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则阅读题_第1页
孟子两则阅读题_第2页
孟子两则阅读题_第3页
孟子两则阅读题_第4页
孟子两则阅读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8内江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一一9 题( 9 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7、对下面文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 3 分)A、委而去之 (到 地方去)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背叛)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器) D、

2、以天下之所顺(用、靠)8、文中画线句“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论证的观点是: 。文中最能表达“人和”意思的一句话是: 。 ( 4 分)9、翻译下面句子。( 3 分)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008广西百色市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委而去之 (委: ) (去: ) 亲戚畔之(畔: )10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以天下之所顺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D属予作文以记之11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 威 天 下 不 以 兵 革 之 利。12翻译下列句子。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译文: 多助之

3、至,天下顺之。译文: 13“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相关的事例。答:含义: 。事例: 2004烟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环而攻之而不胜 ( )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 池非不深也 ( ) 委而去之 (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3“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指的是:( ) A正确的道理 B.统治的方法 C“地利”与“人和”D.施行仁政的治国之道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5文段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 的重要性,推出了 的结论。2004年四川遂宁市(每小题2分,共10分)(三) , , ,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4、。11“(三)段”横线上应填的文字正确的一项是( )A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B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C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D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12下列画线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而不胜 (包围)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通“叛”,背叛)C池非不深也 (水池)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这里是“限制”的意思)13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方圆三里那样的小城和方圆七里的大城

5、)C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不能只靠武力强大来震慑天下)14下面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孟子相传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 B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C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D本文骈散结合,读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要注意节奏正确。比如“城/非不高也”、“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5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 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2006年四川攀枝花 阅读孟子二章,

6、完成8-11小题(15分)8下列画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区域、地域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通“叛”背叛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被选拔,被起用 D必先苦其心志 使受苦9下列四组画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属予作文以记之 B环而攻之而不胜 杜少府之任蜀州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曹操比于袁绍D发于声,而后喻 择其善者而从之10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2分)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C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

7、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11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文。(9分,每小题3分)(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006年北京市海淀区试题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2023题。(12分)20. 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 ;得出的结论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 (3分)21. 孟子说理散文的善用

8、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选文第段为例加以具体分析。 22. 选文第段紧承上文从正反两方面加以推论,其中从正面推论的是哪句话?(3分) 23. 孟子在选文第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 )和( )这两句。(3分)A. 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B.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C.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D.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2006年沈阳市 完成1015题。(15分)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2分)11.解释下列词语。(2分)(1)举: (2)任 : 12.下列句子划分

9、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舜/发于/畎亩之中 B. 曾益/其所不能C.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 入/则无法家/拂士1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1)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2)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4.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大意。(2分) 15.这篇选文对你今后的学习或生活有怎样的指导意义?(3分) 2004年山东威海市 完成59题。(一)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5.给画线的字注音。(2分)曾益其所不能( ) 入则无法家拂士( )6.对画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两组是( )和( )(4分)A.必先苦其心志(痛苦) 何苦而不平(愁)B.曾益其所不能(增加) 斟酌损益(利益)C.出则无敌国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