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语文教案古诗两首.观书有感_苏教版_第1页
六年级上语文教案古诗两首.观书有感_苏教版_第2页
六年级上语文教案古诗两首.观书有感_苏教版_第3页
六年级上语文教案古诗两首.观书有感_苏教版_第4页
六年级上语文教案古诗两首.观书有感_苏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观书有感教学设计【课题】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2 课古诗两首观书有感【教材简解】观书有感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这首诗借景喻理,借方塘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不断读书,时时补充新知,从而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目标预设】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活水对于方塘的重要性。3、了解说理诗,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4、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

2、,明白源头活水的重要性,同时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难点: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课前准备】1、收集朱熹的读书名言和古诗,弄懂它们的意思。2 、预习观书有感(二),理解诗意。第 1页3、查阅资料,了解朱熹,并可以用自己的话介绍朱熹。【教学过程】一、品读名句初识作者。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两首,首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有四句名言,请你去读一读,试着读懂它们。【出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活到老,学到老。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2 、学生自由读能读懂吗?它们都是关于读书的,读书也叫“观

3、书”,板书。能给我们很好的警示,我们一起熟记于心。【齐读】3 、知道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言是谁说的吗?(朱熹)【板书,强调“熹”的写法】4、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他呢?这就是朱熹, 【课件出示简介】默读,一起来读一读这段简介。5 、过渡: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有一天,他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板书:有感。于是,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一首诗观书有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二、品析诗句 理解诗意1、首先请同学们对照屏幕上的自学提示, 初步自学这首诗。【出示自学提示: 1、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诗的韵味; 2、理解重点词语,说说各诗句的意

4、思。 3、借助插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生开始自学,师巡视,提示要扎扎实实把这三个要求落实到位了。一半时间后,可以建议学生互相交流交流。第 2页2、检查诵读。1 )同学们,朱熹说过:“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错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你能声音响亮、准确清楚地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吗?【指名读,相机正音“鉴”“徘徊”,再指名读】2 )诗有了节奏,就会给人美的享受。谁又能读出这七言绝句的节奏来呢?【指名读,评价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出示标注的节奏提示,男生齐读】3)古诗大多运用逗号和句号,这里有个特殊的标点,你发现没有?(?)所以这句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我们一起来读三四句。小结:其实

5、,读诗不在于语调的高低,也不在于摇头晃脑,在于把诗的节奏和韵味读出来,待会儿我们理解了这首诗,读出的韵味会更足。3、品读一二句。1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了这么多遍,你知不知道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景物呢?【板:方塘】多大的方塘?【板:半亩】这是怎样的半亩方塘?用诗中的一个字眼来回答【板:清】2)浏览全诗,哪几句描绘了它的清?(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出示一二句,一起读】3)“鉴”是个生字,指导写字,师范写,什么意思?(镜子)古人用的是铜镜,不用时,用软布把镜面遮住,用的时候再把它打开,这就是一鉴开。“半亩方塘一鉴开”,短短 7 个字,包含了一个多么美妙的比喻句,把半亩方塘比作一

6、面(打开的镜子),写出了方塘的清澈明净。【板:清澈明净】水的清澈明净还表现在哪?第 3页4)(“天光云影共徘徊”) 句什么意思?“徘徊”如何理解?做一下 作。方法: 成句, 整 序,添加 。( 天白云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来回地移 ) 天和白云一 映入水塘,慢慢地移 着,它暗示了我 什么呢?(池塘的水在 地流淌)5) 两句 描写了池塘 美的景色,明 清新的自然 光 是 人非常喜 。 同学 上眼睛,我来朗 两句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交流】6)同学 , 只是一方小小的景 ,却很能 感染人,它清新、自然、清爽、明朗,你能 出 种感 ?【指名 要求 想象画面会 得更好,再指名 女生 一起美美地背一

7、背 两句】4、品 三四句。1) 渡: 人好学善 ,看到眼前的方塘美景,他不禁 生疑 渠哪得清如 ? 、渠、哪得、如 什么意思?翻 一下,他有什么疑 ?( 什么池塘的水如此清澈呢)是啊,到底什么原因呢? 人自 又自答 有源 活水来。【出示三四句】自 又自答 叫什么? 中哪个 提示了你原因了?2)“ ”是一个多音字,在 儿 “wi ”,第四声,作什么意思?(因 )它向我 解 了池塘清澈的原因是活水不断地从源 流来。【板:源 活水】怎 的水才是活水呢?(有源 而常流 的水)3)我 可以想象: 山上的瀑布流下的水 成小溪,溪水源源不断流入方塘,所以方塘的水才能那 新 清澈。)4 ) 起来 两句的意思。

8、5)如果没有活水源源不断的流 方塘,方塘会怎 ?(水面就不会那么清澈了,池塘就会 成死水一潭,水 会被 染,天光云影也徘徊不起来, 人更不会喜 半 方塘了)可 ,源 活水 于小池塘来 是多么的重要啊!第 4页5 、小 :同学 , 人看到 半 方塘 然小了些,但因 有活水不断流 ,水如此清澈,怎能不喜 呢?配 全 , 出 人心中的喜 之情。三、 明理 享受 趣。1、朱熹 :“ 有疑,方有 。”整首 的意思都理解了,学到 儿,你有什么疑 ?( 的 目是 有感,可是 中 个 字都没有,全写的是池塘和池塘中的水)我看 不如改成 塘有感你 同意 ?【鼓励学生 所欲言,相机出示填空 :源源不断的活水流 使

9、池水。不断地 ,不断汲取新的知 ,使人_。板 :人的心智:更加 明 汲取】2 、教 小 :作者巧妙地把 的道理 含在 中,把美 的方塘 光和 感想融合在一起,使 首 的意境得到了升 , 正是朱熹的高明之 ,所以 个 目真是妙不可言!不能改!3、此 此刻,再 一首 ,我 又 如何去 ? (重点 好“哪得”, “如 ”,“活水”,及 号。后两句要 得意味深 ,一 双关)【指名 (2 人) 】四、拓展延伸 温故知新。1、朱熹先生把 的道理巧妙地藏在 首写景 里, 使人 一下子就接受了他的 点,真不愧 一个杰出的理学家。而像 的 叫作“ 理 ”。【板 : 理 】2 、其 我 接触 多 的 , 一 ,你

10、能回 ?【出示:我 常 ,当局者迷,旁 者清,正像一首 中所写:(不 山真面目,只 身在此山中)。从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便有会有不同的收 ,正如 中所 :(横看成岭 成峰, 近高低各不同)。当你克服了 阻,取得成功 ,回 再看那些困 ,就会 得,那些困 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正是(山 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抓住 ,抓住机遇,努力 斗,莫等 月消逝,机会失去,空悲切,直后悔。 正是(莫等 ,白了少年 ,空悲切!)人只第 5页有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会更加开豁,更加敏锐。这正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五、反复诵读,完满1、同学们,好的诗句能流传百年,而朱熹的这两句诗却流传了几千年,现在在“南溪书院”的“活水亭”上,还能清晰地看得见朱熹的这两句饱含哲理的诗【出示,引读】2、我想,在我们大家的心里也一定深深烙上了这两句让我们思考一生的诗,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3、朱熹的诗那么含蓄,这不仅是景,更是一种理,一景一理,融合的那么巧妙,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吧!让这首诗启迪你一辈子,定格在你心里一辈子。【配乐读】(把自己的感受放到诗里去,这就叫读出韵味。)4 、品读完这首诗,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呢?5、总结:当今世界,社会飞速发展, 科技不断进步, 即使你已经拥有很多的知识,如果停止不前,不再补充新的知识,将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朱熹先生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