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聚丙烯用成核剂增透机理_第1页
透明聚丙烯用成核剂增透机理_第2页
透明聚丙烯用成核剂增透机理_第3页
透明聚丙烯用成核剂增透机理_第4页
透明聚丙烯用成核剂增透机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透明聚丙烯用成核剂的增透机理、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本文简述了透明聚丙烯制备过程中成核剂的增透作用机理、成核剂种类及其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指出了复合化、超细化、新结构创制和低成本新工艺开发是未来聚丙烯透明成核剂的发展趋势。透明剂也称透明成核剂或称为增透剂,是一类用于改善聚合物透光性能的添加剂。聚丙烯制品光泽度和透明性差,外观缺少美感,在透明包装、日用品领域的发展受到限制。利用添加透明剂的方法制得的透明聚丙烯,不仅承袭了聚丙烯原有的优点,且透明性和表面光泽度可与其它一些透明高分子树脂相媲美,性能价格比优于PVC、PET、PC、PS等透明材料,使用范围广,尤其适用于透明性要求高、需高温下使用或消毒的

2、器具方面,如透明热饮杯、微波炉炊具、婴儿奶瓶、一次性快餐汤碗等。透明聚丙烯已成为聚丙烯的一个新品种,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透明剂的开发和应用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1 透明剂增透机理关于聚丙烯透明剂作用机理的研究,国内外已有一些文献报道,但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完整的理论提出和严谨科学的实验验证,所述的观点均是一家之言。尽管目前尚无定论,但从已提出的猜想来看,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种观点:1、Thierry、Garg和Kobayashi等人提出的增透网络成核机理,该理论是目前较为普遍认可的增透机理。该理论认为增透剂是成核剂的一个特殊亚族,具有物理本身自行聚合的聚集性质,可溶解在熔融聚丙烯中,形成均相

3、溶液。聚合物冷却时,透明剂先结晶形成纤维状网络,该网络不仅分散均匀,且其中的纤维直径仅有100埃,小于可见光的波长,该网络的表面即形成结晶成核中心,这是因为:(1)、这个纤维状网络具有极大的表面积,可提供极高的成核密度;(2)、纤维的直径与聚丙烯结晶厚度相匹配,还被认为能促进成核;(3)、纤维很细,不能散射可见光。因此,透明剂作为异相晶核提高了聚丙烯的成核密度,使聚丙烯形成均一细化的球晶,减少了对光的折射和散射,透明性增大。2、透明剂分子氢键二聚形成V型构型容纳聚丙烯分子链的增透作用。Titus 等人研究了多种苄叉多元醇类化合物对聚丙烯的增透作用,发现具有自由羟基的二苄叉山梨醇类化合物的增透效

4、果显著,而无自由羟基的二苄叉木糖醇类化合物的增透效果很差,据此提出自由羟基是DBS类透明剂发挥增透作用的重要条件。他们认为DBS类透明剂首先通过分子间氢键二聚,这个二聚体通过两个连接一个透明剂分子与另一个透明剂分子之间的氢键而稳定下来。该二聚体形成一个V型结构, 能够很好地容纳螺旋结构的聚丙烯,被粘附在V形构型中的螺旋结构聚丙烯分子运动受到限制,一方面减少了其返回到无规线团的几率,即提高了螺旋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降低了结晶自由能,从而促进成核,减小球晶尺寸达到增加透明度的效果。3、透明剂在聚丙烯熔体中形成超分子结构的凝胶化增透作用。Shepard和Thorsten 等人运用超分子结构和凝胶化

5、理论分别研究和解释了DBS类透明剂对聚丙烯熔体成核结晶的影响,他们认为透明剂在聚丙烯熔体中形成超分子结构的凝胶化成核作用。由于DBS类化合物分子内存在两个自由羟基,因而在聚丙烯熔点以上的温度下能够通过氢键作用形成具有超分子结构的三维纳米纤维网络,且比表面积增加,产生凝胶现象,进而为形成大量均匀分布的晶核奠定了基础。对于苯环上具有取代基(如甲基、乙基等)的DBS类衍生物,由于这些取代基有助于增加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凝胶化温度高,因而增透效果更好。2 透明剂的种类及代表性产品聚丙烯透明剂种类不是很多。按照化学结构来区分,透明剂主要有二苄叉山梨醇类、有机磷酸酯盐类、松香脂类。二苄叉山梨醇类和有机磷酸酯

6、盐类都有比较好的透明改性效果。二苄叉山梨醇类可溶解在熔融的聚丙烯中,形成均相体系,因而成核效果好,缺点为高温下不稳定,易分解释放母体醛,从而产生气味,有压纹和发白现象产生,不适于食品包装用。有机磷酸酯盐类的成核效果不如二苄叉山梨醇类,价格较高,且在聚丙烯中的分散性比较差。但耐热好,并且可用于食品包装。松香脂类主要是以天然松香为原料而得的一类新型透明剂,该产品主要有KM-1300和KM-1600两种。透明剂的种类及各种产品的特性如表1所示。表1 聚丙烯透明剂种类及特点类别特点典型代表二苄叉山梨醇类具有优良的改善聚丙烯透明性、表面光泽度及其它物理机械性能,且与聚丙烯的相容性好,基本无毒性。二苄叉山

7、梨醇(MDBS)有机磷酸酯盐类无毒,价高,对聚丙烯透明性的改进仅次于二苄叉山梨醇类,在聚丙烯中分散性差,热稳定性好,有优异的改善聚丙烯的刚性、表面硬度及热变形温度的性能2,2-甲叉双(4,6-二叔丁基苯氧基)磷酸钠(PTBPNA)松香脂类无毒、价格低、成核效率高KM1300和KM16002.1 二苄叉山梨醇类透明剂二苄叉山梨醇类透明剂具有如下结构式所示的通式,根据取代基和开发年代的不同,市售品种涉及表2所列的三代产品。表2 各代二苄叉山梨醇类透明剂R1R2化学名称缩写第一代HH二苄叉山梨醇DBS第二代ClH二(对氯苄叉)山梨醇p-Cl-DBSMeH二(对甲基苄叉)山梨醇p-Me-DBSEtH二

8、(对乙基苄叉)山梨醇p-EtDBS第三代MeMe二(3,4-二甲基苄叉)山梨醇DMDBS第一代透明剂是山梨醇与无取代苯甲醛反应制得的1,3,2,4-二苄叉山梨醇。代表性品种如Milliken化学公司的Millad 3905、Ciba精化公司的Irgaclear D和山西省化工研究院的TM-1等。但这类产品增透效率不高,高温下不稳定,易发生降酯反应释放母体醛,产生气味,加工条件苛刻,温度高时会析出在加工设备表面上,故市场受到一定的限制。80年代中后期通过加入取代基、引入侧链杂原子等方法,开发了第二代透明剂,主要有对氯甲基二苄叉山梨醇、双-(对-乙基苄叉异丙基)山梨醇)、1,3,2,4-二(4-甲

9、基苄叉)山梨醇)等对位具有取代基的二苄叉山梨醇类衍生物。市售产品包括Millad 3940(Milliken化学)、Irgaclear DM(Ciba精化)、NA-S20(上海科塑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和TM-3(山西省化工研究院)等。第二代产品虽然在性能上较第一代有了改善,但对人类感官有刺激,使用过程中存在气泡较多、气味较大的问题,应用受到了限制。第二代产品所带的气味和味道主要是在山梨醇缩醛生产过程中的残留醛和树脂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醛引起的。为此,在对产品后处理进行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有关专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如对山梨醇进一步纯化以除去游离醛;加入除味添加剂,消除游离醛产生的异味;加入稳定剂

10、如胺类,防止游离醛的进一步产生。这些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并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应用,如采用长链脂肪酸(如二十二酸的乳液)包覆p-Me-DBS或用环化糊精(、)与p-Me-DBS等搀混后加入到聚丙烯中均能达到较好的消除气味的效果,但试用规律性差。第三代二苄叉山梨醇类透明剂是美国Millken 化学公司20世纪90年代初首先开发并应市的化学组成为二(3,4-二甲基苄叉)山梨醇,它结合了第一代和第二代二苄叉山梨醇类透明剂的应用特点,即在保持第二代二苄叉山梨醇类透明剂聚丙烯树脂优异的增透改性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产品的气味,改善和提高了热稳定性,可用于通用或苛刻条件下的透明制品。继Millik

11、en公司之后,新日本理化公司、上海科塑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晟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省化工研究院于最近亦应市了类似结构的产品。二苄叉山梨醇类透明剂的典型代表美国Milliken化学品公司的三代产品制得的透明聚丙烯的性能如图1所示。图1 各代二苄叉山梨醇类透明剂对聚丙烯雾度的影响(透明剂添加量为0.24wt)自70年代二苄叉山梨醇的合成专利问世以来,由于它具有使晶核形成和被溶剂触变凝胶化的特性,被广泛用作塑料、涂料、粘合剂、日用和医用品等行业的添加剂,合成技术得到了较大发展,所采用的方法有间接法、连续法和逆向催化法,反应多以硫酸、对甲基苯磺酸作脱水剂,以甲醇、环己烷或正庚烷等作反应介质,

12、用山梨醇、苯甲醛或取代苯甲醛为原料,在反应介质回流温度下反应57 hr,加入碱性溶液中和并蒸馏回收反应介质,产物经精制得到二苄叉或取代二苄叉山梨醇类产品。在催化剂作用下,山梨醇分子上的1,3位碳原子和2,4位碳原子上的羟基各与一分子苯甲醛或取代苯甲醛缩合反应而得到二苄叉山梨醇。其反应过程如下:近几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对透明剂增透效果要求的提高,对该类透明剂的研究不再局限在对称型的二苄叉山梨醇上,非对称的二苄叉山梨醇透明剂的合成与应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华东理工大学辛忠等创制了一系列非对称二苄叉山梨醇缩醛类透明成核剂新结构,其透明成核效果与MDBS相当,没有气味;并申请了专利保护。该类透明

13、剂具有如下的通式:其中:R1H, Cl, Me, Et等,R2H, Cl, Me, Et等,R1R2。该类透明剂是采用山梨醇与两种不同的苯甲醛(取代苯甲醛)在一定的条件下脱水反应而得,其反应方程式如下:2.2 有机磷酸酯盐类透明剂有机磷酸酯盐类透明剂在高结晶度的聚烯烃加工中应用较多,它能赋予制晶更高的透明性、刚性、热变形温度和结晶温度。和二苄叉山梨醇类透明剂相似,有机磷酸酯盐类透明剂也分为三代产品,其结构通式如下式所示。其中,R1单键, (m=1,2),CHR4,S;R2,R3H,烷基(C18);M碱或碱土金属离子;n1,2。表3 各代磷酸酯盐类透明剂化学名称商品缩写代号第一代二(4-叔丁基苯

14、基)磷酸酯钠盐NA-10第二代甲撑双(2,4-二叔丁基苯基) 磷酸酯钠盐NA-11, NA-40第三代以甲撑双(2,4-二叔丁基苯基) 磷酸酯铝盐为主的复配物NA-21, NA-45磷酸酯盐类透明剂是日本旭电化公司近20年来对聚烯烃透明剂的贡献,NA-10作为基本品种最早于80年代中期应市,随后具有双酚磷酸酯钠盐结构的NA-11问世,与NA-10相比,第二代品种的成核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但由于熔点较高(400),难以在树脂中分散。最近,该公司对NA-11的结构进行了修正,推出了牌号为NA-21的第三代磷酸酯盐类透明剂,其主要的化学组成为双酚磷酸酯羟基铝盐,该产品熔点较低,成核效率高,易分散。上海

15、科塑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的NA-40、NA-45亦属此类产品。磷酸酯盐类透明剂一般是由相应的取代苯酚或取代双酚首先与三氯氧磷反应,得到芳基磷酸酯的氯化物,再经水解、成盐制备的。该类透明剂的合成方法以NA-11为例如下:应当指出,磷酸酯盐类透明剂的成核效率较高,尤其对聚丙烯树脂的增刚改性突出,在增透改性方面低添加量(0.1左右)的效果优于二苄叉山梨醇类透明剂,但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增透效果不及二苄叉山梨醇类透明剂。2.3 松香脂类透明剂松香脂类透明剂最早是在90年代后期由日本的荒川化学公司推出的低成本聚烯烃透明剂,该类透明剂具有增透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该类透明剂是由无色松香或歧化松香为原料,经过提

16、纯和皂化而得到。目前主要的产品是KM-1300。以歧化松香为原料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歧化松香溶于有机溶剂,加入选择性沉淀剂有机胺,沉淀完全后过滤,滤饼用盐酸酸化过滤即得脱氢枞酸。将脱氢枞酸与不同比例的氢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反应得到脱氢枞酸的金属盐透明剂,其制备流程如图所示:3 透明剂浓度对聚丙烯透明性能的影响一般来讲,透明剂的增透效果随着透明剂的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加,最后趋于稳定,表现在聚丙烯的雾度随着透明剂的浓度的提高而逐渐下降。图2是两种主要的透明剂二苄叉山梨醇类透明剂MDBS和有机磷酸酯盐类透明剂NA-21的浓度对聚丙烯透明性能的影响。由图2可知,随着透明剂浓度的增加,聚丙烯的雾度逐渐降低,

17、对MDBS而言,当其用量小于0.1时增透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聚丙烯片材雾度均在30以上,只有在其浓度达到0.2以上使时才有显著效果,雾度在20左右。相比之下,NA-21在低用量时就具有比较明显的增透效果。当透明剂用量高于0.2以后,MDBS的增透效果要比NA-21好。图2 透明剂浓度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4 透明剂对聚丙烯其它性能的影响二苄叉山梨醇类和有机磷酸酯盐类透明剂除能增加聚丙烯的透明性外,还可对聚丙烯的其它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聚丙烯中加入透明剂后,有效地提高了成核密度,形成了细小的球晶结构,使机械应力分布比较均匀,结晶温度、维卡软化点均得到了提高。而大量晶核导致结晶结构的极度均一细化,使冲

18、击强度受球晶尺寸变小的影响超过了结晶度对脆性的影响,也使得聚丙烯的性能显著提高。透明剂还可使形成的取向皮层结构的厚度增加3.5倍,加上结晶形态的均匀化,使材料获得较高的刚性。例如,添加旭电化NA-11透明剂0.3份的聚丙烯的弹性模量可从1350MPa上升为1850MPa。透明剂在阻碍降温过程中,聚丙烯熔体的松弛会产生更多带状分子链结构,将球晶晶粒相互联系起来,增加了晶粒间的界面强度和分子间的作用力,使其力学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这些都使材料有可能用于薄壁制品,即在确保设计强度的前提下,使壁厚变薄。如添加了旭电化NA-11改性剂的均聚聚丙烯在保持相同模量的前提下,厚度减薄10。制品的薄壁化,使材料

19、用量减少,成本下降。另外,对于追求小型化的家用电器的壳体,因为腔室容积的扩大,使尚未小型化的零部件安装成为可能,从而提高了产品设计的自由度,在缩短开发时间带来好处的同时,也间接地降低了成本。透明剂在聚合物中能形成数量众多的晶核,缩短了结晶化的时间。而在聚合物冷却时,透明剂在高于聚合物结晶化温度的较高温度下发生结晶,聚合物不需要过冷却就结晶了。这样,透明剂在使结晶化温度上升的同时,也起到了加快结晶速度的作用。如未加透明剂的聚丙烯的结晶化温度为115,而添加旭电化NA-11透明剂的聚丙烯结晶化温度上升为135,当改性剂为0.3份时,聚丙烯在注塑时冷却保压时间从30s缩短为23s,成型周期从52s,

20、缩短为45s,缩短14。结晶化温度的上升可显著地改善聚丙烯的加工性能。在塑料成型加工中,成型周期的缩短就意味着增加企业效益。在透明改性剂使聚丙烯的结晶微细化的同时,熔点较低的非晶部分也均匀化微细化,使聚丙烯的负载挠曲温度上升。如旭电化NA-11透明剂可使聚丙烯均聚物的负荷挠曲温度从115上升到135,这使聚丙烯有可能应用于高温领域,如电子微波炉使用的容器。5 透明剂的发展方向5.1成核剂的复合化及协同效应近几年来,多组份复合是现代聚合物助剂开发的重要趋势,透明剂也不例外。复合透明剂研究领域十分活跃,就组成而言,为了降低透明剂熔点或改善其分散性,从而达到提高聚丙烯透明性的目的,占主导地位的仍是采

21、用加入山梨醇衍生物及其附属成份协同提高聚丙烯透明度;加入山梨醇衍生物及其它功能性添加剂,如有机磷抗氧剂、脂肪酸及其酯类等物质,获得综合性能好的透明聚丙烯,如复合型透明剂Clarifexy 800,它是由酯、酸、盐及其它有机化合物经加工而成,已经过FDA认可;还有用二十二酸的乳液包覆pMeDBS,制成脂肪酸/透明剂质量比为4/6或3/7的混合物,不但有明显地消除异味的效果,而且当该混合物和纯透明剂添加量相同时,聚丙烯透明性相近。但复合透明剂的开发并不局限于几类物质的简单混合,而是对透明剂分子进行设计,使兼具其它功能的产品正在涌现。如对山梨醇衍生物两个苄叉环上至少有几个存在含硫等取代基的改进,其最

22、佳添加剂为每个环上含有一个低烷基硫代基等,从而使其具有高效透明性并兼具有抗氧化降解性等。国外很多学者研究了取代芳基杂环磷酸盐与其它成核剂的复配对PP和PP与PE共聚物的性能的影响:Kosegaki Kimiho 等14用NA-10与水滑石复配对PP进行改性,在100份PP中加入0.1份的NA-10和0.05份的水滑石,可以使PP的弯曲模量由13200 Kg/cm2提高到19400 Kg/cm2,并使PP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Nakajima Yoichi等15研究发现取代芳基杂环磷酸盐类成核剂(NA-11)与山梨醇类成核剂复配对聚丙烯的力学性能的改善有正协同效应,可以使聚丙烯的弯曲模量由单用山

23、梨醇时的14600Kg/cm2提高到17500 Kg/cm2。采用各种复合透明剂进一步改善聚丙烯的透明性,提高拉伸强度、低温冲击强度、耐辐射和耐热性能等已成为聚丙烯增透改性的发展趋势。透明剂正在向试用范围广、效率高、多功能、复合型方向发展。5.2成核剂的超细化及纳米化超细化成核剂的颗粒大小对聚丙烯的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颗粒越大,成核效率越差,力学性能提升幅度越小,透光性越差。反之,颗粒越小,其成核效率越高,力学性能改善越明显。因此减小取代芳基杂环磷酸盐类成核剂的颗粒尺寸可提高该类成核剂在聚丙烯中的分散性,从而提高成核效率。对于成核剂的超细化制备可从工艺和设备两个方面进行。在工艺上采用溶析法制备

24、超细成核剂。在设备上采用高压气流粉碎法制备超细成核剂。华东理工大学辛忠等1613采用溶析法和高压气流粉碎法制备了超细取代芳基杂环磷酸盐类成核剂,研究了溶析法制备超细取代芳基杂环磷酸盐类成核剂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该方法可制备表面积平均粒径Ds为0.594m,体积平均粒径Dv为1.355m,D100.262m,D500.797m,D902.528m的超细取代芳基杂环磷酸盐类成核剂NA-40F。当成核剂的添加量为0.05wt%时,采用平均粒径为1.146m的超细成核剂NA-40F可使聚丙烯的拉伸强度提高10.01、弯曲模量提高13.50,雾度降低45.49,而当采用平均粒径为11.15m的成核剂NA

25、-40时上述三个数值分别为5.21,2.36和8.10,可见采用超细成核剂可大大节约成核剂的用量从而降低改性聚丙烯的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纳米化Chunlei Wu等指出由于纳米粒子具有强烈的自聚倾向和基体树脂熔体的高粘度,用普通的共混方法很难使纳米粒子在聚丙烯中达到均匀分散,因此他们采用射线辐射法制备了接枝改性纳米SiO2并研究了它对聚丙烯的成核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改性纳米SiO2含量为0.5时,聚丙烯的拉伸模量可提高31.58,拉伸强度可提高2.78,断裂伸长率可提高75。B Lehmann等18 研究了纳米SiO2改性聚丙烯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纳米SiO2的含量为0.84时

26、,聚丙烯的弹性模量和拉伸强度可分别提高16.67和4.55。而缺口冲击强度也略有提高。美国肯塔基州的Nyacol Nano技术公司19新推出2个聚丙烯成核剂新牌号NGS-1000和NGS-2000,是尺寸为50纳米、表面改性的二氧化硅粒子,有粉料和母料两种形式可供用户选择。新产品能控制聚丙烯成核,得到综合性能极佳的聚丙烯,提高聚丙烯结晶温度,提高材料的弯曲模量、抗冲击性,降低材料雾度。NGS-1000和NGS-2000还可以抗粘连,改进薄膜使用性能。NGS-1000已获美国FDA批准,可用于与食品接触的场合。推荐主要用于注塑成型,突出优点是改进制品机械性能并缩短加工时间。预计NGS-2000也

27、将很快被FDA批准使用,它可提高聚丙烯结晶温度,作用略低于NGS-1000。推荐用于强调要求提高弯曲模量或透明性的制品。5.3成核剂的新结构创制非对称糖醇二缩醛类透明剂对称行糖醇二缩醛类化合物如苄叉山梨醇(DBS)及其苯环上单取代和二取代衍生物(等)是目前非常有效的聚丙烯透明成核剂。我们创制了一系列非对称糖醇二缩醛类化合物,且均可作为聚丙烯的透明改行成核剂应用,效果非常好,对其结构和组成及应用申请了专利20,同时对于通过山梨醇和两个不同取代苯甲醛合成非对称糖醇二缩醛类化合物的制备过程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通过山梨醇和两个不同取代苯甲醛缩合可制备了一系列非对称糖醇缩醛,但不管如何控制投料比和反

28、应条件,所得的产物均是由对称和非对称糖醇二缩醛类化合物的混合体构成,其中至少含有种对称结构1种非对称结构,各组份比例的变化随醛和山梨醇的摩尔配比的变化而改变;产物中非对称缩醛的含量在2060范围。其反应结构式和GC分析结果分别如下图所示21: 图3,非对称糖醇二缩醛类化合物的混合体组成分析(GC)高分子型透明成核剂近年来,高分子成核剂也引起人们的关注;TOYOTA Akinori和NAGA Naofumi合成了聚乙烯基环戊烷类高分子成核剂(H-PNB)22-23,与传统的芳基磷酸盐成核剂NA-11相比,该类成核剂可大幅度提高聚丙烯的熔融焓。其成核效果如图4所示。Fig.4 H-PNB与NA-1

29、1对聚丙烯熔融焓的影响酰胺型透明成核剂Werner Schmidt等24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支化酰胺类透明成核剂,其特点是中心为一种对称星形取代苯基酰胺。该成核剂的结构通式如图5, 图5酰胺类透明成核剂通式Markus Blomenhofer等研究了该类成核剂的成核效率、透明性与化学结构的关系,发现不同的取代基效果不同;当取代基团相同时,酰胺基的连接方式对成核效果和透明性等有很大影响,酰胺中的氮原子直接连接在苯环上时透明改性效果最佳,连接在苯环上的氮原子越多,透明效果越好,1,3,5三叔丁酰胺苯基的透明改性效果最好,部分成核剂的透明改性效果甚至优于DMDBS1,3,2,4双(3,4二甲基苄叉)山

30、梨醇(见表4)。报道称由于这类成核剂优良的热稳定性和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没有吸收,可以解决现在成核剂在基体树脂中的引起制品的黄变以及制品产生异味等问题。 表4 不同取代基1,3,5苯三酰胺类成核剂改性PP的性能成核剂结晶峰/雾度/%透明度/%空白1106479DMDBS(3988)12537.398.4均苯三甲酸三(3甲基丁基)酰胺121.327.498.7均苯三甲酸三环戊酰胺12128.897.8均苯三甲酸三环己酰胺124.834.597.6均苯三甲酸三(2甲基环己基)酰胺12537.297.6均苯三甲酸三(3甲基环己基)酰胺120.596.184.0均苯三甲酸三(2,3二甲基环己基)酰胺121.698.272.3均苯三甲酸三叔丁酰胺121.336.297.95特戊酰胺N,N二叔丁胺基间苯二甲酰胺124.72694.1N叔丁基3,5二叔丁基苯甲酰胺123.123.794.81,3,5三叔丁酰胺基苯124.816.698.35.4成核剂制造技术的高效、底成本改进随着现代过程工业的发展,产品不断更新,环保要求日益提高,建设生态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为迫切。因此,人们力图灵活应用化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