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应急救援人员的心理干预 从古到今,各种灾害频频发生,不仅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还给人们留下潜在的心理创伤。应急救援人员由于经常直接面对事故灾害,因此更易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如:焦虑、忧虑、发呆、生气、注意力不集中、情绪起伏、胃口差、消化不良、睡眠不好等,严重者甚至开始不相信他人,影响工作表现及.关系。强化救援人员的心理伤害预防,进行心理干预调适,可以帮助救援人员在短期心理失衡时进行调适,以良好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继续投入到救援工作中。 灾后综合征灾难,尤其是突发事件发生后,会造成灾后特定的心理后果,医学上统一称之为灾后综合征,也叫急性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是灾害发生后会立即出现的心理反应,
2、通常持续几个小时到几天,然后会迅速恢复。如果在一个月内还未恢复,就会转变为创伤性的应激障碍,这种障碍不是短期能治愈的,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伴随一生。在经历了唐山大地震、四川开县天然气泄漏、汶川大地震、大连油库着火事故等之后,有些人至今还没有完全摆脱灾难所造成的心理阴影,其中就有一部分参与救援的应急救援人员。救援人员包括公安、武警、消防、军队、医疗卫生、矿山、危化品、公共场所系统、新闻媒体传播工、志愿者,以及精神性专业人员、心理学专业人员、救灾工作各级指挥员等所有参与灾难后紧急救援的人员,他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会最大程度地面对各种事故灾难场面。因此,即使他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也会感受到各种痛
3、苦。当这种痛苦重复出现时,对实施救助的专业人员的身心打击是巨大的,并会随之产生心理应激反应。心理应激反应具有突发性、易感性、多元性、时间性、结局性等特征,救援人员的心理反应常经历悲伤、愤恨、恐惧、挫折感、逃避心理等若干阶段。对救援人员的心理救援承担现代救援工作的专业人员,既要掌握物质性的救灾技术,也要掌握一定的心理救助技术,这是现代.物质救灾与心理救灾的双重任务所决定的。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救援人员不单需要使用自己掌握的心理救助技术进行自我调节,更需要心理学方面的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使心理危机创伤尽快得到抚慰,消除紧张气氛,防止救援人员产生灾后综合征,影响救援效率。对灾害救援人员实施
4、心理救助,与一般的精神心理治疗有两个显著的差别:一是时效性强,心理救助是在灾害发生的特殊环境下进行的,救助对象处境危险,一直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救助目的是尽快降低被救人员的心理应激水平,因此这不是一般的心理治疗;二是心理救助的对象只是暂时出现心理危机,症状虽然明显,但心理障碍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可根据救援人员的心理特征对其进行适时、适当的心理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危机对其造成的伤害。对救援人员的心理救援内容包括:完善救援队伍的组织结构、人员配备、设备设施;合理分配任务;及时报告紧急事件,帮助救援人员顺利开展工作;心理专家从全局的角度审视面临的局势,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实行轮班倒制度,以便救援
5、人员补充体力;在日常工作中增强技能、演练培训,重视实战模拟辅导,编制工作守则,编印应急救援人员常见心理问答等心理健康方面的手册;对应急救援人员的家庭、朋友、工作团队给予更多的关注,使其得到全.的支持和重视等。心理调节矫正心理平衡当救援人员所面对的悲惨场面超过他的心理承受能力的时候,他的心理防卫机制就会随之启动。心理防卫机制也称自我防卫机制,是心理学的名词,指自我的压抑,这种压抑是一种潜意识的自我防御功能,是人类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紧张、焦虑等心理,有意无意间使用的各种心理上的调整。这种防御机制具有自我欺骗的性质,以掩饰自身真正的动机,或否认对自身可能引起焦虑的原因或记忆的存在而起作用。救援人
6、员的心理防卫机制有时能帮助个体消除一些情感上的痛苦,但因其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欺骗自己及歪曲现实等不良影响,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因此,有必要让救援人员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及时校正失衡心理,以免强烈的心理创伤导致心理障碍,引发精神、心理疾病和身体疾病。首先,当遭遇困境或受挫,出现消极情绪时,救援人员不能逃避,要正视消极情绪,要明白它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冷静下来对受挫及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进行客观剖析和认真体验,以便有的放矢地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其次,救援人员要敢于表达和暴露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和有效地驾驭与控制情绪。盲目压抑和掩饰不良情绪,不利于救援人员自身情绪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良好人格的塑造。合理宣泄是心理调节的一种常用方法,就是通过适当的途径(如交笔友、写日记、唱歌、呼喊等)将压抑的不良情绪释放出来。在512汶川地震灾害中,甘肃省救援队迅速有效地对灾区的受灾群众实施了全力救助,但救援队员们却因为不断面对灾区的惨状,不同程度地产生了心理应激反应。救灾任务完成后,甘肃心理应急救援中心的专家学者对参与救灾人员进行了长达数天的心理辅导,要求队员们在心理上放松自己,并明确要求参与救灾人员通过洗热水澡、按摩来有效缓解压力,鼓励队员们多参加合唱、运动竞技等文娱活动,应用语言暗示法、注意力转移法、冥想法、倾诉宣泄法等,来缓解因救灾产生的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影视行业制作管理与后期剪辑方案
- Unit8 lesson 6教学设计 - 2024-2025学年冀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川教版三上信息技术3.2 添加角色 教学设计
- 全国冀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新授课 第7课 Internet Explorer下载 教学设计
- 2025年简易网站服务合同5篇
- 19 食物与营养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
- 电子支付商户合作协议8篇
- 标准驾校培训合同范本8篇
- 河南砂浆环氧地坪施工方案
- 小学二年级数学100以内加减法竖式计算竞赛考核口算题带答案
- GMP附录计算机化系统整体及条款解读
- 村光伏发电申请书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特色疗法课件
- 施工现场专项消防安全检查表
- 如何当好学校的中层干部
- 2022-2023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三(下)模拟英语试卷
- 钢结构厂房吊装安装监理控制要点演示文稿
- 无权代理与表见代理
- 创伤的现场检伤分类法伤情程的快速评估方法
- Topic+1+Personal+information(个人情况)-2023年中考英语话题复习精美课件
- 2023年高考数学大招9蒙日圆及其证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