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39428-2020 砂型铸钢件 表面质量目视检测方法》这一国家标准规定了砂型铸钢件表面质量进行目视检测的具体要求与方法。它适用于通过砂型铸造工艺生产的各类铸钢件,旨在提供一套统一的、可操作性强的检测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设计及使用需求。
该标准首先明确了目视检测的基本条件,包括但不限于环境光照度、观察者视力状况等,确保检测过程在适宜条件下进行。接着详细描述了如何对铸件表面进行分类评估,按照缺陷类型(如气孔、夹渣、裂纹等)和严重程度等级划分,为不同类型的表面缺陷提供了具体的评价标准。此外,还特别指出了对于某些特定区域或部位可能存在的特殊要求,并给出了相应的处理建议。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GB/T 39428-2020》还制定了详细的记录保存要求,强调每次检测后都应形成书面报告,内容至少涵盖被检铸件基本信息、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其位置、所采取的后续措施等关键信息。同时,该文件也鼓励采用数字化手段来辅助记录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本标准还就人员培训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指出从事此类目视检查工作的技术人员应当接受适当的专业训练,了解相关理论知识并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以确保能够正确执行各项检测任务。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20-11-19 颁布
- 2021-06-01 实施
![GB∕T 39428-2020 砂型铸钢件 表面质量目视检测方法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2b2b189b887f52f031f62fd470a1cbd/22b2b189b887f52f031f62fd470a1cbd1.gif)
![GB∕T 39428-2020 砂型铸钢件 表面质量目视检测方法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2b2b189b887f52f031f62fd470a1cbd/22b2b189b887f52f031f62fd470a1cbd2.gif)
![GB∕T 39428-2020 砂型铸钢件 表面质量目视检测方法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2b2b189b887f52f031f62fd470a1cbd/22b2b189b887f52f031f62fd470a1cbd3.gif)
![GB∕T 39428-2020 砂型铸钢件 表面质量目视检测方法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2b2b189b887f52f031f62fd470a1cbd/22b2b189b887f52f031f62fd470a1cbd4.gif)
文档简介
..
ICS7104020J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9428—2020
砂型铸钢件 表面质量目视检测方法
Steelcastingsbysandcasting—Visualexaminationmethodofsurfacequality
(ISO11971:2020Steelandironcastings—Visualtestingofsurfacequality,MOD)
2020-11-19发布 2021-06-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9428—2020
目 次
前言 Ⅰ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库七七提供下载
4检测方法
5检测结果
6检验报告
…………………1
…………………2
…………………3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ISO11971:2020的章条编号对照表 4
附录B(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ISO11971:2020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6
附录C(资料性附录)表面外观及表面不连续的比对照片 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11971:2020《铸钢铸铁件表面质量目视检测》。本标准与ISO11971:2020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SO11971:2020的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本标准与ISO11971:2020的其他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见附录B。
本标准与ISO11971:2020相比,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修改了ISO11971:2020的名称,由《铸钢铸铁件 表面质量目视检测》修改为《砂型铸钢件表面质量目视检测方法》,界定了标准的适用范围,使标准内容和标准名称相吻合。
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共享铸钢有限公司、安徽应流集团霍山铸造有限公司、浙江英洛华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河北国华定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襄阳金耐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青岛连山铸造有限公司、东莞德威铸造制品有限公司、承德荣茂铸钢有限公司、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文定、孙守凯、杜应流、陈敬文、李永新、苏文、洪启燕、蒋晖、王伟冉、侯先龙、姚少勇、刘东信、帅德军、李孟涛、黄华、李春华、李宝治、张家东、张海军、王景荣、王井会、乔木。
Ⅰ
库七七提供下载
GB/T39428—2020
砂型铸钢件 表面质量目视检测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砂型铸造的铸钢件表面质量的目视检测方法及质量等级。本标准适用于砂型铸造的铸钢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611铸造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56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比对照片comparator
用于比对和评价被检测铸件的不同表面外观和表面不连续的一组照片。
4检测方法
4.1人员资质
4.1.1检验人员应具备开展目视检测的能力。
4.1.2检验人员应每年进行视力检查,视力检查的结果需满足如下要求:
a)在不小于30cm距离内,一只或两只眼睛的近视力应能读出Jaejer1号或TimesNewRoman
4.5号或同样大小字符(高为1.6mm);
b)检验人员应具有足够的色觉,能够辨别和区分目视检测所涉及的颜色或灰度的差别。
4.2表面状况
被检测表面应清洁,无任何影响目视检测的物质。在进行目视检测前,铸件宜经过喷砂、喷丸等表面清洁处理。
4.3观察条件
目视检测应在照明度不小于1000lx的条件下进行。特定条件下,也可用手提照明灯辅助照明。
4.4操作方法
4.4.1目视检测时,眼睛距离被检测铸件的距离应小于600mm,视线与待检测平面之间的夹角应不小
1
于30°。
4.4.2检测较大的平面时可借助直角尺、卷尺、卡板等检测工具。当检测部位不利于直接观察时,可使用放大倍数不超过1倍的光学辅助仪器进行检测。
4.4.3参照附录C的比对照片,对铸件表面粗糙度和表面不连续进行比对评定。
5检测结果
5.1比对照片
5.1.1表1给出了铸件表面质量的五种缺陷类型,每种缺陷类型又包括不同等级。各缺陷等级的比对照片参考附录C。
表1铸件表面质量缺陷的分类
铸件外观
缺陷类型
表面质量较好 表面质量较差
比对照片
表面外观
表面粗糙度
BM1
BM2
BM3
BM4
图C.1
机械处理表面
XM1
XM2
XM3
XM4
图C.2
表面不连续
非金属夹杂
Z1
Z2
Z3
—
图C.3
气孔
QK1
QK2
QK3
图C.4
焊缝
HF1
HF2
HF3
图C.5
注:字母+数字代表不同类型表面缺陷的具体等级。例如,“BM1”表示表面粗糙度1级。
5.1.2比对照片均为指定铸件表面任意一个110mm×150mm面积的实际尺寸的图样实例,用于对同等面积的铸件表面进行评定。
5.2比对结果
表2给出了可供选择的表面外观及表面不连续的等级。
表2表面质量等级
铸件外观
缺陷类型
各等级对应的比对照片的等级
0
1
2
3
表面外观
表面粗糙度
BM1
BM2
BM3
BM4
机械处理表面
XM1
XM2
XM3
XM4
表面不连续
非金属夹杂
—
Z1
Z2
Z3
气孔
—
QK1
QK2
QK3
焊缝
—
HJ1
HJ2
HJ3
注:0级适用于特殊的铸件。
2
库七七提供下载
6检验报告
如果需方在询价及订货时有要求,供方应该做好记录并提供检验报告。检验报告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铸件状态及标识号;
———检测人员姓名;
———本标准编号;
———每个检测区域表面质量的类型及等级;
———检测日期。
3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与ISO11971:2020的章条编号对照表
本标准与ISO11971:2020的章条编号对照见表A.1。
表A.1本标准与ISO11971:2020的章条编号对照表
序号
本标准章条编号
对应ISO11971:2020标准章条编号
1
前言
前言
2
—
简介
3
1范围
1.1
4
—
1.2
5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参考规范
6
3术语和定义
3术语和定义
7
3.1比对照片
—
8
—
4订货信息
9
4检测方法
5检测方法
10
4.1人员资质
—
11
4.1.1
—
12
4.1.2
—
13
4.2表面状况
—
14
4.3观察条件
—
15
4.4操作方法
—
16
4.4.1
—
17
4.4.2
5第一段
18
4.4.3
5第二段
19
5检测结果
6接受等级
20
—
6a)
21
—
6b)
22
5.1比对照片
—
23
5.1.1
6第一段、第二段
24
表1
表1、表2
25
—
6第三段
4
表A.1(续)
序号
本标准章条编号
对应ISO11971:2020标准章条编号
26
5.1.2
—
27
5.2
6第四段、第五段
28
表2
附录A
29
6检验报告
7检测报告
30
—
参考文献
31
附录A本标准与ISO11971:2020的章条编号对照表
—
32
附录B本标准与ISO11971:2020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
33
附录C表面外观及表面不连续的比对照片
—
5
附 录B
(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与ISO11971:2020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本标准与ISO11971:2020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见表B.1。
表B.1本标准与ISO11971:2020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本标准章条编号
技术性差异
原因
1
修改了标准的用途,将接受标准改为了目视检测方法及质量等级
本标准仅提供检测方法和对应的质量等级,具体的接受准则需供需双方商定
1
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将适用范围从所有铸钢铸铁件修改为适用于砂型铸造的铸钢件
本标准所提供的比对照片均取自砂型铸钢件,因此对于本标准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明确,以保证其适用性
1
删除了ISO11971:20201.2中BNIF标准比
对样块和SCRATA标准比对样块对于表面粗糙度和表面不连续的分类
由于涉及版权及不易获得BNIF表面粗糙度比对样块和SCRATA表面不连续比对样块
2
增加了引用文件GB/T5611
本标准与基础标准的术语保持一致
3
增加了引导语“GB/T56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本标准与基础标准的术语保持一致
3.1
增加了比对照片的定义
本标准采用比对照片对砂型铸钢件表面质量的目视检测
4
删除了ISO11971:2020中的第4章“订单信息”,并将ISO11971:2020第5章的内容移至本章
订单信息由供需双方商定,本标准不做规定
4.1
增加了人员资质要求:
———要具备开展目视检测的能力;
———每年进行视力及色觉的检查
以保证检测人员具备必要的检测能力
4.2
增加了表面状况的要求
以保证待检测表面与比对照片中的表面状态近似或一致,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3
增加了观察条件
以保证检测条件与比对照片中的观察条件近似或一致,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4.1
增加了操作方法,规定了目视检测是眼睛与被检测铸件的距离应小于600mm,视线与待检测平面之间的夹角应不小于30°
本标准规定了具体的操作方法,以统一操作过程,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4.4.2
增加了允许借助直角尺、卷尺、卡板进行检测的要求
考虑到实际检测的局限性,本标准允许使用必要的检测工具进行辅助,以保证该检测方法的可行性
6
表B.1(续)
本标准章条编号
技术性差异
原因
4.4.3
修改了关于检测结果评定的表述,将“比对样块定义了可接受等级的最差表现”改为“参照附录C的比对照片,对铸件表面粗糙度和表面不连续进行比对评定”
本标准采用对比照片而非比对样块。同时,本标准采用比对评定,已经包含了所给比对照片为对应等级的最差表现,无需重复定义
5.1
1)删除了ISO11971:2020第6章BNIF标准比对样块和SCRATA标准比对样块的相关内容。
2)增加了比对照片的内容:
———给出了5种铸件表面外观质量的类型,每种类型又包括不同等级。各类型的比对照片参考附录C;
———增加了比对照片的尺寸及适用范围的描述
由于涉及版权及不易获得BNIF表面粗糙度比对样块和SCRATA表面不连续比对样块;因此采用比对照片作为替代
表1
修改了表面粗糙度及表面不连续的分类
由于涉及版权及不易获得BNIF表面粗糙度比对样块和SCRATA表面不连续比对样块;因此通过比对照片重新定义本标准所适用的表面粗糙度及表面不连续的类型,用于指导检测
5.2
增加比对结果,并规定表面外观及表面不连续的等级见表2
用于根据不同缺陷类型的等级,对于铸件表面的外观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表2
修改了表面质量的等级
由于涉及版权及不易获得BNIF表面粗糙度比对样块和SCRATA表面不连续比对样块;因此通过比对照片重新定义本标准所规定的表面粗糙度及表面不连续的等级,用于指导检测
6
将ISO11971:2020第7章的内容移至本章,同时调整如下:
———增加了铸件状态的记录要求;
———删除了人员资质的记录要求;
———将“所使用的比对样块”修改为“本标准号”;
———将“每个检测区域的外观类型和外观等级”修改为“每个检测区域表面质量的类型及等级”
考虑到铸件状态对于检测结果的影响,新增记录铸件状态的要求;
考虑到目视检测人员资质在国内尚未普及,因此取消了检测人员资质的要求;
考虑到BNIF表面粗糙度比对试样和SCRATA表面不连续比对试样难以获得,因此无需记录试样名称,直接引用本标准即可;
用于和本标准中所描述的表面质量保持一致
7
附 录C
(资料性附录)
表面外观及表面不连续的比对照片
C.1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划分为4个等级,如图C.1中的比对照片所示,用于对铸件表面粗糙度进行评价。图片标题中的说明文字仅供参考,不要求进行测量。
a)BM1级:评定范围内表面纹理均匀,粗糙度Ra≤12.5um
图C.1表面粗糙度比对照片
8
b)BM2级:评定范围内表面纹理较均匀,粗糙度Ra≤25um
c)BM3级:评定范围内表面纹理起伏较大,粗糙度Ra≤100um
图C.1(续) 9
C.2机械处理表面
d)BM4级:评定范围内表面纹理起伏较大,粗糙度Ra≥100um
图C.1(续)
机械处理表面的表面质量,划分为4个等级,如图C.2中的比对照片所示,用于对机械处理的铸件表面质量进行评价。图片标题中的说明文字仅供参考,不要求进行测量。
10
a)XM1级:评定范围内表面平滑过渡,无明显凹坑或凸起
b)XM2级:评定范围内表面存在轻微凹坑或凸起,凹坑或凸起的最高点或最低点与周围平面深度不超过5mm,深度超过3mm的区域累计面积不超过100mm2,且与周围平面夹角不超过5°
图C.2机械处理表面的比对照片 11
c)XM3级:评定范围内表面存在明显凹坑或凸起,凹坑或凸起的最高点或最低点与周围平面
深度不超过5mm,深度超过3mm的区域累计面积不超过1000mm2,且与周围平面夹角不超过5°
图C.2(续)
12
d)XM4级:评定范围内表面存在多处明显凹坑或凸起,凹坑或凸起的最高点或最低点与周围
平面深度不超过10mm,深度超过3mm的区域累计面积不超过1000mm2,且与周围平面夹角不超过5°
图C.2(续)
C.3非金属夹杂
根据铸件表面非金属夹杂的严重程度,将其划分为3个等级,如图C.3中的比对照片所示,用于对铸件表面非金属夹杂物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图片标题中的说明文字仅供参考,不要求进行测量。
13
a)Z1级:评定范围内表面无超过5处夹杂或砂眼,且其最大尺寸不超过5mm
b)Z2级:评定范围内表面无超过10处夹杂或砂眼,且其最大尺寸不超过10mm
图C.3非金属夹杂物的比对照片
14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宿舍楼房出租合同
- 商标转让合同样本
- 房地产交易经纪合同
- 股份质押合同
- 个人抵押借款合同
- 商品房装修工程合同范本
- STEAM理念下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的设计研究
- 面向小行星探测的着陆器附着钻进锚固力学特性研究
- 2025年安阳道路货运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完整
- 高速光通信系统中信号识别方法研究
-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 (2024年)《处方管理办法》培训课件
- 人工智能在化工生产安全中的应用
- 2023年6月浙江高考政治试卷真题解读及答案解析(课件)
- 销售部廉政培训课件
- 三年级计算题三位数乘一位数练习300题带答案
- 商务服务业的市场细分和定位策略
- 财政学论文我国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 2022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小学生必备古诗
-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单词默写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