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高中地理第2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测评鲁教版必修2_第1页
2019秋高中地理第2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测评鲁教版必修2_第2页
2019秋高中地理第2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测评鲁教版必修2_第3页
2019秋高中地理第2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测评鲁教版必修2_第4页
2019秋高中地理第2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测评鲁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 单元综合测评(二)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F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礙 1 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 河流B.气候 C.文化D.公路 2. 甲、乙、丙为城市主要功能区。丙功能区的主要布局特点是() A. 靠近山地,环境优美 B. 位于城市郊区,地价较低 C. 靠近河流下游,水源优质 D. 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城市分布在山麓冲积扇上,城区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取 水、运输方便,所以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河流,A对。第2题,读图可知,甲、乙、丙为该城

2、市主要功能区。丙功能区主要位于河流下游两岸,环境较差,水质差,A、C错。丙功能区主要位 于与盛行风风向相垂直的郊外,D错,B对。 【答案】 1.A2.B 3. 下图为某城区变化示意图。城区由图a向图b方向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图例 ZZ2新城疏 瓷甜 A. 交通B.河流 C.气候D.地形 【解析】图b中城区主要向东发展,东部城区新建了公路,交通便利有利于城市发展,故 A正确。 【答案】A 哥本哈根为丹麦首都,位于丹麦东部的西兰岛上。现今的大哥本哈根拥有全国560万人中的 180万人口,面积约2 800平方千米。该城市在 1947年提出“手指规划”(如下图所示),该规划 为哥本哈根后来的城市

3、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影响至今。据此读图,完成45题。 4 影响该城市规划中“手指”向主城区以外延伸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B.交通 C.市场D.河流 5. 经过半个多世纪,该城市一直在按“手指”规划发展并不断完善。此规划对人口超百万 的大城市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突出表现在() A. 避免地表硬化,减少城市内涝 B. 减缓热岛效应,提高空气湿度 C. 便于对外联系,扩大对外贸易 D. 合理利用土地,交通通达度高 【解析】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沿“手指”方向有轨道交通系统和主要道路,所以向主 城区以外延伸的主要因素是交通。第5题,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表硬化,A项错误;该 城市各个功能区分

4、散布局,能减缓热岛效应和便于对外联系,城市功能区分散布局也能降低空气 湿度,B项错误;城市对外贸易取决于城市的对外开放程度,C项错误;功能区分散布局能合理 利用土地,提高交通通达度,D项正确。 【答案】4.B 5.D 读某地区城市分布及图中甲城市地租等值线示意图,完成67题。 O城市(岡圈尢小表示城市规模) -铁跆、去路K桥架二河殺 6. 图中城市() A. 共有三级城市等级体系 B. 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广 C. 二级城市数目比三级城市数目少 D. 乙、丙都是甲城的卫星城,服务功能相同 7 关于图中甲城市地租值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 B. bd A. ab C. bbc,在两条等值线之间

5、出现闭合等值线,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规律,则db。 【答案】6.B 7.C 8. 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A. 城市总人口增加 B.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 城市工业部门更齐全 9. 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城市交通网不断完善 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 A. B. C.D. 【解析】第8题,对比两图可以明显看出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第9题,工业部门外迁的主 要原因是城市中心用地紧张,人们对环境要求提高以及交通网不断完善,同一城市中的城区与

6、郊 区劳动力价格相差不大。 1011题。 【答案】 8.B9.B 根据中心地理论,回答 小气钺恆中心城市公路 -15 - 10. 新建高速公路会使中心城市的服务() A. 门槛人口增加B.功能增多 C.级别增高D.消费人口增多 1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四个副中心城市影响的范围与人口数相同 B. 四个副中心城市服务的范围以行政区为界 C. 小城镇M不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影响 D. 副中心城市A B对小城镇M的服务存在竞争性 【解析】第10题,新建高速公路,使得较远距离的城市和中心城市之间有便捷的交通, 会使较远区域的人群和产业进入中心城市,所以中心城市的消费人口增多。第11题,小城镇 M

7、 位于副中心城市 A、B的中心线上的中点部位,且 A B规模相当,级别一样,因此,二者对小城 镇M的服务存在竞争性。 【答案】10.D 11.D 城市化过程一般分为景观城市化(即可以被人们所观察到的城市的发展变化,如道路、建筑 物、绿地等的变化)与人文城市化(即城市内部人口潜在的变化,如人口素质的提高、生活方式的 改变等)。下图表示某城市四个区域的景观城市化与人文城市化发展指数分布图。读图,完成12 13题。 八人丈第市化 12该市中的A、B两个区域比较,有关其城市发展水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区域最低B. A区域最高 C. 一样高D.无法判断 13. B区域() A. 景观城市化发展程

8、度较高,城市规划合理 B. 应进行合理的区域规划,加强人文城市化建设 C. 人文城市化指数较高,需加强城市道路建设 D. 城市建设较落后,需提高人口素质 【解析】 第12题,读图可知,A区域景观城市化与人文城市化水平都较高,故其城市化水 平最高。第13题,读图可知,B区域的人文城市化指数高,景观城市化指数低,应加强城市基础 设施建设,提高景观城市化指数。 【答案】12.B 13.C F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1415题。 人口密度万人/平方米) 离市申心距离CF米) 14.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 A. 2千米附近 C. 8千米附近 2010年较1990

9、年增长最 大的是() B. 4千米附近 D. 10千米附近 15.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 A. 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B. 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C. 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D.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 【解析】本题组提供了两条曲线,可以看出距市中心远近人口密度变化的特点。第14题, “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即 2010年大于1990年且差值最大。从图中可以看出,距市中 心6千米范围内都是1990年大于2010年;距市中心6千米范围以外是 2010年大于1990年,其 差值8千米附近小于10千米附近。故选 D。第15题,与1990年相比,2

10、010年该市人口向市中 心集中程度明显降低,边缘部分人口密度升高,这是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现象,而不是城市 化水平降低的表现,这一过程会导致地租水平的变化,但与城市等级提高无关,人口分布的变化 反映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故选 D。 【答案】14.D 15.D 城市绿心是指主要承担城市中心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的绿色空间。有学者提出:打造长江中 游城市群“绿心”,探索城市组团绿心空间结构的新型城镇化之路。读下图,回答1617题。 城市组团绿心空间结构示意图 16图中“绿心”区域适合布局的产业活动是 () A.公园绿地B.园艺苗圃 C. 商贸中心D.交通枢纽 17. 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绿心

11、”将会() A. 保持原有地貌形态不变 B. 增强城市“热岛效应” C. 出现城市“空心化”现象 D. 增加区域的地下径流量 【解析】 第16题,城市绿心是指主要承担城市中心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的绿色空间,图 中“绿心”区域适合布局的产业活动是园艺苗圃。第17题,城市绿心是指主要承担城市中心生 态功能和游憩功能的绿色空间,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绿心”将会改变原有地貌形态、减轻城市 “热岛效应”、促进城市化进程、增加区域的地下径流量。 【答案】 16.B17.D F图为某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 图例 胡城区 昌卫艇城 dj郊贰 V主姿公路 高速公蹄 憨工业区 河壺 阱护帯觸泊

12、 inin中心商务区 18. 在图中,区(CBD)( ) A. 是城市的生产中心 B. 常住居民最多 C. 内部分区明显 D. 环境质量最差 19. 是以住宅用地为主的卫星城。造成它们地价差异的主要因素,并不是() A.与市中心的距离B.自然环境条件 C.基础服务设施D.交通通达度 【解析】第18题,区为中心商务区,常住居民不多,大多为流动人口,但内部分区明 显。第19题,两地与市中心距离差别不大,但两地自然环境、交通通达度、基础服务设施 的差异可能导致地价差异。 【答案】18.C 19.A 读某城市道路和商业中心分布略图,回答2022题。 图例铁跻=街逍;:城区 20. 该城市最大的商业中心

13、应位于图中() B.乙处 A.甲处 C.丙处D.丁处 21 .若该城市要建一个专业性的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则该市场的最佳位置是() A.甲处B.乙处 C.丙处D.丁处 22 .该城市的重化工业应该布局在城市的() A.西北方向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D.东南方向 【解析】第20题,商业区一般位于市中心,且位于交通便利的地方。读图可知,该城市 最大的商业中心应位于甲处。第21题,专业性的大型商品交易市场一般分布在铁路沿线或公路 沿线等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另外,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占地面积相对较大,一般布局在距市中心 较远、地租便宜的地方。综上所述,乙处是最佳位置。第22题,重化工业会产生大气污染和水

14、 污染,一般布局在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河流的下游,综上可知,该城市的重化工业应布局在城 市的东南方向。 【答案】20.A 21.B 22.D 24 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结构示意图(局部),M N代表城市功能区。读图,回答23 题。 23 下列关于该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高速公路有利于市内交通和工业发展 B. 火电厂对城市环境保护不利 C. M应该是该城市的住宅区 D. N应该是该城市的工业区 24. 该城市正在规划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适合的位置是() A.B. C.D. 【解析】第23题,高速公路通过市区不利于市内交通发展;该城市位于我国东部地区, 属于季风区,夏季盛行风为东

15、南风,火电厂位于东南方,不利于城市环境保护;M位于城市外围, 应该是工业区;N紧邻市中心区,应该是住宅区。第24题,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应该建在地价较 低,又靠近工业区,便于工人上下班的地方。处为荒草地,且靠近工业区,工人上下班方便, 适于建设公租房、经济适用房等。 【答案】 23.B24.C 25. 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一一中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南亚的印度河谷地在城市建筑风格、宗 教、民俗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这说明() A. 地域文化的形成不分时代 B. 地域文化的形成受一定的地理环境影响 C. 地域文化的形成不分地点 D. 地域文化在世界各地都有相同之处 【解析】 地域文化形成于一定的地理环境中

16、,其形成要受到地域内自然和人文条件的影响。 【答案】 B 二、综合题(共50分) 26. 下图是Ti Ts三个阶段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T, G 0住宅JElit .工如览 (1) 说出T2和T3阶段商业用地的分布特点。(2分) (2) 据图总结T2到Ts阶段工业用地变化趋势并说出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3) T3阶段住宅区出现了明显分化,分析判断甲住宅区的类型和形成原因。(5分) 【答案】(1)T 2阶段商业用地位于城市几何中心;T3阶段多个新的商业用地出现在交通干线 交会处。 (2)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原因:主要是为了保

17、护城市环境和 降低生产成本。 (3) 甲处应为高级住宅区。形成原因:位于城市外缘,地势较高,位于主导风向的上风向, 环境优美且交通便利。 27. 下图是某城市土地利用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2分) (1) 市政府计划将传统工业区A的工业外迁,在此建立大型文化广场和娱乐休闲之地,此举 是否合理?为什么? (5分) (2) 该城市的规划是住宅区向东部发展,工业区向西部发展,是否科学?为什么?(3分) (3) 拟在B、C两地中规划一处商业用地,你认为选择在何地?为什么?(4分) 【解析】第(1)题,A区位于市中心,工业区在此会造成环境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 不便。第(2)题,工业区向西发展

18、交通便利,东部远离工业区则环境质量好。第(3)题,商业区要 接近消费市场并且交通便利。 【答案】(1)合理。该工业区位于住宅区中间,对环境污染严重,应该外迁。居民区基本 上呈半环状围绕 A地,在此建文化娱乐场地,能最大限度方便所有居民的文化生活。 (2) 科学。西部邻近铁路和主要公路干道,运输方便。东部远离工业区,环境质量好。 (3) 选择在C地。C地离另外两个商业区的距离大致相同,B地与南侧商业区距离太近;C地 交通条件好。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新的城市 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

19、划分为五类七档(下表)。 等级 小城市 中等 城市 大城市 特大 城市 超大 城市 n I n I 人口 (万人) v 20 20 50 50 100 100300 300500 500 1 000 1 000 斗必【一甘上X全小H 、. f r / Z rt 八、f.yj- 11r k 材料二 某年江苏省城市地价及省辖市中心城市常住人口示意图。 I| 叫 I 214 1 204-1 652 翻 I fi!53-2 194 拠 2 194-2 2 S5S-4 547 址帀常你人口 :万人 o laiaa O 300-500 (1)按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江苏省13个省辖市可分为 类档,其中特大

20、 城市有个。(3分) (2)苏州的常住人口远大于户籍人口,主要由于 。(4 分) (3)江苏省各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的大致趋势是 ,高地价带的城市主要沿 、 分布。对苏州和南通地价影响最大的城市是 。(4分) (4)影响江苏省内各城市地价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地价差异对低地价区 产业发展的影响是 ,对高地价区产业发展的影响是 。(4分) 【解析】第(1)题,结合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及江苏省辖市人口数量进行对比分析可知江 苏13个省辖市可分为 2类(大城市、特大城市)3档(100300万人、300500万人、5001 000 万人),由图可知特大城市(人口数量在5001 000万)有2个(南京、苏州)。第 题,常住人 口远多于户籍人口说明外来人口很多,主要是因为苏州经济发达、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城市环 境很好,进而吸引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第(3)题,结合图例和图中地价分布可知江苏省各城市地 价分布的大致趋势是南高北低,高价地带的城市主要沿长江(南京、镇江、南通等)和铁路线(京 沪线、沪宁线)分布。由图可知,苏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