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概论论文电气工程管理论文:电气工程学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_第1页
电气工程概论论文电气工程管理论文:电气工程学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_第2页
电气工程概论论文电气工程管理论文:电气工程学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_第3页
电气工程概论论文电气工程管理论文:电气工程学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_第4页
电气工程概论论文电气工程管理论文:电气工程学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电气工程概论论文电气工程管理论文:电气工程学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摘要: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龙头,是高校知识创新的平台与载体。根据政府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结合江苏大学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实际,提出了该学科人才培养规划和目标。在此基础上,从凝练学科方向、优化学科队伍、建立学科管理机制和构筑学科基地四个方面加强学科建设探索与实践,促进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关键词:电气工程;学科建设;创新一、引言随着特种传动技术、电网电能控制与管理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等迅速发展,对电气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电气工程学科研究生不仅要具备本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

2、较强的实践技能和科研创新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和政府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科教兴国、人才强国”重大战略的宏观指导下,江苏大学电气工程作为一级学科硕士点,依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有利条件,更应责无旁贷的按照时代发展要求调整学科方向,优化学科队伍、构建学科创新管理机制,加强基地建设,构筑学科跨越式发展硬条件,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的电气工程领域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创新人才。二、电气工程学科建设总体规划与人才培养目标(一)总体规划学科建设是高校的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长远性基础建设工程,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龙头,也是高等学校的一项战略任务1。江苏大学电气工程

3、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工理论与新技术5个二级学科。该学科根据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对电气工程的人才培养要求,结合江苏大学实际情况,制定出学科建设的总体规划:依托江苏电气制造行业和机械行业的发展优势,结合学生就业和市场需求状况,以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为目标;以新理论新技术应用为基础、成果转化为导向,开展“四位一体”的学科建设改革与实践,即将“学科方向、学术梯队、学科制度、学科基地”建设溶为一体,形成学科优势和特色,为适应江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所需的人才和技术支撑。(二)人才培养目标江苏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大学,为江苏

4、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人才是我校的办学职责。江苏的电气工程类行业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且电力电子与电机两个专业方向已有四十多年办学历史,具备较强的学科、专业优势。考虑到上述原因,我校电气工程学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特种电机设计与控制,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工作,具有较强的知识获取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的宽口径复合型高质量创新创业人才。三、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创新人才培养(一)学科方向确立为基础一个学科一般有若干个学科方向,它是构成学科的基础,也是体现学科前沿性的标志。学科方向一般体现科学技术、文化、经济以

5、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其要适应国家和社会的导向及需求。因此,学科方向确定和调整首先要认清学校自身特色,立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学校自身现有资源情况的同时,追踪学科发展前沿,凝练研究方向,突出优势和特色,促进交叉2。江苏大学电气工程一级学科根据国家发展所急需,结合江苏省电气制造产业优势,围绕特种电机传动系统研究与应用、新能源与电能质量控制技术、电工新技术与电磁兼容技术、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应用、生物反应过程检测与控制、光伏发电等方向开展研究。其中颇具研究特色的特种电机传动方向主要研究无轴承电机设计、分析与建模、非线性解耦控制、高速、实时数字化控制系统、新型逆变器技术、转子振动补偿等技术,并与企业

6、完成了的初步成果转化。在无轴承电机悬浮力与旋转力的高速动态解耦等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得省部科技进步奖5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等刊物上发表了百余篇学术论文,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和研究特色。并且在培养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颇具成效,多名硕士研究生获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同时,根据国家对新能源及电网运行的重视,本学科又积极调整研究方向,不断追踪学科发展前沿,对新能源与电能质量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运行分析与控制等方向开展大力研究。(二)学术梯队建设为关键2006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

7、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学无疑是承担创新型人才培养任务的主要机构,而建设高水平学科师资队伍又无疑是实现高水平创新型大学的关键3。江苏大学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改革思路有:制定与完善有利于电气工程学科师资队伍建设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强学科导师自身素质和能力建设;探索师资队伍优化与整合,创建多方向交叉融合的科研创新团队。1.加强学科管理机制建设,完善组织领导完善的管理机制和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保障。江苏大学2006年成立了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工作领导小组,科学制订学科队伍建设规划,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人才流动机制、经费投入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和自我发展机制,建立开放、聘

8、用、考核、流动的学科队伍管理制度,确保建设目标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先后出台了电气学院引进人才条件、电气学院高级引进人才科研启动费配套及管理暂行办法以及设立了学科人才队伍建设专项基金,用于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等学科队伍建设的需要。例如:对该学科引进的具备一定学术造诣的教授给予额度不等的一次性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费;对部分引进的具有学术潜力的博士也创造了对于个人和学科共同协调发展的有利条件,从硬件和软件上给予资助。2.加强导师自身素质和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导师创新引领作用要培养该学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要有一支适应创新教育的导师队伍。因此,江苏大学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不断完善和加强导师考核、

9、培养机制,严格导师遴选,建立导师约束机制,在导师队伍中建立淘汰和竞争机制,保证导师队伍的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对于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学术水平不高的导师坚决淘汰;导师自身也要打破观念,率先垂范,树立良好学术道德风尚,以德治学,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和创新理念,自觉遵守学术规范,始终站在学科发展前沿,用自己高尚品德和人格力量教育、感染学生,用自己学术地位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鼓舞研究生的创新思想,主动协调课题研究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充分满足学生的内在创新要求。例如,该学科实行导师如果当年硕士盲审论文不通过,则下一年度该导师招生名额减半的做法,

10、大大激励了导师对学生的培养责任心。3.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创建交叉融合的科研创新团队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主题。师资优化的目标从宏观上可以概括为总量适度、结构合理、质量可靠、效率可观。师资队伍的结构指标一般包括学科、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等3。五年来,江苏大学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加大知名教授、优秀博士的引进力度,改善团队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的同时,开辟新的研究方向,避免近亲繁殖,增加教师队伍中具有校外、企业或科研院所研究经历人员的比例,以及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比例。形成了一只梯队合理、老中青结合的教师队伍。目前,江苏大学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在学历结构上,具有博士学位占教师总数的64%

11、。在年龄结构上, 35岁以下、3545岁、45岁以上的教师分别占教师总数的43%、35%、22%。在学缘结构上,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学历阶段为外校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27%,45%, 33%。在职称结构上,教师正高、副高、中级结构比例为3: 4: 3。一流师资队伍离不开高水平师资团队,该学科在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的同时,大力创建交叉融合的科研创新团队。针对电气工程学科新兴、应用、工程、服务等特点,要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就必须探索按新兴学科研究方向与课程教学构建电气工程大学科创新团队。电气学院在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打破学科之

12、间壁垒,营造自由的学术氛围,鼓励学科方向带头人组建创新团队,实现多点交叉融合,以点带面不断提高该学科的核心竞争力。目前,该学科已经建设省级、校级、院级科研创新团队各一个,这三个科研创新团队为该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三)学科制度建设为保障大学学科制度的建立能够有效地保证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自律性和高效率,是高等院校学科建设的核心制度。具体来讲,学科建设之中的学科制度应该:完善学科建设制度,建立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协调机制;增强学科建设制度的可操作性4。江苏大学电气工程学科制度建设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建立和完善学科建设管理制度完善学科队伍建设(人才补充、培养、评价、激励的机制和制度)、

13、实验室建设、经费管理制度建设,使学科建设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以文件的形式规定科研项目配套制度和科研成果奖励制度,采取倾斜政策,大力支持建设成效显著的研究方向。对科研成果突出、研究方向新颖且成效显著的实行明确奖励。这种激励必须使做出突出贡献的成员得到公平合理的回报,使激励既能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个体的需要。例如,对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教师,不仅给予1: 1的配套资金支持,而且还直接给予50%的现金作为奖励。2.实行机构开放,人员流动的人事制度鼓励青年教师访名校、拜名师,学习兄弟院校新的研究方向和成果,提升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例如,该学科对于报考名校博士的青年教师和参与

14、国际交流合作的学者都给予教学工作量补贴和其他相应倾斜政策,大力支持。3.加强学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制度积极联合企业争取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促进出重要价值论文、著作和成果,力争在重大理论或技术问题上有新的重要突破,推动高校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例如,加强与江苏长江集团、天源华威集团等大型电气制造企业的交流和合作,定期派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带着课题进企业,同时邀请企业工程师合作开展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工作,加快课题进展速度的同时实现学科跨越式发展。(四)学科基地建设为依托基地是学科建设的重要依托,现代学科建设离不开高水平的研究基地5。学科建设除了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强

15、实验室建设以外,还要充分利用与学科所属行业和地方各级各类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加强企业联合共建产学研基地。让研究生实际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和研究课题,在帮助企业解决技术攻关难题的过程中也培养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江苏大学电气工程学科在基地建设方面主要措施有:1.加强实验室建设,构筑学科跨越式发展硬条件按照加强常规、突出重点、分类建设的原则制定实验室建设规划,切实做好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等研究型实验室的建设培育力度和管理,为学科发展发展提供切实保障。本学科依托江苏大学电气工程实验中心作为学校重点建设单位,几年来,获得了财政部、江苏省、学校各级财政1400多万的经费支持。依托这

16、些经费支持,先后建设完成了电气工程学科研究生工具软件实验平台、特种电机数字控制实验平台、开放式特种电气传动实验平台、电网质量补偿与控制实验平台、电力系统模拟仿真实验平台等等。2.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校外学科基地建设要以学校制定和实施的学科建设发展规划为基础,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前提,以体现先进性和多样性为原则,以合理利用校外资源、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为目的。通过科研项目为纽带,将企业的资金、设备优势与高校人才、科技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共建研究基地,既可以减少高校在实验室、实践基地等方面的投入,也能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实践环境,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能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真正

17、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几年来,该学科加强与江苏长江集团、天源华威集团、上海电机厂、镇江谏壁发电厂等大型电气制造企业和电力系统企业的交流和合作,定期派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带着课题进企业,同时邀请企业工程师合作开展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工作,起到了显著效果。3.设立创新实验基地和晶振实验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五年来,江苏大学对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加大投资,创建了电子创新实验基地和晶振实验室。根据研究生科技活动的特点及学科发展要求,除购置了电脑、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稳压电源等常用仪器设备以外,还配置了EDA开发系统、DSP开发系统、单片机开发系统等等,这使学生的创新科技活动有了充分的

18、实验条件。这两个科技活动基地的建立,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专业知识,提高了学习知识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拓宽了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变“被动实践”为“主动实践”6。在实践中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了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应具有的敢于创新的作风,学生的潜力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挖掘,成果显著。电气工程硕士连续四人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四、结束语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龙头,是高校知识创新的平台与载体。江苏大学电气工程作为一级学科硕士点,其学科建设探索与实践任重而道远。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扎扎实实进行学科建设改革与实践,办出自己的学科特色,为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输送更多、更优

19、秀的创新型人才。参考文献:1.薛玉香.试论地方性高校学科建设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4).2.项延训.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8,增刊。3.黄治国,黄建忠.论高校计算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J.计算机教育2009: (16).4关少化,毛祖桓.影响高校学科建设的因素分析J.江苏高教: 2009, (3).5.孙秋柏,金永龙,赵智博.省部共建高校学科建设的路径选择J.中国冶金教育: 2009: (2).6.杨泽斌,孙玉坤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 (1).school), 4 4 ho

20、use building as well as more than 1000 copies of books, more than 10 kinds of collection of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fires burnt down. In 1938, the Japanese learned that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established in XI Tang Tomb rotten clip taxes, tax officers live in 8 of Yan Dong village farmers home, t

21、roops at night, Yao was burned several houses. 1938 new morning of September 18, the Japanese team went to the countryside sweep from the kaiyang village line to Tung Yang Jia Qiao yan Temple wall and met Yang Jia溇 Zhou Dana (male) weeks because of long-term illness and cant work in the fields, the

22、Japanese see his face from scratch without calluses, regard him as Shina, thrust a knife at the scene of his death. The body was stabbed 7 times, wound 13. The same day, Trang bang village heard the Japanese come to mop-up are hiding, mother of 9 Zhou Guanbao Zhang Aying to drill a dry mound, was discovered by the Japanese, a shot in the end. The same day, is 7 zhouhaijiangzhi grandfather Zhou Yingbao to escape the Japanese army, was found on the road, a shot in the end. 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