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调查报告完整版_第1页
实习调查报告完整版_第2页
实习调查报告完整版_第3页
实习调查报告完整版_第4页
实习调查报告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洛阳古代民族服饰的调查报告目录目录.1摘要.2前言.3一、洛阳古代服饰简介.4(一)历史渊源.4(二)保存现状.41、关于汉代.42、关于北魏.53、关于唐代.54、关于清代.6(三)文化意义.61、文化传承的载体.62、审美观念的集合.63、民族凝聚力的体现.7二、关于洛阳的古代服饰.8(一)保守的汉服.8(二)文化融合与改革中的北魏服饰.9(三)开放的唐服.13(四)晚清民国时期被西化的中国传统服饰.151、女性服饰.152、男性服饰.163、纹饰.17三、结论.17(一)民族服饰的存在问题及建议.17(二)民族服饰的意义.18参考文献.19摘要千年帝都洛阳,自古有“八关都邑,八面环山

2、,五水绕洛城”的说法,因此得“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之名,除此之外,她还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和丝绸之路东方起点之一。正因如此具有优势的地理环境,使得洛阳的整体风格开放与保守并存,民族服饰兼有融合与独特。我们将调查现在保存相对完整的汉唐壁画,北魏陶俑,晚清服饰,真实呈现出洛阳对于关于服饰的文化资源,以及它本身存在的意义。通过对洛阳古代民族服饰的调查,将对洛阳古代文化的理解以及民间风俗的展现有更深层次的挖掘,并且对古代服饰的探究,以及对现代的服饰产生一定的影响,实现现代服饰的复古流行趋势,形成一定的文化产业,既能更好的利用文化,又能达到形成洛阳独特服饰的目的,为洛阳民族服饰的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

3、。我们将以严谨的态度深入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细致认真的分析,并对此现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与意见,最终形成一份完整的实践调查报告。关键字:洛阳,古代民族服饰, 陶俑与壁画,文化资源调查前言洛阳古称雒阳、神都,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她交通发达,有“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称,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和丝绸之路东方起点之一。洛阳,立河洛之间,居天下之中,禀中原大地敦厚磅礴之气,具南国水乡妩媚风流之质。开天辟地之后,三皇五帝以来,洛阳以其天地造化之大美,成为天人共羡之神都。正因为如此独特的地理位置,洛阳的神韵得天独厚,连人们的服饰都带有无可复制的独特,引领天下潮流。丝绸之

4、路的繁荣,使得洛阳服饰具有一种兼容美,开放与保守,改革与墨守成规,汉族与少数民族,虽然矛盾,却是绽放一种民族大融合的光彩。我们从沿着历史的脚步,穿越汉代、北魏、唐朝、晚清,一一为您展示洛阳由古至今民族服饰的发展,同时探寻汉唐、北魏陶俑、壁画以及现存晚清服饰的特点及了解其保存现状。在现代,人们对于洛阳的关注多是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佛道发源地,却忽视了多元化的洛阳古代民族服饰,我们对洛阳有关古代民族服饰的文化资源调查,意在宣传洛阳古代传统文化的服饰时尚,也是对于民族服饰的一种保护,更是对即将消失的洛阳古代文化的一种挽留。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首先对洛阳出土的陶俑、壁画,以及保存下来的服饰进行实地

5、调查与记录;同时广泛利用网络与学校图书馆的一切资源搜集相关资料。然后,对实地调查结果与查找的资料进行科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讨论与总结。再次,根据统计、分析、讨论结果提出一些有益可行的建议,最后完成一篇较为完整的文化资源调查报告。关于服饰的文化资源的保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它特殊的材质,极易风化腐蚀,我们希望借此调查报告,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利用相关技术,对现存文物修复与保存,呈现另一种洛阳的民族服饰风采。关于洛阳古代民族服饰的调查报告以汉、北魏、唐、晚清为例一、洛阳古代服饰简介(一)历史渊源中华民族,走过了五千年漫漫长路,其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光辉灿烂的文明成果在整个人类历史上堪称

6、是独一无二的奇迹。中国古代服饰,就以其精美绝伦的外表和极其丰富的文化内容成为世界服装艺苑中的一朵奇葩。中国古代服饰,从草衣遮身、兽皮护体的萌芽时期发展到夏商两代,在款式造型、质料加工及装饰技术上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到了西周,更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服饰制度,使中国古代服饰(尤其是统治阶级的服饰)从内在含义到外在形制都趋于完整。具备“服以旌礼”着装特色的西周朝服饰,标志着中国古代服饰制度的建立,同时也划定了中国古代服饰总的发展道路;春秋至两汉时期经济、政治的发展和变化代表着中国古代服饰的初步繁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争连绵不断和政权的频繁交替,形成了中国古代服饰中的民族融合与魏晋风度;隋唐五代时期社会

7、经济的发达,文化的繁荣,国力的强盛以及对外交通的畅达共同创造了为后人所骄傲的盛世景象。唐代服饰在这种开放的文化艺术氛围中变得华贵富丽,大胆开放。这也造就了隋唐时期成为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的鼎盛时期;盛唐之后,在宋明理学的影响下,宋明时期的中国服饰以一种典雅、朴质、内敛含蓄的美在中国服饰史上继续发展;继宋明之后,在民族融合的清代少数民族服饰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而洛阳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十三朝古都,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河洛文化发源地,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同时她又是丝绸之路东起点,有十省通衢之称。文化内涵厚重而深沉,具有它独特的风采与魅力。即使是在现代文明发展与繁荣的各个城市中,她仍然保持着别样的神秘,像

8、位遮着面纱的少女,让你忍不住一睹她的绝色与倾城。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洛阳历代的民族服饰都具有无可复制的特色,其中我们将选取四个具有不同显著特色,并且对于洛阳文化具有深远影响的朝代汉代、北魏、唐朝、清朝进行重点分析。汉代的保守,北魏的改革,唐朝的开放、清代的民族融合,不同的文化特点带来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下面我们将为您一一道来。(二)保存现状1、关于汉代:汉代厚葬之风盛行,所谓“崇饰丧祀以言孝,盛饷宾客以求名”的风气四处弥漫,上至皇室,下至豪门世族,殷富大户,皆崇尚厚葬,追求灵魂不灭,成仙为神浸透着汉代人的灵魂,这种从凡俗升华到天国的热切情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对物质财富的强烈占有欲,在汉墓壁画

9、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为汉代民族服饰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佐证。1) 洛阳烧沟61号西汉壁画墓中发现的“二桃杀二士图”2) 洛阳卜千秋壁画墓3) 洛阳偃师辛村壁画墓4) 洛阳道北石油站壁画墓5) 洛阳新安铁塔山墓葬(东汉晚期稍早)6) 洛阳唐宫路玻璃厂壁画墓7) 洛阳东郊机车工厂东汉壁画墓8) 洛阳偃师杏园村壁画墓9) 密县打虎亭汉墓壁画10) 洛阳朱村汉墓壁画(东汉末至曹魏)这些文物出土的壁画现在主要保存于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之中。2、关于北魏:洛阳北魏墓壁画在河南洛阳市以北至邙山一带,分布着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的北魏墓葬。建国以来,研究人员及国家相关部门对洛阳北魏墓进行了调查清理,较重要的发观有1

10、) 孝昌二年(526)江阳王元乂墓2) 建义元年(528)常山王元邵墓3) 瀛州刺史王温墓4) 清河文献王元怿墓这些都是北魏时期中原地区壁画的幸存者。出土壁画及文物主要保存在洛阳博物馆和洛阳古墓博物馆之中。3、关于唐代:唐代壁画及陶俑等文物主要集中在出土的唐代墓葬品中,而这些古墓的发现主要集中于洛阳北邙墓葬群、关林地区、龙门镇附近、洛阳市谷水地区以及现洛阳市北窑办事处管辖地区。如:1) 2005年出土于洛阳新区规划中的翠云路上的“大唐安国相王故孺人晋昌唐氏墓”2) 2005年出土于洛阳新区规划中的翠云路上的“大唐安国相王故孺人清河崔氏墓”3) 2008年洛阳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了“关林”附近的30

11、多座唐墓,出土了200余件彩绘陶俑和其他随葬品。加之洛阳其他地区出土的唐代墓葬壁画及陶俑都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现了唐代民族服饰开放的特色。这些出土文物主要保存在洛阳博物馆和洛阳古墓博物馆之中。4、关于清代:由于洛阳并非清代都城,故洛阳出土的皇室贵族的清代服饰是极少的,几乎没有。但由于清代服饰距现代较近,且出土的晚清服饰多数保存有实物,加之晚清服饰对现代服饰影响深远,故有重要的调查和研究意义。据实地调查所知,目前洛阳存有的清代服饰主要保存在洛阳市民俗博物馆之中。包括男女服饰及配饰等。(三)文化意义:1、文化传承的载体中国自古就有衣冠之国的美名,民族服饰历史悠久,各个朝代服饰种类繁多、风格迥异、美不

12、胜举。民族服饰渗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民族服饰又是展现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中华民族服饰历经数千年演变之后,对物质、精神文化加以整合,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气派民族服饰文化体系。它不断传承与展示民族文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将民族特有的生活习惯与审美理念深度透视,并将民族服饰文化的本质特征,通过符号化的形式展现出来。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意识形态多方融合的结果。它是有形的物质文明,又是无形的精神载体,在它的身上体现着每个民族的源流、地域、审美、习俗及文化。因此,民族服饰不仅是展现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2、审美观

13、念的集合曾经有位民族服饰研究家说:“一个民族本来的特征是保存着某一特定地区自古以来的某种习惯。”后随着迁徙和战争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与影响,使民族丧失了纯粹性,混血化了,民族服饰也随之混合。由于不同文化的相互接触、碰撞及新文化的入侵,纯粹的民族服装也就不存在了。可见,一个民族服饰文化的形成,是随着社会环境的每一次改变,自觉不自觉地吸纳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思想意识、审美情趣与心理需求等精神因素,不断加入到本民族的审美习惯中进行调适的结果。而服饰文化所表现出来的“特定范式”,具体表现在服饰上也并非一成不变,相反它会以各种方式悄然发生着变革。这是因为,当服饰从最初单一的实用功能,逐渐扩充到涵盖诸多精神层

14、面的审美文化,期间要经历不同民族审美思想的不断汇集和整合的过程。“整合”使服饰得以变动,而“变”恰恰是服饰的本质所在,它是服饰文化思想发展的动力。于是,服饰的每一次变动皆是在吸收了不同民族、不同阶级、不同群众或者不同统治者的审美观念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所以,民族服饰是人们审美观念的集合。正如汉代服饰的保守是由于汉服历史的发展一直遵循着代代相传,世世相袭的特点,被视为正宗传统文化的象征。当时人们崇尚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是汉服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力;北魏时期服饰的改革,是由于当时少数民族统治政权,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导致的人们在审美观念上的融合和变化,于是出现了北魏孝文帝对服饰的改革;唐代服饰的开放

15、,则是与唐代,特别是盛唐时期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及高度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相关的。而当时的人们也普遍崇尚开放、包容的审美观念,所以,出现了唐服的开放特色;而对于晚清时期的服饰而言,当时的社会已经与西方有了一定接触,服饰自然也受到西方服饰特点的影响,传统与西式的融合使人们有了中西结合的审美观念,于是晚清服饰带有明显的西化特点。3、民族凝聚力的体现民族凝聚力是民族各成员结成统一整体的内在力量。是民族所具有的文化吸引力、民族向心力和社会整合力。民族心理是民族凝聚力的基础;民族意识是民族凝聚力的自觉;民族精神是民族凝聚力的灵魂;汉民族先进文化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融合创新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

16、认同优秀文化的民族传统和共同主旨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涵;反对外来侵略、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根本。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中华民族各成员以其共同的居住地域、社会生活、语言文字、心理素质和民俗传统,组成稳定的命运统一体。而根植于华夏优秀文化传统的民族凝聚力,内在地发挥着形成中华民族、巩固中华民族、复兴中华民族、壮大中华民族的历史性作用。中国古代服饰作为传承文化的载体,审美观念的集合,历代的民族服饰皆有着当时社会所特有的时代特色以及人们共同的心理倾向和民俗传统。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民俗传统和社会环境,共同组成和造就的民族服饰必然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二、关

17、于洛阳的古代服饰(一)保守的汉服之所以将汉服称之为保守的汉服,那是因为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汉服历史的发展一直遵循着代代相传,世世相袭的特点,并且汉服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正宗传统文化的象征,而且汉服本身就处处体现着传统文化,汉服与传统文化是和谐的一家。在洛阳出土的汉墓中,壁画人物、陶俑流行用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结构上,汉服采用幅宽二尺二寸(50cm左右)的布帛剪裁而成,且分为十个部分:领、襟、裾、袂、袪、袖、衿、衽、带、系。取两幅相等长度的布,分别对折,作为前襟后裾,缝合后背中缝。前襟无衽即为直领对襟衣。若再取一幅布,裁为两幅衽,缝在左右两襟上,则为斜领右衽衣。前

18、襟的中缝称为裻。裾的长度分为腰中,膝上,足上。根据裾的长短,汉服有三种长度襦、裋、深衣。袖子与襟裾的接缝称为袼,袖口称为祛。一套完整的汉服通常有三层:小衣(内衣)、中衣、大衣。从形制上看,大衣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袴)、“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袴褶,“通裁”制(长衫、外披)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的常服。普通劳动人民一般着裋褐(上短襦,下长袴)。汉服是通过夏商周最古老的衣裳变化而来的,连裳或者深衣本来是公卿诸侯燕居的穿法,自汉朝以来作为第一礼装。 洛阳七里河东汉墓中出土的长袖

19、拂扬、踏盘而舞的女舞俑;洛阳烧沟东汉墓出土的男舞俑,头戴平冠、上身袒裸、下着喇叭裤,右足屈膝踏地,左足抬起,双臂开掌向上举起,似作拍手踏歌的舞蹈动作。从这些陶俑上,我们不难看出汉服的特色。(二)文化融合与改革中的北魏服饰北魏作为北方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的统治政权, 自公元495年迁都洛阳以来, 积极推行改革,服饰上的改革即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一时期,由于民族的迁徙和融合,洛阳地区反映出服饰多元化的地域风格。在洛阳地区发现的北魏的墓葬有7座。1985年发掘偃师元睿墓、洛阳北魏元邵墓、1990年发现的偃师染华墓、1989年发现的洛阳北魏孟津王温墓、1990年发掘的偃师联体砖厂二号墓锄、洛阳北魏杨

20、机墓、洛阳纱厂西路北魏H1555墓。在这些墓葬中发掘出了许多女俑物件。M9女俑14:37,高21厘米,头梳双螺状高髻,上穿左衽短袖衫,下着长裙,腰系宽带,双手作系带状(图2-1)。M9女俑14:35,高208厘米,头梳双鬟矮髻(图2-2)。 图2-1 元睿墓女侍俑M914:35 图2-2 元睿墓女侍俑M914:37笼冠女侍吏俑:高195厘米。黑笼冠,缚裤,左枉宽袖,腰束带(图2-3)。IV式女侍俑:高16厘米。女侍束发,上穿朱绘宽袖短衫,腰束带,下穿白色长裙,右手下垂提裙,左手握于胸前(图2-4)。半浮雕侍俑:4件,高19.2厘米。小冠,着缚裤,右手握于胸前,原持有物。背部扁平线刻出简单衣纹

21、(图2-5)。舞俑:1件,高15.5厘米。长裙曳地,双手抚膝,举一足起舞(图2-6)。 图2-3 笼冠女侍吏俑 图2-4 IV式女侍俑 图2-5 半浮雕侍俑 图2-6 舞俑执箕女俑:1件,高97厘米。头梳螺髻,身穿右衽宽袖衫,腰束长裙,双手执箕,呈跽坐状(图2-7)。执盆女俑:1件,高117厘米。螺髻,大披肩,腰束长裙,双膝跪地,左手扶膝,右手扶盆,通身粉彩(图2-8)。抱瓶女俑:1件,高98厘米。服饰、坐姿与执箕俑相同,双手抱瓶(图2-9)。烧火女俑:l件,高114厘米。头部微向前倾,梳螺髻,穿短袖衫,大披肩,长裙。左手下垂,右手扶膝。左腿跪地,右腿半屈(图2-10)。 图2-7执箕女俑 图

22、2-8执盆女俑 图2-9抱瓶女俑 图2-10烧火女俑女侍俑:2件,高20厘米。眉目清秀,朱唇。头梳Y髻,裤潴服,腰束带。左手曲置胸前,右手下垂,背扁平(图2-11),流行于北魏迁洛后至528年。女舞俑:舞俑I,1件,高18.9厘米。头梳双髻,着圆领宽袖衫、袖拢于肩,潜皱清晰,腰束博带,缚裤,左腿直立,右腿迈出,作转体状。右手卡腰,左臂残缺(图2-12)。舞俑II,1件,高13.8厘米。头梳螺髻,身穿长袖衫。披锦,腰束红边白裙,左脚站地,右脚半抬,作起舞状(图2-13)。 图2-11 染化墓女侍俑 图2-12 染化墓I女舞俑 图2-13 染化墓II女舞俑笼冠女吏俑:4件,高188厘米。头戴笼冠、

23、着宽袖衫、束百褶裙;左臂自然下垂、右手藏袖执物、右臂挽裙半屈、裙角挟于肘窝、右手执巾样物;眉、目、冠、靴涂墨色,衣、裙涂红镶白边(图2-14)。螺髻女侍俑:2件,高165厘米。头梳螺髻、着宽袖衫、束百褶裙;系锦巾、手执饼形物、屈举腹前、右于执饼形物下垂,巾、裙涂红彩(图2-15)。 图2-14 笼冠女吏俑 图2-15螺髻女侍俑双人牵手女俑:1件。作两手相牵并肩站立状。两人均头微昂,梳双髻,上饰花钿,眉清目秀,脸长圆,神态温和。身着交领宽袖上衣,腰束带,下着裤。髻施黑彩,红腮朱唇,衣为红彩,高17厘米(图2-16)。抱婴女俑:1件,眉目清晰,面带笑意,颈系巾,着宽袖曳地长裙,双手抱一襁褓婴儿;左

24、腿跪,右膝屈,发髻施黑彩,唇、颊涂朱,裙施红彩,高13厘米(图2-17)。老妇俑:l件。头发中分,络于脑后,头微右倾,面部丰满,稍带微笑;身穿宽袖弧边裙,两臂屈置于腰间,双手掌心向上:髻施黑彩,红腮朱唇,裙施红彩,高135厘米(图2-18)。 图2-16洛阳杨机墓双人牵手女俑 图2-17洛阳杨机墓抱婴女俑 图2-18洛阳杨机墓老妇俑从这些发掘出的文物中,我们发现,洛阳北魏墓女俑的服装样式主要有上衣下裙式(即孺裙式) 和上衣下裤式(即挎褶服) 二种,此外在对领口的处理亦出现新样式。一、上衣下裙式, 也叫儒裙式。她们都是肩披被巾, 腰束长带, 上着宽衣短儒, 下着曳地长裙, 其衣纹稠密, 衣袖宽垂

25、至膝部以下, 腰带颇长, 裙腰高至胸部。这种服式的穿法也很独特, 它的下裙是从前掩向后面再以大带系之作缠绕状, 与战国及汉初盛行的长衣下摆斜势绕身而下的掩枉略有不同, 而且它的下裙为多幅长裙, 称为桐裙, 常常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布帛拼接而成。二、上衣下裤式即摺服。其基本样式为上着宽袖上衣, 下穿大口裤, 两膝处各缚一带, 这种服装样式古代称之为挎摺。三、领口样式。古代的服装自开始出现, 不论何种样式, 其领口多为交领, 即衣领口两边叠压, 所谓的“ 和尚领” , 类似现代婴儿装的领口。在洛阳北魏墓女俑服饰中, 既有汉族传统的右枉之服, 又有受胡服影响的左枉之服。以北魏元邵墓V 式女侍俑及女

26、舞俑为代表的为左枉之服, 以洛阳孟津北魏( 侯掌) 墓女侍俑。及北魏元邵墓W 式女俑为代表的为右枉之服, 这种南北混杂的服装样式在同一时期甚至同一墓中出现, 体现了那个时代服装样式繁多且不拘一格的特点。服装和发式在沿袭了汉代以来的汉族传统服饰习俗的基础上, 接受并采纳了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 改良成为具有时代特点并且方便实用的服饰。以传统的糯裙制而论, 汉服多宽袍大袖, 而胡服腰身、袖口多紧窄, 便于活动, 二者相互影响的结果便是北魏女子服饰中特有的宽袍大袖与紧窄的胡服配上及地长裙这两种儒的并行。从各自的特点上说, 后者既便于活动又不失美感与庄重, 因此更符合历史潮流。又如汉族服饰中领口多为右枉

27、或直领对襟, 而胡服则多为左枉, 北魏女子服饰既保留了传统的汉制右枉, 又出现了左枉与圆领等少数民族特点的领口样式。再比如少数民族的挎褶服, 汉族士大夫在接受的同时, 改造成为既符合汉族庄重、严肃的礼制又便于活动的新款服式。(三)开放的唐服唐代政治开明、经济发达以及对外文化交流频繁的社会面貌,使得唐代服饰呈现出色调艳丽、新颖奇特、华美开放、健康洒脱一系列特点,成为中国服装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洛阳地区出土的三彩女俑很好的体现出了唐朝时期的服饰特色。洛阳地区是三彩女俑出土较集中的地区,主要出土在唐墓之中,集中分布在隋唐洛阳城四郊:城北邙山、城南关林、龙门以及谷水一带。双卵髻女立俑:1965年关林59

28、号墓出土。高38厘米,体修长,细眉,长眼,脸圆润,头梳双卵形高髻,身穿白色谭雄辉窄袖襦衣,肩披草绿色披巾,双手抬于胸前隐于披巾之中作站立状,下着黄地间蓝色宽带条纹和小白花高腰长裙,脚穿云头鞋。(图3-1)单刀髻女立俑:1965年关林59号墓出土。高40厘米。体态苗条,脸圆润,头梳单刀髻,身穿花色袒胸窄袖襦衣,肩披白披巾,双手抬起拢于胸前隐于披巾之中,下着蓝彩地间棕色宽条纹和小白花长裙,着尖头鞋,作站立状,此俑与前两件同出一墓且形体风格接近,为初唐之物。(图3-2)练垂髻女立俑:1972年谷水6号墓出土。高33厘米,体态丰腴,面部丰满。额前梳单髻,左右二髻垂于耳际。身穿白色袒胸襦衣,下着绿色长裙

29、高束于胸际,黄色绶带两条飘垂于膝下,褐色披巾搭于胸肩,两臂向前做环举状,右手隐于袖内,左手伸指似乎正在娓娓叙说着什么,着尖头鞋站立,当为盛唐时期之物。(图3-3) 图3-1 双卵髻女立俑 图3-2单刀髻女立俑 图3-3练垂髻女立俑男装女立俑:1981年龙门东山安菩夫妇墓出土。高40厘米,头戴高冠,面部圆润丰满,目视前方,右臂抬起,手拿物,张目作表演状。身穿右衽,白色翻领的黄色长大衣,左臂下垂,足蹬黄色尖头靴。系女扮男装,为盛唐之物。(图3-4)倭堕髻女坐俑:1964年洛阳市北窑唐墓出土。高27厘米。体态丰腴,圆脸丰满,神态端详。头梳倭堕髻,外套绿短袖,内穿黄色长袖襦衣,胸前系绿绶带,肩披白披巾

30、,双脚左前右后相交,两手置于左膝,坐于黄色束腰莲花座上。(图3-5) 图3-4 男装女立俑 图3-5倭堕髻女坐俑从洛阳出土的大量女俑可以看出,唐时服装色彩艳丽,变化多样。他们一般上着各种袒胸领口的紧身衣,下着间色曳地长裙,裙带生风,婀娜多姿。整体上显示除了开放大气,热情奔放的气质。唐时的服装受佛教和胡服的影响极大,这与当时丰富的物质生活和开放的民族政策是密不可分的。(四)晚清民国时期被西化的中国传统服饰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古代被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故传统的汉族民间习俗等意识非常深厚。晚清女装在服饰特点上既保留了传统汉族女装的特征,又与时代相结合而产生了传统与时尚较为融合新颖服装体征

31、。洛阳民俗博物馆搜集了许多晚清民国时期的中国传统服饰。1、女性服饰女装追求喜红尚蓝的传统观念和习惯表现为庄严富丽、和谐统一。在日常生活中,中老年的装束,对蓝、黑、灰等朴素大方的衣着仍保持着一种偏爱。清代汉族女子衣服的边缘如领口、门禁止口、大襟身下、袖体等处多加入“镶嵌、滚边、绣花、包边条彩”等的工艺装饰,早期只有“三镶五滚”,到晚清时发展为“十八镶滚”,以至连衣服本料都显见不多了。图4-1清朝晚期受西方文化影响而不断发生改革的袄裙等服饰开始缩短长度,收有腰身,衣领紧扣,边缘处镶滚花边或刺绣纹饰,从而衬托出端庄、典雅、沉静、含蓄的东方女性之美;经济便利,美观饰体。其上衣多为腰身窄小的大襟衫袄,

32、摆长不过臀,袖呈喇叭型,长及肘下,衣摆多为圆弧形,略有纹式。裙为套穿式,裙上不施绣纹,初尚为黑色长裙,长及足踝,后渐短缩短,取消褶搁,有时有简单绣纹。虽然中原地处内陆,相对于沿海城市来说比较闭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原民间女装习俗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西方女装风尚思潮的影响。 图4-22、男性服饰除了女装之外,男子服饰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这个时期,西式服装渐渐在中国萌芽。与传统的中式服装相比, 西式男装样式简单、装饰较少, 这些特点对传统服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长袍依然是男性最钟情的服装, 款式没有太大的变化, 只是早期流行京装的宽衣大袍, 而后廓型逐渐收紧。特别是受到了西装影响之后, 长袍变得紧

33、小(图4-3)。其次是马褂,马褂套长袍是晚清男性比较钟情的装扮, 长袍的紧小化必然伴随着马褂的收缩。值得一提的是,马褂在比例上往横向发展: 袖长掩手, 袖管窄小, 出现10cm( 3 寸) 不到的小袖管; 下摆上提, 一般只有50 60cm, 到清末仅过腰线, 类似于今天的超短装,冬装稍长些(图4-4)。还有就是马甲,马甲也作马夹, 北方称为坎肩, 是一种常见的日常服饰。衣襟开合有对襟、大襟、琵琶襟以及一字襟之分。晚清领口装饰处理一般为滚一条边镶一至两条, 甚至有四镶以显奢繁(图4-5)。图4-3 长袍 图4-4 马褂图4-5 马甲3、纹饰这一时期传统服用纹样已然风格化和程式化。一般提暗花,

34、大多富有吉祥含意, 如六( 鹿) 合( 鹤) 同春、吉( 盘肠或百结) 庆( 磬) 双鱼( 鱼) 、团寿纹、团花丰字纹等,各种喜相逢图案也颇受欢迎。大小 字是早期用得比较多的图案, 条格和单色织物这样简单现代的织物也日趋流行。而西式纹样的玫瑰、草藤、野花、建筑和风景等渐入上海时尚, 可看出西方 新样式主义的影响。提花织物以平纹缎纹居多,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面料是提花绒类织物。这种织物是在提花机上织出有起绒组织和其他组织互为花地的提花织物, 在起绒组织部分, 进行全部割绒或部分割绒。这类织物, 通常称为漳绒。这一时期的服饰由于它特殊的时代特征,呈现出了中西方文化融合的特色。这一时期的服饰由于它特

35、殊的时代特征,呈现出了中西方文化融合的特色。 图4-6 团寿纹 图4-7 团寿纹 图4-8 团花丰字纹三、结论(一)民族服饰的存在问题及建议传统衣冠服饰所表现的是群体性的等差(这与传统文化重群重类的特性是分不开的),而近代自我个体意识的增强无疑会加速这一“群体性等差”的消亡。随着西方大量民权与平等思想的被陆续介绍进来,要求个性解放个性张显的呼声日益高涨。服饰的解放一方面代表思想的解放,同时也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一种抛弃。因此服饰的现代化过程,是传统服饰的消亡。面临这种古代服饰、传统文化的危机, 洛阳作为一种古城、帝都,更应该守住历史留存的财富,加以利用,开拓出新的研究方向,以便更好地向前发展。洛阳

36、出土的古代服饰并没有保存下来的实物,大多是通过陶俑、壁画等艺术品进行调查,保存下来最多的是清代服装、配饰,但是经过长久的风化腐蚀,并不能完好无损地保存,相关部门应该利用现在高科技对其进行修复,可以对唐代古墓陪葬品木梳、发簪及馆藏的民族服装进行塑化保存,塑化后的骨骸、木梳、发簪和服装等文物具有类似塑料的性能 ,表面的色泽花纹、外形大小等与塑化前保持一致 ,硬度和柔韧性较塑化前有所增强 ,既适用于新出土的陪葬品 ,又适用于馆藏的绵织品等生物类文物。洛阳气候宜人,适宜养生,但是同时对于丝绸来说过于潮湿,不易保存。然而 ,丝绸材料是一种天然蛋白质纤维 ,极容易在氧气和水解作用下发生变质 ,严重影响其保藏。所以对于破损丝绸服饰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根据文物的破损状况 ,应该采用传统的手工衬补缝合法 ,运用不同的针法技能 ,完成了破损百褶裙 ,素缎广袖长袍等的修复工作。除此之外,洛阳的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民族服饰的维修与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