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古诗欣赏中考试题汇编(截至2023年)_第1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古诗欣赏中考试题汇编(截至2023年)_第2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古诗欣赏中考试题汇编(截至2023年)_第3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古诗欣赏中考试题汇编(截至2023年)_第4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古诗欣赏中考试题汇编(截至2023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古诗欣赏中考试题汇编(截至2023年)目录沁园春·雪(毛泽东) 2行路难(李白)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19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42月夜忆舍弟(杜甫) 54商山早行(温庭筠) 58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61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61咸阳城东楼(许浑) 65无题(李商隐) 66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 68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70

沁园春·雪(毛泽东)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①这首词气势恢宏,意境壮美。上阕写的是______,下阕写的是________,再现了一代伟人的豪迈气概。②“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进行赏析。【参考答案】⑵①北国雪景,评说历史(英雄)(1分)②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群山比作舞动的银蛇,高原比作奔跑的蜡像;同时,“舞、驰”两个又化静为动,使所描绘的景物生机勃勃,生动活跃。(2分)评分说明:(12分)第(1)题共9分,每空1分。错别字、漏字、添字均不得分。第(2)题共3分,第①题每空0.5分;第②题修辞方面得1分,化静为动得1分。(2017黑龙江绥化)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GB2⑴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请写出上阕的最后一句。(1分)=2\*GB2⑵这首词的下阕是“惜”字统领下文,到哪句为止?请你把这个句子写下来。(1分)=3\*GB2⑶这首词上阕的前几句写了眼前的实景(现实景象),后几句写的是虚景(想象景象)。请把写虚景(想象景象)的句子写出来。(1分)=4\*GB2⑷这首词下阕中的“略输文采”与“稍逊风骚”含义相同吗?请写出理由来。(2分)=5\*GB2⑸这首词上阕与下阕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分别是什么?(各写一种)(1分)=6\*GB2⑹请写出这首词中既是对偶又是比喻的句子。(1分)【参考答案】6.(1)分外妖娆(1分)(2)只识弯弓射大雕(1分)(3)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1分)(“红装素裹”是核心句。)=4\*GB2⑷=1\*GB3①含义相同。=2\*GB3②“略输”与“稍逊”都是稍差之意,“文采”与“风骚”都指广义文化。(2分)=5\*GB2⑸描写;议论(1分)=6\*GB2⑹山舞银蛇,原驰蜡象(1分)(2015内蒙古呼和浩特)【甲】沁园春"雪(节选)(毛泽东)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乙】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5.指出下面朗读节奏有诶的一项:(2分)A.江山/如此/多娇B.干戈/寥落/四周星C.惜/秦皇/汉武D.人生自古/谁无/死6.填空。(3分j两首诗都表达了的主题.但两苜诗抒发的感情又有所不同。甲诗侧重,乙诗侧重。7.自选角度,从下列诗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2分j(1)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会赏析句:

【参考答案】5.D.(2分)6.爱国豪迈、自信忧虑、悲壮(3分,每处l分。意近即可)7.(1)此句表达了作者对当今“风流人物”的赞美之情。“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使命,超越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创造了空前伟大的业绩。(2)此句直杆胸臆,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决心(2分,意近即可)(2006湖北黄冈)行路难(李白)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9、这首诗中,诗人用“"“"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2分)10、小语的爸爸创业失败,心情沮丧。小语引用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安慰爸爸。请你说说小语引用这两句诗的用意。(2分)

【参考答案】9、冰塞川雪满山10、示例: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执着追求的信念。小语引用这两句诗,希望爸爸身处逆境时仍能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坚定信念,振作精神,相信终有一天能够走出困境,迎接美好未来。(2023年青海西宁)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9.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诗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表现了悲愤中的一种豪迈气概。B.诗人用“斗十千”“直万钱”这种比喻的手法营造出欢乐的宴饮气氛。C.“闲来”两句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够一展宏才、有为当世。D.全诗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诗人苦闷、惆怅、徘徊、昂扬等复杂的情感变化。10.班刊《名诗佳句欣赏》栏目正在向同学们征集对《行路难(其一)》最后两句的赏析,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从内容和情感两个角度进行赏析。(2分)

【参考答案】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这首诗歌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译文: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ACD.正确。B.有误,诗的开头“斗十千”“直万钱”这是一种极夸张笔法领起,是仿佛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实则是为接下来写感情的激荡变化做铺垫。故选:A。(2)本题考查名句赏析。解答时要注意分析题目要求,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赏析。可以先解释诗句的大意,再分析其所表现的诗人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勇气。答案:(1)B(2)示例一:这两句诗写的是:终有一天,我会乘风破浪,扬起高高的帆,远渡碧海青天。表达了诗人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示例二:最后两句,言乘风破浪,云帆渡海,又奋发振作,情绪高昂,表现出一往无前的精神。【点评】如何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2022湖北襄阳)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4.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是一首乐府古题,李白在诗中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B.诗的开头两句用夸张的笔法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被赏识的愉悦心情。C.“闲来"两句运用典故,诗人期望有朝一日得到明君重用,宏伟的抱负得以施展。D.这首诗是以浪漫的笔法来书写作者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的。5.诗的最后两句是诗人唱出的最强音,历来被人们广泛引用。请说说为什么人们在身处逆境,失意苦闷时常常引用它来自我励志?(3分)【参考答案】4.(3分)B5.(3分)因为这两句诗体现出一种奋发振作、一往无前的精神,以及相信理想终会实现的乐观与自信。(意思对即可)(2020福建福州)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0.“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诗,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2分)【参考答案】【分析】《行路难》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开头写一个欢乐的宴会场面。接着又向读者展现了作者感情波涛的冲击。中间四句,既感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看到了吕尚、伊尹忽然得到重用。“行路难”四个短句,又表现了进退两难和继续追求的心理。最后两句,写自己理想总有一天能够实现。【解答】本题考查赏析诗词名句。赏析句子时,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行路难》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的意思是: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从中看出诗人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从中表现了诗人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引用典故(或用典),通过用典,表现了诗人渴望自己也能像姜太公(吕尚)、伊尹那样,得到先人赏识重用(或有好的官运)。也可说“表现了诗人在心境茫然时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答案:示例:用典(或运用典故),表现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2019黑龙江龙东)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6.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诗人悲愤、失望的情绪。B.“欲渡”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诗人想有所作为但事与愿违,志向难以实现的矛盾、痛苦的心情。C.“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向往。D.末尾两句是全诗的最强音,表现诗人摆脱苦闷,相信理想终会实现的乐观与自信。【参考答案】6.(3分)C(2019内蒙古通辽)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诗,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参考答案】【分析】《行路难》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开头写一个欢乐的宴会场面。接着又向读者展现了作者感情波涛的冲击。中间四句,既感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看到了吕尚、伊尹忽然得到重用。“行路难”四个短句,又表现了进退两难和继续追求的心理。最后两句,写自己理想总有一天能够实现。【解答】本题考查赏析诗词名句。赏析句子时,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行路难》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的意思是: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从中看出诗人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从中表现了诗人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引用典故(或用典),通过用典,表现了诗人渴望自己也能像姜太公(吕尚)、伊尹那样,得到先人赏识重用(或有好的官运)。也可说“表现了诗人在心境茫然时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答案:示例:用典(或运用典故),表现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点评】回答本题,注意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写作手法,体会诗歌感情,注意字词的准确运用。(2019黑龙江佳木斯)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诗中的“顾”“济”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2分)(2)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请简要分析。(3分)【参考答案】12.(1)【参考答案】“顾”意思是:看。“济”意思是:渡过。(2)【参考答案】“像姜尚垂钓碧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乘船经过日边。”诗人借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希望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和任用,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思想感情。(2018广东广州)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8.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中的画线句(2分)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1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2分)【参考答案】18.三字短句,简短有力,表现前路的艰辛。19.人们往往在身处逆境、苦闷时自我安慰、自我鼓励时引用它。因为这两句诗抒写了诗人在长安历经仕途险恶时的深切体验,表现了诗人摆脱苦闷、相信理想终会实现的自信与乐观。(2018河南)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0.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首古诗主要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B.诗歌以叙事开篇,第一二句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三四句急转直下,“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抑郁和苦闷。C.第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仕途的艰难,形象化的语言中蕴含无限的失意;第七八句诗人巧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进一步抒发了政治失意的悲愤之情。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冲开险阻,到达理想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参考答案】10.C(2018江苏徐州)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9.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B.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著”“拔剑四顾”,透露出内心的迷惆痛苦。C.“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D.诗人反复感叹“行路难”,唱出了无穷忧虑、焦灼不安的心声。1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参考答案】9.C1O.这两句话充满对现实理想的坚定信念;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执着追求的豪迈情怀。(2018新疆)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8.(2分)下面对《行路难》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从美酒佳肴到拔剑四顾,由乐景入悲情,形成强烈反差,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B.“冰塞川”“雪满山”暗喻诗人仕途受阻,世道多艰,寄寓着无限的悲苦与无奈。C.诗中碧溪垂钓、乘舟梦日,表现了诗人避世独立的人格力量和纵情山水的人生选择。D.诗的结尾,诗人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参考答案】8.C(C项“碧溪垂钓”“乘舟梦日”反映了诗人希望获得机会,有为于当世的理想抱负)(2017湖北荆州)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闲来垂钓碧溪上,复乘舟梦日边”这句话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答:

(2)简要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答:

【参考答案】10.(1)运用典故或借典故抒情言志。(1分)(2)诗人用“长风破浪”“济沧海”来比喻自己的政治思想一定能实现的坚定信念,表现了诗人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2分)(共3分)(2017青海西宁)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以下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B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B.诗中以“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C.诗中借典故,直接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行船路上必能安全到达彼岸的坚定信心。(2)通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参考答案】【分析】这首诗根据作者的感情变化可分成两部分.前六名为第一部分,写诗人参加宴饮,美酒佳肴却无心食用,想到自己空有一身才华却得不到施展,不由心中愤懑茫然.后六句为第二部分,写诗人并没有就此消沉,而是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实现人生的理想,为国效力.【解答】(1)此题考查了句意理解及作者的情感,作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A:前两句朋友为诗人设盛宴款待,可诗人诗人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所以“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是错误的.B:正确;C:诗中借典故,不是直接而是间接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D:诗的最后两句表达出诗人积极入世的愿望、毅力和决心.故选:B(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要求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诗的一开头,“金樽美酒”,“玉盘珍羞”,让人感觉似乎是一个欢乐的宴会,但紧接着“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就显示了感情波涛的强烈冲击.中间四句,刚刚慨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仿佛看到了吕尚、伊尹由微贱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诗人心理上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急遽变化交替.“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四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真地传达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结尾二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他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通过这样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答案:(1)B(2)是一个积极、乐观、执着的诗人.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2017湖南湘西)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被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1.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羞”,诗人为何“停杯投箸不能食”?(2分)答:

1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常用作毕业赠言,请说说理由。(2分)答:

【参考答案】11.(2分)作者想到现实之路充满坎坷险阻,前途迷惘无所适从,因而内心愁苦,面对玉盘珍馐也无法下咽。12.(2分)此句用典,表达了乐观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意在告诫人们,即使人生处于低潮也不应该放弃理想、信念,只要坚持,机遇总会有的,理想终会有实现的时候。(2016云南)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5.选出下列对李白《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2分)DA.本诗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两句,以富有表现力的动词,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悲愤、郁闷的心情。C.“冰塞川”“雪满山”两个比喻不仅将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而且因其带有浓厚的夸饰色彩使两句诗颇具豪放的气势。D.“多歧路,今安在?”表现诗人已从迷惘中清醒过来,以古人的崇高志向自勉。(2015辽宁葫芦岛)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诗人在写行路难时,用“”、“”(各限填三个字)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2分)(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自古为人称道,请说说此句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参考答案】12.(1)冰塞川雪满山(2)运用典故(1分),表达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意近即可,1分)(2015四川眉山)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请说出“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一句的妙处。(2分)(2)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参考答案】(1)诗人运用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意近即可得2分)(2)本诗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意近即可得2分)(2015内蒙古呼伦贝尔)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5、下列对李白《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这首《行路难》主要表达了诗人悲愤失意之情。B、诗歌前四句的内容形成强烈反差,衬出诗人内心的悲苦,强化了哀伤的程度。C诗歌用"冰塞川""雪满山"作比喻,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寓含无限悲慨。D、"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施展自已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2014辽宁本溪)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盖直万钱。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9.诗歌用和作喻,说明自己的仕途之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2分)10.请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诗蕴含的情感。(2分)答:(2013湖南郴州)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1.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2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写得好,请简要分析。(3分)【参考答案】21.(3分)本诗表达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或“表达了他面对人生坎坷,仍盼望施展自己远大抱负的志向。”)22.(3分)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1分)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2分)(2012贵州遵义)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首诗多处运用典故,请任选一处,并作简要分析。答:【参考答案】8.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暗用典故:借吕尚垂钓渭水边遇西伯姬昌(即周文王)而得重用,伊尹先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后受商汤聘请的故事,表明诗人对从政仍有所期待(抒发自己希望得到重用的心愿);长风破浪: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抒发了诗人对实现政治理想的渴望与信心。(找出典故句1分,分析1分,共2分)(2012山东淄博)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22.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参考答案】21.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意思对即可。2分)22.“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意思对即可。逗号前后各1分.共2分)(2011河南)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3.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14.这首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3、A(2分)14、反映出诗人既苦闷、迷惘、愤慨又积极、乐观、执着的复杂心理。(2分)(2010新疆)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前四句写诗人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羞”的精美食物,却因心中难以排解的烦恼,无法下咽。“停”“投”“拔”“顾”四字,写出了诗人的苦闷抑郁。B.中间四句把诗人心中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交替地表现出来,传达出诗人复杂的心理。C.“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是诗人在极为痛苦的情况下,坚定了探寻出路的信念后发出的感叹。该句是后两句言志前的发问。D.结尾两句反映出诗人倔强、自信的性格,表现出诗人“长风破浪”的坚定信念和沧海扬帆的勇气。7.形象的比喻和善于用典是这首诗的写作特点。请说说“行路难”比喻什么?并写出诗中的一个典故(用诗中文字作答)及诗人引用这个典故的用意。(3分)【参考答案】6.(2分)C7.(3分)比喻:仕途受阻(1分)典故:长风破浪(垂钓碧溪、乘舟梦日边)(1分)用意:希望实现政治理想(希望得到皇帝的重用)(1分)(2010广西梧州)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0、“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2分)21、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2分)【参考答案】20、(2分)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21.(2分)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2009河南)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这首唐诗赏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A、开篇写“金樽”“玉盘”,呼应后面的“停杯”“投著”,有美好的餐具却只能喝点清酒吃点小菜,诗人吃不下这样廉价的酒食。B、“黄河”与“太行’”在诗歌中被赋子了象征意义,表现仕途上走投无路,四处为难。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盼望自己也有姜太公(吕尚)、伊尹他们那样的官运。D、在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情感经历了从怀才不遇和仕途B不顺的茫然到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的变化。(2008四川遂宁)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①“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答:②在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2分)答:【参考答案】①(2分)答:诗人盼望自己也有姜太公(吕尚)、伊尹他们那样的官运。②(2分)答: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茫然变为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2008四川乐山)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①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A.珍羞:精美的菜肴。羞,现在写作“馐”。B.直:价值,现在写作“值”。C.茫然:漫然无所适从的样子。D.今安在:今天会在哪里安宿呢?②诗中“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的意思是:③判断下面对这首诗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A.诗前四句欲抑先扬,极言宴席的华美,又生动刻画出诗人既悲愤郁闷又竭力从苦闷中挣扎出来的自我形象。()B.接着从“茫然”引出行路难,用四个意象揭示人生遭遇的变幻莫测,生动表现出诗人心情的变化。()C.“行路难!行路难!”这感情突发的惊叹,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惊讶与不安。()D.这首诗反映诗人盼望游遍祖国的高大山川和在现实中遭遇艰难的矛盾心理。()【参考答案】14.①D②径直挂上白色的船帆横渡沧海③A.√B.√C.×D.×(2008四川自贡)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①诗中采用“

”和“

”(限填四字)两个典故表达自己有为于当世的理想。②诗中名句“

”表现出诗人

的性格。【参考答案】7.①垂钓碧溪

乘舟梦日(1分,每对一空0.5分)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自信(2007湖北荆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1、对这首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回应白居易所赠之诗,着重抒写这特定环境中自己的感情。B.颔联运用典故,既表现了世态的变迁,又表达出生疏怅惘之情。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表现出豁达的襟怀。D.全诗情感起伏跌宕,整体基调是悲凉的,是一首优秀的酬赠诗。12、请说说尾联的意思并简析其作用。(3分)【参考答案】11、D12、此句意思是: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此句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扣住诗题,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意,也表达了共勉之意,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2023年湖北黄石)悟其理·丰富思想:《礼记》中说:“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请摘抄下面诗中告诉了我们“至道”的诗句,并将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批注在相应位置。(3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诗句:

批注:

(2022山西)8.(2分)选出对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A.首联概写诗人“二十三年”的被贬遭遇,“凄凉地”三个字,举重若轻,“弃置身”三个字,点明是被贬逐、被“抛弃”,这一联表达了他无限的辛酸和悲凉。B.颔联用两个典故,写诗人被贬后归来的感触:当年参加改革的诸多友人多已离世,自己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恍如隔世,无限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C.颈联中“沉舟”和“病树”两个意象表现诗人刚健昂扬的精神,“千帆过”和“万木春”两个意象又表现了诗人难以平静的心绪,此联尽显慷慨激昂的气概。D.尾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扣住诗题,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表达了共勉之意,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示要抖擞振奋、积极进取、重新投入生活。【参考答案】【分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首先紧承白居易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译文: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解答】本题考查对诗歌句意的赏析,解答时需要明确句意以及作者在诗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ABD.正确;C.有误,“沉舟”和“病树”这些意象表现了作者难以平静的心绪;而“千帆过”“万木春”等意象又表现出诗人刚健昂扬的精神。故选:C。【点评】如何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2021辽宁锦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后人常用来揭示的哲理。(2分)10.请简要赏析“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诗。(3分)【参考答案】【分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首先紧承白居易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诗中,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赏析能力。在“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诗中,刘禹锡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闻笛赋”,指曹魏后期向秀的《思旧赋》。向秀与嵇康、吕安是好友,嵇康、吕安为司马氏杀害,向秀经过两人旧居时,听到邻人吹笛子,其声“慷慨”激昂,向秀感音而叹,写了《思旧赋》来表示对嵇康、吕安的怀念。另一是“烂柯人”,据《述异记》所载,晋人王质入山砍柴,见二童子对弈,他观棋至终局,发现手中的“柯”(斧头的木柄)已经朽烂了。王质下山,回到村里,才知道已经一百年过去了,同时代的人都已死尽。“怀旧”句表达了诗人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用典贴切,感情深沉。答案:(1)乐观(积极向上);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2)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参考译文】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去旧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2020江苏徐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2.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凄凉地”三个字,举重若轻,一语带过了多少艰辛!“弃置身”则点明被贬谪、被“抛弃”,字里行间流露出无限的辛酸与悲凉。B.颔联用“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写诗人被贬归来的感触:昔日友人,多已离世,如今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C.颈联诗人以“千帆”“万木”自比,选取“沉舟”与“千帆”,“病树”与“万木”两两相对的意象,表现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活力。D.尾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含共勉之意。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气,奔放中有哲思,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参考答案】

C(诗人没有以“千帆”“万木”自比之意,刘禹锡是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2019广西北部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本诗借“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屡遭贬谪及回到家乡物是人非的感叹之情。(2)请对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作赏析。【参考答案】10.【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典故的运用,解答时需要熟知诗歌内容以及典故在此句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闻笛际”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眠》。向秀跟稳康是好朋友。稳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秘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腻》。显然,此典是表达对故去的老友的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百年,表达诗人多年后回到家乡恍如隔世对往事的怀念。概述为:①闻笛低:怀念故友;②烂柯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2)本题考查学生诗句的赏析,注意可以从比喻修辞的角度分析含义,也可以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句富含的哲理去分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意思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国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他从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所蕴含的深刻道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诗意为: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竟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作者以“沉舟”“病树”自比,并与千帆竟发、万木争春的富有生机的景象形成反衬,蕴含深刻的哲理:新陈代谢,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以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概述为:①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身经危难仍保持坚定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精神(或“虽身经危难却不消极气馁,而是保持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和百折不回的坚强毅力”)②哲理:告诉人们:旧事物必将消逝,新事物必将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答案:(1)闻笛际烂柯人(2)表现了诗人身经危难仍保持坚定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精神,告诉人们旧事物必将消逝,新事物必将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译文: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2019贵州铜仁)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23.下面对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作者写给白居易的回赠之作,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的心情。B.一、二句回首往事,抒发感慨并点明酬答题意。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写出诗人贬谪请地之偏,贬谪时间之久。C.三、四句运用两个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闻笛赋”表达怀念友人之情:“烂柯人”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D.“长精神”即振作精神,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24.白居易极其欣赏这首诗的颈联,称赞它“神妙”。这一联景、情、理结合,将思想性和艺术性巧妙融为一体。请你任选角度赏析此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23.B(一二句没有点明酬答题意)24.哲理:这两句诗包含着一种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常用来说明:没落的事物或由它没落吧;新生的事物依然要按着自己的规律发展下去。(个人的得失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也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总是有希望的,前景将无限美好)情感:诗人通过写沉舟侧畔仍有千帆竞发和病树前头依旧万木皆春的情景,表达了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自信乐观、豁达洒脱的情感。修辞: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浮沉表现出旷达的襟怀。景:沉舟的旁边千帆过往,病树前面万木向荣,描绘出一幅境界开阔、生机勃勃的画面,给人以鼓舞。(2019湖北十堰)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5.选出下列对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2分)BA.诗的首联概写自己“二十三年”的被贬遭遇,字里行间饱含无限的辛酸和悲凉。B.诗的颔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自己被贬归来的感触。C.诗的颈联不仅充满哲理意味,还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D.诗的最后两句点明酬答之意,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表达了共勉之意。(2019辽宁辽阳)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干帆过,病树前头万水春。今日听君歌一面,暂凭杯酒长精神。7.请说出“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一联的妙处。(2分)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蕴含了什么哲理?

(2分)【参考答案】7.诗句运用“闻笛赋”和“烂柯人”两个典故,写被贬归来的感触:当年参加政治改革的诸多友人多已离世,自己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恍若隔世,无限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用典1分,表达的感情意近即可得1分)8.新生事物必然要代替旧事物,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前景无限美好(或: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活力)。(意近即可得2分)(2019内蒙古呼伦贝尔)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6.此诗中作者的情感复杂多变,从到悲痛怅惘,再到,情感真挚,沉郁中见豪放。(4分)17.“舟”是古诗词中很常见的意象,谈谈你对下面诗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4分)=1\*GB2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GB2⑵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参考答案】16.(4分)辛酸愤懑(2分)慷慨激昂(坚定乐观)(2分)17.(4分)⑴诗人以“沉舟”自喻(1分),抒发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身世感慨(1分)。(2017四川内江)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4.诗歌标题的“酬”字本义是指“答谢”,在诗中的具体含义是①。颔联中使用“闻笛赋”和②“”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回归之后的感受。(2分)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2分)。【参考答案】14.①以诗为赠(回赠)(1分);②烂柯人(王质烂柯)(1分)15.诗人通过写沉舟侧畔仍有千帆竞发和病树前头依旧万木皆春的情景(1分)表达了自己身处逆境仍能保持自信乐观,豁达洒脱的情感。(1分)(2017广西柳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B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来的人生经历。C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D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参考答案】6、答案:A7.这首诗尾联中的“长精神”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3分)

(2017河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9.诗歌颔联连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作用是什么?(2分)2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说出你对此句深刻内涵的理解。(2分)21.仔细阅读这首诗,说说诗人感情的变化。(2分)【参考答案】(2分)用两个典故写出了诗人归来时人事全非、恍若隔世之感,表达了无限悲痛怅惘之情。(评分说明:意近即可。)(2分)示例一: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示例二:(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方法)景中寓理,蕴含着事物总是不断地向前发展的深刻道理,不能因眼前的困境而沉沦,我们应对前途充满信心。评分说明:扣住“积极向上”“充满希望与信心”等意思回答即可,或仅停留在诗句字面意思的解释,不给分。(2分)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到对未来的积极乐观,充满着坚定信念。评分说明:需要回答出情感的具体变化,意近即可。(2017湖北恩施)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9.“今日听君歌一曲”中的“君”指的是,“暂凭杯酒长精神”中“长“的意思是。(2分)10.本诗中颔联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答:【参考答案】9. 白居易(乐天)振作评分标准:2分。每空1分。10. 写作手法:用典(1分)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旧友的怀念之情,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1分)评分标准:2分。手法1分,情感1分,意近即可。(2017湖南郴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蕴含什么哲理?答:(2)有人说,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被贬的苦闷之情,你怎么认为?请简要分析。答:。【参考答案】11.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新生的事物必然蓬勃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或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固然不无惆怅情绪,但又以“千帆过”、“万木春”比喻新生事物的层出不穷,显示出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达观开朗,哀而不伤,毫无命运不济的颓唐落寞之感.;(2017湖南娄底)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①这首诗是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中所作,首联运用“

”和“

”两个词语,表现出诗人坎坷的人生境遇。②白居易称赞这首诗的颈联“神妙”将思想性和艺术性巧妙妙融为—体,景、情、理结合,请你任选角度对此联进行赏析。答:

【参考答案】(2)①“凄凉地”“弃置身”或“凄凉”“弃置”②示例一:用“沉舟”和“病树”比喻遭貶谪的自己,用“千帆”和“万木”比喻仕途得意的新贵们,表达了对自己身世的感慨之情。示例二: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定会比現在更好。示例三:这两句诗告诉我们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表达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评分说明:(11分)第(1)题共8分,每空1分,错别字、漏字、添字均不得分。第(2)题共3分,第①题每空0.5分;第②题答对其中任意一点,均得2分。(2016黑龙江绥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4.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①诗的颔联借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

②请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一诗句的哲理内涵。(3分)答:

【参考答案】①“闻笛赋”表达了诗人怀念友人之情;“烂柯人”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②个人的得失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也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总是有希望的,前景将无限美好。(答出大意即可)【解祈】①试题分祈:此题考查学生分祈作者的情感,首先了解链两个典故的大概内容及其蕴含的愔感,从而阅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结合写作背景,刘禹锡罢和州剌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也写诗作答。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②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主旨的理解,阅读诗句,把握诗句的含义,由诗句中的物引申到人的身上进行作答。【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016湖北荆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0.在诗中,刘禹锡没有直接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辛酸与愤懑,而是通过“”和“”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的渲染,让读者自己感受。(2分)11.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尾联看似平淡,实乃点睛之笔,不能忽略”。请赏析尾联中的“长精神”三字。(2分)【参考答案】10.“凄凉地”;“弃置身”。(每空1分,共2分)11.“长精神”即“振作精神”,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信念)和乐观的精神。(或“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或“此三字表明作者态度,不消极气馁,要抖擞精神,积极进取,重新投入生活。”)(意对即可,2分)(2015湖北襄阳)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0.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A.诗歌首联“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B.全诗慷慨激昂,感情豪放,蕴涵哲理,具有很强的感染力。C.颔联引用典故,表达了作者对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惆怅。D.诗中用“沉舟、病树”自比,表现了作者没有因为仕途坎坷而消沉,依然对生活充满信心的豁达胸襟。(2015内蒙古通辽)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9.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A.首联“凄凉地”和“弃置身”写出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流露出诗人压抑已久的愤激心情,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B.颔联用典贴切,感情深沉,“闻笛赋”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烂柯人”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怀念。C.颈联景、情、理相结合,对举“舟”“帆”与“树”“木”,体现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D.尾联点明馈赠原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达了诗人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2015新疆乌鲁木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2.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13.全诗中,诗人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2分)【参考答案】12、引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及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13、由被贬的愤懑、惆怅、忧伤到遇到朋友后的豁达、乐观。(2015青海)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5.(2分)选出对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A.首联中的“凄凉地”“弃置身”流露出作者对自己遭受贬谪的愤懑不平之情B.颔联用“闻笛赋”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感叹,用“烂柯人”的典故表达了对被害友人的怀念C.颈联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D.尾联是作者与友人共勉,“长精神”表现了作者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参考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的把握,注意逐项揣摩.【解答】赏析:首联概写谪守巴楚、度尽劫难的经历.“凄凉地”、“弃置身”,虽语含哀怨,却在感伤中不失沉雄,凄婉中尤见苍劲.二联感叹旧友凋零、今昔异貌.“闻笛赋”、“烂柯人”,借典寄慨,耐人寻味.三联展示的却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寄寓在其中的是新陈代谢的进化思想和辩证地看待自己的困厄的豁达襟怀;在手法上,它则将诗情、画意、哲理熔于一炉,以形象的画面表现抽象的哲理,旨趣隽永.尾联顺势而下,请白氏举杯痛饮,藉以振奋精神.分析:B.颔联用“闻笛赋”的典故表达了对被害友人的怀念,用“烂柯人”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感叹.故选:B.参考译文:巴山楚水凄凉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谪居.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只能吹笛赋诗,空自惆怅不已.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精神.(2015辽宁本溪)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0.对下面这首古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A.本诗是作者为答谢白居易所作。全诗感情真挚,浓郁中见豪放,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B.颔联运用了一个典故“闻笛赋”,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C.颈联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包含着事物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诗句富含哲理,具有普遍意义。D.尾联是本诗的点睛之笔,“长精神”三个字,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2014广西崇左)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8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以下问题。(3分)(1)题目中“酬乐天”是什么意思?(1分)(2)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2分)A.首联,诗人回顾了自己不幸的遭遇,心情酸楚而愤懑。B颔联用“烂柯人”之典表达了对被贬被害朋友的怀念。C颈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沉舟、病树”呼应了首联。D“长精种”即振作精神,写出了诗人的乐观、豁达。[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参考答案】8(1)(1分)以诗赠答(酬答)白居易(2)(2分)B(2014辽宁朝阳)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5.表现诗人重回故地时那种物是人非、恍如隔世感觉的,是哪个短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