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策略的概念_第1页
学习策略的概念_第2页
学习策略的概念_第3页
学习策略的概念_第4页
学习策略的概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学习策略第一节学习策略的概念一、学习策略的含义目前,人们对学习策略含义的看法不一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学习策略是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这种观点认为,学习策略属于信息的加工部 分,是学习者在编码、储存、检索、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认知过程中直接加工信息的认知方法或技能。例如,梅尔(Mayer,1988 )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影响其如何加 工信息所使用的各种行为”,它包括划线法、概述、复述等方法的使用。(2)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调节与控制技能。这种观点认为,学习策略属于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节与控制的一系列技能。例如,尼斯比特(Nisbet,1986 )等认为,“学习策略是一系

2、列选择、协调和运用技能的执行的过程”。持有这一观点的人不把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包括在学习策略之内。(3)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与控制的有机统一体。这种观点认为,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能够促进获得、 存储和使用信息的一系列过程和步骤。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与控制同属于学习策略的范畴, 是互相联系的、具有不同功能的学习策略。 就已有资料看, 多数研究倾向于这一种观点。黄旭,学习策略的性质、结构与特点。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报),1990年第4期二、学习策略的结构关于学习策略的结构,大致有如下几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一)由基本策略和辅助策略构成基本策略包括识别材料、应用各种技术去理解保持材料,以

3、及在适当情境中回忆和使 用获得的知识的各种策略,即直接操作材料的各种策略。辅助策略由保证基本策略有效进行的各种策略组成,包括形成一种适宜的学习态度的各种技术,处理由挫折、疲劳、分心等的出现而产生的注意缺失的各种方法,以及控制和 纠正正在操作中的基本策略的各种技能。它的作用主要是维持一种合适的内部心理状态,以保证基本策略有效地发挥作用。(二)由学习方法、学习的调控和元认知构成学习方法指用在编码、储存、提取、运用信息等认知过程中的认知方法或技能,有外部的方法(如何做笔记等)与内部的方法(如何想象等)之分;有单项的方法(如网络图法)与系统的方法(如 MURDE法 MURDER M-Mood 激活情绪

4、;U-Understanding,理解;R-Recall,回忆;D-Digest 或 Datall,领会或详述; E-Expand,扩展; R-Review,检验。)之分,等等。学习方法是学习策略中最基本的要素,是直接作用于认知过程各个阶段以达到学习目的的手段。学习的调节与控制是指学习者在一个连续不断的学习活动期间使用的调控学习行为,尤其是学习方法的选择和使用的技能。它包括:(1)在面临学习任务之前和实际学习期间,激活和维持注意与情绪状态。(2)分析学习情境,提出与学习有关的问题和制定学习计划。(3)在学习期间,监控学习过程、维持或修改学习行为。(4)学习结束后,总结性地评价学习效果,包括学习

5、方法的效果。学习的调控在策略构成中处于中介地位,它不直接作 用于信息,可看成学习的间接手段。元认知可以简单地定义为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人关于他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以及与之有关的事项(任务、目标、方法等)的认知,其实质是个体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 和自我体验。元认知是整个学习策略结构的核心,也是这一结构的最高层次的调节机制。学习方法的使用和学习的调控只是一种执行的活动, 而要自觉地、有计划地执行某种活动, 其首要条件是要对活动中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有所认知和体验。在学习中,就是要对学什么、如何学、何时学、为何学、学习受何因素的影响及各因素间的关系具有明晰的自 我意识和体验。这一切都是在元认知的

6、作用下产生的。(三)由获得陈述性知识的策略、程序性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自我激发的策略构成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实的知识。获得某一学科的基本概念和事实是学习该学科的基础。获得陈述性知识的策略涉及的技巧有: (1)集中注意的技巧; (2)概括的技巧;(3)联想 的技巧。程序性学习策略是指完成各种智力活动程序的认知技能,其涉及的具体技巧有:( 1)掌握程序模式的技巧(包括了解某一程序模式特点的技巧和选择有效序列的技巧);(2)练习的技巧;(3)反馈矫正的技巧。学习动机自我激发的策略涉及的技能有: ( 1)情绪调节技能(如自我激励、自我放松、 积极的自我暗示等方法) ;( 2)自我控制技能(如确立学习目标、

7、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 排学习时间、排除干扰等技能) 。当我们了解了上述有关学习策略结构的内容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学习策略含义的理 解,而且对学习策略在学习活动中的运用及其效能也会有所启示。三、学习策略的特点(一)主观能动性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运用学习策略是主体有意 识的心理过程,首先学习者要有需求与动机,然后才能自觉地分析学习任务和自身特点, 制定适当的学习方案。(二)有效性 运用学习策略是为了取得学习的高效率。一个人在完成某科学习任务时,使用最原始 的方法,最终也能达到目标,但效果不会好,效率也不会高。因此,低效的学习效果一定 不是好的学习策略所致。(三)过

8、程性 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它规定学习时做什么不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用 什么方式做、做到什么程度等诸方面的问题。(四)通用性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方案,由于学习任务和学习者个人特征不同,每个人、每次学习采用的学习策略都不可能完全雷同。但相对而言,对于同一种类型的学习,存在 着基本相同的计划, 这些基本相同的计划就是常见的一些学习策略。 从知识分类的角度看, 学习策略是一种程序性知识,由一套规则系统或技能构成,具有通用性。第二节 一般的学习策略一、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是指在学习者的有意控制下,主动地以语言的方式,出声或不出声地重复先 前学过的材料,以帮助记忆。如要一年级小学生看图记住

9、以下生词:梳子、苹果、月亮、 猫、旗子、房子。这是一个序列学习的任务,采用复述策略来完成这个任务,就是要学生 主动陈述或重复学习上述各个刺激项的名称。 依复述内容复杂程度不同,可有以下几种复 述策略:1、累积复述。即当刺激出现时,要把到目前为止所看到的所有刺激项全部依次重新说出来。例如背 诵上面生词,当你看到第一个刺激项,就说出 “梳子”;当你看到第二个刺激项,说出“梳 子、苹果”;当要背诵第三个刺激项时,又说“梳子、苹果、月亮” ;依次类推。2、部分复述。 当刺激项出现时,你重新说出先前所呈现过的刺激项中的至少一个刺激项的名字。如 背出第四个生词,学生可以复述“苹果、猫” 。3、叫出名称。当

10、刺激项出现时, 说出该刺激项的名称。 例如, 当看到第五张图片时, 就说出“旗子”二、精加工策略复述策略是一种识记策略,其作用仅仅是保持信息,是一种比较低水平的信息加工策 略。而精加工策略,是一种更高水平的更精细的信息加工策略,是在意义理解基础上的信 息加工策略最常用的精加工策略是提要法,一种去粗取精、删繁就简、把握精髓的浓缩书本信息 的方法。例如,采用在教材上划注加注的方式,运用记笔记的方式提炼知识。1划线法。划线能使学生快速找到和复习课文中重要的信息,是学生常用的一种学习策略。有研 究表明,如果学生划出课文中重要的和相关的信息,学生就能从课文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学生要谨慎使用划线、并且只划

11、出他们认为重要的信息,这一点很重要。有研究表明,划 出无关信息将降低对重要材料的回忆。在划线的旁边注释可能是一种更为有用的方法。 下 面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1)圈出不知道的词; (2)标明定义;(3)标明例子;( 4)列出观 点原因或事件序号; (5)在重要的段落前面加上星号; (6)在混乱的章节前划上问号; (7) 给自己作注释,如检查上文中的定义; ( 8)标出可能的测验项目; (9)画箭头表明关系; ( 10)注上评论,记下不同点和相似点; ( 11)标出总结性的陈述。尽管划线这种方法应用广泛,但人们并不觉得它有多大效益,问题在于大多数学生不 能决定什么材料是最关键的,只是一味地划。当

12、要求学生每段只划一句最重要的句子时, 他们确实能记住得多一些,这可能是因为决定哪一句是最重要的句子需要较高水平的加 工。所以,要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划线法的训练。2笔记法。记笔记是阅读和听讲中用得较为普遍的精加工策略。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心 不及墨。研究也表明,学生借助笔记可以有效地控制自己认知过程和材料加工过程,有助 于发现新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资料 6 1:5R笔记法5R笔记法诞生于美国康奈尔大学,所以又名康奈尔笔记法,它几乎适用于一切课堂自学场合。5R即指由5个“R字母幵头的术语:(1)记录(Record),在听讲或阅读过程中, 在主栏内尽量多记有意义的概念、论据

13、等;(2)简化(Reduce),随后(或课后)将听讲中的内容恰当概括,并简明扼要地写进辅栏(回忆栏);(3)背诵(Recite ),即遮住主栏内容,以回忆栏中的内容为线索,叙述课堂上(或阅读中)学习过的东西(不要求机械地 叙述,而是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叙述)。叙述过后,再撇幵主栏,核实所述之正误;(4)反省(Reflect),即把自己听课或阅读时的想法、意见等,写在卡片或笔记本 的某一单独部分(与课堂记录内容分幵),并加上标题和索引,编制成提纲、摘要、分类 别群;(5)复习(Review),每周花一定时间快速浏览笔记,主要是看回忆栏。表6- 1 5R笔记形式详记课堂讲授内容 2 -3简

14、化、概括课堂笔记 1 -33.卡片法。将要记录的内容写在卡片上,既有利于归类存放,又有利于存取、批注。它广泛应用 于零散资料的收集,是非系统性自学最适宜的笔记形式。做卡片笔记应做到:(1) 一卡一 “题”,即记一个相对独立的内容,否则,几方面的内 容混记在一张卡片上,分类就困难;(2)在卡片的左或右上角,标明分类号、材料性质等;(3)在卡片下方正中打孔,用线串卡片,便于保存与查找。卡片法也可以用于学科知识的学习,使用这种方式提取知识要点时应注意:(1)和笔记法配合使用,在认真记好笔记的前提下将那些意义性不强的、容易遗忘而又重要的知识点记到卡片上;(2)要和复述策略配合使用,依据遗忘规律进行复习

15、,具体方法建议如下: 将卡片分为左右两边,分别写上中文和英文词,或者字母符号和字母符号的中文意义,公 式名称和公式的字母符号表达式等。然后自制七个纸袋(或找七个信封),每袋内放置一周中某一天应复习的卡片。例如,某卡片星期二复习以后,就放入星期四的袋子内,星期 四复习后又放入星期天(或星期一、二)的袋子内,或反之,遮住右边回忆左边(或看正 面回忆反面),进行自我测验。每复习一次,就在卡片左下角打一小小的v,v越多,复 习的间隔时间应越长,意义性不强的学习材料有了 5个V (有意义的材料只需 3-4个V), 就可以收起来,等到一章结束时(或考前)再复习一遍。一张卡片上如果记录了多个要记的知识点,

16、在复习时, 要对回忆失败的项目作上记号,下次主要复习做了记号的项目,未作记录的可复习也可不复习,以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三、组织策略组织策略是对学习材料进行一定归类、组合,以便于学习、理解的一种学习策略。它 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记忆学习材料。 一般来说,学习者首先能回忆的是有组织结构的信息, 其次才是个别信息。例如要学生背诵全国各个省份的名称,可以按照序列逐个背诵,但这 样做费时费力。于是可以按照一定形式将要背诵的信息组织归类,例如,可按地理区域加 以组织东北、西北、西南、中南、东南、华东、华北。这便是组织策略的运用。温斯坦和梅耶( 1986)提出两种有用的组织策略:列提纲和画地图。这些技术能帮学

17、 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形成知识的结构网络,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把握材料。1列提纲。列提纲是以简要的语词写下主要和次要的观点,也就是以金字塔的形式组织材料的要 点。每一具体的细节都包含在高一级水平的类别之下。在教列提纲技能时,教师可先提供一个列得比较好的提纲,然后解释这些提纲是如何 统领材料的,下一步就可以利用各种不完整的提纲,逐步对学生进行训练: (1)提供一个 几乎完整的提纲,需要学生听课或阅读时填写一些支持性的细节; ( 2)提供一个只有主题 的提纲,要求学生填写所有的支持性细节; ( 3)提供一个只有支持性细节,而要求填写主 要观点的提纲。如果给学生以适当的练习,就能学会写出很好的提纲来。也可

18、以采用另一种方式进行训练: ( 1)向学生传授如何列提纲的技巧; (2)要求学生 独立列提纲; (3)老师提供自己事先列好的“样板”提纲; ( 4)通过对比分析,说明学生 的提纲哪些地方不如样板好,如何改进。2作结构网络图。作关系图用以图解各种知识点是如何相互联系的,也就是先提炼知识点图解它们之间 的关系。在作关系图时,应先识别课的主要知识点,然后识别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再用适 当的图解来标明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构网络图比列提纲更简明、更形象,更能 体现上下层次之外的各种复杂关系(如因果关系等) 。四、思维与解决问题策略 思维与解决问题过程可分为表征问题、解答问题、思路总结三个阶段。

19、(一)表征问题阶段的思维策略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清楚、准确地理解和分析题意。对任务的表征有两种,一是内 隐表征,即在分析和理解问题的条件、要求、障碍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形成整个问题的结 构。二是外显表征,即通过外部行为,如作图、批注等辅助内隐表征的策略。表征问题阶段的策略是: ( 1)准确理解习题的字词语句,不要匆忙解答。 ( 2)从整体 上把握题目中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 提高把握题意能力的一个重要练习方法是尽可能地在 读题之后自拟一个草图来表达题目的全体关系。 ( 3)在理解题的整体意义的基础上判断题 的类型。(二)解答问题阶段的策略该阶段的策略有:( 1)善于进行双向推理, 要充分利用已知

20、条件进行顺向推理, 同时重视运用未知条件 来进行逆向推理。在进行顺向推理时,要注意充分使用已知条件。在解题受阻时,我们寻 找思路的一个重要方法是问自己: “还有哪些已知条件没有用上?” “如何使用这些已知条 件?”在进行逆向推理时,主要采取确立“子目标”的办法,帮助我们明确思维方向。在 运用子目标时,一定要防止把子目标(未知条件)当成已知条件来思考。所以,在图上应 该用不同的记号来区分“推理出来的已知条件”和“推论出来的子目标”( 未知) ,防止把 未知条件当成已知条件使用,走上错误思路( 2)克服定势, 进行扩散性思维。 解决问题时, 我们要思维灵活, 从多种角度看问题, 从多种途径寻找答案

21、。( 3)要善于评价不同思路, 选择最优思路进行集中思维。 扩散思维只有和集中思维结 合起来才是高效的创造性思维。对自己思路的评价应遵循四个原则。原则之一,最优的思 路应能带来更多的可能有用的“推理出来的已知条件” 。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不可能从原 题的已知条件直接推理出未知条件量,我们必须从原题的已知条件出发,尽可能多地推理 新的已知条件,使信息增值。原则之二,最优的思路应有助于使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发生 联系。原则之三,必须善于否定和迅速摒弃自己的不正确思路。克服定势的最大障碍是发 现不了自己的错误思路,或长时间地困囿于一个错误的思路中。原则之四,最佳的思路应 是最简洁的思路。(三)思路总结阶

22、段的策略 解答阶段完成之后,我们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此后,我们的任务是检验我们的答案是 否正确,但更重要的任务是总结我们解题的思路,进行反思。主要策略有:( 1)思考自己是否已把握与题有关的知识结构,是否达到了通过练习掌握知识的目的。( 2)回忆自己的解题思维过程,找出其中的问题。 一般来说在解题之前要考虑眼前的题与自己过去解过的 题有什么相似之处; 但解题之后, 则要考虑眼前的这个题和过去解过的题有什么不同。 ( 3) 思考还有没有更简洁的思路和更佳的解决办法。 最好能和同学的解题思路相比较,体验别 人的思路和技巧。五、元认知策略 这里所说的元认知策略,即监控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有效

23、监视和控制。元认知策略概括起来有四种:(一)计划监控 计划监控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成功的学习者并不只是被动地听课、做笔记和等待老师布置作业。他们会预测完 成作业需要多长时间,在做作业前将各种相关知识融会贯通,在考试前复习笔记,在必要 时组成学习小组,等等。通过这些设定的计划,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经常 对学习过程与原先的计划设想进行比较,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调整。(二)领会监控领会监控是指学习者头脑中有明确的领会目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注重实现这个 目标,根据这个目标监控学习过程,包括寻找重要细节,找出要点等。一些研究表明,许 多

24、学生都缺乏这种领会监控策略,例如在阅读时,常常是以重复(如再读、抄笔记等)为 主要的策略。为了帮助这类学生,德文( Devine ,1987)建议他们使用以下策略以监控并 控制自己的领会过程:( 1)变化阅读的速度, 以适应对不同课文领会要求上的差异。 对于比较容易的章节快 速阅读,抓住作者的整体观点;对于较难的章节,则放慢速度。( 2)容忍模糊。如果某些陈述不太明白,要继续读下去,不要中止,作者可能会在后 面对此加以补充说明。( 3)猜测。当不太理解某些内容时,要养成猜测的习惯,猜测其含义,并且读下去, 看看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4)重读较难的段落。 重新阅读较难的段落, 尤其是当信息仿佛

25、自相矛盾或模棱两可 时,此时运用重读往往是最有效的。(三)策略监控与领会监控不同,策略监控主要是学习者对自己应用策略的情况进行监控,保证该策 略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运用。 使用策略监控的具体做法很多,最常用的方法是学生自我提 问法。使用自我提问法,首先要制定一个有效地应用学习策略的“问题单” ,下面是一个 自我提问单:( 1)我有什么方法来表征这个问题?哪种方法最合适?( 2)解题时,我进行双向推理吗?( 3)我注意发散性思维与聚合性思维了吗?( 4)当遇到问题不容易解决时,我归纳总结思路了吗?学习者起初要借助问题单不断自我提醒,当熟练后,则可以自动化地进行,实现有效 的策略监控。(四)注意监控

26、注意监控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注意力或行为进行自我管理与自我调节, 如注意自己此刻正在做什么,如何避免接触能分散注意力的事物,如何抑制分心等。一些 研究表明,学生能够利用现有的或先前已经习得的认知策略来控制自己对阅读材料的注 意。也就是说,学生正在使用某种控制过程来引导自己的注意,并有选择地去知觉他们所 读的内容。六、高效的记忆策略(一)遵照意向律,提高识记心向意向律即指识记的效果受识记有无意向和意向状况制约。识记的意向即识记的目的和 意图。通常有意向的识记效果高于无意向识记,有具体意向的识记效果高于笼统意向的识 记。如前苏联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相同时间内,接受笼统识记任务( 尽量记住短

27、文内容 ) 的小学四年级学生,平均只记住 23 个词;而接受更具体任务 (精确记住短文内容 )的,平均记 住 31 个词。根据意向律,我们在识记时,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有强烈的记忆意识,明 确记忆目标、内容乃至具体要采取的方法。第二,要自觉提高自我参与的程度,无论记什 么内容都要有强烈的记忆欲望并努力培养与该内容有关的兴趣,始终坚信自己能记住、会 记住,要有完全记住的决心,不达目的决不收兵,识记的效果就会朝你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只记住目标百分之八九十就满足了的人实际是记不住的。第三,限时记忆,即把需要达到 的记忆总目标分成一个个小目标,每一个小目标都要求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样增

28、强了紧迫感,能迫使具有惰性的大脑全面紧张起来,从而充分调动大脑的功能,达到增强 记忆的效果。至于小目标应多小、限时多久才合适,应因人制宜并循序渐进。第四,对有 用的知识要树立长远的记忆目标,尽量要求自己记久一点、记远一点,以便终身受用,不 要仅为了应付考试或临时的任务而记,这样识记的内容在头脑里也就保持得更好、更久一 些。此外,有意去记,才能自觉地去观察并充分指挥自己的各感官为记忆这一目标服务。(二)把握意义律,增强理解效果意义律是指记忆效果随对材料意义理解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心 理学称之为意义记忆,反之为机械记忆。机械记忆即死记硬背,通常记得慢、效率低,特 别是在识记内容

29、多的时候, 更是难以应付。 而意义记忆,根据艾宾浩斯和肯斯雷 (Kingslev) 的研究,它在记忆的数量上、精确性上以及时间的节省上都大大优于机械记忆。根据意义律提高识记效果,首先要促使新知识与旧知识取得联系。一方面,只有当新知 识纳入旧知识的系统与网络中,新知识才真正被理解;另一方面新知识也只有固定在旧知 识的“桩”上,才不会成为孤立的、零星的从而易被遗忘的知识点。因此教、学新知识时, 一定要注意揭示新旧知识的联系点、生长点,搭好新旧知识的桥梁。对于公式、定理、法 则等这类必须记住的内容,也应多作意义上的分析和道理上的推导,充分揭示其内在规律 和联系,防止死记硬背。第二,对必须记住而意义不

30、强或枯燥的内容,如历史中的年代、 人名,地理中的地名,化学中的元素符号,数学中的圆周率等,可通过重新组合、谐音、 转义等人为赋予意义来记住。例:要求记住“解、帮、你、记、理、忆、助”这几个字, 如不要求顺序, 可重新组合为 “理解帮助你记忆” ,请两者都试一下, 看哪一个记得快、 准、 久 ?“宋公明”转义为“姓宋的公公明白” ,不也好记多了吗 ?(三)掌握数量律,整记与分记相结合数量律指识记所需的时间随识记材料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规律。即识记的数量越多, 所花的时间越多,且识记时间的增加远大于识记材料数量的增加。如识记 7 音节的词,识 记总时间为 3 秒;而识记 36 音节的词,识记总时间则

31、为 792 秒。根据数量律,需要根据识记量采用相应的识记方法。一般来说,短且整体性强的材料, 以一气呵成的整体法识记为好,如记唐诗中的绝句就应这样。材料长时可采用部分识记法, 即把整体分成若干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地记;若各部分熟记后,部分与部分的次序不允许 混淆,可采用首字记忆法把各部分依次联结成整体,即把各部分的首字(若首字有重复也 可多取一、两字)按以上介绍的方法连接起来。如太平天国起义后的进军路线:金田一永 安一桂林一全州T长沙T岳州T武昌T九江T安庆T南京,有位同学把各个地名记熟后, 采用首字和谐音记忆法编为:金永桂全长约五九,安寝难惊(南京)。(四)依照组块律,加大信息量组块律就是指识

32、记信息的容量随组块容量的增大而增大。根据组块律扩大识记量,就必须将信息组块化,并根据个人的经验将孤立的项目尽量连接成较大的块。组块的“体积” 越大,能够立刻记住的内容越多。同时,根据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 2个组块的原理.我们应把识记材料按一般不超过 7个组块的原则划分识记单元,然后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记。(五)特征记忆和材料加工意向确定后,下一步是对需记忆的事物应仔细观察,每一个细节,注意通过与过去熟悉 的事物类比、对比等,发现其特征所在。这是记忆的第一道关口.把关不严则印象模糊, 自然也就记不清楚了。对于学习材料,我们也应先浏览,然后下一番发掘的功夫,将其特征找出来。如果材 料杂乱无章或不适合自

33、己的记忆习惯,就应进行组织加工,如归类、合并、概括、拟提纲一般情况下,观察的顺序为先整体后局部,再看细节。在整个观察的过程中,都要注 意寻找事物的特征。很多事物如人的面孔等经过这样的观察也就很容易地记住了具体例子,如川=I两打加19的平方,多有趣!怎么样,是不是仔细观察,找出 特征,也就容易记住了 ?(六)感官协同记忆与歌诀法识记的第一道门坎是感觉记忆。人的各种感觉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是 通过不同的通道进入短时记忆的。因此如果各个感觉通道都能针对同一记忆内容充分利用 起来,则一方面能有效排除外来干扰,另一方面提供给短时记忆加工的信息丰富则能使大 脑皮层受到多方面的刺激从而留下较深的

34、印象。当然在接受这些信息时我们还应同时动脑 思考,这样则有助于短时记忆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二则能促使大脑储存不同信息的部 位加强联系,从而记得久,以后提取也容易。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记忆信息有 85来自视觉 11来自听觉, 3% 或 4%靠触觉和 嗅觉等。单位时间内接收的信息量单凭视觉是听觉的倍。而视觉、听觉协同起来作用 则是听觉的十倍多。由此可见,学习时一定要特别重视感官并用的方法。从古至今,学者们都高度重视眼看、耳听、口念、手写、脑思等多种感官协同作用的 记忆方法,可以这么说,他们之所以学有所成,这方法是功不可没的。我国古代教育学 著作学记里就写道: “学无当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 ”即:学

35、习没有不经过五官活动 的,五官不参加活动学习效果就不会好。对于感官并用,还须特别提出的是运动记忆。运动记忆往往经久不衰,如游泳、跳舞 等一经学会即使很久未做也不会忘却,这是因为小脑对运动记忆的保持时间长,因此学习 时勤动手,如制图表、搞实验等均有助于记忆。运动记忆还不仅指四肢的运动,也包括身 体某一部位的微弱运动,如朗读课文时,口腔肌肉的细微动作,这些动作与语言有极密切 的关系。因此,特别是学习语言时一定要注意反复大声朗读,这样能取得比默读好得多的 记忆效果。小时候背熟了的诗歌,尽管当时并没能深入理解,但许多年后,许多人仍能脱 口而出,充分说明小脑参与记忆的重要性。由感官协同记忆,还派生出个记

36、忆方法:歌 谣口诀法。即把需要记忆的又较难记的内容编成琅琅上口的歌谣或顺口溜,如中国古代的 三字经、百家姓和中医书籍中大量的歌诀、数学中的乘法口诀等,都是利用了这种 方法,效果很好。歌诀如果是自己编的,由于经过自己的积极思考,印象更深。不过,一 定要编得顺口,且准确精炼,否则意义不大。如:三角函数 54 个诱导公式的内在规律,有 人总结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两句口诀就解决问题了。再多编无异画蛇添足。(七)联想记忆法对枯燥的内容人为赋予新的意义,使其生动、有趣,从而达到记得快、记得久又便于 检索、提取的目的,这是高效记忆的一大法宝。该法宝通常称之为记忆术,其核心为联想 记忆法。客观事物都不是

37、彼此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联想记忆法也 就是由此事物推想到与之有联系的另一事物的记忆方法。其联系方式有接近、相似、对比 等。接近联想主要指在时间和空间上接近的事物之间产生的联想,如黎明时分想到太阳冉 冉升起,到了重庆就联想到三峡风光等。相似联想指在现象或性质上相似的事物之间引起 的联想,如看见桂林的象鼻山就联想到大象等。北京景山学校就利用这一点,把那些字形 相似、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分批集中让小学生学习,从而使刚上学的小学生在两年内识字 2200 个2500 个,突破了汉字难认的难关。对比联想指在具有相反特点的事物之间产生的 联想,如由光明想到黑暗。由高山想到深谷等。利用联想的

38、以上特点,我们就可以在头脑 中采取种种方法把要记的事物与我们熟悉的另一事物联想起来这种联系还可打破常规、 大肆夸张。从而使其新奇有趣以增进记忆。以下是常用的些方法:1 形象联想记忆法。我们已知形象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容易记住的道理。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要记的东西 尽量形象化,即在头脑中画画的记忆方法。如要记“勇气”一词就可联想到高唱着“雄纠 纠,气昂昂”战歌的志愿军战士的神态;记字母“b”就可把它看成是半把剪刀;至于“ 3”,当然可联想到耳朵;而记“王安石”这个古代名人呢,就可想象一个戴着皇冠的帝 王坐在石头上洋洋自得的滑稽像我们还可以通过形象联想,把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联系得越奇妙越好。如日本

39、心 理学家高木重朗就举例说;联想“箱子一飞机”就可以设想飞机从箱子里飞出来,以惊人 的速度撞向你的面部。再随便举个例,如“老虎钱一船山人电话啤酒杯耳 环”可联想为:老虎叨钱驾飞船,一飞飞到山顶上,然后给人打电话,接电话的人戴 着啤酒杯形的耳环这样一个接一个联想下去,从而把一大串材料通过夸张、代替、合 成、动态等方法有机联系起来,这也就是所谓的“连锁法” 。连锁法虽生动有效。但也有 个缺陷:不能准确地回答材料中的第几个是什么。为弥补这缺陷。又产生了另种联系 法,即把需要记忆的大堆杂乱无章的事物按次序放在自己熟悉的位置上,从而把他们 一对应起来记忆。这种方法也很有用。据说,希腊诗人西蒙尼德斯 (S

40、imonides) 有一次在宴 会厅朗诵诗歌,朗诵完后他被神叫出宴会厅,此刻宴会厅忽然倒塌,尸体横陈,亲属莫辨, 然而诗人却根据当时人们在厅内的座位而把遇难者一辨认出来。由此,这种方法通常称 为地点法。自己熟悉的位置并不一定非要是座位,也可以是自己非常熟悉的有顺序的其他 事物,如身体的各部分可从上至下编上号码:头发,前额,眼睛,鼻子再把 要记的事物对号入座。鉴于此,有人又把此法称之为标钉法。标钉法需要训练才能熟 练掌握。2谐音联想记忆法。我们学习的文字和数字等均具有形、音、义三要素,因此在掌握了义和形的记忆方法 后,还应熟知谐音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就是利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需要记忆的文字或数 字

41、,使之成为通顺的有趣的易记的文字。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把圆周率314159 谐音为“山巅一寺一壶酒” ,还编了故事广为流传。 相信任何一个中国人听了这谐音, 从此以后就不会记不住圆周率了,这就是谐音记忆法的威力。而不懂中文的外国人呢,恐 怕听了一百遍也不管用。可见谐音记忆法仍然要同过去的知识相联系,谐音只是一个媒介,最终起作用的还是谐音后的意义和形象。该新的意义和形象越鲜明,则记忆效果越好。谐音由于与音有关,音越相近则记得越准,反之则有害无益。如有人将英语单词welcome”谐音为“为尔康”,结果默写时往往写成“ welcon ”,发出音来则更糟糕。正是 由于各国语言的发音各有其独特之处,难

42、以替代。因此外语老师致反对以汉语对外语单 词注音的学习方法,学习者也要引以为戒,以免发音不准形成习惯贻误终生。由此也提醒 我们,凡事都有利有弊,机械记忆也不能味排斥。实际上机械记忆是其他记忆的基础, 也要多加练习才行。一些书上把阿拉伯数字可转换的形象和谐音列成表,如“ 1”象笔、甘 蔗,谐音“衣、医” ;“ 7”象锄头、镰刀,谐音“漆、旗”等,并要求大家死记硬背,以帮 助联想,这不正好说明了联想记忆还是离不了机械记忆吗 ?3 谜语记忆法我们在记忆系统中已提到 “自然语言媒介法” ,指把要记的材料同长时记忆中已有的自 然语言的形、音、义相联系以提高记忆的效率。简单的语言媒介法,是把本来独立的事物

43、 或词汇用语言连接起来,赋予某种意义,如把“烟、鹅”连接成“烟熏鹅”等。实际上语 言是人从小就接触的,它无处不在,就是前面提到的形象记忆法中的形象,我们不也是用 语言来描述的吗?由此可见自然语言媒介法是一个覆盖面广的方法,以上提到的形、音、 义等种种方法大多可以包罗其中。不过,最能准确、生动体现自然语言媒介法的恐怕要数 谜语了。谜语分两种。一种是民间谜语,它以顺口溜的形式描述事物的外形和性质,可归类于 上述的歌谣口诀法,这里不再赘述。另一种为中国四大国粹之一的灯谜,它利用文字的形、 音、义进行转换,给人以另外一种解释(别解) ,让人在猜测之中获得乐趣、增长知识、开 拓智力。试举几例:形的转换,

44、如“你一半,我一半”猜“伐”字, “自小在一起,目前少 联系”猜“省”字;音的转换, 如“手拿泥鳅” 猜外国地名 “渥太华”(谐音:握太滑),“427” 猜国名“法兰西” (注: 427 解为简谱符号);义的转换,如“孔子一生俭朴”猜节日“圣诞 节”(注:“孔子”为“圣人” ,“生”别解为“诞生” ,“节”别解为“节约” ),“宋公明火冒 三丈” 猜地名“怒江”(注:“江” 别解为“宋江”),“小平时代欣欣向荣” 猜近代史人名 “邓 世昌”;还有通过字序变化、重新组合而转义的,如“今天(秋千格) ”猜国名“日本” (按格转换为“本日” )试分析以上这些灯谜,其特点不正好符合“自然语言媒介法”的

45、定义吗?再加上谜语可促使人开动脑筋,积极思维,俯仰万象,从而充分激发大脑皮层,且猜出后还能产生一 种成功的喜悦,其提高记忆效率的功能可说是不言而喻的。正因为如此,福建位浯文教 师方炳良在中学开展了灯谜活动以促进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北京有个大型百货商场 请人把市民公约编成灯谜让职工记忆,结果连自认为记忆力差的些人都能轻松愉快地背 诵以前无沦如何都记不住的条文,在北京引起轰动,各单位纷纷仿效。由此可见,短小精 悍的灯谜作为智力体操、记忆体操是非常合适的。第三节 学习策略的形成学习策略是学生学习中极为重要的机制,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甚至对学生的 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它有

46、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 挖 掘其学习潜力。研究表明,学习策略是可以教会的,也是可以迁移的。一、学习策略的形成条件(一)内部条件1、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学习策略的应用与它所加工的信息内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策略的应用 离不开被加工的信息本身,学生在某一领域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应用适当的加工策略。 当学生遇到不熟悉的事物,策略应用就明显地存在问题,记忆效果也较差。因此,学生原 有的知识背景是策略学习与应用的一个重要条件。2、元认知发展水平。元认知是策略训练成败的关键,也是影响策略可迁移性重要因素。而元认知成分的掌 握情况则主要取决于个体自身意识发展水平的高低。一般来说, 儿童

47、先有对外部事物认识 的发展,然后才有自我意识的发展。由于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低,对他们来说,策略的应用达到反省水平相对比较困难,这也是低年级儿童使用策略效果较差的原因之一。研究表明,元认知能力是个体在学习中随着经验的增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要经历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或经过几次教学就能达到元认知能力的改进。3、学生的动机水平。早期研究表明,告诉学生某些有关学习方法的规则,就可以使他们掌握该策略,提高 学习成绩。后来的研究表明,学生仅记住论述学习策略的小册子中的条文,并不能改进他 们的学习。只有当外来的指导被学生接受并改变他们的信息加工过程时,才能改进学习。 而且策略性知识必须通

48、过大量的练习才能作为一种概括化的策略能力迁移到与原先的学 习任务不同的新任务中去。 进行这样的学习, 如果学生没有强烈的要求改进自己认知加工 过程的愿望(即学习动机) ,是难以奏效的。国外有一项研究表明,学生的动机决定他们选择什么策略,并决定他们使用这些策略 的效果。具有外部动机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和使用机械策略,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倾向于选 择和使用有意义的和起组织作用的策略。动机强的学生倾向于常使用他们习得的策略, 动 机弱的学生对策略的使用不敏感。(二)外部条件1、训练方法。训练方法是影响策略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外部条件。关于学习策略的训练方法问题,长 期以来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

49、两种对立的观点和方法。第一种观点涉及直接训练还是间接训练的问题。当前的研究结果表明,策略学习以与 教材内容学习相结合为宜。例如,在教授外语单词的同时进行记忆方法的指导。第二种观点涉及一般策略与特殊策略的训练问题。强调策略训练不能离开专门领域的 知识和特殊策略的学习。因此对脱离具体学科进行的一般策略训练持否定态度。第三种观点涉及通过规则运用进行策略训练或者通过实例进行策略训练的问题。较好 的方法是:先提供策略应用的实例,通过师生讨论,共同归纳出有关策略,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策略应用的练习2、变式与练习。促进学生学习策略最重要的教学条件是在相似情境和不同情境中的练习。这些练习必 须有连续性,通过

50、一系列彼此联系的练习,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转化。此外,练习还必须 有变化,只有经过在变化的情境中练习,学习策略才能获得迁移,才能灵活运用。这两种 练习对于学习策略的学习至关重要。3、有一套外显的可以操作的训练技术。学习策略是个体对自己的内在过程的调控活动,但是它仍然可以在个体的认知行为中 得到反映。反过来,如果把学习策略转化为一套具体可操作的技术来控制学习者的认知行 为,那么就有可能培养学生的良好认知或学习习惯,改变其不良的认知行为或习惯,进而 培养他们的学习策略。例如,小学生在算术作业和测验中常会出现种种差错,这往往是由 于学生的不良学习策略或学习习惯的结果。资料 6 2: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

51、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有一套帮助学生矫正差错的技术。以 4 年级的四则运算为例, 他们发现学生常犯的错误有 4 种类型:(1)疏忽;(2)不理解;(3) 混淆;(4)错格和其他非智力型错误。在矫正时他们创造了一种可以操作的程序。这套操 作程序被概括为:一找,即找到并且划出差错在何处(找到错误部分)以及何因(分析差 错原因);二标(用符号标出错误的类型,如疏忽型错误用“?”号标出,不理解型错误 用“X”标出);三订正(针对错误类型提出具体订正方法)。采用这样一套纠正差错的技术后,学生的错误行为被一套适当的程序所控制。实验表明,同平行对照班相比,实验班 在测验时的差错率显著减少。了解了上述影响策略学

52、习的内、外部条件,教师在策略教学时就可以据此进行教学设 计,创设有利于学习的内、外部条件,排除或弥补不利因素,使策略教学收到最佳效果。、学习策略的获得模式里格尼(Rigney ,1980)将学生的学习策略划分为意识水平和潜意识水平。前者指学生意识到策略的存在与运用;后者指学生在运用策略时,并没有意识到策略的存在,也不 知道是怎样使用的。选用学习策略的控制方式也有两种:学生的自我控制与课程的外在控制。前者指学生有意识地或潜意识地选用学习策略;后者则为教学的外部要求促使学生有 意识地或潜意识地选用学习策略。根据运用策略的两种水平和两种控制方式,里格尼提出了获得学习策略的四种模式 (见表6-2)。模

53、式“A”指学生有意识地自我控制策略的选用; 模式“B”指学生在教学的外部要求、诱发和控制下,有意识地选用策略;模式“C”指学生潜意识地自动控制学习策略的选用;模式“D则是大多数传统教学所体现的情景,在这种情景下,教学本身既没有明确地教给学生策略,也没有有意识地控制学生使用策略, 学生选用策略或方法只是教学本身“隐含”要求,是学生完成认知活动的“伴随”产物。表6 2学生获得学习策略的四种模式学生的策略意识自我控制课程控制意识AB潜意识CD里格尼提出的以上四种模式,实质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学生学习策略掌握的四种状况。A、C模式一般是优秀学生所达到的水平,而D模式则反映了大多数学生掌握学习策略的现 状

54、。为使大多数学生能从 D状态转为A、B、C状态,对学习策略进行专门教学是必要的。 即通过专门的课程设计和教学的要求,使学生学会并能有意识地选用、评价学习策略。三、学习策略的教学原则一般而言,学生在学习时常常使用各种不同的策略,没有一种学习策略可以适用所有 的情况,显然,学习策略需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和使用。在策略教学时应遵循一些适用 于具体学习方法的有效原则。(一)特定性学习策略一定要适于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例如,研究者们发现,同样一个策略,年长和年幼的,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用起来的效果就不一样。同时,还要考虑学习策略 的层次,必须给学生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策略,不仅有一般的策略,而且还要有非常

55、具体的 策略。(二)生成性有效学习策略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的材料进行重新加工, 这就要求学生进行高度的心理加工。生成性程度高的策略有:给别人写内容提要、向别人 提问、将笔记列成提纲、图解要点之间的关系、向同伴讲授课的内容要求。(三)有效的监控教给学生何时、何地与为何使用策略非常重要,如果交待清楚,那么就更有可能记住 和应用它。有效监控的原则意味着学生应当知道何时、如何应用他们的学习策略,以及当 这些策略正在动作时将它说出来。(四)个人效能感成绩和态度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学生如果不愿意使用这些策略, 他们的学习能力 是不会得到提高的。能有效使用策略的学生相信使用策略会

56、影响他们的成绩。教师一定要 给学生一些机会使他们感觉到策略的效力。有些策略训练课程必须包括动机训练。教师要 树立这样一个意识,在学生学习某材料时,要不断向学生提问和测查,并且根据这些评价 给学生定成绩,如此促进学生使用学习策略,并感到使用学习策略学习就会有所收获。四、学习策略的教学技巧(一)学习策略的识别与结构分析教师要善于识别概括性、实用性较广的学习策略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确定各种策略 的动作或心理成分及其联系与顺序,真正使策略的每个步骤具体化、操作化。J R 莱文归纳了精加工教学技术的十条原则,大体可以分为三组。第一组“优质精加工”有三条原则,第二组 “更好地运作优质精加工” 也有三条原则

57、, 第三组 “妥善运用” 有四条原则。下面做简单介绍:1、优质精加工。不是随便怎样的精加工都能显著改善学习,在为显著改善学习而对记忆材料进行精加 工的时候,要讲究精加工的语义。原则 1:精加工应该富有意义,且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相匹配。好的精加工应该具有学生能理解的正常语义, 而语义不明确的精加工往往效果不 理想。原则 2:精加工应该把有待联系的信息整合起来。从教学应用的角度看,当我们使 用精加工来联结两个独立信息时,最好努力多用及物动词、描述一个过程、显示一个事件 的发生,等等。简而言之,精加工宜动不宜静。原则3:精加工应该为整个语境充实逻辑联系。2、好的运作。好的精加工还要有好的运作,而好的

58、运作则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促进或诱发学生主 动积极地参与精加工。原则 4:精加工应该促使学习者作积极的信息加工。要促使学生对 于精加工本身再编码,这也是通过实验开发出来的一个技术,即在提供精加工之后,再跟 着提出一个关于该精加工的问题要求回答。 比如, 为使被试记住 “电话茶杯” 的配对, 主试编了个“电话砸茶杯”的句子要学生记住,这属于“提供精加工” ;接着,主试问“电 话是怎样砸茶杯的?” 这就属于 “提出一个关于该精加工的问题” 。原则 5:精加工要生动。 它要求教师帮助学生专注于视觉意象随着语言叙述而逐步形成,或者借助于语言的描述、 指称来固定意象中的必要成分。通俗地说,好比在脑子里一笔一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