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综合题解题技巧精_第1页
地理综合题解题技巧精_第2页
地理综合题解题技巧精_第3页
地理综合题解题技巧精_第4页
地理综合题解题技巧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理综合题解题技巧 昆山教研室 陈安平? 一、难以抹去的“心痛” ? 二、地理综合题的特点 ? 三、地理综合题的类型 ? 四、地理综合题的解题方法 ? 五、地理综合题答题中常见错误 ? 六、“四个”必须注意的技巧 一、难以抹去的“心痛” 表一:08年9月调研考试 市(区) 大市 张家港 客地 主地 常熟 昆山 太仓 吴江 吴中 相城 园区 表二:08年11月期中考 市(区) 大市 张家港 客地 46 49 主地 35 39 常熟 昆山 太仓 吴江 吴中 相城 园区 47 46 46 42 40 47 33 36 32 32 28 39 表三:09年期末考(零模) 市(区) 客地 主地 大市 张

2、家港 常熟 昆山 太仓 吴江 吴中 相城 园区 41 41 44 41 39 40 39 35 42 33 35 31 39 31 34 31 28 35 表四:09年2月南通卷 客地 主地 市(区) 大市 44 36 张家港 45 38 常熟 44 34 昆山 44 37 太仓 42 34 二、地理综合题的特点 1、考查内容突出综合性 综合性是地理综合题最突出的特点。试题往往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有机融合,以谷地关系为主线考查考生地理基本技能、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地理思维能力。有些地理综合题从人文地理的设问角度考查自然地理的内容,这就更增加了试题的综合性。加强知识点

3、的联系。 2、呈现方式重视区域性 从近几年的地理综合题来看,以区域图为载体,从特定区域环境的角度切入来考查某一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生产活动布局、评价人类活动合理性、分析预测区域发展趋势等多方面的之上、或以原理、规律解释区域现象,或用观点方法分析区域特征。重视区域地理教学。 3、考查方式侧重探究性 试题往往围绕某一新情景设置探究主题,试题所选取的素材虽然简单但内涵非常丰富,试题的设问也表现出渐近性,能力要求与难度呈梯式递进,突出考查描述阐述事物、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注重分析能力培养 4、考查目的反映实践性 试题多联系实际,要求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者要求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地理观念和地理思

4、想对某些人类合理的或不合理的活动进行反思,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关注生活中的地理 5、考查功能体现时代性 高考试题往往以人们所关注的现实问题和社会热点为切入点,围绕安全生产和生活现实问题,以地理知识为载体和依托,以新情景为切入点展开设问,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提供资料,设置情景,考查能力”的命题思路,从考查功能上看,唤起考生关注国际、国内的重大问题和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强调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体现了人文科学的特点。密切联系现实热点 三、地理综合题的类型 1、特征描述型 如江苏08高考地理29题(1)湖南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特点:

5、如广东08高考34题(2)图21表明外商在中国投资的产业结构特征 ,表2反映出外商在中国投资的地区分布特征是 。 2、成因分析型 如08高考上海28题:俄罗斯国内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河运不占主要地位,分析其原因。 如08广东高考31题(5):荷兰利用风能的历史悠久,分析荷兰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3、分布规律描述型 如08高考江苏29题(2):湖南省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 ; 如广东08高考33题(4):分析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和成因; 如08高考海南27题(2):简述国际公海“死亡地带”的分布规律及防治措施; 如08高考江苏“环境保护”D题:我国北方受沙尘暴影响程度的空间分布特点; 4、区位评价

6、型 如江苏08高考29题(3):分析比较湘东和湘南地区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有利条件; 如江苏06高考33题(1):简述攀枝花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条件; 如上海08高考31题:该区域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其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条件; 如江苏07高考33题:河流对城市的区位选择具有重要影响,请简要分析武汉市形成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5、比较回答型 如07高考广东31题(4):分析南北美洲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并比较经济发展差异; 如08高考江苏28题(1):填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差异的主要原因; 6、判断说理型 要求对一些地理事物做出判断和证明,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一般情况下会有提示语说明,重在

7、考查考生对事实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如06江苏高考35题: 35. 图19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线到该地进行了野外考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兴趣小组沿河谷从M点到N点进行考察,这两点之间的高差是 米。(2分) (2)为解决用水问题,A村计划修建一条自流引水管道。在L1、L2、L3、L4四条引水线路方案中,兴趣小组认为最适宜的线路是 。试说明理由。(6分) (3)该地区拟建两个火情瞭望台,通过它们视野能覆盖整个区域,a、b、c、d、e中适合的两个地点是 。(2分) 答案:(1)200 (2)L4 引水线路由高到低,水能自流;距离较短,建设成本低。(

8、3)a和d ? 7、解决措施型 此类题型在每年高考中都占有一定比例,它的设问方式比较简单,通常以“如何解决(加强、改善等)?”或“采取什么措施(对策、方法)?”等形式出现。 如08江苏高考29题(4):酸雨是PH小于5.6大气降水,湖南省酸雨最严重的城市有 等。分析该地区多酸雨的主要人为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如08江苏高考30选做题中的D题:为贯彻“绿色奥运”理念,你认为进一步改善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应采取哪些措施; 8、分析评价型 如07江苏高考35题(4):请简要评价该流域所在自然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 如08广东高考32题(5):分析该区域粮食生产对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 如08上海高考

9、12大题中的44小题:结合本题的图表资料,提出你对加强武汉城市圈内部联系的建议; 一般来说回答“建议、意义”类题皆属此类问题。 四、地理综合题的解题方法 (一)、综合题的一般答题步骤1、仔细审题,弄清题目要求 审题目类型 审时空范围 审题 审学科知识 审题目重点 例如: 2、认真解读,获取有效信息 试题一般是由三个要素组成的: 情境,即试题给出的新材料,一般以微观性为主, 设问,一般由层层递进的几个小设问组成, 立意,考生运用哪些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某个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个要素中,立意是通过设置的情境和巧妙设问相结合来体现的。 获取有效信息的主要方法:获取有效信息的主要方法: 从文字背景

10、材料中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 如“生物入侵”指进入某个地区的外来物种打破了原地区的生态平衡。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引发非良性效果或难预料效果的生物入侵事件。 例如:桉树的突出特点之一是能够通过叶面的蒸腾作用,将大量的地下水快速地输送到大气中,当地下水水位下降时,它的根系又能够快速追随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向深处生长,因此它有“地下抽水机”的绰号。桉叶油也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桉树生长在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东南部地区,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引种到我国云贵高原后,却引发了令人头痛的生态问题生长地区的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桉树林内及附近草本和灌木林大量枯死 阅读上述材料,比较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云贵高原的自然条件,扼要说

11、明桉树在两地产生截然不同环境效益的主要原因? 从试题的设问中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 如上海08高考36题: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读图回答问题。(15分) 36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地区与地区向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从流入区产业结构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从图表中获取解读有效信息。从图表中获取解读有效信息。 A、读标头提示语 B、读图表 C、读注释 如读某年中国、德国、日本、美国四国铁路网密度表,表中L代表铁路长度(单位:千米),S代表领土面积(单位:百平方千米),P代表全国人口数(单位:万),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 L 312787 21271

12、41663 L/S 3.4 5.66 11.91 L/P 12.75 1.73 5.32 53378 0.55 0.46 (1)代表的国家是 、 、 。 (2)从L/S的值分析,国铁路网的密度最大,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如08江苏高考29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湖南省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已探明储量的有色金属有37种,其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钨、铋、铅锌储量也很丰富。湖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基础较好,抹洲有全国规模大、技术先进的铅锌冶炼厂。 ?材料二:图16为“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条件示意图”。 地区 主要城市 长沙、株洲、湘 湘东 潭 衡阳、郴州、永 湘南 州 储量

13、占全省百分比 () 锑 钨 0 062 72 3 9430 14 锡 O10 9971 铅 292 726l 锌 1O12 5568 铜 3244 5490 汞 铋 114 10000 (1)湖南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特|点有、。(2分) (2)湖南省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 ,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2分) (3)分析比较湘东和湘南地区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有利条件。(4分) (4)酸雨是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湖南省酸雨最严重的城市有等。分析该地区多酸 雨的主要人为原因及其防治措施。(6分) 3、回归教材,理清解题思路 明确题目要求后,要回归课本;所谓“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例如:请从自然和社会

14、角度,综合分析我国沿海地区自近代以来,尤其是近二十年来经济发展较快的原因。 自然方面:(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优越 原历 近代工业和科技比较发达和集中 社史最先改革开放 因 会 市场发育早,多种所有制发展快 方有利的国际环境 面国际环境 侨乡优势 抓住新的国际劳动分工机遇 现 实国内环境 稳定的国内环境 国家的特殊政策 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大 交通通讯发达,国内外联系便捷 自身方面 文化教育发达 4、规范答题,合理组织答案 科技人员与技术工人集中 经营观念和经济活动能力强等 1、依据分值组织答案,以保证答案的完整性; 2、要注意把理论观点和题目所给材料有机结合,进行分析、说明和论证,不能 出现理

15、论与现实脱节的现象; 3、行文作答,落实“四化”:即层次化、要点化、序号化、规范化; (二)不同类型综合题的技巧 1、特征描述型 地形类型(海拔、相对高度) 地理特征 气候特征 地势及起伏状况 主要地形区分布 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 气温(生长期、积温)热量条件 降水(干湿状况)水分条件 大气运动(盛行风、风带、气压带) 水热组合:同一地区时间上的水热组合状况 不同地区空间上的水热组合状况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气候的地区差异 发源地与流向 长度与流域面积 支流及注入海洋 A水系特征 上、中、下游的划分(各段河床特征) 流经省区、重要城市及地形区 河流特征 年径流总量 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B水文

16、特征 含沙量 结冰期 地域类型 农作物种类 农业生产特征 部门结构 生产水平 发达程度 部门结构 工业生产特征 技术水平 地域分布 2、成因分析型 自然地理要素成因分析 自然灾害、生态问题的综合成因分析 地理事物时空特点的成因分析 3、分布规律描述型 从总体上看把握“点”、“线”、“面”的哪种分布趋势,要说明该地理事物叠加在哪一个地理事物之上,通常说叠加在哪个地形之上。 “点”状分布一般“沿某个方向、区域较稀或较密” “线”状分布应说明其沿哪个方向的走势特点及其疏密特点 “面”状分布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即东南西北的界限,分布范围大致的面积。 4、区位评价型 回答此类题型注意两点:根据题

17、目要求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阐述问题;从自然、社会、经济三方面来进行综合分析。对于工业、农业、城市、商业、交通区位等问题,应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 此类问题的知识结构 农业区位 工业区位 城市区位 交通区位商业区位旅游区位 水稻种植业 大牧场放牧业 商品谷物农业 混合农业 工业部门 工业地域 单个城市兴衰 城市群发展 城市功能区布局 铁路、公路 港口 航空港 商业街 商业小区 旅游点 旅游区 位置 地形 气候 水源 资源 土壤 经济交通环境技术政策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解题思路 已知材料和判断 题 中的条件区域位置重现 和 区域类型题目问题的角度:考虑区域、区位哪因素有无变化 种区位?有利

18、或不利?有条理的组织答案 5、比较内容型 此类题型从形式上可分为显性比较型(有比较项限定的)和隐性比较型(无比较项限定的),从内容上可分为对比型(异中求同:不同性质或性质相反的概念进行比较)和类比型(同中求异:同一性质的概念进行比较)。 确立比较项目,通过比较得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再从共性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从个性中分析其相异的原因。 如08海南高考23题:如图8所示,拟在A地与B地之间建设高速公路,有两种选线方案:方案通过半荒漠地区,所需建设成本约为15亿元;方案通过地形破碎、人口较稠密的区域,所需建设成本10亿元。试比较两种方案的优缺点。(10分) 如06江苏高考31题(3)B地区和C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比较两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 生产条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表 B地区 C地区 商品粮基地名 称 农业地域类型 优势自然条件 限制性自然条件 格中6、判断说理型 解答此类题型,要注意逻辑性,做到层次清楚,切忌前后不一,自相矛盾。 对于此类题型主要运用因果关系的思维方式来解答。对于“为什么”的问题,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