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BRT的成长烦恼.doc_第1页
中国BRT的成长烦恼.doc_第2页
中国BRT的成长烦恼.doc_第3页
中国BRT的成长烦恼.doc_第4页
中国BRT的成长烦恼.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 BRT的成长烦恼专家认为,在中国城市, BRT不只是一个技术性问题,还是一个政策性问题。说白了,就是一个城市资源争夺和分配的问题。在中国二线城市的公交规划里, BRT(快速公交系统)可能是被提出最多的公交解决方案之一。在第一条 BRT线路建成 5 年后,中国已经有 10 多个城市进入 BRT城市行列。 BRT这一舶来品,能否跑赢地铁、轻轨、公交,从而以最富性价比的方式解决城市交通难题?新周刊进行的四城BRT调查结果显示, BRT似乎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症状。在济南,更多的 BRT路线尚未进入状态;在厦门, BRT提高了城市的行进速度,但却成为这座城市景观的最大“杀手”; 在杭州,分道器成为马

2、路杀手, BRT 亦成为众矢之的;在北京,地铁仍是老大, BRT在形成系统之前效用有限。如果把 BRT当作一个孩子,它在巴西已经长大, 并成为公交主力;但在中国,它还没成熟。 要解决 BRT成长的烦恼, 按照交通管理专家何东全的说法, 除了有更为合理的线路规划外,还需解决颇具难度的路权问题。济南:只有 1 号线像真正的 BRT晚上 7 点钟是站务员王桂新最为忙碌的时刻,她所值班的生产路北口, 是济南 BRT1 号线最繁忙的站点之一。 从附近无影山银座广场购物的人大多要经过这个站点,有条不紊地指引乘客上下车是王桂新的职责。 此时,在 2 号线和 3 号线上,她的同事或许也仍在忙碌,但绝对不会像她

3、一样,大约两分钟就会有一班BRT的客车前来等待她指引。济南 BRT三条线路长度相当,都在 11 公里左右,但是 1 号线每天的载客量是 6 万人,而 2 号线和 3 号线的载客量却分别只有 3.5 万和 1 万。从人流量上来看, 1 号线是济南 BRT最繁忙的一条线路。BRT 1 号线很大一段路都是在北园大街上,这条大街是济南北部的主干道。和济南后来新建的BRT线路不同, BRT1 号线直接借助了北园大街及其沿线高架桥的优势。在 BRT1 号线的建设中,其专用道直接建立在高架桥的下方。这种看似“投机取巧”的做法, 不仅为其在建设中节省了不少成本,更使得 BRT的“公交优先”的思路得到了完满的贯

4、彻。由于 1 号线开辟出了两条封闭专用道,相对后来新建的两条BRT线路,其速度上的优势被不少市民所称道。在BRT1 号线开通后,车上拥挤的人群成为这条线路上公交车最为常见的景象。相对而言,在 2 号线和 3 号线的一些路段上, BRT并没有封闭通道,很多时候都和私家车辆以及普通公交混行,这使得 BRT最引以为傲的行车速度荡然无存。从生产路北口到舜耕路, 需要从 1 号线转到 3 号线,当车子行驶到千佛山一带时,记者发现速度已经明显下降。速度是 BRT乘客面对的问题,而 BRT车道占用社会车道则让私家车主反弹。为开辟 BRT而建设专门通道, 是早已有之的做法。 但在济南,这一行为被粗暴地理解为不

5、顾道路现实而直接设立封闭道, 当繁华的历山路两条车道被划拨为 BRT 车道时,这条道路进入了漫长的拥堵期。对于私家车主来说,经过济南BRT 2 号线的历山路段像是一场噩梦。2008年 10 月份刚开通时,这里时常见到的景象是,中间BRT专用道空空如也,两边社会车道拥挤不堪。因而,有市民作出如下恶搞建议:“最新可靠消息,济南市针对历山路问题召开专家讨论会,鉴于历山路的重要性, 以及以往济南城市建设走过的弯路,决定一次到位, 在历山路建设全国第一条地铁地面高架三层复合道路,叫做超级 BRT,简称 SBRT。” 而受益于高架桥, 1 号线和刚刚落成的4号线对北园大街和二环东路的影响没有那么大。虽然济

6、南私家车主常用“别惹它”来揶揄 BRT,不过对于普通的济南市民来说, BRT的开通却仍然是好事一桩。 1 块钱,可随意在 3 条 BRT线路里换车,并且都是空调车。 要知道,济南的“ K”字头空调车收费都是两元。 所以即便拥挤, BRT 1 号线也受欢迎。站务员王桂新说, 原先 BRT 1 号线里 12 米车和 18 米车共存,如今已经全部改成 18 米的“巨无霸”。住在山大千佛山校区的李杰,不止一次被人挤过了站点,从生产路北口挤到了三孔桥,他依然对BRT赞赏有加。私家车主讨厌、 普通市民热爱, 这是 BRT在济南的遭遇。 这种公共交通方式BRT。变为轻轨的成本才会比较低。本地人和外地人对高架

7、桥的理解是不同的, 外地游客不喜欢高架桥, 因为对于厦门的期待建立在美丽小城的幻想上; 本地居民反对高架桥, 是不想集体记忆遭到破坏。不过对于更多务实的厦门人来说,“ BRT伤疤论”更像无聊的小市民情调。生在这座城市的居民, 其实更在意的还是他们自身的生活品质, 而不是外人对这座城市的看法。所以即便高架桥 BRT给人视觉上带来不适感, 厦门人还是喜欢谈作为交通工具的 BRT给他们带来的体验。由于高架桥上的车道专属于 BRT,所以速度并不像济南的某些地段。“轮渡到集美,坐普通公交车要一个小时,坐 BRT大约 30 分钟,多花 1 块钱可以省 30 分钟,划得来。”这是厦门人给外地人的建议。厦门人

8、说,行驶在高架桥之上, 从空中的角度看厦门其实也别具一番风情。 豆瓣网友苏漠对 BRT的体验非常感性: “这个城市有太多的人抱怨捷运的高架桥划割了明净的蓝天,令城市变得丑陋。 可是他们是否曾想过, 高架桥上远眺城市的时候,人的思绪也一点点飘散开,跃入城市不为人知的角落?”陈阳则以自身的职业敏感, 看到了 BRT对于城市未来的意义, 他说: “相比很多滨海城市, 我们能看到厦门的缺陷, 岛内岛外两侧的连接太少了, 即跨海的桥、隧道太少,这样的交通系统制约了城市发展。 BRT的出现,可以在单位时间内更多地在水的两侧转移人口, 也就更加紧密连接了岛内外, 这对不断扩张的厦门城意义可谓非凡。”杭州:质

9、疑最多的BRT杭州 BRT 1 号线(简称 B1 线)是全国第二条开通的 BRT线路,不过它面临的争议可能是最多的,它曾在一个多月里造成 13 起交通事故;它也可能是全国最贵的 BRT,它的票价是 4 元,公交卡是 2 元。在中央电视台的 今日说法 中, B1 线几乎被所有人指责,包括私家车主、普通市民和 BRT客车里的乘客。私家车主指责 BRT制造拥堵,而乘客则指责 BRT速度慢。有杭州市民用“不畅通”、“不经济”、“不安全”来形容杭州在杭州的老城区内,并没有多少 B1 线经过的地方,这也使得市民对 BRT的认识并不多。 杭州 BRT经过的地方, 主要是杭州高新区和下沙的高校园区。 在杭州市

10、中心,西湖大道是 B1 线唯一经过的主干道。正是这条道路,引发了杭州市民对 B1 线的质疑。杭州人胥杨洋说:“西湖大道就在景区附近,因为这里本来就很挤,还要专门让出一条道给公交车, 这使得这条路在旅游高峰的时候更是人满为患,因而 B1 线经常被别人骂。”B1 线全长 28 公里,从黄龙到下沙一个小时左右。“不畅通”的说法主要来源于私家车主, 在杭州老城区, 车道资源十分有限, 而 BRT占用的道路显然让私家车主不太满意。在西湖大道等地,私家车经常会被困住。不过,从 BRT乘客的角度出发,胥杨洋并不认为 B1 线有多糟糕,她也不认同今日说法里面 B1 线乘客的看法。从她的乘坐体验来看, BRT并

11、不算慢,原来一个小时的路程,现在 BRT只需要 40 分钟就能到达。胥杨洋此前在杭州大厦附近上班,从拱宸桥到上班的地点,是杭州 B1 线要经过的地方, BRT因此成为她最好的出行选择。除了上班,到下沙高校园区看男朋友,乘坐 BRT也是最方便的。这段漫长的路程,如果打车,要花费 50 多元。除了车主口中的“不畅通”和乘客口中的“不经济”, 杭州交通面对的另一个现实是杭州的私家车在 2005 年已经超过了 23 万辆,而且老城区道路资源缺乏。杭州市民对 BRT的不满情绪,最终通过 BRT那个小小的黄色分道器爆发出来。 在BRT专用道上设置分道器,使得在一个多月里发生与之相关的交通事故 13 起,造

12、成 1 人死亡, 7 人受伤。不过,杭州市民看起来问题丛生的 B1 线,在何东全看来,其实只是设施上存在问题。他向本刊表示,杭州 BRT专线至少要完全封闭, 才能解决现在的问题。“BRT设施的保证是非常重要的,很难通过管理的手段达到目的。设施一定要做得比较全,就杭州而言,至少还是要完全隔离(硬隔离)。杭州BRT运营管理水平比较好,但是设施限制了它的运营。”何东全说,在杭州这样的城市, BRT运行良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公共交通体系,而无需依赖地铁等。北京:线路能多点儿吗?为了体验 BRT1 号线的速度,国际先驱导报的记者金微从起点站前门坐到了终点站大兴德茂庄,这段路是北京公共交通网中的南中轴线

13、。 16 公里的路程,花了他 40 分钟的时间。“这个速度我能接受。”这是他对 1 号线的看法。让他意外的是,早上九点从前门出发,1 号线一路上并没有多少人上车。跟司机聊天他才明白,这个时间点像他一样“出城”的人则非常少 , 而从大兴德茂庄“入城”的外地人会把 BRT车子塞爆。和济南等城市的 BRT线路不同,北京的 BRT 1 号线已经出现了“单向繁忙”的特点,人流集中在早上“入城”和晚上“出城”的人当中。 到了大兴德茂庄, 金微再返回前门,已经没有来时那般轻松,他已经难以挤上 BRT的车子。北京 BRT 1 号线可能是目前中国运量最大的一条线路,每天的运量是 14 万人次。目前已经有 100

14、 多辆车子被投入到 1 号线的运营当中。 宁师傅说, 人流量多的时候,发车的频率是十秒以下一班。不过,金微认为不错的BRT速度,在一部分人看来,仍然不算快。在专用的封闭道内,不少“进城”的人并不能理解司机为什么不开得更“猛”一些。宁师傅的解释是,即便在封闭的BRT专用道内,车子的速度依然需要控制在每小时60 公里以内。在金微看来,BRT 1 号线虽然最主要的好处在于把时间控制在40分钟左右。“别的公交车经常堵车, BRT虽然也会堵车,但是不多。更多时候,只是红绿灯耽误一些时间。”北京 BRT 1 号线从 2005 年开始运营,是中国第一条 BRT线路。时任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的魏成林曾表示, “

15、大容量快速公交能够覆盖轨道交通不能覆盖到的地区,对于轨道交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补充”。而目前 BRT1 号线,已经在大兴区发挥了如此效用。宁师傅表示,原本大兴直接乘坐公交车去“市区”的人,现在为节约时间,很多会到 BRT的站点转车。目前,北京已经开通 3 条 BRT线路。在金微看来, BRT线路还是少了一些。如果能延展到自己的小区附近,他能节省更多的路上时间。对于 BRT未来的地位,魏成林此前曾说: “从未来北京公交的发展构想来看,以后北京的公交车将分为快线、 普线和支线。 快线包括 BRT大容量公交、 大站快车;普线主要连接城市次干道,与快线相连接;支线则连接普线及各个小区道路。”何东全则表示

16、, 像北京这样的超级都市, 应该有更多的 BRT线路和地铁相互补充和支持。 “北京的轨道交通可以说是发达的, 客流量是 400 万一天。但是你看公交客流是 1400 万到 1500 万,也就是说有 60%的客流还是要靠地面公交来承担,所以对这部分人, 你怎么提供更好的服务?其实就是要做这个快速公交。 BRT 在特大城市,要和轨道结合共同构成一个互相补充、 支持的支撑城市交通的网。 ”何东全: BRT是一个政策性问题(何东全,美国能源基金会北京代表处交通项目主管,参与规划北京、 济南等城市 BRT项目)现在 BRT线网的选择应该兼顾两方面: 一个是它的需求, 另一个就是它的实施条件。 BRT以何

17、种方式建设?这个就看你的目标是什么。如果你的目标是要服务更多的老百姓,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享受这种高规格的公交服务,那么 BRT 一定是一个对道路资源的重新分配。 BRT是一个技术问题,但是可能更主要还是政策性的问题, 就是你把你的资源最多用在什么地方, 这就是一个路权分配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一个资源争夺和资源分配的问题, 路权的问题。 如果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 (主要路权分配给谁?)这个答案是非常明确的。只不过就是说,坐小汽车的人话语权要大得多。 其实你就看这简单的历山路, 刚出来大家意见很大,但是去提意见的人是什么人?其实就是开小汽车的人。 就济南历山路来说,小汽车的出行和 BRT的出

18、行,如果就从人数上来说, BRT一个小时可能运送五六千人甚至上万人,但是那两条道让小汽车走,可能只运送1000 人。交通为什么人服务是一个问题, 另一个问题则是你怎么有效地去运人, 而不应该只是让小汽车跑起来。 如果我们把问题停留在怎么样让小汽车不堵, 是不可能的。最核心的问题是, 城市里还是要提供一个小汽车之外的解决方案。 有很长的时间我们的道路规划设计都是围绕小汽车服务的, 可能大家的想法就是只能解决小汽车的问题。我们说美国曼哈顿,大家都有钱,大家都有小汽车,但是真正在那里能开车上班的人有多少? 90%是通过他们的公交体系实现的。因为限制的不是你钱的多少, 而是空间资源不允许你这样做。 在我们国家, 大家还没有形成这样的认识。有人会觉得你让我买车不让我开车?我们做过一些城市出行成本的分析, 就是大家采用小汽车出行, 你的成本是现在付出的成本的几十倍。 如果你把这些道路资源换成其他的, 比如说修房子, 或者其他。一个开小汽车的要让其他十几个人的税收成本来抵消他一个人的, 甚至我们还没算污染的成本。私家车出行的拥堵是 BRT引起的吗?我觉得这个问题首先要说得很清。 事实上,在上世纪 70 年代,世界所有交通专业的人士达成共识,就是希望以道路资源来支撑小汽车的交通, 这是一条没有出路的路。 不管是任何一个国家, 多么高的管理水平, 你的道路用高架体系也好,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