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实践德育教育_第1页
在语文教学中实践德育教育_第2页
在语文教学中实践德育教育_第3页
在语文教学中实践德育教育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在语文教学中实践德育教育特征码标签:特征码在语文教学中实践德育教育摘要在经济建设大潮中,面对世风日下的现状,人们意识到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在这种大背景下,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语文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又应该做些什么呢?关键词德育教育语文教学必要性实践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编号:1002-7661(20xx)24-0080-02管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韩国总统朴槿惠来清华演讲即用此作为开场白,见出中国文化影响之深远。而当今,物欲横流拜金横行,人们急功近利,追捧快节奏的图文文化,对名家经典进行庸俗化解读甚至歪曲恶搞。在这种

2、文化环境下成长的学生,在现实利益的驱使下,在高考的重压下,把目标锁定在高分上。于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曾风靡一时,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经历都投放在如何攻克试题上,唯成绩马首是瞻,家长和教师的目光都聚焦在成绩上,而忽略了对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一、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叶圣陶先生教育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书育人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教书就是为了育人,读书就是为了做人,所以,教育的第一使命就是教会学生做人。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道德沦丧等社会问题,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是国家和社会的希望,因此道德修养对于现代学生教育来说显得尤为重要。1.爱

3、国意识薄弱,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使命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网络空前发展,学生由于思想不成熟,缺乏识别和自控能力,对社会的各种观念及社会反面现象如黄、毒、赌等缺乏应有的辨别和抵制力,从而不知何去何从,甚至形成错误的思想观念如消费攀比等甚至扭曲的思维坐标,给我们的德育教育造成了极大地阻力。2.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主义观念,缺少全局意识,抗挫折心理素质差当代学生中大多是独生子女,孩子们是家长的掌上明珠,是温室里的花朵,家长们对其百依百顺,长此以往,造成了“娇生惯养,迁就放纵”的不良影响,让孩子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此外,当今父母离异增多,家庭变故,孩子自卑很多都没有

4、得到正面的思想引导。家庭突然变故,学生在思想品德、性格心理诸方面都发生变化,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引导。孩子心灵受到挫伤,性格变得孤僻、自卑,甚至极端。老师也无法与之进行沟通交流,致使德育教育工作受阻。另外,经济发展大潮中,留守儿童成为了一个被抛弃在旮旯里的群体,他们缺少对亲情、爱心等的直观感受,情感上被忽略、被抛弃,这使得他们形成了叛逆、脆弱、自卑等性格特点。这种教育环境背景下,教师必须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德育为先”的理念,切实履行教师的基本职责,关注学生心理,关心学生情感,真正在学科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工作。二、在语文教学中实践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德育教育包括思想素质、政治

5、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是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核心。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一门工具课,作为一门最具人性、最具感染力和亲和力的人文学科,担当着德育教育的重要角色。那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践德育教育呢?我认为可以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渗透,就能达到随文潜入心,“润物细无声”的效果。1.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榜样引导,激励进取在和学生说教中,常常听到说“大道理谁不会啊,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所以,作为教师,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言出必行,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这样才能以理服人,让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你的教导,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语文教学中,可以和很多贤哲亲密接触。通过了解他们的人生经历,感受他们的成长蜕变,真切地体会和清醒地认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弄清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如在讲授我与地坛时,让学生体会理解到母爱的深沉伟大以及母亲的关爱,通过对史铁生自身经历的了解,使学生懂得珍爱生命,乐观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把握好生命的过程。2.以语文课堂为主要阵地,全面渗透德育教育语文课堂承担着知识文化的传承,又担负着塑造人生观、道德观的重任,新课改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是作为三维目标之一提出来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