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红滴翠记黄山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飞红滴翠记黄山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飞红滴翠记黄山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飞红滴翠记黄山练习题及答案篇一:九年级上册第三课飞红滴翠记黄山阅读练习九年级上册第三课 飞红滴翠记黄山 现在,当我们登上刻有“登峰造极”四个字的天都峰绝顶时,正如同经过一番搏斗之后获得成参一样,眼前景色给了我们极为难得的满足。放眼望去,群峰起伏,云海翻涌,山峰若隐若现,就像航毫、岛屿飘浮在汪洋大海上。这时,我们不由得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上下几千年,纵横千万里,一下涌进脑海之中,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穿过一线天,再过“蓬莱三岛”,直上玉屏楼。玉屏楼文殊洞顶上,有一棵破石而出、寿逾千年的古松。它的一根长枝低垂伸展,仿佛是一位殷勤的主人伸出手臂在迎接远方来客,招手致意。这就是驰名中外的黄山迎客松

2、。黄山素有“无石不松”之称。黄山松多生长在海拔800米到1700多米的高山上,还有不少就长在峭壁岩缝之中,黄山松针叶短粗稠密,顶平如削,于曲枝虬,苍翠奇特。它们的形状千变万化,有立有卧,有挺拔,有俯仰,有斜插,有侧挂。无论何种姿态,都显示出顽强的万古长青的生命力,不怕长年的风吹雨打,冰雪欺压,屹立于悬岩危石之上,昂首苍穹。这是何等的气派!黄山的最高峰是莲花峰。它独出群峰之上,仿佛是枝含苞欲放的新莲。登上峰顶,放眼天外,真是令人心往神驰。沿“百步云梯”而下,翘首昂视“鳌鱼峰”,上有一巧石,如同一只“螺蛳”。看上去好像一条巨大的鳌鱼要一口吞掉“螺蛳”。可是,你从另一个方向望去,它又像鳌鱼驮着一只金

3、龟。西海中的“飞来峰”,从侧面看,像一块巨大的石峰从远方飞来,悬置在别的石峰上。可你从正面看,它却像一只桃子,人们又称它为“仙桃峰”。黄山著名的巧石“猴子观海”,是一只石猴蹲在狮子峰顶,也真难为它有这么好的耐心,千万年来一动不动地观望着眼前飘逝的烟云。遇到晴朗的日子,虽然没有云海茫茫,却是别有一番景观。山脚下太平县境内,呈现出一片秀美如画的田园风光,适逢此时,人们又称“猴子观海”为“猴子观太平”了。在黄山群峰中,那些高高低低、争相崛起的巧石,千姿百态,给人以丰富的想像力。光是听它们的名字,就足以使你产生一种邀游天宫仙境的幻觉了。“五老上天都”“姊妹牧羊”“仙人下轿”“仙人把洞门”“老僧入定”“

4、猪八戒吃西瓜”“仙女绣花”“丞相观棋”“仙人踩高跷”“八仙飘海”等等,这一类是拟人的,都离不了神仙气。“兔儿望月”“金龟探海”“双猫扑鼠”“猴子捧桃”“犀牛望月”“松鼠跳天都”等等,这一些是喻物的,全离不开禽兽形。在黄山,你可以结识许多“天国仙友”,又可参观一个奇特的“动物世界”。黄山的峰石,经过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在大自然的宁静中,又增添了人间欢乐的生趣。这是黄山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高度结合。 1用简洁的文字概括片段的主要内容。 2第段中的“天国仙友”“动物世界”具体指什么? 3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它在这几段文字中起什么作用? 4黄山的巧石“巧”在哪里?请试着用一句古诗来概括,并用文中的

5、例子加以证明。曾经有过的落日陆平不经意间,望着天际那一轮正在沉沉下坠的落日,忽然心头怦然一动,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很遥远,很亲切,好像在潜意识中已经驻留了好久,感受着一种靠近归宿的温暖,就像一个疲惫的行人,终于在朦胧的暮色间看见了远处可以落脚的村落。而那个时候,你或许正伫立在高楼层自家温馨的窗前,或许正漫步在旷野宁静的小道,或许正骑着车子在下班的人流中。记忆中确实有过那样一刻,扶着把铁锹,痴痴地望着遥远的那轮落日,大地是一片温和得无法表达的金黄。一只不安分的鸟雀盘旋在空中,叫着“归去,归去”。而那里,炊烟早已经袅袅飘起,一盆清冽的凉水,小桌上一海碗汤面,一盘浓浓醋味的洋芋丝,还有一夜甜美的梦

6、。那回出差回来,邻座的小女孩奶身奶气地唱起一支熟悉的歌:“赤足走在窄窄的田埂上/听着脚步噼啪噼啪响/伴随着声声亲切的呼唤/带我走进童年的时光”童稚的歌声天真、质朴。车窗外又是那一轮亲切的落日。那一刻的落日随着长途行驶的列车久久不肯离去。一种不舍的柔情,一种神秘的饥渴,一种久远的感动,更有一种回归的安谧,充盈在疲惫的心头。童年的落日,跟晚年的落日,应该是同一个太阳。落日实在并不比东升的旭日和朝霞低下,尽管人们习惯于对朝阳的赞美。几年前,在西又版纳的一个傍晚几年前, 一车 游人已经疲惫地靠向座,连导游也是一副恹恹的模样。这时,落日在凤尾竹编织的绿色网隙展开一幅迷离的情景,若隐若现,似有似无,正如朦

7、胧之中的的月牙,还如闪闪烁烁的星辰这从群贤天独厚的大自然的赐予,这种灵犀相通的感应,在这个小小的空间,只是属于我的一个人的专利,历为同行者沉溺于旅途的困顿,不再生成这种雅兴。落日没有太多的记忆,落日下的世界却已走过千年万年。二千多年前的屈原,在找到最后归宿地汨罗江之前,无疑也经历过大多的日出日落,也承受到的沐浴,他在天问中感喟“日月安属?列星安陈?自明及晦,所行几里?”。日出日落也给他的心灵带来深长的震动。当乔尔丹诺布鲁诺被捆到那高高的十字架上,木柴在他的足下熊熊燃烧起来时,殉道者吐出的最后一句话是:“火焰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纪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而当他最后一次在阴暗的牢房里看到落日

8、的余晖,一定在心里想着:明天的旭日就是今天的落日。落日的故事太多,没有人能够记得住每一个发生在落日下的故事。可是每个活着的人都会面临落日,即使千百年以后的日子里,落日依旧。后人无法记得太多的前人,哪怕最亲爱的长者,可是每一个后人都将经历落日,都会想到曾经有过的落日最美、最热烈地燃烧。(有删改)5通读全文,思考作者由眼前的落日联想到哪些曾经有过的落日? 6结合上下文,说说第段在文中的作用。 7.第段画线句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 8.请结合语境,理解第段中“明天的旭日就是今天的落日”的深刻含意。 9【甲】【乙】两个片段同写落日,请从作者情感的角度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甲】那一刻的

9、落日随着长途行驶的列车久久不肯离去。一种不舍的柔情,一种神秘的饥渴,一种久远的感动,更有一种回归的安谧,充盈在疲惫的心头。童年的落日,跟晚年的落日,应该是同一个太阳。落日实在并不比东升的旭日和朝霞低下,尽管人们习惯于对朝阳的赞美。(陆平曾经有过的落日)【乙】啊,太阳!人们对它的感情,在自然界中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比拟的。不论是初生的红日还是即将消失的落日,都是红彤彤的巨大的火轮,披着五光十色,一瞬万变的彩霞,给天下万物以无限生机和柔美的抚爱。即使落日给我们留下夜晚的黑暗,那也没有什么可怕,那闪光的星星,仿佛是太阳在黑暗中留下的火种。(柯蓝飞红滴翠记黄山) 【答案】1黄山的峰石是黄山外在美和内在美

10、的高度结合。2指黄山群峰中那些千姿百态、争相崛起的奇巧石头。3议论。主要对以上几段文字起总结概括和点明题旨的作用。4“巧”在各具形态。诗句:远近高低各不同。示例:第段所描写的“鳌鱼峰”上的那块巧石,翘首昂视,如同一只“螺蛳”。看上去好像一条巨大的鳌鱼要一口吞掉“螺蛳”。可是,从另一个方向望去,它又像鳌鱼驮着一只金龟。 5.出差回来,在火车上看到的亲切的落日。几年前,在西双版纳看到的若有若无的落日。两千年前,屈原投江时的落日。布鲁诺被捆到十字架上看到的落日。【解析】此题考查对内容的概括。完成时,注意概括清楚时间和人物。6.承上启下。由上文对记忆中的落日过渡到对千百年前落日的描写;点题,照应第段。

11、【解析】此题考查对语句作用的理解和把握。我们一般可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由于该句是在中间,所以结构上承上启下。7.示例: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落日比作月牙、星辰,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落日在凤尾竹编织的绿色网隙间迷离的情境,抒发了作者对落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解析】此题考查赏析语句的能力,从题干可以知道,该题要求从语言特色方面进行分析,所以,可从修辞或者语言的整散角度进行分析。8.“今天的落日”和“明天的旭日”其实是同一个太阳,只是形态不同而已。这句话表现布鲁诺心中的坚定信念:今天(现在)在火刑架上的布鲁诺和明天(未来)得到认同的布鲁诺其实是同一个生命,只是存在方式不同而已,应对自己

12、的未来充满信心,不要悲观。【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完成时,应弄清楚“旭日”和 “落日”其实就是同一个太阳。9.相同点:都表达了对落日的赞美。不同点:甲抒发了自己对家的思念,对童年的回忆。乙抒发了对太阳让自然万物生机勃发的赞美。【解析】此题是一道比较类题目。完成时,注意从情感的角度进行分析。篇二:飞红滴翠记黄山 - 初中语文教育网首页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内容是一篇解说词。课文通过对黄山雄奇壮丽的景色的描写,揭示了黄山的独特的美。教学目标晦知识与能力1了解解说词的一般写法。2掌握课文中使用的多种表达方式。3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以课文为例熟

13、悉解说词的一般写法,学习对景物进行解说。2从黄山的自然景观中认识大自然的伟大创造。3通过讨论交流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大自然的伟大的创造力。2培养珍惜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重点1掌握课文中使用的多种表达方式。2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难点1体会黄山雄奇壮丽景色呈现出来的美,提高品鉴自然美的能力。2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的意识。教学突破1通过讨论交流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2理清作者思路给课文划分层次,体会文中作者的感情脉胳。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课前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2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思考课后练

14、习。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i chng g ch xig?u yn2. 缆揽 班斑 景锦 昂盎3.(1)B扑(2)A绕(3)C推(4)B嵌(5)C泓 4.柔曼如提琴 清脆如弹拨 万道细流汇于空谷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 5. 示例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示例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6. B 7. 持之以恒,就能水滴石穿。 理解与鉴赏1. (1)鼎湖山多层次的泉声。 (2)作者在听泉时所产生的人生感悟。(3)对鼎湖山泉水的由衷赞美。2.因为它能孕育生机,滋润万木。可结合具体语句来谈。3.示例1:哺育人类,浇灌土地,水就是生命的源泉。示例2:陶冶情操,开拓眼界,知识就是人类的导师。4.作者在

15、鼎湖山听泉,听到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包括“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作者能听出如此丰富的内容与作者本人熟悉乐器和音乐,关爱生命,关注社会,具有很高的人文素养以及善于观察、体验和想象是分不开的。示例:淅淅沥沥的雨声,犹如贝多芬的曲子般清脆美妙,我好像进入仙境,陶醉在雨水的歌唱之中。你听,滴滴嗒嗒的雨声,汇成一曲奇妙的钢琴曲,在这曲子之中,灵魂得到洗礼,得到升华,清新柔美的感觉遍布全身。5. 略 点拨:要在叙述中突出鼎湖山的特点。 拓展与提高 1.(1)为写“水珠洒落”、“花果洒泪”作铺垫;(2)以天气的阴沉反衬(衬

16、托)石榴花的鲜艳。2.具体指(1)它不曾留恋枝头的繁华,不夸耀自己的功绩。(它让位于新生之果,让其更好地成长)(2)它落而无憾,又准备滋养明年的花。3.并不矛盾。作者描写花果满枝的景象是为了从侧面写落花,因为正是有了“落花”的无私奉献,才会有如此花朵满枝的盛事,从而巧妙地表达了主题。4. 运用比喻和通感,以声音写色彩,形象地写出了石榴花热烈、鲜艳、红火的开放盛况。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夜间各种泉声汇聚起来以后而形成的瑰奇壮丽的乐曲,既整齐形象又错落有致,极富表现力。5.今天的“落花”是为求得新生,为新的生命出现而主动离开树枝,而旧时的“落花”是风雨的摧残,是“未果之花备受挫磨

17、而夭谢”。 2 林中小溪 积累与运用 1.ln lnsa ji? s r?ng 惬 漪 潺潺 煦 涸 辙 镳2. (1) “融融”改成“溶溶” (2)“泛”改“乏” (3)“窜”改“蹿” (4)“荣”改“萦” 3. C D B A 4. A-b B-a C-d D- c 5. D 6. 示例:爱护一方环境,保留一 片诗意。7.示例:小溪在永不停息地奔向大海,小鸟在一刻不停地飞向森林,只要努力地向着目标奋进,你都会成功。理解与鉴赏1.作者怀着一颗爱的心来亲近自然,不用世俗的眼光,不从功利的角度来审视自然。2.溪流前进中有分有合,但始终向着共同目标前进。“早晚”是溪的信念。 3.“最后一名的我”,

18、是指“我”感到孤独,感到被生活所抛弃。“我”之所以说自己“最先进入了百花争艳的世界”,是因为小溪在奔流中体现出春的活力,“我”在愉悦的情境中找回了自己,领略到幸福的所在和人生真谛。4.(1)在林中流淌的小溪,和人的生命之流有不少相似的地方:溪流行进中不断出现的障碍,就像人生历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溪流在前进中要越过障碍,要聚集力量,要坚持到底,人们战胜困难同样需要毅力,同样要不懈地进行斗争;溪流行进中有分有合,但都有共同的终极目标 流向大海,人生的奋斗也要有终极目标;小溪在与障碍持续的搏斗中创造了时间和生活,人生也是如此,如果平平坦坦,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同样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和时间;溪流和周围的景物构成了美的境界,战斗的人生同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