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_第1页
初中九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_第2页
初中九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_第3页
初中九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_第4页
初中九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九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一、初中文言文练习题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泂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則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2、,沙鸥翔集,锦鱗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1)本文作者是_(朝代)的_。 (2)下列选项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巴陵胜状/旗开得胜B.薄暮冥冥/日薄西山C.去国怀乡/忧国忧民D.把酒临风/临危受命(3)在第二段中找出两个描绘景物的成语

3、,并分别写出其描绘的景物特点。 (4)文章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5)人生难免会有失意和苦痛,学过本文后,你认为我们应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坎坷与挫折呢?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做法。 【答案】 (1)北宋;范仲淹(2)B(3)浩浩汤汤,描绘洞庭湖水势浩大的特点。朝晖夕阴,描绘岳阳楼景色早晚阴晴多变的特点。气象万千,描绘岳阳楼之景雄伟壮丽、千变万化的特点。(4)围绕“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回答即可。(5)围绕“应有旷达的胸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4、心怀远大的理想,以天下为己任”回答即可。 【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文学常识的积累答题,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2)优美的;胜利。B接近。C国都;国家。D面对;在。 (3)根据平时对成语的积累并结合语境可知,语段中的成语有“浩浩汤汤”“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浩浩汤汤”, 指水势壮阔的样子 。根据语境可知,这里形容洞庭湖水势浩大的特点。“朝晖夕阴”, 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根据语境分析,这里写出了岳阳楼景色早晚阴晴多变的特点。“气象万千”, 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结合语境分析,这里描绘了岳阳楼之景雄伟壮丽、千变万化的特点。 (4)“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意思是,如果没有这种人

5、,我和谁一道呢,这种人指的是上文说的古仁人,古仁人不以为意,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因此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5)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联系生活分析, 人生难免会有失意和苦痛,在失意和苦痛的时候,我们应该像古仁人一样应有旷达的胸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心怀远大的理想,以天下为己任”。 故答案为:北宋;范仲淹 B; 浩浩汤汤,描绘洞庭湖水势浩大的特点。朝晖夕阴,描绘岳阳楼景色早晚阴晴多变的特点。

6、气象万千,描绘岳阳楼之景雄伟壮丽、千变万化的特点。 围绕“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回答即可。 围绕“应有旷达的胸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心怀远大的理想,以天下为己任”回答即可。【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各种常见文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能力。正确理解古文中字词的意思,是学生学习文言文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学习时一要熟读强记,二要用心关注古文中词语在用

7、法上的变化,比如由本义引申为文中的意思,课文注释中提到的文言字词,考到的频率相当高,不可不记,做题时一定要按照注释中的字词解释答题。 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积累能力以及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答题的关键是要理解成语的意思,然后再根据语境分析景物的特点。 本题考查理作者人思想感情的能力。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要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及具体的语句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此题考查思维的拓展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需要学生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对于主观题,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要加强语言的系统训练。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要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

8、感染力。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 ,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 , 茶毕,即掉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 才一

9、举头,已不觉自甜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 , 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袁宏道西湖)【注】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东阿王:三国魏曹植。洛神:洛水女神。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阿宾:袁中道小名,是作者弟。(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雾凇沆砀_是日更定_余拏一小舟_草章领略,未及遍赏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才

10、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3)同样游历美丽的西湖,【甲】【乙】两段文字字里行间传达出来的作者的心绪却迥然不同。【甲】文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张岱在大雪天夜赏湖山时淡淡的_;【乙】文中,明代大文人袁宏道的_之情跃然纸上。(横线处所填分别不超过5个字。) (4)【甲】【乙】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但采用的写法又有所区别。试以文中两个画线句为例,比较写景手法的不同。 【答案】 (1)白汽弥漫的样子;这;撑(船);普遍,全面(2)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刚一抬头,已经不由得眼花缭乱,如痴如醉了。(3)孤寂和愁绪;愉悦沉醉(4)【甲】文画线句用白描的手法,如同一轴写意山水,

11、极其洗练简洁地表现出了雪后西湖的神韵。【乙】文画线句则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仲春二月西湖的山色、花光、温风、波纹表现得非常生动形象,可见可感。 【解析】【分析】(1)句意:(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 句意:这一天凌晨后。是:这; 句意:我划着一叶扁舟。拏:撑(船); 句意:很匆忙地领略了这些景致,没有仔细观赏。遍:普遍,全面。 (2)重点词:俱:都;绝:消失。句意: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重点词:才:刚;已:已经。句意:刚一抬头,已经不由得眼花缭乱,如痴如醉了。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题干要求用原文回答。找出能体现作者

12、感情的句子。比较两文作者的感情。前者孤独寂寞,后者欢欣愉快。 (4)可以从语言的平实和生动上考虑。甲文语言直白,叙事简单。乙文多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要注意结合句子分析。 故答案为:白汽弥漫的样子;这;撑(船);普遍,全面;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刚一抬头,已经不由得眼花缭乱,如痴如醉了; 孤寂和愁绪;愉悦沉醉; 【甲】文画线句用白描的手法,如同一轴写意山水,极其洗练简洁地表现出了雪后西湖的神韵。【乙】文画线句则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仲春二月西湖的山色、花光、温风、波纹表现得非常生动形象,可见可感。 【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

13、力。解答本题要借助于平时的知识积累,因此平时要对文言词语归类记忆。如文言实词可从词类活用、古字通假、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方面归类,考纲中规定的常见文言虚词,如“之”“以”“而”等可分别归纳记忆。解答此类题目时,如遇到课本中学过的,可运用联想法,结合语境,分析比较,做出选择;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本题考查写景的方法。景物描写的方法有:运用多种感官来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运用多种修辞方法等;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语言的赏析。

14、可以从语言的平实和生动上考虑。 【附参考译文】 【乙】从或林门往西走,就望见保叔塔高耸在层峦山崖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西湖上面。午间进入昭庆寺,用茶过后,立即划着小船进入湖中。山峦色彩如女子的眉毛(的色彩),春花的光彩如同少女的面颊,温暖的春风如同(醉人的)醇酒,湖水的波纹如同(平滑的)丝织品,我刚一抬头,已经不由得眼花缭乱,如痴如醉了。这时我想用一个词语来描写(这光景),竟然想不出来,大约像东阿王曾植最初见到洛神时一样。我游西湖就从这一次开始,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晚上同子公一起坐船来到净慈寺,找到弟弟阿宾曾经住的僧房。游览了六桥、岳坟、石径塘等景点后走回来。很匆忙地领略了这些景

15、致,没有来得及全面观赏。第二天早上,收到了陶石篑的请帖。到了十九日,石篑兄弟借同佛学居士王静虚来到了这里,一同游山玩水的好友,一时间都聚集到一起了。3文言文阅读 【甲】 楚于陵子终之妻也。楚王闻于陵子终贤,欲以为相,使使者持金百镒,往聘迎之,于陵子终日:“仆有箕帚之妾,请入与计之。”即入,谓其妻日:“楚王欲以我为相,遣使者持金来。今日为相,明日结驷连骑,食方丈于前,可乎?”妻日:“夫子织屦以为食,非与物无治也。左琴右书,乐亦在其中矣。夫结驷连骑,所蚤不过容膝。食方丈于前,所甘不过一肉。今以容膝之安、一肉之味而怀楚国之忧,其可乎!乱世多害,妾恐先生之不保命也。”于是子终出谢使者而不许也。遂相与逃

16、,而为人灌因。一一列女传贤明传【乙】 接舆躬耕以为食。楚王使使者持金百镒、车二驷,往聘迎之,日:“王愿请先生治淮南。”接舆笑而不应使者遂不得与语而去。妻从市来,日:“先生以而为义,岂将老而遗之哉!门外车迹,何其深也?”接舆日:“王不知吾不肖也,欲使我治淮南,遣使者持金驷来聘。”其妻日:“得无许之平?”接舆日:“夫富贵者,人之所欲也,子何恶,我许之矣。”妻曰:“义士非礼不动不为贫而易操不为贱而改行。妾事先生,躬耕以为食,亲绩以为衣,食饱衣暖,据义而动,其乐亦自足矣。若受人重禄,乘人坚良,食人肥鲜,而将何以待之!“接舆日:“吾不许也。”妻日:“君使不从,非忠也。从之又违,非义也。不如去之。”夫负釜

17、甑,妻载妊器。变名易姓而远徒。莫知所之。一一列女传贤明传【注释】镒:y,古代重量单位,合二十两;驷:s,古代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屦:用麻、葛等制成的一种鞋;不肖:不才,不正派;品行不好,没有出电等。在旧时也是被读书人用来表示自谦的词;甑:zng,中国古代的蒸食用具;红器:纺织工具。(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请入与计之_岂将老丽遗之哉_夫负釜甑_(2)用“”给【乙】文中画线的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楚王欲以我为相,遣使者持金来。若受人重禄,乘人坚良,食人肥鲜,而将何以待之!(4)阅读【甲】【乙】两段文字结合下面句中加点词,体会于陵

18、子终妻和接舆妻说话时的语气和情感。 乱世多害,妾恐先生之不保命也。得无许之乎?【答案】 (1)计议,商量;放弃,舍弃;背。(2)义士非礼不动/不为贫而易操/不为贱而改行(3)楚王想要请我担任宰相,派遣使者带着重金前来。 如果接受了人家的丰厚的俸禄,乘坐着人家的坚车良马,吃着人家鲜美的食物,那么等待你的将是什么!(4)“也”用于句末,表示祈使语气,表达妻子对丈夫性命的担忧以及忠诚的劝告,现在正处乱世,若出仕为官,性命也会受到威胁,妻子能洞察世事,可见其聪明与智慧,面对名利,不为所动,足见其不图钱财,善良贤惠,对丈夫的挚爱。 “乎”与“得无”连用,表达强烈的反问语气,“该不会答应了吧?”写出了接舆

19、妻在不知实情时的反问,其中饱含着对否定答案的期待,当听到丈夫答应之后,她重申丈夫的志向,足以见得她对原则的坚守,不阿权势,不图富贵,不谋私立,不贪钱财,只求丈夫平安。【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句意理解词语意思,注意“计”意思是计议、商量;“遗”,这里是放弃、舍弃的意思;“负”,是背的意思。 (2)这句话的意思是:仁义之士不合礼仪的事情不会去做,也不会因为身处卑贱便改变自己操行。据此可知这句话正确的断句方法是:义士非礼不动/不为贫而易操/不为贱而改行。 (3)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看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以为:把当做,这里是请

20、担任的意思;来“前来”。故此句可以翻译为:楚王想要请我担任宰相,派遣使者带着重金前来。 坚良:坚车良马;肥鲜:鲜美的食物。这句话翻译的时候要调整语序。故此句可以翻译为: 如果接受了人家的丰厚的俸禄,乘坐着人家的坚车良马,吃着人家鲜美的食物,那么等待你的将是什么! (4) 结合语境分析,楚王派使者前往聘请迎接于陵担任国相,于陵征求妻子的意见,他的妻子就给他分析利弊,最后又给他分析当前的形式,说现在正处乱世,若出仕为官,性命也会受到威胁,“也”用于句末,是一种担忧的语气,表达对丈夫的担忧以及忠诚的劝告,由此可见于陵的妻子非常的聪明与智慧,面对名利,不为所动,不图钱财,善良贤惠。 结合语境分析, 接

21、舆的妻子从市场回来听到丈夫说楚王派使者拿着百镒金子,两辆四马车,前往聘请迎接自己去治理淮南, 接舆的妻子非常不赞同丈夫去,当他并不知道丈夫有没有答应。于是就反问丈夫“难道你答应了吗?”这里“乎”与“得无”连用,表达强烈的反问语气。当听到丈夫答应之后,她重申丈夫的志向,足以见得她对原则的坚守,不阿权势,不图富贵,不谋私立,不贪钱财,只求丈夫平安。 故答案为:计议,商量;放弃,舍弃;背。 义士非礼不动/不为贫而易操/不为贱而改行 楚王想要请我担任宰相,派遣使者带着重金前来。如果接受了人家的丰厚的俸禄,乘坐着人家的坚车良马,吃着人家鲜美的食物,那么等待你的将是什么! “也”用于句末,表示祈使语气,表

22、达妻子对丈夫性命的担忧以及忠诚的劝告,现在正处乱世,若出仕为官,性命也会受到威胁,妻子能洞察世事,可见其聪明与智慧,面对名利,不为所动,足见其不图钱财,善良贤惠,对丈夫的挚爱。 “乎”与“得无”连用,表达强烈的反问语气,“该不会答应了吧?”写出了接舆妻在不知实情时的反问,其中饱含着对否定答案的期待,当听到丈夫答应之后,她重申丈夫的志向,足以见得她对原则的坚守,不阿权势,不图富贵,不谋私立,不贪钱财,只求丈夫平安。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能力。文言词语的解释要放在具体的语句中识记更事半功倍。另外,在积累的基础上积累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比如:字形推断法,语境推断法,结构推断法等。另外还要

23、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解答时可以了解文言断句的一些常识,还可以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再根据语感和结构进行划分。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还要注意分析和扣准得分点,即重要的实词、虚词和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语气的能力以及理解思想感情的能力。 语气是说话人在交际中对谈到的情况所持的态度。语气有四种: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答题时要结合语境分析人物说话的语气,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方法是:统观全文,筛选出能直接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从材料的中心内容入手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从作品

24、的表达方式入手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参考译文】 【甲】楚于陵妻,是楚国于陵子终的妻子。楚王听说于陵子终是一个贤能的人,便想让他做楚国的宰相。于是,便派使者拿着百镒(重量单位,一镒二十两,也有说是二十四两)金子,前往聘请迎接他。于陵子终对使者说:“我有妻子在家,请我和她商量一下。”入室后对妻子说:“楚王想让我做国相,派使者拿着金子来。如果今天当了国相,明天便会有众多车马和随从,面前会有吃不完的美味佳肴,你说可以答应吗?”妻子说:“先生你通过织草鞋能挣来食物,并非不能得到物质。再说左边有琴相伴,右边有书可读,应该说是乐在其中啊。即使有众多的车马和随从,但得到安宁所需要的不过仅有容膝之地。即使面

25、前摆满了美味佳肴,便让人觉得甘美的不过仅一点肉食。现在以所需不过容膝之地,一肉之味便可得到快乐,而却要身怀对楚国的忧虑,怎么能这样呢!身处乱世,自然多灾祸,我恐怕先生的性命难保了。”于是,子终出来辞谢使者,没有答应他们的请求。之后,便和妻子一起出逃,为人看守园子,浇灌园圃。 【乙】接舆亲自耕种,供自己吃用。楚王派使者拿着百镒金子,两辆四马车,前往聘请迎接接舆,对接舆说:“大王愿意请先生来治理淮南。”接舆笑而不答应,使者最终没有和他说话而离开。接舆的妻子从市场回来,问:“先生一生坚持仁义,难道到老来要丢弃吗!要不,门外的车迹,怎么那么深呢?”接舆说:“大王不知道我不肖,想让我治理淮南,派遣使者持

26、财物车马来聘请我。”妻子问:“你答应了吗?”接舆说:“富贵是人都想得到的,你难道会厌恶,我已经答应了。”妻子说:“仁义之士,不合礼仪的事情不会去做,也不会因为身处卑贱便改变自己操行。我侍奉先生,亲自耕种保证有食物可吃,亲自纺织保证有衣服可穿。能吃饱穿暖,根据仁义而做事,其中的快乐足以让我们满足。如果接受了人家的丰厚的俸禄,乘坐着人家的坚车良马,吃着人家鲜美的食物,那么等待你的将是什么!”接舆说:“那么,我不答应了。”妻子说:“你如果不听从,便是不忠;你如果听从了,又不合仁义,不如离开这里。”于是,接舆拿着锅盆,妻子拿着纺织器械,改名换姓迁走远方,没有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27、问题。 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 , 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 , 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 , 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造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 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 , 攻守异体 , 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 , 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

28、争也。(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注】殊量:非凡的器量、才能。解带写诚:解开衣带表示诚意。委质:呈献礼物,表示臣服、归附。建:提出。治戎:作战,治军。侔(mu):等,与相等。攻守异体:攻守的形势不同。意思是说,攻者难,守者易。陵迟:衰落、衰败。(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而备失势众寡_大义不及邪_(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3处。 昔 萧 何 荐 韩 信 管 伸 举 王 子 城 父 皆 忖 己 之 长 未 能 兼 有 故 也。(3)文中认为诸葛亮“连年动众,未能有克”的原因有哪些? (4)文中提到的“三顾草庐”这件事在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请你联系故事情节,品读孔明所吟的诗,回答

29、问题。 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口吟诗曰: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诗的末句中“迟迟”两字,有两种不同理解:阳光温暖,光线充足的样子;徐徐、缓慢的样子。你认为哪种理解更恰当?请结合诗意简要分析。【答案】 (1)众人;至,到(2)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付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3)一是诸葛亮的“奇谋”不足;二是诸葛亮的对手都是厉害角色;三是蜀国是小国,兵力少,而且诸葛亮采取攻势,就更难取胜了。(4)示例一:更恰当。“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是说春日正好,春睡正美,描述了诸葛亮高卧隆中,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把一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隐居者的形象活现出来了。 示例二

30、:更恰当。“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是说春天到了,窗外的日光缓缓移动,“我”在草堂里也睡足了觉,该是“我”出山施展才华,实现人生抱负的时候了,把诸葛亮在刘备一再真诚相邀下准备出山辅佐他的微妙心态表现得细致入微。【解析】【分析】解答文言词语的意思,要结合句子的意思进行理解。“而备失势众寡”意思为:因而刘备失去了优势,部队也变少了。众:众人。“大义不及邪”意为公理大义也难于伸张了。及:到、至。 (2)文言语句的短句要建立在对句子优势的理解基础上,本句的意思是:从前萧何推荐韩信,管仲举用王子城父,都是自度自己的长处,不能兼具各方面的缘故。根据句意进行断句,注意题干的限制要求。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

31、的理解,解答此题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抓住“奇谋为短”“所与对敌,或值人杰”“众寡不侔”等语句进行概括:一是诸葛亮的“奇谋”不足;二是诸葛亮的对手都是厉害角色;三是蜀国是小国,兵力少,而且诸葛亮采取攻势,就更难取胜了。 (4)本题无国定答案,考生结合文章内容,联系人物特点进行回答,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一:更恰当。“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是说春日正好,春睡正美,描述了诸葛亮高卧隆中,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把一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隐居者的形象活现出来了。示例二:更恰当。“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是说春天到了,窗外的日光缓缓移动,“我”在草堂里也睡足了觉,该是“我”出山施展才华,实现人生抱

32、负的时候了,把诸葛亮在刘备一再真诚相邀下准备出山辅佐他的微妙心态表现得细致入微。 故答案为:众人;至,到 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付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 一是诸葛亮的“奇谋”不足;二是诸葛亮的对手都是厉害角色;三是蜀国是小国,兵力少,而且诸葛亮采取攻势,就更难取胜了。 示例一:更恰当。“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是说春日正好,春睡正美,描述了诸葛亮高卧隆中,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把一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隐居者的形象活现出来了。示例二:更恰当。“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是说春天到了,窗外的日光缓缓移动,“我”在草堂里也睡足了觉,该是“我”出山施展才华,实现人生抱负的时候了,把诸葛亮在刘备

33、一再真诚相邀下准备出山辅佐他的微妙心态表现得细致入微。【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本题考查考生文言语句的断句能力。解答此题要想了解句意子的意思,运用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进行断句。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考生要熟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找准答题的区域,对相关内容进行概括。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解答此题要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要言之有理。【附参考译文】 当时左将军刘备认为诸葛亮有非凡的器量、才能,于是三次去他住的茅屋拜访他。诸葛亮深感刘备有雄姿

34、伟态,冠压众人,于是以诚相待,双方因此结交深厚。等到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拿整个荆州献降,刘备失去依靠,士兵又少,没有立身之地。当时诸葛亮二十七岁,借机提出妙计,亲自作为使者到孙权那里,向吴国求援。孙权一向佩服刘备,又看到诸葛亮儒雅奇伟,对他十分敬重,当即派遣三万士兵去援助刘备。刘备得以和魏武帝展开战斗,大败曹军,乘胜追击,平定了整个江南。 但是诸葛亮的才能,长于作战、治军,在出奇制胜方面则有不足,管理人民的才干,超过他当将领的才能。而与他敌对的人里面,有的是人中英杰,再加上兵力不足,攻守双方的形势不同,所以虽然年年发动战争,还是没能攻克。过去萧何推荐韩信,管仲举荐王子城父,都是考虑到自己的长处

35、,不可能样样都有的缘故。诸葛亮的政治才能,或许可以匹敌管伸、萧何,但是当时没有王子城父、韩信那样的名将,所以功业衰落,统一全国的大志不能实现吧?大概是天数已经注定,人是不可能用计谋去谋划争取的。5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

36、,更有痴似相公者。”(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余拏一小舟_焉得更有此人_拥毳衣炉火_强饮三大白_客此_(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与原文中_相映衬。巧遇知音,真是人生一大幸事,请你写出两句有关“知音”“知已”的古诗文抒发一下当时的心情_,_。 (4)作者在描绘西湖雪景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案】 (1)撑(船);还;裹,围;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客居(2)(湖上)弥漫着水汽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3

37、)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4)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作者赏雪偏于“大雪三日,湖中人马声俱绝”之时,可见他与众不同的情趣。“一痕”“一点”“一介”和“两三粒”的描写,这“两三粒”正是茫茫雪景中的亮点,显得悠远脱俗,卓然独立。因此,本文描绘的西湖雪景,表现了作者文人雅士式的孤傲和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 【解析】【分析】(1)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注意古今异义词,白:古时罚酒用的,泛指酒杯。一词多义词,更:还。词类活用词,客:名词活用作动词,客居。 (2)本题注意关键词: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一白:全白。一:

38、全或都,一概。莫:不要。更:还。痴似:痴于,痴过。 (3)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意思是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与“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相映衬。前者借“客”偶遇知音的惊喜,赞美作者之“痴”,后者借舟子之口,说“客”“痴”,为作者“痴”找到可以原谅的理由。有关“知音”“知已”的古诗句,如,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写出其中一句即可。 (4)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还采用了白描的手法,表达了作者赏雪的惊喜,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全文情

39、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给人以愉悦的感受。“痴”字(以渔者的身份)表达出作者不随流俗,遗世孤立的闲情雅致,也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美好的情趣。更重要的是形神兼备地写出了赏雪人的情态,将赏雪人融入了这迷人的雪景之中的痴迷之状描绘的生动逼真。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更是用了白描手法。 故答案为:撑(船);还;裹,围;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客居 (湖上)弥漫着水汽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作者赏雪偏于“大雪三日,

40、湖中人马声俱绝”之时,可见他与众不同的情趣。“一痕”“一点”“一介”和“两三粒”的描写,这“两三粒”正是茫茫雪景中的亮点,显得悠远脱俗,卓然独立。因此,本文描绘的西湖雪景,表现了作者文人雅士式的孤傲和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点评】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还要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现象。 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时,既要注意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还注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特别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翻译的句式要和原文一致。 本题注意要在理解文言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析 白描

41、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附参考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

42、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情地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6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推、敲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作“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做推敲之势,观者讶之。(节选自诗话总龟)【注】出自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1)解释

43、下列划线词语。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_又欲作“推”字_(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引手做推敲之势,观者讶之。(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出自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从“炼字”的角度对比“敲”“推”二字,说说贾岛为什么最终选用“敲”字? 【答案】 (1)在;想要(2)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动作,看到的人感到很惊讶。(3)敲显得有礼貌,衬托出夜的宁静,起到以动衬静的作用。 【解析】【分析】(1)解答时,要注意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结合课内所学“于”翻译为“在”;“欲”翻译为“想要”。 (2)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语的理解:引手:伸手;势:动作。 (3) “鸟宿池边树,僧敲

44、月下门”,是历来广为传诵的名句。这两句诗,粗看有些费解。诗人当然不可能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能看到。其实,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用“推”字,当然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故答案为:在;想要 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动作,看到的人感到很惊讶。 敲显得有礼貌,衬托出夜的宁静,起到以动衬静的作用。【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

45、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出游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内容基础上进行分析。7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街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

46、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吴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都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于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

47、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乙】 滕子京负大才,为众所嫉,自谪巴陵,愤郁颜见辞色。范仲淹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仲淹,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在谏故人耳。(节选自过庭录,有删改)(1)请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恐后贻祸_正患无隙以规之_(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把酒临风 执策而临之B.南极潇湘 初极狭,才通人C.则有去国怀乡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D.是进亦忧,退亦忧 是日更定矣(3)翻译下面句子。 此则岳

48、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滕子京负大才,为众所嫉。(4)下列对【甲】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简述写作缘由,“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流露出作者对滕子京政绩的赞赏。B.“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浩瀚磅礴的非凡气势。C.第段采用对比手法描写洞庭景色,一阴一晴,表明了作者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D.古仁人可以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进退之间,皆是为百姓着想,为君王担忧。(5)请联系【甲】【乙】两文,概括范仲淹撰写岳阳楼记的目的,并说说范仲淹具有怎样的思想境界? 【答案】 (1)担心,害怕;规劝、劝诚(2)B(3)这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前人的

49、描述(已经)很详尽了。滕子京依仗着有才华,被许多人嫉妒。(4)C(5)目的:规劝和勉励滕子京。思想境界:范仲淹为国家的前途命运担忧,为天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其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先忧后乐”的广阔胸襟。 【解析】【分析】(1)第一句的大意是害怕他以后遭到迫害。故“恐”的意思是担心、害怕。第二句的大意是范仲淹正担心没有机会来规劝他。故“规”的意思是规劝、劝诚。 (2)A项,“临”都是面对的意思。B项,第一个“极”:直到;第二个“极”:十分、非常。C项,“去”都是离开的意思。D项,“是”都是这的意思。故选B。 (3)第一句的重难点词语有:大观,宏伟景象;备,详尽。第二句的重难点词语有:负,依仗、凭借

50、;大才,有很大的才华;嫉,嫉妒。 (4)C项,一阴一晴,表明了迁客骚人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故选C。 (5)【甲】文“微斯人,吾谁与归”暗含了对滕子京的鼓励和劝勉之意;译文“其意盖在谏故人耳”则直接表明了写岳阳楼记的目的就是规劝滕子京。至于范仲淹的思想情感,【甲】【乙】两文都提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故答案为:担心,害怕;规劝、劝诚 B这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前人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滕子京依仗着有才华,被许多人嫉妒。 C 目的:规劝和勉励滕子京。思想境界:范仲淹为国家的前途命运担忧,为天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其远大的政治抱负和“

51、先忧后乐”的广阔胸襟。【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注意结合语句进行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

52、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对选项要逐项进行辨析,在文中具体落实,进行比照。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的主题思想的理解和分析,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结合文中关键语句进行分析。【附参考译文】 【甲】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

53、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

54、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

55、人乐之后才乐”。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滕子京依仗着有才华,遭到许多人的嫉妒,从庆阳统帅降职到巴陵郡,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在文章中和脸上。范仲淹和他同年考中进士,两人关系很好,也很爱惜他的才华,害怕他以后遭到迫害。然而滕子京豪迈自负,很少听别人规劝,范仲淹正担心没有机会来规劝他。滕子京忽然写信给范仲淹,请求他写岳阳楼记。所以岳阳楼记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的意思大概是在规劝好友了。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予奉使河北,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卯者,横豆石璧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所谓大陆者,皆浊泥所湮耳。尧殛鲧于羽山,旧说在东海中,今乃在平陆。凡大河、漳水、滹沱、涿水、桑干之类,悉是浊流。今关、陕以西,水行地中,不减百余尺,其泥岁东流,皆为大陆之土,此理必然。【注释】湮:积淀。殛(j):处死。大河:指黄河。滹(h)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