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录取通知书击中了教育之伤_第1页
疯狂的录取通知书击中了教育之伤_第2页
疯狂的录取通知书击中了教育之伤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疯狂的录取通知书击中了教育之伤广东顺德高考考生小梁在一个暑假内,陆续收到34 封入学通知书,关于入学的手机短信、电话更是数不胜数。小梁同学感慨地说:“那些学校听都没听过,我也没填过这些志愿,他们却知道我家的地址和电话, 还知道我的手机号码,简直太疯狂了。”类似这样的遭遇绝非只有小梁同学一人,类似事件的出现也绝非广东顺德一地。几乎在全国各地,这样的事情已经存在多年了。每年都有许多考生受到那些不明不白,来路不明的录取通知书的困扰。小梁同学说的“简直太疯狂了”,这一句话既深刻,又实际;既是发自肺腑的亲身感受,又精辟到了一语击中要害。小梁同学对 34 封录取通知书的质疑首先就是“谁泄露了我的家庭地址和

2、电话”?那么又有谁能够准确地掌握考生的详细信息呢?应该只有三个部门:即考生所在学校、高招办和公安派出所。而派出所可能性甚小,因为他们虽然有每个公民的基本信息,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谁是高考考生。这就是说,最具有泄密可能的应该是学校和高招办,而他们都属于教育部门。小梁同学的 34 封录取通知书充分反映了当前我国教育的商业化行为,一些学校的投机心理和行为,以及办学和招生过程中的混乱局面。既然谁都可以下发录取通知书,那么还要第 1页高招办干啥?尽管每年官方、媒体都要作“温馨提示”,要考生切勿上当,但是这一局面仍然难以控制,难道我们的教育部门不应该为这一混乱局面承担责任吗?小梁同学的34 封录取通知书听起来是个笑话,实际上是教育的一种悲哀。 它已经打乱了正常的教育招生秩序, 给社会、学校、考生造成了难以预料的不良影响和恶果,甚至引发一系列犯罪,也是社会上的一种不安定因素。泛滥、疯狂的录取通知书扰乱的是我国教育招生秩序,也从一个侧面击中了我国当前教育的弊端和要害。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教育到底是为谁、为什么而办?为谁、为什么而服务的?这一系列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也被再一次提到教育部门、教育家和当权者面前。必须认真对待,必须下大工夫,加以整顿、治理和纠正。最重要的,还是我们的教育部门、教育家和当权者们是否有一个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的衷心和一颗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