合作社28家,毛竹专业合作社12家。其中葛溪艺林雷竹农民专业合作社荣获“国家级示范荣誉社称号”。艺林、天宝石斛、笋农农民专业合作社荣 获“省级林下经济林示范基地”称号。全县竹产业已全面形成了 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生产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第二章 开发目标和实施内容一、基本原则(1)技术先进成熟,成果实用,组装配套,集成推广;(2)建设质量第一,因地制宜,集约经营,综合利用;(3)充分依靠主体,满足需求,创新

12、机制,共同发展;(4)追求丰产优质,提高效益,实现目标,辐射示范。二、总体目标建设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及技术推广示范林;研究出富硒雷竹笋丰产高效规范栽培技术,制定富硒雷竹笋企业标准和富硒雷竹 笋丰产栽培企业标准,开展项目技术培训与宣传。三、具体目标(1)在江西省弋阳县南岩镇、曹溪镇,营建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示范林50亩,技术推广示范林 45亩,共500亩;(2)高产培育示范林到2016年实现雷竹笋单产1200kg/亩,2017 年实现雷竹笋单产2000kg/亩,竹笋品质达到绿色食品、富硒果蔬要 求;(3)制定富硒雷竹笋企业标准和富硒雷竹笋丰产栽培企业标准(4)举办雷竹高产培育技术培训班 5期,培训

13、相关技术人员、生 产工作和林农共500人次,编发技术资料2000份。四、实施内容与任务(1) 实施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及技术推广示范林实施内容与规模: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示范林 50亩;技术推广 示范林450亩。主要实施任务:本项目根据绿色食品和富硒果蔬的要求, 参照浙 江省地方标准雷竹栽培技术规程和广东省地方标准雷竹丰产栽 培技术规程有关技术,通过养分、水分调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 术手段,建设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及技术推广示范林, 制订富硒雷竹 笋栽培技术企业规范。(2) 项目技术培训与宣传实施内容与规模:举办5期技术培训班。主要实施任务:编印雷竹笋高产培育及深加工技术手册 2000册, 培训相

14、关技术人员、生产工作和林农共500人次,通过相关媒体做好 项目宣传工作。第四章、项目技术方案项目实施地点为弋阳县南岩镇光辉村委会谢家村和曹溪镇马山 村委会。周边均有自然库塘,去睡灌溉方便。土地坡度平缓,土层深 厚,较为疏松,土壤为酸性紫色土,pH值为微酸性。地块周边产出雷竹笋,烘干磨成粉后经国家农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测定,显示硒元素的含量为132mg/kg,证明土壤满足产出富硒雷竹笋的要求。各 小班基本情况详见表二。表二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及技术推广示范林小班表地名示范 区编 号小班号坡度坡向土壤土层 厚度(cm)PH值面积(亩)距县 城(分钟)谢家I15半阳坡紫色土1004.510.015谢

15、家25半阳坡紫色土1004.510.015谢家35半阳坡紫色土P100 :4.510.015谢家45半阳坡紫色土1004.510.015谢家55半阳坡紫色土1004.510.015马山村n65半阳坡紫色土r 100 :4.5 :220.045马山村75半阳坡紫色土804.5230.045一、建设地点基本情况示范I区1、2、3、4、5号小班连片,面积50亩。林分相似,于 2010年造林,目前小班立竹度在 650-750株。示范H区6号小班连片,面积220亩。林分相似,于2011年造林, 目前小班的立竹度350-450株。示范皿区7号小班连片,面积230亩。林分相似,于2011年造林, 目前小班的

16、立竹度在350-400株。二、主要技术措施(一)、林地清理:每年的6月份,对地上滋生的杂草,进行清 理,对林地进行松土,松土时注意竹鞭的保护。(二)、立竹度与更新留养:示范I区1、2、3、4、5号小班2016 年保持立竹度700-800株/亩,2016年保持立竹度800株/亩左右;示范 H区6号小班2016年保持立竹度450株 /亩,2017年保持立竹度600株/ 亩左右;示范皿区7号小班2016年保持立竹度400-500株/亩,2017年 保持立竹度500-600株/亩。因此,每年要进行留养新竹,使竹林群体结构保持在1-3年的占70%,4-5年的占30%去除老竹时时间在新竹成林后的6月份。新

17、竹留养时间,一般在3下旬至4月上旬,促成栽培雷笋以出笋咼峰期稍后 为好。留养新竹应掌握留远挖近、留强挖弱、留稀挖密的“三留三挖” 的原则。留养的新竹,应及时在5月底6月初留枝12 15档进行钩梢。以减少水分养分消耗,促进竹鞭生长,提高抗御风害能力。(三)、水分管理:示范I区1、2、3、4、5号小班2015、2016年,示范H区6号、示范皿区7号小班2015、2016、2017年,要加强水 分管理,天晴地旱,应及时浇水,保持林地土壤一定的含水量。多雨 季节,易积水林地应及时排水,以防林地积水引起烂鞭。示范I区1、2、3、4、5号小班2017年,竹鞭生长、笋芽分化(7- 9月)和出笋期,雷竹需水量

18、大,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干旱时及时浇水。示范I区1、2、3、4、5号、示范H区6号小班2017年以后可以开始3年一周 期覆盖和调整,覆盖时要浇足水,以保证出笋期所需的水分,并利用 谷壳湿后发热,提高土温,提早出笋。出笋期高峰遇天旱应及时浇水, 保证土壤对雷竹出笋的水分需求。(四)施肥管理:项目建设单位2015年施肥工作已经完成,施肥 管理实施主要在2016、2017年。示范I区1、2、3、4、5号小班,2016、 2017年 9月施肥,以复合肥为主,300kg/亩,施肥时,要施均匀,适 当浇水促进竹林养分吸收。示范H区6号小班、示范皿区7号小班2016 年9月施肥,以有机肥料为主,2000kg

19、/亩;施肥时,根据土壤的湿度 均匀撒施或冲水浇施;2017年 9月施肥,以复合肥为主,300kg/亩, 施肥时,要施均匀,适当浇水促进竹林养分吸收竹腔施肥:2015年10-12月对示范I区1、4号小班20亩示范林进 行竹腔施肥;2016、2017年4-6月对示范I区1、3、4、5号小班40亩 示范林进行竹腔施肥。以便开展雷竹早期竹腔施肥竹笋产量差异性对 比。竹腔施肥主要技术要点:1 、竹腔施肥统一采用江西省林业科学院研究的营养液,施用时需与水进行1:4的配比。2 、在竹子的基部10cm以下,进行钻孔,用12-16针头的针管或 其它设备注射2.5ml/株稀释好的营养液,相当于0.5ml原营养液每

20、株。 每亩施肥株数占立竹度的50-60%为宜。3、施肥后,及时用蜡笔、号竹笔或黄心底土封口,以免病虫害入 侵。(五)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防重于治”为基本原则,通过加强竹林培育、合理肥水管理、改善竹林环境、增强 抵抗能力,优先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进行 灯光诱杀,利用其趋化性,用糖醋液、性信息素、卤水、腥味进行诱 杀,利用其潜伏习性和假死性,进行机械或人工捕捉,利用其上树上 竹习性,设置阻隔环捕杀。此次仅在示范I区1、2、3、4、5号小班安放太阳能震频灭虫灯8盏,示范H、示范皿区采用人工去除方式。(六)挖笋管理:注意留养新竹和竹鞭的完好。(七)土壤养分监测:除

21、对雷竹正常生长的养分监测,重点对土壤中微量元素硒含量进行定期监测,在不满足要求时施用富硒果蔬 专用肥,以保障产出笋满足绿色食品和富硒果蔬的生产要求,监测方法见监测技术方案。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及技术推广示范林主要技术措施表示范区编号小班号示范推广内容主要技术措施23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示范林竹林留养(2016年保持立竹度700-800株/亩,2017年保持立竹度800株/亩左右)、竹腔施肥(2015年10-12|月、2016、2017年4-6月)、病虫害防治采用太阳能震频灭虫灯;不进行竹腔施肥,其它措施同上;竹腔施肥(2016、2017年4-6月),其它措施同上竹腔施肥(2015年10-12月、2

22、016、2016年2-4月),其它措施同上竹腔施肥(2015、2016年4-6月),其它措施同上林地清理、施肥(2015年、2016年施复合肥300kg/亩)、富硒雷竹笋 高产培育技 术推广示范林施肥(2016年实施有机肥2t/亩,2017年施复合肥300kg/富硒雷竹笋 高产培育技术推广示范亩)、竹林留养(2016年保持立竹度450株/亩左右,2017 年保持立竹度600株/亩左右)、病虫害防治采用人工去除;施肥(2016年实施有机肥2t/亩,2017年施复合肥300kg/亩)、竹林留养(2016年保持立竹度400-500株/亩,2017 年保持立竹度500-600株/亩)、病虫害防治采用人

23、工去 除;项目采用的关键技术:(一)竹腔施肥技术。在竹子的基部10cm以下,进行钻孔,用1216针头的针管或其它设备注射2.5ml/株稀释好的营养液,相当于0.5ml原营养液每株。每亩施肥株数占立竹度的 5060啲宜。施肥后,及时用蜡笔、号竹笔或黄心底土封口,以免病虫害入侵。 竹腔施肥统一采用江西省林业科学院研究的营养液, 施用时需与 水进行1:4的配比。(二)土壤养分监测技术。 在示范区不同位置取3个土壤样品,重点利用土壤养分检测仪分析土壤养分变化情况及土壤硒元素含量对土壤中微量元素硒含量进行定期监测,在不满足要求时施用富硒果 蔬专用肥,以保障产出笋满足绿色食品和富硒果蔬的生产要求,监测方法

24、见监测技术方案。三、技术培训。由项目承担单位弋阳红旗公司组织竹类研究专家编制雷竹笋丰 产栽培系列手册,通过邀请专家开展培训班、现场指导、电话咨询等 方式对林农进行培训。编印技术资料 2000份,举办培训班5期,培 训雷竹种植大户、技术骨干及林农 500人次,开展现场技术指导10 次。四、环境保护措施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节约、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 点从林地清理、施肥、管护等英林措施上分析,结合林地现状,经营 现状、林农的实际问题等提出合理的科学的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措施(一)、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项目营造的树种较为单一,均为类竹林,缺少阔叶林、地表附着 物少等,导致生物多样性少,结构单一,

25、群落稳定性差,针对这些特 点,将各小班通过林道建设,分割成多块更小地块,根据生产经营的 实际情况,适当在职较为矮小、不影响阳光照射的桂花等阔叶树种。 即可以美化示范林的景观,又可以满足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二)、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的危害往往具有潜在性,若形成水土流失后再实施智 利,不但会造成土地资源破坏和土壤生产能力的下降, 而且治理难度 大,费用增高。根据水土流失的特点,遵循治理与防护相结合,植物 崔氏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与恢复和重建土地产力、 绿化 美化环境相结合的原则,统筹布局水土保持措施,以减少地表径流、 蓄水保土为目标进行生态修复。根据项目实施的特点,主要采用地形 修复,以

26、建立有利于蓄水保水的地形,提供有利于回复植被的地形。如:对坡面因地表径流集中冲刷已经想成的侵蚀沟,改变微地形,分 散径流,导变流向;对道路两侧的沟道应修剪跌水,逐步削减径流冲 刷力度等。(三)、“三防”措施1 、保持林地卫生状况,及时清楚病腐、枯、风折的雷竹和杂草 杂灌,消灭病虫害滋生源。2、配备必需的高效、低残留药剂,以备急需。3、制定病虫害检测计划,指定专人负责,发现病虫危害,及时 米取有效搓死,防止病虫害蔓延。4制定防火民约,严格控制林区野外用火,配备专职护林员。(四)、化肥使用为降低化肥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科学施肥,减少肥料浪费, 多施农家肥、有机肥。第五章、实施地点和基础条件一、项

27、目实施地点:弋阳县南岩镇光辉村委会谢家村和曹溪镇马山村委会。二、弋阳县竹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一)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该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水库、池塘星罗棋布,水资源十分 丰富。境内地形多为低山丘岗地带,土壤类型多样,土壤深厚,肥力较好,十分适应竹类生长。 特别是占全县土地面积的 63.1%的 红壤土含有丰富的硒元素,为大力培植优质保健竹笋产品、打造天然 富硒竹笋品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二)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弋阳县地属上海五小时经济圈,地处上饶和鹰潭两大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区位优越,四省通 衢,是沿海通达内陆的腹地。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浙赣电气化铁 路复线、沪昆高

28、铁、320国道、G60(沪昆)高速公路和乐江二级公 路贯穿全境。信江穿城而过,四季通航,经鄱阳湖可直达长江黄 金水道。同时,弋阳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重点县之一,列 入原中央苏区振兴规划,是上饶“1+5 ”小城市群发展城市之一,是江浙沪闽竹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三)领导高度重视,政策保障有力。弋阳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竹产业,相继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雷竹产业 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毛竹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并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雷竹、 竹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了长远的弋阳雷竹产业发展规划、弋阳毛竹产业发展规划,每年从县财政安排600万元资金扶持雷竹、

29、毛竹产业发展。(四)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竹产业是弋阳县的传统产业,群众历来有经营毛竹的习惯,经营雷竹也有较长历史,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已开始引种种植,经过40多年的生产实践,该县林农积累了丰富的雷竹培育经验和技术,已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发 挥了较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也培植了一批典型的竹笋加工企 业和一批具有丰富生产技能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竹产业的 进一步提升和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五)技术力量雄厚。江西省科技特派团行动专项特意为弋阳派 出了竹材特派团,为弋阳的雷竹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第六章、项目实施组织和进度安排一、项目组织实施项目由弋阳县红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担实施, 技术依托

30、单位为 弋阳县林业技术推广站和省科技特派团弋阳竹材团队。二、进度安排(一)2015 年 7 月-2015 年 12 月:项目申报、项目年度实施方案编制;召开项目启动会,落实 项目分工。开展500亩示范林营建工作。举办培训班1期,培训人员 100人,编发技术资料400份。完成项目申报;开展示范点本底情况 的调查和分析。完成项目年度实施方案编制,制作项目宣传牌; 开展500亩示范林林地清理,以及50亩实施示范林的竹腔施肥工作; 同时监测土壤养分变化情况;编发技术资料 400份,办培训班1期, 培训人员100人次;(二)2016 年 1 月-2016 年 6 月继续开展1000亩示范林营建工作;举办

31、雷竹培训班2期,培训人员200人,编发技术资料800份。1- 3月:建设50亩高产示范林的灯光灭虫系统;开启并维护灯 光灭虫系统;调查统计50亩高产示范林林分出笋情况。4-6月:开启并维护灯光灭虫系统;开展 50亩示范林完成竹笋 采挖工作;统计林分产量,同时监测土壤养分变化情况;完成 500亩示范林林地清理与施肥工作;举办培训班1期,培训100人次,发放资料400份;(三)2016年7月-2016年12月开展50亩示范林竹腔施肥工作;对500亩示范林实施灌溉补水 措施;举办培训班1期,培训100人次,发放资料400份。(四)2017年1月-2017年6月继续开展500亩示范林营建工作。制定雷竹

32、笋高产培育企业标 准;举办培训班2期,培训人员200人,编发技术资料800份;提交 项目总结报告,完成项目验收。1-3月:开启并维护灯光灭虫系统;调查统计 50亩高产示范林 林分出笋情况;开展50亩示范林完成竹笋采挖工作;统计林分产量, 同时监测土壤养分变化情况;完成500亩示范林完成林地清理与施肥 工作;举办培训班1期,培训100人次,发放资料400份;4-6月:开展50亩示范林竹腔施肥工作;500亩示范林实施灌 溉补水措施;编写富硒雷竹笋企业标准和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企业标 准;举办培训班1期,培训100人次,发放资料400份;全面完成各 项推广及试制任务,提交项目总结报告,完成项目验收。第

33、七章、项目考核指标建设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技术示范林 50亩和富硒雷竹笋高产 培育技术推广示范林450亩;技术培训400-500人次;印发培训资料 2000册;雷竹春笋稳产后达2000 kg/亩。产品符合 雷竹栽培技术 规程DB330224/T26-2003和雷竹笋地方标准 DB3301/T118.1 2007 .丰产后,年产100万公斤鲜笋,年产值574万元,利润274 万元。缴税总额68.8万元。项目执行期内计划完成的指标技术应用示范新品种(个)3开发新工艺(条)0开发新产 品/设备(个)0建立生产线(条)0基地建设建立示范基地(个)2示范基地面积(亩)500推广技术数量(个)17覆盖乡镇数

34、量(个)16经济效益销售收入(万元)574净利润(万元)274缴税总额(万元)68.8创汇(万美元)0社会效益新增就业(人)39带动农民增收(万元)82农户培训(人次)450就业培训(人次)50第八章、项目经费预算一、具体概算指标说明如下: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包括:宣传管护设施、有害生物防治专用设 施和其它费用专用材料指示范林所需的肥料、苗木、良种和药剂;材料费:肥料:有机肥750元/吨。复合肥肥2400元/吨,竹腔 专用肥400元/吨小型仪器设备购置费:电脑 2台;ups电源2台劳务费:劳动力工资:80元/天林地清理:每亩3个工日竹林留养每亩2个工作日施肥:有机肥每亩1个工日;复合肥每亩0.25

35、个工日管护:每年每亩2个工日二、投资概算项目总投资250万元,其中新技术应用示范 110.3万元,占 44.12%;专用材料费98.7万元,占39.48%;基础设施建设32.万元, 占12.8%;设备购置4万元,占1.6%;技术培训费5万元,占2%单位:万元项目的经费预算省财政 投入地市财 政投入业投资银行融资其他合计总计30220250一、研究经费257095(一)直接费用2565901 设备费2242 材料费810183 测试化验加工费3364 燃料动力费2245 差旅费1126.会议费2027 国际合作与交流费0008.出版/文献/信息传播/ 知识产权事务费0009.劳务费281010.

36、专家咨询费32511.基本建设费03232(1)房屋建筑物购建077(2)专用设备购置088(3)基础设施建设01010(4)大型修缮077(5)信息网络建设000(6)其他基本建设支出00012.其他112(二)间接费用033(三)不可预见费022二、中间试验(制)费51520三、产业化经费0135135三、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250万元。其中:省财政科技经费30万元,企业自筹220 万元。第九章、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评价一、经济效益富硒雷竹笋高产栽培技术示范经初步测算,林龄4年的产春笋 800公斤/亩,林龄5年的产春笋1200公斤/亩,林龄6年以后稳产 春笋2000公斤/亩。在弋阳县建立富硒

37、雷竹笋高产培育技术示范林 500亩,雷竹笋丰产后可年产笋100万公斤。年产值574万元,利润 274万元。缴税总额68.8万元。年产值与传统的雷笋栽培方式相比, 雷竹笋利用时间将提前3年,稳产是每亩可利用2000公斤。林龄6 年后进入覆盖,以3年为周期,1年出冬笋,2年出春笋。二、生态效益项目推广实施将极大带动周边林农,充分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 发展雷竹产业,可极大改善林地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建设,推 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此外,雷竹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竹型非常美观, 具有美化环境效果。还具有防风、防尘、防噪音、调节气温、防水土 流失等生态功能,有利改善农村生态面貌和人居环境。三、社会效益项目投

38、资建设及实施过程中,林地清理、竹林留养、管护、施肥、灌溉、挖笋等生产环节,可提供1万个工日,对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 就业压力,活跃农村经济、加快农民脱贫致富、保持社会稳定将祈祷 良好的作用。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和示范带动,让更多人了解、认识雷 竹笋高产高效栽培方式,可为山区那么创造新的生财和就业门路, 促 进山区林农增加收入,推动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一ff、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技能。二培训的及要求培训目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为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责、权、利”相

39、结合,根据我公司2015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的内容,现与财务部 签订如下安全生产目标:目标值:1、全年人身死亡事故为零,重伤事故为零,轻伤人数为零。2、现金安全保管,不发生盗窃事故。3、每月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保障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的到位。4、安全培训合格率为 100%二、本单位安全工作上必须做到以下内容:1、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必须模范遵守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不发布与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相抵触的指令,严格履行本人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责任制在本单位全面落实,并全力支持安全工作。2、保证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在本单位内全面实施,并自觉接受公司安全部门的监督和管理。3、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当“安全与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