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上文言文力荐_第1页
苏教版语文八上文言文力荐_第2页
苏教版语文八上文言文力荐_第3页
苏教版语文八上文言文力荐_第4页
苏教版语文八上文言文力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上册】晏子使楚 一、文学常识1晏子,(公元前-500年)名婴,字平仲,春秋时期齐国夷维(山东高密)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他博闻强识,善于辞令,主张以礼治国,曾力谏齐景公轻赋省刑,汉代刘向晏子春秋叙录,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管仲相提并论。2晏子春秋是一部记叙春秋时代齐国晏婴的思想、言行、事迹的书,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说集。相传为晏婴撰,现在一般认为是后人集其言行轶事而成。二、重点字词1字音缚( ) 赐( )酣( )诣( )枳( )耶( )2词语解释晏子将使楚。

2、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使:出使。谓曰:对说。习:熟练。辞:言辞。方:正要。欲:想要。对:回答。为:在。请:请允许干某事。缚:绑。为:做。

3、坐:犯罪。盗:偷窃。 赐:赏赐。酣:酒喝得正高兴。诣:到。曷:通“何”:什么。固:本来。善:善于,擅长。避席:离开座位。则:就。为:变为。徒:只。其实:它们的果实。所以:的原因。得无耶:莫非吗?非:不是。与:同。熙:同“嬉”开玩笑。病:辱。 3一词多义辞 齐之习辞者也 言辞 为 为其来也 在 辞去 告辞 何为者也 做 生于淮北则为枳 变成病 寡人反取病焉 辱 坐 王曰,何坐 犯罪 则久已病矣 困苦不堪 置之其坐 同“座”座位固 齐人固善盗乎 本来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巩固所以 所以然者何 的原因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用来的事4古今异义字: 王曰,何坐 古:犯罪 今:把臀部放在椅子或其

4、他物体上,支撑身体的重量;乘,搭。其实味不同 古:它们的果实 今:副词,表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含转折)寡人反取病焉 古:辱 今: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不正常状态。5通假字:王曰:“缚者曷为者也?” “曷”通“何”:什么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 “熙”通“嬉”:开玩笑 6词类活用:齐人固善盗乎 形容词用作动词, 善于、擅长。三、重点语句翻译吏二缚一人诣王。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齐人固善盗乎?四、阅读思考1楚国君臣采用了怎样的计谋来侮辱晏子的?(用自己的话回答)预先安排抓住齐人偷盗的情境,当晏子到来时,故意带到楚王面前,以此影射齐人都善

5、偷,从而戏弄晏子。诬齐人为盗22对楚王的无理,晏子本可以据理力争,慷慨陈词,进行反击,可他为什么不那么做?正面陈述不如反唇相讥有力,而且有智慧。3如果是你,你还有更好的回答方法吗?如果没有,请说说晏子的回答好在哪里?没有。晏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运用类比以退为进,化被动为主动反击了楚王的无礼和无理。(以己之矛攻己之盾)4结合你所了解的知识,说说“橘生准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植物的生长或人受环境(温度、土壤等)的制约和影响。5晏婴在这场外交斗争中巧妙地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其中把“淮南”比为齐国 ,把“淮北”比为楚国;把“橘”比为齐人,把“枳”比为偷窃者 。6请你对晏子的外交语进行简要的分

6、析评价。注意把握分寸,十分确定的反击对方,语气委婉,但义正词严又不卑不亢的维护了国家的尊严。7从中可以看出晏子是怎样一个人?晏子是一个善于辞令,机敏过人的人。(其他意近也可)8文中晏子与楚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试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晏子:机智灵活,晏子单枪匹马,却具有千钧之力,所向无敌。楚王:狂妄愚蠢;兴师动众,却显得心劳舌拙,不堪一击;(意近即可)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大意。叙述晏子出使楚国,用辞令战胜楚王,维护了国家尊严,表现了他外交上的机智。9楚王戏晏婴,你认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为什么?人琴俱亡 刘义庆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2作者刘义庆,彭城(

7、今江苏徐州) 人, 南朝宋的文学家。二、重点词语 1字音猷( ) 笃( )舆( )恸( ) 2词语解释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笃:(病)重。而:表承接。都:总,竟。何以:即“以何”,为什么。矣: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可译为“了”。语:说话。了:完全。索:要。舆:轿子。奔丧:到王子敬家看望丧事。素:向来,一向。琴:弹琴。径:直往。既:已经。调:协调。掷:扔。因:于是,就。恸:痛哭,极度悲哀。良:很。绝:气息中止。卒:

8、死。3一词多义卒:月余亦卒(死) 素: 素湍绿潭(白色的)卒用其人(终于) 素好琴(一向)绝:恸绝良久(气息中止) 因: 因恸哭良久(于是)绝巘多生怪柏(极) 虎因喜(因此)天下独绝(到极点) 良: 因恸哭良久(很)来此绝境(与世隔绝) 良多趣味 (实在,的确)百叫无绝(断) 哀转久绝(消失)三、重点语句翻译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四、阅读思考1这则故事写了王子猷对弟弟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弟弟深厚的情谊。2说说成语“人琴俱亡”的含义。睹物思人,悼念死者。 3说出几个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一往情深 口若悬河 望梅止渴等。4如何理解子猷的“了不悲

9、”,“都不哭”? 自知自己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弟弟又在九泉之下相见了。对子敬的死,子猷早已有准备,因为“王子猷、子敬俱病笃”。5找出文中子猷的语言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子敬子敬,人琴俱亡”。表现了对弟弟的关心和痛失弟弟的悲伤。6文中表现子猷一心挂系弟弟的三个动词:索、径、掷。7课文开头写子猷“不悲”,“都不哭”可后来为什么又“因恸绝良久”? 子猷先前之所以“不悲”“不哭”是因为他自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又将和弟弟在九泉之下相见了。但后来发现琴因主人亡而音调不调了,琴随人亡了,睹物思人,触景生情,内心的悲痛无法排解,所以才“掷琴”并“恸绝良久”。8课文写了子

10、猷独特的悼念方式,独特在哪里? “不悲”“不哭”,“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9收集写手足之情的诗句和谚语: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谚语:酒肉面前知己假,患难之中兄弟真。千金难买兄弟情。 10讨论一下弦不调的原因有哪些? 既是写实际情况,也包含了“人琴俱亡”的凄凉。11联系本文及曹植的七步诗,谈谈你对手足情深的看法。小石潭记 柳宗元一、文学常识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和散文家。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汉族。代宗大历八年(773)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

11、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与韩愈、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 此间共写了8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在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这样记述当时的心情:“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怪异的潭水、小丘、石渠、山

12、涧纷至沓来,美不胜收。 本文选自柳河东集,文中景语即情语,“悄怆幽邃,凄神寒骨”处的描写,情景交融,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 。二、重点词语 1字音篁( ) 冽( )坻( )嵁( )参差( )佁( )俶( )翕( )悄怆( )幽邃( ) 2词语解释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

13、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篁竹:成林的竹子。鸣:发出声音。乐:以为乐。尤:尤其、格外。清洌:清澈。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蒙:覆盖。络:缠绕。缀:连结。参差:长短不一。披拂:随风飘荡。可:大约。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彻:通,透。布:映。 佁然:愣住的样子。 俶尔:忽然。 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斗:像北斗七星一样。蛇:像蛇(爬行)那样。明灭:忽现忽隐。 差互:互相交错。寥:空虚,寂静。凄:使凄凉 寒: 使感到寒冷。悄:寂静。怆:悲伤伤。邃:深。悄怆,寂静得使人

14、感到忧伤。 清:凄清,冷清清。居:留,停留。乃:就。去:离开。隶:随从。从:跟随。3一词多义乐 心乐之 以为乐 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似与游者相乐 逗乐 不可久居 能清 水尤清冽 清澈 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自 以其境过清 凄清 隶而从者 跟从 以 以其境过清 因为 而 记之而去 表顺承关系 卷石底以出 而 隶而从者 表并列关系 全石以为底 用 潭西南而望 连词为 全石以为底 做 乃 乃记之而去才为坻,为屿 成为 乃不知有汉 竟然或异二者之为 心理活动 其 其岸势犬牙差互 那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是 不可知其源 它的 指溪水的为天下唱 向 以其境过清 那4词类活用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名词作

15、状语,向西下见小潭 名词作状语,向下皆若空游无所依 名词作状语,在空中日光下彻 名词作状语,向下俶尔远之 名词作状语,向远处潭西南而望 名词作状语,向西南斗折蛇行 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像蛇(爬行)那样其岸势犬牙差互 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凄神寒骨 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凄凉 使感到寒冷 心乐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近岸 形容词作动词,靠近隶而从者 名词活用为动词,随从三、重点语句翻译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16、,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四、阅读与思考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本文是按游踪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全石为底、潭水清澈、游鱼活泼、源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本文按游踪的顺序来写: 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发现小潭“心乐之”(愉悦的心情) 观鱼时“似与游者相乐” (愉悦的心情) 观鱼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抑郁忧伤的心情) 可以看出作者借山水求解脱而又最终无法解脱的的痛苦。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2小石潭的全貌是什么?潭中游鱼和潭水有

17、什么特点? 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 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来描写潭水的清澈。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正面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潭水的清澈。3潭上有什么景物?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一切景语皆情语。”你能说出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浏览最后又是怎样的心

18、情?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境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他喜欢清脆悦耳的水声,因而“心乐之”,观鱼时他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心情是愉悦的;但这种快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小石潭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凄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5本文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什么手法;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则变换成什么手法;第三段写潭水来源及岸势,多用什么辞格?第一段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第二段变换成动静结合的写法。第三段写潭水来源及岸势多用比喻的辞格。第四段作者面对这种原始的悄怆之景,感到难受,或许激

19、起作者凄凉的联想。强调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6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皆若空游 往来翕忽 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佁然不动 似与游者相乐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往来翕忽。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斗折蛇形,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7.本文主旨: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了寂寞无人,凄神寒骨,俏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8.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小石潭的水为什么这么清澈?(因为有游鱼的活动,周围

20、树木的保护,而且小石潭是活水,小潭以全石为底)9.小石潭记中表现喜的句子有: 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 10.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就溪身而言,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来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11理解填空。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点面结合。如写石:“全石以为底”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动静结合。如写

21、鱼:“影布石上”是静,“_俶尔远逝”是动。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_鱼_,实为写_水_,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12选文第四段的景物描写十分精当,请结合作者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这段景物描写既写出了小石潭环境凄清的特点,也暗示作者被贬之后凄苦悲凉的心境。13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试说说作者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而本文中,凄苦才是作者感情的主调(2分)。作者借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他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暂时的欢快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又会流露出来(2分)。(只要按照以上意思答题,言之成理,亦可给分。本题4分。)14选文

22、写景但又处处融入了作者的感情。文中表现作者感情的句子有哪些?作者寄情山水感受到自然的乐趣,这和全文的感情基调是统一的吗?请谈谈原因。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和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一致的,乐是寄情山水摆脱抑郁,但这种欢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就会流露出来。15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

23、心情又会流露出来。16“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这八个字,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的氛围,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是全文的点睛之笔。17永州之贬,一贬就是10年,这是柳宗元人生的一大转折。而这一转折却造就了他辉煌的文学成就和成熟的哲学思想,他的永州奇文也为永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光添彩。由此,你感悟到什么?请把你的感想写下来。“祸兮,福之所倚。”困顿之时,仍不懈的探索,书写性灵,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自会留下瑰丽的一页。18本文写作上最突出的特色,是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如第段对潭水的描写,整段文字没有一个“水”字,但无一处不在写水。请你就

24、此做些品析。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是分别从游鱼、阳光、影子等各个角度去点染的。整段文字没有一个水字,但没有一处不在写水。正面写鱼,侧面写水;写的是鱼,见的是水。先写鱼的游,“空游”两字,突出了水之清,清到了透明的程度,鱼儿在水里游,竟像是在空中没有凭依似的。继而写鱼的影,借目光来显示,这是从感觉的另一个角度来写水之清。太阳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了潭底的石头上。鱼、石、影全都清清楚楚,足见水是多么清澈透明。19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

25、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20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了永州山水的自然美,大道之行也则描绘了大同社会的人文美。结合两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理想中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4分)此题答案多元化。能把山水的自然美和社会的人文美(或“大同社会、天下为公”)两者结合起来21.选文运用骈散结合的语句描绘出优美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选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一句,并做简单的分析,语言表达力求简洁。(3分)句子: 分析: 理解文意,谈出语句特点即可。(共3分,选句1分,分析2分)22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被贬之后的苦闷抑郁之情。像这种借景抒情表达心志的文言名篇

26、有很多。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和桃花源记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2分)小石潭凄寒幽静,上句:考 生座位序号。 下句:可摘引原文,可自行创作。(共2分,内容与篇章不符或有错别字各扣1分) 例(1)琅琊(王牙 )山蔚然深秀 例(2)岳阳楼壮美雄奇 例(3)桃花源和平宁静23.如果你能经“时空隧道”返回到唐朝,并与柳宗元在小石潭相见,听他倾诉内心的郁闷悲怆之情后,说几句劝慰的话。其中要恰当引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相关名句。(限在40字以内)(2分)所写的句子含有劝勉安慰之意给1分,能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

27、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等名句中的其中一句恰当地融合于内容之中,给1分。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一、文学常识苏轼(10371101),北宋朝人,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享年66岁。南宋高宗朝乾通6年,赠太师,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与其弟苏辙和其父苏洵合称为“三苏”。是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他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他杰出的散文作品标志着从西魏发端、历

28、经唐宋的古文运动的胜利结束,散文与欧阳修齐名,合称“欧苏”;诗歌与黄庭坚齐名,合称“苏黄”;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二、重点词语 1字音 解衣 藻荇2词语解释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解:脱下。户:门。欣然:愉快地、高兴地。念:考虑,想到。与乐者,共同游乐的人。遂:于是,就。寝:入睡。相与:共同,一起。中庭:庭院里。空明:清澈透明。藻荇:泛指水草,水草总称。交横:交叉

29、错杂。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表示肯定,相当于“大概”这里解释为“原来是”。但:只是,不过。耳:罢了。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3一词多义寝 怀民亦未寝 入睡 然 欣然起行 的样子 暮寝而思之 躺着 然往来视之 但是 然则何时而乐耶 这样寻 寻张怀民 找 步 相与步与中庭 散步 未果,寻病终 不久 瓜洲步十里铺 水边停船之处4古今异义词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 古:只是,不过 今:表转折 闲人 古:这里指不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 今:无事可做的人三、重点语句翻译 念无与乐者(省略句) 相与步于中庭(倒装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

30、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四、阅读思考1.本文中心(作者心情)是:月夜闲游的情调和宁静脱俗的心境。点睛之笔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本文所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请给本文划分结构并写出层意。本文所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景物描写抒情。一层:庭院漫步,交待夜游原因、时间、地点、人物。二层:描写月光清澈。三层:叹息赏月人少,暗示世人为俗务所累,表明自己的高洁。3.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文中苏东坡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又将松柏影比喻成水

31、中藻、荇。;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情:既有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又有赞赏自己与朋友情趣高雅的自得等。4.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旷达胸怀)(1)贬谪悲凉。(2)人生感慨。(3)赏月喜悦;(4)漫步悠闲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点染出一个空明

32、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7. 想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所描绘的情景,并简要分析其妙处。“积水空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 “藻荇交横” ,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 “积水空明”是就月光本身作形容, “藻荇交横”,则以竹柏倒影来烘托月光。这两句,一正一侧,收点染并用之妙,从而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这个透明的境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沉浸在这样的境界里,作者定会摆脱沉重的迁谪之感,忘怀个人的得失,而进入一个表里澄澈的透明世界。 把月下之景比成水中之景,以积水比月色,表现空明的特点,以藻荇比竹柏

33、的影子,写月影的交横,非常新颖而又贴切。8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说说给你的感受。运用奇特的想象,新奇的比喻描绘出一幅皎洁、空灵的月夜图。9“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包含了怎样的意思?a、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b、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但也透露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10短文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你认为哪些语句与“闲”字有关?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月色入户” 透露其门庭冷落, “念无与乐者” 透露其交游之稀,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更是透露其闲。11.李白有诗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试将其与文中的画线的句子相比较,从两个方面分析异同。人物的心情:描写的方法:治水必躬亲 钱 泳一、文学常识钱泳(17591844),金匮(今江苏无锡)人。工诗,善书画,著有履园丛话履园谭诗等。二、重点词语 1字音泥( )潴( ) 相( )度( )咨( )胼( )胝( ) 2词语解释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