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左传选读南京大学高小方_第1页
古代汉语左传选读南京大学高小方_第2页
古代汉语左传选读南京大学高小方_第3页
古代汉语左传选读南京大学高小方_第4页
古代汉语左传选读南京大学高小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汉语南京大学高小方教授左传选读(一)一、左传的名称和性质1、 名称:左传是简称,它的全称是左氏春秋,又叫春秋左氏传。2、 性质:存世的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按年月日为顺序来记录历史的书)。春秋经242年历史只用了一万八千字,不能说是叙事详尽。二、春秋笔法春秋原是鲁国史官所记,后经孔子修订。孔子为达到他“正名”的目的,寓褒贬之意 于字里行间,这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例:春秋经微言大义,褒贬或含在字里行间,或有明确的标记词。春秋襄公二十五年“齐崔杼弑其君光”,用一“弑”字(地位低的人杀地位高的人), 就将乱臣崔杼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春秋襄公三十一年“莒人弑其君密州”,虽然

2、同样用“弑”,但主语却用了一集合名词“莒人”(音举),这就连同被弑的君主密州也遭了贬斥: 若是个好君主,何至于触犯众怒?三、春秋三传1、 为解释春秋经义,左丘明(春秋末鲁史)作左传 ,公羊高(战国时齐人,子夏 弟子)作公羊传,穀梁赤(战国时鲁人,亦子夏弟子)作 穀梁传。2、 左传左丘明(春秋末鲁史)196845字,多用事实解释春秋,与公羊传(44075 字)、穀梁传(14512字)的“空言说经”很不同,是三传中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最高的。3、这三传都不是穀梁赤、公羊高和左丘明他们本人亲自写在竹简上的或丝绸上,而是口耳 相传,最后由其弟子记录下来的。师道相传一一具有很高的保真度,因为它用一定的调子

3、 吟诵,一代一代口耳相传下来,最后记录下来。把散文用一定的调子诵读出来,传授给自 己的弟子,一般说出入不会太大。齐、鲁、韩与毛诗( 诗经)的主要区别就是部分字在字型上可能不同(同音假借)。可见传统的吟诵很重要!吟诵,韵文、散文用一定的调子传 授,出入只在部分字形上)四、左传的作者1、“孔子将修春秋,与左丘明乘如周,观书于周史,归而修春秋之经,丘明为之传, 共为表里。”孔子家语观周。2、现存孔子家语是伪书,西汉至三国失传,三国魏司马昭的岳父王肃做伪3、 这段话来路: 西汉大公羊家董仲舒的三传弟子严彭祖严氏春秋(出于左传的反对派 公羊家)所引。后来又为(南朝陈)沈文阿左氏义疏所引。又被(唐)孔颖达

4、疏春 秋左传正义为西晋杜预春秋序写的解释性文字时所引。左传选读(二)五、左传的内容、语言物色及注本左传定本大概于公元前 390年前后,论语大概成书于430年前后。1、左传内容十分丰富,较系统、详细记述了春秋时代各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 方面的重大事件,较真实、较深刻地反映那个时代的的风貌。2、语言特色:极其简明生动,叙事委婉周详,是后世散文的教科书。3、注本:(1)底本:(西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 疏本。以春秋左传注(杨伯峻注)作为旁参。王伯详春秋左传读本;(2)春秋左传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8月排印本(全5册),缺点:简化字。左传选读(三)

5、一、郑伯克段于2鄢(隐公元年)介词意义上,“于” “於”为古今字,直接引用资料用古字“于”,自己串连史实时用今字於” 初,郑武公娶于2申,曰武姜10,生庄公及11共4 ( gmg)叔段。庄公寤1 (w U)生, 惊5姜氏,故名5曰寤生,遂恶4( wu)之。爱10共叔段,欲立之。亟4请於武公, 公弗(f许。武姜10:周代贵族女子的称谓:出嫁前:是她在姐妹间的排行加上娘家的姓,如伯 /仲/叔/季+姜。如果父亲正妻生的排行老大,即为伯姜,如果是妾生的老大,即为孟姜。出嫁后:娘家姓加一个氏,如姜氏。去逝后;丈夫的谥号+上娘家的姓,如武姜。及11 :连接两项,前一项为主,后一项为次。“和”、“与”连接的

6、项目不分主次。共4:诸侯国,地名。寤1: wu,通啎,逆着。寤,义为睡醒。竹枝词(只有14个字,两句平仄相同而节奏不同,两句押韵)虚怀若谷创新强(平平/仄仄/仄平/平)刚柔相济好商量(平平/仄仄/仄/平平)相:七言丁种句的第三字可平可仄惊5姜氏:使动用法。典故:出生之时叫“惊姜之夕”。名5曰:名词用如动词,名之曰。爱10:偏爱。亟4:破读q 履次。左传选读(四)及10庄公即位,为4之请制。公曰:制,岩3邑也。虢(gu。)叔死焉,佗2 (t a)邑唯命。 请京,使12居之,谓7之京城大1叔。及:表明时间。请:直至今天都是非常重要的词,礼貌用语。有三种用法:+动词,请对方做什么;+动词,请对方允许

7、自己做什么;?+名词,请对方给什么,如请对方把“制”这个地方给小儿子。巌3:异体,同“岩”,险要的。佗2:(ta)古今字,旁指代词,别的、其他的,后作“他”。使12居之:省略,使之居之。谓7之“京城大1叔”:双宾语。大I通“太”。祭4 (zhdi)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 16国之一;中,五之 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祭4:姓氏意义上破读(zhd)。都城:都,国都以外的城市;京师,天子所在的城市;国,诸侯所在的城市,国都。国都 以外的城市,如果有设祖宗的牌位宗庙,叫 都,没有则为邑。城,城墙。雉10 : 雉是三丈长一丈高。国之害也:国家的祸害。大都

8、不过参国之一:国都以外的大城市的城墙的长度不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 参16 5:同源字“三”,数词用如动词,三分之一。中(都不过)五(国)之一:国都以外的中等城市的城墙的长度不超过国都的五分之一小(都不过)九(国)之一:国都以外的小城市的城墙的长度不超过国都的九分之一。今京不度5:名词放在否定词后面,用如动词,不合法度。又如人不人,鬼不鬼。左传选读(五)公曰:姜氏欲之,焉辟2害?对曰:姜氏何厌1之有?不如早为7双宾语(w6做出)之所(安 排),无16 (毋)使滋蔓。蔓,难图10也。蔓草犹不可除,况3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 不义必自毙10,子10姑待之。焉:怎么。辟2:后作“避” b io厌I通“餍

9、”。?姜氏何厌之有:无疑而问,反问。何是有的状语,相当于“哪”修饰“有”,哪有满足的时 候。王何亲之问也:有疑而问君子所其无逸:做君主的自始就不该贪图安逸啊!滋蔓:更加蔓延(状中式,偏正式V);滋生蔓延(联合式);图10:设法对付。不可除:不易除,不容易除尽。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易使由之,不易使知之。容易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易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况3:同“况” 毙10:垮台。左传选读(六)既而大叔命西鄙10北鄙贰10於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10嵌宾语?欲与大叔, 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16生5 7民心。公曰:无庸16,将自及100大叔又收 贰以为己邑,至

10、于廩3(in)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3,厚将崩。鄙10:边邑,与“都”(大都市)相对而言。谦称“鄙人”,见识少的人。贰10:两属。无16生57民心:生,动词用如使动;生民心,别让老百姓产生二心(双宾语)。均之二策,宁许以负5、7秦曲:使秦国担负理亏的责任。甚使5 7孤望:很使我失望。无庸16 :庸,读音不变,词义等于“用”,一般用在否定句中。及:赶上(灾祸)。廩3:同“廩”。公子吕:字子封。厚将得众:地盘扩大;厚将崩:土多。不义不昵3:昵,同“昵”,亲近;译:他做不义的事情,那么别人是不会亲近他的。不某不某:并列式(不伦不类)/偏正式(不破不立:不破除旧的,就不能建立新的)

11、左传选读(七)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Sheng),将袭10郑;夫人将启8之。公闻其期,曰:可矣。 命子封帅16车二百乘4以11伐10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yan),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 叔出奔共4o完聚:完, 使城墙完整,修理好城墙; 聚, 聚集了人民。缮:修缮,修理;甲:战衣; 兵:武器;卒:步兵;乘(shdng):兵车。征: 正义的战争。正义的一方去攻打非正义的一方。本义是天子去征讨那些不听话的诸侯。伐 10 :公开宣战。公布对方的罪状,行军时有仪仗队,敲锣打鼓。侵: 不宣而战。袭 10 :秘密攻打。郑: 郑国的国都新郑。启 8 之: 非支式,动词与代词的关系可以插一个适合的介词

12、,连同补语提到前面去。帅 16 :与“率”同源,率领; 帅,率领军队的人。乘 4: 破读,量词。 乘,一辆兵车,三名甲士加 72 名步兵。以 11 :连词,手段和目的。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t i,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 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 8之曰:不及黄泉,无 16相见也。 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10,闻之。有献於公,公赐之食7, 12省略食舍(sh肉,公问之。对曰:小 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 4 (w&)之。公曰:尔有母遗,繄11 (y i)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6谓也?公语4yi之故7,且告之悔7。对曰:

13、君何6患 焉?若阙 1地及泉,隧 5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封人10:管理疆界的官;公赐之食(sh)7:双宾语;繄11 (yi:)范围副词,相当于“唯”、“只”、“只有”;阙I通“掘”,挖掘。隧5:名词用如动词,挖隧道。其 谁 曰不然:其,代词,指代“那么做了”代词主语谓语动词左传选读(八)公入而赋10:大隧之中,其乐也11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3、4 (y io) 遂为母子如初。赋10:赋诗;也11 :句中语气词)泄3、4 (y i:同“泄”, 泄泄,舒畅、和乐貌)君子曰:颍考叔,纯10孝10也,爱其母,施4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10 (kui,)永锡2、7 尔类)其是6前

14、宾语之谓乎!纯10孝10:大孝子;纯,大)施(y i :延续,影响到;匮10 (kui:)匮乏,穷尽锡2、7 ( ci)尔类:后作“赐”;双宾语;类,古义,好办法)、齐桓公伐楚(僖公四年) 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10,荡公。公惧,变色。禁之,不可。公怒,归 5之,未之绝也。蔡人 嫁之。蔡姬10:蔡为该女子娘家的国名,因与齐桓公离异,故未能被史学家称为“桓姬”;囿10:有围墙的园林;归5之:动词用如使动,让她回娘家去。未之绝:没有正式拒绝她(没有正式办理离婚手续)。四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侵10蔡。蔡溃10,遂伐10楚,次于陉。侵10:不宣而战;可写论文:左传的伏笔

15、问做系统的研究,写成论文,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记叙文。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溃10:下逃上(基层士兵不愿为主子卖命),即蔡国士兵认为这是郎舅(妹夫与阿舅之间) 的矛盾,不必要卖命。左传选读(九)楚子使12省略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10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 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2康公命我先君大2公曰:五侯九伯,女2实征之,以夹辅 周室。风10:正在发情的唯是风10马牛不相及也:就算是正在发情的马牛奔跑也不会跑到对方的境内。有里有话,且俗:楚地文化特色一一亦庄亦谐的风格 召2康公:后作邵。大2公:后作太,姜太公。五侯九伯:五等诸侯,九州之长女2实征

16、之:后作汝左传选读(十)赐7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苞茅 10不入,王祭不 共2,无以缩酒10,寡人是6徵。昭王南5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 之罪也,敢11不供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於陉。夏,楚子使屈完如10师。师退,次10于召4陵。苞茅10:成捆的菁茅。菁茅:王祭不共2:后作供。缩酒10:渗酒请神。寡人是6徵:前宾语,是:这件事。我对这件事要加以责问。昭王南5征而不复: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寡人是6问:我对这件事要加以追问。注:此事与对话相差300多年,当时不处于楚国管理。敢11:谦敬副词,企敢。君其11问诸水滨:语气副词作状语。

17、如10:至叽次10:临时驻扎。齐侯陈10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穀6是11为4?先君之好4 6是继,与 不穀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1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岂不穀6是11为4:这哪是为了我啊?诸侯谦称:不穀(不善)、寡人、孤;是:插在前宾语和谓语之间。先君之好4、6是继:这是继承先君们友好的关系。君惠徼1福於敝邑之社稷:徼-通“邀”,祈福; 译:承蒙您给我国的社稷之神求福。向天上的神灵求福给我国的社稷之神。意:不灭我国辱11收寡君:谦敬副词左传选读(一)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 君若以德绥10诸侯,谁 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6以为城

18、,汉水6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屈完及诸侯盟10。用这么多的军队来打的话,谁能够抵挡得了它啊?用这么强大的一支军队来攻城的话,什么样的城打不下来啊?绥10:字形车中绳,以保安全,引申为安抚。方城6、汉水6:前宾语。您假若用德政来安抚诸侯,谁敢不服啊?您假如依靠武力,楚国将把方城山作为城墙,把汉水作为护城河,就算您的军队再从多,也没有用武之地。盟10:谓语动词,订立盟约。珠盘玉敦du i:出处一一周礼天官王府:“合诸侯则供珠盘玉敦。”郑玄注:“敦,盘类,珠玉以为饰。古者以盘盛血,以敦盛食。合诸侯者必割牛耳,取其血歃之以盟。珠盘以盛牛耳,尸盟者执之。”歃血:古代会盟,把牲畜的血涂在嘴唇上,表示诚意

19、;盟:宣誓缔约。泛指发誓订盟。口血未干:口血,饮血或用血涂于口旁,是古代结盟的一种仪式。古代的人歃血为盟,结 盟的人嘴上涂上牲畜的血以示诚信。指血还没有干就毁约了,形容立盟时间短就背弃盟约。穀:善;不穀:不善;穀旦:美好的日子。三、宫之奇谏假道(僖公五年)三十六计之:假途灭虢。晋国是强国,虞国和虢国互为表里的小国,非常团结。僖公二年, 晋献公时,大臣荀息出主意送千里马和玉币给虞国国君作礼物,借路,拿下虞国的军事要 地下阳,由此破坏虞虢联盟。晋3异体字侯复11假道於虞以伐虢,宫之奇谏10曰:虢,虞之表10也;虢亡,虞必从10之。 晋不可启10,寇10不可翫3, 一 5之谓甚,其可再5乎?复 副词

20、,又。谏10:直言规劝,要对方改正在某问题上的错误表10:外围。 从10:跟着翫3:玩的异体字10: 启发;10:冈习,字形:一个人闯入别人家里,手拿棍子敲打人家的头;入侵或有入侵行为的一5之谓甚,其1可再5乎:一,数词用如动词,做一次;再,数词用如动词,做第二次。其:通“岂”,相当于哪里。译:做一次这种事就叫过分了,哪里能再做第二次这种事。左传选读(十二)谚所谓辅10车10相依,唇10亡齿10寒者,其11虞虢6之谓也。辅10车10相依:辅,腮帮子;车,牙床骨;唇3亡齿10寒:唇,唇的异体字;牙和齿的区别,牙 指后槽牙,齿指门牙、门齿。其11:语气副词,相当于“恐怕”。虞虢6之谓也:前宾语,之

21、:帮助构成前宾语。宫之奇:达心而懦,少长于君。 看问题透彻,语言简短,且性格懦弱;是国君看着长大的。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10也。大伯不从,是以 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10也。12为文王卿士,勳3在王室,藏於盟府。将虢6是灭, 何6爱10於虞?且虞能亲於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偪3乎? 亲以宠偪,犹尚害之,况以国乎?弋虢仲(西虢国)*虢叔(东虢国)唐叔虞(晋)桓叔庄伯晋公晋献公昭10、穆10:周代贵族用来排辈份的制度,左昭右穆,译为 XXX的儿子或后代。12为文王卿士:省略,虢仲、虢叔是文王的弟弟,做了文王的卿士(周文王身边的执政大

22、臣)勳3:“勋”的异体字。译:对王室有功,盟府有记载。将虢6是灭,何6爱10於虞:虢、何,前宾语;爱,舍不得。偪3:逼的异体字。译:如果晋爱惜他们,桓叔、庄伯的子孙有什麽罪呀?晋侯还是把他们作为杀戮的对象, 不就是因为他们威胁到他国君的地位吗?对於侵逼公室的亲族,尚且加以杀害,何况是我 们虞国这种普通国家呢?左传选读(十三)公曰:吾享祀丰絜2,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6实亲,惟德6是依。故周 书曰:皇天无亲,惟德6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11馨。又曰:民不易物, 惟德繄11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 2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 5德以荐馨香,神其11吐10之乎?絜

23、2:后作“洁”,干净。译:我的祭品是又多又干净,神灵必定会保佑我的。(写痴人如非人6实亲,画)6是依:前宾语。实、是,插在动词和前宾语之间的助词译:鬼神他不是亲近任何人,只保佑有德性的人。惟德6是辅:前宾语。译:只帮助有德性的人。繄我独无(只有,表范围的副词) 明德惟11馨:惟,语气系词,相当于“是”。译:光明的德性才是馨香的祭品 民不易物,惟德繄11物:繄,语气系词,相当于“是”。译:老百姓并不改变他们的祭品,只有有德性的人的祭品才是祭品 译: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不推行德政的话,老百姓就不会和睦,神灵也不会来享用祭品 啦。所冯2依:后作“凭”。明5德以荐馨香:形容词用如使动,使德明(推行德政

24、)。神其11吐10之乎:其,语气副词,相当于“还会”;吐,不吃。译:福灵所保佑的对象,将在那些有德之人了。假如晋国攻打我们虞国,而推行德政来向 神灵进献馨香的祭品,神灵还会不吃他们的祭品吗?左传选读(十四)弗听,许晋使4。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5矣!在此行也,晋不更11举矣。冬,十二月丙子朔10,晋灭虢,虢公丑奔4京师。师还,馆5於虞,遂袭虞,灭之,执10虞公 及其大夫井伯,从媵8秦穆姬。许晋使4:破读sh使者。译:答应了晋国使者进入的要求。虞不腊5矣:名词用如动词。译:虞国不会举行腊祭了。晋不更11举矣:如字音geng又一次。译:晋国不用再次举兵了。朔10:月相记日法,朔、望、既望、晦。干支记日法,甲骨文时代即出现。可撰写论文:月用为“月”和“肉”的两种情况。虢公丑奔4京师:破读b,目的地明确读ben馆5於虞:名词用如动词。执10虞公及其大夫井伯:活捉。从媵8秦穆姬10:名词用如动词,做陪嫁品。 秦穆姬:娘家姓姬,丈夫的谥号为秦穆。译:让他们秦穆姬做陪嫁品左传选读(十五)四、烛之武退5秦师(僖公三十年)秦 晋sO秦穆公既是晋文公的姐夫又是晋文公的岳父,晋文公模糊地称秦穆公为“夫人”,那个人 国、国晋3侯、泰伯围郑10,以11其无礼於晋,且贰10於楚也。晋军10函陵,秦军泛4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