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3红树林北师大版_第1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3红树林北师大版_第2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3红树林北师大版_第3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3红树林北师大版_第4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3红树林北师大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红树林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来自北国的同学们或许对海底森林红树林很感兴趣,那里是另一番绚丽多姿的景象,海风吹来,绿浪翻滚,真是美妙的人间仙境。课文就带领学生畅游这神话般的大花园,感受大自然的伟大、壮丽。二、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课的阅读教学旨在由教师教的思路转向学生学的思路,贯穿以学为主的思想,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独特体验。不搞条分缕析的讲解,而是在学生充分预习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从文章整体入手,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整

2、体感知课文;然后交给学生精读的方法,先扶后放,再回到全文,最后指导学生习作,使读写结合,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和写作。三、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能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课文内容。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树林被称为“奇观”的原因。3 、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2、 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红树林的壮观、美丽、与奇特,体会红树林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培养民自豪感。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了解红树林的壮

3、观、美丽、与奇特,体会红树林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2、 能继续独立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课文内容。难点:3、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五、 教学准备课件六、 教学过程第 1页(一)、导入:1、在奇观之一单元中我们一起领略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丽, 也观赏了浙江潮的雄伟与壮观。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海南岛琼山的海底森林 红树林(补充板书)。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质疑)3、看了红树林, 知道了红树林并不是红色的树林,那为什么会被取名红树林呢?现在老师给大家讲讲红树林名称的由来。(二)、出示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了解红树林的特点,体会红树林的精神。3

4、、继续练习给课文主要部分写提纲。(过渡)那么,现在我们一起进入作者的世界,看看作者是如何描画红树林的美景的。首先来整体感知课文。(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2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红树林的?试着写出课文的提纲。要求:先自主练写提纲然后小组交流。生汇报:1、读文检测词语:浸没浮荡陶醉庞大绚丽多姿世外桃源贫瘠婀娜抵御树冠纵横交错盘根错节句子:1、正是涨潮的时候, 一片密密麻麻的红树林浸没在海水里,露出一顶顶青翠的树冠,浮荡在海浪之中。2、一会儿潮退了,红树带着海泥芳馨的枝条和婀娜的身躯出现在海滩上。3、一株株红树纵横交错,

5、褐红色的树干弯弯曲曲,盘根错节,形成一座座立体栅栏,支撑着硕大的树冠。2、课文提纲:(生汇报师引导)远观红树林近赏红树林红树林的繁殖红树林的精神(过渡)初步了解了红树林后,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海上的森林吧!(出示图片)(四)、精读课文,感悟理解第 2页1、红树林美吗?在作者的心目中,红树林是一个海上的世外桃源,是神话里龙宫的大花园,那么,你喜欢海南岛的红树林吗?为什么?阅读指导 :(1)、自读课文25 自然段,想想课文中描写的红树林给你留下什么印象。(2)、通过那些词句体会到的。(3)、自读自悟做批注。2全班交流:(1)说说自己喜欢红树林的原因。(2)文章的哪个部分或者哪个自然段使你有着这样

6、的感受?抓住重点的句段,精读理解。远观红树林(宏伟、壮丽):涨潮时,红树林在海水中动态的美;退潮时,红树林的芳馨和婀娜、绚丽多姿。近赏红树林(幽静、神秘、美丽):世外桃园。纵横交错、盘根错节、幽静神奇。红树林的繁殖(奇特):“胎生”的特点,“飘落于地,扎根于土”。简单而令人赞叹。红树林的精神:(对大自然不求索取,但却默默地奉献,造福于人类。)师小结:正是由于他们默默奉献、对大自然毫无索求,数百年来,它给海南人民带来了幸福和安宁。人民视它们为 “保护神 ”、“风水树 ”、“生命之树 ”。 让我们怀着赞美的情怀来歌颂红树林吧!点题升华: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人具有红树林的精神?生谈师总结:对,我们就把这

7、种赞美红树林,而进一步赞美具有红树林的精神的人的写作方法叫借物喻人,希望同学们在自己的习作中尝试运用。(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学生汇报自己喜欢的原因是,相机进行指导。)练习朗读。侧重点有所不同:远观部分重点要突出这一海上奇观的雄伟、壮丽,朗读时适合用高昂的语调来表现。生读、师范读近赏部分重点突出这一“世外桃源”的幽静、神秘,朗读时适合用舒缓的语调来表现。自由读指名读生评价情景指导:我们满眼是蓝色的海水和硕大的树冠,那一朵朵小花不时地逸出淡淡的幽香,抬头可见海鸟在林间飞翔,低头便见鱼虾、螃蟹在穿行。第 3页红树林精神部分要满怀赞美之情,语调高昂。齐读(五)、总结学习,结尾升华如果说不看看雅鲁藏布大峡谷,就不能说看过人世间最壮丽的山河;如果说不看看钱塘江大潮,就不能说看过人世间最壮美雄奇的景象;那么,我们可以说:不看看红树林,就没有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